“双减”政策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安徽省S县为例_第1页
“双减”政策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安徽省S县为例_第2页
“双减”政策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安徽省S县为例_第3页
“双减”政策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安徽省S县为例_第4页
“双减”政策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安徽省S县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存在一定差距,应当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立,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四)关注特殊群体,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学业负担减轻,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缺乏家长监管,农村留守儿童难以有效利用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相关部门应当关注进城务工人员,确保他们的工资待遇,使得其能够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工作地区入学。学校要积极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对于不能跟随家长在务工地就读的留守儿童。提高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给予学校有充足资金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活动和课程。留守儿童长期缺乏家庭教育,除了学校课程外,还应当设置生活教育课程,配备生活老师,指导他们了解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动员干部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可以在村镇设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真正做到资源高效利用,积极引导留守儿童培养自身兴趣爱好,提高自身素养。在开展课后服务的背景下,强化课后服务质量,加强对于留守儿童的管理,在完成课后作业基础上积极引导留守儿童参与兴趣小组,提升兴趣爱好。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应当根据其源头采取针对性措施。全县应当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均收入,吸引劳动力返乡就业。让家长能够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Z2):33.科尔曼.科尔曼报告[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托马斯·皮凯蒂.不平等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托斯顿·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史蒂芬·乔丹,艾玛·史密斯.《教育公平:基于学生视角的国际比较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MartaPellegrini,SilviaDell’Anna.EducationalEquity:TheCallofGlobalEducation[J].ScienceInsightsEducationFrontiers,2021,8(2):1013-1017.徐小容,朱德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逻辑与价值旨归[J].教育研究,2017,38(10):37-45.王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3,23(10):4-9.周军.教育公平视野下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溯源及政策建议[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41(08):30-36.高晨.“双减”政策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2,43(01):80-83+88.关松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0,31(06):25-28.翟博.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0,31(01):3-8.康文彦,李德显,刘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困境和超越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21,35(34):67-71.姚文佳,李建华.教育资源的分配正义——基于罗尔斯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23,39(02):13-18.李成彬,俞佳慧,陈大伟.论分层教学与教育公平[J].教育科学论坛,2019,33(10):5-10.薛海平,徐丹诚.影子教育的剧场效应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分析[J].教育经济评论,2022,7(01):75-98.范先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02):148-157.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Lucas,S.R.Effectivelymaintainedinequality:Educationtransitions,trackmobilityandsocialbackgroundeffects[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2001,106(6):1642-1690.吉尔伯特·萨克斯.教育和心理的测量与评价原理[M].第四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赵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构建:以西北县域为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范先佐,战湛.我国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7(06):59-67.

附录“双减”政策背景下S县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情况问卷调查先生/女士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双减”政策背景下S县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情况,特别展开此次问卷调查。您的建议非常宝贵,并且不会泄露您的任何个人信息,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填写这份调查问卷。1.您的年龄段()A.30岁以下B.30-34岁C.35-39岁D.40-45岁E.45-50岁F.50岁以上2.您目前获得的最高学历是()A.初中及以下B.高中\中专C.大专D.大学本科E.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您的职业类别是()A.工人B.农民C.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D.公司职员E.商店和生活服务人员F.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G.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H.公务员I.其他职业J.离退休人员4.您的家庭所在地()A.县镇B.乡村5.您孩子目前就读的学校类型是()A.公立学校B.民办学校6.您的孩子正在就读()A.小学B.初中7.您孩子所在班级的人数在()A.30人及以下B.31-45人之间C.46-55人之间D.56-66人之间E.67人及以上8.在您孩子的就读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存在“择校”现象。()A.完全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一般D.比较符合E.完全符合9.在您孩子的就读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A.完全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一般D.比较符合E.完全符合10.在您孩子的就读地政府重视教育发展。()A.完全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一般D.比较符合E.完全符合11.您孩子所在的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A.完全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一般D.比较符合E.完全符合12.在您孩子的就读地,在解决学校或教育问题方面,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之间配合良好,不相互推诿。()A.完全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一般D.比较符合E.完全符合13.您很认同“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精神和内容。()A.完全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一般D.比较符合E.完全符合14.您认为当前本县城乡间的义务教育发展状况怎样:()A.很均衡B.有点小差距C.存在差距,幅度合理D.差距较大E.差距巨大,严重不均衡15.您孩子认为学校现在考试的难度。()A.非常难B.比较难C.适中D.比较容易E.非常容易16.您孩子的课业负担重。()A.完全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一般D.比较符合E.完全符合17.您孩子周末时间一般干什么?()A.参与社会实践活动B.补文化课C.上兴趣班D.以休息为主E.补课和休息的时间差不多F.运动G.其他_________________18.您认为S县各义务教育学校财力差距大吗?()A.非常大B.比较大C.一般D.不大E.非常小19.您认为S县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差距大吗?()A.非常大B.比较大C.一般D.比较小E.非常小20.您认为城乡学校之间存在以下哪些方面的差距:()(可多选)A.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B.生源质量的差距C.教师质量的差距D.信息网络的差距E.经费投入的差距F.政府关注度的差距G.教学质量的差距21.“双减”政策颁布后,您是否有参与校外培训?()A.是B.否22.您所参与的校外培训类型()A.学业辅导类B.兴趣特长类23.孩子学业上遇到难题,您的孩子如何解决()A.请教身边同学B.请教在校老师C.请教父母D.参加非注册培训机构E.请家教老师指导F.其他24.“双减”政策落实前,您每学期为孩子花费的教育培训费用约为()A.2000元以下B.2000-4000C.4000-6000D.6000-8000E.8000以上25.“双减”政策落实后,您每学期为孩子花费的教育培训费用约为()A.2000元以下B.2000-4000C.4000-6000D.6000-8000E.8000以上26.您认为“双减”政策会有哪些不好的影响()A.“双减”政策减轻课业负担,但无法减轻孩子未来升学压力B.“双减”政策增加课余时间,但使得孩子开始沉迷娱乐C.“双减”政策缩紧教培行业,但无法真正解决全面补课问题D.“双减”政策增加教师工作,但易使教师教育质量有所下降E.“双减”政策打击违规机构,但预支补课费用无法退还成难题F.其他不好影响27.下列选项中,符合您对教育公平的理解的是()(可多选)A.每个学生B.学校之间差异不能太大,有学上不等于教育公平C.就学期间,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因家庭背景或学习成绩的差异而有所偏见D.提供多样化教育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受到最适合他的教育E.其他28.您认为阻碍义务教育阶段公平的主要因素是()A.教师整体素质不足B.各学校间的教学质量、教学设备等资源差距大C.缺乏有利完善的政策措施D.社会、家长、学校教师的不合理观念E.其他F.我认为义务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