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晓声《人世间》的影视改编_第1页
论梁晓声《人世间》的影视改编_第2页
论梁晓声《人世间》的影视改编_第3页
论梁晓声《人世间》的影视改编_第4页
论梁晓声《人世间》的影视改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梁晓声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高中毕业后加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北大荒度过了七年的知青岁月。这些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影响颇深,前期作品多以知青题材为主,后期作品也开始探寻人性,记录描摹观察到的真实生活,展现人生的欢乐与痛苦、理想与现实。《人世间》获得第二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同名改编的电视剧播出后,收视率和讨论度节节攀升,创下央视近五年电视剧平均收视新高,获得第31届金鹰优秀电视剧奖、中国国际青年电影展年度国剧等多名奖项。目前关于《人世间》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平民意识、叙事策略和人物形象上。如邓雀屏《论梁晓声<人世间>的温情叙事》主要从小说主题内涵、艺术手段、价值探析等方面谈论温情叙事;孟园园《<人世间>中的人物形象探析》侧重探析小说中不同人物形象以得出现实意义和启迪;李玉翠《<人世间>: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生活流”叙事》以生活流为核心话题,从不同方面分析该剧的生活性特征;薛柏林和王玉在《国产年代剧叙事艺术研究——以<人世间>为例》中分别从人物、历史、情感和空间叙事分层解析年代剧的审美意蕴;周娅茜《百姓故事与国家史诗:现实题材年代剧<人世间>的创新路径探析》将此剧与其他年代剧常见问题进行比较,得出该剧创新点所在。不过,大部分研究仅是单独对小说或电视剧进行分析,关于该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寥寥无几。曹丽娜《文学影视改编的成因及原则探讨——以<人世间>为例》从审美需求、历史语境等角度探讨了改编成因及原则;张秦尉《文学作品影视化的理路:专业、共情、匠心——以电视剧<人世间>为例》从改编、饰演和制作三方面分析了改编后的亮点所在;宋彬和邱琳《从<人世间>看严肃文学IP影视化改编》分别从叙事结构、基调及空间进行分析。这些研究角度各异,但忽略了小说与电视剧的差异分析及改编特点。因此,笔者梳理出电视剧对小说的改编内容,欲探寻改编差异特点,挖掘其目的及社会意义。小说与电视剧的互通性影视改编,是指对原著文本进行二次创作,将其内容通过影视表演展现出来。近年来,原创电视剧本越来越少,将小说改编为电视剧的风气盛行,口碑两极分化。尊重原著的翻拍成功案例不多,如《父母爱情》《平凡的世界》,获得广泛好评;为了流量“魔改”剧本的占大多数,往往遭受到许多谩骂和黑评。《人世间》作为严肃文学,在流量化、娱乐化的观剧倾向中闯出路来,成为老少皆宜的年度好剧,离不开对原著的尊重。首先,电视剧与小说有共同的价值传达。(一)传统家庭伦理叙事《人世间》是典型的传统家庭伦理叙事。周志刚是一位严厉又明理的父亲,教育子女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明辨是非,拥有绝对的一家之主地位;周母是一位善良温婉的母亲,处理好家庭日常事务,等待丈夫归来。二人符合严父慈母的传统形象,子女们都要顺从,不然便会遭到责罚,如下跪等。不仅如此,家庭之间也是充满细水长流的爱的。父母平时会亲切地称呼周秉昆“老疙瘩”;当周蓉偷偷跑去偏远地区追寻爱情时,周父即使嘴上责怪,心里也以最大的宽容和爱原谅了她,用攒下的粮票换取面粉,带上腊肉、肥皂前往遥远的山区看望女儿。站在子女的角度,《人世间》也符合传统家庭伦理的“孝”。虽然周秉义、周蓉更有文化、有前途,但陪伴在父母身边的只有小儿子周秉昆。哥姐二人时常惭愧自己不能陪在父母身边尽孝,只能用钱给予弟弟支持。电视剧改编依然保持了这一传统家庭伦理叙事,以更多情节和细节对此进行呈现。例如周秉昆指责哥哥为了省长女婿的身份不回家过年;一家人最终没拍成的全家福;秉昆与父亲怄气没有写信,两人的复杂情绪和彻夜长谈。(二)潜藏的社会伦理“‘家庭小说’的重要结构特征是对交互存在的个人、家庭历史和民族/国家历史的承认,而这一点同样也是他们认知策略和情感状态的基础。”阿莱达阿莱达·阿斯曼.记忆中的历史:从个人经历到公共演示[M].袁斯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54.1.熟人社会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提出,中国社会有一张复杂庞大的关系网,人与人之间通过关系的生疏、感情的深浅来实现某种目标,被称为熟人社会。费孝通.乡土中国[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22.32.民间“熟人好办事”费孝通.乡土中国[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22.32.2.好人文化好人文化是从原著小说到电视剧改编的核心价值观传达。周家生存的环境叫光字片,而光字片的街名分别是光仁、光义、光礼、光智、光信,连起来便是儒家崇尚的仁义礼智信。周家人潜移默化地践行着这种价值观,做一个“好人”。周母经常无偿送鸡蛋慰问街坊邻居,得到广泛好评;周志刚见到冯化成后,问他德行如何,冯化成说自己是一个好人;周秉昆答应给陌生的郑娟送钱,愿意送不认识的大爷去医院;周秉义从政后改善街坊生存环境,被误解背上骂名也不在乎;周楠舍生忘死替朋友挡枪身亡。剧中主要是通过人物命运的安排来传达这一价值。贪污受贿的龚维则、同流合污的秦守德等人被抓;为自身利益不顾道义的春燕德宝没有得到想要的房子;为了霸占股份开口要一千万赔偿的曾姗被水自流踢出局,一无所有;在商界干了不少坏事的姚立松一直在惶恐中度过,最终下定决心向组织自首,换取余生安心。“坏人”们都得到了教训,大快人心。电视剧最后,周秉义的家书写道“我们周家的人以后可以成为各种各样的人,但绝不可以成为没有德行的人”再次点明“好人文化”的价值传达。“如果说人类只不过是地球上的一类物种,那么这一物种的进化方向只有一个,便是向善。善即是美,善即是优。人与人的竞争,所竞善也。优胜劣汰,也必是善者优胜……”梁晓声.人世间(下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梁晓声.人世间(下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264.从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策略(一)主题变奏《人世间》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以北方省会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刻画了十多位平民子弟的跌宕人生。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艺术而雄辩地展现了平民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努力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饶翔饶翔.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获专家赞誉[EB/OL]./baijia/2019-01/26/32417484.html,2019-01-26/2023-03-11.1.时代主题:家国情怀的深化家与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家国情怀一直是文学的重要母题之一。在文学历程中,家国情怀的书写经历了从集体主义到个人追求的发展,文人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爱国主义作品,承载着人们的精神寄托。“作家在书写个体命运沉浮的同时,也在书写整个时代的变迁。”刘小波.个体叙事、时代描摹与精神探询:罗伟章小说的三个维度[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2):120.《人世间》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写起,先后历时五十年左右,从缺衣少粮到经历文革创伤、上山下乡、恢复高考、改革开放、招商引资……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塑造了涂志强“九虎十三鹰”的事迹、常进步烈士子女的背景、“红五类”的身份、郝冬梅父亲“刘小波.个体叙事、时代描摹与精神探询:罗伟章小说的三个维度[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2):120.电视剧改编中深化了家国情怀,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周秉义。周秉义从小便希望光字片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当上副市长后,他致力于招商引资,消除土坯房,改善城市面貌。他费尽心力拉到赞助商,请求弟弟秉昆带头第一户搬过去,让光字片的贫苦百姓住上崭新的楼房,享受良好的居住环境。“家”变美好了,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深化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国才有家,国家繁荣富强,家才会幸福美满。另外,周蓉投身于贫困山区教育,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秉昆悉心照顾好小家庭,让周志刚可以响应国家号召,放心支援“大三线”,没有后顾之忧。2.生活主题:平民意识的强化梁晓声在知青岁月后,将目光投向社会最底层的平民。“较早的时候关注到父辈……又关注到哥哥姐姐下乡后,留在城市里的小弟弟小妹妹们这一代,尤其是最普通人家的弟弟……”段大伟,吴光.我和我的“人世间”——段大伟,吴光.我和我的“人世间”——作家梁晓声专访[J].中国研究生,2022,(09):10-13.电视剧改编深化了这一点,从始至终贯穿平民意识。从拍摄场景和道具来看,老式自行车、破裂的墙面、雷锋帽、墙上的标语等等细节逼真。从全剧内容来看,主要是从周秉昆的视角展开,联系到十几个平民近五十年所经历的跌宕起伏,如下岗失业找不到工作、为孩子学业担心、亲人去世的痛苦等等。这种平民意识让更多观众能够代入到角色中去,理解角色的所作所为,深入体会平民的真情实感。3.心灵主题:苦难记忆的稀释“《人世间》电视剧改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叙事基调的调整,即将钢铁式的、灰色的、偏硬的原著色调调整为了温暖的、明亮的。”宋彬,邱琳.从《人世间》看严肃文学IP影视化改编[J].电影文学,2022,(20):140-143.梁晓声笔下的《人世间》揭露了生活真相,角色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往往有着欣喜与哀怨交织、欢乐与痛苦并存、温情与残酷相融的感受。乔春燕、曹德宝、于虹等人探讨吕川进哪个单位更好,幻想自己有了靠山能让生活变得舒服自在,而周秉昆却想起《红旗谱》中农民严志和的故事,类比朋友们对待吕川的态度,感慨贫穷对人们的压迫和伤害;周秉义终于完成心愿,拆除光字片,改善生活环境后,却确诊胃癌晚期,时日无多;周蓉与冯化成共同经历了十多年的困苦生活,却在各自得到好工作时迎来了背叛和欺骗,落得离婚下场,为争夺女儿跑到法国;郝冬梅的父亲被批为“走资派”后十多年杳无音信,被迫害致死……宋彬,邱琳.从《人世间》看严肃文学IP影视化改编[J].电影文学,2022,(20):140-143.诚然,电视剧保留了重要人物事件,演绎了部分坎坷挫折,但总体而言淡化了其中的苦难记忆,转为突出平民百姓面对生活困境始终坚韧拼搏、心怀乐观精神的美好品质,用温情稀释淡化了苦难记忆。(二)人物重塑“叙事核心离不开对人物的塑造。在一部电视剧作品中,艺术思想是灵魂,人物则是创造与接受的主体。”卢蓉.电视剧艺术叙事[M].北京卢蓉.电视剧艺术叙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34.1.人性复杂性被解构周秉义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在原著中坚守原则底线,拒绝以不正当手段帮助家人朋友,为此经常产生自责、愧疚的情绪。为官生涯中仅有两次动用关系,一次是帮侄子周聪安排工作,一次是分房子时给弟弟周秉昆占了便宜。对此他也产生了不安、羞愧的情绪,在接受审查时,坦率交代了这两点。总体而言他瑕不掩瑜,仍是一个好官,不同情境下产生的纠结情绪更是能直观体现出人性的复杂。但电视剧中则删去了这两处污点,周秉义被塑造成完完全全铁面无私的形象,磨灭了人性的复杂。周秉昆作为周家的小儿子,独自陪伴在母亲身边,面临诸多困境。从好的一面来看,他坚韧勇敢,脚踏实地,乐于助人。他主动送陌生老人去医院,不贪图名声;每当朋友有难时,总是最大程度地伸出援手;兢兢业业对待每一份工作;为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忧心;肩负照顾家人和爱人的责任等等。从不好的一面来看,他偶尔懦弱、自私、阴暗。当郑娟的母亲伸手向他要钱时,他除了理解也生出了鄙夷;在周蓉偷偷离开惹得周母伤心责怪时,他会产生报复的快感;当得知姐姐姐夫被抓走的真相,即使在外面装出一幅镇定的样子,一见到母亲便全盘托出希望得到安慰,导致母亲昏倒;在对待周楠的态度上,他虽然没有表现出偏心,却在心里产生过嫌恶与不舒服;多次冲动与哥哥、侄女等人产生肢体冲突……小说深入剖析挖掘了周秉昆的真实心理状态,这些负面的情绪并不能抹杀周秉昆的闪光之处,反而将周秉昆这一人物形象塑造得真实立体。电视剧改编后,主题向主旋律靠拢,更多凸显了周秉昆真善美的优良品质精神,删去其负面想法和行为,人物性格更加单一。蔡晓光是周蓉的追求者和好朋友,给予了周蓉最无私的尊重与爱。哪怕周蓉明确表示不爱他,他也多年持续帮助照顾周蓉的家人,甚至送周蓉上火车去找她喜欢的北京诗人冯化成。他爱周蓉的方式不是强求束缚,而是给她自由。十八年里他一直保持着干净的男女关系,直到周蓉回来,二人结婚。但后期周蓉为了追回女儿玥玥跑去法国,一呆就是十二年。这段时期内,蔡晓光发生了很大转变。他带周秉昆、周聪到洗浴中心时,认为高级地方都是女性按摩服务,介绍按摩师是俄罗斯妙龄女郎,如同神仙般享受;十二年里他与四个女人发生了关系,其中一个是一夜情。等周蓉回来,他与情人断得干干净净,二人甚至讨论起情人关玲的性格。在叙述中不难发现,由于社会地位和性别差异,所有人都认同蔡晓光这一做法,包括周蓉。从包容的爱和尊重变为对婚姻不忠,蔡晓光前后变化巨大。但抛除爱情部分不谈,他处事圆滑,思想深刻,乐善好施,能轻易抓住主旋律导演片子、能和领导们打好关系、能直接点明周蓉性格的问题所在。《人世间》以纷杂的事件塑造了蔡晓光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让读者思考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而电视剧改编中,直接删除了蔡晓光后期的转变,着力刻画蔡晓光温柔体贴的好男人形象,变得扁平。2.女性意识的增强原著小说中,郑娟是符合一切世俗标准的贤妻良母。她没有高学历,从来都不关心政治,但美貌温柔、善解人意、自我牺牲。她的美貌和身体能让丈夫心安,抚慰周秉昆的负面情绪;当需要帮助时,郑娟不顾流言蜚语,到周家照顾周母和孩子;周秉昆兑的房子被收走,一家人只能住在地下室,她毫无怨言;为了周秉昆学习进步,她每天摘抄素材当好贤内助。她专心在家庭里当一个合格的妻子、儿媳、母亲,却唯独没有自我。经过电视剧改编,郑娟的女性意识增强,有了自主意识。孙小宁喜欢周秉昆,多次示好,郑娟发现后勇敢捍卫自己的婚姻,使孙小宁死心;得知周楠和玥玥的感情后,哪怕周蓉、周秉昆都来劝她,她也没有同意;郑光明所在寺庙要被拆,周秉昆说给郑光明再找一个远一点的寺庙,郑娟大发脾气,一定要唯一的娘家人在身边;秉义身患癌症却被人污蔑时,郑娟居然当场扇了对方一巴掌,出乎所有人意料。电视剧里的郑娟不再是唯唯诺诺的完美“天使”,多了坚毅、多了果敢,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郝冬梅虽然是高干子弟,接受过良好教育,但性格中的骄纵往往给了母亲金月姬。在与周秉义的夫妻感情中,她永远是支持服从丈夫的一方。周秉义与母亲有矛盾时,她向着丈夫;周家人有难时,她会鼎力支持,塑造一个好嫂嫂的形象;群众不理解周秉义的功绩,辱骂责怪时,她会心疼秉义,埋怨误会丈夫的人。她的所有行为举止,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周秉义。甚至到最后也依然听从周秉义临终前的话,找人再嫁。电视剧改编后,女性意识在小说基础上略有增加。冬梅在医院被打,回家后埋怨周秉义的所作所为惹了众怒,表达不满;与秉义争吵后提出离婚的想法。周蓉是书中最自由、叛逆的一个女性形象。她可以为了爱情独自奔赴偏远山区,忍受艰苦生活,不愿为世俗所束缚。但面对丈夫冯化成出轨后的求饶,她为了家庭一次次选择原谅;冯化成把女儿带到法国,她为了追回女儿,放弃了国内生活和个人的价值,独自前往法国十二年;回国后得知蔡晓光有四个情人也并未生气,认为自己守身如玉是应该做的。梁晓声笔下的周蓉,是站在女性视角对规则的反叛,对独立的追求,但仍难以实现自身价值与为妻为母的家庭身份中的平衡。电视剧《人世间》里的周蓉,发现丈夫冯化成的背叛后不拖泥带水,选择直接离婚;及时发现女儿的情感状况并进行安慰陪伴,带女儿实现个人价值和精神追求;用自己的方式帮助蔡晓光解决剧本的问题;在学业工作中知错就改,不断进步完善……女性意识的增强使周蓉人物形象更加丰满。3.个性与群像交织小说人物繁多,牵扯甚广,每个人物都各有其特点——周蓉洒脱、乔春燕热情豪爽、蔡晓光圆滑、金月姬古板……电视剧对部分人物进行增删,例如郝冬梅的父亲、姚立松、王紫、白果、牛牛等,如下表所示。小说电视剧改编一代周父周母、金月姬曲秀贞、马守常、汪尔淼新增:郝省长二代周秉义、周蓉、郝冬梅、蔡晓光、冯化成、六小君子、常进步、龚维则、龚宾、邵敬文、白笑川、吴倩、于虹、乔春燕、郑光明、涂志强、骆士宾、水自流、曾珊、关玲新增:姚立松彭水生王紫白果李双华删减:白笑川关玲三代周玥、周楠、周聪、孙胜新增:牛牛新增的彭水生、姚立松是典型的南方商人形象,有利于展现南方经济发展及商业变化图景,体现国家政策的巨大变化;王紫、白果、李双华等人是为了加强重要角色的人物塑造而设立,如李双华在饭店工作不讲卫生,恳求周秉昆才得以保留工作,后改正不良习惯,特意到监狱看望周秉昆表示感谢,以此体现周秉昆的善良和同情心;删减掉白笑川、关玲等人物是为了理清枝节,便于留出更多篇幅对主脉络情节进行充分演绎。电视剧改编后,人物关系更加清晰明了,人物个性更加突出鲜明。与此同时,人物身上也有着每代人共同的群体特征。如老一辈人普遍比较注重家庭教育,无论是工人身份的周父,还是省长级别的郝父,都时刻注意着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三观;第二代更加重视哥们儿义气,朋友之间互帮互助,报团取暖,如果有谁背弃朋友,便会遭到所有人的鄙视;第三代孩子则更关注个人的发展前途,周楠希望出国留学,玥玥选择去海外开创事业,孙胜认真读大学等。通过微观个性走进人物,再利用群像促成大众化的情感认同,个性与群像交织而成,达到情感最大化的效果。所有人物及经历加在一起,命运交错,构成一幅宏大精美的年代画卷。(三)情节特征《人世间》是长篇小说,共一百一十五万字,如此多的内容不可能在一部五十八集的电视剧中全部呈现。因此电视剧改编保留了部分重要事件,也二次创作进行了删减和新增,有以下特点。1.具象化“电影中的故事空间是实实在在的,也就是说,物体、维度和关系,至少在二维性上,是与真实世界中的物体、维度和关系相类似的。而在文字叙事中,它是抽象的,需要在头脑中予以重构。”[美]西摩[美]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结构[M].徐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97.在原著中,周志刚见到郑娟后没有表态便离开了,直到后面教秉昆做瓦工的本事,带他到郑娟家,才告诉秉昆同意二人结婚。改编后,电视剧第13集里,周志刚单独和秉昆谈话,二人字字句句都在认可郑娟对周家的付出。“郑娟那个手你看到没有啊?”“我能看不见吗?都给妈按摩按的。”“所以不怪你呀,只是让郑娟受委屈了。”“咱以后对外能不能说,楠楠是我跟郑娟生的……”郑娟站在门口听到一切,从默默流泪到忍不住掩面痛哭,精湛的演技让观众们都感动不已。再比如龚维则的腐败问题,小说下部第五章里仅两次谈到龚维则与养貂场老板关系密切,随后浅浅带过,在第十六章便直接陈述他被爆出是“五毒俱全”的腐化变质干部,买官卖职、贪污受贿。改编后增加了秦守德借春燕给龚维则送茶叶的情节,第38集中有一个画面是茶叶罐的特写,里面装满的不是茶叶,而是钱;第42集乔春燕顶撞龚维则,他恼羞成怒将其关进派出所直至春燕服软;第50集洗浴中心员工拿出一个账本,记录着龚维则所有收送礼的来往记录。这些情节的增加为龚维则被抓埋下伏笔,让剧情发展在意料之中,更为顺其自然。情节具象化的改编,使电视剧能将小说中全知视角的叙述内容以更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让观众看明白。2.通俗化情节改编的第二个特点便是通俗化,即将小说中出现的社会上不常见、不合常理的部分删除,改成更易被大众理解接受的情节。小说中周蓉为了追回女儿,独自前往法国十二年,蔡晓光一边等待她回来,一边前后与四个女人发生关系。周蓉回来后,二人还能与情人和谐相处,一起吃饭。这段在大众生活中较少见的情节,在电视剧中被删除,改为周蓉蔡晓光互相扶持帮助,工作各自成功。另外,原著小说中,周秉昆被马守常推荐到《大众说唱》编辑部,和邵敬文、白笑川一起创办杂志、带队南下“走穴”演出、与中国古彩戏法世家传人发生争吵的经历,改编后都被删除,改为新增许多更富有生活气息的剧情。第18、19集郝冬梅告知父母自己无法生育的真相,而秉义选择在父亲面前担下所有责任,称是自己无法生育,夫妻二人利用长辈的愧疚达到化解两家矛盾的目的,却在心里埋下隐患。第54集矛盾爆发,冬梅指责秉义心里介意自己不能生育,从而引发离婚危机。在第41、42集中,乔春燕、曹德宝的儿子牛牛因高考失利而离家出走,春燕情急之下晕倒,醒来后自责自己天天逼着孩子学习,给牛牛施加了太大压力。牛牛回来后狼吞虎咽地吃饭,讲述自己在工地干活的辛苦,惹得春燕更加心疼。第47集周秉昆入狱后,郑娟为了养活自己和孩子,决定在街上卖地瓜,却特意告诉吴倩等人探望周秉昆时隐瞒此事,谎称她找到好工作,以免让周秉昆担心。摆摊的时候碰上城管,郑娟不仅被没收了所有东西,还在抢夺中被推倒弄伤了手。这些通俗化的情节,无论是夫妻感情、孩子学习或是生计问题,都贴合了大众的生活常态,使观众更易于代入理解情节发展。3.冲突化冲突化也是影视改编的一大特点。通过原著和电视剧对比不难发现,电视剧丰富了许多情节,将小说中潜藏的情绪挖掘出来并加以放大,加强矛盾冲突。原著小说中,周秉昆一直困扰于身份认同。在亲人面前,他一向是没心眼、思想迟钝的代表;涉及到政治或思想方面的谈话时,他的发言总会被取笑,要么就是被故意支开;哥哥姐姐都有文化,考好大学,而自己却成绩不好,连父母提起他都会认为他不行。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周秉昆,很难树立自信,囿于身份认同,无法解脱。即使朋友们夸赞他,同事们信任他,他也依旧会寻求在父母眼中的价值排名。这份情绪贯穿全书,但周秉昆并未与父母因此产生严重争执。电视剧改编放大了这一点,周志刚说的话直接地表达了对小儿子的不认可,严重伤害到周秉昆脆弱的心灵,导致几年都没有给父亲写信。《人世间》小说中,冬梅父亲受迫害致死,只有金月姬和周秉义两口子生活在一起。金月姬时常劝诫教导周秉义为官之道,周秉义虽偶有不满,但大致认同,与冬梅相处和谐。但电视剧改编有了很大差异。首先是冬梅的父亲恢复了省长身份,这给二人的阶级差异埋下伏笔;而后增加蔡晓光托冬梅父亲关系上大学的事件,导致冬梅父母对秉义心怀不满,秉义与冬梅争吵不断;其次是冬梅父母误将周家送来的茶叶送回去,两家关系彻底产生误会。这些新增情节都是在扩大周秉义与郝冬梅的阶级差异,工人子弟与高干家庭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剧情更加吸引观众。骆士宾在小说中的部分并不多,前期仅是让周秉昆给郑娟家送钱,后面找周楠、成为饭店大股东、决心抢周楠、与周秉昆打架便成为植物人去世。电视剧里增加了许多情节,一是事业方面,骆士宾借姚立松的关系和周秉义联系合作,招揽唐向阳、提拔彭心生,丰满了骆士宾商场打拼的形象;二是要回儿子周楠,骆士宾先后分别找了郑娟、周楠、秉昆,带周楠吃美食,对其展示事业成果,承诺送他出国留学等行为。周楠一步步认可他,秉昆也答应说服郑娟让周楠放假去找他。这些新增剧情深入挖掘了骆士宾的心理轨迹,使周楠最终何去何从成为一个热议点,增加矛盾冲突。4.圆满化大团圆结局是中国古代叙事文本一大特点。作者不太愿意写悲剧,一是不敢睁眼看世界,二是因为老百姓生活太苦,有些作者不忍写。《人世间》电视剧改编就是符合观众心理期待的圆满结局。小说中,孙赶超的妹妹患上艾滋病,投湖自杀,电视剧改成孙小宁读了夜大,认真工作;乔春燕和曹德宝夫妇因嫉妒孙赶超、常进步分房,暗中举报周秉义,后与朋友们彻底断了联系,电视剧中他们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众人和解;冯化成出轨离婚后到法国过上了艰难的日子,改编后冯化成选择出家赎罪;周玥傍大款插足他人婚姻,当上企业老板娘,与家人产生嫌隙,电视剧改成她考上清华,到骆士宾工厂工作,得到彭心生的爱慕,帮助家人渡过难关;周秉义癌症去世后,郝冬梅改嫁,整容后出国,而电视剧里二人定格在永恒爱情、相互扶持的美好画面;周母本不接受郑娟做儿媳,由于精神恍惚认不出郑娟,才对她亲近,改编为周母通情达理,认可郑娟,相处和谐;周母去世时,周秉昆在监狱里,特批才准许参加葬礼,改编后成为周母坐在周父遗体边离世,使二人的死亡情绪被淡化,蒙上了一层崇高爱情与神意的圆满光辉。电视剧受众很多,传递正能量,建构和谐社会,给人民以希望,因此它需要一个圆满结局。

结语梁晓声费时八年写下一百一十五万字的《人世间》,纵深横广地展现出中国近五十年的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他以悲悯之心深入观察社会,对社会黑暗进行批判,对美好道德进行歌颂。他满怀平民意识,在复杂的人生际遇中揭露生活真相,感受理想与现实、欢乐与痛苦。他在读者和人物之间搭建起一座美好的心灵之桥,书写人情与人性的温度。《人世间》电视剧可以说是一部相当成功的改编作品。尊重原著是基础,对主题、人物、情节的改编是核心,细致的演绎、专业的拍摄和优秀的后期制作是润色,传达出符合大众的价值观,让观众共情,组合在一起便打造出一部年代爆剧。改编抓大放小,深化家国情怀的时代主题、平民意识的生活主题,用温情稀释暗沉的苦难记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