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板块教学研究_第1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板块教学研究_第2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板块教学研究_第3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板块教学研究_第4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板块教学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精华,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也展现出每个时代独有的美好风貌。阅读古典诗词,不仅可以让学生体悟古人的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风骨,还能够加深对时代的思考与人生的体悟,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赞同与理解。古诗词教学作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也能够很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理解与传承,同时最大限度去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拓展素质教育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提示里指出:“多角度、多层面地组织主题学习单元,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精读、略读的方式,由点到面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初步认识所读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板块,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诗词名篇,熔铸了古典诗歌的情感。本文以此板块为例,探究“古诗词诵读”板块具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一)研究背景和目的2013年,我国推出了一项全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这也是近年来高中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新课标围绕四个核心素养展开,要求集中逐步形成学生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的改革紧密联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等创新角度,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与研究的方向,课程内容注重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重点推荐了古诗词的背诵篇目,总体突出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教师也能够不断完善古诗词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核心素养关照下的教学重难点,与之前的教材进行比较,不难发现,部编版教材对古诗词进行了具体的板块划分,有了一定的探索与创新,也让板块之间的流动性更容易把握。但由于是新教材,且投入使用时间过短,学界对于古诗词诵读板块的研究还不够充足,在此基础上,对于部编版必修教材的古诗词诵读板块的研究很有必要。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也为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具体可感的方向。(二)研究意义与价值1.理论意义本论文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板块为研究对象,以高一部编版新教材为切入点,分析古诗词诵读板块的内容编排与特点,体会古诗词蕴含的情感与方法,把握其具体的教学策略与建议,使之不断与新的观念衔接。部编版教材基于新的理念编写而成,投入使用时间不长。对古诗词诵读板块的具体探究能够促使部编版教材的使用方法更为完整。2.现实意义“弘扬国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责任之一,很多国学精华就蕴含在语文教材的古代文言文及诗文中。”[1]万志祎.中学语文教学中国学教育的定位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26所以说,古典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但是,目前仍有许多中学生无法理解古诗词的重要性,在诗歌鉴赏答题时多为套用模板,古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顶岗工作的经历让笔者深刻体会到,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不是特别的理想,思路也较为僵硬。中学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是建立在旧教材常年如一日的积累中形成的经验教学。对于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材古诗词诵读板块的深入研究,可以创新教师的理念,进一步理解把握新教材,提高中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1]万志祎.中学语文教学中国学教育的定位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26文献综述笔者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检索工具,辅之以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以“高中语文部编版教材”“古诗词诵读”“诗歌鉴赏”等主题或关键词检索项进行模糊检测。进而发现,由于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出版使用时间不长,有关的论文研究数量有限,但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经过不断调整检索策略,优化检索结果,可以看出关于部编版教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言文教学研究,作文教学研究,教科书插图选编与新旧版教材对比等方面的内容,很少涉及到单独的古诗词诵读板块,古诗词也往往与文言文相关联。田静和高乐的研究都基于对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进行细致的比较,其中田静的研究重点是对相同篇目的注释进行比较,而高乐的研究则关注外国文学选文。高婷的《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析——以部编版教材中古诗词教学为例》与吴欣豫的《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传统文化教学研究》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了具体客观的思路与方法,也为更加细化古诗词板块做出了贡献。总体来说,过往的研究大多立足整体观察分析,比较不同版本教材的异同以及对部编版教材革新的探究。对于具体的板块,也有涉及,但大多围绕文言文与传统文化展开,虽然也有对于古诗词文化的研究,但是对于具体的古诗词诵读板块的研究少之又少。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板块“古诗词诵读”在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被列于第八单元之后,不属于一个单元的设计,没有具体的单元导语和单元学习任务,但是在内容上分析,可划为一个具体的板块。此部分主要分析这个特殊板块的内容编排以及具体特点。(一)内容编排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板块由《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静女》源自《诗经》,是一首充满浪漫气息的诗,它以重复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勾勒出一个活泼、勇敢、热情的女性形象,描绘出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纯洁而又美好的爱情画面。《涉江采芙蓉》源自《古诗十九首》,它是东汉末年文学家的杰出作品,它的编撰可追溯到《文选》,同时,编撰受到《诗经》、《楚辞》的影响,也受到汉乐府的启发。因此,它的编撰者们拥有丰富的文学知识,他们的编撰技巧也使得《涉江采芙蓉》具有极其优秀的艺术品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极尽语言以“五言之冠冕”对其进行赞誉,钟嵘在《诗品》当中则以“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给予了这首诗词高度的赞赏。《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在临终前的一首悲歌,也是李煜的绝命词,唱的是悲伤中的不朽。《虞美人》融合了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无自由之愁绪,十分贴合后主当时的心境。《鹊桥仙》,也被称《鹊桥仙令》、《忆人人》、《金风玉露相逢曲》和《广寒秋》,它的音律56个字,每句两仄,每句两韵,每句两句必须保持对称。《鹊桥仙》最初是用来歌颂牛郎和织女之间的浪漫恋情的,但由于欧阳修在撰写这句诗歌的过程中,加入了“鹊迎桥路接天津”这个句子,所以得了这个名称。这首诗描述了一对传说中的恋人,他们的爱情故事被一个不同于凡俗的世界的情感所包围,充满了喜怒哀乐与爱情哲思。(二)特点简介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板块的四首古诗词,各有特色。这个板块,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古诗词,也彰显出时代的特色与文化的底蕴。《静女》融合了《诗经》中精炼而又深刻的语言,让人感受到其中蕴藏的精致与魅力。《涉江采芙蓉》则是一首令人惊叹的诗,它将中国传统的乡土情怀、亲情、爱情完美地融入其中,以简洁而又温暖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宏伟而又深刻的画卷。《虞美人》道尽了南唐后主的辛酸与无奈,痛楚与不甘,用浓烈的情感浇筑出心血的回忆。《鹊桥仙》源自秦观,当时秦观正担任官职,曾经向一位叫娄琬的少妇表达过心意。然而,命运却无情地将秦观抛弃,让娄琬无法与秦观结婚。尽管如此,秦观还是决定把心中的情感抒发出来,七夕那天,秦观用一曲《鹊桥仙》,来表达对娄琬的深深怀恋。秦观的诗句中,他并未悲伤地描述分别的痛苦,而是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赞美那份忠诚而又真实的爱。四首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古诗词,构成了古诗词诵读板块的具体内容,体现出文学性、古代文化常识性、联读性等特点,也让古诗词诵读板块更加具有特色。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板块教学现状分析古诗词诵读板块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改革之前,是没有明确的位置的,古诗词通常与文言文单元合并,进行整体的教学指导。但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改革之后,部编版教材当中,古诗词诵读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板块占据了语文教材的目录,也让教学者不断去挖掘其中的内里,进行教学现状的分析。此部分主要分析这个特殊板块的教学现状。(一)难以适应部编版新教材新思路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体体现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同时,新课标将课程内容划分为18个学习任务群,古诗词诵读板块主要与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相接轨。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古诗词诵读板块以新的教学体验进入新教材,也对教学做出了规范化的要求,它的思路更偏向于精读与细读,通过深入挖掘的方式去追求价值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统编本教材呈现出了许多全新的特点,新课标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立.统编本中学语文教材陶渊明作品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1.8部编版新教材新思路,张立.统编本中学语文教材陶渊明作品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1.8古诗词诵读板块单元任务设计古诗词诵读板块没有单元导语,也没有具体的单元学习任务。缺少“大单元”的导向作用,这是现阶段教学上最大的一个难点。“所谓大单元,是以大主题统率各项教育内容,以大情境打通语文与生活,以大任务统领各项学习活动。”蒋梅.基于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以“杜甫沉郁顿挫诗风赏析”的单元教学为例[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1):1-3.蒋梅.基于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以“杜甫沉郁顿挫诗风赏析”的单元教学为例[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1):1-3.但古诗词诵读板块并没有单元导语的理论支撑,也没有学习任务的后期巩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的困难与零散,很难统一教学标准,需要教师不断去探讨与摸索。古诗词鉴赏能力要求古诗词教学具有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学习与掌握的能力。诗词的语言或含蓄隽永、或白描泼墨,“诗人有意追求陌生化的语言”季美玲.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诗歌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0.21季美玲.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诗歌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0.21古诗词诵读板块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但是作为初高中的衔接阶段,古诗词鉴赏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在此之前,他们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古诗词教学,也很少采用板块的方式去学习古诗词,大部分都是对于一首诗歌的读写基础教学,拘泥于基础性的内容里。同时,高一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四看三思法”并不熟悉,阅读诗歌时也通常会因为诗歌语言的特色而产生一定的阻隔。很难站在整体的角度去把握诗歌,也难以从意象、意境本身去抓住诗歌的关键信息。三、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板块教学方法研究通过研究四首不同时期的古诗词,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深入探究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学习方法,可以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融入学生的文化认同,带领学生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初步认识所读诗词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此部分主要分析这个特殊板块的教学方法。课内单篇古诗词教学对于单篇古诗词教学,应当有针对性,划定好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教学,“教师应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古诗词中蕴涵的情感。”秦丽.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秦丽.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171.《静女》为了更好地掌握《诗经·邶风·静女》中的精髓,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它的句式结合,以及它的精炼和深刻。此外,我们还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捕捉和分析诗词中的细节。同时,在解读《静女》时,也要从审美角度进行理解,需要去仔细揣摩诗词语言的特色,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去概括男女主人公的具体形象。最后,通过理解《诗经》“赋、比、兴”的手法技巧的运用,让学生逐步感受到诗词对于青年男女真诚、美丽、大胆的爱情的赞美之情,从而更好地理解《诗经》的文化价值。“《诗经》中对柔美女性形象的描写多姿多彩,有艳丽妩媚的,有娴静纯洁的,有活泼俊俏的。”邹华.《诗经》“硕女”、“静女”、“游女”及其审美性与社会性[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06):150-152.在对《静女》中“静女”人物形象进行解读时,可以按照诗句的发展顺序及人物的动作进行解读邹华.《诗经》“硕女”、“静女”、“游女”及其审美性与社会性[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06):150-152.最后让学生具体感受到《邶风·静女》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过程,通过三幅图再次回顾他们的相见过程。《邶风·静女》描绘了一段令人难忘的爱情故事,男主角对女主角温柔而又深情地表达了热情大胆的爱意。整首诗充满了浪漫、幽默、快乐的气息,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恋爱的心理描述栩栩如生,在此主旨的基础上,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2.《涉江采芙蓉》两汉时代,由于科举制度的发展,选拔人才变得更加严格,因此大量的考生远离故土,纷纷前往外地寻找出路。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无法满足大量科举考试考生,他们无法获取更好的发展前景,从而导致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现象出现。这样的现象逐步发展出了“游子”与“荡子”的形象。“游子”与“荡子”描述了一个充满挫折感、饱受挫折折磨、心灰意冷、思绪万千、渴求重新开始的文人阶层。他们深深地思念着家园,渴求着重新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涉江采芙蓉》被认为是《古诗十九首》最能体现深情厚谊的杰出之作。学习《涉江采芙蓉》时,首先应当理解“芙蓉”这个意象,珍贵自古寓于常物,它的价值源远流长。在古代,送给最熟悉亲近的人的礼物通常并非财物与珍宝,而经常会是一枝花或是一棵芳草,如灞桥折柳,再如王维《相思》中的红豆。采摘花草赠亲朋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中常有出现。其次,在理解了意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去解读这篇古诗。“芙蓉”“兰泽”“芳草”以其精美的意境,将一个浪漫的故事展示给我们,其中的主角涉水而行,收获的不仅仅只是美丽的芙蓉,更蕴含着一份深沉的情谊,让我们感受到一份温馨而又永恒的气息。“远道”通过描绘一个充满思绪与等待的场景,展现了作者的深刻思想,蕴含着淡淡的悲伤与思考。它将主角置于一个看似充满欢乐的环境中,却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悲痛,用快乐的氛围来烘托悲痛的心境。“旧乡”“长路”描绘出一种深深的恋慕,但又无法实际拥有。我们可以发现,在上述词语当中,“远道”是更为深刻的,它描绘出一种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深沉的思念。“还顾”则以其生动的笔触及鲜明的色彩,展示出一个充满悲伤、痛苦的故事。“漫浩浩”一词暗示着“旧乡”的遥远,让人联想到漫漫旅程中的艰辛。它既涵盖着作品中的悲伤,也指向了作品中的等待与期盼,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一种深刻的情感,也让“漫浩浩”一词的意义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涉江采芙蓉》是《十九首》‘真率、自然’风格的典范。它所表现出的真率、自然不仅表现为情感的真,同时也表现在诗歌语言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1]张晓冰.《涉江采芙蓉》的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36有学者用“质而不鄙,浅而能深”来评价《涉江采芙蓉》的艺术特色,用直白如话表现诗歌的语言和艺术。《涉江采芙蓉》确实如此,[1]张晓冰.《涉江采芙蓉》的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363.《虞美人》学习《虞美人》时,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知人论世,了解李煜其人。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后主前期耽溺于享乐,故前期的词多写奢华的宫廷生活,男女恋情,离愁别绪,不脱“花间”习气。南唐为宋所灭,后主被赵匡胤囚禁于宋国都东京,成为亡国之君。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故后期词作,多写亡国之恨,思乡之情,凄凉悲壮,意境深远。而《虞美人》,也因此而问世。学习《虞美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此词的“词眼”——“愁”。在情绪的基础上去理解诗歌所选取的意象。“春花秋月”原本应该是令人愉悦的,李煜却把它当作悲剧般地收尾。他可能认为,过去与未来有关,而他作为一个失去自由、沦落至此地步的王,必须承担漫长而残酷的苦难,而“春花秋月”所代表的春夏秋冬,正是对他苦难生涯的折磨。“又东风”又应如何理解?“东风”描述的是一年一度的季节交换,这也暗喻出一个悲伤的故事:当一切都在消失,当一切都在改善,当一切都在重新燃烧,当一切都在绽放,当一切都在恢复,这份悲伤让他深深地思考,为什么我会这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春水”为切入点,描绘出悲伤的情绪,如同汹涌的江河,汹涌而下,汹涌而去;而如同江河的日月交替,永恒而漫漫,抒发着悲伤的深沉。通过“外物”和“人事”的对比,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李煜的悲伤、愤怒、失去家园的痛苦和思念故土的深沉。“其实李煜不止是“愁”,而且有无比的怨与恨杂的情感,揉成一个“愁”字来表现。”黄正平.从比较中看李煜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中的“愁”[J].阴山学刊,2018,31(03):5-8.黄正平.从比较中看李煜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中的“愁”[J].阴山学刊,2018,31(03):5-8.4.《鹊桥仙》传说,当天神发现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就把织女遣返到了天上。此后,这对爱而不得的恋人就分隔了银河。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这对恋人才能够再次见面。七夕之夜,无数的喜鹊都会飞到这里,把这座美丽的“鹊桥相会”拱门建起,让这对恋人能够再次见面。据传,织女拥有出色的技艺,可以把天际的白色细纱编织成绚烂的丝绸,因而,在那一晚,天际的白色细纱变得格外迷人。《迢迢牵牛星》诞生时就孕育着这样的神话故事,它被认为是汉魏时期的一首经典之作;而《鹊桥仙》更是北宋秦观的经典之作,它的精彩之处在于用牛郎织女的故事作为写作背景,去写明自己的爱情故事,此诗词饱含了诗人的深刻寓意,令无数阅读者驻足思索爱情的真谛。在品读《鹊桥仙》时,应抓住上阙与下阙的情感进行解读。上阙主要化景物为情思,下阙主要化短暂为永恒。首先,我们应该熟练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例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描述牛郎和织女在一个美好的时刻相遇,彩云和流星都来为他们庆祝“弄巧”,为这个特殊的时刻增添了浓浓的气氛。“一相逢”和“无数”,“久长”以及“朝朝暮暮”这样的两组对比,都展示了牛郎和织女之间坚定而不变的爱情。“柔情似水”则以生动的比喻来描绘牛郎织女相见时的温润情感;“佳期如梦”则用极短的时间来描述牛郎织女相见时的复杂心境,转瞬即逝。最后,我们应该深入分析“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中的“一”和“无数”的对比,以及理解“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议论性情感。《鹊桥仙》以其传奇般的牛郎织女之恋,将其中最忠诚、最凄凉、最美好、最动容的感情描绘出来。在秦观的笔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王力明.秦观《鹊桥仙》的情与爱[J].文学教育(下),2007(08):100.从始到终,诗句中洋溢着浓浓的思念和温柔,把横亘于天地之间的爱意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在欣赏中领略到最动听、最动容、最动心的思念与永恒之美,让爱情的真谛得到彰显王力明.秦观《鹊桥仙》的情与爱[J].文学教育(下),2007(08):100.(二)以“主题”为划分标准的课内对比阅读教学“新课标对学生的读书量作出了更高的要求,很明显群文教学是更符合这种要求的教学形式主题的共同性。”王悦.学习任务群课程形式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1.66爱情,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板块群文教学的特色之一,抓住关键点,可以更好地进行对比阅读。在共同的主题世界里,挖掘不同的语言魅力、情感态度。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王悦.学习任务群课程形式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1.66古诗词诵读板块的单元学习,可采取古诗词联读的方式进行教学,将《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联系起来,进行主题探究。“从诗歌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正是语文特有的课程文化——语言、形象、情感,因此诗歌成为学生了解和积累语文课程文化的重要途径。”[1]郑倩芸.教育文化学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1]郑倩芸.教育文化学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97首先是诵读。《静女》中有着热烈而纯朴的爱情,通过有感情地诵读,体会这种思想情感的抒发。可采用“初读全诗—听读全诗—诵读全诗”的形式,在诵读中领悟音韵美和节奏美。《涉江采芙蓉》这首诗前四句中,抒情主人公因“采芙蓉”,心情愉悦,语调舒缓,对应的节拍就是轻松有起伏的“二一二”节拍。而后四句阐发的是“望乡”“忧伤”等意,抒情主人公的悲伤情感明显增强,语调也就变得急促,对应的节拍就是急促有力的“二三”节拍。[1]侯典国.《涉江采芙蓉》的教学问题分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8(10):32-34.《虞美人》极尽悲伤与愁绪,写尽了血与泪的无法释怀的愁思,诵读时应尽量以深沉的语调描摹。读出沧桑与无奈之情。《鹊桥仙》文字工巧精美,音律谐美,情韵兼胜,应读出委婉含蓄,清丽淡雅的美感。其次是鉴赏诗词。“静女”之“静”,妙在其调皮可爱,贵在其情真意切。爱情伊始,双方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开不尽的玩笑,爱得让人忘乎所以,美得让人不能自拔。时不时给对方一个惊喜,也成为双方感情升温的良方。《涉江采芙蓉》的“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话让人的思绪从喜悦的氛围突然转向了沉重的悲痛,原本充满激情的《涉江采芙蓉》,被突如其来的寒意所笼罩,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被改变,树叶和花朵都在哭泣,表述出女主人内心深处充满了孤独和绝望。这样的困惑和悲伤,令人不禁感到惋惜。《虞美人》当中,将词眼“愁”具体化,通过各种意象抒发出来,表达出后主心里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鹊桥仙》当中,议论性的语句更能体现出爱情的真谛,“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年的思念,因为有了这一夕的倾诉,便永远不会枯萎凋谢;一年的守望,因为有了这一夕的相拥,便永远不会成为绝望;一年的期待,因为有了这一夕的补偿,便永远不会令人肠断。最后是技巧手法对于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静女》中的反复手法的运用,不仅没有让作品显得过于繁琐,反而让人感受到了更加深刻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曲折而又美妙的艺术氛围,更加凸显出女主人公的多情、纯洁和坦诚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展现出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深厚感情。《鹊桥仙》通过拟人、对比和比喻,强调了爱情的重要性,即使两个人永远无法[1]侯典国.《涉江采芙蓉》的教学问题分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8(10):32-34.“学习爱情诗歌,不仅可以锻炼能力,还能吸取从文学到文化的一系列知识之美。”[1]李俊.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爱情诗歌的教育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6.[1]李俊.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爱情诗歌的教育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6.18(三)课内外古诗词联读教学古诗词诵读单元的教学除了可以以单篇或联读的方式展开,也可以结合课外古诗词进行拓展提升。以《涉江采芙蓉》为例。首先是横向对比,同是莲花,不同的诗词有不同的情感体悟。莲,是君子之花。通过《爱莲说》,我们可以看到,莲花的美丽与深刻的思想,它们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令人赞叹,它们的美丽与隽永,让人们深深地被它们所吸引,从而获得了精神境界上的满足;通过《离骚》:“制芰荷来为衣兮,集芙蓉来为裳。”,我们可以看到,莲花的高贵与质洁,屈子用这样的意象来表达他的决心与态度。莲,是佳人之花。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便是描绘出了佳人的美丽。莲,还是爱情之花。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表达了爱情的美丽和深刻。其次是纵向对比,不同的物件会有不同的情感寄托,但最终,都是饱含诗人深切的情谊的。陆凯在《赠范晔》写道:“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给朋友范晔的是代表江南春意的一枝梅花。《庭中有奇树》中写道:“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首诗中的主人公赠给所思之人的是“最好看的一串树花”。我们便可以从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古人通过花草树木传情达意的智慧与态度。最后,也可以根据诗词所特有的写作技巧进行课内外对比,《涉江采芙蓉》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对面落笔”的手法。对此,可以联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及杜甫的《月夜》,通过课内外知识点的连贯阅读,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想象与对方的描述结合起来,并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这种写作方式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艺术构思,并体会到它的曲折性。通过课内外诗词的联动教学,可以积累学生的诗词储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现有课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四、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板块教学建议与策略古诗词诵读板块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也会有不同的教学要求,除了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究,也应该具体分析适合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能够让教学通过客观与主观的要素紧密结合,让教学过程充满理性与感性的色彩,也能够让古诗词教学在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得以创新。(一)准确把握新课标具体要求根据新课标,我们将语文学科划分为18个学习任务群,并为每个部分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因此,在教授古诗词时,我们应该牢记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并认真贯彻执行。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并通过美的表达和创造来感受和体验诗词语言的风格和魅力,并学会如何欣赏形象和情感。例如,在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的导语部分中,提到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具体要求。在“抱负与使命”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的内容。一部分是探究当下的社会问题,一部分是展示了一个伟大的领袖的成就,还有一部分是描述了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抱负与使命”旨在展示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世界,它鼓励我们去拥抱变化,去追求真正的幸福。我们需要在阅读“抱负与使命”的同时,也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抱负与使命”中的内容,并将其转化成一种更好的语言。通过阅读,我们逐步去领略到作者的真诚之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把握新课标的具体要求,能够让课堂充满理性的色彩,充分倾听理性的声音,能够让学生在诗词学习的“四看三思”中体味古典文化的魅力。在古诗词诵读板块的教学中,也应充分关注新课标的导向性作用,教师应经常阅读新课标、勤思考、做批注、认真分析新课标应该如何与教学内容接轨。(二)注重诵读体验通过朗读,我们可以将无形的信息变换成可听的形象,这种创新的阅读方法对于我们的学业来说至关重要。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完美结晶,“以字载情、以音传心,朗读是进入诗歌情感世界的第一步。”冯吉丽.诗意语文探究及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实践[D].云南师范大学,2013.冯吉丽.诗意语文探究及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实践[D].云南师范大学,2013.37例如,当我们朗读《红烛》这首现代诗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闻一多先生炽热的情感,他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来点燃那些沉睡的中国人。当我们朗读《百合花》这首现代文章时,我们可以体会到茹志鹃所说的:战争让人们无法进行长谈,但是战争也能让人们建立友谊。当我们朗读《劝学》时,我们需要在理解文言文字词的基础上,去把握它的理性色彩和声音,并学习古典议论文的朗读方法;当我们朗读《登高》这首七言诗时,应当把握杜甫当时的情感,去理解那个望岳的少年饱经苦难后依然想要兼济天下的辽阔的胸怀,用既沉郁又广阔的语调去诵读。由此可见,无论何时,无论何种文体,诵读都至关重要,它能够架起写作者与诵读者的桥梁,让诵读者感受到心脏同频共振的跳动。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诵读指导,在学生进行个人诵读表演后,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鼓励和点拨,在点拨中要注意对学生音色和整体诵读情感的评价,要让学生慢慢认识到自己适合哪种主题的诗词诵读,也让学生逐步理解诗歌当中意象的情感把握。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诵读,更加能够走进语言文字,与作者同频共振,感受情感。文章是通过有声语言传递情感价值的,注重诵读,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理解诗词的内容,去品读鉴赏诗词。(三)注重文化的二次创造古诗词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学生学习古诗词,也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强他们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注重古典文化的二次创造,可以为其注入新鲜血液,让古典文化更好地被学生吸收、领悟。古诗词当中含有大量的古典文化常识,拥有诗人众多情感,或忧国忧民、或闺怨思夫、或借古讽今、或羁旅怀乡,无论是哪种情感,都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的描摹。把握诗词情感,就要去理解诗词文化,所以说,文化传承发扬与理解创造,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当中至关重要,在这其中,将文化进行二次创造,在课堂上也就需格外关注了。“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将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传统文化价值交融整合,学习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郑庆永.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1郑庆永.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1.16诗词的课堂不仅仅是用于学习诗歌鉴赏技巧的,还是用于充分挖掘文化力量的,“让信息化时代的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体会到古诗文的意境,欣赏古诗词之美。”李婕.围绕语文核心素养改进高中古诗词教学——以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为路径[J].现代交际,2021(05):199-201.将文学与文化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