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吉林省梅河口市五中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量出汗丢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C.正常人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仍能维持近中性D.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不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2.禽流感病毒中H5亚型能突破种间屏障感染人类,科研人员拟在新型流感疫苗研发中对人流感病毒H3亚型和禽流感病毒H5亚型进行共预防。取两种病毒的RNA逆转录分别获得H5基因和H3基因,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这两种基因的重组DNA,分三次每次间隔10天对小鼠进行肌肉注射,测得其体内针对H5蛋白和H3蛋白的抗体浓度迅速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肌肉注射后,细胞通过胞吞吸收重组DNAB.H5基因和H3基因均能在实验小鼠体内表达C.新型流感疫苗使小鼠同时产生了两种抗体,说明该实验小鼠没有发生非特异性免疫D.使用上述两种病毒分别刺激离体的实验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后效应T细胞数量快速增加,说明新型流感疫苗诱导小鼠产生了细胞免疫3.如图为原核细胞内的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过程①在细胞核中进行,过程②在细胞质中进行B.b链为编码链,RNA聚合酶沿着DNA长链向左移动C.过程②是翻译,图中两个核糖体最终合成的多肽是不一样D.DNA-RNA杂交区域中含有氢键和磷酸二酯键4.图甲表示某动物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若只考虑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卵原细胞形成的第一极体的基因型为aeDB.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形成乙的次级卵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但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甲形成乙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5.如图是3种抗生素影响某种细菌繁殖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组实验所用培养基均需要灭菌B.各实验组需分别加入等量的抗生素C.实验需要设置不加抗生素的对照组D.氯霉素对此种细菌没有抑制作用6.将某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中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B.两图中分别出现FG段与ef段的变化,原因是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吸收CO2的量减少C.图二中gh段时氧气含量增加,且到达i点时,该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上图所示的结果表明,该植株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中有机物含量有所增加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研究发现,牛的瘤胃中含有多种纤维素分解菌,这些纤维素分解菌可用于分解秸秆等废弃物。某科研小组按以下实验流程分离获取了牛瘤胃中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1)纤维素酶是由多种酶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能催化纤维二糖水解的是________。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_______进行定量测定。(2)步骤A是_____________,可以通过此步骤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研小组的某个同学将瘤胃菌种提取液接种到适宜的培养液中,调节pH及温度至适宜条件,并持续通入无菌空气,结果一段时间后发现培养液中几乎没有菌种,原因是_________。(4)按照修正后的实验方法,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选到了几株有透明圈的菌落(如图)。图中透明圈的大小与纤维素酶的________有关;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_。(5)现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该目的菌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4个平板上均接种0.1ml样品溶液,菌落数分别为156、178、486、191,通过计算得知原样品溶液中每毫升含有目的菌1.75×108个,则稀释倍数是________________。8.(10分)宾夕法尼亚州一名49岁女子体内发现了一种非常罕见的大肠杆菌变种,全球没有任何抗生素可以抵抗。甚至连柯利霉素这种被医生视为“最后一线药物”的抗生素,也对这种细菌束手无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_________,该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2)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出:上述大肠杆菌的变种______(填“是”或“不是”)由于染色体变异所致。(3)大肠杆菌的拟核、质粒中的DNA分子____(填“有”或“无”)游离的磷酸基团。当__________酶与DNA结合时,抗生素抗性基因开始转录。9.(10分)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科学家发现囊泡能将物质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并“卸货”,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能识别相应受体。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2)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2]_______________上合成的,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2→___→______→溶酶体(用数字和箭头表示)。(3)图中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图中的某种细胞器,动植物细胞普遍存在但是功能不完全相同,该细胞器是________(填序号)。(4)若图示细胞表示乳腺细胞,用同位素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培养乳腺细胞,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以及在此过程中有关的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图中曲线所指代的细胞结构相同的是____________A.c和fB.c和dC.a和eD.a和d(5)若图示细胞表示口腔上皮细胞,现提取口腔上皮细胞的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一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据面积为S,请预测:口腔上皮细胞膜表面积的值(填“>”,“=”或“<”)____________S/2。(6)核仁的体积与代谢强度密度相关,代谢活跃的细胞中核仁体积___________。(7)图中含有尿嘧啶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填写图中1-5数字)10.(10分)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科学家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将获得的幼蚕组织先剪碎,并用_____酶短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作为受体细胞。(2)在培养获得单个细胞时,为避免杂菌污染,除进行一系列无菌处理外,还应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培养家蚕细胞时,细胞会产生贴壁生长和_______现象,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3)将干扰素基因导入培养的家蚕细胞时,需要载体协助,而载体一般不选择_______(填“噬菌体”或“昆虫病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检测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是否表达,采用的技术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下图是研究人员为净化水质在湖边建立的人工湿地,回答下列问题。(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该湖泊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越丰富,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_____________。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利用强度大的生态系统应_____________,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2)该人工湿地呈现斑块状镶嵌,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3)如图对湖水的净化过程体现了人类的活动能够使群落的演替按照_____________进行。(4)人工湿地能进化水质,调节气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但要控制污染湖水的流入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包含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稳态,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大量出汗丢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A正确;
B、细胞会消耗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也会将分泌物和代谢物释放到内环境中,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B正确;
C、正常人剧烈运动后,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经过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血浆的pH仍能维持近中性,C正确:
D、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一定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维持机制和意义,对于内环境稳态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重组DNA是大分子,肌肉注射后,存在于组织液中,细胞通过胞吞吸收大分子,A正确;B、因体内针对H5蛋白和H3蛋白的抗体浓度迅速增加,说明是H5基因和H3基因在实验组小鼠细胞内均表达产生的蛋白质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的结果,B正确;C、注射疫苗后,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都有发生,C错误;D、使用病毒刺激分离的实验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效应T细胞增加明显,说明此前疫苗已引发细胞免疫产生记忆T细胞,D正确。故选C。3、D【解析】
A、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A错误;B、转录以b链的互补链为模板,RNA聚合酶沿着DNA长链向右移动,B错误;C、过程②是翻译,图中两个核糖体以同一条mRNA为模板进行翻译,最终合成的多肽是一样的,C错误;D、转录过程中碱基之间通过氢键互补配对,核苷酸之间以磷酸二酯键连接,D正确。故选D。【点睛】转录与翻译方向的判断:(1)转录:mRNA的游离端先合成,与DNA模板链结合的一端后合成,则转录方向指向与DNA模板链结合的一端。(2)翻译:一个mRNA中常结合多个核糖体,核糖体上较长的肽链先合成,较短的肽链后合成,核糖体移动方向从较短的肽链指向较长的肽链。4、C【解析】
据图甲可知,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其上有三对等位基因;图乙为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图中的D基因变成了d基因,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判断变异是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造成的。【详解】A、由于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该卵原细胞形成的第一极体的基因型(基因组成)为Ddeeaa,A错误;B、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C、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故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乙的次级卵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但可能存在等位基因,C正确;
D、甲形成乙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基因重组(交叉互换),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变异的类型和原因,解答此题需把握题干中两条染色体颜色的不同,并掌握基因的关系,进而分析作答。5、D【解析】
图示显示3种抗生素对某种细菌繁殖的影响,由图可知,青霉素能在较短时间内高效的抑制细菌的繁殖,其次抑菌效果较好的是链霉素,氯霉素的效果最差。【详解】A、本实验是研究三种抗生素对某种细菌繁殖的影响,自变量是抗生素的种类,因变量是某细菌的数量,为了防止其它微生物干扰实验结果,各组实验所用培养基均需要灭菌,A正确;B、加入抗生素的量为无关变量,各组应相同,B正确;C、为了说明抗生素的抑菌效果,实验中需要设置不加抗生素的对照组,C正确;D、由于没有不加抗生素的对照组的实验数据,所以不能说明氯霉素对此种细菌没有抑制作用,D错误。故选D。6、C【解析】
分析图解:图一中,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为0;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时,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D点时玻璃钟罩内CO2浓度最高,此时净光合速率为0;H点玻璃钟罩内CO2浓度最低,此时净光合速率也为0。图二中,纵坐标表示植物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d、h两点植物光合速率为0;f点时可能由于光照过强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详解】图一中的B点为凌晨,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凌晨气温下降,植物呼吸作用减弱,因此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的原因是低温使呼吸作用减弱,A正确;图一中,FG段CO2下降明显减慢,说明净光合速率下降,与图二中ef段(中午的时间段)出现下降的可能原因都是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吸收CO2的量减少,B正确;图二中gh段时虽然光照强度减弱,但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氧气含量增加,且到达h点(植物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时,该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C错误;图甲中比较A点和I点,I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说明一昼夜二氧化碳净吸收用于合成有机物,因此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D正确。【点睛】注意抓住两条曲线中的关键点含义:一是图一中D、H两点的含义都是净光合速率=0,二是图二中dh两点的含义也是净光合速率=0;其次要注意两曲线中出现FG段和efg段原因相同,都是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吸收CO2的量减少,净光合速率下降所致。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葡萄糖苷酶葡萄糖选择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瘤胃中的微生物为厌氧型,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存、繁殖产量和活性菌2105【解析】
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能够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纤维素分解菌常采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定,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物质,纤维素分解菌由于能够将纤维素分解而在平板上的菌落周围出现无色的透明圈,透明圈的大小可以反应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酶的多少。微生物培养基的灭菌方法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接种方法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有的还有特殊营养物质(生长因子、维生素)。【详解】(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其中能够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的是葡萄糖苷酶。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2)牛胃取样后,使用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或目的菌)的浓度,因此步骤A是选择培养。(3)由于瘤胃中的微生物为厌氧型,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存、繁殖,所以将瘤胃菌种提取液接种到适宜的培养液中,调节pH及温度至适宜条件,并持续通入无菌空气,一段时间后发现培养液中几乎没有菌种。(4)按照修正后的实验方法,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选到了几株有透明圈的菌落(如图)。图中透明圈的大小可以反应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酶的多少(产量)及酶的活性;图中菌2周围的透明圈最大,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5)用于计数细菌菌落的常用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应介于30~300之间,故选择细菌菌落数为156、178和191的平板计数,每克该土壤样品中的菌落数对应的应该是每毫升菌液中的细菌数目,所以每克该土壤样品中的菌落数为(156+178+191)÷3÷0.1稀释倍数=1.75×108,因此稀释倍数=105。【点睛】结合培养基的配制、菌株的筛选与鉴定等分析题意和题图。8、病毒(或DNA病毒)脱氧核苷酸不是无RNA聚合【解析】
原核生物是指一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它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蓝细菌和古细菌等。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无染色体,且DNA为环状。T2噬菌体是噬菌体的一个品系,属于T系噬菌体。这是一类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具有蝌蚪状外形,头部呈正20面体,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包裹DNA作为遗传物质。侵染寄主时,尾鞘收缩,头部的DNA即通过中空的尾部注入细胞内。进而通过寄主体内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详解】(1)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2)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3)由于拟核、质粒中的DNA分子都呈环状,故这些DNA分子无游离的磷酸基团。当RNA聚合酶与DNA结合时,抗生素抗性基因开始转录。【点睛】原核生物的结构是常见的考点也是易错点,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且原核生物因为结构简单,繁殖快速,常被用作遗传的研究材料,应熟悉原核生物的结构和功能。9、糖蛋白
(或蛋白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核糖体)14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4A小于增大2、3、5【解析】
分析图示:1表示内质网,2表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3是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4是高尔基体,5是线粒体。图中①~⑤表示LDL-受体复合物通过胞吞最终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消化的过程,并且有用的养分被细胞吸收,没用的物质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图中⑥-⑨,衰老的线粒体进入内质网并与溶酶体结合,衰老的线粒体被水解,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说明溶酶体具有分解细胞器功能。【详解】(1)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功能,因此囊泡膜表面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或蛋白质)。(2)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2]附着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2(核糖体合成)→1(内质网加工和运输)→4(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溶酶体。(3)图中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功能;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完全相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因为高尔基体还参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形成。(4)分泌蛋白首先出现在核糖体上,然后依次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后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变小,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大,因此b和d相同,c和f相同。(5)口腔上皮细胞膜成分中的磷脂占据面积为S,由于细胞中含有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则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则口腔上皮细胞表面积的值小于S/2。(6)核仁的体积与代谢强度密切相关,代谢活跃的细胞中核仁体积增大。(7)图1中含有尿嘧啶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包括附着的核糖体和游离的核糖体)和线粒体。【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识记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从而判断图甲中字母表示的细胞结构,并且推测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以及细胞膜面积的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10、胰蛋白酶抗生素接触抑制增大细胞贴壁生长的附着面积噬菌体噬菌体的宿主细胞是细菌而不是家蚕分子杂交技术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解析】
1、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36.5℃±0.5℃;适宜的pH:7.2~7.4。(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2、细胞的接触抑制: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详解】(1)要将动物组织细胞分散开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酶短时处理动物组织。(2)在培养动物细胞时,为避免杂菌污染,除进行一系列无菌处理外,还应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家蚕细胞时,贴满瓶壁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现象。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房地产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个人销售砂石合同样本
- 丰台区供暖设备合同样本
- 会员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安卓系统安全机制的优化-全面剖析
- 出售转让铺位合同标准文本
- 稀疏数据降维性能评估-全面剖析
- 出兑公寓合同标准文本
- 休闲民宿合作协议合同样本
- 农村定购混凝土合同标准文本
- 零售药店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 X射线光电子能谱-avantage课件
- 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检查内容的内部审核检查表【含检查内容】
- DB12T 1111 2021 城镇燃气供气设施运行管理规范
- 面试人员测评打分表
-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网上药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毕业生登记表》填写模板
- 初中物理中考实验操作培训
- 风电场建设项目绿色施工方案
- GIS软件工程_01概述
- 湘少版级英语单词表吐血整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