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诗歌解析一_第1页
上海高考诗歌解析一_第2页
上海高考诗歌解析一_第3页
上海高考诗歌解析一_第4页
上海高考诗歌解析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诗歌真州绝句王士禛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直。清人评曰:“第四句乃此诗精彩佳妙所在,为一篇之主,前三句凑泊成趣,为一篇之客,此诗请客之法也。但主客须要照应相配。四句色色俱精,一气呵成,如天造地设,所谓运斤成风,欲求斧凿之痕,了不可得。”【精解】这是一组描写真州景物的小诗,原诗共五首。真州,位于长江北岸。明清之际,为扬州去金陵的交通要道,城南沿江一带,风景幽美。本篇写江岸上的景物和渔家的生活。注释:江干:江边。柳陌:柳树成荫的小路。红树:枫树。枫叶秋天经霜变成红色,故称红树。译文:江岸一带多是打鱼人家的竹屋,栽着柳行的小路,长满菱荇的水塘,疏落地错杂期间。太阳下山江风初平,余辉将沿江江面和岸上树木染得通红,渔民们吆喝着出售刚出网的鲈鱼,这是最赏心悦目的景象了。高考诗歌[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王恽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注]①霹雳:琴名。【精解】本篇为作者出判平阳时所作,描绘了尧庙秋日祭神时的欢乐场景,并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感受。首句“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描写秋日祭神结束,乌鸦吃完祭肉后,村民们开始聚在一起饮酒作乐。“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将村民的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家有的弹琴,有的唱歌,声音此起彼伏,众人的欢声笑语掺杂在一起,呈现出一片欢乐的景象。随后作者叙写尧庙附近的景色,“朝来致有,西山爽气”写出了景色清爽宜人,空气新鲜,令人十分舒爽。“不羡日夕佳”则点出虽然有此美景,但作者亦不想就此罢官隐居。本篇用典颇多,如“多稼”“日夕佳”,作者在用典之中,描绘了一群朴实的村民和一番古朴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自己积极入世的态度和与民同乐的志趣。注释:社坛:古代社日用来祭祀土神之坛。社日是古代劳动人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这一天,官府和民间都会辍业一天,欢庆丰收、开怀畅饮,祭祀土地神。多稼:出自《诗经·小雅·大田》“大田多稼,既种既戒。”原指广种,后指丰收。壤歌亭:出自《击壤歌》,据说是尧舜时期的歌谣。歌中吟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意思是说,白天出门耕种,夜晚回家休息,凿井可以饮水,耕田就有饭吃,过着这样自在的日子,就是皇帝的权力对我来说也算不上什么啦。朝来致有,西山爽气:典出《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冲的参军时,生性简傲,啸傲山水,不屑理事。”桓冲对他说,你在我家很久了,应当协助料理些事情,开始王子猷举头仰视,不作回答,继而,用笏板抵着脸颊说“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表现王子猷矜持高傲的性格。在散曲中表现了诗人欢畅的心情,高雅的兴致。不羡日夕佳:化用陶渊明《饮酒·其五》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生查子·独游西岩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①本词为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时作。②偃蹇:高耸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精解】这首词是辛弃疾罢官闲居上饶时所作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陷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纪游之作。独游,意即寂寞,无伴,且往往心中郁闷、不快。这首词是寄情山水、明月之作。词的上片写词人对青山和青山对词人的情意。开头两句“青山招不来,偃骞谁怜汝”是写词人对青山的一片痴情。高高耸立、似乎还有些傲慢的青山,词人很想把它招到身旁,可青山却无动于衷。词人不得不心生善意的埋怨:青山啊,你那么高傲,有谁会喜欢你呢?这里表面是埋怨,实则是词人感到自己与青山“情与貌,略相似”,所以有一种彼此仰慕、心心相印之感。这可从词人写青山的诗句中得到印证:“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这里的“青山”,应是理想人格的化身,正直不移,高尚无比。“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是貌似高傲的青山对词人充满了深深的情意。在岁暮寒冬之时,青山劝词人到山中溪边来住,共同御寒。“岁晚太寒”四字,点出了词人“独游西岩”的时间(冬天)。联系词人写作的背景,我们可知道,这里的“寒”,既指自然界的寒,也可理解为作者心灵的寒。正是政治上的“寒”,逼迫作者居于山野,得到青山的深切关怀的。词的下片叙写明月从“来”到“去”,表明作者吟诵《离骚》,夜深未眠。“山头明月月来,本在天高处。”这两句是实写:深山之中,看不到月升之时,等看到明月之时,当是明月高悬中天了!这就写出了山中望月之特征。这两句用白描手法,其中却蕴含情愫:明月悄悄地爬上山头,是关切、探望词人呢,还是高高地点亮天灯,把银辉洒遍青山、溪水而形成一种令人沉醉的意境,让词产生无尽的遐想呢?“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这两句写出明月的情深意厚:词人身单影只,住在山中,只有明月“夜夜”相伴。“夜夜”二字,还表明此次游山逗留时日较长。“听读《离骚》”,这是实写,却寓含深意。《离骚》抒发了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郁愤不平之情。辛弃疾一生渴望收复中原,却屡遭投降派打击,不为朝廷所用,无奈而闲居乡野,这满腔的忧愤之情,恰好借用屈原的《离骚》能充分表达出来。“听读《离骚》”四字,就起到了开拓和深化主旨的作用。这首词语言简洁,内容深曲含蓄。全词语简意明,却蕴含深意。词中的“青山”和“明月”,显然是词人理想人格的化身。它集中表达了词人正直、高尚的品行。这首词妙用对面写的手法,构思十分独特。词人既写对“青山”说,又写“青山”对词人说;既写抬头望山头之明月、低头见溪中之月影,又写明月默默听词人读《离骚》到夜深,以客写主,不仅含蓄蕴藉,情趣横生,而且有力地衬托出词人高洁的品格。注释:怜:喜爱岁晚:寒冬腊月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青山高傲地耸立着,谁也无法将其招来。青山啊,你如此的高洁傲岸,谁能喜欢你呢?苏轼《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云:“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寒冬腊月天气寒冷,青山约我到溪边同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山头照下来的明月,本来就是来自高高的天上。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月亮天天照进青溪来,好像是在听我吟诵《离骚》一样。高考诗歌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注】①引领:伸颈远望。【精解】这是《古诗十九首》的最后一首,关于其主题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是描写游子久客思归之作,一说是思妇闺中望夫之作。从诗歌基调来看,应是闺妇思夫的主题。开篇“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明月如此皎洁,照亮了我的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忧愁得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屋内徘徊,形象地写出孤独的闺中女子对丈夫辗转徘徊的思念情景。“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不如早日回家。这是女子心头对在外游子的劝说,有抱怨,也有期许。这一联是对全诗主题的揭示。“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满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