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_第1页
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_第2页
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_第3页
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_第4页
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默写(共10分)1.______________,札扎弄机杆。(《迢迢牵牛星》)2.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马诗》)3.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石灰吟》)4.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5.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第二部分阅读(45分)一、古诗文阅读(19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目。(4分)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候家。6.本诗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____(人名)。(2分)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诗是咏写寒食节的作品,据说此节是为纪念春秋时介子推而设。B."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写出了春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的美景。C."日暮汉宫传蜡烛"指的是汉代宫廷分发用蜡烛传载的新火火种。D.也有人认为本诗末两句委婉表达了对皇宫特权及宦官专宠的讽刺。(二)阅读课内古文,完成8-11题。(9分)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8.本文节选自《孟子》,它是中国____________(学派)经典典籍,是________时期的孟子和他的弟子所著。(2分)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使弈秋诲二人弈()(2)非然也()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选出与本文中心表达不一致的一项()(2分)A.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B.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D.心不定,故见理不得。今且要读书,须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三)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2-14题。(6分)搔痒人有背痒者。令其子搔之,三搔而弗中。又令其妻索①之,五索而亦弗中。其人曰∶"妻子乃知我者也,何为而弗中!莫非难②我战?"妻子无以应。其人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此何哉?痒者,人之所自知也。自知而搔,焉有不中者乎?【注解】①索∶此指"抓"。②难∶为难。12解释加点的字。(2分)(1)妻子乃知我者也()(2)其人乃自引手()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而的句子。(2分)一搔而痒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从前有人身上痒,让他的孩子寻找痒处,三次抓而三次都不中。他又让他的妻子寻找痒处,五次抓而五次也不中。那个人说:妻子和孩子是最了解我的人,为什么难于搔到我的痒处?妻子没有回答。(那个人)就自己伸手(搔痒),一搔,痒就停止了。为什么呢?痒的情况,人是自己知道的,别人没法知道痒处。犹如心里忧愁,别人凭什么知道对方的忧愁呢?【注释】1.令:让,叫。2.其子:他的儿子。3.弗:不。4.搔:此指抓。5.亦:也。6.难:为难。7.引:伸。8.绝:停止。9.者:的情况。10.索:寻找。11.向:从前。【道理】痒这种感觉,是只有自己才能感觉到的。自己知道才去挠,怎么会不中呢!从中我们能体会到自己的问题,只有自己最清楚。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自己下功夫。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1分)①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一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④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⑤"勤于用脑,延援哀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15.第②段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6选择最准确的词语填入括号中(2分)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的思维能力。A.敏捷B.灵敏C.敏锐D.灵巧17.第④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8.第②段中"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5分)卖豆浆的孩子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吹喝鲜豆浆的声音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wen()。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⑤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知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⑥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⑦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⑧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停下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19.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有条不wen()20.本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1.根据"我"对孩子卖豆浆行为的情感态度变化,理清文章思路,完成填空。(4分)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这是他将来的一笔财富22.第⑥段中划线句写得很生动,结合上下文,请简要赏析其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结合文本,谈谈"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会给他的人生带来什么"财富"。(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名著阅读(5分)寒假里我们阅读了名著《鲁宾逊漂流记》,根据你阅读的小说内容,回答下列问题。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