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2_第1页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2_第2页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2_第3页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2_第4页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治与教化课程标准: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耶林《罗马法的精神》

【名词解释: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6世纪古代罗马(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的总称。以《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为标志,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出现为鼎盛。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一)渊源:1.《十二铜表法》习惯法成文法(2)概况: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1)颁布的目的:罗马法(3)意义: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实质上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奴隶主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3)特点:第二条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取得和解时,则伤人者应遭受同样的伤害。第十二条如果于夜间行窃被杀,则杀死行窃者应认为是合法的。第三条折断自由人的骨头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第一条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第十一表禁止平民和贵族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落后习俗-同态复仇法保护私有财产具有明显的阶级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阶级差别,维护奴隶主特权

公民法万民法时间从罗马建国到前3世纪中叶从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适用范围罗马共和国公民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内容重国家事务,轻私法规范(公法)更注重调解贸易以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私法)

特点注重形式、缺乏灵活简洁灵活、实用有效公民:本国的自由民才能称为公民。外邦来的自由民、被征服地区的居民、妇女和奴隶都不属于公民范畴。

自由民:罗马帝国境内除奴隶以外的所有的人。平民:罗马贵族以外的公民。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背景:帝国时期,统治区域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帝国时期BC509年BC27年476年公民法万民法发展过程的特点:与时俱进、理性一、世俗秩序的捍卫:近代西方法律制度3.从零散到体系(1)背景:罗马帝国时期,法律制度更加完善。(2)颁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罗马民法大全》(3)意义: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罗马法系统化和法典化的标志,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原因:为近代西方法律提供了现成形式是自然法理论的思想渊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法的精神:①维护私有财产;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注重程序,无罪推定;各日耳曼王国在记载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日耳曼法教会法以基督教神学《圣经》为思想基础,颁布《教会法》,吸收了若干罗马法原则而形成的法律。是对古罗马法制文明的传承。罗马法11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欧洲中世纪三大法律支柱:日耳曼法、教会法、罗马法原因:罗马法(市民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二)发展——中古时期特征:日、教、罗,多元并存,既有矛盾,又融合发展1.英美法系(普通法系)(1)含义: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2)过程:渊源:11世纪,诺曼王朝,王室设立法院,派法官定期到各地巡回审判形成:12世纪,在习惯法基础上,形成全国普遍适用的“普通法”发展:13世纪,《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原则完善: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如《权利法案》等。扩展(形成体系):美国、加拿大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它们构成了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特点: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原则;法官地位突出,当无先例可循时,法官可以创立先例,也可以对先例作出新的解释。因此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也被称为“法官制定的法律”。英美法系主要涵盖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三)形成体系:2.“大陆法系”(民法系)(1)含义:欧洲大陆上源于罗马法,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各国法律,也称民法系(2)过程13世纪,王权加强,在罗马法基础上,法国统一法律,体系日益成熟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制定一系列受启蒙思想和大革命影响的法律,如《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等。1804年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合称为“拿破仑法典”。形成体系:拿破仑法典与此前颁布的法律,构成了法国的成文法体系,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形成英国欧洲大陆法律渊源判例法成文法判罚依据遵循先例宪法法官地位作用很大,可以创立先例,也可以对先例作出新的解释不太突出论证方法归纳演绎立法与司法相互关系法官地位突出,司法绝对中心地位立法绝对中心地位,司法处于从属地位代表国家英美加澳印法德意日受罗马法影响程度吸收的是罗马法的精神,只采纳罗马法部分原则是在罗马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罗马法很大一部分继承取得相同点1.本质:都是建立在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的法律体系。2.指导思想:都受到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3.背景:以资产阶级商品经济、资产阶级民族统一国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基础。4.渊源:都是在罗马法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何异同?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法律不同中国古代西方近代基础上强调为君主专制服务强调法律至上司法实践中人治色彩强烈,突出教化作用坚持程序公正等原则原

因经济: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较快、程度较高;政治: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欧洲君主专制统治相对薄弱;思想:中国古代封建儒家思想长期处于正统思想;欧洲先后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民众思想。史论拓展天赋人权

主权在民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典确立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人权宣言》“P51思考点:法国大革命对法律建设有什么重要贡献?

大革命推翻旧王朝使启蒙思想得以实现

大革命宣扬了自由平等启蒙思想

大革命中上台的拿破仑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进行了

法律总结,最终确立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体系。大陆法系材料一: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利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刀,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的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机构)。

——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材料二:纵观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法律思想,其具体制度设计上颇具差异,但无一例外的彰显了对个人本位个人价值的强调……保护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观念仍然是西方社会法治的价值基础。—李盼盼《对西方个人本位法律传统的几点思考》材料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和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法国《人权宣言》材料四: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意义在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主要强调了三层意思:①对任何人有罪决定的宣告,只能由法院决定,其他任何机关和组织都无权决定;②强调证据裁判主义精神,法院应当用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不能推定或假设;③在判决生效之前,被告人是无罪的,不能因为其被逮捕、被起诉、被审判而认为其有罪。

(一)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二)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三)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1)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实质);(2)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财产的多少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3)黑人、土著居民和妇女没有完全的公民权。法律的运用比法律本身还要不人道得多;法律压迫穷人,富人管理法律和对于穷人是一条法律,对于富人是另一条法律——这是两句早已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恩格斯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马丁·路德·金局限性积极性①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②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评价财产限制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一)基督教的发展历程基督教(1世纪诞生)第一次分裂(11世纪)第二次分裂(16世纪)天主教(以罗马为中心)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天主教新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4世纪末)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三、宗教伦理与教化宗教伦理:宗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道德修养体系,关乎人与神、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其社会作用是通过道德的感化而影响信众。(二)近代新教伦理与教化1、背景: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2、主张:(1)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得救。(2)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鼓励人们发财致富。3、评价:积极: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消极: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冲突,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①中世纪《婚姻法》用宗教仪式,需教会主持没有证人,无需家长或封建主同意,甚至不公开举行婚礼即可形成婚姻。②新教的《婚姻法》可用世俗仪式需要家长同意并到政府去登记,必须举行公开的家长参加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结合下列表格分析,宗教改革前后法律与宗教关系的变化。关系变化:①法律与宗教逐渐分离(让世俗的法律归于政府,而将神圣的宗教归于教会)②世俗权力日益高于教会权力③宗教逐渐在公共事务中消失④但宗教对社会依然有深刻的影响想一想:基督教在中古时期的欧洲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学思之窗(P53)

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在僧侣手中,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德]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作用:①保存了一些古典文化,推动文化传播;②推动了欧洲文化和教育发展,推动了文明进程和社会进步;③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培养了人们的道德,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④基督教教义为司法实践提供了依据,推动了西方法律的发展;⑤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欧洲人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⑥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加强教会的思想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结合p53【历史纵横“宗教法庭”】【学思之窗】【恩格斯】【“中古时期的婚礼”】,分析基督教在中古时期的欧洲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练一练46.恩格斯说过:“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他们成为神学的科目。”这并不代表所谓“中世纪把现代文明一扫而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