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与保持汉语的纯洁性_第1页
网络语言与保持汉语的纯洁性_第2页
网络语言与保持汉语的纯洁性_第3页
网络语言与保持汉语的纯洁性_第4页
网络语言与保持汉语的纯洁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语言与保持汉语的纯洁性

话题:教育学习中国文化高考作文汉语

【摘要】网络语言有它诸如生动形象、经济简练的优点,但它运用各种不标准汉语、英文、拼音缩写、数字、符号等形式杂糅在一起,这使有些语言学家、教育工作者认为网络语言犹如洪水猛兽,对汉语纯洁性构成巨大的威胁。而有些人强烈支持使用网络语言,说它是对汉语有益的补充。究竟网络语言对汉语来说是福是祸,本文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关键词】网络语言失范汉语纯洁性规范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的发展、电脑的普及,人们在网络上利用各种工具如QQ、EMAIL、MSN、BBS进行交流,渐渐地产生了网络语言、网络文字。由于它和现代汉语的写法、用法、语法大不同,应用范围相对较广,随着这种语言文字的出现、兴起,人们开始思考:网络语言文字对汉语到底是福是祸?一、网络语言基本知识(一)网络语言定义、分类网络语言的狭义定义,指网民在聊天室聊天和在BBS上发表意见时使用的语言(张明章:论网络语言的变异及其对传统语言的冲击和挑战,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四卷)。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狭义定义。狭义的网络语言又可以细分:(1)字母代替汉字。如:GG(哥哥)、MM(妹妹)、PMP(拍马屁)、TMD(粗话“他妈的”)等。这类网络语言用汉语拼音的首字母代替汉字。(2)英语字母第一个字母表示整个字母。如:BF(boyfriend)、GF(girlfriend)、BTW(bytheway)等。(3)谐音。如:粉丝(fans)、伊妹儿(email)、u2(youtoo)等。(4)借代。给别物赋予新意。如:公鸡(公家免费上网的机器)、老鼠(鼠标)、灌水(在聊天室里发言或发表意见)等。(5)符号。^_^(微笑)、^~^(笑脸)等。(6)数字拼凑,也是利用谐音。如:886(拜拜了)、520(我爱你)、530(我想你)。(7)叠音字。东东(东西)、漂漂(漂亮)、怕怕(害怕)、一下下(一下)等。(8)变音。用相似的音表示本来的字。如:偶(我)、酱紫(这样子)等。网络语言庞杂,以上的分类方法不能把网络语言全部包括在内。(二)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为:1、灵活随意。如:“妈妈带我去逛200,我的GG带着他的‘恐龙’GF也在200玩,GG的GF一个劲地对我PMP,那‘酱紫’就像我们认识很久了。后来,我和一个同学去网吧‘打铁’去了……7456!大虾菜鸟到我的烘焙机上乱灌水”。(转引自郭笃凌郝怀杰:网络语言的失范和规范,语言应用研究,2006年)这段话杂糅用了数字、汉字、英语、谐音,现代汉语的文法、语法、写法都十分随意。2、生动形象。比如:用“5555555”来表示哭的声音,用“思考ing”表示一种正在思考的状态,用“^_^”来表示微笑等不一而足。3、经济简练。如:用3ku表示(thankyou谢谢)、用Ilu表示(Iloveyou我爱你)。4、粗俗感性。一些网民完全没有慎独的道德标准,在网上胡乱发一些粗俗谩骂的语言。二、网络语言失范与汉语纯洁性(一)产生网络语言失范的原因网络语言失范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1、当代社会节奏超快,生活压力前所未有,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人们的心理非常浮躁,等他们坐在电脑屏幕前,他们想的大都是放松倾诉一下,有很少人会想着要认真仔细地运用标准现代汉语进行交流。结果,不顾语法、写法、用法标准的网络语言充斥网络。2、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各自互不相见,网友处于隐匿状态。如果说在平时生活中人们都是以公共形象示人,受到各种各样规则的约束,等进入网络空间,人们才真正属于自己,回归自己即所谓的个性心理层面(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人们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自由。此时的人们很少会顾及到字词的准确性。3、网民为了省钱快捷,使用智能输入系统,往往不顾及文字的准确性。4、使用网络的年轻人觉得这样很酷,很有趣。5、网民仅把汉字汉语看成工具,对中国文化没有应有深刻的了解,不珍视。(二)汉语纯洁性的含义汉语属于表意文字,和英语不同,英语属于表音文字。然而,现在有这样一个趋势:中国的表意字向表音字靠拢。例如:把“哥哥”写成“GG”、“妹妹”写成“MM”等,这是一种只重音而不重意的表现。这是对我们老祖宗的方块字的一种解构。其实,以上说的只是损坏汉语纯洁性的一种表现方式,汉语纯洁性包含的范围很广。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先霈认为,汉语只存在规范不规范的问题,不存在纯洁不纯洁的问题。他认为:汉语是不断发展的,比如古代从印度译来的佛经,就为汉语添了大量的新词汇。如菩萨、涅盘等。对外文的翻译,尤其对英语的翻译,也为我们添了大量词语,如麦克风、可口可乐等。(王先霈:语言是否应该纯洁,语言是否可能纯洁,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0卷)但是,我这里说的是汉语的相对纯洁,即是指对大家公认的汉语用法进行正确无误的使用,包括字形、字音、组词方法、句式结构等。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义务,责任。(三)网络语言和保持汉语纯洁性2004年,厦门大学教授李如龙认为,网络语言对汉语来说是一种污染,破坏汉语的纯洁性。持此观点的还有《文艺争鸣》的编审朱竞,她写了一本名为《汉语的危机》的书,其中就对网络语言对汉语纯洁性的影响持消极态度。2006年,上海市立法,规定从当年3月1日起,禁止在上海的政府文件、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出现诸如“美眉”、“恐龙”、“PK”、“粉丝”等网络流行语。这是国内首部将规范网络语言写入法律的地方性法规。国家还规定在高考作文中不得出现网络语言。以上都对网络语言持否定态度。然而,有观点认为,网络语言诙谐幽默,形象生动,是对现代汉语的有益补充。有些的网友则自编了所谓的金山鸟语通。据调查,18~35岁的年轻人是使用网络语言的主力,也往往对网络语言持肯定态度。国内已经出版了两部网络语言词典:《网络时尚词典》(易文安)、《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于根远)。以上这些无疑对网络语言持肯定观点。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网络语言里有糟粕也有精华,应区别对待。比如,网络语言中的“鼠标、软件、登陆、宽带、聊天室、防火墙”等,这些都是当今信息时代经常用到的词汇,它们是对汉语有益的补充。吸收这些词汇是有益的。一些网络语言,它们粗俗、简陋毫无标准可言,它们是对汉语纯洁性的污染。(四)网络语言对汉语纯洁性影响的表现形式笔者以为,网络语言尤其是人们在聊天室里所用的网络语言对汉语纯洁性是有一定影响的,那么影响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呢?1、网络语言毕竟是网友小圈子里运用的语言,但一旦它冲出特定的圈子,在社会人际交往或大众传播中运用,势必对交流带来障碍、产生隔膜。2、网络语言对汉字的发音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说把“我”说成“偶”;把“喜欢”说成“稀饭”;把“这样子”说成“酱紫”等等。这样的语言要是被广泛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那汉语的发音将会遭受很大的灾难。尤其是孩子们,有可能产生混乱、无所适从。3、网络语言对汉字的字型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比如把“版主”打成“斑竹”。把模仿哭的声音的“呜呜呜呜呜……”打成“555555……”如此下去谁还会记住这些汉字本来的写法,只用简单的符号或别字来表示,这势必会对汉字的字形拆散、重组、解构。最终会导致混乱。4、网络语言还会对字意造成不小的影响。网络语言有好多是对现有的词汇赋予新的意思,比如把“丑女”说成“恐龙”;把“丑男”说成“青蛙”;把“发帖子”说成“灌水”;把“上面帖子”和“下面帖子”说成“楼上楼下”等等。这些都是对原来汉语词义的改变或附加,在运用中势必会造成混乱(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5、网络语言对组词方法也造成了影响。以前的“漂亮”被说成“漂漂”;“东西”被说成“东东”;把“受伤很深”说成“很受伤”(受伤是动词,一般动词是不能被程度副词修饰的,比如不能说很吃饭、很跑步)等等。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是对以前的词法进行彻底的颠覆呢还是用现有的词法规则来规范它呢?6、网络语言对句子成分也是有影响的。句子的一般次序是主+谓+宾,在主语和宾语前面可加上定语,在谓语前可加上状语,后面可加上补语等等,这都是现代汉语的标准句序。而现在网上却到处可见这样的句子:(1)郁闷啊,我现在。(2)你饭吃了吗?(3)今天晚上谁去散步的说?(4)走先、起先。等等。句子各个成分的顺序完全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7、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纯洁性的影响。现代的网络语言,是不规范汉语加上英语、汉语拼音、不标准简称、数字符号、表情符号等的大杂烩,难怪有好多人不能接受它。三、关于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如何使汉语在新形势下达到规范呢?我想有以下几方面:(一)应该创造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下,人们对汉语极其珍视,把她当作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单单是一种工具,网民自觉的维护汉语的规范性,正确地使用汉语。比如每年举办汉语节或倡导汉语月活动,这是大有裨益的。(二)要对正确使用汉语立法,把它提高到法律的高度上,同时再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使《正确使用汉语法》(暂且这样称呼)的可操作性加强。(三)语言学家、汉语教育工作者、大众传媒要做这方面的表率。(四)网络专家和政府相关部门要真正负起管理的责任来。各个相关人员和部门要努力联合起来,目的只有一个:保持我们汉语的纯洁性,创造一个正确、规范使用汉语的环境。参考文献[1]朱竞,《汉语的危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2]郭玉锦,《网络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4]谢泽明,《网络社会学》,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5]张明章,论网络语言的变异及其对传统语言的冲击和挑战,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四卷[6]郭笃凌郝怀杰,网络语言的失范和规范,语言应用研究,2006年[6][7]王先霈,语言是否应该纯洁,语言是否可能纯洁,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