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糖料蔗固碳减排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乐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参与编制标准分工情况-列表格)等1、任务来源《糖料蔗固碳减排栽培技术规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广西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市监函[2022]1903号】项目序号为2022-1095。本技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乐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负责起草。2、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表1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姓名身份证号职称专业工作单位主要负责工作黄金研究员农业资源与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调研、试验示范研究与验证、材料汇总,标准编制秦丽萍4525281981070未取得农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黄学级农艺师农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杨瑞级农艺师植物营养广西乐土生物有限公司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朱晓理研究员农业资源与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研究员农业资源与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周柳究员土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李德高级农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级工程师化工广西乐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彭嘉理研究员农业资源与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究员农业资源与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谭宏究员土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殷贝取得植物营养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谢如究员土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李忠宁4501041965052高级技工农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陈裕新4522419870605251X农艺师化工广西乐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陆可理农艺师化工广西乐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何为中4501041965061研究员甘蔗栽培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承诺,我国采取更加有利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的基本途径包括"增汇"(增加对大气中CO2的吸收)和"减排"(减少向大气中排放CO2)。农业生态系统具有提高土壤碳储量的潜力,进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甘蔗产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2019/2020年榨季广西甘蔗种植面积890千系到广西的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影响我国食用糖的有效供给。近年来,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广西糖业的发展。2021年3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广西蔗糖“要沉下心来不惜重金时间,力争在蔗糖研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甘蔗生产过程是大气温室气体一个重要的排放源,如何在保证甘蔗生产取得突破的同时,又能降低甘蔗生产中的温室气体源排放并增加土壤碳汇,不仅是减缓气候变暖的需求,也是广西蔗糖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制定广西蔗区甘蔗增产和提升土壤固碳量及将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标准,为广西甘蔗产业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本技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乐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在蔗田耕整地及田间管理方面进行创新,通过多年大田试验,形成糖料蔗固碳减排栽培的技术规程,实现兼顾甘蔗产量与土壤固碳减排,促进甘蔗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三、主要起草过程1、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广西地方标准《糖料蔗固碳减排栽培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标准牵头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成立了以黄金生为组长,秦丽萍、黄学华、杨瑞青、朱晓晖、曾艳、周柳强、李德伟、吕昆明、彭嘉宇、区惠平、谭宏伟、殷贝贝、谢如林等人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同时及时部署了制标工作方案和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制及标准起草工作时间安排表,全面启动了该规程的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2、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国内相关技术文献资料。主要有:GB/T10498-2010糖料甘蔗GB∕T19566-2004旱地糖料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B45/T560-2021甘蔗中耕施肥培土机作业质量DB45/T2405-2021甘蔗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规范DB53/T850-2017甘蔗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DB45/T1251-2015糖料甘蔗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B45/T1117-2014宿根甘蔗机械化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DB45/T1021-2014旱地甘蔗高产高糖高效节本栽培技术规程DB45/T935-2013甘蔗机械深耕深松技术规程DB53/T481-2013旱地甘蔗槽植栽培技术规程DB45/T561-2008蔗叶粉碎还田机械作业质量DB45/T04-1996旱地糖料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3、编制过程2018年始,课题组成员已开展糖料蔗不同耕作措施与土壤固碳减排方面的基题小组讨论,确定了广西地方标准《糖料蔗固碳减排栽培技术规程》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形成了标准草稿及立项申报书,并报送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2022年10月,广西地方标准《糖料蔗固碳减排栽培技术规程》获立项,成立标准项目编制工作组,确定编制组负责人,进行人员分工,编写工作大纲,并报经广西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审定。按照各自的分工,开始了标准的编写和修改,组织起草标准初稿。2023年8-10月,根据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与田间试验,并根据咨询相关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标准、行业标准的协调情况1、实用性原则本文件中有关糖料蔗固碳减排栽培技术规程内容及要求的规定,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并在广西金光农场和武鸣锣圩基地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制定。符合当前糖料蔗栽培的实际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协调性原则本在标准编写过程中注意了糖料蔗高产与土壤固碳减排的管理技术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协调问题,在内容上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3、规范性原则本文件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文件的内容,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4、前瞻性原则广西是我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食糖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广西蔗区施肥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土壤酸化严重、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导致甘蔗单产低,宿根年限短,进而影响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技术规程是在本着甘蔗机械化收割为中心,为机械化收割而种、为机械化收割而管的低碳种植为指导思想,采用甘蔗生产整套新型农机具与配套农艺措施,在蔗田耕整地及田间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实现蔗田少耕减碳、农机节能、甘蔗高产固碳、蔗叶还田增碳。本技术规程兼顾甘蔗高产与土壤固碳减排,助力于国家食用糖安全和“双碳”战略目标,具有前瞻性。5.制定标准的依据本技术规程的制定在参考国内糖料蔗栽培技术规范以外,还整合了编制组的科研成果及业务经验。参加本标准编写人员共18人,其中6位获正高级职称,5位获副高级职称,均从事糖料蔗栽培及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多年,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及科研攻关工作经验。本标准主要编写团队主持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粉垄耕作对甘蔗土壤碳固定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机制”(31860159,2018.1-202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糖厂滤泥还田对广西红壤蔗区土壤有机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31860157,2018.1-2022.12),广西重点研发计划“甘蔗高产高效栽培与固碳减排双赢技术集成与示范”(桂科AB21196049,2021.10-2024.9),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广西甘蔗原料亩增1吨关键技术粉垄“145”模式研究与示范”(桂科AA20302020-1,2020.12-2024.12),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业务项目“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下土壤氮素转化及N2O排放特征”(桂农科2022JM29,2022.1-2023.12)等项目,在土壤固碳减排及高产栽培方面研究取得系列创新研究成果,为“糖料蔗固碳减排栽培技术规程”的编制积累了相关基础和数据资料,为本标准制定提供坚实的基础。6.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与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协调情况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制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国家相关的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因此与现行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无冲突。五、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本文件规定了新植蔗耕整地、种、管,宿根蔗理平切根破垄与秸秆还田及施肥、除草等技术。其关键技术是通过一系列新型农机具与配套的农艺措施,通过局部耕作,糖料蔗深种、浅埋、高培、垄面理平、切根破垄翻压蔗叶还田,减少土壤扰动和矿化,同时降低农机具油耗,获取糖料蔗高产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固碳,实现蔗田固碳减排。在耕整地方面,新植蔗首先采用复垦甘蔗种植整地组合机进行灭茬旋地同时灭茬复垦北斗导航预开沟接下来使用技术的核心农机具,适用于甘蔗机械化种植管理的耕、整、田管一体机,其主要特点是前置鸭脚深松犁,后有旋耕抛土刀,具有局部深耕深松、碎土、抛土开沟、施肥和培土的功能。仅对甘蔗种植沟进行耕作,形成U行种植沟,实现甘蔗深种保水,有效解决遇旱缺苗问题,同时少耕,降低油耗成本,降低碳排放。局部开沟施肥甘蔗深种油耗。改进可调式旋耕盖土部件、波纹仿形压膜轮及分行器。提高膜的张紧度,分开,增加光合作用,提高分蘖率和有效茎。改进型分体机种植效果培土时利用高速旋耕抛土刀将原来未耕作的行间土抛到蔗兜,刀土避免板犁培土铲、碾压、挤、盖等伤苗及存在火山口、机械收割对浅培土蔗兜的碾压破坏问题,机收少拔蔸,延长宿根年限。不同培土农机具培土效果在甘蔗植保方面,在苗期进行物理微培土,减少除草剂使用,同时将原来未耕作的行间土降低,提高拖拉机培土质量。苗期物理微培土打草在施肥方面,应用肥料撒施机,结合酸性土壤改良法和双目标施肥法及甘蔗养分推荐专家系统进行施肥,有效缓解土壤酸化进程,提升蔗田地力,降低蔗田面源污染及碳排放,实现甘蔗生产降本增效。土壤改良温室气体监测在宿根蔗管理方面,采用仿形蔗叶粉碎还田机粉碎蔗叶后,理平机将高培垄水肥易流失。满足后续高培土需求。联合切根破垄施肥盖膜组合机作业,蔗叶破垄翻压混土,加快蔗叶腐解,增加土壤有机质,清除后续耕作障碍,解决焚烧蔗叶问题,同时保蓄降雨,促进蔗兜萌芽。粉碎蔗叶切根破垄理平作业及效果南宁市西乡塘区金光农场2021-2022年两年试验结果显示(表1与常规栽培技术相比,本技术规程的固碳减排栽培模式,两年平均蔗茎产量增加16.65t·hm-2,增幅18.53%;蔗叶秸秆量增加6.77t·hm-2,增幅25.86%;甘蔗生物固碳量增加3.31t·hm-2,增幅23.67%;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0.36g·kg-1;CO2累积排放总量减排1524kg·hm-2,降低22.95%。表1不同栽培措施下甘蔗固碳与土壤碳排放情况(t·hm-2)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g·kg-1)CO2累积排放(kg·hm-2)蔗茎产量蔗叶秸秆量甘蔗生物新植蔗常规栽培86.08a25.79a14.10a14.11a5871a固碳减排栽培99.01b31.61b17.08b第一年宿根蔗14.09a4928b常规栽培93.66a26.57a13.83a13.89a7408a固碳减排栽培114.03b34.29b17.46b两年平均14.64b5305b常规栽培89.8726.1813.9714.006640固碳减排栽培106.5232.9517.2714.375116较常规栽培增加6.773.310.36-1524较常规栽培增25.8623.672.59-22.95总的,本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介押金合同范本
- 2025年漳州货运准驾证模拟考试
- 医院器械采购合同范本
- 加工类协议合同范本
- 办公窗帘购销合同范本
- 村级采购合同范本
- 代销铺货合同范本
- 买卖合同和货运合同范本
- 专利转让英文合同范例
- 北京不备案施工合同范本
- 专题13《竹里馆》课件(共28张ppt)
- 团意操作流程详解课件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GB/T 9846.4-2004胶合板第4部分:普通胶合板外观分等技术条件
- GB/T 17836-1999通用航空机场设备设施
- GB/T 13012-2008软磁材料直流磁性能的测量方法
- 2023年全国高中生物联赛竞赛试题和答案
-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共28张PPT)
- 小学语文中高学段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 《木兰诗》第二课时(公开课)课件
- 核电项目人桥吊车抗震计算书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