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详)及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业题(有答案的)_第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详)及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业题(有答案的)_第2页
兽医微生物学(详)及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业题(有答案的)_第3页
兽医微生物学(详)及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业题(有答案的)_第4页
兽医微生物学(详)及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业题(有答案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0兽医微生物学绪论及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型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2、微生物的种类:三型八大类(三菌四体一病毒)①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如真菌。②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DNA和RNA同时存在。有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③非细胞型微生物: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核酸类型为DNA或RNA。病毒属之。3、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面积大;·代谢能力强,代谢类型多;·生长繁殖快,容易培养;·易变异,适应强;·种类多,分布广。4、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球菌、杆菌、螺旋状菌。①球菌菌体呈球形或近似球形,根据细胞分裂的方向及分裂后的各子细胞的空间排列状态不同,可将球菌分为以下几种: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等。②杆菌杆菌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类型,因菌种不同,菌体细胞的长短、粗细等都有所差异。杆菌的形态:短杆状、长杆状、棒杆状、梭状杆状、月亮状、竹节状等;按杆菌细胞繁殖后的排列方式则有链状、栅状、“八”字状等。③螺旋菌:弧菌、螺菌。5、科赫法则·特殊病原菌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健康者中不存在;·该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自实验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纯培养。6、细菌的衰老型或退化型:指在不良环境或老龄期时,细菌会出现与正常形状不一样的个体。若将其重新置于正常培养环境时可恢复正常状态。7、细菌的多形性:指处于衰老型或退化型状态的细菌即使置于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其形状也与正常的不一致,如嗜血杆菌。8、菌落:单个细菌在适当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生长繁殖出数量巨大的菌体,形成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的群体。可用于细菌的分离、纯化、计数和鉴定。9、菌苔:各“菌落”相互连接形成一片。10、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指细菌处于不良环境条件下,细胞缩成球形,用常规方法培养不能生长繁殖,但仍是活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复苏,并仍具毒性。11、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体。·特殊结构:荚膜、S层、鞭毛、菌毛、芽胞。12、磷壁酸的功能·形成表面抗原决定簇的成分;·提高膜结合酶的能力(使细胞壁形成负电荷环境,以利于吸附镁离子,维持酶活);·保证革兰氏阳性致病菌(如A族链球菌)与其寄主间的黏连;·构成噬菌体的吸附位点。13、细胞壁①格兰阳性菌·肽聚糖·磷壁酸②革兰阴性菌⑴脂多糖(LPS)组成:·类脂A:无种属特异性,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侧链多糖:即菌体抗原,有种、型特异性;·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功能:·能够吸附Ca2+、Mg2+等阳离子;·为噬菌体提供特异性吸附受体。⑵外膜蛋白(OMP):包括微孔蛋白、脂蛋白。⑶周质间隙14、细胞壁的功能·维持菌体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保护细菌耐受低渗环境;·阻挡有害物质进入菌体;·维持菌体内外离子平衡;·参与细菌的正常分裂;·表面带有多种抗原分子,可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15、细菌细胞膜不含胆固醇。16、拟核:细菌不具有成形的核,无核膜、核仁,遗传物质称为拟核(核质)。核质由单一密闭环状DNA分子反复回旋卷曲盘绕组成松散网状结构。17、荚膜①概念: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周产生的一层包围整个菌体、边界清楚的黏液样物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②功能·抗吞噬作用:荚膜具有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作用,因而荚膜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荚膜处于细胞的最外层,可保护菌体避免和减少受有害物质的损伤。·营养物质的贮存场所与废物排出。18、S层的功能·分子筛和离子通道;·屏障作用,保护细菌;·黏附宿主细胞;·重要的表面抗原。19、鞭毛的功能·是运动器官;·有抗原性;·与致病性有关。20、菌毛·与细菌的运动无关;·菌毛蛋白具有抗原性;·必须用电镜观察;·分普通菌毛、性菌毛。21、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胞壁受损后仍能生长和分裂的细菌。在一般环境中不耐受菌体内的高渗透压会涨破死亡,在高渗环境中仍可存活。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缺失后,原生质仅被一层细胞膜包住——原生质体。革兰阴性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有外膜保护——原生质球。将两个不同的原生质体或原生质球融合并再生成一个细菌的技术,称原生质体融合技术。22、研究L-细菌的意义⑴诊断困难,由于L-细菌在通常培养条件下不易成功,所以常误诊为非病原体感染;⑵对干扰细胞壁合成的药物敏感性下降,如青霉素,多黏菌素等;⑶由于细胞壁的少或无,使抗原性下降,L-细菌的感染可逃避正常菌抗体的攻击而长期存在;⑷与慢性病和一些复发性疾病有关;用药——导致L型——对药不敏感——进一步感染等⑸利用L-细菌是进行细菌的基础研究。23、革兰氏染色①原理G+菌: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故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仍呈紫色。G-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因其含脂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酒精将细胞脱色,呈无色,沙黄(石炭酸复红)复染呈红色。②方法细菌标本固定、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生成结晶紫-碘复合物、95%酒精脱色、稀释的复红复染。③用途:细菌形态鉴定、菌种鉴定④意义:鉴别细菌,选择抗菌药物,研究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对结晶紫的敏感性,细菌的等电点,指导临床用药。24、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比较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厚度层次是否含磷壁酸脂多糖对青霉素敏感性对溶菌酶敏感性厚(15~80nm)主要为1层肽聚糖层有无高高薄(10~15nm)2层,肽聚糖层和外膜层无有低或不敏感较低25、芽胞:某些革兰阳性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在菌体内部形成的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休眠体。芽胞形成后细菌即失去繁殖能力。①芽胞的结构,由外向内:外衣→外膜→皮质→芽孢壁→内膜→芯髓。②性质:一个细菌只形成一个芽胞,一个芽胞发芽也只生成一个菌体,细菌数量并未增加,因而芽胞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与芽胞相比,未形成芽胞而具有繁殖能力的菌体称为繁殖体(营养体)。③特点·对高温、干燥、辐射、化学药物有强大抵抗力。·含水量低、壁厚而致密、通透性差、不易着色、折光性强。·芽胞内新陈代谢几乎停止,处于休眠状态,但保持潜在萌发力。·不是繁殖器官,一个芽胞萌发只产生一个营养状态的细胞。④意义·对外界不良环境有强大的抵抗力,是细菌保存生命的一种休眠结构;·消毒的指标是以杀灭芽胞为准(121℃/30min,朊病毒除外);·反恐怖战争需要。第二章细菌的生理1、细菌与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的主要区别·生长和繁殖速度快·利用各种化合物作为能源能力强·营养需求多种多样·可利用超常流水线合成大分子物质·能产生特殊物质2、细菌物质摄取方式①单纯扩散(被动扩散)②促进扩散③主动运输④基团转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有两个突出特点:·转运过程中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主要存在于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中。3、时代时间:一个菌体分裂为两个菌体所需的时间。4、生长曲线:将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并置于适宜温度中,定时取样检查活菌数,可发现细菌生长过程具有规律性。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可得一条生长曲线。5、细菌生长繁殖的四个时期①迟缓期:是细菌来到新环境的一个适应过程。特点:·代谢活跃,合成并积累所需酶系统;·RNA含量明显增多,但DNA含量无变化;·细菌数不增加。②对数期:细菌生长迅速,以恒定速度进行分裂繁殖,活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达到顶峰,生长曲线接近一条斜的直线。此时病原菌致病力最强,形态、染色特性及生理活性较典型,对抗菌药物的作用较敏感。OD=0.4~0.6认为处于对数期。③稳定期:因营养的消耗、代谢产物的蓄积,细菌繁殖速度下降,死亡数逐步上升,新繁殖的活菌数与死菌数大致平衡。细菌的形态及生理性状常有改变,格兰阳性菌此时可染成阴性,毒素、抗生素、芽孢多此时产生。④衰亡期:死菌数超过活菌数,细菌的菌体变形或自溶,染色不典型,难以进行鉴定。6、培养基①概念:是人工配制的基质,含有细菌生长繁殖必需的营养物质。培养基制成后,要经灭菌处理。②营养条件·基本营养·氧气:根据细菌对氧的需求,可分为需杨菌、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厌氧培养基:是为培养厌氧菌而设计的·温度:根据细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可将细菌分为嗜冷菌、嗜温菌、嗜热菌·酸碱度:多数病原菌的最适ph为7.2~7.6,鼻疽伯氏菌偏酸,霍乱弧菌偏碱7、培养基的分类①按营养成分·基础培养基:基本营养成分·营养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一些其他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血液、血清、生长因子等②按状态·固体培养基:1.5%~2%琼脂,用于细菌分离纯化·半固体培养基:0.5%琼脂,作穿刺试验·液体培养:扩增纯培养的菌体③按功能·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底物,观察细菌生长后的分解底物,从而鉴别细菌。·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抑制一类细菌生长,而有利于另一类细菌生长,从而将后者选择出来。麦康凯培养基内含胆盐,能抑制革兰阳性菌的生长,大肠杆菌及沙门菌可生长。·厌氧培养基:用于厌氧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别。将普通培养基放在无氧环境中培养,或者使培养基本身成为无氧环境。庖肉培养基是常用的厌氧培养基之一,其中不含饱和脂肪酸和谷胱甘肽的肉渣起到了还原剂的作用。8、分离培养:将标本或培养物划线接种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因划线的分散作用,许多原混杂的细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散开。9、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浑浊:大多数细菌·沉淀:链状生长的细菌·菌膜:专性需氧菌,如结核杆菌、枯草杆菌10、生化反应:细菌对糖、蛋白质的分解能力不同,代谢产物各异,利用生物化学方法鉴别不同细菌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主要有氧化酶试验、VP试验、甲基红试验、吲哚试验等。11、生物被膜:通常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细菌并非以游离的单个菌体形式存在,而是以群落形式出现,这种群落的主要表现形式称生物被膜。是一种被自身产生的多聚基质包裹着菌细胞的结构群体,是细菌具有保护性的一种生长模式,其结构中具有水和营养物质的通道。12、生物膜的特性①生长速度缓慢且不均一。细菌生物膜是在不利环境下形成的,环境变化对其影响较小。在膜表面的细菌,由于营养等因素,分裂较快,体积较大,内层相反。②细菌毒力下降毒力强的细菌形成被膜菌后,一般不会使动物致死。③耐药性提高④逃逸宿主的免疫监视多糖膜能降低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趋化,使被膜菌与宿主长期共存。13、密度感应(QS):多数细菌能合成并释放一种称为自身诱导素(信息素)的信号分子,胞外信号分子浓度随细菌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个临界浓度时,信息素会启动菌体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菌的生物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一现象称群体感应调节。14、微生物种群间的关系:互生、共生、拮抗、寄生。15、正常菌群与其宿主之间形成共生关系,具体表现为营养、免疫、生物拮抗三方面。16、菌膜病:牙周炎、中耳炎、坏死性筋膜炎、心内膜炎。17、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指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病原性微生物的动物。18、感受态:细胞生活周期中一种特殊的生理状态。第三章消毒与灭菌1、灭菌:指杀灭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胞、霉菌孢子的方法。2、消毒:指杀灭物体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只要求达到消除传染性的目的,对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胞、孢子并不要求全部杀死。3、防腐:指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4、无菌:指没有活微生物的状态。5、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局部环境的操作技术。6、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灭菌法、辐射灭菌法、超声波灭菌法、滤过灭菌法。7、热力灭菌法:干热灭菌、湿热灭菌。①二者比较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效力比干热灭菌大。原因:·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②干热灭菌法·火焰灭菌法·热空气灭菌法干热灭菌器适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瓷器等。灭菌温度需160℃维持2h。③湿热灭菌法⑴煮沸灭菌⑵巴氏消毒法:以较低温度杀灭液态食品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不致严重损害其营养成分和风味。·低温维持巴氏消毒法63~65℃/30min·高温瞬时巴氏消毒法71~72℃/15s·超高温巴氏消毒法132℃/1~2s⑶流通蒸汽灭菌法:是一种常压蒸汽消毒法,细菌繁殖体15~30min可杀灭,但芽胞不全被杀灭。⑷间歇灭菌法/丁达尔灭菌法(反复多次流通蒸汽):用于不耐高温的培养基,如鸡蛋培养基、血清培养基、糖培养基的灭菌。⑸高压蒸汽灭菌8、辐射灭菌法①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线·日光·紫外线波长200~300nm部分有杀菌作用,实验室常用的紫外线杀菌灯紫外线波长为253.7nm,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无菌室、手术室的空气消毒;不能用高温或化学药品消毒物品的表面消毒;诱变育种。·红外线:红外线烤箱·微波②电离辐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用途:忌热物品的灭毒消菌、食品保藏和育种等方面。9、超声波灭菌法目前超声波主要用于裂解细胞,提取细胞组分。10、滤过除菌法:通过机械、物理阻留作用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除去的方法,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以及细菌L型等微生物。11、消毒剂: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品。①分类·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如酚类(高浓度)、醇类、重金属盐类(高浓度)、酸碱类;·损伤细菌细胞膜,如酚类(低浓度)、表面活性剂;·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如某些氧化剂、重金属盐类(低浓度);·改变核酸的功能,如染料。②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微生物的污染程度;·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环境中有机物;·温度、湿度、酸碱度;·化学拮抗物。12、防腐剂:用于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药品。13、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另一些微生物的物质。14、细菌素:某种细菌产生的具有杀菌作用的蛋白质,只作用于同种不同菌株的细菌及亲缘关系相近的细菌。食品防腐领域的应用:细菌素Nisin已被60多个国家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防腐。15、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意义:防止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生物或物质传入实验室;防止病原微生物等传出实验室;实验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第四章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1、感染: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2、发病: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对宿主造成明显的损害。3、病原菌: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4、致病性: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在宿主体内引起感染的能力称致病性。致病性是细菌种的特征之一。5、毒力: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同一细菌的不同菌株,其毒力不同,毒力是菌株的特征。6、基因水平柯赫法则·在致病菌株中检出某些基因或其产物,而无毒力菌株中无;·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基因被损坏,则菌株的毒力减弱或消除,或将此基因克隆到无毒菌株内,后者成为有毒力菌株;·将细菌接种动物时,这个基因应在感染的过程中表达;·在接种动物检测到这个基因产物的抗体,或产生免疫保护。7、半数致死量(LD50):能使接种的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8、半数感染量(ID50):某些病原微生物只能感染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但不引致死亡,用ID50表示其毒力。9、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①抗吞噬作用·不与吞噬细胞接触(破坏,链球菌溶血素)·抑制吞噬细胞的摄取(荚膜、菌毛)·在吞噬细胞内生存(沙门菌、李氏杆菌)·杀死或损伤吞噬细胞②抗体液免疫机制·抗原伪装或抗原变异,金黄色葡萄球菌、SPA·分泌蛋白酶降解免疫球蛋白,嗜血杆菌分泌IgA蛋白酶·逃避补体,抑制抗体产生,LPS、OMP、荚膜、S层③内化作用:某些细菌粘附于细胞表面后,能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部的过程。意义:宿主细胞为进入其内的细菌提供了一个增殖的小环境和庇护所,使细菌逃避宿主免疫机制。也可随吞噬细胞的游走扩散至其他部位,造成广泛病变。10、外毒素①概念:某些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宿主细胞有毒性的可溶性蛋白质,大多数外毒素在菌体内合成后必须分泌于胞外。②特性·毒性作用极强·有高度的特异性·不耐热,多数在60~80℃经10~80min即失去毒性·对宿主不致热·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③组成·A亚单位:毒素的活性中心,决定毒素的毒性效应·B亚单位:结合单位,协助A亚单位。可单独与细胞膜受体结合,从而阻断完整毒素结合细胞。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可作为良好的亚单位疫苗。11、抗毒素: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可用于紧急治疗和预防。12、类毒素:外毒素在0.4%甲醛溶液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脱毒,但仍保留原有抗原性,称为类毒素。13、内毒素①概念:指革兰阴性菌外膜中的脂多糖(LPS)成分,细菌在死亡后破裂或用人工方法裂解菌体后才释放。②特性·毒性弱,很少致死·致发热、腹泻、呕吐·耐热·抗原性较弱,免疫应答不足以中和毒性③组成·多糖侧链·核心多糖·类脂A:主要的毒性成分(保守)④检测·鲎试验:鲎变形细胞溶解物14、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比较种类内毒素外毒素来源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阴性菌存在部位细胞壁成分、细菌裂解后释放活菌分泌或细菌溶解后散出化学成分脂多糖蛋白质稳定性好,160℃/2~4h破坏差,60~80℃/30min破坏毒性作用较弱,各种内毒素作用大致相同,起休克,发热强,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抗原性弱,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但无中和作用,甲醛处理后不能形成类毒素强,能刺激机体形成抗毒素,经甲醛脱毒后能形成类毒素15、机会致病菌: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之间,通过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的相互制约等因素,维持着良好的生存平衡。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可成为致病菌,这类细菌称机会性致病菌。16、细菌毒力减弱方法·长时间在体外连续培养传代·在高于最适生长温度条件下培养·在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特殊气体条件下培养·通过非易感动物·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17、细菌毒力增强的方法:回归易感动物。第五章细菌的遗传变异1、细菌的遗传:指亲代细菌与子代细菌的相似性,它使细菌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是各种细菌存在的根据。2、细菌的变异:指亲代与子代及子代细菌之间的不相似性,细菌得以发展进化。3、细菌常见的变异现象·形态和结构变异·菌落形态变异·抗原变异·抗性变异·代谢变异·毒力变异4、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编码细菌各种重要的生物学形状。·严紧型复制·按转移的特性,可分为接合性质粒、非接合性质粒·自杀性质粒·穿梭载体:指含有两个亲缘关系不同的复制子,能在两种不同的生物中复制。5、转位因子:是细菌基因组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类独特的DNA片段。6、毒力岛(PAI):指病原菌的某个或某些毒力基因群,分子结构与功能有别于细菌染色体,但位于细菌染色体之内。7、基因突变:指生物细胞遗传物质DNA分子结构突然发生了稳定的可遗传变化。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8、基因转移: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进入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重组:转移的基因与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基因转移和重组的主要方式: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融合等。9、转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10、转导①概念: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菌的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菌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②类型:普遍性转导(任何)、局限性转导(特定,λ)·普遍性转导:被装入的DNA片段可以是供体菌染色体上的任何部分。(完全转导,流产转导)·局限性转导:为噬菌体所介导的供体菌染色体上个别特定基因的转导。(特异性转导)12、接合:是两个完整的细菌细胞通过性菌毛直接接触,由供体细菌将质粒DNA转移给受体细菌的过程。第六章细菌的分类与命名1、古细菌无肽聚糖。2、微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元是种,其次是属。3、菌株:是不同来源的某一细菌的纯培养物。4、细菌的命名依据“国际细菌命名法规”的规定,学名用拉丁文,遵循“双名法”。每种细菌的拉丁文名称由属名和种名两部分构成,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5、细菌分类采用传统的双歧检索条目分类法。6、目前公认的细菌分类体系是《伯吉系统细菌学手册》。7、《国际系统与演化微生物学杂质》是细菌分类命名的世界公认的权威期刊。8、国际公认的菌种保藏权威机构是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第二十一章病毒的结构1、病毒子:一个形态和结构上完整的病毒颗粒。2、病毒的特点⑴形体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⑵没有细胞构造;⑶每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⑷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⑸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⑹以复制方式繁殖。3、痘病毒最大,圆环病毒最小。4、动物病毒中螺旋对称的病毒均属有囊膜的单股RNA病毒。5、除痘病毒外,所有脊椎动物DNA病毒均为20面体。6、病毒的化学组成:核酸、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其他组成。7、核酸的特点⑴病毒只含一种核酸。构成病毒体的芯髓;⑵核酸类型多样化;⑶分子量小,基因组结构简单,所含基因组数目少;⑷病毒基因组核酸复制多样化;⑸病毒核酸更容易受宿主细胞的影响而发生基因突变和重组;⑹有些病毒去除囊膜和衣壳,裸露的DNA或RNA也能感染细胞,这种核酸称传染性核酸。8、感染性核酸具备条件·病毒核酸能作为mRNA或能利用宿主细胞的RNA聚合酶转录病毒的mRNA;·病毒核酸不分节段。9、将mRNA的碱基序列作为标准,与其相同的称正股,与其互补的称负股。某些病毒(布尼病毒、砂粒病毒)部分为正负链,称为双向。10、核酸可分单股或双股、线状或环状、分节段或不分节段。11、拟病毒又称类类病毒,卫星RNAs。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子中的缺陷类病毒。拟病毒极其微小,仅由裸露的RNA(300~400个核苷酸)或DNA组成。是一种环状单链RNA。被侵染的植物病毒被称为辅助病毒,拟病毒必须通过辅助病毒才能复制。12、蛋白质①结构蛋白:指构成一个形态成熟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所必需的蛋白质。是构成病毒衣壳的全部成分和囊膜的主要成分。②非结构蛋白:指由病毒基因组编码,在病毒复制或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具有一定功能,但不结合于病毒颗粒中的蛋白质。③蛋白质功能·保护病毒核酸,使其免受核酸酶或其他理化因素的破坏;·参与病毒感染细胞的过程,决定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亲嗜性;·抗原性:诱导特异性抗体、致敏淋巴细胞。13、脂类、糖类·主要存在于囊膜中,脂溶剂可去除囊膜,使病毒丧失活性;·来自宿主细胞,与囊膜病毒的吸附和穿入宿主细胞的作用有关。14、病毒的命名要由公认的国际专家小组负责不用拉丁文双名法,而用英文或英语化的拉丁文,只用单名,目、科、属分别用拉丁文后缀“-virales”、“-viridae”及“-virus”。15、类病毒:没有蛋白质外壳的病毒,由环状RNA分子组成,在植物中发现。16、拟病毒: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子中的缺陷类病毒。17、感染性核酸:是由病毒质粒或感染细胞中分离出的具感染性的核酸。18、朊病毒:只含传染性蛋白,无核酸。第二十二章病毒的复制1、复制:病毒在活细胞内,以其基因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分别合成病毒基因及蛋白质,再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2、复制周期: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开始,经过基因组复制和病毒蛋白合成,到释放子代病毒的全过程。3、病毒的复制周期:吸附和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和释放。4、隐蔽期:病毒侵入易感细胞后的短时间内完全消失,细胞内也找不到。该感染的病毒颗粒,直到新的病毒子出现为止,这一段时间称为病毒复制的隐蔽期。生物合成阶段,病毒处于隐蔽期。5、感染比:在一个系统中,感染病毒细胞数与细胞总数之比。6、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在几乎100%感染比体系中,一种病毒几乎同时感染所有细胞,并进行病毒复制。这种同步复制绘制出的病毒生长曲线,称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7、某些病毒能凝集红细胞,称为病毒的血凝作用。8、病毒的特异抗体可抑制其血凝作用,称为血凝抑制作用。9、血吸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血凝作用,是将红细胞吸附于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表面。10、根据病毒基因组如何转录称mRNA、如何指令合成蛋白质,病毒的生物合成过程可基本归于6大类:双股DNA病毒、单股DNA病毒、单正股RNA病毒、单负股RNA病毒、逆转录病毒、双股RNA病毒。11、病毒的mRNA是多顺反子。第二十三章病毒的遗传与进化1、突变:指基因组中核酸碱基顺序上的化学变化,可以是一个核苷酸的改变,也可以是成百上千个核苷酸的缺失或易位。2、回复突变(第二位点突变或基因内校正):突变体经过第二次突变又完全或部分地恢复为原来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由于它的表现型效应被基因组第2位点的突变抑制,所以又称抑制突变。3、缺损型干扰(DI)突变株:是一种缺失突变的产物。自身不能复制,在亲本野生株作为辅助病毒存在时才能复制,但又干扰亲本病毒的复制,导致后者数量减少。4、DI突变株特点⑴含正常的衣壳蛋白质⑵只含正常基因组的一部分⑶只在正常同源病毒同时存在时繁殖,这时同源病毒成为辅助病毒⑷特异性干扰同源病毒的繁殖,经连续传代后,DI颗粒增多5、表型变异·毒力变异·抗原性变异(抗体逃逸变异株)·空斑变异(空斑变异株)·条件致死性突变株6、DNA病毒复制具校正功能,RNA复制缺少校正机制,病毒RNA复制的错误率远高于病毒DNA。7、分子内重组:将两个有亲缘关系但生物学性状不同的毒株感染同一宿主细胞,可发生核酸水平上的互换,产生兼有两亲本特性的子代,称重组。8、重配:对于分节段的RNA病毒,通过交换RNA节段而进行的重组称重配。9、补偿作用:指在感染的细胞中,病毒蛋白之间由于相互作用的结果,拯救了一种或两种病毒或增加了病毒的产量。10、表型混合①概念:两种病毒混合感染后,一个病毒的基因组偶尔装入另一病毒的衣壳内,或装入两个病毒成分构成的衣壳内,发生表型混合。②特点·两株病毒混合感染时,装配过程发生错误形成;·主要表现为耐药性,抗原性等改变,基因并未改变,改变的生物学形状不能遗传。11、基因型混合:指两种病毒的核酸偶尔混合装在同一病毒衣壳内,或两种病毒的核衣壳偶尔包在一个囊膜内,但它们的核酸都未重组合,所以没有遗传性。第二十四章病毒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1、病毒是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微生物,培养病毒必须用细胞。根据病毒的不同选用敏感动物(动物接种)、鸡胚(鸡胚接种)或离体细胞进行分离培养(细胞培养)。2、动物接种的优缺点①优点: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技术简单、易成功②缺点:个体差异大、价格昂贵、数量有限、需要隔离畜舍3、鸡胚接种的优缺点①优点:技术简单、来源充沛、价格低廉、数量可大、不需特殊设备②缺点:很多病毒不能适应(主要是哺乳动物的病毒)4、细胞培养:指利用机械、酶或化学方法使动物组织或传代细胞分散成单个乃至2~4个细胞团悬液进行培养。①优点⑴每个细胞生理特性基本一致,对病毒易感性相等⑵无个体差异,准确性和重复性好⑶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⑷细胞培养本身就能显示病毒的生长特征⑸应用空斑技术可进行病毒的克隆化②细胞的类型根据细胞来源、染色体特征及传代次数,可分为三种类型:⑴原代细胞:动物组织经胰蛋白酶消化处理,使细胞分散而得到的细胞。⑵二倍体细胞株:将长成单层的原代细胞消化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培养传代,其染色体数与原代细胞一样,保持其二倍染色体数目的细胞,称为二倍体细胞。⑶传代细胞系:能在体外持续增殖传代的细胞,大多数由癌细胞或二倍体细胞突变而成。5、细胞培养的方法⑴静置培养:实验室常用,细胞悬液装瓶,5%CO2温箱静置培养,细胞沉降并贴附在玻面上生长分裂,最后长成单层。⑵旋转培养:大规模生产疫苗,细胞在玻瓶内生长时,玻瓶不断缓慢旋转,细胞贴附于玻瓶四周,长成单层。⑶悬浮培养⑷微载体培养6、细胞病变效应(CPE):由病毒感染导致的细胞损伤,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⑴细胞圆缩,如痘病毒和呼肠孤病毒等;⑵细胞聚合,如腺病毒;⑶细胞融合形成合胞体,如副粘病毒和疱疹病毒;⑷有些病毒能形成包涵体。7、合胞体:病毒感染后导致感染细胞及相邻细胞细胞膜融合的产物,表现为若干细胞的相邻细胞膜消失,成为多核巨细胞。8、50%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50)能够使半数组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细胞病变的病毒量,用于判定病毒的毒力。9、空斑试验:将适当浓度的病毒悬液加入单层细胞培养中,当病毒吸附细胞后,覆盖一层融化的琼脂。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后产生局限性病灶,病灶逐渐扩大,肉眼也能看见。空斑是由一个感染性病毒粒子复制形成的,类似于细菌的菌落,称为空斑形成单位(PFU)。病毒悬液中的感染性病毒量以每毫升含有的PFU来表示。10、空斑试验的用途·测定病毒数量·纯化病毒·鉴定病毒11、包涵体:是某些病毒感染细胞产生的特征性形态变化,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胞浆或胞核内出现的呈嗜酸性或嗜碱性染色、大小数量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团块状结构。12、将与mRNA对应的正义RNA和反义RNA组成的双链RNA(dsRNA)导入细胞,可使mRNA发生特异性降解,导致其相应基因沉默,这种转录后的基因沉默机制(PTGS)称为RNA干扰(RNAi)。13、基因沉默:指生物体中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14、干扰素(IFN)①定义:由病毒或诱生剂刺激机体细胞产生的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糖蛋白。②种类:α、β、γ干扰素。③抗病毒作用:干扰素不直接作用于病毒,而作用于邻近细胞,使其产生抗病毒蛋白,这些抗病毒蛋白降解病毒mRNA、抑制蛋白合成。干扰素作用具宿主特异性,无病毒特异性。第二十五章病毒的致病机理1、持续性感染:动物不论是否发病,感染性病毒始终存在,可能很迟才发生免疫病理病或肿瘤病。2、潜伏感染(隐性感染):除非激活,一般并不能发现感染性病毒颗粒。3、长程感染:具有感染性的病毒在一个很长的临床前阶段逐渐增多,最终导致缓慢的、渐进性致死疾病。4、超次感染:病毒感染免疫细胞导致免疫系统的损伤,使宿主易于再感染另一种病毒。5、分子模拟:指宿主细胞成分与病毒蛋白质之间存在分子结构的线性或构象同源性。第二十六章病毒的检测1、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标本采集与送检·病毒的分离鉴定·电镜技术·血清学试验·分子生物技术2、标本采集与送检①供分离病毒、检出核酸及抗原的标本原则:·尽早采取:发病初期·部位适宜:由感染部位采取·冷藏速送:装有冰块或干冰的容器内②检测特异性抗体的标本采集双份血清,4~20℃保存3、观察特异性抗体能否保护易感试验动物死亡,能否抑制病毒的细胞病变效应,凡能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感染力的抗体称中和抗体。4、核酸探针:指能与特定核酸序列发生特异性互补的已知核酸片段,可检测待检样品中特定的基因顺序。5、病毒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到,在某些病毒感染细胞内出现包涵体,或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如Negri氏包涵体是狂犬病犬脑细胞的特征。病理组织或渗出液作成涂片检查包涵体时,常用苏木紫-伊红染色法。6、血凝效价:能使1%鸡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的病毒的最大病毒稀释倍数。7、PrPC:是正常细胞的一种糖蛋白,由细胞基因组编码,在许多组织尤其是神经元和淋巴内皮细胞中表达,以α螺旋为主。8、病毒滴度:样品中含有的可增殖活病毒量。9、前噬菌体:整合到细菌DNA上或以质粒形式存在的噬菌体。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业题作业题(一)(绪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以各种畜禽为对象,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系统地研究诊断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科学。2、症状:疾病过程中所引起的某些组织、器官机能紊乱的现象和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变化,统称为症状。3、预后:就是对疾病发展趋势及期可能结局的估计。兽医临床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所以客观的推断预后,在决定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也可让畜主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也可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4、视诊:是兽医用视觉直接观察畜群和个体的整体概况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称为视诊,也称为望诊。5、精神沉郁:可见病畜离群呆立,萎靡不振,耳搭头低,对外界事物冷淡,对刺激反应迟钝,见于一切热性病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体力衰竭时。6、木马样姿势:头颈平伸,肢体僵硬,四肢关节不能屈曲,尾根挺起,鼻孔开张,瞬膜露出,牙关紧闭,此乃破伤风的特征,是全身性骨骼肌强直性痉挛的结果。7、共济失调:表现为运动中四肢配合不协调,呈醉酒状,走路摇摆或肢蹄抬高、用力着地,步态似涉水样,可见于脑脊髓的炎症,多为病原侵害小脑的标志。8、盲目运动:表现为无目的的徘徊,或直向前冲,或后退不止,绕桩打转或呈圆周运动,有时以一肢为轴呈时针样动作。提示为脑、脑膜的充、出血,炎症,或中毒及内中毒等9、气肿:是由于空气或腐败产生的气体积聚于皮下组织而引起。其特征是肿胀界限不明显,触诊时,由于气泡破裂和移动而产生捻发音。10稽留热:高热持续数天或更长时间,且昼夜温差小于1℃,见于马传染性贫血、大叶性肺炎、胸膜肺炎、猪瘟、猪丹毒等二、填空1、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包括(问诊)、(视诊)、(触诊)、(扣诊)、(听诊)和(嗅诊)。2、由于叩诊时所用的力量,和间隔时间各不相同,可产生不同的叩诊音,根据音响的强弱、长短、高低,临床上区分为(清音)、(鼓音)、(相对浊音)、(过清音)、(浊音)。3、粪便带有腐败臭味,多提示(消化不良)或(胰腺)功能不足引起。4、发育不良较多见于因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疾病,如(佝偻病),(骨软症)等。5、临床上一般将营养程度分为三种,以彪成来表示,(营养良好),(营养中等),(营养不良)。6、病理状态时的异常姿势主要有:(强迫站立)、(强迫卧位)及(强迫运动)。7、皮下组织检查,主要注意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肿胀,临床上常见的有(水肿)、(气肿)和其它性质的肿胀。8、角膜混浊,见于角膜炎及各种眼病。犬主要见于(犬瘟热)、(传染性肝炎)。9、临床上主要检查的淋巴结有:(下颌淋巴结)、耳下急咽喉周围淋巴结、(颈部淋巴结)、(肩前及膝襞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乳房淋巴结)等。10、动物的(精神状态),是其中枢神经机能的标志。11、病理状态时的异常姿势主要有:(强迫站立)、(强迫卧位)及(强迫运动)。12、按触诊部位及检查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浅部触诊)和(深部触诊法)。深部触诊主要用以觉察腹腔病变和脏器的情况,根据检查目的不同,可分为(冲击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按压触诊法)。三、简答1、问诊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1、必需具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和蔼可亲,考虑全面,语言要通俗易懂,避免可能引起畜主不良反应的语言和表情,防止暗示。2、畜主所述可能不系统,无重点,还可能出现畜主对病情的恐惧而加以夸大或隐瞒,甚至不说实话,应对这些情况加以注意,要设法取得畜主的配合,运用科学知识加以分析整理。3、如果是其它门诊或兽医介绍来的,畜主持有的介绍信或病志,可能是重要的参考资料,但主要还是要依靠自己的询问,临床检查和其他有关检查的结果,经过综合分析来判断。4、危重病畜,在做扼要的询问和重点检查后,应立即进行抢救。详细的检查和病史的询问,可在急救的过程中或之后再做补充询问。2、简述气肿的分类。答:1、串入性气肿:是在体表移动性较大的部位发生创伤时,由于动物的运动,创口一张合,空气即被吸入皮下,并逐渐向四周扩散,严重者可达全身皮下;或者因含气器官破裂,气体沿破裂口串入皮下组织引起。串入性气肿的特征是缺乏炎性变化,局部无热痛,除全身性气肿影响呼吸、循环外,一般无机能障碍。2、腐败性气肿:是由于感染了腐败细菌,使局部组织腐败、分解并产生气体而蓄积于组织内所致。其特征是肿胀部温度增高、敏感、界限不清、逐渐扩大,有的出现皮肤坏死,其中部皮肤发冷,切开时流出暗红色恶臭样带有气泡的液体,镜检可见大量细菌。肿胀多发生在肌肉丰满的部位,见于气肿疽和恶性水肿等。3、简述眼结合膜颜色有哪些改变?答:1、潮红:是结合膜下毛细血管充血的征象。单眼的潮红,是局部的结膜炎所致。如双侧潮红,除可见于眼病外,多标志全身的循环障碍2、苍白:结合膜色淡,甚至呈灰白色。是各型贫血的特征。如病程发展迅速,同时伴有急性失血的全身及系统的相应症状变化,可提示大出血或内出血(肝脏、脾脏的破裂);如苍白呈慢性经过,并伴有全身营养衰竭的体症,可考虑慢性营养不良、慢性传染病(马传贫、慢性鼻疽等)、寄生虫病(钩虫病、焦虫病等)。3、发绀:结合膜呈蓝紫色,是血液中还原性血红蛋白增多或形成大量变性血红蛋白的结果。4、黄疸:结合膜呈不同程度的黄染,尤其是巩膜处较明显易于发现。粘膜黄染是胆色素代谢障碍的结果。5、出血:一般表现为点状或斑状,结合膜的出血是出血性素质的特征。主要见于马的血斑病和焦虫病,尤其是急性或亚急性马传贫时更明显。4、引起体温升高的原因有哪些?答:1、感染性因素:常见的感染性因素有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立克次体感染、螺旋体感染、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等,上述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均可出现发热,其原因是由于病原体的代谢产物或毒素,作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而释放出致热原而导致发热。2、非感染性因素:Ⅰ.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病、血清病、药物热等Ⅱ.无菌性坏死产物的吸收,包括机械性、物理性和化学性损害(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面积烧伤、五氯酚钠中毒和大血肿等),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癌、白血病、溶血反应、淋巴瘤等),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引起的心机梗塞、肺梗塞、脾梗塞、肾梗塞或肢体坏死等)。Ⅲ.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产热过多),重度脱水(散热过少)等。Ⅳ.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如中暑、重度镇静药物中毒,脑部疾病。Ⅴ.皮肤散热减少,包括广泛性皮炎,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上表现为低热。Ⅵ.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了正常体温调节,属功能性发热,临床上表现为低热。5、引起脉搏增多的病理因素。答:1、所有发热性疾病,这是过热的血液和毒素刺激的结果,一般体温每升高1℃,约可引起脉搏次数相应增加4~8次不等。2、心脏病时,机能代偿的结果使心跳加快而脉搏增多。3、呼吸器官疾病时,由于有效呼吸面积减少,氧和二氧化碳交换障碍,引起心波动加强,而脉搏次数增多。4、各型贫血或失血性疾病(包括严重的脱水)时。5、伴有剧烈疼痛性疾病,可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加快。6、某些药物中毒或药物的影响。四、论述论述病畜登记的基本内容和目的答:登记的目的,在于了解患病家畜的个体特征,并在这些登记事项中,也会给诊断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性条件,主要的登记事项和意义如下;动物的种类和品种动物的种属不同,所患的疾病和疾病的性质也可能不同。因为:1某些疾病是某种动物所固有的,如牛瘟,只侵害牛;猪瘟只侵害猪等。2对某种动物的传染特性不同,如骡驴的鼻疽;猪的结核多取急性经过且预后不良。3某种动物对某种毒物高度敏感,如牛对汞,猫对石炭酸敏感。4不同种类动物的常见多发病也不同,如马属动物多发疝痛,而牛则多发前胃病。品种品种与动物的抵抗力何其体质类型有一定关系,如高产奶牛易患营养代谢病,家养土犬较观赏犬耐病等性别性别关系到生理和解剖特性,因此在某些疾病的发生上具有重要意义,如母畜在分娩前后有特定的围产期疾病,公畜因腹股沟环较宽,比母畜更易患腹股沟阴囊疝;雄性牛羊比其它动物更易患尿道结石。年龄有些疾病与动物的年龄密切相关,不同年龄阶段的动物有固有的常发病,如幼畜的猪白痢、鸡白痢、仔猪红痢、驹腺疫、幼畜肺炎和羔羊痢疾等。毛色既是个体特征的标志之一,也关系到疾病的趋向。乳白色皮毛的猪易患感光性皮炎(灰菜中毒和荞麦中毒等),青毛马好发黑色素瘤。此外,白色皮肤的动物,发疹性疾病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如猪瘟和丹毒。作为个体的标志,应注明畜名,号码,烙印,特征等事项,为便于联系,更应登记畜主的姓名,住址等。作业题(二)(第三——四章)一、名词解释1、间断性呼吸:其特征是吸气或呼气呈间断性。即在吸气或呼气时出现多次短促的吸气或呼气动作,是由于病畜先抑制呼吸,然后进行补偿的结果。2、陈—施二氏呼吸(潮氏呼吸):此型呼吸是病理性呼吸的典型代表。其特征是呼吸逐渐加深、加强、加快,当达到高峰后,又逐渐变慢、变浅、变弱,而后呼吸中断。经数秒至10~15秒钟短暂间歇后,又以同样的方式出现,这种波浪式的呼吸方式,又称潮氏呼吸。3、息劳沟:高度呼气困难时,可沿肋弓出现较深的凹陷沟,称为喘线或息劳沟。4、膈肌痉挛:膈肌痉挛又称为呃逆,是病畜所发生的一种短促的急跳性吸气,这是膈神经直接或间接受到刺激,使膈肌发生有节律的痉挛性收缩而引起的。特征为腹部和肷部发生节律性的特殊跳动。5、心悸:心搏动的过度增强,可随心搏动而引起病畜的全身震动,称为心悸。6、奔马调:除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外,又有第三个附加的心音连续而来,恰如远处传来的奔马蹄音。此第三心音,可发生于舒张期(第二心音之后),或发生于收缩期前(第一心音之前),但此附加音一般没有心音那样清晰。可见于心肌炎、心肌硬化或左房室口狭窄。7、心率不齐:如果每次心音的间隔时间不等并其强度不一,则称为节律不齐。心脏的节律不齐一般称为心率不齐。8、啰音:啰音是在气管或支气管内存在渗出物、分泌物血液等液体,当呼吸时液体受气体的振动,产生的一种附加音,临床上称为啰音。9、排水音:胸腔内有气体与液体同时存在,随呼吸运动,心搏动及动物的体位突然改变,震荡或冲击液体而产生的声音。吸气与呼气时均能听到。类似于震荡半瓶水而发出的声音。提示的疾病主要为渗出性胸膜炎,水胸和血胸。10、水平浊音:扣诊时浊音的上界呈水平线,怯浊音区可由体位的变动而改变为特征。主要是由胸腔积液达到一定量时形成的。提示的疾病为胸腔积水、胸膜炎和血胸。二、填空题1、呼吸系统主要由(上呼吸道)、(支气管)、(肺)、(膈)、(胸廓)及(胸膜腔)组成。2、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呼吸运动的检查),(上呼吸道检查),(胸廓)和(肺)等。3、根据胸壁和腹壁起伏变化程度和呼吸肌收缩的强度,家畜的呼吸类型主要有(胸腹式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三类。4、根据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和其表现形式,可将呼吸困难分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三种类型。5、临诊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的疾病很多,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可分为(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血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源性呼吸困难)、(神经性或中枢性呼吸困难)和(腹压增高性呼吸困难)六种类型。6、上呼吸道的检查主要包括:(呼出气体)的检查、(鼻液)的检查、(副鼻窦)的检查、(喉囊)的检查、(喉和气管)的检查以及(上呼吸道杂音)的检查。7、检查鼻液时,应注意其(数量)、(性状),(一侧性或两侧性),(有无混杂物极其性质)。8、咳嗽检查时应注意咳嗽的(性质)、(频度)、(强弱)及(有无疼痛)等特点。9、心音的组成因素很多,主要由(瓣膜的震动)、(心肌的紧张)及(血液的流动与震动)等声音综合而成,但其中(弹性瓣膜的振动声),是心音的主要组成部分。三、简答题1、简述呼吸类型及病因?答:根据胸壁和腹壁起伏变化程度和呼吸肌收缩的强度,将其分为三种类型。1、胸腹式呼吸:健康家畜一般为胸腹式呼吸,即在呼吸时,胸壁和腹壁的运动协调,强度也大致相等,因此亦可称为混合式呼吸。只有犬例外,正常时即以胸式呼吸占优势。2、胸式呼吸:为一种病理性呼吸方式。表现为胸壁的起伏动作特别明显,而腹壁的运动特别轻微。临床上常见于腹膜炎、瘤胃鼓气、肠鼓气、急性胃扩张腹腔积液和膈肌麻痹或膈肌破裂。3、腹式呼吸:也是一种病理性呼吸方式。其特征为腹壁的起伏动作特别明显,而胸壁的活动极轻微,提示病变在胸壁。主要见于急性胸膜炎\胸膜肺炎、胸腔大量积液、也见于慢性肺气肿和肋骨骨折等。2、简述呼吸困难的几种类型及病因?答:根据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和其表现形式,可将呼吸困难分为三种类型。(一)吸气性呼吸困难,特征为吸气时间显著延长辅助吸气肌参与湖动,并伴有特异的吸入性狭窄音。可见于鼻腔狭窄、喉水肿、咽喉炎、喘鸣症、血斑病和猪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以及鸡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等。(二)呼气性呼吸困难,特征为呼气时间显著延长,辅助呼气肌参与活动,腹部有明显的起伏动作,可出现连续两次呼气动作,称为二重呼吸,高度呼气困难时,可沿肋弓出现较深的凹陷沟,称为“喘线”或“息劳沟”,同时可见背拱起,肷窝变平。可见于急性细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胸膜肺炎等。(三)混合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困难。特征为吸气和呼气时均发生困难,常伴有呼吸次数增加现象。3、心搏动减弱常见于哪些病理状态?答:1.引起心脏衰弱、心室收缩无力的病理过程,如心脏病的代偿障碍期。2.病理性原因引起的胸壁肥厚,如当纤维素性胸膜炎时或胸壁浮肿时。3.胸壁与心脏之间的介质状态的改变,如当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水、肺气肿、渗出性或纤维素性心包炎等时,在牛的创伤性心包炎,心包腔有大量渗出液贮存时,心搏动特别微弱。4、浅在静脉的检查中常见症状有哪些,分别提示哪些疾病。答:(一)颈静脉沟处的肿胀、硬结并伴有热痛反应,是颈静脉及其周围炎症的特征。多有静脉注射时消毒不严或刺激性药物漏出血管外的病史。但牛颈静脉沟处肿胀,并伴有颈部垂皮肿胀,并且无热痛反应,一般是创伤性心包炎的特征,应注意进行鉴别诊断。(二)颈静脉充盈而隆起,是静脉淤血的特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此际,浅在的其他大静脉可同时充盈而显露。牛的颈静脉充盈而显露,呈绳索状,常提示创伤性心包炎。(三)颈静脉波动,检查颈静脉有时可看到随着心脏活动而由颈根部的逆行性波动,称为颈静脉波动。正常情况下,颈静脉波动的高度不超过颈部的下1/3处,这是生理现象。5、怎样区别摩擦音和啰音?答:摩擦音啰音1听之甚近2呈断续性3吸气与呼气时均清楚4咳嗽不消失5紧压听诊器时明显增强6触诊时有胸膜摩擦感和疼痛表现7多见于肘后,肺区下1/3,肋弓倾斜部1听之较远2主要为连续性3吸气之末最清楚4咳嗽后部位..性质发生变化,有时消失5不变6一般不明显7部位不定四、论述题论述混合性呼吸困难的分型?答:临诊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的疾病很多,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1.肺源性呼吸困难:是肺部广泛性病变,支气管也受到侵害,使肺的有效呼吸面积减少,肺活量降低。可见于各型肺炎、胸膜肺炎、急性肺水肿和主要侵害胸、肺器官的某些传染病,也见于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渗出性胸膜炎和胸腔大量积液等。2.心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也是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症状之一。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的同时,病畜伴有明显的心血观系统症状,运动后心跳、气喘更为严重,肺部可听到湿罗音。主要见于心内膜炎、心肌炎、创伤性心包炎和心力衰竭等。3.血源性呼吸困难:严重贫血时,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血氧供应不足,导致呼吸困难,尤其是运动后更为显著。可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如马的传染性贫血、梨形虫病、仔猪缺铁性贫血等。4.中毒源性呼吸困难:因毒物来源不同,又可分为两种。内源性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内中毒,如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酮血症、严重的胃肠炎和高热性疾病等。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深而大的呼吸,但无心、肺疾患。外源性中毒:某些化学物质能够影响血红蛋白,使之失去携氧能力,或抑制细胞内酶的活性,破坏组织内氧化过程,从而造成组织内缺氧,出现呼吸困难。主要鉴于亚硝酸盐中毒、氢氰酸中毒、有机磷中毒。另外,也见于某些药物中毒,如水合氯醛、巴比妥、吗啡等中毒,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变慢。5.神经性或中枢性呼吸困难:重症的脑部疾患,由于颅内压增高和炎症产物刺激呼吸中枢,可引起呼吸困难,见于脑膜炎、脑肿瘤等。某些疼痛性疾病可反射引起呼吸运动加深,重者也可引起呼吸困难。在破伤风时,由于毒素直接刺激神经系统,使中枢的兴奋性增高,并使呼吸肌发生强直性痉挛,导致呼吸困难。6.腹压增高性呼吸困难:由于腹腔的压力升高,压迫膈肌,使其运动受到限制,并影响腹壁的收缩,从而导致呼吸困难。主要见于胃扩张、瘤胃臌气、肠臌气、肠变位和腹腔积液等。严重时,病畜出现窒息现象。作业题(三)(第五——七章)一、名词解释1、异嗜:是食欲紊乱的另一种表现,特征是病畜喜食正常饲料以外的物质,如灰渣,泥土,粪水,被毛及污物等。主要见于幼畜,提示的疾病有营养代谢病,胃肠机能紊乱和寄生虫病等。2、吞咽困难:主要表现为动物摇头、伸颈、屡次企图吞咽,但半途而废或伴有咳嗽及大量流涎。提示的疾病主要有咽喉炎、食道阻塞、食管痉挛、食道狭窄、食道憩室、咽喉或食管麻痹、贲门痉挛等。3、反刍:是反刍动物特有的生理功能。是指反刍兽采食后周期性地将瘤胃内的食物返回口腔,重新细致地咀嚼再咽下地复杂过程。4、呕吐:是指胃内容物不自主的经口或鼻反排出来。呕吐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现象。5、里急后重:指患畜不停做排便姿势,但仅有少量粪便排出或无粪便排出,主要见于直肠炎。6、频尿:频尿是指排尿次数增多,而一次尿量不多,反而减少,呈滴状排除,一天的总尿量不多,见于膀胱炎、膀胱结石,尿道炎及家畜的发情期。7、尿闭:肾的泌尿机能正常,但尿液滞留在膀胱内不能排出者,称为尿闭,也称尿潴留。8、全身症状:一般是指机体对病原的刺激所表现的全身性反应,如多种发热性疾病经常呈现的体温升高,脉搏、呼吸增数,食欲减退和精神沉郁等。9、特有症状:是指只有在某种疾病时才出现的症状,即是该病所表现其特有的而其它疾病所不能出现的症状,见到这种症状,一般即可联想到这种疾病,而直接提示某种疾病的诊断。如破伤风的木马样姿势10、预后:预后,是对病畜所患疾病的发展前途的可能性结局的推断与估计。二、填空题1、长期食欲亢进,主要见于(寄生虫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某些营养代谢病),(疾病的恢复期)及(长期饥饿)。2、饮欲增强,除环境和饲料因素等引起的外,主要见于(发热性疾病),(腹泻),(大量出汗),(渗出性病理过程)及(食盐中毒)等。3、在进行腹部的触诊时,当(腹腔积液)时有波动感,(腹膜炎)时触诊敏感。。4、叩诊腹部时浊音的上界呈水平线,且浊音区可由体位的改变而发生变动,称为(水平浊音),主要是由于腹腔(液体)达到一定量时形成的,提示的疾病可能是(腹腔积水)或(腹膜炎)。5、排尿障碍表现为(频尿和多尿)、(少尿和无尿)、(尿闭)、(排尿困难和疼痛)、尿失禁。6、临床上的红尿主要包括(红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卟啉尿)、和红色药尿。7、少尿或无尿在临床上根据病因和发病机理可分为(肾前性少尿)、(肾性少尿或无尿)、(肾后性少尿或无尿)和(神经性少尿或无尿)。8、临床上依诊断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症状诊断)、(病理解剖学诊断)、(病理生理学诊断)、(病原学诊断)、(发病原理的诊断)。9、临床上一般将预后分为(预后良好)、(预后谨慎)、(预后可疑)、(预后不良)四种。三、简答题1、排粪动作异常的临床表现和可能的病因。答:便秘粪便干硬,排粪迟滞,热性病,慢性胃肠卡他及胃肠迟缓。腹泻或下痢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软,或呈水样,是肠炎的特征,见于各种肠炎。失禁自痢指不见排便动作,粪便自行流出,见于引起顽固性腹泻的各种疾病,脊髓损伤及脑病。排粪带痛排粪时患畜表情痛苦,呻吟,或欲便不能,常提示腹膜炎,创伤性网胃心包炎或胃肠炎等。里急后重指患畜不停做排便姿势,但仅有少量粪便排出或无粪便排出,主要见于直肠炎。2、呕吐的分类及可能提示的疾病。答:呕吐是指胃内容物不自主的经口或鼻反排出来。呕吐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现象。引起呕吐的病因一般有两种,即中枢性呕吐和末梢性呕吐(又称反射性呕吐)。中枢性呕吐是由于毒素或毒物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提示的疾病主要有脑病(脑膜炎、脑肿瘤、脑震荡等)、中毒(内中毒和药物中毒等)、某些传染病(猪瘟、犬瘟热、猫瘟热、细小病毒病、传染性胃肠炎及猪丹毒等)。反射性呕吐,是由于呕吐中枢以外的组织器官受刺激反射引起中枢兴奋而发生的。提示的疾病主要有消化道疾病(咽喉异物、食道疾病、过食、肠管疾病)和腹膜疾病(腹膜炎)及其它器官疾病,如犬的子宫炎等。3、鉴别诊断法的步骤。答:①、明确主要症状,或以主要症状为基础结合有关症状,组成综合症或征候群。②、以主要症状或综合症为出发点,根据可引起该症状的病理过程和原因病,列举所有的可能性疾病。③、根据每个可能性疾病的特征,结合病畜的具体特点,进行比较分析、逐个对照,一一排除可能性较小的疾病,最后留下可能性较大的疾病。④、对村留的可能性较大的疾病,再进行深入的论证,并形成初步的临床诊断。4、简述临床上常见肾性血尿,膀胱血尿和尿道血尿的鉴别诊断。答:尿流观察三杯试验膀胱冲洗尿渣检查泌尿系症状提示部位全程血尿三杯均红红—淡—红肾上皮细胞各种管型肾躯触痛少尿肾性血尿终末血尿末杯深红红—红—红膀胱上皮细胞磷酸胺镁结晶膀胱触痛排尿异常膀胱血尿初始血尿首杯深红不红脓细胞尿频尿痛刺激症状尿道血尿5、简述判断预后的依据答:①、疾病的性质、时期、程度及其复杂性②、病畜的个体条件③、实际可能治疗条件四、论述题论述建立诊断的步骤答:建立诊断,通常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一、调查病史、检查病畜和收集症状资料1、问诊和流行病学调查2、客观的临床检查3、进行必要的特殊或辅助检查、检验。二、分析、综合症状、资料,作出初步诊断(一)、确定主要症状并组成基本征候群(二)提出可能性诊断1、提出可能性诊断的基本途径2、提出可能性诊断的基本原则(三)对可能性诊断进行论证和鉴别。三、通过防治实践,验证及补充诊断对病畜做出的初步诊断是否正确,必须经过防治实践的检验。作业题(四)综合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恶病质:高度的营养不良称为恶病质,是判断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征。2.双相热:体温升高后持续几天,然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间隔3~7天,体温又升高,见于犬瘟热等。3.啰音:啰音是在气管或支气管内存在渗出物、分泌物血液等液体,当呼吸时液体受气体的振动,产生的一种附加音,临床上称为啰音。4.库斯茂尔式呼吸:特征为呼吸不中断发生深而慢的大呼吸,呼吸次数减少,并带有明显的呼吸杂音,如罗音和鼾声,故又称深大呼吸。见于酸中毒、尿毒症、濒死期。偶见于大失血、脑脊髓炎和脑积水等。5.尿潴留:肾的泌尿机能正常,但尿液滞留在膀胱内不能排出者,称为尿闭,也称尿潴留。主要是由于尿路不通,膀胱括约肌和膀胱麻痹时引起。临床上主要见于尿道结石,异物阻塞,后躯瘫痪等。6.共济失调:表现为运动中四肢配合不协调,呈醉酒状,走路摇摆或肢蹄抬高、用力着地,步态似涉水样,可见于脑脊髓的炎症,多为病原侵害小脑的标志。7.心律不齐:正常情况下,每次心音的间隔时间均等而且每次心音的强度相似,此为正常的节律。如果每次心音的间隔时间不等并其强度不一,则称为节律不齐。心脏的节律不齐一般称为心率不齐。8.心杂音:心杂音是伴随心脏舒缩活动而产生的正常心音以外的附加音响。依产生杂音的病变所存在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心内性杂音和心外性杂音。9.异嗜:异嗜是食欲紊乱的另一种表现,特征是病畜喜食正常饲料以外的物质,如灰渣,泥土,粪水,被毛及污物等。主要见于幼畜,提示的疾病有营养代谢病,胃肠机能紊乱和寄生虫病等。10.呕吐:呕吐是指胃内容物不自主的经口或鼻反排出来。二、填空题1、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问诊)、(视诊)、(触诊)、(扣诊)、(听诊)、(嗅诊)。2、兽医临床检查的程序为(病畜登记)、(问诊)、(现症检查)、(建立诊断)、(病历记录)。3、第一心音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心脏的收缩力)。第二心音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动脉根部的血压)。4、健康奶牛的T(37.5-39.5℃)、P(50-80次/分钟)、R(10-30次/分钟)。5、初始血尿表明病变在(尿道)、终末血尿表明病变在(膀胱)、全程血尿表明病变在(肾脏)。6、健康家畜的呼吸方式为(胸腹式呼吸)。三、选择题1、皮肤触诊呈捏粉状见于(

A

)。A.水肿

B.血肿

C.脓肿

D.气肿2、健康动物肺脏中央的叩诊音是(

B

)。A.浊音

B.清音

C.鼓音

D.半浊音3、动物临床表现站立不安,见于下列什么病(

BC

)。A.破伤风

B.骨软症

C.风湿症

D.佝偻病4、犬的正常体温是(

C

)。A.38.0~39.5

B.37.5~39.5

C.37.5~39.0

D.38.0~40.05、稽留热见于下列什么病(

ACD

)。A.大叶性肺炎

B.小叶性肺炎

C.猪瘟

D.猪丹毒6、真胃左方变位的诊断要点有(

ABCD

)。A.产后2~4周

B.叩诊呈钢管音

C.触诊呈液体振荡音

D.穿刺液PH值<57、缩期杂音见于(

ABCD

)。A.左房室瓣闭锁不全

B.右房室瓣闭锁不全

C.主动脉口狭窄

D.肺动脉口狭窄8、尿液中仅检出尿蓝母时,见于(

ABC

)。A.胃肠炎

B.子宫内膜炎

C.胸膜炎

D.肾炎9、直肠检查适用于(

ABC

)。A.发情鉴定

B.妊娠诊断

C.隔肠破结

D.瘤胃穿刺10、白肌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CD

)。A.缺锌

B.缺VA

C.缺硒

D.缺VE四、简答题1、排粪动作异常的临床表现和可能的病因答:1.便秘粪便干硬,排粪迟滞,热性病,慢性胃肠卡他及胃肠迟缓。2.腹泻或下痢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软,或呈水样,是肠炎的特征,见于各种肠炎。3.失禁自痢指不见排便动作,粪便自行流出,见于引起顽固性腹泻的各种疾病,脊髓损伤及脑病。4.排粪带痛排粪时患畜表情痛苦,呻吟,或欲便不能,常提示腹膜炎,创伤性网胃心包炎或胃肠炎等。5.里急后重指患畜不停做排便姿势,但仅有少量粪便排出或无粪便排出,主要见于直肠炎。2、心搏动减弱的可能原因及提示的疾病。答:心搏动减弱,表现为心区的震动微弱甚至难于感知,心搏动减弱常见于:引起心脏衰弱、心室收缩无力的病理过程,如心脏病的代偿障碍期。病理性原因引起的胸壁肥厚,如当纤维素性胸膜炎时或胸壁浮肿时。胸壁与心脏之间的介质状态的改变,如当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水、肺气肿、渗出性或纤维素性心包炎等时,在牛的创伤性心包炎,心包腔有大量渗出液贮存时,心搏动特别微弱。3、红尿分类及其鉴别诊断。答:尿液呈红色,临床上一般称为红尿,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个症状,主要包括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卟啉尿和红色药尿。鉴别:采用,离心,联苯胺试验、酸化试验、盐析法分别鉴别。4、提出可能性诊断的途径和原则答:1、提出可能性诊断的基本途径以主要症状、综合征候群或综合症、或特定的病史资料为基础,考虑提示可能性的假定诊断时,通常可遵循下列三种途径:A、当所确定的主要症状、综合症或征候、或病史资料,符合某一疾病的特异性或特征性症状,特有的发病规律、特定的致病原因、条件与机会时,则可依其而提出这一相应的疾病的假定诊断。例如:破伤风骨软症等B、当以主要症状为基础,综合有关的症状,组成某个系统疾病基本征候群时,则可根据其将诊断导向相应系统疾病。C、确定某一明显或严重的单一症状为主要症状时,从症状诊断的基础出发,可根据引起该病的原因病,提出一组类似的疾病,再经过鉴别诊断过程,排除可能性较小的疾病,最后取得肯定性的诊断结论。2、提出可能性诊断的基本原则A、首先从常见的、多发病考虑。B、应经常注意有传染性疾病的可能性。C、先从一种可能性疾病考虑五、论述题简述姿势异常的表现及提示疾病。答:病理状态时的异常姿势主要有:站立间的异常姿势(强迫站立)、伏卧间的异常姿势(强迫卧位)及运动间的异常姿势(强迫运动)。1.强迫站立姿势①典型的木马样姿势。②四肢疼痛性疾病时的站立姿势Ⅰ单肢疼痛、Ⅱ多肢蹄部疼痛性疾病、Ⅲ肢体骨骼、关节或肌肉疼痛性疾病。2.强迫伏卧姿势①四肢骨骼、关节、肌肉疼痛性疾病。②机体高度消瘦、衰竭时。③四肢的轻瘫或瘫痪。④马肌红蛋白尿症的强迫伏卧姿势。3.强迫运动姿势①共济失调。②盲目运动。③马属动物腹痛的姿势。④肢体跛行的异常运动姿势:跛行(肢跛、悬跛、混合跛行)。作业题(五)综合练习题二一、名词解释1.心内杂音:由心内膜及其相应的瓣膜口发生形态学改变或血液性质发生变化时引起的一种异常音响。2.共济失调:动物表现静止时倚墙靠物、站立不稳;运动时四肢配合不协调,走路摇摆,行走欲跌,呈醉酒状,或肢蹄高抬,用力着地,呈涉水样。主要见于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3.预后不良:根据现有的症状和资料预计动物会死亡或会留下后遗症。4.期前收缩:在正常心律中,由于心房肌或心室肌过早兴奋而引起比正常心跳提前出现的搏动,以后正常搏动消失,以致要等到下一次正常兴奋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