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2_第1页
广东省惠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2_第2页
广东省惠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2_第3页
广东省惠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2_第4页
广东省惠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惠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享(xiáng)受勉强(qiǎng)被捕(pǔ)焉(yān)知非福B.惆(zhōu)怅惊惶(huáng)防御(yù)截(jié)然不同C.拨(bō)弄远眺(tiào)袭(xí)击翻箱倒柜(guì)D.栅(shān)栏凄(qī)凉严峻(jùn)司(sī)空见惯2.下面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A.实事求是迫不及待无可奈何心旷神贻 B.不计其数秉烛夜游走头无路恍然大悟C.长途拔涉无独有偶独出心栽死得其所 D.蜿蜒曲折呕心沥血顽强不屈截然不同3.下列选项中,对句子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如同一串系在美丽丝线上的闪着智慧与快乐的珍珠。A.童年生活五彩斑斓。 B.童年生活如同美丽的丝线。C.童年生活如同一串珍珠。 D.童年生活闪着智慧。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京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城市。B.在中华文化宝库中,中国古典诗歌是一颗璀璨的珍珠。C.虽然小艺和小佳是好朋友,实际上,她看不起她呢!D.我心里想,开始盘算如何捉它。5.《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之”的意思是()A.代词,代指鲍浩然 B.动词,往,去C.无实际意义 D.助词,的二、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28分)6.读拼音,写词语。lǐngyùdānwùbàiniánkǒngbùxīshēng7.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唐代诗人司马迁说的。()(2)《匆匆》一课的开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意在与下文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的对比。()(3)即兴发言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4)《两小儿辩日》一文告诉我们,太阳早上离人远,下午离人近。()(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明要寻求真理,必须弄懂百个问题。()8.按要求完成练习。(1)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ㅤㅤ的时候,日子从;的时候,日子从。(2)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缩句:保留7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五年的时间过得很快。(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日积月累。(1)“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两句诗表达了王安石归心似箭的感情。(2)《马诗》中的“,。”抒发了诗人因热切期望为国建功立业,却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感慨。(3)穷则变,,。《周易》(4)我们可以借用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这句诗来赞美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三、口语交际。(1+3=4分)10.口语交际ㅤㅤ六(2)班的同学围绕“小学生可不可以带手机去学校”这一问题展开了场辩论会,请你写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我的观点是理由是四、阅读理解。(28分)阅读《学弈》,完成练习。ㅤㅤ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思援弓缴而射之。(引,拉) B.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C.虽与之俱学。(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D.非然也。(虽然)12.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大概意思。13.本文主要运用了()的写法。A.夸张讽刺 B.借景抒情 C.前后照应 D.对比14.两个人同时学下棋,为什么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走进书里去ㅤㅤ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ㅤㅤ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ㅤㅤ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ㅤㅤ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ㅤ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ㅤㅤ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15.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粗略——瞬间——16.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17.作者把比作的宴席,把比作的快餐和的零食,这样比喻的好处是。18.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五、《快乐读书吧》测试。(8分)19.在荒岛上,鲁滨逊觉得()最重要。A.枪、火药、子弹 B.水、食物C.钱 D.朋友20.尼尔斯的父母把尼尔斯一个人留在家里,他们去了()A.公园 B.教堂 C.农田 D.学校21.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A.顽童,爱调皮捣蛋的孩子B.足智多谋的人C.一心要冲出桎梏的绿林好汉D.有理想有抱负的人22.《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A.刘易斯•卡罗尔 B.叶圣陶C.安徒生 D.老舍六、快乐习作。(30分)23.快乐习作ㅤㅤ以“我的心愿”为题,写一篇作文。要写清楚自己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心愿。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分析】A项,“享受”中“享”读音是“xiǎng”,而不是“xiáng”。“被捕”中“捕”读音是“bǔ”,而不是“pǔ”。有误。

B项,“惆怅”中“惆”读音是“chóu”,而不是“zhōu”。有误。

C项正确。

D项,“栅栏”中“栅”读音是“zhà”,而不是“shān”,有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2.【答案】D【解析】【分析】A.有误。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因此,“心旷神贻”应是“心旷神怡”。

B.有误。走投无路:形容无路可走,陷入绝境。因此,“走头无路"应是“走投无路”。

C.有误。长途跋涉: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远行的艰辛。因此,“长途拔涉"应是“长途跋涉”。独出心裁: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因此,“独出心栽"应是“独出心裁"。

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3.【答案】C【解析】【分析】老查了句义,主要是抓句子里面的一些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结合中心意思来理解句子。“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如同一串系在美丽丝线上闪烁着智慧与快乐的珍珠”一句中,“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的中心语是“童年生活”,“一串系在美丽丝线上闪烁着智慧与快乐的珍珠”的中心语是“珍珠”,故整句话的句子主干应是“童年生活如同一串珍珠”。

故答案为:C【点评】理解句子,要领会句子中的内容要点,概括出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注意辨析句子的含义,做此题,要多揣摩。仔细思考,加以分析。4.【答案】B【解析】【分析】A.有误。词序不当,应为“春天的北京”。

B.正确。

C.有误。语义不明,把“她看不起她呢"改为“小艺看不起小佳呢”。

D.有误。语义重复,去掉“心里想”。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台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5.【答案】B【解析】【分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意思是送鲍浩然到浙东。之:动词,往,去。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了诗歌的翻译,诗歌翻译,要做到字字有着落,要把原诗的每个字词完整地翻译出来,不可存在漏译的现象,必须准确无误,简洁精练。6.【答案】领域;耽误;拜年;恐怖;牺牲【解析】【分析】书写时要注意“领域”的“域”不要写成形近字“城”,“耽误”的“耽”不要写成形近字“枕”,“牺牲”的“牲”不要写成形近字“姓”,“处境”的“境”不要写成形近字“镜”。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领域、耽误、拜年、恐怖、牺牲

【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7.【答案】(1)错误(2)正确(3)正确(4)错误(5)错误【解析】【分析】(1)有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说的。他不是唐代诗人﹐而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

(2)正确。

(3)正确。

(4)有误。《两小儿辩日》一文中﹐并没有说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远﹐什么时候离人近﹐从“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可知。

(5)有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并不是说明要寻求真理﹐必须弄懂百个问题。这里的“一百个”是概数,说明问题的数量多。

故答案为:(1)有误;(2)正确;(3)正确;(4)有误;(5)有误【点评】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8.【答案】(1)聊天;嘴边过去;看电视;屏幕上过去(2)焰火构成了图案(3)五年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4)这难道不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吗?【解析】【分析】(1)考查句子仿写,例句是排比句,要仿照句子的句式模仿来写。

(2)考查了缩句,把“焰火”前的修饰词“五彩缤纷的”去掉,把“构成“前面的修饰词去掉,把“一幅美丽的”去掉即可。

(3)考查了改为夸张句,就是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即:五年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4)考查了改写句子。感叹句改陈述句,在“像“前加“不”,加反问词“难道”,叹号变问号。

故答案为:(1)聊天;嘴边过去;看电视;屏幕上过去(2)焰火构成了图案(3)五年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4)这难道不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吗?

【点评】(1)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句子仿写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例句的结构特点,用词特点等,然后根据特点进行仿写。

(2)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3)考查学生对夸张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9.【答案】(1)明月何时照我还(2)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3)变则通;通则久(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解析】【分析】(1)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结合题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明月何时照我还”。

(2)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结合题干中的“抒发了因热切期望为国建功立业,却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感慨。”,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3)出自《周易·系辞下》。结合题干中的“穷则变”,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变则通;通则久”,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道行不通时选择变化﹐变化了后就会豁然开朗,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4)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结合题干中的“赞美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可知填写的诗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故答案为:(1)明月何时照我还;(2)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3)变则通;通则久;(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文和名言警句的积累与默写。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10.【答案】小学生不可以带手机去学校。;带手机到学校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自控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偷偷玩游戏、刷短视频等,严重影响学习,破坏课堂纪律,给班级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解析】【分析】结合自身日常生活实际,紧扣题干所呈现的想象,进行思辨,组织好自己的语言概括归纳。根据学校和国家的相关规定,我们应该会做出准确的判断,那就是——小学生不可以带手机去学校。因为带手机到学校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自控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偷偷玩游戏、刷短视频等,严重影响学习,破坏课堂纪律,给班级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故答案为:我的观点是:小学生不可以带手机去学校。理由是:带手机到学校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自控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偷偷玩游戏、刷短视频等,严重影响学习,破坏课堂纪律,给班级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点评】考查了学生关于辩论讨论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听话、说话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把口语简单地等同于听话、说话。在口语交际中,需要多种感观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完成口语交际类型的题目,一定要先认真审题,看清是在什么场合下说的,说话人和听话人是什么身份,用语要尽量简明、连贯、得体,并注意说话的语气。【答案】11.D12.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13.D14.因为前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认真听从弈秋的教诲;后一个人学习时三心二意,认为有鸿鹄要来,想拉弓射它。【解析】【点评】(1)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

(2)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听弈秋的教诲,却一心认为有鸿鹄将要飞到,想要拉弓射下它。虽然与另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那个人好。因为是他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11.考查了字词解释。A、B、C三项正确;D项有误,“非然也"意思是不是这样的。然∶这样。

故答案为: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12.考查了句子翻译。“通国”:全国。“善”:擅长。“者”:……的人。“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故答案为:D13.考查了写作手法。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将两个学下棋的人的学习状态做对比,强调了学习时专心的重要性。故选D。

故答案为:D14.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文章语句“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因为前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认真听从弈秋的教诲;后一个人学习时三心二意,认为有鸿鹄要来,想拉弓射它。【答案】15.细致;永恒16.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17.阅读;细嚼慢咽;电视前的观赏;便捷;可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感受18.阅读书籍。【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第3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6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15.本题考查从文中找反义词。学生需要先理解词语的含义,再仔细阅读文本内容,从文中找出词语的反义词。“粗略"是指大略的,仓促的,不经心的。所以其反义词是文中的“细致”。“瞬间”是指一眨眼的工夫,转瞬之间。所以其反义词是文中的“永恒”。

故答案为:细致;永恒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提炼。从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1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根据“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可知,这句话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阅读”比喻为“细嚼慢咽的宴席”,将“电视前的观赏"比喻为“便捷的快餐"“可口的零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感受。

故答案为:阅读;细嚼慢咽;电视前的观赏;便捷;可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感受18.本题考查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由“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可知,阅读书籍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

故答案为:阅读书籍。19.【答案】B【解析】【分析】《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的是鲁滨逊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独自在孤岛上生活了26年。后来他救了一位野人朋友﹐给朋友取名叫“星期五”,还教会了“星期五"很多东西﹐后来两人被他们救下的一名船长带回了英国。小说中写了离开那个岛时﹐鲁滨逊已在岛上待了28年。结合作品内容可知﹐在荒岛上﹐鲁滨逊觉得水、食物最重要。

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阅读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了解主要人物、关键情节、艺术特点是阅读名著的关键。20.【答案】B【解析】【分析】《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907年。在该书中,作者用新颖、灵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根据阅读可知,尼尔斯的父母把尼尔斯一个人留在家里,他们去了教堂。

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阅读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了解主要人物、关键情节、艺术特点是阅读名著的关键。21.【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注意积累,能根据故事情节对人物进行评价,汤姆·索亚天真活泼,富于幻想和冒险,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一心想要去当海盗.

故答案为:A【点评】解答此题要依据名著内容。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