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一中学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H4+2O2CO2+2H2OB.2H2O2H2↑+O2↑C.2Na+Cl22NaClD.C+2CuOCO2↑+2Cu2.镁原子显电中性的原因是()A.质子数=中子数=12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C.中子数=核外电子数=12D.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123.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C+O2CO2B.2CO+O22CO2C.2H2+O22H2OD.CH4+2O22H2O+CO24.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氢氧化钠 B.测溶液pHC.过滤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B.溶解食盐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酸雨的酸碱度D.蒸发操作中,当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6.依据下列20℃时的实验和数据回答。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序号①②③④⑤固体种类NaClNaClNaNO3NaNO3NaNO3固体的质量/g306030609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100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C.溶质质量分数: D.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7.一些运动饮料中常含有钠、钾、钙。其中钠、钾、钙指的是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8.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很大的硬度B.很高的熔点C.都能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D.良好的导电性9.下列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酸钾中含氧元素,是氧化物B.空气中含有多种元素,是化合物C.硝酸钾含有两种营养元素,是复合肥料D.过氧化氢溶液只含氢、氧两种元素,是纯净物1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KNO3溶液一定析出晶体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在20°C时,100g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含有12g氯化镁,则20°C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12gD.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为1:91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t2℃丙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变为不饱和溶液B.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明显的是甲C.t2℃甲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到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的多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A不可能是______(填标号)。a.Mgb.Fec.Agd.Zn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若C为碳酸钠①C与D的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②D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一个)。③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NaHCO3),该反应的反应物有______种。14.化肥是农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1)氯化铵为农作物提供的营养元素是_____;(2)表示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3)氯化铵中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15.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水是由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1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___的溶解度相等。(3)t3℃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4)若a中混有少量的b,最好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5)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填序号)。Aa>bBa=bCa<bD不能确定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有一包固体粉末、由CuCl2、Ca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小文为了确定它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2)白色固体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上述实验,请分别列出这包固体粉末组成的所有可能情况_______________;(4)下列有关利用无色溶液a和无色溶液b的设想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A鉴别MgCl2溶液和BaCl2溶液:取样,滴加无色溶液bB制CaCl2溶液:向无色溶液a中加入Ca(OH)2溶液C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无色溶液a,过滤18.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甲、乙、丙三组同学为验证其组成,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现象如下:(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气体均吸收完全)。结论甲组乙组丙组含有CO、H2O(气)含有CO、CO2、H2O(气)一定有CO、H2O(气)可能CO2①写出装置D中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②由三组结论可以发现,同学们对混合气体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引起争议,为了确定二氧化碳是否存在,应该在__________(选填“A”“B”或“C”)装置之前连接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多功能瓶E。改进后,整个实验过程中有多处现象都可以证明CO存在,这些现象分别是_________。③C装置的作用是防止反应结束后液体倒流。a、b导气管在试剂瓶内正确位置是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神涛同学从一中超市买了一包纯碱,其包装说明如图1所示。他称取了12g纯碱样品溶于水中配制成50g溶液,然后向溶液中滴加70g氯化钙溶液,其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发生的反应为:Na2CO3+CaCl2=CaCO3↓+2NaCl)通过计算判断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说明相符。计算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详解】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A错误;B、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B错误;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C正确。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D错误。故选C。2、B【解析】
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主要利用了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且电性相反电量相同。【详解】根据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两者的带电量相同,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显示的是电中性,镁的核外有12个电子,核内有12个质子,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选B。3、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以及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详解】A中条件是点燃,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1:1:1,质量比是3:8:11。不符合。B中条件是点燃,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2:1:2,质量比是7:4:11。符合。C中条件是点燃,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2:1:2,质量比是1:8:9。不符合。D中条件是点燃,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1:2:1:2,质量比是4:16:11:9。不符合。故选B。4、D【解析】
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选项A不正确;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选项B不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选项C不正确;D、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烧瓶壁,若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选项D正确。故选D。5、D【解析】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B、溶解食盐时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而不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错误;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酸雨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大,,错误;D、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正确。故选D。6、D【解析】
A、30g氯化钠能够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溶质质量是30g,60g氯化钠能够溶解36g在100g水中,溶质质量是36g,选项正确;B、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达到饱和,溶液质量是136g,60g硝酸钠能够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质量是160g,选项正确;C、两种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相等,溶液质量相等,因此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项正确;D、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8g::10,选项错误,故选D。7、D【解析】
一些运动饮料中常含有钠、钾、钙。其中钠、钾、钙指的是元素,与元素的具体存在形式无关,故选D。8、D【解析】
金属共性即金属普遍具有的性质,据此结合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很大的硬度,不是金属的共性,如钠的硬度较小,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很高的熔点,不是金属的共性,如钠的熔点较低,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都能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不是金属的共性,如金不与酸反应,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属于金属共性,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9、C【解析】
A、氯酸钾由钾元素、氧元素、氯元素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硝酸钾含有钾、氮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料,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溶液是由过氧化氢、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10、B【解析】
由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详解】A、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正确;B、由上图可知,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3,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正确;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的分子都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都是单质,正确。故选B。11、D【解析】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析出晶体,若不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KNO3溶液不一定析出晶体,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饱和溶液指的是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浓溶液与稀溶液是相对的,溶液的浓稀指的是溶质占溶液总质量的相对大小,因此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溶解度的概念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达到饱和的溶液,因此在20°C时,100g水中溶解氯化镁达到饱和时氯化镁的质量才能称为20°C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不是100g饱和氯化镁溶液中含有12g氯化镁,就说20°C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12g,衡量的标准是100g水而不是100g溶液,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分数为1-10%=90%,设溶液的质量为x,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为,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2、D【解析】
A、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t2℃丙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变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B、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明显的是甲,故B;C、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较大。t2℃甲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有物质甲析出,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C正确;D、由于甲和乙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故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到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不一定比乙的多,故D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cFe2O3+6HCl=2FeCl3+3H2O复分解反应2HCl+Ca(OH)2=CaCl2+2H2O(或“2HCl+Ba(OH)2=BaCl2+2H2O”)3【解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银位于氢的后面,故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选c;(2)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Fe2O3+6HCl=2FeCl3+3H2O;(3)若C是碳酸钠,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那么C可能是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Cl+Ca(OH)2=CaCl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将将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由于二氧化碳和碳酸钠中均不含氢元素,故还有一种含有氢元素的反应物,即为水,故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三种。14、氮【解析】
(1)氯化铵为农作物提供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2)氯化铵中氮元素化合价是-3,表示为:;
(3)氯化铵中阴离子是氯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1)氮;(2);(3)。15、分子原子离子水分子铁原子氯离子与钠离子【解析】试题分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考点:构成物质的微粒16、物质cb不饱和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A【解析】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c;
(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b的相等;
(3)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4)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若a中混有少量的b,最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4)t3℃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a>b,故选:A。答案为:(1)c;(2)b;(3)不饱和;(4)A。【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过滤CuCl2、CaCO3;CuCl2、CaCO3、Na2SO4C【解析】
(1)过滤是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故答案为:过滤;
(2)碳酸钙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取少量固体,加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蓝色溶液,因此一定有碳酸钙和氯化铜,可能有硫酸钠;因此原固体可能有两种可能:CuCl2、CaCO3;CuCl2、CaCO3、Na2SO4;故答案为:CuCl2、CaCO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美容师化妆品成分分析题及答案
- 2024年统计学必考内容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工艺流程再造试题及答案
- 古代文学史命题试题及答案汇编
- 汽车维修信息化管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 妇女儿童防拐安全知识
- 2024年汉语言文学小自考心理调适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含解析
-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理论试题及答案
- 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试题及答案
- 人武专干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课件
- 2025年北京五湖四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14975-2012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 贵州省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黔南州中考文综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 例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开展(讲座)课件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中级)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幼儿园中班安全《会咬人的电》课件
- 幼儿园维稳排查记录表
- 活动一:文明好宝宝(语言活动)课件
- 2005雷克萨斯gs430gs300原厂维修手册中文s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