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安全知识讲座课件_第1页
劳动安全知识讲座课件_第2页
劳动安全知识讲座课件_第3页
劳动安全知识讲座课件_第4页
劳动安全知识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安全基本知识一、劳动安全工作及其事故特点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四、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第一页,共75页。一、劳动安全工作及其事故特点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所谓安全就是不使人体受到伤害,物体受到损伤或破坏。或者说不必为可能受到这种伤害或破坏而担心。第二页,共75页。一、劳动安全工作及其事故特点劳动安全是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劳动保护是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第三页,共75页。一、劳动安全工作及其事故特点(一)劳动安全工作的特点1.劳动安全工作对象是人2.劳动安全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全部要素3.劳动安全工作属于跨学科的边缘科学4.劳动安全工作重在管理5.劳动安全工作具有较强的政策性6.劳动安全工作的产品不可复制第四页,共75页。一、劳动安全工作及其事故特点

(二)我局从业人员伤亡事故特点1.事故总量大,伤害性质严重2.机车车辆撞轧挤压等惯性事故居高不下3.工务系统事故突出4.交通事故频发5.当班因突发疾病死亡趋于多工种

6.惯性违章作业屡禁不止第五页,共75页。一、劳动安全工作及其事故特点1.事故总量大,伤害性质严重

2010-2011年全局共发生责任伤亡事故77件,非责任事故90件。每4.37天就有一人受到事故伤害。共造成35人死亡(其中责任12人)。第六页,共75页。一、劳动安全工作及其事故特点2.机车车辆撞轧挤压等惯性事故居高不下机车车辆撞轧挤压事故12件,其中较大事故2件、死亡6人;一般B1事故6件、死亡6人,一般B2事故4件、重伤4人。占责任死亡人数的100%,责任重伤人数的50%。第七页,共75页。一、劳动安全工作及其事故特点案例1.2010年1月31日21时19分,南昌供电段南昌电力车间昌北网工区到京九线乐化车站处理21#接触网支柱倾斜故障,工区作业人员乘接触网作业车到达乐化车站后,其中4名接触网工携带照明灯具和检修工具前往故障现场途中,在该线路路肩具备行走条件的情况下,违章沿京九线上行正线道心行走,21时56分行至该站北端上行道岔区K1442+310m处,1人发现来车跳下,李某某、吴某、于某3人被后方驶来的南昌-宁波的2532次旅客列车以110km/h碰撞,当场死亡,构成责任铁路交通较大事故。事故直接原因:作业人员违章在道心行走。第八页,共75页。一、劳动安全工作及其事故特点

3.工务系统事故突出工务系统共发生责任事故31件,占全局责任事故的40.26%;造成7人死亡,27人轻伤。第九页,共75页。一、劳动安全工作及其事故特点案例2:2011年2月18日2时52分,九江桥工段共青城线路车间庐山城际综合养护工作站线路工陈某某、余某某和劳务工徐某某,按照车间天窗点进行钢轨打磨作业安排,在没有接到维修天窗封锁调度命令的情况下,在昌九城际庐山城际场上行线101#道岔(上行线K18+540m)处进行钢轨打磨作业时,被通过的南宁至青岛K1138次客车以117km/h速度碰撞,造成3人死亡,钢轨打磨机撞损、机车和一位车辆部分配件被撞损坏,构成责任铁路交通较大事故。事故直接原因:在无调度命令的情况下提前进入高铁(昌九城际)内。第十页,共75页。一、劳动安全工作及其事故特点

4.交通事故频发两年全局共发生上下班途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7件,造成7人死亡,18人重伤,40人轻伤。案例3:2011年8月9日14时40分左右,福州福铁华林建筑工程公司福州给水分公司材料工张国强骑摩托车上班途中,经过桂山路与三环路北段十字路口斑马线上,被逆向行驶的渣土车撞到、撵过,当场死亡。构成上班途中道路交通非责任死亡事故。第十一页,共75页。一、劳动安全工作及其事故特点

5.当班因突发疾病死亡趋于多工种两年全局从业人员在工作岗位因突发疾病死亡15人,死亡人员涉及线路工、巡守员、线路技术员、列车员、车站调度员、调车长、小站副站长、机车副司机、指导司机、电力配电工、电务车间主任、站段安全员。反映出从业人员的健康水平有所下降,健康体检、急救药品配备和急救知识的普及还需加强。第十二页,共75页。一、劳动安全工作及其事故特点案例4:2011年4月16日11时18分左右,宜春车务段醴陵车站调度员丁运模在信号楼把关时,突然从凳子上滑倒在地,不省人事,后经同事通知湘东医院医护人员到现场进行急救后送往医院抢救,经湖南师大附属湘东医院急救中心抢救后证明,丁运模系心肌梗塞、心脏骤停导致死亡。第十三页,共75页。一、劳动安全工作及其事故特点

6.惯性违章作业屡禁不止

案例5:2010年12月8日9时43分,龙岩工务段漳平线路车间漳平站场一巡养站线路工周某某,违章一人在站内28#复式交分道岔印刷线路标志,被福州机务段漳平运用车间值乘的调机,从9道转线过程中碰撞致死。构成铁路交通一般B1事故。事故主要原因:未设置防护,调机中断瞭望。第十四页,共75页。一、劳动安全工作及其事故特点案例6.2010年2月26日10时30分,南昌工务段贵溪线路车间童家巡养站工长徐某某带领6名职工和2名民工在沪昆线童家车站2#道岔(沪昆下行线K653+433米),进行道岔综合整治作业,民工许某某因下道不及时,被福州--南昌L8801次旅客列车以93km/h碰撞,当场死亡,构成责任铁路交通一般B1事故。事故直接原因:防护不到位,来车时下道不及时。第十五页,共75页。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可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失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健康甚至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第十六页,共75页。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1.按产生原因辨识2.按发生事故类别辨识

第十七页,共75页。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按产生原因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

一是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的存在,二是事故隐患的存在。第十八页,共75页。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1.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大类。铁路企业运输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最大的能量就是运动能和电能,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其运动能越来越大,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设备上25千伏的高压电能,两者均给铁路作业人员的生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第十九页,共75页。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2.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第二十页,共75页。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二)按发生事故类别辨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国标GB6441-86将事故类别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第二十一页,共75页。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铁路常见的事故类别有六类:1.物体打击——由失控物体的重力或惯性力引起的事故。2.车辆伤害——由运动中的机动车辆和运输、斜井提升机械引起伤害的事故。3.机械伤害——由运转中的机械设备引起伤害的事故。第二十二页,共75页。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案例7:2010年12月16日4时56分,南昌电务段上饶信号车间玉山信号工区信号工林某某在广丰站东端19#道岔处进行除雪未及时下道。被上行线通过的Z28次旅客列车碰撞致死。构成铁路交通一般B1事故。事故直接原因:作业无防护、来车未及时下道避车。第二十三页,共75页。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4.起重伤害——由起重作业引起伤害的事故。5.触电——电流流经人体或电弧烧灼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6.高处坠落——人由站立的工作面失去平衡,在重力作用下坠落(坠落高度超过2米)造成伤害的事故。第二十四页,共75页。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案例8:2006年2月10日5时50分,福州供电段南平供电车间古田接触网工区网工陈军在古田--莪洋区间5#杆上进行腕臂螺母涂油作业时,因监护中断与照明不良侵入古蒲臂供电线限界被电击烧断安全带后坠入闽江水口库区死亡,构成死亡事故。事故直接原因:关闭近电安全帽报警装置、侵入古蒲供电线限界。第二十五页,共75页。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案例9:2008年9月24日11时20分,南昌房水生段南昌一工区电工杨某某,在南昌车辆段浴室(一层砖混建筑,54号台帐)照明进户线换线作业时,不慎从铝合金梯上摔下,造成左后枕部颅膜外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腰椎1骨折、肋骨骨折。经南昌九四医院抢救无效,于9月28日16时20分死亡。构成责任一般B1事故。事故直接原因:使用梯子作业无人防护。第二十六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有关人身安全规定

2.铁路运输系统作业人员劳动安全关键点通用控制措施

3.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4.铁路工务安全规则有关避车规定5.《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6.局劳动安全作业通用标准7.局重点整治的违章行为第二十七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一)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有关人身安全规定

《技规》要求铁路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在自己的职务范围内,以对国家和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保证安全生产。特别要求铁路行车有关人员,接班前须充分休息,严禁饮酒;在执行职务时,必须坚守岗位,穿着规定的服装,佩戴易于识别的证章或携带相应的证件,讲普通话。第二十八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一)铁路运输系统作业人员劳动安全关键点通用控制措施

“三必须”横越线路时,必须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作业中必须按规定着装、佩戴防护用品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具,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上道作业人员接到来车通知后,必须停止作业,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待避车。第二十九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五严禁”严禁班前、班中饮酒;严禁脱岗、串岗、私自替班或换班;严禁抢越、钻车或穿越两车间隙;严禁在道心或枕木头上行走;严禁扒乘机车车辆以车代步。第三十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二)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1.一般安全知识1)所有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在未办理停电接地手续之前,均按有电对待。2)电气化铁路各单位必须组织所属有关职工认真学习《规则》,并按规定对有关职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准参加作业。临时指派到电气化铁路上工作的有关人员也同样应参加电气化知识培训和考试。第三十一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3)除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及所携带的物件、作业工器具、机械设备等须与牵引供电设备高压带电部分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与回流线、架空地线、保护线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4)电化区段所有接触网支柱、防护栅网上均设有“高压危险”警示标志,不准在支柱、防护栅网上搭挂衣物、攀登或在支柱、防护栅网上搭掛非牵引供电线索。第三十二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5)在电气化区段作业遇雷雨时,作业人员应迅速放下手中的金属器具,不要在大树下、电杆(支柱)旁和涵洞内躲避。6)发现牵引供电设备断线时,应立即通知附近的接触网工区或电力调度,并保持10米以上的距离。如发现已进入断线落点10米范围内时,为避免有跨步电压危险,应单足或并双足跳离危险区。第三十三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2.禁止行为1)在电气化区段内,禁止任何人攀登到车顶或车辆装载的货物上。2)电化区段所有接触网支柱上均设有“高压危险”警示标志,禁止借助接触网支柱搭设脚手架。3)电气化区段上水、保洁、施工等作业,不得将水管向供电线路方向喷射,站车保洁不得采用向车体上部喷水方式洗涮车体(因为水柱能导电)。4)牵引供电设备故障时,禁止与支柱、接地引下线、综合接地线接触,并保持安全距离。第三十四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

3.消防须知1)作业人员发现电气化铁路附近发生火灾时,必须立即通知列车调度员、电力调度员或接触网工区值班人员。2)距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不足四米的燃着物体,用水或灭火器灭火时,牵引供电设备必须停电。3)距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超过二米的燃着物体,使用沙土灭火时,牵引供电设备可不停电,但须保持灭火机具及沙土等与带电部分的距离在二米以上。第三十五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

(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有关避车规定《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部令177号)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三章第二节《避车》1.距钢轨头部外侧距离距钢轨头部外侧的避车距离是下道避车的横向安全距离。1)υmax≤120km/h时,一般应满足2m;2)120km/h<υmax≤160km/h时,不小于2.5m;3)160km/h<υmax≤200km/h时,不小于3.0rn。第三十六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

2.本线来车下道距离1)υmax≤60km/h时,不小于500m;2)60km/h<υmax≤120km/h时,不小于800m;3)120km/h<υmax≤160km/h时,不小于1400m;4)160km/h<υmax≤200km/h时,不小于2000m。第三十七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3.本线不封锁时邻线(线间距小于6.5In)来车下道规定1)邻线速度υmax≤60km/h时,本线可不下道;2)60km/h<邻线速度υmax≤120km/h时,来车可不下道,但本线必须停止作业;3)邻纷速度υmax>120km/h时,下道距离不小于1400m:4)瞭望条件不良,邻线来车时本线必须下道。第三十八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4.本线封锁时邻线(线间距小于6.5In)来车下道规定1)邻线速度υmax≤120km/h时,本线可不下道;2)120km/h<邻线速度υmax≤160km/h时,本线可不下道,但本线必须停止作业;3)邻线速度υmax>160km/h时,本线必须下道,距离不小于2000m。第三十九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5.站内其他线路避车规定在站内其他线路作业,躲避本线列车时,下道距离不小于500m;邻线来车时,与正线相邻的站线按本条第一项和第三项办理,其他站线可不下道,但必须停止作业。列车进路不明时必须下道避车。第四十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6.其他避车规定1)速度小于120km/h区段,瞭望条件大于2000m以上时,钢轨探伤小车、轨道检查小车作业,邻线来车可不下道。2)人员下道避车时应面向列车认真瞭望,防止列车上的抛落、坠落物或绳索伤人。3)人员下道避车的同时,必须将作业机具、材料移出线路,放置、堆码牢固,不得侵入限界,两线间不得停留人员和放置机具、材料。第四十一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

4)步行上下班时,区间应在路肩或路旁走行;在双线区间,应面迎列车方向;通过桥梁、道口或横越线路时,应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严禁来车时抢越。车站内如必须走道心时,应在其前后设置专人防护。进路信号辨认不清时,应及时下道避车。第四十二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四)《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TB1699——85《标准》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行车作业人身安全通用标准,规定了行车作业人员应当遵守的一禁止、二不准、四严禁。

一禁止是指班前禁止饮酒。第四十三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二不准”不准脚踏钢轨面、道岔连接杆、尖轨等;不准在钢轨上、车底下、枕木头、道心里坐卧或站立。“四严禁”严禁在道心、枕木头上行走;严禁在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前面抢越;严禁钻车;严禁扒乘机车、车辆,以车代步。第四十四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五)局劳动安全作业通用标准通用标准共有26条,除通用标准外还规定了38个主要工种的作业标准。一般要求班前充分休息。上岗前不准饮酒。工作时不准嬉戏打闹。工作中坚守岗位,遵守纪律,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第四十五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四严禁、四禁止严禁钻车底;

严禁在机车、车辆底下、端部、铁路道心、钢轨上、枕木头、桥梁上、隧道内坐卧休息、乘凉、避风、雨;严禁扒乘运行中的机车、车辆,以车代步;严禁脱岗、串岗、私自替班、换班。第四十六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禁止走道心、枕木头、岔路尖和侵入线路限界。禁止穿高跟鞋、拖鞋及赤膊上班。禁止无证驾驶机动车辆。特殊工种禁止无证上岗操作。第四十七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通用标准中有关预防车辆伤害的条文。第12条:横越线路时,应一站、二看、三通过,注意左右机车、车辆动态及脚下有无障碍物;通过桥梁隧道时,应确认两端无车开来后方准通过。第四十八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第13条:横越停有机车车辆的线路时,应确认无移动可能,然后在该机车、车辆一端5米以外绕行通过(车辆检修作业人员除外),严禁钻车底;必须要横越列车和车列时,客车车门越过,货车应紧握扶手由制动台或车钩上越过,并注意邻线来车。第四十九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第14条:严禁在机车、车辆底下、端部、铁路道心、钢轨上、枕木头、桥梁上、隧道内坐卧休息、乘凉、避风、雨;严禁扒乘运行中的机车、车辆,以车代步;在线路上作业休息时,应到线路以外安全的地方休息。第五十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第15条:搭乘机车、车辆时,必须停车上下(调车人员作业时在规定的速度内除外)。第16条:在线路上和接近线路作业人员,要坚持同去同归;有指定安全路线的要走指定线路;禁止走道心、枕木头、岔路尖和侵入线路限界。第五十一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第27条:各级干部不得玩忽职守,强令工人违章和冒险蛮干。第30条:合同工、学徒工、实习人员、干部劳动在学习期间,不准单独顶岗;对定职、定级和改职工人,均必须经安全技术考试,鉴定合格后方准顶岗。第35条:各级各类检查组,在深入现场检查工作前应进行自身安全教育,以身作则,遵章守纪,并要指定专人负责本组安全工作。第五十二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

(六)局重点整治的违章行为为确保作业人员在运输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路局对重点整治的16种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违章行为重新进行界定,并以《关于公布16种重点整治的违章行为的通知》(南铁安监字[2006]860号)予以公布。其通用部分12条,各专业分别为4条。第五十三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

1.线路上作业不设防护,作业人员不穿防护服、不按规定下道。

2.作业人员钻车底;在机车车辆下或端部、道心内、钢轨上、枕木头、桥梁上、隧道内坐卧休息、乘凉、避风雨;上下工不执行同去同归、在有路肩地段走道心、枕木头;非调车人员飞乘飞降以车代步。第五十四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

3.在既有线作业侵入机车车辆限界或邻线;在移动的机车车辆前抢越线路;机车(轨道车)、车辆运行中未关(锁)车门,作业人员站在运行中的平板车上或坐在端板上。

4.在电气化区段距接触网等带电部分小于二米的安全距离;倒闸作业无专人监护,未按规定穿戴、使用绝缘用品(具)。第五十五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

5.危险作业场所及沟、坑、池、洞无盖或围(栅)栏和安全警示标志;机械设备外露转动部分无安全防护装置。6.机械设备无安全操作规程,在运行中进行修理或从事养护。7.起重作业(架落车)时,吊、悬物或吊具下有人;作业人员站在吊物运移线内或站在死角和吊起的货物上。第五十六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

8.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抛掷工具、物件。9.特种作业人员无证操作;电气化区段人员无证上岗;厂内运输车辆无证运行。10.驾驶机动车辆不系安全带、使用手机,司机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超速行驶,非专职司机驾驶机动车辆。第五十七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11.干部现场把关不到位、强令工人冒险作业、违章指挥;对新、改、提及重新上岗人员未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教育。12.施工方案无劳动安全技术措施;作业前不布置安全注意事项;连续当班或私自换班。

第五十八页,共75页。三、防止车辆伤害和触电事故相关措施

局《关于扩大重点整治违章行为范围的通知》(南铁安监电〔2007〕515号)经研究决定将“上道作业人员或在线路上行走的作业人员,机车乘务员、轨道车司机、汽车司机、调车、检车、车号、货检、上水作业人员、施工防护员值乘值班中接打手机或发、看信息或做其他有碍了望、视听和分散精力的与岗位工作无关的事情。”纳入路局重点整治的违章行为。二○○七年九月十七日第五十九页,共75页。四、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四、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1.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

2.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3.安全行为养成

第六十页,共75页。四、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风险是由危险产生的,即危险是风险的前提;风险的大小取决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相应的后果。

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X事故产生的后果第六十一页,共75页。四、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一)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1.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2.控制潜在危险数值的原则3.坚固原则4.自动防止事故的互锁原则5.代替作业者的原则第六十二页,共75页。四、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二)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1.屏障原则2.警示原则3.薄弱环节原则4.距离防护原则5.时间防护原则6.个人防护原则第六十三页,共75页。四、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三)安全行为养成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是规避风险,保护自己,防止事故发生的前提。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有相当大的成分取决于个体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高低。作业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行为如:接打手机或使用声讯设备、置身不安全位置等。第六十四页,共75页。四、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案例10:2010年1月19日13时55分,鹰潭工务机械段贵溪综合车间B车运转车长郑铁平横越河下车站Ⅰ道时(相对沪昆线里程913km+600m),边走边接打手机,未执行“一停、二看、三通过”制度,被下行Ⅰ道通过的K787次旅客列车撞击,当场死亡,构成责任铁路交通一般B1事故。事故直接原因:横越线路接打手机,未执行“一停、二看、三通过”制度。第六十五页,共75页。四、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2.学会走路在铁路运输企业工作,要保护好自己,首先就要学会作业中如何走路,这是铁路从业人员保护自己的先决条件之一。不会走路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突然上道、在两线间行走、侵入机车车辆限界、横越线路未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在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前抢越线路等。第六十六页,共75页。四、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

案例11:9月28日14时10分左右九江桥工段材料科轨道车司机助手邓XX,从料库后门出发,横越线路沿着上行线路肩由北向南行走,到九江站行车室申请轨道车出库的要点。14时16分左右,当邓安全行走至23#道岔附近时,由于26日九江站道岔施工换下的旧轨料堆放在路肩上,不便于行走,邓安全由此越上上行线外侧轨枕头上,继续由北向南往站内方向行走,被由下行线转入上行线的K105次列车机车撞上,(15时九江巿第一医院120救护车到达现场,确认死亡),构成一般B1事故。事故直接原因:不注意瞭望盲目上道行走铁路。第六十七页,共75页。四、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案例12:2010年2月19日18时47分,南昌客运段苏州车队龙井6组列车员罗某,值乘赣州–南昌K8724次旅客列车,到达南昌站后随车底进客技站清扫车内卫生,作业完毕后退乘途中,与车长张某等5人在客技站9–10道间由北向南行走,因侵入9道限界,被后面顶进入库的K788次车底第一辆行李车刮倒,致使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