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考点《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1页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考点《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2页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考点《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3页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考点《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4页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考点《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诗歌鉴赏

第3节鉴赏诗歌的语言

思维导图

教材中古代诗歌锤炼的常见6类词性

动词化静为动,化凡为美,有动态感。

形容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

其境。

:词‘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

数量词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竟永的诗情。

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突出强调的作用。

颜色词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跳气氛,烘托感情.

炼字(含诗眼)

(诗眼类型:思想的凝聚点、结构的总起点、精妙的闪光点

炼句(赏析翘句)着眼理辞、醴、女(题:")

4①清新清秀清健平淡淡雅古卜质朴朴素朴实自然浅显通俗

I

优美华美华丽工丽典雅新奇鲜明生动形象准确简洁简练凝

练艇明快传神

②高昂奔放豪放热情恢宏轻灵景逸苍劲劲健强健雄健雄奇

雄伟雄壮雄浑浑厚俊爽旷达奇掘峭拔

③深沉低沉委婉含蓄风趣幽默诙谓朦胧隐晦细密悲慨悲壮

悲凉苍凉舒缓清冷孤峭清瘦

④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活泼晓畅笔调婉约色彩丰富富有韵律平字见奇常

赏析语言风格字见脸陈字见新中将见色诗画一#

知识旅理

鉴赏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

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品味

关键词(炼字)、赏析诗眼、赏析关键句(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其中品味关键词

(炼字)和赏析关键句(炼句)是热考题型。

题型一炼字(含诗眼)

炼字,多指诗歌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和情

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副词或数量词、叠词。

“诗眼”,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

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字词。诗眼分为两种类型:“句中眼”

和“篇中眼”。“句中眼”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

“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篇中眼”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

生动飞扬的关键性词或句子。

1.教材中古代诗歌锤炼的常见6类词性

炼字类别表达作用教材典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

动词化静为动,化凡为美,有动态感。石穿空,惊涛扫岸,蓿起千堆

雪。”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

形容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

臬长河落日同。”

其物,如历其境。

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曲、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岁

虚词

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白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

数量词

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千人,?千宠爱在二身。”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突出强调李清照《声声慢》:“寻寻更奥!

叠词

的作用。冷途清清,.覆凄修修呼戚。”

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杜甫《绝句》:“两个英鹏鸣举

颜色词

染气氛,烘托感情。柳,一行自鹭上春天。”

2.诗眼类型

类型示例分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深”是诗眼,它不仅概括

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了诗的内容,而且将“潭水

思想的凝聚点

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

《赠汪伦》)地联系起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好”字统领全篇,摄尽江

结构的总起点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

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

易《忆江南》)寓其中。

“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

精妙的闪光点到洞庭湖的滋养哺育。

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

“撼”突出了洞庭湖汹涌澎

张丞相》)

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一炼字

【答题技巧】

“炼字”的4个思考角度

1.修辞角度“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怨”字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更是吹笛人之心。

2.活用角度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用作动词,且一用就鲜

活生动,呼之欲出。如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着一“肥”

字,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青涩,到黄黄肥肥的圆

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

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中的“红”“绿”,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增

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3.声韵角度古诗词讲究平仄声韵,优美的诗词平平仄仄起来就是和谐的旋

律。叠字最具声韵效果。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

惨戚戚”可谓千古名句,是声韵的叠加,也是哀怨之情的叠加。黄庭坚以“夜听

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咏雪奉呈广平公》)描绘雪景,可以说是古今

绝唱。

4.语境角度无论是“捻断数茎须”,还是“两句三年得”,其目的都是使

语言最契合语境,最富表现力。因此,是否契合语境也是判断炼字优劣的重要依

据。郑谷把齐己《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枝开”改为“一

枝开”,因为“数枝”不若“一枝”更能言梅开之早,齐己因此拜郑谷为“一字

师”。

【答题步骤】

解答炼字题“3步骤”

第一步:析本义指出字面义,主要是解释词义,相当于翻译。

第二步:描情景分析其中可能涉及的手法,包括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并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第三步:说效果(1)从“描物”角度,分析该字在突出景物特点方面的作用。

(2)从“造境”角度,分析该字在营造意境(氛围)方面的作用。(3)从“写人”角度,

分析该字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4)从“抒情”角度,分析该字在传情达意方面

的作用。(5)从''艺术”角度,分析该字在技巧运用或感染读者方面的作用。

二赏析诗眼

【答题技巧】

确定诗眼“5角度”

1.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

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

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

2.修辞上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以最

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

“诗眼”。

4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

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

5.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五个字。

【答题步骤】

赏析诗眼“3步骤”

第一步:5个角度觅诗眼确定诗眼(若题干已明确,此步可省略),确定诗

眼的方法可参考上面确定诗眼的5个角度。

第二步:分析诗句找体现结合诗句梳理围绕该诗眼写了哪些内容。

第三步:结合诗句析作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眼在全诗结构上、在突出

诗词主题上或在表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0

题型二炼句(赏析关键句)

炼句形态诗句多为倒装、省略、叠加、铺展等外部形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凸

着眼于修辞

显了诗人的感时恨别之痛

讲究平仄,善用叠词,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

炼句内涵

夏木唯黄鹏”中的“漠漠”“阴阴”,既使描摹的

着眼于声韵

景物有姿态飞扬之感,又有音调抑扬、气韵流畅之

作用

开门见山,当头棒喝

迂回入题,托物起兴

“承”指承接,有总承,有分承;有明接,有暗接

承“承”的作用是顺势而为,承接“起”句,蓄势铺

垫,伏笔照应

起承

炼句位置“转”多指律①表现诗歌结构上的跌宕,给人

转合

诗颈联,绝句第以“陡然一惊”之感

三句以及词曲②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

的“过片”由景及情,由物及人

“合”就是指诗①章法浑圆,呼应句首

词的收束句②卒章显志,感发意志

【答题技巧】

1.准确、全面地判断句子运用的表达技巧

赏析句子题既然是以赏析表达技巧为主的暗考题,首要的一步就是要准确、

全面地判断它所使用的表达技巧。

(I)准确:要做到准确,首先,必须要理解每种表达技巧的个性用途;其次,

要将读懂诗句和把握诗句的内容实质这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前者是知识储备问题,

下面重点说说后者。对于判断表达技巧来说,首先要看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少考

生未能准确判断的原因是未能判断句子的表达方式。如果所给句子是描写句,自

然离不开描写技巧;如果是抒情句,自然离不开抒情技巧。其次看诗句的写作对

象,即看它是写景的、写人的、叙事的,还是抒情的,要善于根据写作对象去判

断“判断”的方向。

(2)全面:要做到全面,就要学会多角度分析,因为诗歌内容是相互联系的,

考虑句子的技巧,既要考虑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方式,也要考虑结构技巧。

例如陆游《秋兴》一诗尾联“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从描写方法

看,运用的是虚写;从表现手法看,运用的是想象;从抒情方式看,运用的是寓

情于景;从位置结构看,运用的是以景结情。不过,一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是

优先考虑角度。

当然,有时还要关注句子本身的语言特点:句子倒装一一错位的美;句子对

仗一一整齐的美;适当省略一一韵味悠长的美;长于炼字一一凝练的美。

2.全面、具体地分析表达效果

分析表达效果是赏析句子的最后环节,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一般而言,

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有三个方面:写景、造情、达情。具体到诗歌中的某个句子

的表达效果,一定要从句子本身出发,同时联系全文。

(1)全面分析:要有全面分析的意识,既要从内容角度考虑,更要从情感角度

考虑。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四个角度:

①内容'主旨角度。看它在塑造形象上是否具体、鲜明、生动,是否有利于

主旨的表达。

②思想感情角度。看它对思想表达是否突出、深化、升华,对情感表达是否

含蓄、强烈、丰富。

③技巧自身角度。一般而言,效果与手法密不可分。首先要看句子在表达上

有无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根据表达特点再去分析其表达效果。如果句子

是借景抒情,其效果就是抒情含蓄、意味深长;如果句子是虚实结合,其效果就

是拓宽诗境、表意更为深广等。

④位置角度。“效果”就是作用,句子的作用有时还与其在诗歌中的位置有

关。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甚至手法就有所不同。如首句有开篇点题、

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第三联、词的中间句)有转

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或以景结情。当然,

不是所有效果分析都要这样,但关注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关注其表达效果,

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角度。

(2)具体分析:所谓分析,就是把你赏析的过程和心得有层次地、令人信服地

写出来,不能笼统空泛,要结合具体诗句、词语进行分析。能结合文本作细致、

深入的分析,是评判赏析类题的重要标准。

【答题步骤】

第一步:理解意蕴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

这既是赏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赏句的一个角度。

第二步:多角度赏析

(1)语言特点。句子倒装——错位的美;句子对仗——整齐的美;适当省略一

—韵味悠长的美;长于炼字——凝练的美。

(2)表达技巧。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

(3)结构(构思)特点。①首句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渲染气

氛,奠定基调等。②中间句作用:承上启下。③结尾作用:总结全诗,深化或升

华主题;卒章显志,表现情感;以景衬情,用什么景烘托什么情;以景结情,含

蓄隽永。

题型三赏析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就是诗(词)人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区别

于其他诗(词)人的艺术特色,往往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有关。不同诗人

或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也往往表现出不同风格。

1.常见的用来描述语言特色风格的词语

①清新清秀清健平淡淡雅古朴质朴朴素朴实自然浅

显通俗优美华美华丽工丽典雅新奇鲜明生动形象准确

简洁简练凝练洗练明快传神

②高昂奔放豪放热情恢宏轻灵飘逸苍劲劲健强健雄

健雄奇雄伟雄壮雄浑浑厚俊爽旷达奇崛峭拔

③深沉低沉委婉含蓄风趣幽默诙谐朦胧隐晦细密悲

慨悲壮悲凉苍凉舒缓清冷孤峭清瘦

④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活泼晓畅笔调婉约色彩丰富富有韵律平

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诗画一体

2.不同题材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

题材语言风格题材语言风格

田园诗恬淡宁谧羁旅诗沉郁悲慨

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闺怨诗婉约凄切

咏史诗雄浑壮阔宫廷诗缠绵婉转

3.唐宋主要诗人作品的语言风格

诗人语言风格诗人语言风格

陈子昂古朴雄浑李商隐委婉含蓄

王勃雄放刚健温庭筠精巧艳丽

张若虚清丽自然李煜凄婉柔丽

孟浩然闲静淡远韦庄清丽流淡

王之涣清朗雄健晏殊闲雅婉丽

王昌龄自然雄浑梅尧臣朴素平淡

王维闲适恬淡欧阳修清新流畅

李白清新飘逸秦观清丽典雅

高适雄厚浑朴柳永伤感缠绵

岑参雄奇瑰丽苏轼豪放旷达

杜甫沉郁顿挫王安石雄健高峻

白居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