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深圳市罗湖区八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试卷+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26/01/wKhkGWYPQdKASURCAAGYkegyL9c715.jpg)
![2022-2023学年深圳市罗湖区八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试卷+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26/01/wKhkGWYPQdKASURCAAGYkegyL9c7152.jpg)
![2022-2023学年深圳市罗湖区八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试卷+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26/01/wKhkGWYPQdKASURCAAGYkegyL9c7153.jpg)
![2022-2023学年深圳市罗湖区八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试卷+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26/01/wKhkGWYPQdKASURCAAGYkegyL9c7154.jpg)
![2022-2023学年深圳市罗湖区八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试卷+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26/01/wKhkGWYPQdKASURCAAGYkegyL9c71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以下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A.深圳年平均气温约为36℃
B.中学生在百米赛跑中以8.8s获得冠军
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
2.(2分)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中,对于静放在车厢内桌面上的苹果,发生相对运动所选择的参照
物是()
A.这列火车的机车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
3.(2分)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巨,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
t
A.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时间t越少
C.v的大小由旦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t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4.(2分)“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
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
C.••D.
5.(2分)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四
个图像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第1页(共31页)
6.(2分)琴和瑟是我国传统的两种乐器,通过弹拨琴和瑟的弦使之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发声的琴弦,没有振动
B.琴和瑟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琴和瑟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时,它们的响度一定相同
D.人们依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出琴和瑟的声音
7.(2分)如图所示,根据图片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蛆蝠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fHz
"|发声频率||听觉频率
人啰18511001
如鼠加20遨]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8.(2分)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9.(2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三个环节来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B.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
C.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佩戴耳罩
D.用噪声强度显示仪监测声音强弱
第2页(共31页)
10.(2分)如图是从实验得到的海波熔化图象,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AB段表示熔化过程
B.图象的CD段表示熔化过程
C.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继续吸热
D.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不吸热也不放热
11.(2分)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
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12.(2分)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
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二、双选题(共8小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有错选不得分,有漏选得1分,每初二物理2/7小
题2分,共16分)
(多选)13.(2分)对于如图中刻度尺的使用错误之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刻度尺没有紧贴待测物体
B.零刻度线没有对齐待测物起始端
C.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D.刻度线没有和待测物平行
第3页(共31页)
(多选)14.(2分)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单人课桌长3挂,约0.6m(挂:张开手,大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多选)15.(2分)如图是反映新龟兔百米赛跑的s-t图象,请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
B.比赛开始时,乌龟先出发
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计相遇三次
D.整个比赛过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较大
(多选)16.(2分)下列各种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A.弹吉他时,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时,用到了理想实验法
C.在教室里没有产生回声,所以教室里我们听不到回声
D.正常情况下,人耳听声的范围为20〜2000Hz
(多选)17.(2分)如图所示的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记录于表,则()
A.乙音调较高
B.甲响度较小
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第4页(共31页)
(多选)18.(2分)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一一升华
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一一汽化
C.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一一液化
D.往豆浆中加糖,豆浆会变甜一一熔化
(多选)19.(2分)深圳在“回南天”的时候,房间里“湿气”很大,地砖上湿漉漉的。小明打开空调,
调节到制冷模式,观察到空调出风口喷出“白气”,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板上湿漉漉的属于液化现象
B.“白气”是空调吹出来的冷空气
C.“白气”形成过程需要放热
D.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主要是因为空气温度低,加快了水的放热
(多选)20.(2分)对于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t=100℃,能表示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腾图象
B.如果t=48℃,能表示海波的熔化图象
C.如果t=32℃,能表示蜡的熔化图象
D.如果t=0℃,能表示冰的凝固图象
三、填空、作图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作图2分,共11分)
21.(3分)如图甲,刻度尺测得木块的长度为cm;如图乙,体温计的读数是℃;
如图丙,秒表的读数为So
I....I..."TI"I"'T...._-।,,,“,,,,।,,,,,,,,,।,,,“,,,,“,,,,।,,,“,,,,।,,,“,,,,।,,,“,,,,[、
0cm1234♦40];J
丙
第5页(共31页)
22.(4分)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护人员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甲乙丙
(1)如图甲所示,戴着口罩的医生呼出的热气很容易在护目镜的(填“内”或“外”)侧起雾。
(2)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通过图乙所示的听诊器给病人诊病,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另
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
以免影响他人,这是在减弱噪声。
23.(4分)在“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进行实验,并将实验中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
时间/min012345678910
温度/℃9192939495969798999999
(1)如图甲所示,在安装器材时的顺序是(选填“从A到B”或“从B到A”)。
(2)如图乙中A、B所示,其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的变化情况。
(3)结合实验数据请在坐标纸中画出其沸腾前后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
第6页(共31页)
四、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4分)
24.(6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刘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图1
(1)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这说明了发声的
物体正在。
(2)如图2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
说明(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传声.
(3)如图3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声音变小,并由此推
理出。
25.(6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原理是o
(2)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若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C中点时的速度为VI,经过路程SAB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I.
V2(选填“V”或“=”)。
26.(6分)小华小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乙图是根
据实验数据得到的温度与时间的图像。
甲Z,
第7页(共31页)
(1)甲图中对试管的加热方法叫水浴加热法,优点是;
(2)乙图中,该物质的凝固过程对应图线中的(用字母表示)段,实验发现该物质是
(晶体/非晶体)。
27.(6分)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新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可能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
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于是他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1所示
的实验探究。
水葡被摊开的水徜水葡水滴吹风二葡水
一商水
D
图1图2
(1)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2)小新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
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
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水蒸发越快:他的操作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相
同。
(3)小新发现下雨天衣服干得比较慢,于是提出一个新的猜想:水蒸发的快慢可能跟有关。
五、计算题(共2小题,第28题8分,第29题7分,共15分)
28.(8分)小明骑自行车通过500m的大桥用时100s。求:
(1)小明骑车的速度;
(2)小明以这个速度骑行1500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
(3)小明以这个速度骑行lOmin通过的路程。
29.(7分)小张从家中出发到学校,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则:
(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张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3)小张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第8页(共31页)
六、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30.(5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声呐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
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如果遇到潜
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
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
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1)声呐发出的声波大多属于(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
速度比在空气中(选填“大”或“小”)。
(2)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声波信号,经过时间t接收到由潜艇B
反射回来的信号,则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是(用字母v、t表示)。
(3)在月球上(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你的判定依据
是O
31.(5分)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液态氮
某高速公路发生一起车祸,现场周围“寒气”逼人,车厢挂起冰柱,地面结了厚厚一层冰。原来是一辆
满载液态氮的大货车发生事故,导致氮气泄漏。罐车尾部不断冒出''白气",并且越来越多,车尾部开始
结冰,车厢下端已经有大约10cm长的冰柱,液氮泄漏后立即汽化。据介绍,液氮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
如果有足够多的液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周围气温降低到零下50℃,情况比较危险……
(1)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常温、常压下是(选填“固”“液”或“气”)态,罐车里液
态氮是用压缩体积和的方式把氮气(填物态变化名称)装入钢罐里的。
(2)罐车内液态氮发生泄露时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
成的,该过程中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第9页(共3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以下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A.深圳年平均气温约为36℃
B.中学生在百米赛跑中以8.8s获得冠军
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
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深圳年平均气温约为22℃,故A错误:
B、中学生跑完100m的时间约15s,故B错误;
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故C正确;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l.lm/s,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不同物理量的估测,有的需要生活经验、有的需要换算单位、有的需要简单计算,最后判断哪
个选项符合实际。
2.(2分)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中,对于静放在车厢内桌面上的苹果,发生相对运动所选择的参照
物是()
A.这列火车的机车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
【分析】在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时都要先选定一个参照物,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于参照物的,参照物不
同则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
【解答】解:车厢小桌上的苹果与车门、机车、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
以车门、机车、坐在车闹椅子上的乘客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从桌旁走过的列车员为参照物时,苹
果与列车员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苹果相对于列车员是运动的。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
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10页(共31页)
3.(2分)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旦,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
t
A.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时间t越少
C.v的大小由旦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t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分析】①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都是不变的,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
无关;
②在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解答】解:
A、物体运动速度较大,运动时间不确定,由s=vt知通过的路程不确定。此选项错误;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不确定,由t=互知所用时间不确定。此选项错误:
V
C、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时间t是原来的几倍,路程s就是原来的几倍,其速度v=且是不变的。此选项
t
正确;
D、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物理意义、计算公式的应用,关键知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保持不变,
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
4.(2分)“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
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
C.•••••D.•
【分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的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分析个选项看各相邻两点间的
距离是否相等,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由图知,ABCD中,只有B中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则B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Bo
【点评】频闪照相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判断出物体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是否相等、知道做匀速直线
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路程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第11页(共31页)
5.(2分)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四
个图像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0
①②③④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小;匀速直线运动
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解答】解:
①图像中线段与时间轴平行,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②此图像表示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也就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此图像表示汽车速度保持不变,一直在匀速直线运动;
④此图像的意思是汽车加速行驶。
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②③,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将物理规律以函数或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
基础性、工具性,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6.(2分)琴和瑟是我国传统的两种乐器,通过弹拨琴和瑟的弦使之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发声的琴弦,没有振动
B.琴和瑟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琴和瑟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时,它们的响度一定相同
D.人们依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出琴和瑟的声音
【分析】(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
【解答】解: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因此正在发声的琴弦一定在振动,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故B错误;
C、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因
第12页(共31页)
此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c错误;
D、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人们能区分出琴和瑟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三要素的辨析,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7.(2分)如图所示,根据图片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蛆蝠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fHz
"|发声频率||听觉频率
人啰18511001
4/120遨]
端琳“000]2000]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分析】不同声音的频率不同,不同动物的发声频率和接收声音的频率也不同。
需要根据图片所给信息进行判断。
【解答】解:根据图片,可得:
人和蝙蝠的发声频率范围都比听觉范围要小,但都只能听到一部分频率的声音。
人和蝙蝠的听觉范围不完全相同:人耳只能听到20-20000Hz的声音,蝙蝠只能听到1000-120000Hz
的声音。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频率的掌握情况,同时需要学会对图片信息的分析总结能力。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第13页(共31页)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
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
故A正确;
B、甲、丙的振动的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波形相同,音色相同,故B错误;
C、乙、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丙、丁响度不相同,音色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
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
9.(2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三个环节来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B.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
C.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佩戴耳罩
D.用噪声强度显示仪监测声音强弱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
【解答】解:A、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佩戴耳罩,这是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噪声强度显示仪监测声音强弱,不能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噪声的防治途径的了解和掌握,基础题。
10.(2分)如图是从实验得到的海波熔化图象,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4页(共31页)
温度/c
D
A.图象中的AB段表示熔化过程
B.图象的CD段表示熔化过程
C.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继续吸热
D.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不吸热也不放热
【分析】从熔化图象特点可看出海波为晶体,海波在AB段呈固态,吸热升温;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
对应温度为熔点,对应的时间为熔化时间,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并存状态,需要吸收热量;CD段全部
熔化为液态,继续吸热升温。
【解答】解:A、海波在AB段呈固态,随着加热时间的进行,温度逐渐升高,故A错误;
B、海波在CD段为液态,继续吸热升温。故B错误;
CD、图象在BC段呈水平线段,在这段时间内,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熔化过程,是固液共存状
态,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o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能够通过图象判断晶体或非晶体,同时对熔化图
象上每段过程的状态、吸热情况和温度变化情况都要理解掌握。
11.(2分)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
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且要继续吸热。并且要知道晶体熔化过程
中的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
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在冰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为0℃,保持不变,
第15页(共31页)
所以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oc,但试管中的冰和烧杯中的冰的温度相同,试管中的冰不能从烧杯中继
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及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12.(2分)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
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分析】夏天,室外温度高,室内温度低,室外的水蒸气液化,小水珠在外面;冬天,室内温度高,室
外温度低,室内水蒸气液化,水珠在内表面。
【解答】解:酷暑的夏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窗户玻璃比室外空气温度低,室外空气中
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为小水珠凝结在玻璃外表面。
寒冷的冬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窗玻璃比室内温度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
小水珠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
故选:B。
【点评】当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低时,室内水蒸气液化:当室内温度低室外温度高时,室外水蒸气液化。
不应弄混了。
二、双选题(共8小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有错选不得分,有漏选得1分,每初二物理2/7小
题2分,共16分)
(多选)13.(2分)对于如图中刻度尺的使用错误之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刻度尺没有紧贴待测物体
B.零刻度线没有对齐待测物起始端
C.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第16页(共31页)
D.刻度线没有和待测物平行
【分析】(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刻度尺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是刻度
尺的分度值;
(2)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物体两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之差是物体的长度;
(3)刻度尺的使用规则为:零刻度线磨损的要从其它整数位置开始测量;刻度尺要放正,不能倾斜;刻
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视线要和刻度垂直。
【解答】解:图中零刻度线没有对齐待测物体的起始端;视线也没有正对刻度线,BC的说法符合题意。
故选:BCo
【点评】此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
(多选)14.(2分)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单人课桌长3挂,约0.6m(挂:张开手,大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分析】据日常生活中关于长度的常识进行估测。
【解答】解:A、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与自己的身高差不多,为1.6m,所以教室的
宽度大约是5臂展,约8m,故A正确;
B、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在1m左右,10步幅应该在10m左右,远小于30m,故B错误;
C、一挂约0.2m,单人课桌长3挂,约0.6m,故C正确;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cm,远小于10cm,故D错误。
故选:AC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一些长度的估测,对物理量的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
所学知识对身边的物体多观察,多思考,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多选)15.(2分)如图是反映新龟兔百米赛跑的s-t图象,请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ts
0tit2
第17页(共31页)
A.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
B.比赛开始时,乌龟先出发
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计相遇三次
D.整个比赛过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较大
【分析】(1)由图象可知,完成100m路程所用时间最短者获胜;
(2)由图象可知,ti这段时间内兔子静止,乌龟运动;
(3)图线相交,表示相遇;
(4)全程所用时间越短,则平均速度越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完成100m路程所用时间最短者获胜,兔子用时小于乌龟用时,所以兔子
获胜,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ti这段时间内兔子静止,乌龟运动,即乌龟先出发,故B正确;
C、由图线可知,比赛途中,两个图线有三个交点,表明相遇三次,故C正确;
D、整个比赛过程中,兔子用时最短,由速度公式丫=且可知,在s一定的情况下,t越小,v越大,即兔
t
子的平均速度较大,故D错误。
故选:BCo
【点评】本题考查s-t图象及其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的知识,利用s-t图象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
图线的交点表示相遇。
(多选)16.(2分)下列各种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A.弹吉他时,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时,用到了理想实验法
C.在教室里没有产生回声,所以教室里我们听不到回声
D.正常情况下,人耳听声的范围为20〜2000Hz
【分析】音调的影响因素是频率,响度的影响因素是振幅;
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时,将钟罩内空气抽走,无限接近真空,用到了理想实验法;
回声是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如果小于0.1s,原声和回声混合
在一起,人耳不能分开;
正常情况下,人耳听声的范围在20-20000Hz之间。
【解答】解:A、弹吉他时,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正确;
B、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时,由于不能将瓶中的空气抽空,所以不能形成绝对的真空,故真空不能传声
第18页(共31页)
的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出来的,所以采用的是理想实验法;B正确;
C、在教室里,由于我们说话的地点离墙较近,当我们说话时,声音传到墙壁上反射回来的时间与我们
说话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时间差短,因此人耳区分不开原声与回声,故C错误;
D、正常情况下,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D错误:
故选:ABo
【点评】本题考查决定音调的因素、理想实验法及人听到回声的条件及人的听觉范围,涉及的知识点较
多。
(多选)17.(2分)如图所示的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记录于表,则()
声音声音强弱的等级频率/Hz
/dB
甲701100
乙110700
声源监测器
A.乙音调较高
B.甲响度较小
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分析】声音的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有关,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解答】解:A、声音的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有表中信息可知,甲的音调高,故A
错误;
BC、声音的强弱用响度表示,其大小用单位分贝表示,分贝值越大表示声音的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大,
由表可知,声音甲的分贝值小于声音乙的分贝值,故甲声音的响度较小,即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
较小,故B正确、C错误。
D、由表中信息可知,甲声音的频率高于乙声音的频率,所以甲声音的音调较高,每秒振动的次数多;
乙声音的音调较低,每秒振动的次数少,振动得慢,故D正确。
故选:BD。
第19页(共31页)
【点评】本题考查了响度与振幅、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音调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
(多选)18.(2分)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一一升华
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一一汽化
C.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一一液化
D.往豆浆中加糖,豆浆会变甜一一熔化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解答】解:A.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头发上的水分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
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B正确;
C.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水中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
D.往豆浆中加糖,糖会溶解,不是熔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BCo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判断,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
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多选)19.(2分)深圳在“回南天”的时候,房间里“湿气”很大,地砖上湿漉漉的。小明打开空调,
调节到制冷模式,观察到空调出风口喷出“白气”,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板上湿漉漉的属于液化现象
B.“白气”是空调吹出来的冷空气
C.“白气”形成过程需要放热
D.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主要是因为空气温度低,加快了水的放热
【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过程放出热量;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
如果升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就会加快液体的蒸发。
【解答】解:A.地板上湿漉漉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导致的,故A正确:
BC.空气中水蒸气遇到空调吹出来的冷空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液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故B
错误,C正确;
D.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主要是因为空调吹出的风加快了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水的蒸发,蒸发吸热,故D
错误。
第20页(共31页)
故选:AC。
【点评】此题考查了液化现象和影响蒸发快慢因素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应用题。
(多选)20.(2分)对于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t=100℃,能表示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腾图象
B.如果t=48℃,能表示海波的熔化图象
C.如果t=32℃,能表示蜡的熔化图象
D.如果t=0℃,能表示冰的凝固图象
【分析】(1)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
熔点和凝固点,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解答】解:为便于分析,给图像上各段标上字母,如下图所示:
A、从图象中可以看出,AB段温度一直在升高,因此水还没有沸腾;BC段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
如果t=100℃,能表示水的沸腾图象,故A正确;
B、海波是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如果t=48C,能表示
海波的熔化图象,故B正确;
C、蜡是非晶体,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因此如果t=32℃,
不能表示蜡的熔化图象,故C错误;
D、冰是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AB段冰吸热温度升高,BC段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过
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如果t=0℃,不能表示冰的凝固,故D错误。
故选:ABo
第21页(共31页)
【点评】本题考查对晶体的熔化和液体沸腾图象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好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以及液体沸腾
时的温度变化特点是关键
三、填空、作图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作图2分,共11分)
21.(3分)如图甲,刻度尺测得木块的长度为2.85cm:如图乙,体温计的读数是37.8℃:如图
丙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
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
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使用体温计读数先确认分度值,再观察液柱的液面对应的刻度;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图甲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cm=1mm,即此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2.85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2.85cm;
图乙中,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C,此时的示数是37.8℃;
图丙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Imin和2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
大盘指针在39.8s,因此秒表读数为min39.8s,即:99.8s。
第22页(共31页)
故答案为:2.85;37.8;99.8。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体温计和秒表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我
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22.(4分)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护人员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甲乙丙
(1)如图甲所示,戴着口罩的医生呼出的热气很容易在护目镜的内(填“内”或“外”)侧起雾。
(2)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通过图乙所示的听诊器给病人诊病,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另
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响度,
以免影响他人,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声音有两方面的应用:①声音能够传递信息,②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
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例子来回答。
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
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1)医护人员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雾气”在护目镜内侧,“雾气”形成的原因
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护目镜内表面液化为小水滴;
(2)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
“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响度;以免影响他人,
不说话是控制噪声的产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1)内;(2)信息;响度;声源处。
【点评】此题考查液化概念、声音传递信息、减弱噪声的途径,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求平时学习时
多联系生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4分)在“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进行实验,并将实验中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
第23页(共31页)
丙
时间/min012345678910
温度/℃9192939495969798999999
(1)如图甲所示,在安装器材时的顺序是从B到A(选填“从A到B”或“从B到A”)。
(2)如图乙中A、B所示,其图_A_是水沸腾时的气泡的变化情况。
(3)结合实验数据请在坐标纸中画出其沸腾前后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
【分析】(1)组装器材时遵循从左到右,自下而上的原则,酒精灯加热应用外焰加热;
(2)沸腾前,上层的水温度较低,上升的气泡遇低温液化,气泡减小;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
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所以其体积逐渐增大,到液面处破裂;
(3)在画水的沸腾图象时,首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描点,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解答】解:(1)如图甲中的器材安装顺序是从左到右,自下而上的原则,酒精灯加热应用外焰加热,
故调节烧杯下铁圈的高度时,需要点燃酒精灯调节;
(2)沸腾前,上层的水温度较低,上升的气泡遇低温液化,气泡减小;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液体
汽化为水蒸气在气泡内上升到达液面破裂释放出来;
(3)表格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温度,在表格先描点,然后把所描的点用线连接即可,如下图:
故答案为:(1)从B到A;(2)A;(3)见解答。
【点评】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应能熟练装配实验的装置,并能分析实验条件对其结果的影响,
同时要学会分析温度随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办公室空间的灵活性与可变性设计
- 现代物流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
- 学校记者团国庆节活动方案
- 现代企业的办公自动化与多维度管理培训体系构建研究
- 现代企业家的自我管理与时间管理策略
- 现代汽车制造工艺的变革与教育新模式
- 现代企业决策中的核心能力体现
- 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早教
- 2023三年级数学下册 四 绿色生态园-解决问题第3课时说课稿 青岛版六三制001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二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3)教学说课稿 人民版必修2
-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安排表(完整版)
- 2025年有机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4美团共享出行加盟合同
- 2023-2024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综合题)
- 2024年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册单元测评与答案
- 【渞法】学会自我保护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2024)
- 2025-2030年中国融雪剂行业运行动态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DB31∕T 1043-2017 暴雨强度公式与设计雨型标准
-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6)-江西省(解析版)
- 2025保安部年度工作计划
- 2024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