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自考00235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1页
2011年10月自考00235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2页
2011年10月自考00235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3页
2011年10月自考00235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4页
2011年10月自考00235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犯罪学(一)年月真题

00235201110

1、【单选题】研究犯罪现象的产生及发展变化规律,探求犯罪原因及防控对策的科学称为

刑事侦查学

刑法学

A:

犯罪学

B:

罪犯矫正学

C:

答D:案:C

解析:研究犯罪现象的产生及发展变化规律,探求犯罪原因及防控对策的科学称为犯罪

学。

2、【单选题】研究犯罪人的犯罪生涯或预测犯罪人未来行为方向或研究、预测特定罪犯矫正

效果的方法是

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A:

典型调查

B:

个案调查

C:

答D:案:D

解析:研究犯罪人的犯罪生涯或预测犯罪人未来行为方向或研究、预测特定罪犯矫正效果

的方法是个案调查。

3、【单选题】依龙勃罗梭的观点,社会防卫的前提是

消除犯罪条件

鉴别犯罪人

A:

消除贫困

B:

严密立法

C:

答D:案:B

解析:依龙勃罗梭的观点,社会防卫的前提是鉴别犯罪人。

4、【单选题】在当代犯罪学的研究中居主导地位的理论是

犯罪环境学

犯罪经济学

A:

B:

犯罪心理学

犯罪社会学

C:

答D:案:D

解析:在当代犯罪学的研究中居主导地位的理论是犯罪社会学。

5、【单选题】菲利认为,犯罪饱和法则的主要表现之一是

犯罪数量的周期性变动

犯罪危害的周期性变动

A:

犯罪结构的周期性变动

B:

犯罪性质的周期性变动

C:

答D:案:A

解析:菲利认为,犯罪饱和法则的主要表现之一是犯罪数量的周期性变动。

6、【单选题】把犯罪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的实证学派学者是

龙勃罗梭

菲利

A:

加罗法洛

B:

胡顿

C:

答D:案:C

解析:【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把犯罪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的实证学派

学者是加罗法洛。

7、【单选题】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而非依据主题灵活设问的访谈被称为

直接访谈

间接访谈

A:

结构式访谈

B:

非结构性访谈

C:

答D:案:C

解析:结构式访谈又名标准化访谈,结构式访谈是一种定量研究方法。这种访谈的访问物

件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选取,一般采用机率抽样。访问的过程也是高度标准化的,

即对所有被访问者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对被访者回答的记录方式等是完

全统一的。

8、【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犯罪产生的根源是

财产矛盾

利益观念

A:

社会分工

B:

私有制

C:

答D: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犯罪产生的根源是私有制。

9、【单选题】下列诸项中,属于犯罪统计规律的是

恒比定律

差别规律

A:

漏斗效应

B:

反射效应

C:

答D:案:C

解析:在犯罪数量统计中,存在着警察、检察院、法院三个职能部门不同的统计数量,各

统计数量之间存在着依次递减的现象。犯罪学中将此现象称为“漏斗效应”。

10、【单选题】反映犯罪现象的影响和传播规律的是

起伏律

消长律

A:

辐射律

B:

因果律

C:

答D:案:C

解析:反映犯罪现象的影响和传播规律的是辐射律。

11、【单选题】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80%的时期是

50年代初期

60年代中后期

A:

80年代初期

B:

2000年以后

C:

答D:案:C

解析: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80%的时期是80年代初期。

12、【单选题】暴力犯罪的情感特征一般是

冲动性

冷静性

A:

有同情心

B:

好奇性

C:

答D:案:A

解析:暴力犯罪的情感特征一般是冲动性。

13、【单选题】影响犯罪行为方式是隐蔽还是公开的是

犯罪行为的动力机制

犯罪行为的运作机制

A:

犯罪行为的抑制机制

B:

犯罪行为的评估机制

C:

答D:案:B

解析:影响犯罪行为方式是隐蔽还是公开的是犯罪行为的运作机制。

14、【单选题】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多用亚文化理论解释

男性犯罪的成因

女性犯罪的成因

A: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B:

老年人犯罪的成因

C:

答D:案:C

解析: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多用亚文化理论解释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15、【单选题】犯罪动机是

犯罪的直接原因

犯罪的条件

A:

犯罪的相关因素

B:

犯罪的根源

C:

答D:案:A

解析:犯罪动机是犯罪的直接原因。

16、【单选题】下列诸项中,属于犯罪直接原因的是

犯罪意识

犯罪工具

A:

犯罪时间

B:

犯罪对象

C:

答D:案:A

解析:激情犯罪人,是指受强烈的突发的情绪控制下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人。此类犯罪人

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前,没有犯罪意识,也没有犯罪的心理准备,但由于受到某种外来的

刺激,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以致失控,突然实施了犯罪行为。P119

17、【单选题】下列诸项中,不属于犯罪社会原因的是

犯罪观

不良的社会风气

A:

私有制

B:

法律严重滞后

C:

答D:案:A

解析:犯罪社会原因包括:(1)不良的社会风气;(2)私有制;(3)法律严重滞后。

18、【单选题】易导致犯罪行为产生的文化冲突类型是

审美观冲突

经营方式冲突

A:

生活习惯冲突

B:

行为规范冲突

C:

答D:案:D

解析:易导致犯罪行为产生的文化冲突类型是行为规范冲突。

19、【单选题】家庭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可能导致易形成犯罪行为的

不良气质

不良体质

A:

不良体格

B:

不良人格

C:

答D:案:D

解析:家庭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可能导致易形成犯罪行为的不良人格。

20、【单选题】个人对自身、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认知程度及评价被称为

世界观

人生观

A:

规范意识

B:

自我意识

C:

答D:案:D

解析:个人对自身、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认知程度及评价被称为自我意识。

21、【单选题】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身体、物质、精神损失以及所引发的反应被称为

被害现象

被害后果

A:

被害形式

B:

被害原因

C:

答D:案:B

解析:【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身体、物质、精神损失以

及所引发的反应被称为被害后果。

22、【单选题】犯罪心理学发现,犯罪动机一旦产生就具有了明确的

内部冲突性

控制性

A:

目标指向性

B:

自我意识性

C:

答D:案:C

解析:犯罪心理学发现,犯罪动机一旦产生就具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向性。

23、【单选题】趋势外推法所根据的预测原理是

系统性原理

可知性原理

A:

可控性原理

B:

连续性原理

C:

答D:案:D

解析:趋势外推法是指将预测对象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趋势外推到未来的方法,具有连续

性原理。

24、【单选题】在犯罪预测的诸方法中,常采用匿名方式进行的是

个人经验判断法

集体经验判断法

A:

专家调查法

B:

综合调查法

C:

答D:案:C

解析:专家调查法:也称专家意见征询法或特尔菲法,是指以匿名方式,轮番征询专家意

见,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一种经验判断方法。

25、【单选题】犯罪预防体系及措施针对的是

犯罪人

犯罪行为

A:

犯罪现象

B:

犯罪原因

C:

答D:案:D

解析:犯罪预防体系及措施针对的是犯罪原因。

26、【单选题】在犯罪的侦查、起诉、审判、改造环节中,采取的有别于成年人的、目的在

于挽救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的方法是

保护性预防

疏导性预防

A:

堵塞性预防

B:

控制性预防

C:

答D:案:A

解析:保护性预防指的是组织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

德、行政和法律等方面,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工作、娱乐提供有利条件,以保护他们

健康成长。具体措施包括:由国家、社会和家庭共同抓好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问题,使青少

年从小受到精神文明的培养,以免沾染恶习等。

27、【单选题】下列诸项中,属于三级预防理论中第一层次的预防措施是

通过环境设计堵塞漏洞

制定避免学生逃学计划

A:

严密监控缓刑者

B:

提高警察的反应速度

C:

D:

答案:A

解析:从公共卫生的观点来看,第一层次的预防是为了避免疾病最初出现所采取的措

施。包括公共卫生机构所做的接种免疫和清扫环境卫生的工作。第二层次预防集中在那

些已经疾病早期症兆的人和环境上,包括对这些人的X光检査和为接触有毒物质的人员进

行的定期检査等。第三层次的预防集中在疾病已经出现一阶段,釆取措施旨在消除已经出

现的问题并采取步骤防止问题再次出现。P360

28、【单选题】在犯罪易发区或多发区,进行预防犯罪的相关设计,采用制约和限制犯罪发

生的措施被称为

心理预防

社会预防

A:

专业预防

B:

情境预防

C:

答D:案:D

解析:在犯罪易发区或多发区,进行预防犯罪的相关设计,采用制约和限制犯罪发生的措

施被称为情境预防。

29、【单选题】以下措施不属于我国犯罪防控系统第二道防线的是

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

目标加固

A:

倡导主文化遏制反文化

B:

贵重物品标刻

C:

答D:案:C

解析:我国犯罪防控系统通过建立人力防控系统、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贵重物品标刻等

筑起第二道防线。

30、【单选题】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社会帮教骨干力量的是

社区民警

帮教对象的朋友

A:

狱警

B:

村委会治保人员

C:

答D:案:B

31、【多选题】下列诸项中,属于实证犯罪学派之观点的有

起伏律

天生犯罪人论

A:

犯罪饱和法则

B:

自然犯罪观

C:

自由意志论

D:

答E:案:BCD

32、【多选题】菲利的代表作品有

《刑罚原理》

《犯罪社会学》

A:

《刑法学原理》

B:

《犯罪学》

C:

《社会主义与犯罪》

D:

答E:案:BCE

解析:菲利一生著作颇多,除《犯罪社会学》外,其他关于犯罪的著作主要有:.《对自由

意志的否定和归罪理论》(1878).,《刑法实证学派》(1883)、《社会主义与犯罪》

(1883)、《论杀人与自杀•法律责任》(1884)、《文艺作品中的犯罪人》(1896)、

《犯罪研究》(1902)、《刑法学中的刑事辩护研究》(1908)、《刑法学原理》

(1928)等。P50-P51

33、【多选题】下列关于犯罪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引起犯罪增多

犯罪的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A:

在中世纪的欧洲,侵犯宗教的行为往往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犯罪

B:

犯罪不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

C:

特定的社会变迁与经济进程对不同制度国家的犯罪现象发生相同或相似的影响

D:

答E:案:ABCDE

34、【多选题】下列关于模仿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模仿论是萨瑟兰提出来的

模仿过程中,人们接触愈密切就愈可能相互模仿

A:

模仿是指人按照一定的榜样实施特定动作和行为的过程

B:

媒体的暴力镜头容易引起青少年的模仿,进而容易产生暴力犯罪

C:

一个人走向犯罪道路是后天受社会风气、风俗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并不是先天决定的

D:

答E:案:BCDE

35、【多选题】下列关于犯罪人的表述,错误的是

重新犯罪人就是累犯

《犯罪人论》是龙勃罗梭的代表作

A:

犯罪人分类与刑事责任个别化有关

B:

变态人格者实施犯罪一般都具有预谋性和计划性

C:

女性犯罪人多实施非暴力性的卖淫、诈骗、杀婴等犯罪行为

D:

答E:案:AD

36、【问答题】犯罪原因学

答案:犯罪原因学即狭义犯罪学,是指将犯罪现象和犯罪人作为整体进行分析、研究,探

求犯罪发生的原因及规律的科学,其核心在于揭示犯罪原因。

37、【问答题】社会调查法

答案:社会调查法是有计划地通过实际调查获取一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的原始资料,用于描

述犯罪现象、分析犯罪原因和提出犯罪预防对策的研究方法。

38、【问答题】有责性被害人

答案:有责性被害人是指由于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悖德行为,或主观上有一定过错,而

遭致犯罪侵害的人。

39、【问答题】代际转换

答案:代际转换是指暴力行为在代际之间的循环,即在成长早期受到暴力及其他形式虐待

的个体,在成人后也具有暴力倾向或虐待他人的现象。

40、【问答题】技防

答案:技防是指利用光学、声学、化学、电子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防范犯罪的具体措施

和方法。

41、【问答题】社会整合

答案:社会整合也称社会一体化,是指社会的各方面、各部分结合为一个统一的、协调的

整体的过程和结果。

42、【问答题】简述犯罪学的作用。

答案:犯罪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犯罪现象的学科,其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认识犯罪;(2)为制定和完善刑事政策、刑事法律提供依据;(3)为预防犯

罪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4)为培育犯罪预防的社会基础提供帮助。

43、【问答题】简述挫折—攻击理论及其对暴力犯罪行为的影响。

答案:挫折一攻击理论是一个犯罪心理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当一个人的动机、行为遭

遇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从而引起犯罪。挫折攻击分为两类:(1)

一是指向内部的惩罚,即对自己进行攻击,以求自我解脱,典型现象就是自杀;(2)

二是指向外部的惩罚,即对他人进行攻击,往往导致暴力犯罪。

44、【问答题】简述潜在被害人的特点及其在犯罪行为发生中的作用。

答案:潜在被害人具有下列特点:(1)一是自身具有被害因素;(2)二是所处的环

境和条件增加了其遭受犯罪侵害的可能性。潜在被害人的特点促进了犯罪行为的发生。

45、【问答题】简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

答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1)打击;(2)防范;(3)教

育;(4)管理;(5)建设;(6)改造。

46、【问答题】论古典犯罪学派犯罪预防的理论与实践。

答案:(1)通过刑罚预防犯罪。(2)预防犯罪比惩罚犯罪更高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