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诗赋中“树”的意象研究_第1页
庾信诗赋中“树”的意象研究_第2页
庾信诗赋中“树”的意象研究_第3页
庾信诗赋中“树”的意象研究_第4页
庾信诗赋中“树”的意象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南北方的不同文化,是庾信诗歌风格发生变化的现实基础。庾信“树”意象从“树”到“枯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他在南北方两个不同地域的影响,而在这种地域下的文化所产生的文学风格,也是促进庾信诗赋转变的原因,但也不能忽略庾信的文学底蕴和才情,在二者的结合下,让庾信在创作中有了很大的转变。4.2作者心境的变化不同的风景会影响到人不同的心情。庾信在前后期创作中的不同心境,自然使得他在创作中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宣泄。在南梁时,他身为门阀士族,自然过得无忧无虑,春风得意。因而在那个时候他所看到和想到的自然是一片生机、欣欣向荣的繁华春景,以及明艳动人的美人和蓬勃发展的梁王朝。然而,羁留北朝之后,庾信看着身边的亲人离世,好友南归,而自己却仍然困于北朝,不得返乡。后来羁留北朝期间又目睹了国破家亡,身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巨变之下,使得他的心灵受到了重创,再也没有当初的意气风发,眼中只有无限的悲凉。因而也从“树”转变向“枯树”,使得读者从他后期的作品中,可以深切的感受到那种凄苦寒冷之情,展现出他的心理状态。在他的创作中,所描写的景物都带上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了景物之上,感叹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公。但是身处时代洪流中的庾信,也仅仅是一叶扁舟,对所发生的一切只能听之任之。除了感叹和妥协外,他只能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赋之中,缓解自己的郁郁之情。在北方文学的影响和诗人心境的变化下,他的创作风格自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南到北的经历困扰了庾信一生,让他至死都不得含笑而终,但也造就了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北朝文化的交流。是他将南北朝不同的文风结合起来,形成了刚健豪放、苍凉悲壮的文风。这是他在南北文化交融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说他是“南北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当之无愧的。5庾信诗赋中“树”意象对后世的影响5.1对后世诗赋创作的影响庾信创作中的“树”意象,在诗赋创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影响深远而广泛。在唐太宗的《秋日效庾信体》中:“岭衔宵月桂,珠穿晓露丛。”这两句中的对桂树的描写,与月并列,写出了桂树的冷清,但是与月光相结合,更是体现出一种凄清之美。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庾信前期的诗风,也能体会到庾信后期的诗风,这是唐太宗对庾信诗歌的一种新的体现。在唐代,虽然唐太宗已经效仿过庾信,但并没有大力推崇。第一个发现“庾信”的是大诗人杜甫,他欣赏庾信的诗作,甚至评价道:“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出自《咏怀古迹》第一首),并且也追随了庾信的脚步。杜甫对庾信的继承,与两人的身世经历也有一定的关系,庾信后期羁留北朝,见证了家国动乱,而杜甫则经历了安史之乱,两人在身世经历上的相同,也是杜甫学习庾信的原因之一。杜甫学习庾信的“清新”“凌云恣肆”之意,也继承了庾信的家国之思和羁旅他乡的“老成”之意,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杜甫曾写过许多的枯树诗,如“枯叶散落满山岗,风吹黄河水东流”(《枯叶诗》),萧瑟的秋风吹过山岗,留下满地枯叶,树木生机消退,秋风再度吹过黄河,裹挟着落叶随黄河水向东远流。杜甫继承庾信的《枯树赋》,都是对枯树的悲哀命运的感叹,映射出人的不幸,也反映出了对国家兴亡的担忧。宋代在对于诗歌的创新方面,更是不遗余力了。宋代文人特别推崇杜甫,在爱屋及乌的情况下,他们也开始研究庾信。特别是到了南宋时期,南宋偏安一隅和庾信所处环境大相径庭,将庾信的作品和形象写入词作之中。明清时期也有许多作家对庾信推崇备至。清代学者倪璠更是充分肯定了庾信在中国文学史上“集南北之大成”的名号,同时撰写《庾子山集注》,虽不免有些讹误,但总体上注释详实,考据有力,为后世庾信研究奠定了基础。5.2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启示在庾信的身上,可以看到许多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的特征,当然他身上也有文人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庾信前后期不同的诗文中所展现出来的不同“树”的意象,是其对自己命运的真实写照,它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意蕴,完全可以供后人借鉴。创作者在创作时,不妨参考他的心态、对于生命和命运的认识,从而将他的思想意蕴进行转化,形成属于自己的独有的思想情感。“树”这个意象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当代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描写对象,树所能代表的内涵也是非常广泛的。“树”作为原型而生成散文诗也不在少数,如:席慕容的《我是一棵树》写出了她对生命的感悟,写出了无私绽放的生命之树;艾青的《树》表达出他对树木顽强生命力的赞颂,以及独立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还有我们最为熟知的舒婷的《致橡树》,则表达出了一种独立平等、相互扶持、相互理解的爱情观;而牛汉的《半棵树》却另辟蹊径,与上面几位所表达的大相径庭。他写出的树,是一种残缺的树,是与大地失去牵绊,被破坏的树,给人一种风烛残年的感觉,但他却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出一颗倔强傲然挺立的树。从这几首诗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作者都在赞颂树的坚忍不拔、努力向上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这一特点。当然,由于每位作家所处的环境和心态的不同,他们对于“树”意象的更多表达也是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在现代背景下所发掘出来的新的“树”意象,也许他们也借鉴到了之前人的一些想法和感受。他们的这些创作中,有欣欣荣的繁盛之树,也有生机即将败亡的枯萎之树,都是在不断地借鉴、开拓与创新。文学之路,一脉相承。生活在工业化时代,被快节奏和各种压力侵占了生活,这也可以与庾信的“悲苦”进行结合。不能被眼前的压力打倒,也应该学习庾信那样,尽管受到命运的压迫,也要大步向前走,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妨将目光放在自然中,去体悟自然地变迁,感受生命的流动,从他的复杂人生经历、书写风格中,获得一些启发。无论怎样,都需要保持理性。在理性的基础上对庾信的继承,既要学习,又要引以为戒。结论庾信少年成才,文思敏捷,因而在创作方面他能带给后世很多具有启发性的东西。他生于南方死于北方,他的阅历和感受就是他创作的源泉。经历了四朝十帝的庾信,也被后世称为“庾信文章老更成”,在南北文风的共同影响之下,让他的创作兼具了刚劲雄浑和绮丽浮美的词风。本文是对庾信身处南北朝不同时期所使用的“树”意象,进行了简略的分析,对于他的作品分析存在局限。将重点放在了庾信从“树”到“枯树”转变的原因,进而揭示出作者心态和地域环境对创作者的影响。也可以通过他在同一大时期下,不同时间段的相同“树”意象来对庾信进行一个分析研究。庾信在题画诗方面也有不小的建树。比如在本文中也有提及的《咏画屏风诗》,这组诗中也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因而对于庾信的研究任重道远。参考文献任振镐.深沉凄切韵长旨远──从《哀江南赋》看庾信的创作手法[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4):30-34+64.罗建伦.两晋南北朝文人雅集论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1.尹晓琳.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汉文创作的文化内涵[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30(06):146-151.文蕾蕾.南朝士族文学与庾信创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张亚新.魏晋南北朝民歌简论[J].贵州文史丛刊,1984(02):103-111.焦燕.庾信诗赋意象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7.岳赟赟.从“树”到“枯树”:庾信诗文意象的生成机制及审美转向[J].济宁学院学报,2022,43(02):8-14.胡政.论庾信入北后创作中的意象[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02):99-100.吴凤玲.论庾信后期创作中的“悲苦”类意象[J].作家,2009(24):119-120.胡悦.庾信赋中桃意象的嬗变[J].文化学刊,2019(12):231-234.许宛春.庾信作品中的“树“意象[J].南都学坛,2002(05):117.林怡.论庾信对植物意象的应用———以“桂”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3):61-66.臧清.枯树意象:庾信在北朝[J].中国文化研究,1994(02):69-75+6.黄彦延.魏晋南北朝诗歌松柏意象的生成与衍变[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李培蓓,李松.枯树、梧桐与白鹭:美国杂志《中国文学》(CLEAR)的唐诗意象研究[J].北部湾大学学报,2021,36(03):61-68+108.汪悦进,张雨萌.枯树吟:中国抒情山水画的前奏[J].美术大观,2021(08):28-49.兴膳宏,蒋寅.枯木上开放的诗——诗歌意象谱系一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4):30-40.穆聘.宋诗枯木意象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