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档仅供参考

2023年郴州市中考语文适应性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5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神舟

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作为''太空教师”进行太空授课,①这是中国航天员首

次在问天实验舱内第一次进行授课。②学校组织全体师生以多种形式收看了这一盛举。③

在太空授课过程中,“太空教师”还兴致盎然地与同学们分享了生命生态实验柜里的水稻

和拟南芥种植研究情况,展示了手套箱剪株操作。看完直播后,学生小语说道:“中国航

天员一丝不时u、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区我逐梦星ch6n。”④学生小文表示要用遒劲的书

法对航天员表达敬意。学校一位教师谈道,此次“天宫课堂”精彩纷呈的背后是中国航天

的欣欣向荣,m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兴致盎然()遒劲()

(2)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一丝不gou()星chen()

2.填人上面文段中A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勉励B.鼓励C.激励D.磨砺

3.上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上面文段中的甲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见证了我国逐梦太空的历程

②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四号

③更凝聚了催人奋进的中国航天精神

④迅速发展的航天事业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①③②④D.

②④①③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行文,即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先写出来,然后按”次要事

实一再次要事实一最次要事实”的结构形式展开。

B.小明在报纸上发表了一首五言律诗,按照一个字2元的标准,小明应得稿费40元。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其父苏润、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D.上面文段中的画线词语“分享”道劲“中国”分别属于动词、形容词与名词。

I

文档仅供参考

【答案】1.①Ang②qiii③苟④辰2.C3.A4.D5.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O

(1)兴致盎然(xingzhiangran):对某种事物兴趣十分浓厚。

遒劲(qiujing):形容雄健,有力量的。

(2)一丝不苟(ylsTbiigdu):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

马虎。

星辰(xTngchGn):星的通称。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勉励:劝人努力;鼓励,一般用在长辈对晚辈的鼓励。

鼓励:激发:勉励;也指振作精神。

激励:激发鼓励。

磨砺:原意是把有尖、刃的金属用道具磨锐利,比喻人经受磨练或锻炼。

在此形容中国航天员的精神激发我们逐梦星辰,应使用“激励”。

故选Co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第①句:语义重复;删去“第一次”或“首次”;

故选Ao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

的词语。

②句先写在航天事业上的历程(成就),以体现④句中的“迅速发展”,接下来先写其“见

证”的内容,再写其作用“凝聚……”;故排为:②④①③;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B.五言律诗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按照一个字2元的标准,小明应得稿费80元:

故选Bo

二、梳理与探究(共4小题,16分)

[古诗梳理](10分)

2

文档仅供参考

6.某学校医学生拟整理所学故事,请你帮他一起完成任务。

类别默写诗句赏析诗句

(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___

(白居易《卖炭翁》)

(3)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诗句借白露和明月表达了思念

弟》)亲人的情感。

抒情诗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5)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诗句借登高揭示“只有站得高

哲理诗

峰》)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答案】①叙事诗②诗句用“衣单”却“愿天寒”的矛盾心理,真实反映出老

翁的悲惨境遇。③露从今夜白④月是故乡明⑤诗句用燕昭王黄金台上延揽

天下之士的典故,抒写了报国之志。⑥不畏浮云遮望眼⑦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默写及诗句赏析。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

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

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自缘”。

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②咏物言

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

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

乡、念友等。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

发沧桑变化的感慨。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

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白居易《卖炭翁》描写了一个烧木炭

的老人谋生的困苦,属于叙事诗;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两句诗用同情的口吻,写出了卖炭翁艰难的处

境和复杂的内心矛盾。当时正是“夜来城外一尺雪”的寒冬季节,身上只穿着单衣的老翁

照理应该盼望着天气和暖起来,可是他却巴望着更冷一些,因为天气一暖,他的炭也就不

值钱了。两句诗只写了老翁的一个心理活动,便把当时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痛

苦有力地揭示了出来;

3

文档仅供参考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意为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

国血战到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

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综合性探究](6分)

学校准备开展“我们爱劳动”的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7.请你拟写一条关于“劳动”的宣传标语。

8.学校将要布置一面以“劳动”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宣传墙,请你仿照示例为宣传墙再设计

两个栏目。

示例:名人劳动逸事

栏目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__

9.学校通知,明天上午九点将在学校劳动基地举行劳动技能大比拼活动。班主任委托你转

告今天请假了的小军同学,让他准时参加。你将如何转述这个通知?

【答案】7.(示例)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劳动创造价值,奉献快乐人生;以辛勤劳

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8.①伟人劳动名言②凡人劳动掠影、个人劳动心得

9.小军同学,你好。班主任让我转告你,明天上午九点劳动技能大比拼活动将在学校劳动

基地举行,请你准时参加。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宣传标语。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达准

确。宣传标语要围绕“劳动”设计,可体现“劳动”的意义,可采用对偶等修辞手法拟写

标语。

示例:劳动健康身体,劳动带来快乐,劳动激发智慧,劳动创造财富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设计活动。要求围绕“劳动”为宣传墙设计栏目,联系示例“名人劳动逸事”可

知,栏目名为六个字,前两字体现人物,三四字为“劳动”,五六字体现栏目的内容。

示例:名人劳动名句,学生劳动事迹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转述。首先在转述时要注意礼貌用语;接下来要表明需要转述的话是谁说的;继

而表述转述的主要内容,通过第三人称的方式表达出来。

示例:小军同学,你好。班主任委托我转告你,明天上午九点将在学校劳动基地举行劳动

技能大比拼活动,请你准时参加。

三、阅读与鉴赏(共13小题,42分)

4

文档仅供参考

[名著阅读与鉴赏](8分)

10.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的相关内容,谈谈它对你成长的启示。

【答案】(示例)人类不是生来就有思想,而是需要精神营养的滋养。这种精神营养,就是

我们的先辈们创造的英雄事迹和留下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无论未来我们从事什么事业,

面对什么困难,在这种精神的滋养下,我们一定可以不怕挫折,勇往直前。书中举例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相关内容,谈谈它对你成长的启

示即可。

《红星照耀中国》中记叙了红军长征的事件,如:大渡河,过草地等,斯诺做出了非常客

观精准的评价:这是一场战略撤退,而不是军心涣散的溃退。红军战士在极度恶劣的困境

中所迸发出的不屈与顽强,所展现的乐观与信念,都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无比珍贵的精

神财富。可见读历史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因为从民族的角度来讲,我们要知道自己的

血脉、基因里继承了什么。启发我们:人类不是生来就有思想,而是需要文明、精神的滋

养,这种精神营养就是本民族、我们前辈们创造的英雄事迹,和他们流传下来的不屈的、

不朽的精神。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做祖国的栋梁之才。

11.请你阅读以下《昆虫记》中的两个片段,完成批注1.批注2的问题。

我给这帮囚徒喂葛苣叶。它们果然在啃咬,但是吃得极少,而且不屑吃的样子。我很

快就弄明白了:我养的是一些不太甘愿吃素的家伙。它们需要别的,看上去是想捕捉活

食。但到底是哪种活食呢?一个偶然的机会碰巧让我知道了是什么。

我甚至见到过胆量过人的蚱蟋蹿起追扑晕头转向乱飞逃命的蟀,犹如在高空中追逐云

雀的苍鹰。与胆量过人的蚱蟋相比,猛禽略逊一筹。苍鹰是专攻比自己弱小的动物,而蝗

虫类则相反,攻击比自己个头儿大得多、强壮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场个头儿相差许多的

肉搏的结果是小个头儿必赢无疑。

(1)批注1:作者运用了和(填研究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得出

“我养的是一些不太甘愿吃素的家伙”这一结论。

(2)批注2:有人说“《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作品,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请结合此

选段,理解它的文学性。

【答案】(1)①实验法②观察法

(2)(示例)行文活泼,语言诙谐,选段中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蛔嵋的捕

食生活。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首段“我给这帮囚徒喂葛苣叶。它们果然在啃咬,但是吃得极少,而且不屑吃的样

5

文档仅供参考

子”可知,作者通过喂食葛苣叶,细致观察得出结论;可见采取了实验法与观察法。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理解它的文学性”即理解文段中富有文采的语句,如第二段“它们果然在啃咬,但是吃

得极少,而且不屑吃的样子”,赋予蛔蛔以人的情态(不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联

系后文“我养的是一些不太甘愿吃素的家伙。它们需要别的,看上去是想捕捉活食”可

知,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帼嵋不喜欢“吃素”而喜欢“捕捉活食”的习性,行文活泼。

[文言文阅读](12分)

[甲]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

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

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

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乙]

曾子①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②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

往,又不受。使者日:“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奥为不受?”曾子曰:“臣闲之:受

人者畏人,子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

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刘向《说苑•立节》)

[注]①曾子:名参,孔子的弟子。②邑:封地。③奚:疑问代词,为什么。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往之女家

(2)鲁君使人往致邑焉

13.给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B.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C.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D.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1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O

(2)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15.你认为乙文中的曾子符合甲文中所说的“大丈夫”的标准吗?请结合乙文内容简要分

6

文档仅供参考

析。

【答案】12.⑴同“汝”,你(2)派,派遣13.B

14.(1)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2)我听说:接受

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害怕得罪人家,给人家东西的人免不了会对人家傲慢。

15.符合。曾子在耕作时只穿着破旧的衣服,可见他生活穷苦,但是他却拒绝了鲁君的馈

赠,坚守自己的气节和人格,不为荣华富贵所动,体现了他“富贵不能淫”的品质,他是

真正的大丈夫。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

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女:同“汝”,你。

(2)句意:鲁国的国君派使臣前往他那里去赠他一块封地。使:派,派遣。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纵使鲁君赏赐我,也不对我傲慢,但我能不惧怕他吗?

根据句意断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

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淫:使……惑乱、迷惑;移:使……改变、动摇;屈:使……屈服;

(2)闻:听说;受:接受:畏:害怕;予:给;骄:傲慢。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及人物形象。

甲文中所说的“大丈夫”的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富贵不

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联系乙文“曾子衣弊衣以耕”可知,曾子穿着破旧的衣裳在地里耕作,其生活困苦;根据

“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终不受”

可知,曾子拒绝鲁君的馈赠,不为荣华富贵所动,坚守自己的气节、品格,体现了他“富

贵不能淫”的品质,他是真正的大丈夫。

【点睛】【甲】参考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

7

文档仅供参考

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平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

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

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

妇之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

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

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

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做有节气有作为的男子.”

【乙】参考译文: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裳在地里耕作,鲁国的国君派使臣前往他那里去赠他一块封地,

说:“请用这块封地的收入来置办衣物。”曾子没有接受。使臣返回了,不久后又来了,

可曾子仍然没有接受。使臣说:“不是先生有求于国君,而是国君自己封赠给你的,为什

么不肯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接受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害怕得罪人家,给人家东

西的人免不了会对人家傲慢。纵使鲁君赏赐我,也不对我傲慢,但我能不惧怕他吗?”最

后,曾子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后说:“曾参的这些话能够保全他的气节。”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

材料一

文明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

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

经》,目“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乾》。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与

“野蛮”一词相对立,文明与文化这两个词汇有含义相近的地方,也有不同。文明对行为

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

由于各种文明要素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匀,产生了具有明显区别的各种文

明,比如华夏文明、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古印度文明等。

材料二

文化指的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的活动过程中所创造

的一切社会成果的总称。而文明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的活

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是和野蛮蒙昧相对立而言的。

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果涵盖了物质的、精神的和其他方面的一切成果。在这些成果

中,既有进步的、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朽内容,又不乏落后的、腐朽的内容。

所有的这些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一部分,均可称之为文化。但是,只有真正反映时代

精神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优秀的文化成果,我们才能称之为文明。而那些落后的、腐朽

的部分是不属于文明的范畴的。可以说,文化是多样的,具有精华和糟粕、先进和落后之

别。所以从定义上而言,文化的外延性大于文明。

8

文档仅供参考

16.下面是小im搜集到的“文明”的含义,请你判断“创建文明城市”中的“文明”一词

的含义更接近以下哪一项?()

A.“文明”对行为和举止有要求,对知识与技术没有要求。

B.“文明”指光明而有文采。

C.“文明”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

D.“文明”指有西方现代色彩的(风俗、习惯、事物)。

17.以上材料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18.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倡导三种文明行为。

【答案】16.C17.(示例)材料一:“比如华夏文明、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古印度文

明等。"该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华夏文明等内容,具体有力地说明了由于各种

文明要素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匀,产生了具有明显区别的各种文明。

18.践行节约、绿色出行、爱护花草。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根据材料一首段“文明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可知,本项

“对知识与技术没有要求”表述有误;

B.“文明”有“光明而有文采”这一意思,是对材料一“天下文明”中“文明”的意

思,但并不是“创建文明城市”中“文明”的意思;

D.“创建文明城市”是我国的活动,以“西方现代色彩的(风俗、习惯、事物)”来评

判,显然不符合;

且联系材料一首段“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指--种社会进步状态”可知,C项“'文明'指

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正确的;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找出具体句子,点明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即可。

示例:材料一首段“文明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

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

方法,诠释了“文明”的含义,使读者理解何为文明。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建议,列举提倡的三种文明行为即可。

示例:给老孕病残让座,爱护公物,节约用水用电。

[文学作品阅读](14分)

9

文档仅供参考

快递里的父子深情

艾科

①自从故乡的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岔五就会给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回

去。起初的时候,父亲闻听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出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一思想

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父亲平日里从不“捣鼓”手机,他生怕一不小心,就把

银行卡里的养老钱“捣鼓”没了,所以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②父亲的忧惧丝毫没有减少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频率,每次收到取件短信通知后,他

都不得不硬着头皮骑上电动三轮车,去距家8里路之遥的集镇上取件。一段时间过后,取

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炀琐”,以至于再收到取件短信通知时,

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而快递,也成了我们父子之间紧密联系的温情纽带。

③一个平淡如水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东西回去。父亲

忙不迭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打包,明早就能发

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作无谓的争辩了。他放低声音问我这回又寄了什么。

我说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他的茶叶,给小侄女小侄子的烧鸡,还有一些山野干货。我还

想特意告诉父亲,包裹里面还有一个信封,信封里装了2000块钱,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

去,因为我怕父亲会再度冲我发火但凡提到钱的话题,他总是极其敏感多疑。

④两天之后,收到包裹的父亲来电将我训斥了一番:“东西买了寄回来也就算了,为

啥还寄那么多钱?家里又不缺钱!"我说我一年到头很少回家,这钱就当是我孝敬他和奶

奶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他们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用完了我再给他寄。父亲在电话那端

又蟀里啪啦地“教训”了我几句,然后“嗯”了一声挂了电话。其实我给父亲寄钱实属无

奈,因为对年近七旬的他而言,银行转账和手机汇款都是“不太靠谱”的做法,邮寄现金

才是最为放心安全、妥帖直观的方式。我最怕父亲收到钱后会将其直接存到银行卡里他是

一位花钱比挣钱还难百倍的倔老头。

⑤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

话将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父亲的训斥蕴含一个规律一先

是将我“骂”得狗血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的心里都会灿

如春花,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

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即便他怕我为此胡乱花钱,以致给生活

带来负担。父亲只想成为我们迈向美好生活的助推器,不想沦为我们通往幸福之路的绊脚

石。但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聆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

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

⑥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份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目,里面是一

双父亲做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份快递。我依稀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

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

10

文档仅供参考

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父亲的视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

活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

着血浓于水的真爱。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

⑦渐渐地感受到了快递带给生活的便利后,父亲也开始频繁地给我邮寄东西,只是他

寄的物品大都非常经济实惠。比如,春天他会给我寄香椿和野菜,夏天寄瓜果和蔬菜,秋

天寄玉米和黄豆,冬天寄冬瓜和红薯,自家地里一年四季产的粮菜果蔬,他都会第一时间

给我寄来让我尝鲜,以至后来他每次给我打电话的结束语,都变成了“缺啥少啥和我说,

我给你快递寄过去”。

⑧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我们频繁地给彼此邮寄的

东西,并非都是对方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句句的期盼、祝福和牵

念。我在多少个无眠的夜晚看着父亲寄来的包裹泣不成声已不自知,但我希望父亲不要像

我这样伤感。我期盼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疏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更

祈愿这一份份蕴含在快递里的绵绵真情,会馨香恒远、历久弥坚。

(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有改动)

19.阅读全文,梳理父亲和快递之间的情感经历并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一不再惧怕一_充满自豪一

20.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给第⑧段中画线句子做批注。

我期盼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疏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

21.通读全文,“快递”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

22.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本文作者却几度落泪,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这种感情的

理解。

【答案】19.①害怕②担心(忧惧)③喜不自胜期盼牵念

20.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快递比作“灵丹妙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思

念之情和美好祝愿。

21.①“快递”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脉络清晰,意蕴深厚;②“快递”是父子之间

紧密联系的温情纽带,是父子之间沉甸甸的期盼、祝福和牵念,是疏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

药。

22.“几度落泪”体现出作者对父亲的感激、感恩。理解:结合自身经历谈即可。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概括。

根据题干“父亲和快递之间的情感经历”及“不再惧怕”的提示可定位到文章第①段“自

从故乡的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岔五就会给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回去。起初

的时候,父亲闻听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出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一思想保守的

II

文档仅供参考

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可知,父亲在刚刚接触快递时的情绪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根据题干“不再惧怕”的提示可定位到文章第⑤段“他怕我为此胡乱花钱,以致给生活带

来负担。父亲只想成为我们迈向美好生活的助推器,不想沦为我们通往幸福之路的绊脚

石。”可知,父亲面对作者寄来的快递既开心又担忧,害怕自己变成孩子的负担。

根据题干”充满自豪”的提示可定位到文章第⑧段“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时

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我们频繁地给彼此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对方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

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期盼、祝福和牵念。我在多少个无眠的夜晚看着父亲寄来的

包裹泣不成声已不自知”可知,快递让父子两人的思念有了寄托,作者与父亲通过快递传

递着对对方的牵挂,表现出了在收到快递时的开心。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语句。

根据题干“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提示可知,赏析本句的角度为修辞。根据“每一份快递,

都是一剂疏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可知,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快递比作灵丹妙

药,写出了作者无法经常回家,希望自己寄回的快递可以缓解父亲对自己的相思之苦,表

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关心及思念之情。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线索及内容理解。

根据文章第①段“自从故乡的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岔五就会给老家的父亲邮寄

一些物品回去”、第②段“父而快递,也成了我们父子之间紧密联系的温情纽带”、第⑤段

“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

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第⑥段“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

收到一份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目,里面是一双父亲做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

家给我寄的第一份快递”及第⑧段“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距

离”可知,“快递”一物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有了“快递”这个线索,文章条理也

更清晰;

根据文章第⑧段“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我们频繁地给

彼此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对方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期

盼、祝福和牵念……我期盼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疏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

药,更祈愿这一份份蕴含在快递里的绵绵真情,会馨香恒远、历久弥坚”可知,“快递”

让这对父子跨越时空,传递浓浓的情谊,是“快递”解了他们的思念之苦,让他们对彼此

的爱有了寄托。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在理解本题时,首先要知道作者落泪的原因,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文章第⑥段“一

12

文档仅供参考

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份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目,里面是一双父亲做

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份快递。我依稀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

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那一针一线犹如他

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

潸然泪下”可知,作者两度落泪,原因是作者不经意间提起的手工布鞋,父亲便记在心

间,面对父亲一针一线的父爱,作者备受感动,流下泪水;

根据文章第⑧段“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期盼、祝福和牵念。我在多少个无

眠的夜晚看着父亲寄来的包裹泣不成声已不自知”可知,作者收到父亲满满爱意的包裹,

想到父亲对自己的牵挂,把自己抚养成人后仍放心不下,作者心里对父亲充满感激。

解答本题的关键还在于结合自身的经历,写出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体会类似的感

情。如:每周开学前,母亲提前一天就开始为我准备下一星期的衣服、零食、常用药品,

甚至还会列一个清单,生怕遗漏一个,看着那些情意满满的物品,我不禁流下眼泪。

四、交流与表达(共2小题,60分)

小作文。(10分)

23.学校准备对同学们曾经使用过的玩具、学具、书籍等物品开展一场“旧物拍卖会”。请

你抓住特点,运用合适的说明方法介绍你要拍卖的物品。不少于150字。

【答案】示例:我要介绍的是钢笔,是能贮藏墨水的自来水钢笔。因其书写流利,携带方

便,造价低廉,成为不少书写者的至爱。钢笔结构完整,由外壳、笔管、笔尖、笔帽儿部

分组成,笔管里装着个小“墨水瓶”胶囊,吸墨水时,只要用力挤捏胶囊,排出空气,然

后插入黑水中,就会吸进黑水。书写时胶囊中的墨水就由笔舌流向笔尖,钢笔的笔尖由耐

磨的金属制成,细而耐用,不像羽毛管那样,写多了就变粗了。钢笔最贵重的部件是笔

尖。你值得拥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小作文。我们需要从自己使用过的玩具、学具、书籍等物品选择一个进

行介绍(拍卖),需要运用合适的说明方法介绍所拍卖的物品,可以从物品的构造、外形、

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注意正确使用说明方法,如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

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等。

示例:我要介绍的是我曾读过的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该书的作者是美国当代作家

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

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

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所拥有的一

切。该书封面简单大方,腰封精美,书中还有美句欣赏,值得拥有!

大作文。(50分)

24.按要求作文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