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12月联合调研高一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濠的风光。③镜湖:
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5.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回忆自己在灯台纵情博弈,骑着骏马射猎驰骋的情景,叹息当年豪举已被遗忘。
B.作者描绘了两类人的生活境遇,酒徒大半已经封侯受赏,而自己独自去做江边渔夫。
C.下片紧承“江边渔夫”,写低篷小船中的自己,独享苹洲烟雨,愉悦之情溢于纸外。
D.作者感慨镜湖本来就属于闲散之人,不必官家赐予。这句话写得又悲壮,又安分。
16.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学情调研高一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无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紧扣诗题“早”字,写出了平淡生活的诗情画意,充分体现了诗歌的朴实无华之美。
B.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写台阶上睡觉的小狗和窗边晨啼的小鸟,想象巧妙,写出江南春天的清新。
C.“新脱冬衣体乍轻”的细节写诗人早起穿衣时的细微感受,头“重”体“轻”,对比鲜明。
D.从诗的结构看,前四句写诗人在早晨的所闻所见,后四句抒发诗人对早春气象的独特感受。
16.尾联抒发了丰富、细腻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晚泊潺阳望庐山
【唐】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②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注:④挂席:又作“挂帆”。②远公:晋代高僧慧远的尊称,曾在庐山隐居修行。③东林精舍:高僧慧
远在庐山隐居修行时,当时的刺史橙伊为他修建的一座禅舍,是当时及后代的隐居者们的圣地。
15.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不精雕细刻某个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B.一、二联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香炉峰的挺拔秀丽、不同凡响。
C.本诗景物的选取,不刻意着笔奇景,对重点景物浓墨重彩。
D.诗人仰慕远公,而现泊舟涔阳,却只闻钟声,难觅高人踪影。
16.后人评价此诗说“诗人的感情一波三折”,结合内容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3-14小题。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勋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鳌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蔚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①句力:qu,辛劳。②膏泽:滋润作物的雨水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诗首句运用白描手法,一个“新”字既写出万木逢春雨的欣欣向荣,又流露出诗人的欣喜
之情。
B.“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总写农家耕作。“几日闲”更是用反问句式道出了农民劳作的
艰辛。
C.“仑縻无宿储,徭役犹未己”写农夫的无存粮与徭役之苦,笔墨虽朴实,但同情之意流注其
间。
D.韦诗层层铺陈的前十四句与深化主旨的尾句,用笔繁简对比鲜明,突出了作者被贬闾里的艰
辛。
14.有人认为,韦应物的《观田家》相较杨万里的《插秧歌》,思想情感更深沉。请简要分析。
(6分)
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春晚郊居
吕本中
柳外楼高绿半遮,伤心春色在天涯。
低迷帘幕家家雨,淡荡①园林处处花。
檐影已飞新社燕,水痕初没去年沙。
地偏长者无车辙,扫地从教②草径斜。
[注]①淡荡:和舒貌,多形容春天。②从教:任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极言春色之浓,直抒胸臆,表露自己郊居时闲适隐逸的心境,风格轻快圆美。
B.颔联“家家雨”“处处花”运用叠词加物象的手法,描绘出活跃跳动的明媚春光。
C.颈联借“檐影”“新社燕”“水痕”“去年沙”等物象,细腻地刻画出了暮春的衰败之态。
D.诗作聚焦“春晚”和“郊居”,描述细腻,句律整饬,展示了春晚和郊居的美妙与和谐。
16.尾联“地偏”与《琵琶行》”潺阳地僻无音乐”中的“地僻”都有“地方偏僻”的意思,但表达的
情感不同,请加以分析。(6分)
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度秋学期12月学情调研高一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①歌残王气终,景阳②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③。
[注]①玉树:指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
②景阳:宫殿名。陈后主当年于此被擒,陈朝灭亡。
③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
1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追述隋兵灭陈的史实,写南朝最后一个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音曲中覆灭,奠定
了全诗伤感的感情基调。
B.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诗人登高而望,实写金陵远近高低是松楸荒坟,残宫禾黍;当年盛极一时的
南朝,今天已成为历史陈迹。
C.前两联在叙述上采用倒装手法,首先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然后补写引起这种感想的眼前景物,突出
了陈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D.颔联使用比喻手法,概括了世间的风云变幻,通过描写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
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16.本诗是如何抒发诗人的怀古之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古代诗歌阅读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12月联合调研高一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濠的风光。③镜湖:
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5.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回忆自己在灯台纵情博弈,骑着骏马射猎驰骋的情景,叹息当年豪举已被遗忘。
B.作者描绘了两类人的生活境遇,酒徒大半已经封侯受赏,而自己独自去做江边渔夫。
C.下片紧承“江边渔夫”,写低篷小船中的自己,独享苹洲烟雨,愉悦之情溢于纸外。
D.作者感慨镜湖本来就属于闲散之人,不必官家赐予。这句话写得又悲壮,又安分。
16.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15.D“不安分”错
16.借贺知章表达自嘲之意。(2分)含蓄地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不满。(2分)含蓄地表达出作者不甘
心一直做闲人,内心仍有报效国家的理想和抱负。(2分)
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学情调研高一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亚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紧扣诗题“早”字,写出了平淡生活的诗情画意,充分体现了诗歌的朴实无华之美。
B.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写台阶上睡觉的小狗和窗边晨啼的小鸟,想象巧妙,写出江南春天的清新。
C.“新脱冬衣体乍轻”的细节写诗人早起穿衣时的细微感受,头“重”体“轻”,对比鲜明。
D.从诗的结构看,前四句写诗人在早晨的所闻所见,后四句抒发诗人对早春气象的独特感受。
16.尾联抒发了丰富、细腻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15.C【解析】头“重”体“轻”,不形成“对比”。
16.【解析】①尾联两句写夜间因为没有乡梦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空明。②“乡梦不多成”暗示诗人有离开
故乡之愁;③但结合诗题“早兴”和诗歌前两联内容,诗人已被江南春天的气息所感染,不再悲愁,取而代
之的是迎来明媚春天的喜悦;④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和热爱。(6分。每点2分,写出任意3点即可。)
【参考赏析】这首诗当是长庆三年(823年),诗人到杭州第二年的早春所作。杭州本是他幼时立志去做官的
地方,如今宿愿已偿,心中自然快慰。这首小诗,反映了诗人在杭州的第一个春天即将来临时内心的喜悦
激动之情。
从诗的结构看,前四句写诗人在早晨的所闻所见,后四句则是抒发诗人对早春气象的感受。也许是因为诗
人对春天特有的敏感,他一大早就醒来了。此时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开始咚咚地敲响;大概是
天气转暖、大地变得潮湿的缘故吧,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一向活泼
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似乎是在向人们报告着美好天气的到
来,催促着人们早早起床。这四句通过晨光、鼓声以及对春天极为敏感的两个动物一一犬、鸟的传神刻画,
在紧扣“早”字主旨的同时,又隐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诗歌的后半部分表现了诗人在这样春天气息越来
越浓郁的环境下,产生的轻松愉快之感.“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昨日饮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自是人生
一大乐事,以致诗人忘了自身的酒量,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到次日早晨起来尚有头重脚轻之感,“新脱冬
衣”表明正是早春气候,脱去冬衣会令人焕然一新,轻松爽快,所以说“体乍轻”。“体乍轻”而“头仍重”,
值此酒意未竟消之际,当有头重脚轻、飘飘无定之感,这既是实写酒意未消时身体真实的感觉,同时又何
尝不是美好的春色今诗人陶醉了呢?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在这样的境界中,他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
以致于“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这两句照应诗题,写夜间因为没有乡梦撩人愁思,睡醒后心
境空明。暗示出诗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气息所感染,他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
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节奏也是流畅、欢快的,
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晚泊潺阳望庐山
【唐】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潺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②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③近,日暮空闻钟。
注:④挂席:又作“挂帆”。②远公:晋代高僧慧远的尊称,曾在庐山隐居修行。③东林精舍:高僧慧
远在庐山隐居修行时,当时的刺史橙伊为他修建的一座禅舍,是当时及后代的隐居者们的圣地。
15.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不精雕细刻某个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B.一、二联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香炉峰的挺拔秀丽、不同凡响。
C.本诗景物的选取,不刻意着笔奇景,对重点景物浓墨重彩。
D.诗人仰慕远公,而现泊舟涔阳,却只闻钟声,难觅高人踪影。
16.后人评价此诗说“诗人的感情一波三折”,结合内容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
15.【答案】C
【解析】1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对重点景物浓墨重彩”错。本诗景物的选取不刻意着笔奇景,描写用淡笔,不着浓墨,色
彩淡素,浑成无迹。故选Co
16.【答案】①诗人初见香炉峰的愉悦欣喜之情;②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倾慕;③不见高人,
只闻晚钟的怅然。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只要可酌情给分。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本诗是诗人“晚泊话阳望庐山”的所见、所闻、所感,诗歌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
而且“一波三折”。
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
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而且“名山都未逢”,又将诗人对
于名山的热烈向往之情充分地抒写出来了。接着,“泊舟济阳郭,始见香炉峰”,只以“始
见”二字轻轻点染,就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神态。
面对着香炉峰上烟云缭绕,诗人的思绪也随之飘忽。他想起了曾经在香炉峰麓建造“东
林精舍”,带领徒众“同修净业”的高僧慧远。他读过慧远的传记,深深地倾慕与怀念这位
高僧弃绝尘俗的幽踪。“永怀尘外踪”写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刻,东林精舍就在眼前,而远公早作了古人,诗人因此而感到惆怅和感伤。诗的末尾,
写夕照中从东林寺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把诗人惆怅、怀念的感情抒写得更为深远。
山寺都是朝暮鸣钟,“日暮”是“闻钟”的时间,“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
日暮闻钟,带给人忧郁感和神秘感。而“空”字,表明高僧已逝,钟声空闻,从而传达出诗
人的怀念、惆怅等复杂的感情。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3-14小题。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助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鳌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蔚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①助:qu,辛劳。②膏泽:滋润作物的雨水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诗首句运用白描手法,一个“新”字既写出万木逢春雨的欣欣向荣,又流露出诗人的欣喜
之情。
B.“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总写农家耕作。“几日闲”更是用反问句式道出了农民劳作的
艰辛。
C.“仑縻无宿储,徭役犹未已”写农夫的无存粮与徭役之苦,笔墨虽朴实,但同情之意流注其
间。
D.韦诗层层铺陈的前十四句与深化主旨的尾句,用笔繁简对比鲜明,突出了作者被贬闾里的艰
辛。
14.有人认为,韦应物的《观田家》相较杨万里的《插秧歌》,思想情感更深沉。请简要分析。
(6分)
13.D(“作者被贬闾里的艰辛”错)
14.答:①杨诗写了农人的劳动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人勤劳乐观精神的赞美。②韦诗除此之外,
还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的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
理。③韦诗的尾联表达自己身为朝廷官员不事耕种却俸禄来自乡里的惭愧与自责,体现了一个封建
官吏的良知。所以韦诗思想情感更深沉。
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春晚郊居
吕本中
柳外楼高绿半遮,伤心春色在天涯。
低迷帘幕家家雨,淡荡①园林处处花。
檐影已飞新社燕,水痕初没去年沙。
地偏长者无车辙,扫地从教②草径斜。
[注]①淡荡:和舒貌,多形容春天。②从教:任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极言春色之浓,直抒胸臆,表露自己郊居时闲适隐逸的心境,风格轻快圆美。
B.颔联“家家雨”“处处花”运用叠词加物象的手法,描绘出活跃跳动的明媚春光。
C.颈联借“檐影”“新社燕”“水痕”“去年沙”等物象,细腻地刻画出了暮春的衰败之态。
D.诗作聚焦“春晚”和“郊居”,描述细腻,句律整饬,展示了春晚和郊居的美妙与和谐。
16.尾联“地偏”与《琵琶行》”潺阳地僻无音乐”中的“地僻”都有“地方偏僻”的意思,但表达的
情感不同,请加以分析。(6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服装销售店长工作方案
- 2025年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方案
- 2025年幼儿小班教学老师工作方案
- 2025年电子自动血球分析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 2025年生肖牛浮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特润嫩白面膜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燃油锅炉模糊控制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组织行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日照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试题卷化学试题含解析
- 自提点合作协议
- (高清版)DB36∕T 1350-2020 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系统对接技术规范
- 2025年四川三新供电服务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供电协议合同范本3篇
- 医院医用耗材采购管理方案
- 2025年八省联考高考语文试卷评析及复习备考指导课件
- 《化妆品包装材料相容性试验评估指南》
- 2025年国家保密基本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合同与企业管理服务合同
- 《考虑碳排放权的LZ光伏发电企业价值评估案例研究》
- 2024年新疆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