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实验》专项训练题(附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A.做氢气燃烧实验时,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B.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C.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将试管口朝向有人的方向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2.下列做法科学的是()A.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花线和羊毛线B.增产增收,农作物多施用化肥和农药C.皮肤或衣物不慎粘上浓硫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抹氢氧化钠溶液D.保证人体健康,多摄入加碘盐预防佝偻病3.下列为实验室制备、收集、检验CO2的一系列操作和装置,其中错误的是()A.加入大理石B.产生二氧化碳C.收集二氧化碳D.检验二氧化碳4.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均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A.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 B.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C.氧化钙、消石灰、CaO D.水、干冰、H2O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实验中,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水蒸气冷凝后形成的小液滴B.可以用铁丝燃烧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撤酒精灯,再从水槽中取出导管D.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的水不可以换成细沙6.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甲实验既说明木炭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木炭中含有碳元素B.乙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C.丙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丁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7.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目的操作A除去CO中的少量CO2点燃B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C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放集气瓶口D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在空气中灼烧A.A B.B C.C D.D8.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A.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B.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破裂--加热前没有将试管外壁擦干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五分之--红磷过量9.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应选项“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标签受损 B.引起火灾C.读数不准 D.不产生氧气10.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托盘上的砝码为5克,游码在0.4克的位置上,指针指向最右端,所称药品的质量是()A.5.4克 B.不足5.4克 C.超过5.4克 D.4.6克1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Na2SO4溶液(NaOH)滴加适量的硫酸铜溶液,过滤BNa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过滤CCO2(CO)通过足量高温CuO粉末D铜粉(铁粉)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12.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科普短文。不粘锅做饭炒菜不粘锅底,是因为锅的表面涂了不粘涂层——特氟龙,为使其牢牢固定在厨具的表面,还会添加一种加工助剂全氟辛酸铵(C8H4F15NO2),实验室数据表明这种物质属于2B类致癌物质,因此在使用不粘锅时,国家提出了两个限制:一是使用温度要控制在260℃以下。这是因为特氟龙在温度超过260℃时,逐渐向不稳定状态转变,超过350℃时,则会发生分解,向空气中释放出有毒气体。二是不能烹制酸性食品,以免破坏涂层,危害健康。用4%乙酸模拟酸性食品,测试不同品牌不粘炒锅涂层出现破损前后“食品接触用涂层总迁移量”(国家标准规定不得超过10mg/dm2)。记录数据如下表:品牌ABCDEF涂层完好56.39.53.5——————涂层破损321.146.121.833.727.326.9注:“—”表示未检出(<3mg/dm2);实验时间和温度为:2h,100℃营养学家建议“要定期更换不粘锅,对于高温烹饪,最好使用铸铁锅”,这样不仅能享受美味,还能增加食物中的铁含量。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全氟辛酸铵由种元素组成。(2)长期使用铸铁锅烹饪可以预防。(3)使用不粘锅时要避免高温干烧的原因是。(4)在模拟测试涂层破损的实验中,除控制不粘锅的种类外,控制的条件还有。(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粘锅不适合用来高温烹饪食品B不粘锅的原理是因为其表面有一层不粘涂层C从安全角度看,生产不粘锅应减少使用全氟辛酸铵D不粘锅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使用铁铲翻炒或金属球大力擦洗14.铜、铁及其合金是古代使用的主要金属材料。资料表明,铜比铁更早使用的原因包含自然界有单质铜而无单质铁、许多铜矿石颜色鲜艳而易于发现、炼铜比炼铁容易等。(1)铁因锈蚀而难于在自然界中存在。铁锈蚀是铁与作用的结果。(2)用矿石还原生产铜和铁,反应所需温度差别较大,这与两者活泼性有关。现有铁片、铜丝、稀硫酸、硫酸铜、氢氧化钠等药品和必要仪器,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铁的金属性比铜活泼。实验操作实验预期现象(3)唐代方士金陵子发明了“点铜成银”之术:将砒霜(As2O3)与面粉用水揉成团粘于柳木棍上,阴干后将其插入熔化的铜中,从而得到“白银”。①“白银”实为铜砷合金。合金中的砷来源于砒霜与碳的置换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②“点铜成银”(即通过化学变化将铜转化为银)是不可能的,因为。15.小兵和小东是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单质碳能够在高温时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得到金属单质。于是,他们用木炭与CuO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这次活动,并解决的关问题:【提出问题】木炭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单质铜外,另一种生成物是什么?【猜想与假设】(1)可能是CO.(2)可能是CO2.(1)【设计实验方案】检验CO2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为了检验CO,他们设计的方案是: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能否存活.后经充分研究后,认为此方案不可行,其不可行的理由是。他们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收集到这样一条信息:把滤纸浸泡在磷钼酸和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溶液中制成的试纸遇CO立即变成蓝色,而遇CO2不变色.(3)【实验与结论】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有生成B中黄色试纸没有变蓝没有生成C中有CO2生成(4)【反思与评价】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16.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其中4、5号试剂瓶标签破损.1234567【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的成分分别是什么?【查阅资料】①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②Na2SO3+2HCl=2NaCl+SO2↑+H2O.③CO2与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作出猜想】根据受损标签的信息,推测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Na2SO3溶液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1)【实施方案】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两组实验.(如图)实验一: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号溶液,溶液均由无色变成红色。说明4、5号溶液均不可能是上述猜想中的溶液.实验二: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3号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说明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2S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继续实验】为了进一步确定4、5号溶液的成分,同学们分别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继续实验.向4、5号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适量2号溶液.实验现象实验结论:4号溶液是Na2CO3溶液,5号溶液是Na2SO3溶液【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4号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①②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实验反思】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17.为测定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小芳进行了以下实验,向盛有5g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再向溶液中滴加10%的稀盐酸,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消耗稀盐酸7.3g。(1)理论计算: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实验分析:已知酚酞溶液的变色范围是pH在8.2~10.0之间,当pH<8.2时显无色。用该方法测定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比实际值(填“偏大”或“偏小”)。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解答】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氢气具有可燃性,为防止点燃时发生爆炸,故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故符合题意;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用水湿润pH试纸,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若待测溶液显酸性,用蒸馏水润湿后酸性变弱,pH偏大;若待测溶液显碱性,用蒸馏水润湿后碱性变弱,pH偏小;若待测溶液显中性,用蒸馏水润湿后仍显中性,pH不变。故不符合题意;C.为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应朝着无人方向倾斜,故不符合题意;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A、可燃性气体使用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C、根据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操作,进行分析。2.【答案】A【解析】【解答】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后有烧焦羽毛的味道,所以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纱线和羊毛线,故A符合题意。B、应根据土壤、气候条件、化肥性质等条件合理施用化肥,并非越多越好,故B不符合题意。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抹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不是氢氧化钠溶液,不符合题意;D、预防佝偻病需要补充钙元素,食用加碘盐不能预防佝偻病,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A、棉花和羊毛都是有机高分子天然材料,他们成分不一样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
B、化肥、农药要合理施用,否则会对水土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C、浓硫酸有强烈腐蚀性,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会腐蚀皮肤应先用大量水稀释后用弱碱性物质中和减轻事故;
D、缺碘会得甲状腺肿大;3.【答案】C【解析】【解答】A.往试管中加入大理石的步骤为:将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竖直试管,让大理石缓缓滑到试管的底部,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的组合,且不需要加热,则可以用图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则用图示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从长端进入,空气从短口排出,故C正确,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A、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使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横、二送、三直立”。B、根据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分析。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4.【答案】B【解析】【解答】A、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其俗称、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其俗称、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B符合题意;
C、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其化学式为CaO,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名称、俗称、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C不符合题意;
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化学式是CO2,其名称、俗名、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质俗称和化学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氢氧化钙还可以称为碱石灰,熟石灰5.【答案】D【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实验中,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受到破坏热产生的石蜡蒸气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不能用铁丝燃烧代替红磷,因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过低,铁丝在空气中无法点燃,故B不符合题意;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试管,使试管破裂,故C不符合题意;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故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的水不可以换成细沙,因为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A、蜡烛燃烧实验中,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B、铁丝在空气中无法点燃。C、根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注意事项,进行分析。6.【答案】A【解析】【解答】A.甲实验观察到木炭粉燃烧,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说明木炭具有可燃性,但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不一定是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也可能是酒精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不能说明木炭中含有碳元素,故结论错误,符合题意;B.乙实验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且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所以该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故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C.丙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又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D.丁实验观察到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木炭粉、酒精灯燃烧都会生成的二氧化碳。7.【答案】B【解析】【解答】A.点燃气体,CO燃烧生成CO2,没有除去CO2却把CO完全除去,故不符合题意;B.加入过量铁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滤,除去生成的铜和过量的铁,滤液中只有硫酸亚铁,故符合题意;C.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无法区分,故不符合题意;D.在空气中灼烧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除杂的原则:1、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8.【答案】B【解析】【解答】A.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原因是没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并不影响二氧化的收集,故不符合题意;B.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加热前没有将试管外壁擦干,导致试管受热不匀发生炸裂,故符合题意;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原因是集气瓶中没有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生成的高温的融化物直接落到瓶底,导致集气瓶底部受热不匀发生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只会消耗大量的氧气,故不符合题意;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或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读取剩余气体的体积数等,即可能为红磷量不足,氧气未能完全消耗所造成的的,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可能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或者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分析。B、试管受热不均,试管会破裂。C、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9.【答案】D【解析】【解答】A.倾倒液体时,标签应向着掌心,否则瓶口残留的药品流下来,容易对标签造成腐蚀,与相应“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故不符合题意;B.酒精灯熄灭需要用灯帽盖灭,用嘴吹灭容易引起火灾,与相应“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故不符合题意;C.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取液体体积,读数会比实际体积偏大,与相应“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故不符合题意;D.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需略低于试管底部,试管口向上倾斜会导致冷凝水回流,造成试管炸裂,加热时氯酸钾能分解生成氧气,不符合题意操作与相应“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A、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B、根据酒精灯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C、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D、根据加热固体时,需要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进行分析。10.【答案】B【解析】【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左盘中放药品,右盘中放砝码,指针向右偏了,说明砝码这边沉了,药品那边轻了,所以药品不足5.4克。故选:B11.【答案】B【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能与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A所采取的方法不符合题意;B.氯化钙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把杂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B所采取的方法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C所采取的方法不符合题意;D.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D所采取的方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物质除杂时,物质和主要成分不能反应。物质和除杂剂反应时不能产生新的杂质,据此分析12.【答案】A【解析】【解答】A.对比实验①和②,盐酸的浓度不一样,其他因素是一样的,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B.对比实验②和③,温度不一样,不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C.对比实验②和③,盐酸的浓度不一样,不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D.对比实验①和②,温度一样,不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结合实验,进行分析。13.【答案】(1)5(2)缺铁性贫血(3)在高温条件下不粘锅涂层的物质会发生分解,生成有毒气体(4)食品种类、时间和温度(5)ABCD【解析】【解答】(1)从全氟辛酸铵的化学式C8H4F15NO2可知它是由5种元素组成。(2)长期使用铸铁锅烹饪能增加食物中的铁含量,还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3)使用不粘锅时要避免高温干烧的原因是在高温条件下不粘锅涂层的物质会发生分解,生成有毒气体。(4)在模拟测试涂层破损的实验中,除控制不粘锅的种类外,控制的条件还有食品种类、时间和温度。(5)A、不粘锅高温条件下不粘锅涂层的物质会发生分解,所以不适合用来高温烹饪食品,正确;B、不粘锅的原理是因为其表面有一层不粘涂层—特氟龙,正确;C、从安全角度看,生产不粘锅应减少使用全氟辛酸铵,因为它属于2B类致癌物质,正确;D、不粘锅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使用铁铲翻炒或金属球大力擦洗,因为使用铁铲翻炒或金属球大力擦洗会破坏不粘涂层,正确。故答案为:ABCD。【分析】利用科普短文介绍了不粘锅的结构及其使用过程对人体的危害。要利用短文给出的信息进行解答。14.【答案】(1)氧气(空气)和水(2)取适量硫酸铜溶液置于试管,再加入铁片;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3)As2O3+3C2As+3CO↑;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会改变【解析】【解答】(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接触,铁锈蚀是铁与氧气、水作用的结果;(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用试管取适量硫酸铜溶液,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3)①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砒霜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砷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As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铜由铜元素组成,银由银元素组成,因此“点铜成银”是不可能的。
【分析】(1)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
(2)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铜进行分析
(3)根据三氧化二砷和高温生成砷和一氧化碳进行分析15.【答案】(1)CO2+Ca(OH)2==CaCO3↓+H2O(2)CO2不能供给呼吸(3)Cu;C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试管炸裂【解析】【解答】【设计实验方案】(1)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2)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所以,为了检验CO,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此方案不可行;【实验与结论】A、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所以,在实验中,如果A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说明有铜生成;B、由于用滤纸浸泡在磷钼酸和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溶液中制成的试纸遇CO立即变成蓝色,而遇CO2不变色,由题意可知,B中黄色试纸没有变蓝,说明了没有CO生成;C、由C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中,说明了有CO2生成;【反思与评价】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冷凝水倒流,可能造成的后果是试管炸裂等。【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检验方法分析,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分析,一氧化碳有还原性,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的要求分析,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回流炸裂试管。16.【答案】(1)1;NaCl;Na2CO3+Ca(OH)2=CaCO3↓+2NaOH(或Na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铁站防恐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 管理系统java课课程设计
- 过程机系统课程设计
- 集成电路版图课程设计
- 美术欣赏课程设计油画
- 飞扬的青春教学课程设计
- 2024年买卖回收合同:规定商品描述、数量、价格及回收方式
- 键盘显示板课程设计
- 石英砂合同模板(2篇)
- 物业绿化合同模版(2篇)
- 单位反恐专项经费保障制度
- 前程无忧国企招聘笔试题库
-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认定及其保护
- 2024年全国乡村医生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共420题)
- 2024年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NBT 47013.4-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 专题03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原卷版+解析)
- CTF信息安全竞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判断题)
- 女方放弃房产离婚协议书(2024版)
-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作业设计
- DL-T956-2017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