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湖南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湖南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湖南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湖南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3月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湖南省邵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战国策·秦策》)材料二:巴、蜀相攻急,俱告急于秦。秦惠王欲伐蜀,以为道路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犹豫未能决。司马错请伐蜀。起兵伐蜀。十月取之,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秦白起败赵军,斩首二万,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兵,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楚献汉北及上庸地。(《资治通鉴·周纪》)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亲魏善A楚B下C兵D三川E塞轘辕缑氏F之G口H当I屯留J之道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争利者于市”与“交广市鲑珍”(《孔雀东南飞》)中的“市”意思相同。B.“去王业远矣”的中“去”字与“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的“去”意思不同。C.“而天下不以为暴”与“秋以为期”(《氓》)两句中的“以为”意思相同。D.“而使陈庄相蜀”中的“相”与“悔相道之不察兮”(《离骚》)中的“相”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秦国应该是先攻打蜀国还是先韩国的问题上,张仪与司马错的意见针锋相对,但他们两人最终的目的其实是一致的,都希望帮助秦国实现王业。B.司马错认为秦国要实现王业,必定先要“三资者备”,他所说的“三资”指“三个条件”,就是他自己前面提到的“广地”“强兵”“富民”。C.战国时代的谋臣大都能言善辩,本文中司马错的见解精辟,其分析逻辑严谨,所以,他最终得到了众人的支持,也让秦王下定决心先攻打蜀国。D.秦王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收服了蜀国,秦国因此也更加强大,轻视其他诸侯,后来,白起派司马错通过蜀进攻楚国,迫使楚献出汉北和上庸。13.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2)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14.张仪主张先讨伐韩国的理由有哪些?请根据二则材料简要概括。(3分)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文本二:《离骚》经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珍之。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乃疏屈原。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邪,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经》。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已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是时,秦昭王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又使诱楚请与俱会武关,遂胁与俱归,拘留不遣。卒客死于秦。其子襄王复用谗言,迁屈原于江南。屈原放在草野,复作《九章》,援天引圣,以自证明,终不见省。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沉而死。《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王逸《离骚经序》)10.材料二面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秦昭王使张仪A谲诈B怀王C令绝齐D交E又使诱F楚G请与俱H会武关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意思是完全,与《五石之瓠》“能不龟手一也”中的“一”词义不相同。B.治国,指治理国家,与现在所说的“安邦治国”中的“治国”词义相同。C.序,指整理、使排序,与《过秦论》“序八州朝同列”中的“序”词义相同,用法相同。D.迁,古代官职调动常用语,一般指升官,也可指贬官、降职。文中的意思是“放逐、流放”。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怀王因不知忠臣之分,最后落得军队遭遇挫败,国土沦丧,自己也客死秦国的下场,这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屈原在楚国国运兴衰中的重要价值。B.《屈原贾生列传》结尾“太史公曰”一段属于篇后论赞,议论性很强,抒情色彩较弱,寄寓着作者对屈原仰慕、费颂、惋惜、哀叹的复杂情感。C.《高骚经序》依照知人论世的批评原则。对屈原创作《离骚》的缘由进行详细的阐释,评价了《离骚》的比兴手法,并将其与屈原现实中的不幸遭遇联系在一起。D.王逸推尊《离骚》为“经”,强调了《离骚》的“道径”功用,用以表明屈原虽被放逐仍守“正道”,还希望国君能觉醒并回到“正道”上来。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2)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14.选文(一)中太史公曰:“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屈原为什么会“自令若是”?请根据选文(一)(二)简要说明。(3分)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曾申谓子思曰:“屈己以伸道乎?抗志以贫贱乎?”子思曰:“道伸,吾所愿也。今天下王侯,其孰能哉?与屈己以富贵,不若抗志以贫贱。屈己则制于人,抗志则不愧于道。”子思居卫,卫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子思问之曰:“鳏鱼,鱼之难得者也,子如何得之?”对曰:“吾始下钓,垂一鲂之饵,鳏过而弗视也。更以豚之半体,则吞之矣。”子思喟然曰:“鳏虽难得,贪以死饵;士虽怀道,贪以死禄矣。”子思居卫,鲁穆公卒,县子使乎卫,闻丧而服。谓子思曰:“子虽未臣,鲁,父母之国也,先君宗庙在焉,奈何弗服?”子思曰:“吾岂爱乎?礼不得也。”县子曰:“请闻之。”答曰:“臣而去国,君不扫其宗庙,则不为之服。寓乎是国,而为国服。吾既无列于鲁,而祭在卫,吾何服哉?是寄臣而服所寄之君,则旧君无服,明不二君之义也。”县子曰:“善哉!我未之思也。”子思谓卫君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君曰:“何故?”答曰:“有由然焉。君出言皆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皆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故使如此如此则善安从生?”卫君问子思曰:“寡人之政何如?”答曰:“无非。”君曰:“寡人不知其不肖,亦望其如此也。”子思曰:“希旨容媚,则君亲之。中正弼非,则君疏之。夫能使人富贵贫贱者,君也,在朝之士,孰肯舍所以见亲而取其所以见疏乎?是故竞求射君之心,而莫有非君之非者,此臣所以无非也。”公曰:“然乎。寡人之过也,今知改矣。”答曰:“君弗能焉。口顺而心不怿者,临其事必疣。君虽有命,臣未敢受也。”(选自《孔丛子·抗志》,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贤之A则顺B而有福C矫之D则逆E而有祸F故使如此G如此则善H安从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孰能哉”与“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中的“孰”字意义相同。B.宗庙,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也可用来指代“国家”。C.文中“我未之思也”与“臣未敢受也”,两者文言句式相同。D.见,指被,与“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中的“见”字意义不同。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思认为与其试图通过屈身于王侯之下来弘扬礼义之道,还不如坚守自己的节操而甘愿贫贱。B.卫人用半个小猪做钓饵让鳏鱼上钩一事让子思深受感触,子思认为作为士人,切不可贪恋利禄。C.鲁穆公去世后,鲁国的县子当时正出使卫国,听到消息马上穿上丧服为鲁穆公服丧。D.子思之所以不对卫君的国政做出评价,是因为他担心卫君身边的小人用谗言来打击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子思居卫,卫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4分)(2)是故竞求射君之心,而莫有非君之非者。(4分)14.请简要概括子思不为鲁君服丧的理由。(3分)湖南省长沙市麓共体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3月学情检测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材料一: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今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而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侯与虞人猎。明日,会天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材料二:凡与敌战,士卒蹈万死一生之地,而无悔惧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上好信以任诚,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法曰:“信则不欺。”三国魏明帝自征蜀,幸长安,遣司马懿督张郃诸军,雍、凉劲卒二十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会兵交换,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阵,代兵适交,参佐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得利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郃,却司马懿,一战大克,信之由也。(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9.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ABCDEFGH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归,归附、归顺,与(《论语》十二章)中“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中“归”词义不同。“会天疾风”与“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兼爱》)两句中的“疾”词义不同。“以大信为本”与“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本”词义相同。D.“魏文侯与虞人期猎”与成语中“不期而遇”的“期”词义相同。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晋文公限定期限攻下原国,结果打了十天还没有攻克,就下令撤兵;从原国出来的士人说,再打三天就能攻下原国,但晋文公还是坚持撤兵了。吴起遇见了老朋友,于是留他吃饭,老朋友暂时离开了,但答应将回来和吴起一起进餐。吴起等着老朋友吃饭,但老朋友没有马上回来。魏明帝派遣二十万大军公开声讨蜀国,诸葛亮当时驻屯在祁山,他把精良武器装备都用在扼守险要之处。适逢部队换防,有些将士将要离开。有人建议诸葛亮把换防下来的部队暂留一月,以便壮大蜀军声威。但诸葛亮说,自己统兵打仗一向非常讲究信义,恪守信义的原则不可废弃。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上好信以任诚,则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材料中,晋文公和诸葛亮坚守信用的结果分别是怎样的?请简要说明。(3分)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0-14题。上朝罢,从容谓刘基、章溢曰:“朕起淮右,以有天下。战阵之际,横罹锋镝者多,常恻然于怀。夫丧乱之民思治安,犹饥渴之望饮食。若更驱以法令,譬以药疗疾,而加之以鸩,民何赖焉!”溢顿首曰:“陛下深知民隐,天下苍生之福也。”上与儒臣论学术,陶安对曰:“正道之不明,邪说害之也。”上曰:“邪说之害道,犹美味之悦口,美色之眩目。战国之时,纵横捭阖之徒,肆其邪说。诸侯急于利者多从之,往往事未就而国随以亡,此诚何益?夫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焉得而治!”安对曰:“陛下所言,深探其本。”上曰:“仁义,治天下之本也。贾生论秦之亡,不行仁义之道。夫秦袭战国之弊,又安得知此!”天下府州县官来朝,陛辞,上谕之曰:“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赡养生息之而已。惟廉者能约己而利人,贪者必悛人而厚己。有才敏者或尼于私,善柔者或昧于欲,此皆不廉致之也。尔等当深戒之!”甲申,诏遣周铸等一百六十四人往浙西核实田亩,谕中书省臣曰:“兵革之余郡县版籟多亡令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疲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其遣周铸等往诸府县核实田亩,以定赋税,此外无令有所妄扰。”上谓刘基曰:“曩者群雄角逐,生民涂炭。今天下次第已平,思所以生息之道,何如?”基对曰:“生民之道,在于宽仁。”上曰:“不施实惠,而概言宽仁,亦无益耳。以朕观之,宽民必当阜民之财,息民之力。不节用则民财竭,不省役则民力困,不明教化则民不知礼义,不禁贪暴则无以遂其生。”基顿首曰:“此所谓以仁心行仁政也。”(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B.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C.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D.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顿首,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九拜之一;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的首尾,表示恭敬。B.诸侯,指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后来也用来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本文中取前者义。C.陛辞,“陛”本意指宫殿的台阶,“陛辞”由此引申为朝官去宫殿面见皇帝后辞官,本文即为此义。D.谕,作为诏书的一种,其灵活性较大,可以不是正规的文书,而是皇帝口头指示或手书便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祖能理解百姓对太平盛世的渴求,如用法令来驱役百姓,就如同用药疗疾时加入毒酒会使百姓失去依靠。B.太祖为了宽赋养民,派遣周铸等人前往浙西核实田亩,以制定合理的赋税标准,此外不能随意影响百姓生活。C.太祖认为宽待百姓应该让百姓富裕起来,尽量少役使百姓;官府要节用度,明教化,禁贪暴,百姓才能安心生活。D.太祖将仁义道德当作治国的根本,他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在于沿袭了战国的弊端,所以并不认可贾谊的观点。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战阵之际,横罹锋镝者多,常恻然于怀。(4分)(2)今天下次第已平,思所以生息之道,何如?(4分)14.太祖用“初飞之鸟”“新植之木”的譬喻来说明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答案湖南省邵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10.BEH【答案解析】原文停顿:“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正确断句从动词入手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动词就涉及到动作的发出者,即主语,也涉及到动作涉及的对象,即宾语。本句动词包括“亲、善、下、塞、当”等,其主语都是“秦”。“亲魏善楚”相对容易理解;“下”所涉及的对象是“兵”;“塞……之口”与“当……之道”句式一致。11.D【答案解析】D项中两个“相”意思不同,第一个“相”是“辅佐”的意思,第二个“相”是“观察”的意思。A项错误,两个“市”意思不同,第一个“市”是“市场”的意思,第二个“市”是“购买”的意思。B项错误,两个“去”的意思相同,都是“距离”的意思。C项错误,两个“以为”意思不同。前一个“以为”是“认为”的意思,后一个“以为”是“把……作为”的意思。12.A【答案解析】B项“三资”不是指“广地”“强兵”“富民”。而是“广其地”“富其民”“博其德”。C项“他最终得到了众人的支持”于文无据。D项,是秦王而不是白起派司马错进攻楚国。13.1)蜀国是戎狄的首领,(攻打蜀国)会使士兵疲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足够用来成就威名;得到那里的土地,不足够来获得利益。(得分点:“长”,首领;“敝”“劳”都是使动用法;句意1分。)2)蜀国已经归附,秦国就更加强大富庶,看不起其他诸侯国。(得分点:“属”,附属、归附;“益”,更加;“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句意1分。)14.①攻下韩国之后可以威逼周天子交出九鼎,挟持天子来号令天下。②韩国和周是天下的中心,夺取了韩国和周有利于成就王业。(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10.CEG(句意:秦昭王派张仪欺诈怀王,让怀王断绝与齐国的交往;又让张仪诱骗怀王,请他与秦王一起在武关会盟。)11.B(安定太平的国家;治理国家。句意:而圣明的君主、安定太平的国家却多少世代也难以见到。)12.B(“议论性很强,抒情色彩较弱”错误。文章议中寓情,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复杂情感,抒情色彩较强。)13.(1)屈原思念君王、振兴国家而想要使楚国回归富强局面的意思,在一篇作品中再三表达出来。(“存”,思念;“兴”,使动用法,使……兴,振兴,复兴:“致”,表达。每点1分,句意1分)(2)没有谁不仰慕他的清高,赞赏他的文才,哀痛于他的怀才不遇,而同情他的志向的。(“莫”,没有;“嘉”,赞赏;“愍”同情。每点1分,句意1分)14.①屈原虽被流放,但依然眷恋楚国,心里挂念怀王,期待能返回朝廷,振兴国家,所以不会去其他诸侯国。②他不能容忍以自己的清白之身长久地生活在污浊的世上,所以投汨罗江自沉而死。(每点1分,全部答对3分)参考译文:(一)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怪罪子兰劝怀王人秦而致其未能回来。屈原痛恨子兰,虽然被流放,仍然眷恋楚国,挂念怀王,念念不忘想要返回朝廷。盼望国君能彻底悔悟,风俗能完全改变。屈原思念君王、振兴国家而想要使楚国回归富强局面的意愿,在一篇作品中再三表达出来。然而终于无可奈何,所以不能够返回朝廷。终于由此看出怀王终究没有醒悟。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才来输佐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出现,而圣明的君主、安定太平的国家却多少世代也难以见到,这是因为他认为是忠臣的人并不忠诚,认为是贤臣的人并不贤明。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军队遭到挫败,土地被削割,失去了汉中一带的六个郡,自己客死于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能知人善任所招致的祸患啊。……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哀怜。到长沙,看到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推想他的为人。等看到贾谊写文章凭吊他,又奇怪屈原如果凭他那样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看到他将生死等同看待,把离官去职或在朝任职看得很轻,又茫然若有所失了。”(二)《离骚》经是屈原所作。屈原与楚国王族同姓,在楚怀王时做官,当的是三闾大夫。三闾的职责是掌管王族娃的事务,即昭、屈、景三姓。屈原整理了王族的家谱,明确了贤良之士的标准规范,来激励国中贤士。屈原在朝廷内与怀王谋划讨论国家大事,处理疑难事务;在朝廷外监察群臣的言行,应对各诸侯国的来访,他的建议都能被采纳,他也尽职尽责地做事,因而怀玉非常器重他。同他一起担任大夫的上官靳尚嫉妒他的才能,与别人一起诋毁他,怀王于是疏远了屈原。屈原忠心耿耿却遭到小人谗言陷害,心情忧愁烦乱,不知该向谁倾诉,于是写出了《离骚经》。离,是别的意思;骚,是愁的意思;经,是途径。这三个字的意思是,已被流放而离开朝廷,虽心中忧虑,却仍沿着正道前行,用国风的方式劝谏国君。所以文中向上追述了唐虞三个帝王时期的盛世之治,往下陈述了桀纣羿浇的灭亡,希望国君能够觉悟过来,返回到正道上,并让自己回到朝廷。这时候,秦昭王派张仪欺诈怀王,让怀王断绝与齐国的交往;又让张仪诱骗怀王,请他与秦王一起在武关会盟,趁势就胁迫怀王与秦王一起到了秦国,扣留了怀王,不让他回去。怀王最终客死在秦国。怀王的儿子顷襄王又听信谗言,把屈原放逐到江南。屈原被流放在荒远地区,又作了《九章》,援引圣王来证明自己的冤屈,却最终不能被明察。他又不能容忍以自己的清白之身长久地生活在污浊的世上,于是投汨罗江自沉而死。《离骚》的行文,依照《诗经》来起兴,援引不同的物类作比喻,所以用好鸟香草来比喻忠贞之士,用恶禽臭物比喻谗佞之人,用灵修美人来比拟君王,用宓妃佚女来比喻贤臣,用虬龙鸾凤来托喻君子,用飘风云霓比喻小人。文章的词语温厚而典雅,文章的意旨纯洁而明朗。大凡所有的君子,没有谁不仰慕他的清高,赞赏他的文才,哀痛于他的怀才不遇,而同情他的志向的。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10.CFG[(原文标点)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故使如此。如此则善安从生]11.C(两者文言句式不同,“我未之思也”是宾语前置句式,“臣未敢受也”是判断句式)12.D(“是因为他担心卫君身边的小人用谗言来打击他”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是故竞求射君之心,而莫有非君之非者,此臣所以无非也”)13.(1)子思住在卫国的时候,有个卫国人在河里钓鱼,钓到了一条鳏鱼,大得能装满一辆车子。(得分点:“居”“得”“盈”各1分,句意1分)(2)所以群臣都竞相猜度您的心思,而没有人敢批评您的过错。(得分点:“是故”“射”“非君”各1分,句意1分)14.①子思离开鲁国后,鲁君却没有祭扫他的宗庙。②子思现在居住在卫国,不在鲁国的臣子之列。③子思祭祖也是在卫国。(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参考译文】曾申向子思问道:“是使自己屈身于王侯之下而弘扬礼义之道呢,还是坚守志节而甘守贫贱呢?”子思说:“如果礼义之道能够得到弘扬,当然是我的心愿。但如今天下的王侯们,又有谁能够真正愿意弘扬礼义之道呢?所以与其试图通过屈身于王侯之下来弘扬礼义之道,还不如坚守自己的节操而甘愿贫贱。屈尊于别人之下就必然受制于人,而坚守节操就无愧于礼义之道。”子思住在卫国的时候,有个卫国人在河里钓鱼,钓到了一条鳏鱼,大得能装满一辆车子。子思问他:“鳏鱼是很难得到的,你是用什么办法钓到的呢?”卫人回答说:“我开始下饵的时候,只用一条鲂鱼做钓饵,可鳏鱼经过的时候连看都不看。后来我又换上了半个小猪做钓饵,鳏鱼就上钩了。”子思感叹道:“鳏鱼虽然不容易捕获,却因为贪吃钓饵而死;士人虽然向往礼义之道,却会因为贪恋利禄而死啊。”子思住在卫国的时候,鲁穆公去世了,鲁国大夫县子当时正出使卫国,听到消息马上穿上丧服为鲁穆公服丧。他对子思说:“虽然先生没有做鲁穆公之臣,但鲁国毕竟是你的父母之国,你的先人的宗庙都还在那里,为什么不为鲁君服丧呢?”子思说:“并不是我不愿意为鲁君服丧,而是根据礼法的规定我不能为鲁君服丧。”县子说:“请你详细说说。”子思回答说:“如果臣子离开自己的国家以后,国君却没有祭扫其宗庙,那么国君死了就可以不为他服丧。既然寄居在别国,就要为这个国家的国君服丧。我如今已经不在鲁国的臣子之列,而且我祭祖也是在卫国,我为什么要为鲁君服丧呢?所以托身他国为臣就应该为寄居之国的君主服丧,对故国的国君则不服丧,这就是为了明确一臣不事二君的礼义规定。”县子说:“你说得对!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道理。”子思对卫国国君说:“贵国的政事看来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卫君问:“什么原因呢?”子思回答说:“这当然是有缘由的。您说话总是自以为是,却没有卿、大夫敢纠正您的错误。这些卿、大夫说话也都是自以为是,而士人、平民也没有人敢纠正他们的错误。君臣既然都自以为了不起,下面的人就只会异口同声地歌功颂德。歌功颂德的人就遂顺有福,直言相谏的人则横遭巨祸,这就是国事日非的原因。这样一来,哪里会有国泰民安的局面呢?”卫国国君向子思问道:“我的国家治理得怎么样?”子思回答说:“没有不好的地方。”卫君说:“我也不清楚不好的地方在哪里,但还是希望国政没有不是之处。”子思说:“那些整天揣摩您的真实意图并奉迎谄媚的人,您亲近他们。而那些品行正直,帮助您改正过失的人,您却疏远他们。能够使人富贵贫贱的又恰恰是您,而朝中百官,有谁会愿意放弃被您亲近的机会,又有谁会愿意被您疏远呢?所以群臣都竞相猜度您的心思,而没有人敢批评您的过错,这就是我说国政没有不好之处的原因。”卫君说:“原来是这样。看来这是我的错误,我现在知道了,我会改正的。”子思说:“您恐怕改不了。因为口头上痛快答应但内心并不高兴,事到临头必然心生怨恨。即使您要求我讲出国政有哪些不对之处,我也是不敢实话实说了。”湖南省长沙市麓共体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3月学情检测语文试卷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老朋友到天黑也没来,吴起就不吃饭等候他。第二天早上,让人去找老朋友。CE“明日早”是“令人求故人”的时间状语,可在其后断开,即在F处断句。CEF。10、CAB句意:正巧碰到刮大风。/比如医生替人医治疾病,必须知道疾病从何而生。CD11.C本题考查理解并概述文章内容的能力。C1(到原国而失掉了信用,我不做(这样的事。(2)将帅讲求信义而以诚待人,那么士卒就会尽心用力而不犹豫,所以打起仗来就能无往而不胜。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各11)2各11分)13(1分)②启程返乡的人很高兴,愿意留下的人则斗志昂扬,决心拼死一战。交战时蜀军冲锋陷阵,以一当十,一战而获大(2)本题考查梳理概括相关内容的能力。可无从乎?’乃降公”可知:原国人和卫国人都心悦诚服地投降了,归顺了晋文公;以一当十,一战而获大胜。参考译文:材料一:晋文公进攻原国,让军队准备十天的粮食,于是与士大夫约定了十天的期限。到了原国PAGE19页(很快老朋友到天黑也没来,吴起就不吃饭等候他。第二天早上,让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吴起)()材料二:(有些将打退了主帅司马懿。蜀军一战而获大胜,这正是诸葛亮以信义为治军根本所取得的成效。()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10.C(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郡县”是“版籍”的定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D。“病”名词做动词,祸害;“吾民”为“病”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夫”是句首发语词,在其前断开,排除A。)11.C(“‘陛辞’由此引申为朝官去宫殿面见皇帝后辞官,本文即为此义”错误,陛辞:此处指朝官上殿辞别皇帝。)12.D(“他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在于沿袭了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