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第3章研究方法3.1研究方法3.1.1研究假设本研究以已有文献为基础梳理提出3条研究假设:幼儿的问题行为受年龄、性别和年级的影响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在有幼儿的家庭中,主要照顾者是父亲、母亲和祖父母,不同的照顾者对照顾幼儿有不同的看法和期望。家庭主要教养人所采取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问题行为存在相关关系。3.1.2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陕西省宝鸡市三所幼儿园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选取3~6岁幼儿为调查对象,在取得教师、家长和幼儿本人的同意之后对孩子的父母分发问卷,要求问卷的填写者必须是幼儿的家庭主要教养人,且两份问卷由同一人填写。3.1.3研究工具3.1.3.1问卷法本研究选取宝鸡市三所幼儿园,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3~6岁幼儿为调查对象,要求问卷的填写者必须是儿童的家庭主要教养人,调查研究累计发放210份,回收204份,问卷回收率为97.14%。工具一:1978年修订Conner's问卷(家长卷),共含有48条题目,此问卷将幼儿问题行为划分为6个维度,品行问题、学习问题、身心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该问卷按照1~4进行四级计分。1代表无此类问题行为,2代表稍有此类问题行为,3代表此类问题行为出现相当多,4代表此问题行为出现很多,求加和平均数,平均数越高则表明这项问题越严重。通过克隆巴赫Alpha系数表明,该量表信效度很好。工具二:由杨丽珠等编制的《家庭教养方式问卷》。该问卷将家庭教养方式划分为五个维度,溺爱型、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和不一致型。按照1~4进行四级计分。1代表无此类教养行为,2代表稍有,3代表此类教养行为相当多,4代表很多;求加和平均数,平均分数越高表明这一维度的教养方式越突出。该问卷由家庭主要教养人负责填写。通过检验该量表信度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3.1.3.2访谈法本研究还将采用访谈法对三所幼儿园的部分家长(幼儿家庭主要教养人)进行访谈,预计访谈家长10人,用访谈方式根据被访谈者的具体实况进行访谈记录,访谈内容包括家长对教育观念、自身教养方式的认识,对其孩子行为的评价和看法。通过访谈可以更加深入具体地了解到幼儿的问题行为,及其形成的家庭因素。3.2数据处理与录入采用SPSS19.0/windows在计算机上进行数据处理。第4章研究结果分析4.1幼儿问题行为的现状4.1.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其中男生84人,女生120人,所在年级分布,小班33人,中班87人,大班84人。家庭主要教养人为父亲47人,母亲118人,祖辈49人,统计数据如下表4.1。表4.1受测幼儿基本信息性别年级家庭主要教养人男女小班中班大班父母母亲祖辈N841203387844711849%41.1858.8216.1842.6541.1823.0457.8419.12通过表4.1对受测幼儿的统计结果表明女性幼儿占被测幼儿总数的58.82%,中班幼儿最多,幼儿家庭主要教养人中57.84%为母亲,占比最大。4.1.2幼儿问题行为的描述统计表4.2幼儿问题行为描述统计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均值2.292.422.182.282.252.35标准差0.730.760.860.820.780.75极小值1.001.001.001.001.001.00极大值3.504.003.803.754.003.60问卷的评分标准从1到4,其中1是没有问题行为,2是轻微问题行为,3是有点问题行为,4是非常有问题行为。如表4.2所示,实际接受测试的204名36岁儿童的问题行为的六个方面的平均值在2.18到2.42之间,接近于2,表明接受测试的儿童的行为普遍良好。4.1.3不同性别幼儿问题行为差异比较表4.3不同性别幼儿问题行为的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MSDTp品行问题男2.260.71-0.580.563女2.320.75学习问题男2.560.752.030.043女2.330.77心身问题男2.240.900.83女2.140.840.406冲动多动男2.260.870.804女2.290.78-0.24焦虑男2.310.820.366女2.210.750.91多动指数男2.350.75-0.010.997女2.350.75通过T检验比较3~6岁幼儿问题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结果见表4.3,通过t值和显著性水平p值来看,t=2.03,p=0.043<0.05,从统计学意义上来看,说明幼儿性别与学习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男生问题行为高于女生。在其他维度不存在性别差异。4.1.4不同年级幼儿问题行为的差异比较表4.4不同年级幼儿问题行为统计表小班(33)中班(87)大班(84)MSDMSDMSD品行问题1.970.742.310.702.400.72学习问题2.080.742.520.792.450.72心身问题1.750.872.230.842.300.84
续表4.4不同年级幼儿问题行为统计表小班(33)中班(87)大班(84)MSDMSDMSD冲动-多动1.910.692.320.812.390.83焦虑2.10.832.220.722.350.81多动指数20.692.380.732.450.75表4.5不同年级幼儿问题行为方差分析表平方和df均方FpLSD品行问题组间4.4122.204.330.0141<2,3组内102.322010.51总数106.73203学习问题组间4.9922.504.430.0131<3,2组内113.502010.57总数118.50203心身问题组间7.6323.825.360.0051<2,3组内143.122010.71总数150.80203冲动多动组间5.5022.844.410.0131<3,2组内129.612010.65总数135.29203焦虑组间1.5820.791.310.2711<2,3组内120.492010.60总数122.10203多动指数组间5.0422.524.690.011<2,3组内108.012010.54总数113.05203“1”代表小班,“2”代表中班,“3”代表大班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幼儿问题行为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结果见表4.4,表4.5,幼儿问题行为中的五个维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品行问题、心身问题在年级中存在明显差异(p<0.05),大班得分最高。冲动-多动、学习问题这两维度中班得分最高。多动指数这一维度大班得分最高。不同年级之间在焦虑这一维度并无显著差异。4.2家庭教养方式的基本特点4.2.1家庭教养方式的描述性统计表4.6家庭教养方式统计量表不一致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溺爱型N204204204204204M2.352.402.292.792.15SD0.600.510.570.580.57家庭教养方式问卷采用1~4级计分,1表示从来没有此类教养方式,2表示很少出现此种教养方式,3表示有时会出现这类教养方式,4表示经常出现此类教养方式。从表4.6可以看出,本次实际受测有效回收问卷的204位3~6岁幼儿其接受到的家庭教养方式5个维度其均值在2.2到2.8之间,接近于3表示问题行为有时会出现,这表明家庭教养方式是存在一些问题。4.2.2不同家庭教养人家庭教养方式差异比较表4.7不同家庭教养人家庭教养方式的描述统计父亲(47)母亲(118)祖辈(39)MSDMSDMSD溺爱型2.180.602.170.502.050.57民主型2.770.582.800.582.780.58放任型2.390.582.280.592.220.47专制型2.450.522.420.502.330.53不一致型2.480.632.370.582.130.60表4.8不同家庭教养人家庭教养方式的方差分析表平方和df均方FpLSD溺爱型组间0.462.000.230.700.4961,2>3组内65.812010.33总数66.27203民主型组间0.042.000.020.060.9422,3>1组内68.252010.34总数68.29203
续表4.8不同家庭教养人家庭教养方式的方差分析表平方和df均方FpLSD放任型组间0.6120.30.950.391,2>3组内64.652010.32总数65.2203专制型组间0.2820.140.530.5892,1>3组内52.352010.26总数52.62203不一致型组间2.6121.33.70.0261,2>3组内70.362010.35总数72.97203表4.7和4.8为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教养人的教养方式。结果表明不同教养人在不一致型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LSD对比发现家庭不同教养人的教养方式在父亲、母亲与祖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父亲得分最高,不同家庭教养人的家庭教养方式在其他维度并无显著差异。4.2.3不同性别幼儿家庭教养方式差异比较表4.9不同性别幼儿家庭教养方式的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NMSDTp溺爱型男842.070.59-1.800.074女1202.210.55民主型男842.720.60-1.450.148女1202.840.56放任型男842.240.57-1.050.294女1202.330.56专制型男842.390.5430.340.736女1202.410.49不一致型男842.290.58-1.090.276女1202.380.61表4.9为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儿性别上差异,通过t值和显著性水平p值来看,t=-1.80,p=0.074,从统计学意义上来看,男女差别溺爱型教养方式上体现出显著差异,女性幼儿比男生更多出现溺爱型。其他家庭教养方式各维度不存在显著的差异。4.2.4不同年级幼儿家庭教养方式差异比较表4.10不同年级幼儿家庭教养方式的描述性统计小班(33)中班(87)大班(84)MSDMSDMSD溺爱型1.890.582.190.602.220.48民主型3.020.602.720.592.770.52放任型2.050.522.330.622.360.52专制型2.290.582.390.472.460.51不一致型2.060.562.310.592.500.58表4.11不同年级幼儿家庭教养方式方差分析表平方和df均方FpLSD溺爱型组间2.7321.374.320.0151,3>2组内63.532010.32总数66.27203民主型组间2.2421.123.400.0353,2>1组内66.062010.33总数68.29203放任型组间2.3821.193.800.0243,2>1组内62.892010.31总数65.26203专制型组间0.7220.361.400.2493,2>1组内51.902010.26总数52.62203不一致型组间4.9622.487.340.0013,2>1组内68.002010.34总数72.97203“1”代表小班,“2”代表中班,“3”代表大班表4.10和4.11列出了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在年级上的差异。在家庭教养方式的三个方面,即民主、服从和不一致方面,都发现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民主型这一维度小班与中班、大班存在显著差(p<0.05),小班得分最高。放任型这一维度大班得分高于小班和中班。家庭教养方式中不一致型这一维度在小班、中班、大班各年级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4.2.5家庭教养方式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比较表4.12主体间效应的检验源因变量均方Fp家庭主要教养人*性别溺爱型0.341.090.338民主型0.220.650.523放任型1.836.020.003专制型1.405.820.004不一致型0.953.030.051家庭主要教养人*年级溺爱型0.090.280.889民主型0.361.060.377放任型0.090.280.889专制型0.180.740.564不一致型0.351.100.358家庭主要教养人*性别*年级溺爱型0.652.070.087民主型0.140.400.807放任型0.070.220.927专制型0.602.480.046不一致型0.361.150.333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结论见表4.12。家庭主要教养人、幼儿性别在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和放任型两维度的交互作用显著(F=6.02、p=0.003;F=5.82、p=0.004),家庭主要教养人、幼儿性别、年级三者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F=2.48、p=0.046),在问题行为的的其他维度并无交互影响作用。小班男孩其家庭主要教养人母亲和祖辈比父亲更容易出现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中班男孩其家庭主要教养人母亲与祖辈之间存在著差异,母亲的专制型得分高于祖辈;大班男孩其家庭主要教养人祖辈比父母两方都更容易出现专制。4.3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问题行为的相关分析表4.13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问题行为的相关分析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家庭主要教养人相关性-0.06-0.06-0.05-0.06-0.07-0.07溺爱型相关性0.48**0.40**0.49**0.41**0.41**0.48**
续表4.13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问题行为的相关分析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民主型相关性-0.35**-0.36**-0.36**-0.31**-0.28**-0.30**放任型相关性0.41**0.30**0.40**0.36**0.31**0.39**专制型相关性0.20**0.110.26**0.19**0.20**0.17*不一致型相关性0.28**0.19**0.26**0.23**0.15*0.23****在.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4.13列出了主要照顾者、家庭教养方式和幼儿问题行为的三者间的关系。家庭主要教养人与幼儿问题行为之间没有相关性,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除外)与幼儿问题行为中的学习问题之间也没有相关性。其他各个维度均与幼儿问题行为存在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r在0.15~0.36之间,其中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民主型与幼儿问题行为呈现显著负相关其余维度均为正相关。4.4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上述研究显示,主要教养人及其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幼儿的问题行为之间存在关联。然后用回归分析来研究主要父母及其亲属照顾者的教养方式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见表4.14。表4.14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家庭主要教养人溺爱型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不一致型RR方F学习B-0.030.3-0.380.32-0.19-0.050.530.2812.9问题p0.6760.00100.0060.1170.59t-0.423.53-4.52.78-1.58-0.54身心B-0.020.53-0.440.250.07-0.070.590.3417.22问题p0.773000.0510.6080.512t-0.294.53-4.931.960.51-0.66冲动B-0.030.4-0.340.24-0.01-0.020.490.2410.6多动p0.670.00100.0590.8180.884t-0.433.3-3.741.9-0.23-0.15焦虑B-0.060.46-0.320.130.1-0.170.480.239.85p0.405000.2740.4580.108t-0.844.04-3.651.10.7-1.62续表4.14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家庭主要教养人溺爱型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不一致型RR方F多动B-0.040.48-0.360.26-0.12-0.050.580.3316.29指数p0.516000.0190.2880.577t-0.654.71-4.632.36-1.06-0.56由表中数据得出,溺爱型、放任型(放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焦虑并无显著影响)对幼儿问题行为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β为0.38~0.53,p<0.05;β为0.13~0.32,p<0.05),家庭教养的溺爱程度和放任程度越高幼儿问题行为越容易产生;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民主型对幼儿问题行为具有显著性的负向影响(β为-0.32~-0.44,p<0.05),家庭教养的民主型程度越高越不容易产生幼儿问题行为。第5章结果讨论与建议5.1幼儿问题行为研究结果讨论5.1.1幼儿问题行为与幼儿性别的差异分析从研究结果的总体来看,问卷的数据分析可得本次受测的204位3~6岁幼儿的整体行为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经检验儿童问题行为中的学习问题方面,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出现学习问题行为。这个结论与对幼儿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是一致的,通过10位家长的访谈其中4位的幼儿是男孩,他们反映自己的孩子像是捣蛋鬼,调皮蛋,不服从管教,放学回家也不去主动写作业,看到作业拖拖拉拉,只顾着去把玩玩具,结果表明男性幼儿比女性幼儿更加贪玩,从而忽略了自身的学习。一些专家认为,这种性别差异与生物学上的脆弱性有关,这也就是说男孩确实更容易在生命早期就有学习障碍的倾向。5.1.2幼儿问题行为与幼儿年级的差异分析对幼儿问题行为在不同年级上的研究发现,幼儿问题行为的五个维度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品行问题、心身问题这两维度大班、中班与小班存在显著差异,大班得分最高,最容易出现品行和心身问题。大班幼儿的思想要比小班和中班幼儿更加的成熟,受到社会的影响及其身边人的影响更多从而更加容易出现品行和心身问题,冲动-多动、学习问题这两维度中班、大班与小班存在显著差异,中班幼儿学习问题的检出率最高。幼儿是在不断成长的,成长有显著的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但也在某些方面会有所进步,T.BerryBretherton教授曾经指出,当孩子在某一发展领域突然出现飞跃时,往往会在其他领域出现倒退。幼儿在出现一些问题行为的时候,恰恰也说明他的其他方面正在成长进步,家长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5.2家庭主要教养人及其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结果讨论5.2.1家庭主要教养人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在对家庭主要教养人及其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研究中,不一致型这一维度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事后多重比较发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父亲的教养最容易出现前后不一致,父母双方与祖辈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是不一样的,为了进一步验证研究结论,对幼儿园的两名家长进行访谈,访问了这两名家长,经家长反映他们中存在和祖辈一起教养的情况,祖辈希望自己的孙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并对孩子没有其他期许,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始终都是一致的,幼儿发展的前后并没有变化,父母双方则是希望孩子在其他方面有更好的发展或者在其他方面有比较高的期望,这种期望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幼儿年龄的增加期望程度会更加的高,对幼儿也会更加的严格。5.2.2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性别的差异分析对幼儿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家庭养育方式的测试,不同性别的幼儿在家庭养育中溺爱型养育方式有明显差异。女性幼儿比男性更加容易受到溺爱。为什么很多家长把握不好这个“度”呢。首先这是“优越感”的促使,是自私的表现。对孩子无比溺爱的家长,会给予自己的孩子各方面“特殊待遇”。一方面可能是独生子女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觉得女孩更应该受到疼爱的思想。其次是对物质有求必应表现。很多父母对于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总是毫无原则地满足,而支撑家长做出这些行为的原因一般是两个:一是他们认为“再穷不能穷了孩子”,所以对孩子提出的要求都会尽量满足;二是很多父母觉得“我小时候想要但没条件”,所以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也像自己小时候那般,对于女童这种思想更加严重。5.2.3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年级的差异分析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在幼儿不同年级上也有明显差异,对于刚入园的小朋友其家长都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发展,对其教育也更加理性,与幼儿之间也留有大量的时间去教育,听取孩子的意愿,他们希望自己缺失的教育可以在孩子身上来弥补。大班幼儿他们的思想更加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是幼儿叛逆的高发期,而且教养人大多都是母亲和祖辈,他们的教育观念更希望孩子可以开心,不想去强迫孩子,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叛逆的阶段,过了这个阶段孩子就会听从自己的管教,对大班幼儿任其自由发展。综上家庭教育的方式在幼儿的每个阶段都是不一致的。5.2.4家庭主要教养人及其教养方式与幼儿性别、年级交互作用的分析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可知。家庭主要教养人、幼儿性别在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和放任型两维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小班男孩其家庭主要教养人母亲和祖辈比父亲更容易出现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中班男孩其家庭主要教养人母亲与祖辈之间存在著差异,母亲的专制型得分高于祖辈;大班男孩其家庭主要教养人祖辈比父母两方都更容易出现专制。从多维度影响因素整体来看,母亲的教养方式更加容易出现专制型。在本研究的调查地区(宝鸡市)这样的小城镇,父亲外出工作养家糊口,而母亲则留在家中负责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也可能是父辈双方在外面打工,留下了祖辈来教导他们的孩子,因为他们的文化素质低,教育观念落后等因素,所以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没有任何规则,也没有任何原则,使用体罚、等错误的方式,强迫子女服从,树立他们的权威。5.3家庭主要教养人及其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关系讨论主要照顾者与幼儿问题行为之间没有相关性,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除外)与幼儿问题行为中的学习问题之间也没有相关性,其他各个维度均与幼儿问题行为存在相关性,其中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民主型与幼儿问题行为呈现显著负相关其余维度均为正相关。这一研究结论也通过在访谈的过程中证实,在亲子沟通方面,父母双方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也没有正确的奖惩机制只是通过暴力手法去要求孩子,本次的受测人群是农村和城市两种家庭,农村幼儿其家庭主要教养人大多是母亲和祖辈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而且都是二胎家庭,有繁杂的家务要做并没有空闲的时间去认真教育呵护孩子只是去一味的满足,访谈的家长中有2名与幼儿之间缺少沟通,对幼儿采取放任的教养措施对孩子不管不顾,放任其自由发展,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没有家庭教养的约束,受周围不良的影响,逐渐积累更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行为。3~6岁这一阶段的幼儿往往非常的敏感,他们会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不重视,会对父母的额冷淡产生不满,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行为引起父母的关注,若再得不到重视长此以往问题行为根深蒂固,逐渐地他们会没有规则意识,更不愿意接受约束。条件好的农村和城市家庭也是存在溺爱型。他们富足的生活是通过风吹日晒不断积累下来的,他们体验过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去“受苦;也有隔代抚养混合共居的现象,祖辈溺爱孩子,父母放任这种教养行为任由溺爱发生,满足孩子所有的无理要求,孩子出现问题做错事情也不会去批评指正,采取包容、放纵的态度。溺爱是最可怕的陷阱,事实上上,溺爱型的父母知识为了满足自己额精神需要,但他却冠冕堂皇给这种自私的行为披上“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这种教育方式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处于溺爱型教养下的幼儿他们地问题行为出现在问题行为的每一个维度。5.4优化3-6岁幼儿家庭教养方式的教育建议5.4.1对家庭的建议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大,家庭经济收入低的家庭其家庭主要教养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收入也偏低,这类家庭的幼儿大多是由母亲或祖辈来承担教养责任,对幼儿的关注存在较大的误区,只是简单地希望孩子顺利成长,具体表现在忽略幼儿的学习,对女性幼儿的教养容易溺爱,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教养方式的不一致,要改变这种现状父辈与祖辈之间要有一个融洽的沟通,父亲也要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教育当中,除此之外,要注重与幼儿之间的沟通,更多的去关注幼儿,及时发现幼儿问题行为的端倪并加以指正,教养人要真正的去了解幼儿地内心想法,鼓励和引导儿童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5.4.2对学校的建议针对幼儿出现问题行为,学校要组建幼儿问题行为调研小组,当年级中幼儿出现问题行为,及时告知家长,教师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自行解决,对于出现频率较高、典型的案例,调研小组要及时分析给出解决方案。幼儿园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开展专题讲座、主题活动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生活情况。面对存在问题行为幼儿的家长,教师就需要主动地去家庭主要教养人交流,普及幼儿问题行为的相关只是,用恰当的方式指出家养方式存在的问题,让家长认识到对孩子的溺爱就是在扼杀幼儿,改变教育观念,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园共育方案,对幼儿问题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5.4.3对社会的建议大多数家长有教育好孩子的意愿,但都没有正确合理的教养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舆论引导家庭教养方式的合理化,社会可以建设一些相关的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养观念,传授正确的教养方法。结论本研究为了探究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问题行为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幼儿的问题行为及其家长的教养方式进行了数据收集,并对10位家长进行了访谈对研究对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研究中发现幼儿问题行为中,男生比女生更加容易出现学习问题。幼儿问题行为在不同年级中均有显著差异。在家庭教养方式中,父亲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概率更高。家庭教养方式在女性幼儿比男生更多出现溺爱型。民主、服从和不一致教养方式在年级中有显著差异。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民主型与幼儿问题行为呈现显著负相关其余维度均为正相关。溺爱型、放任型对幼儿问题行为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民主型对幼儿问题行为具有显著性的负向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给家长传递健康的教养观念和合理的家庭教养措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参考文献田延虹.小学高年级学生问题行为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5.薛莲.教师对行为偏异幼儿的指导策略[J].文教资料,2010(5):164-166.BaumrindD.Childcarepracticesantecedingthreepatternsofpreschoolbehavior[D].GeneticPsychologyMongraphs,1967.叶慎花.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顾生石.对家庭教育质量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青少年研究,2003:13-16.张文新,纪林芹,宫秀丽,张茜,王益文,陈欣银.3-4岁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1):49-52.宗金莎,李雪平.亲子关系对2-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2):40-45.张梓琳.祖辈与父辈教养方式2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共同影响[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20.许颖,孙巧锋.幼儿家长教养观念及方式的现状调查——基于祖、父辈教养的比较[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0):32-36.裴丽颖.祖父母教养特点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莽凌云.家长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归因及教养策略:城市家庭中祖辈与父辈间的对比[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P.M.Symonds,TheNatureofConduct,320;H.C.LehmannandP.A.Witty,Am.J,Psychol,1934:46,490.陈怡然.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现状调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ChanTW,KooA.ParentingStyleandYouthOutcomesintheUK[J].EuropeanSociologicalReview.2011,27(3):385-399.附录附录A家庭教养方式调查问卷(家长卷)尊敬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我们往往对一些问题感到困惑,为了使家长的教育更加有效,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我们希望得到您的配合,对以下问题作出回答。这份问卷只是为了了解您孩子平时的一些基本情况,问题本身并无好坏,我们将对您的回答进行保密,请您如实回答。答题方式:根据您教育孩子的实际,在符合你情况的程度处打√。请不要多选或漏选,谢谢您的合作!孩子的性别:您是孩子的:父亲/母亲/祖辈序号内容程度1怕孩子不高兴,犯了错误,也不批评从不很少有时经常2不切实际地表扬孩子从不很少有时经常3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从不很少有时经常4只要孩子高兴,可以不惜一切从不很少有时经常5对孩子不讲是非从不很少有时经常6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从不很少有时经常7对孩子一点点异常过分敏感从不很少有时经常8鼓励孩子做他会做的事从不很少有时经常9在孩子学习或做其它事遇困难时帮助他解决从不很少有时经常10根据孩子本人的兴趣培养他的特长从不很少有时经常11通过说理使孩子服从从不很少有时经常12在和孩子说话时允许孩子插话提问从不很少有时经常13同孩子一起消遣、游戏从不很少有时经常14当孩子做错事时问明原因再批评从不很少有时经常15对孩子提问的问题给予认真回答从不很少有时经常16以适当方式表扬或奖励孩子从不很少有时经常17吩咐孩子做事时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做或怎么做从不很少有时经常18不关心孩子的生活小事从不很少有时经常19不注意孩子在做什么或怎么做从不很少有时经常20自己忙的时候不理睬孩子的提问从不很少有时经常21孩子是否服从自己无所谓从不很少有时经常22对孩子犯了错误并不在乎从不很少有时经常23不了解孩子不和父母在一起的具体时间从不很少有时经常24不向孩子做任何许诺从不很少有时经常25孩子在家随便做自己的事,家长没有具体要求从不很少有时经常26对孩子没有惩罚或奖励从不很少有时经常27孩子做不好的事情替他做从不很少有时经常28看着孩子做事情并随时指点从不很少有时经常29孩子问这问那不耐烦从不很少有时经常30培养孩子哪方面特长由家长决定从不很少有时经常31孩子不服从家长时打骂孩子从不很少有时经常32孩子和谁在一起要经过家长同意从不很少有时经常33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报告家长从不很少有时经常34要求孩子做什么事不讲明原因或怎么做从不很少有时经常35孩子做了错事,有时批评有时无所谓从不很少有时经常36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有时关心有时不关心从不很少有时经常37对孩子的哭闹有时查明清楚有时强制孩子从不很少有时经常38有时说服孩子,有时强制孩子从不很少有时经常39对孩子无理要求,有时满足有时拒绝从不很少有时经常40同样一件事,有时允许有时拒绝从不很少有时经常附录B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家长卷)以下有一些有关您的孩子平时或一贯表现情况的描述,请您仔细阅读,并对适合您小孩情况的答案进行选择。您的回答结果不会对您的孩子产生任何影响,只会对我们共同教育好孩子提供参考,并对我们的研究有益。谢谢您的大力支持!答题方式:根据您教育孩子的实际,在符合你情况的程度处打√。请不要多选或漏选,谢谢您的合作!(经常:每周出现多于两次;有时:每周至少出现1次;有时:超过一周出现1次;从不:从没有出现过)。孩子的性别:__________您孩子的年纪:______________序号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粤教版选修六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平顶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平职业大学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唐山海运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4浙江省农发集团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慢性压力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与调理方法
- 《白蛇缘起》赏析
- Interstellar-星际穿越课件
- 苏教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卷(五)含答案与解析
- 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
- 临建标准化图集新版
- 安监人员考核细则(2篇)
- 生活老师培训资料课件
- 腹主动脉瘤(护理业务学习)
- 大学生就业指导PPT(第2版)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