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与问》教案_第1页
2024年《学与问》教案_第2页
2024年《学与问》教案_第3页
2024年《学与问》教案_第4页
2024年《学与问》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学与问》教案《学与问》教案1

一、教学目标

C: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B: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流感情地朗读课文。

A:懂得“学问是学来的,也是问来,”“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育学生崇尚科学,酷爱探究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C:了解课文也许内容,相识到“问”的作用。

B:通过读文品句,懂得学问是学来的,也是问来,“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A:体会“学”与“问”的关系,教化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做学问的主子。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讲解并描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

2.板书课题:学与问,齐读题目。

3.围绕题目质疑:自己读了题目知道了什么或想知道什么?

师:同学们读了题目已经知道了些学问,也有很多的疑问,那么学与问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读了课文同学们的疑问就会弄明白了。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C:边读边画诞生字。

B:边读边理解生词的意思。

C:边读边思索全文共分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层次

1.再读课文

B:学与问有什么关系?(:人在学习学问,探究奇妙的过程中,“问”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2.默读课文

A: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终写了什么?连一段话说说。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学与问”中“问”的重要性,然后用详细事例说明白“问”在探究奇妙,求得新知中的作用;最终全文。提出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子’”。

B、A:依据刚才所说把课文分为三段。

3.C读全文

(四)指导书写

1、视察生字表中生字的笔画与结构

2、C:沟通:每个生字书写时应留意什么?

3、A、B指导C书写。

(五)达标测评与拓展

C:抄写生字新词

B:熟读课文

A: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探求()疑问()也许()

奇妙()启发()强健()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知

1、自由读全文

2、C:认读生字新词、说说课文列举了几个事例来说明?

B:分别是什么事例?

二、精读课文,深化悟解

(一)学习其次自然段。

过渡:我们先学习作者引用的第一个事例。

1、自由读其次自然段,边读边思索:这一段主要写什么事?

2、沟通。

3、哥白尼“喜爱问”表现在什么地方?课文里找答案。

4、沟通。

5、因为哥白尼从小喜爱问,因此他成了宏大的天文学家,你们还知道哥白尼的哪些状况呢?

6、沟通。

7、B、A:从哥白尼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学会发觉问题,多多提问,才能……问是胜利的起先,只有学会问才会胜利。)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所以,我们小学生应当怎么做了?看课文第三自然段。

1、C:指名读、思索:当今世界有什么特点?小学生该怎么做?(文中找答案)

2、B、A沟通。

A:理解“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B:向谁问?

B、A:理解。“能者为师”(联系上下文理解)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在求知过程中,光向别人请教行了吗?不行,我还要擅长把勤学好问和视察思索结合起来。我们再来学习作者引用的其次个事例。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C: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

B:他又是怎样解开疑团的呢?

2、沟通。

A:(理解诗意)课件出示古诗。

3、A:以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不仅要勤学好问,还要擅长思索)

(四)精读第五段

过渡:通过2、3、4自然段的学习,“学”与“问”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接着学习第五自然段。

1、C:指名读,B、A:其他同学边听边思索,学与问有什么联系?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子?

2、沟通。

四、拓展沟通

1、四人小组沟通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或名言。

2、全班沟通反馈。

五、全文

1、小组轮番读课文。

2、师:这是一明事理的文章,文章强调了人在学习学问,探究奇妙的过程中,“问”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文章过列举科学家的事例,说明“勤”学好问的习惯必需从小养成。

六、板书设计

23、学与问

勤学

问思结合养成习惯

好问

《学与问》教案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化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学问的主子.

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通过阅读本文,知道问与思的亲密关系,养成良好的勤学好问的习惯,做学习的主子.

教具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板书"学问"一词,指名读,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生:学问,学识,文化)

2,板书"学与问",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又是什么意思呢(生:学习与提问)

3,这也就是我们今日学习的文章,叫《学与问》.齐读课题.

4,介绍文体及写作方法

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也就是争论文.争论文通常在开头显明地提出观点,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最终得出结论.

5,那么,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又是怎样把这个观点说清晰的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其次十三课.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索: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观点探讨:

出示1:"学问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齐读

课文还有一处也说了作者这个观点,请同学们找一找.

出示2:"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齐读

2,这两句话一句在开头,起的作用是——总领,一句在结尾起的作用是——总结.两句话又形成的关系是——首尾呼应.

3,这两句话的意思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就是要——勤学好问.

板书:勤学好问

"好"就是"喜爱,宠爱"的意思.齐读词语两遍

4,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第一,第五小节摆出了勤学好问这个观点,围绕这个观点,课文中间三小节各写了什么(指名朗读回答.)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爱"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相机理解"不懈探求"懈,松懈.不断探究.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要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

相机理解"瞬息万变"指改变速度快."日新月异"指改变大.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视察思索结合起来.

过渡:这三小节中,写到了两个伟人,一个是哥白尼,一个是沈括,我们先来相识一下哥白尼.

三,学习课文其次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片及人物的生平简介)看,这就是哥白尼.请同学把这段文字读一读,想一想,他给你怎样的印象

2,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简介,我们知道了哥白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大的成就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其次自然段.探讨.

(好问.)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的好问的

从省略号你想象小哥白尼还会提哪些问题呢

4,指导朗读.

5,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正如书上所说:(出示句子:"问"经常是打开学问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胜利之门的铺路石)

6,同学们,你们能举出一些名人勤学好问的例子吗(牛顿依据苹果下落发觉了万有引力;瓦特依据水壶的蒸汽独创了蒸汽机)

7,小结:从哥白尼和同学们刚才所列举的事例上,我们真正相识了"问"在胜利道路上的重要性.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过渡: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还列举了北宋时的大科学家沈括的例子,请大家自由读第四段,完成练习.

出示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说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

(3),()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时,产生了一个疑问:()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在深山的寺庙里视察思索发觉了:原来().

2,沟通上述问题.

过渡: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2,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我们有怀疑,我们该怎么做——(老师接读——拜"能者为师")

3,找一找,书上哪句话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能者为师"的意思.

出示:"只要他的确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凹凸,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当向他请教."

朗读

理解:什么叫"能者"(的确能给别人启发,给别人帮助的人)

说明:依据书上的句子说明词语是一种好方法,但有时应稍作修改.

③什么叫"能者为师"(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凹凸,的确能给别人启发,给别人帮助的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都应当向他请教.")

4,关于这个道理,孔子也说过这样两句话.

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耻下问.

讲解: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说明应当虚心向别人学习.

不认为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是耻辱.

齐读

5,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当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学到许很多多的学问.

六,总结拓展:

1,过渡: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肯定也懂得我们从小应当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因为(导读)"我们从小应当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2,是的,勤学好问,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有很多的名人名言也验证了这一点,下面请大家看几则名人名言.(出示名人名言:)

(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清郑燮(xiè)

(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4)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记就是擅长提问——普列汉诺夫

《学与问》教案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文的5个生字,理解“不懈探求”“相辅相成”等词的意思。

2、梳理文章脉络,明白“摆事实讲道理”是说理文的一大特点。

3、通过比较引用详细事例的段落,感悟论证的严密性。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自学反馈。

1、读课题,听写词语,订正读音和字形。

金钥匙铺路石相辅相成

哥白尼稀奇怪异不懈探求

沈括勤学好问视察思索

2、课件出示词语,理解了字词意思帮助记忆词语;相机讲解词语意思(不懈探求:懈怠,松懈;不断地探究追求。相辅相成:协助;成全;相互补充,相互协作。)

3、齐读词串,用上一两个词语说说文章的内容。(初步探知文章内容)

二、结合说理文特点,梳理文脉,概括段落大意。

1、老师: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说理的课文最大的特点是摆事实,讲道理。(板书:摆事实、讲道理)

2、老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摆了哪些事实呢?(干脆沟通,节约时间)

3、沟通:

相机出示:

(1)学问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陈述观点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总结观点

(2)(留意这里要提示:概括大意肯定要说清人物、事情和结果。)

哥白尼从小喜爱“问”,促使他对科学不懈探求。

沈括把勤学好问与视察思索结合起来,解开了大林寺桃花开花迟的谜团。

(3)(老师引导:第三自然段则告知小学生遇到问题须要——)

小学生有问题要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

4、小结:文章开头提出观点,中间通过实例证明观点,结尾总结观点,说理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楚,特点显明。

三、自主学习。

1、老师:课文又是怎样通过摆事实来讲道理的呢?(重点学习第2—4自然段)

出示自学任务:

自学2—4自然段,完成学习任务:

1、自由朗读两个事例,想一想:每个事例侧重说明什么?从文章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2、对比朗读两个事例,想一想:为什么选取这两个事例?

自学过程中可以作适当圈画批注,想好后也可以同桌探讨探讨。

四、任务一。

1、自由朗读两个事例,想一想:每个事例侧重说明什么?从文章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2、摆事实是很讲究的,先看课文摆的第一个事实。

(出示其次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索:这个例子侧重说明白什么呢?(喜爱问)

(2)从文中哪些词语、句子感受到哥白尼喜爱问?(放手让学生发言,老师刚好点拨即可)

(抓“缠”“常常”两个词语,感受到哥白尼问得多,问得彻底,不解决问题不罢休——不懈探求)

(抓“三问”句子,——指名读三问,——一问,问天上的太阳;二问,问天上的星星;三问,问地上的小鸡;有意思的问题,从课文列举的三个问题中你发觉了什么?(1、范围广,天上、地下,宇宙中的一切问题都爱问;2、……问题多的数也数不清;3、问题是我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充分说明白哥白尼喜爱问,乐于追问究竟呀!)

(2)练习朗读出他的新奇。指名读

(3)哥白尼后来从事科学探讨以及他取得的成果,课文为什么不写?

(4)由此可见,摆事实要留意(具有典型性,所举的例子所摆的事实证明要讲的道理,事实和道理是相互印证的)

3、再看其次个例子

(1)(出示第四自然段)

(2)这个例子侧重说明白什么呢?沈括视察了吗?思索了吗?(仍旧、放在心上、发觉、才)

(3)说理的课文应当怎样朗读呢?我们来看第四自然段,这一段包含两个部分,一是讲道理,一是讲故事,朗读时有区分,讲道理就要讲得言辞恳切;语重心长,讲故事要讲得生动,绘声绘色;人物的语言要读出相应的语气,有一句诗要吟诵;心里想的要读低一些。

(4)先练一练,再指名读,齐读。

五、任务二。

1、对比朗读两个事例,想一想:为什么选取这两个事例?(你又有什么发觉?)

在总体来看课文所摆的两个事实,(都是古代科学家,一个中国,一个外国;他们的探讨领域不同;都是勤学好问的典范,一个侧重多问,一个侧重勤学好问和视察思索结合起来)

2、老师小结:摆了两个事实由浅入深、层层深化说明白课文所要阐述的道理,也就是(齐读第一自然段)也是本课结尾总结的观点,齐读。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七、布置作业。

1、课后学习《大林寺桃花》

2、搜集关于勤学好问的小故事和名言警句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清郑燮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允

独创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

板书:

学与问

(典型性)摆事实讲道理

《学与问》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化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学问的主子。

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通过阅读本文,知道问与思的亲密关系,养成良好的勤学好问的习惯,做学习的主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学、问)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词学问,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学问、学识、文化)

2、(师在学与问之间板书一个与字)师: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那又该是什么意思呢?(生答)这就是我们今日学习的文章,叫《学与问》。那么,学、问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师:我知道大家肯定预习过了这篇课文,那么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呀?(5个自然段)那我想请5位同学分别来读一遍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读完后刚好评点朗读)2、师:每一次的朗读,我们都会有不同的体会,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全文,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许多有学问的人,小时候都是特别好问的;学和问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多问问题,才能学到学问;学和问不能分开;)

3、小结:通过预习,大家就了解了这么多,说明大家真的做到了边读边想,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接下来,我们将仔细地去学习、体会课文,信任大家对两者关系的感悟会更加清晰、明白。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为了说明这些道理,课文用了两个小故事来证明。那么我们就先看看其中的一个事例。课文先介绍了谁?那我们就一起走进哥白尼,了解哥白尼。

2、师:请大家先默读课文其次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他从小爱问问题;他什么都爱问;他问的问题都跟自己的生活有关)

(板书:好问)

3、师:听了大家对哥白尼的介绍,你对哥白尼有什么印象呀?(勤学好问;爱提问题;留心视察;充溢新奇)

4、师:是呀,哥白尼能成为一名宏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候的这些习惯分不开的。

5、师: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新奇、好问的?

(小时候就喜爱问、常常缠着、世界、问这问那、省略号)

(相机读句子,留意读出哥白尼的新奇、好问。指导朗读。)

(指导理解:不懈探求、稀奇怪异)

(联系哥白尼提出的问题,理解后补充省略号中省略的内容再指名读、齐读)

6、师: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问是胜利的起先;只有学会问,才能取得胜利)

7、师:我想大家对这些话确定有自己的理解了。(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四、自学第4段

1、过渡: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擅长把勤学好问和视察思索联系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2、小结:看完这段文字,你觉得沈括又是个怎样的人呢?(勤学好问;留心视察;爱动脑筋)是呀,课文中列举了沈括和哥白尼的事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五、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老师导入: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

2、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是啊,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新颖 ,有怀疑。那么,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4、自由读3自然段。问:读了这一段,你们知道可以怎么做吗?(我们应当多提问题)

5、是呀,古人云:能者为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书上是如何来说明它的意思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只要他的确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凹凸,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当向他请教。)(指名回答,然后齐读一遍)

6、老师这里也有孔子的.两句名言,谁能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这句话,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过渡: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肯定也懂得我们从小应当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因为(导读)我们从小应当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五、了解结构,借鉴写法

1、学完了《学与问》这篇说道理的文章,我们不难发觉作者除了和我们讲道理,还举了哥白尼、沈括的两个事例介绍,这种写法是说理性文章最常用的:摆事实,讲道理。以后想要和别人讲道理时,可以想想这篇文章的写法。

2、考考大家活学活用的本事,有信念接受挑战吗?

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个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字的金匾。这家主子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学你们现在就是这位智者,我就是这家的老二,你该如何帮助我这位只知学的青年呢!

六、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学与问的名人名言或谚语。

《学与问》教案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化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学问的主子。

教学重点: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学问的主子。

教具打算:光盘、挂图、录音机。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爱好,设疑

1、讲解并描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18学与问

3、提问:学与问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状况。

(1)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

殿堂、新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

(2)大致沟通词义。

(3)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索: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学问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爱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视察思索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终写了什么?

学生探讨回答。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

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听写词语

钥匙疑团殿堂日新月异新奇强健探求瞬息万变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思索: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

(2)理解不懈追求。

(3)简介哥白尼及其地动说。

(4)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启发学生谈谈问是打开学问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2、学习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读。

(2)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提问: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应当怎么办?

(4)问:向谁问?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能者为师的理解。

(6)引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擅长把勤学好问和视察思索联系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2)自己读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

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身阔的疑问:为什么同是套话,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4)沈括问妈妈,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5)后来沈括是怎样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探讨:学与问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子?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名读课问。

2、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3、说一说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18学与问

勤学问思结合养成习惯

好问

教学后记:

《学与问》教案6

《学与问》一课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紧紧抓住“勤学好问”这一点进行叙述。先写“问”的重要性,再举例子来证明;接着写向谁“问”;然后写“问”与“思”要结合;最终有理有据的提出观点: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任。整个课文叙述,言简意明,具有很强的劝服力。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问”的重要性,是打开学问殿堂的金钥坻。其次自然段写哥白尼从小喜爱“问”,导致例如他对科学的不懈探求。第三自然段写小学生有问题要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第四自然段写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视察思索结合起来。第五自然段写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做学习的主子。

我想,这篇课文层次清晰,中心显明,是篇很好的范文。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就请学生划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后指导总结。学生依据我的指导,分别把课文的五个部分归纳出来,分别是:1、学问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2、哥白尼对科学奇妙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怪异的“为什么”起先的;3、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一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觉问题;4、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擅长把勤学好问和视察思索结合起来;5、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学生归纳后,我要求大家看书,然后把课文的五个部分联系课文说说,力求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说出作者的思路。这样的好处是能统领全局,清晰地了解课文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学习课文就很轻松,也很明白了。

教学这篇课文之后,我感觉到,依据不同的文章定下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我的教学步骤是:

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学”、“问”)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词——学问,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学问、学识、文化……)

2、(师在“学”与“问”之间板书一个“与”字)师: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那又该是什么意思呢?(生答)这就是我们今日学习的.文章,叫《学与问》。那么,学、问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师:我知道大家肯定预习过了这篇课文,那么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呀?(5个自然段)那我想请5位同学分别来读一遍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读完后刚好评点朗读)

2、师:每一次的朗读,我们都会有不同的体会,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全文,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许多有学问的人,小时候都是特别好问的;学和问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多问问题,才能学到学问;学和问不能分开;……)

3、小结:通过预习,大家就了解了这么多,说明大家真的做到了边读边想,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接下来,我们将仔细地去学习、体会课文,信任大家对两者关系的感悟会更加清晰、明白。

4、大家把课文的每段内容用书上的话概括出来。并记熟它。

5、沟通。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看看这道填空题,把它完成。

填空:学问就是指有(),学问是学来的,也是()。“问”经常是(),是()。

(指名读一读练习的答案,老师相机理解后评点,最终齐读)

2、师:对于整篇文章来说,第一自然段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文章的总起段,

下面的文字都是为了说明第一自然段,作者在下面用了一些例子来证明第一自然段所说的道理,那么我们就先看看其中的一个事例。课文先说了谁呀?

那我们就一起走近哥白尼。你们了解哥白尼吗?(指名说完后,老师出示投影)老师也找了一些材料,请同学们看一看。(见附录一)

3、师:听了大家对哥白尼的介绍,你对哥白尼有什么印象呀?(勤学好问;爱提问题;留心视察;充溢新奇……)

4、师:是呀,哥白尼能成为一名宏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候的这些习惯分不开的,让我们接着走近哥白尼。

5、师:请大家先默读课文其次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他从小爱问问题;他什么都爱问;他问的问题都跟自己的生活有关……)

(板书:好问)

6、师: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新奇、好问的?

(小时候就喜爱问、常常缠着、世界、问这问那、省略号)

(相机读句子,留意读出哥白尼的新奇、好问。指导朗读。)

(指导理解:不懈探求、稀奇怪异)

(联系哥白尼提出的问题,理解后补充省略号中省略的内容再指名读、齐读)

7、师:小小的哥白尼和咱们差不多大,老师信任在平常,你也肯定提过问题吧?能说说你提过哪些问题吗?(指名回答)

8、师: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问是胜利的起先;只有学会问,才能取得胜利……)

9、师:我想大家对这些话确定有自己的理解了。(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10、师:这是一篇争论文,争论文就是要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就是第一段,那么列举哥白尼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第一段。下面,作者又列举了一位名人的例子,他是谁呀?

四、自学第4段

1、(出示沈括的简介,详见附录二)师读简介后说:沈括是多么优秀呀,咱们一起回到沈括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头吧,看看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2、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试着完成黑板上的题目。(出示阅读训练题,详见附录三)

(1)同桌沟通答案

(2)指名回答(理解,朗读)

3、小结:看完这段文字,你觉得沈括又是个怎样的人呢?(勤学好问;留心视察;爱动脑筋……)是呀,课文中列举了沈括和哥白尼的事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五、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老师导入: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

2、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老师找了几幅图片,一起来看看。出示投影。

(1)指名说感受。

(2)是啊,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新颖 ,有怀疑。那么,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4、自由读3自然段。问:读了这一段,你们知道可以怎么做吗?(我们应当多提问题)

5、是呀,古人云:“能者为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书上是如何来说明它的意思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只要他的确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凹凸,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当向他请教。)(指名回答,然后齐读一遍)

6、老师这里也有孔子的两句名言,谁能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这句话,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投影出示: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7、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当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开心地学到许很多多的学问。

六、总结

1、同学们,今日我们从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开学问殿堂的金钥匙,。现在老师也送你们一把金钥匙。(老师发有关好问名言的小卡片,详见附录四)只要你拿到了这把金钥匙,并且知道怎么去用它,那我信任你肯定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2、好,打开看看这是把这是把什么样的金钥匙?你喜爱老师送给你的金钥匙吗?来,谁来读给大家听听,你的金钥匙是什么?(指名读名言)

3、老师这里还有金钥匙呢,看!(出示陶行知的两段话,详见附录五)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宏大的教化家,这就是他所写的关于勤学好问的两首小诗,希望同学们课后读一读并去了解这两首诗,信任对你们会有所帮助。

《学与问》教案7

一、导入

板书课题:学问

你们是怎么理解“学问”?

生1:学问就是既要学,又要问。

老师相机板书:与学与问

生2:学问就是学问

生3:学问就是博古通今

咱们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学与问,在学中问,在问中学。请大家拿出学案。

出示学案要求

二、初读课文

(一)检查读书

指名读第一小节。点评:很流利,开门红。

接着文章写了两个事例。哪两上事例?

生哥白尼沈括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写这两个名字。

指名读其次小节。点评:他和平常比有没有进步?我听出来了。

指名读第三小节。点评:读得很流畅。

指名读第四小节。

过渡:通过这两个事例我们能明白一些道理,谁来读最终一节。

指名读第五小节。

总评:同学们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读得流畅。

(二)教学生字,初步

指导写懈、翔、翱,指名说简单写错的地方。描一个写一个。

(三)了解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概括地说说文章中写了哪两个事例?

生回答。

师:把话说全面,不肯定要啰嗦。

生:沈括小时候问妈妈为什么山寺中的桃花开得迟,妈妈没有予以解答,后来他自己探究出了答案。

师:学与问为什么是相辅相成的?小组合作学习。

指名读同学读学案,弄清学案中的要求。

请同学中在自己研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间为15分钟。

1、汇总《学案》中提出的不懂的.问题,进行小组内的自问答。

2、弄懂了、解决了的问题就划去。

3、每组选择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写在题板上。

重点探讨:什么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每组组长、时间监督员、记录员请举手。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块小黑板。

(三)小组合作学习沟通

老师板书:发觉问题探讨问题

请七个小组把小黑板贴在大黑板上。先看看有没有重复的。

拿出其中一个小组的问题:你们认为是先学再问还是先问再学?

生各抒己见。

引导学生相识到无论是先学再问还是先问再学都是一种学习,他们是相辅相成的。

其次个问题:问是得不到精确的答案的,关键要看书。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说在求知过程中要把勤学好问把视察思索结合起来?

生1:沈括问了妈妈问题,这是他勤学好问的表现,妈妈没有解答出来,他最终通过视察思索解决了问题,所以要两者结合。

师追加一个问题:为什么课文中要举这两个例子呢?

生1:因为课题就是学与问,这两个例子都是学与问相结合的。

生2:哥白尼小时候特别喜爱问问题,最终才成了天学学家。

师:把从文阐述道理的句子划下来。

生1:第1小节

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道理的?

引导:可以从句式和关键词理解。

生1:把问比作金钥匙。说明要学习就必需要问,否则就没有方法走进学问的殿堂。

生3:第3小节“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

生4:第3小节“无论地位凹凸……”

师问个才智含量高的:学问贵在学,贵在问,还贵在什么?

生1:实践。

生2:不懈探求的精神。

生3:思索

生4:发觉问题

生5:视察

生6:勤奋

生7:写

生8:触类旁通

生9:拼博

生10:坚持

……[m1]

(四)观看视频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视频

(五)填写表格

《学与问》教案8

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是一阐明事理的课文。

这课文提出了学问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求得真知的观点,举出了中外闻名科学家勤学好问、问思结合的事例来加以证明,给我们以深刻启发。

课文第一自然段提出观点。这一自然段有如高屋建瓴,树起了全文的中心。其次至四自然段论证观点。这一部分是全文主体:举例证明胜利是从问起先的,世界千变万化必需“问”,而且要以“能者为师”,接着又举例证明问思结合。第五自然段作出结论。这一段对应开头观点、中间论证的结论,给我们指明白方向,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相识。

提观点——做论证——下结论,结构上符合一般阐明事理文章的特点,同时例证充分,说理有据,更添劝服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中诗句的意思。

3.学会收集勤学好问的小故事或名言,懂得与同学沟通。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化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做学问的主子。

教学重点:

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扬勤学好问的,做学问的主子。

设计理念及思路: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指出: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旧是信息的载体,相识的工具,学生必需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另一方面,它又是相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论述方法。从整体入手,是阅读的一般规律。在揭题时,就要让学生阅读全文,抓住中心,知道作者在文章中说明的道理。然后,采纳直奔中心的方法,培育学生“整体感悟”的实力。

教学方法:多媒体协助教学;自读感悟,合作沟通;拓展,实践升华。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揭示文体。

同学们,我们在四、五年级学过《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这两课文有相像之处,它们都是什么文?(板书:说理文)说理文往往有这样的.规律:作者一般都是在开头提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终得出结论,给我们读者以启发,使我们对他的观点有更加深刻的相识。(板书:提出观点事例证明得出结论)

今日我们又要学一说理文,齐读《学与问》。

二、整体感知,亮出观点。

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共同触摸作者的脉搏。

快速阅读,整体感知,看看作者介绍了哪些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终得出了结论。(板书:哥白尼沈括)

同学们轻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亮出了怎样的观点?

这段话作者把“问”比作________、________,说明白______________。

(板书:金钥匙铺路石)

三、阅读事例,感悟。

1.是啊!“问”经常是打开学问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胜利之门的铺路石。(出示句子,齐读,读出重要性。)信任同学们学了哥白尼的事例后肯定会更明白“问”为什么这么重要。

2.请同学们阅读了哥白尼的资料(出示),谁来说说你知道他有哪些成就?

(指名学生简介哥白尼)

3.哥白尼真是一位宏大的天文学家!他是怎样走上探求科学奇妙的道路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其次节,思索。

4.指名回答:你从这一节中知道了什么?

5.师: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新奇、好问的?

(小时候就喜爱问、常常缠着、世界、问这问那、省略号)

(联系哥白尼提出的问题,理解后补充省略的内容再指名读、齐读)

6.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好问的故事?(学生依据的资料说一说)

这些名人的事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指名说。

(学生可能说到:要爱问问题,要多问问题,要敢于问问题等)

7.这么多名人的胜利都离不开问,看来引读……“问”经常是打开学问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胜利之门的铺路石。

让我们牢牢记住这句话好吗?再次出示齐读。

8.名人好问的故事让我想起这样两句名言: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荀况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是问号,而生活的才智也许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巴尔扎克

(出示,指名读,齐读)。

四、沟通探讨,深化理解。

过渡: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学会从平常事物中发觉问题。(课文第三节前四句话)

1.有了问题该向谁请教呢?你们以前都向谁请教过?(指名学生说)

2.课文中告知我们要向谁请教呢?

3.指名说什么叫“能者为师”。(出示文字)

4.说到能者为师,老师想送两句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5.这两句名言就是告知我们要不问年龄,不看地位,以能者为师。把这几句话说给自己听好吗?

出示: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挚友。只要他的确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凹凸,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指名说,齐说。(说时把“你”改成“我”)

五、自学质疑,学思结合。

1.过渡:有了问题要向别人请教,不过有时问题不能完全靠别人来解答,因为别人也有不知道的时候。遇到这样的状况该怎么办呢?

(默读第4自然段,看看沈括小时侯遇到什么疑问,他是怎么做的?)

2.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3.北宋科学家沈括小时侯是怎么解决这个疑问的呢?(自由读第四节思索)

A.指名回答

B.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一个善问的人,不会满意于别人给的模糊的说明,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去视察,自己的大脑去思索,得出科学的答案。(板书:视察思索)

出示: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擅长把勤学好问和视察思索结合起来。

沈括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就现学现问。

4.(学生质疑)相机出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句诗____代诗人__________的《》。

“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始盛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后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让我们记住这句名言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齐读总起句: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擅长把勤学好问和视察思索结合起来。

六、全文,理性升华。

1.最终作者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呢?你是怎样理解的?

出示最终一段。

指名说说“相辅相成”的意思。(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因此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2.怪不得作者说: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学问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奇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子。

A.“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指的是什么?(板书:勤学、好问的习惯)

指名读好这句话,突出强健有力。指导朗读,齐读。

B.能够自由地翱翔学问的天空,探求宇宙的奇妙你会感到怎样?(兴奋、骄傲……)就把这种感情融入到你的朗读当中。指名读,齐读。

3.全文:学完了《学与问》这说道理的文章,我们不难发觉作者除了和我们讲道理,还举了哥白尼、沈括的两个事例介绍,这种写法是说理性文章最常用的:摆事实,讲道理。这样文章才有劝服力。以后想要和别人讲道理时,可以想想这文章的写法。

4.最终老师要送一首小诗

问究竟

(陶行知)

天地是个闷葫芦,

闷葫芦里有妙理。

你若不问你怕它,

它一被问它怕你。

你若情愿问问看,

一问直须问究竟。

指名读,齐读。

5.送三张电子书签。名言指读,谁读送给谁。

七、课外作业,拓展实践。

1.选择你喜爱的勤学好问名言摘抄下来,做成书签,送给同学和挚友。

2.写话练习:古时候有一户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个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字的金匾。这家主子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学,你们现在就是这位智者,你该如何帮助这位只知“学”的青年呢!(友情提示:可以利用课文内容及自己搜集的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名言等写劝告的话。)

板书设计:

23.学与问

提出观点金钥匙铺路石

哥白尼

说理文举例证明勤学好问视察思索

沈括

得出结论相辅相成养成习惯

《学与问》教案9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详细的事例,告知我们“问”的重要性,教化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文章说理全面深刻,令人信服。

本课的教学中,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学”除了贵在“问”之外,还贵在哪些地方?什么样的学习者才能称为“真正”的“学习的主子”?在合作探究中,老师要激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各抒己见,畅谈自己对学问之道的见解。学问之道既贵问,也贵勤,还贵恒,等等。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说明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化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学问的主子。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通过阅读本文,知道问与思的亲密关系,养成良好的勤学好问的习惯,做学习的主子。

教学打算:收集有关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打算:课文插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

2.把课文读熟、读正确,理清课文段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学问是怎样得来的吗?——

学问是学习得来的,也是问来的。所以有人把学问又叫做“学问”。

板书:23、学与问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1、划诞生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

3、学与问有什么关系?/sjbwz/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三、检查自学状况:

1、检查生字词的驾驭状况

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词语。

“鸡缤瞬察菲辅翱翔”

“缤纷瞬息万变翱翔辅导视察”(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平常的词语积累状况,将生字组成新的词语或成语跟大家沟通。)

2、指名朗读课文。

师:化那么短的时间能把课文中的部分段落读通顺,读流利,是一件不简洁的事,谁来朗读课文(自己选择认为读得比较流利的段)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组织评价。

4、沟通初读课文后的感受收获。

(什么是学问?学问与学问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精度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问”经常是打开学问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胜利之门的铺路石。

读句子,沟通自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2、你知道哥白尼吗?(师简要介绍哥白尼)哥白尼成为一个宏大的天文学家,其最初的原由是什么?

以什么来证明这一个观点呢?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来讲解并描述这一个问题的呢?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下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课文下面内容的要点。

五、指导生字书写

六、完成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熟读课文。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懂得“学问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育崇尚科学、酷爱探究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学问”?

2、出示: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齐读上面的句子。

探讨:什么叫“相辅相成”?

你能依据你的学习经验,举例说明什么是“学中问”?什么是“问中学”?

3、课文又是怎样说明的呢?

二、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出示:

“问”是打开学问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胜利大门的铺路石。

谁能举例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可以哥白尼为例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

齐声再读该句。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引读第三自然段。

师:哥白尼生活的时代与现在已经大不相同了。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世界?我们又应当如何去正确面对这样一个世界呢?

1、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出示: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探讨:

联系课文或者生活实际,/sjbwz/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

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我们应当怎么办?(学生朗读课文有关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感受。)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过渡导读:当我们心中有疑问时,主动地请教别人,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这当然是一种特别好的学习看法。但是,在求知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视察思索,去获得问题的答案。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四段,打算把沈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指名讲故事。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现象?沈括又是怎样解开疑团的呢?

从沈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像沈括这样通过自己的视察思索努力求得问题的答案的故事,你还知道些吗?讲给大家听听。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这段话。

2、出示:

“到那时,学问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奇妙将任你探求,你将成为学习的主子。”

“学习的主子”是什么意思?说说你觉得这句话什么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全段。

六、总结全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沟通: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你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改变?

3、质疑:

学完了课文,你还想要跟大家沟通些什么?

《学与问》教案1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化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学问的主子。

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通过阅读本文,知道问与思的亲密关系,养成良好的勤学好问的习惯,做学习的主子。

教具打算: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板书“学问”一词,指名读,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生:学问、学识、文化……)

2、板书“学与问”,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又是什么意思呢?(生:学习与提问)

3、这也就是我们今日学习的文章,叫《学与问》。齐读课题。

4、介绍文体及写作方法

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争论文。争论文通常在开头显明地提出观点,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最终得出结论。

5、那么,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又是怎样把这个观点说清晰的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其次十三课。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索: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观点?探讨:

出示1:“学问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齐读

课文还有一处也说了作者这个观点,请同学找一找。

出示2:“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齐读

2、这两句话一句在开头,起的作用是——总领,一句在结尾起的作用是——总结。两句话又形成的关系是——首尾呼应。

3、这两句话的意思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就是要——勤学好问。

板书:勤学好问

“好”就是“喜爱、宠爱”的意思。齐读词语两遍

4、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第一、第五小节摆出了勤学好问这个观点,围绕这个观点,课文中间三小节各写了什么?(请学生朗读回答。)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爱“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相机理解“不懈探求”懈,松懈。不断探究。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要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

相机理解“瞬息万变”指改变速度快。“日新月异”指改变大。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视察思索结合起来。

三、学习课文其次自然段。

1、过渡:这三个小节中,写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哥白尼,一个是沈括,我们先来相识一下哥白尼。

2、(课件出示图片及人物的生平简介)看,这就是哥白尼。请同学把这段文字读一读,想一想,他给你怎样的印象?

3、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简介,请你谈谈哥白尼给你的印象。(哥白尼是一位宏大的人物,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4、为什么哥白尼会有这么大的成就?拿起书,一起来看课文的其次自然段。探讨。

(好问。)

5、你从哪里体会到他的好问的?

出示“他对世界充溢了新奇,常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

①常常:说明他思索的问题多,提出的问题多。

②缠着:A、什么叫缠着?

B、说明哥白尼有韧劲;问问题肯定要问出个所以然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对问题的不懈探求。

③省略号:表示什么?也说明白什么?(省略了很多其它问题;也说明哥白尼“特别喜爱问”。)

假如你是小哥白尼,你还会提哪些问题呢?

3、指导朗读。

从“常常”、“缠着”、省略号都可以看出哥白尼好问,下面我们来朗读这段话,留意读好这些词。

4、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正如书上所说:(出示句子:“问”经常是打开学问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胜利之门的铺路石)

5、同学们,你们能举出一些名人勤学好问的例子吗?(牛顿依据苹果下落发觉了万有引力;瓦特依据水壶的蒸汽独创了蒸汽机)

6、小结:从哥白尼和同学们刚才所列举的事例上,我们真正相识了“问”在胜利道路上的重要性。

四、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我们有怀疑,我们该怎么做?——(老师接读——拜“能者为师”)

2、找一找,书上哪句话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能者为师”的意思。

出示:“只要他的确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凹凸,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当向他请教。”

①朗读

②理解:什么叫“能者”?(的确能给别人启发,给别人帮助的人)

说明:依据书上的句子说明词语是一种好方法,但有时应稍作修改。

③什么叫“能者为师”?(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凹凸,的确能给别人启发,给别人帮助的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都应当向他请教。”)

3、关于这个道理,孔子也说过这样两句话。

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耻下问。

讲解: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说明应当虚心向别人学习。

不认为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是耻辱。

齐读

4、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当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学到许很多多的学问。

五、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过渡:拜能者为师当然是一种特别好的学习看法。但是,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视察思索,去获得问题的答案。这一点沈括是我们的榜样。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四段,完成练习。

2、练习

A、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擅长把勤学好问和视察思索结合起来。]

B、说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

C、()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时,产生了一个疑问:()?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在深山的寺庙里视察思索发觉了:原来()。

[北宋;大科学家;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深山上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

六、总结拓展:

1、过渡: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肯定也懂得我们从小应当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因为(导读)“我们从小应当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2、是的,勤学好问,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有很多的名人名言也验证了这一点,下面请大家看几则名人名言。(出示名人名言:)

(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

(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清郑燮(xiè)

(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4)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记就是擅长提问。——普列汉诺夫

七、作业:

过渡:下面老师想检验一下大家活学活用的实力:

出示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一块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个字的金匾。这家主子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学假如你是这位智者,你会怎样来劝服这位只知“学”的老二呢!

友情提示:不仅可以用书上原文、原故事来劝服“老二”,还利用自己所知道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来劝服“老二”。

《学与问》教案11

教学重点:

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学问的主子。

教具打算:

光盘、挂图、录音机。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爱好,设疑

1、讲解并描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18

学与问

3、提问:学与问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状况。

(1)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

殿堂、新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

(2)大致沟通词义。

(3)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索: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学问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爱“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视察思索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终写了什么?

学生探讨回答。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

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听写词语

钥匙

疑团

殿堂

日新月异

新奇

强健

探求

瞬息万变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思索: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

(2)理解“不懈追求”。

(3)简介哥白尼及其地动说。

(4)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启发学生谈谈“问是打开学问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2、学习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读。

(2)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提问: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应当怎么办?

(4)问:向谁问?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能者为师”的理解。

(6)引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擅长把勤学好问和视察思索联系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2)自己读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

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身阔的.疑问:为什么同是套话,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4)沈括问妈妈,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5)后来沈括是怎样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探讨:学与问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子”?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名读课问。

2、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3、说一说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写下来。

《学与问》教案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说明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化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学问的主子。

教学时间: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爱好,设疑

1、讲解并描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18学与问

3、提问:学与问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状况。

(1)认读词语。

(2)大致沟通词义。

(3)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索: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学问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爱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视察思索结合起来。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终写了什么?

学生探讨回答。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

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说明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化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学问的主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指名读齐读)

钥匙(轻声)日新月异坚持不懈

翱翔瞬息万变(翘舌音)相辅相成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快速阅读课文,思索: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终写了什么?

要点:先写问的重要性;再写向谁问;接着写怎样问?最终教化学生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二)、精读课文,深化悟解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思索:然后看看这道填空题,把它完成。

填空:学问就是指有(),学问是学来的,也是()。

《学与问》教案1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理解“问”是打开学问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胜利之门的铺路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什么是学问?

2、学与问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请五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由读课文,思索: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节

自由读第一节,完成填空。

2、学习其次节

请一位同学朗读其次节,思索:

(1)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那些词句反映哥白尼新奇、好问?理解:希奇怪异

(3)指导朗读

(4)小结: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

3、学习第四节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这一节,完成习题。

(2)小结:课文列举沈括小时侯的故事,是为了证明什么呢?

4、学习第三节

自由朗读第三节,说说读了这一节,你有什么收获。探讨:

(1)我们所面临的是个怎样的`世界?理解: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2)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做呢?理解:能者为师

四、课堂小结

1、分发“金钥匙”。(有关问的名言)

2、学习教化家陶行知写的关于好问的两首小诗。

五、学习生字

1、同桌相互揣摩,学习生字。

2、师生沟通,学习生字。

3、描红、反馈。

以上教学设计是我镇老师优秀课评比一等奖的教学设计。

教后思索:

这是一篇争论文,要求学生能够依据详细的语言材料,理解“问”是打开学问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胜利之门的铺路石。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需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本节课中,教学第四节和写字时,我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来完成作业;激励学生自主识字,相互沟通识字方法与写字留意点,使学生自主获得学问。在第三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质疑,使学生感受到了更多的学习乐趣。

总之,在这一节课中,我努力创建一种师生同等,生生同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相互沟通学习的收获,相互启发,发挥了合力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都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享受到学习的欢乐。

《学与问》教案14

一、故事导入,激发爱好,设疑

1、讲解并描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18

学与问

3、提问:学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