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
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
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
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琪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销锋镐,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
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
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②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
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山
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
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摄棘矜,非铐于钩戟长锋也;……然秦以区区之地,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靖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
黑,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奇六世之余烈奋:振兴
B.收天下之年,聚之咸阳兵:军队
C.而倔起时胆之中阡陌:田间小路,这里代指田野
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主要写秦始皇统一天下。作者写到了秦始皇从政治、军事、防卫三方面
巩固政权的措施。
B.选文第②段写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极力写了陈涉的地位低下、才智不足,缺
乏作战能力,这其实是在为最终结论做铺垫。
C.选文第③段阐述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束全篇,点明
主旨。
D.选文在写秦的强盛和陈涉的地位身份时,都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气势磅礴,
语意酣畅淋漓,读起来有一泻千里之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十辐共一尊,当其无,有车之用。堤填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
日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
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
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四章)
(《〈考手〉》四章》,选自《老子道德经注校译》)
4.下面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凿户硬以为室牖:窗
B.自伐者无功伐:夸耀
C.其脆易浮泮:同“判”,分离
D.复众人之所过复:重复
5.下面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当其无,有车之用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B.死加不亡者寿常于几成顶败之
C.凿户牖以为室是以圣人欲不欲
D.为之于未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B.古代汉语中有些与走路有关的词语,有其特殊的含义。如“企者不立”的“企''是踮起脚
后跟;“不积陛步”的“度”是跨出一脚。
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
为上寿是百岁,中寿是八十岁,下寿是六十岁。
D.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为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
担任周朝管理臧书的史官,相传曾向孔子问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
口: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强凌弱,众暴寡,
兵革不休,士民罢辱。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
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
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
无异也。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
内之患,缩素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
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廓散财币必操孤狸窃困之士轻贼少事必隹百姓名
急翁法省冽使木T之人皆得自新而必盛德与天下天下息送。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字四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
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蒙罪者
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等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成
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
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
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中)》)
【注】①缩素:本义——编、素:白色的生绢;引申义——洁白,白色;指白色的丧服,服
丧;比喻质朴。这里指服丧。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发仓膜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使天下之人/皆得
自新/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B.发仓縻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使天下之人/皆得
自新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C.发仓縻/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使天下之人皆得
自新/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D.发仓縻/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使天下之人皆得
自新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弊”意思是疲惫,与“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上)》)中的“弊”字含义相同。
B.“反”意思是返回,与“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中的“反”字含义不同。
C.“宗庙”指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地方,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五代史伶官传序》)
中的“庙”含义相同。
D.“苦”意思是以……为苦,与“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苏武传》)中的“苦”字含
义不同。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争霸,战事不止,军民疲惫。秦始皇南面称帝,百姓希望能够安身活命,诚心
景仰皇上,如果秦始皇此时实行仁政,天下可以稳定。
B.秦始皇贪婪卑鄙,抛弃王道,焚毁诗书,实行严刑酷法,以残暴苛政来治理天下。
秦二世即位,天下的百姓都伸长脖子翘首以盼观看他的政策。
C.文中对比了秦二世与秦始皇治国策略的不同,秦二世不救济贫困,受刑罚的人很多,
臣民人人自危,最终导致秦王朝的灭亡。
D.古代圣王能洞察开端与结局的变化,知道生存与灭亡的关键。因此统治人民的方法,
就是要专心致力于使他们安定。这样即使出现叛逆的臣子,也无人响应。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编素而正先帝之过。
(2)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11.《过秦论》上篇结尾作者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请结合选文
《过秦论》中篇分析秦朝的哪些做法导致了灭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替不公问为国。
孟子日:“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绚®;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
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
民有制。阳虎日:'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夏后氏五十而贡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
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
于贡。'贡者,按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
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吟吟④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
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雨
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设为序序学校以教之。庠者,
恭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殷曰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
也。4俭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
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选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二)
自孔子没,带于各以所闻著书,而皆不得其源流,故其言无有统要,若孟子,可谓深于
《诗》而长于《春秋》者矣。甚道始于至瓢而极土亲精充土木拽放土巴海而慝厘有所攻至莫
而不可犯至密而不可察此其中必有所守而后世或未之见也。
(选自苏轼《孟轲论》,有删改)
【注】①索绚:搓绳索。②贡,贡纳。与下文“助、彻''都是夏、商、周三代征收赋税的方法。
③龙子:古代的圣贤。④聆聆(Xi):勤苦不休息。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计至宽/而不可犯至密/而
不可察/此其中必有所守/而后世或未之见也
B.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计/至宽而不可犯/至密而
不可察/此其中必有所守/而后世或未之见也
C.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计/至宽而不可犯/至密而不
可察/此其中必有所守/而后世或未之见也
D.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计/至宽/而不可犯至密而不
可察/此其中必有所守/而后世或未之见也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滕文公,是滕国国君的谥号,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B.庠序,指的是地方开设的学校,如《齐桓晋文之事》中“谨庠序之教”一句。
C.人伦,指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指长幼尊卑之间的关系和应遵守
的行为准则。
D.诸子,文中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中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与老百姓相关的事情不允许拖延,要给百姓稳定的产业,因为没有稳定
的产业,就没有稳定的生活。
B.贡法,是指比较几年中的收成取一个平均值,作为平时收税的标准。古代圣贤龙子
认为,贡法比助法更好。
C.苏轼认为自孔子逝世之后,除孟子深刻理解了《诗经》《春秋》外,诸子百家都没有
真正探寻到孔子学说的源流。
D.后世学者往往关注孟子学说中“仁义”的核心思想,而苏轼却更注重研究孟子讲述道
理“粗浅而细致”的特点。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
(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16.滕文公向孟子询问治国对策,孟子给出的建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者学士之于六艺,射能弧矢之事矣,又当善其揖让之节。御能车马之事矣,又
当善其驱驰之节。书非能肆笔而已,又当辨其体而皆通其意。数非能量卷而已,又当知其用
而各尽其法。而不出之威仪至于三千,六乐之节文可谓微且多兵。噫!何其烦且劳如是!然
古之学者必能此,亦可谓难矣。
然习其射御于礼,习其干戈于乐,则少于学,长于朝,其于武备固修矣。其于家有塾,
于党有庠,于乡有序,于国有学,于教有师,于视听言动有其容,于衣冠饮食有其度,几杖
有铭,盘杆有戒。在舆有和鸾之声,行步有佩玉之音,燕处有《雅》《颂》之乐。而非其故,
琴瑟未尝去于前也。盖其出入进退,俯仰左右,接于耳目,达于其心者,所以养之至如此其
详且密也。
孔子日:“兴于《诗》,立于《礼》,成子《乐》。”盖乐者,所以感人之心而使之化,故
日“成于《乐》昔舜命夔典乐,教胄子,目:“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则乐者非独去邪,又所以教其性之偏而纳之中也。故和鸾、佩玉、《雅》《颂》琴瑟之音,非
其故不去于前,岂虚也哉!
(选自曾巩《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有删改)
(二)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
知其疾之在体也。
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
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
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遣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
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
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选自欧阳修《琴说》,有删改)
1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既A而B学C琴D于E友F人G受H宫I声J数K引L久M而N乐0
之P不Q知R其S疾T之U在V体W也
1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策,即布列算筹。策,是我国最早的计算工具,与“策扶老以游憩''中的"策’'意思
不同。
B.五礼,古代的五种礼制,文中指古代汉族礼仪总称,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
嘉礼。
C.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与“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意思相同。
D.度,在本文指“标准、限度”;与“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的"度''意思不同。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端论述古学者在学六艺时并非只关注其一,而是注重多方交融,如在学习
礼乐中学习射御等。
B.材料一中先贤们的几案、手杖上刻有铭文,器皿上铸有戒条,乘车、行走、宴请时
都有琴瑟之音的伴随。
C.材料一题为“听琴”,作者化实为虚,着眼于义理之阐述,语言质朴自然,可谓别开
生面之作。
D.材料二中,欧阳修开头描述自己以琴养心疗疾的经历,又运用比喻和联想,把抽象
的琴声描绘得可亲可感。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书非能肆笔而已,又当辨其体而皆通其意。
(2)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西对日:“十冬多日,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僮;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可使有用,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尤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目:“非曰能之,愿学焉。.臣与事,如今弓,强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擎瑟希,铿尔,舍瑟用作,对日:“异乎三子者多撰。”
子日:“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日:“莫春者,春服既成,写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用乎舞零,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多言何如?”
子日:“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日:“夫子何哂由也?”
日:“为国?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少,孰能为之发?”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一日长乎尔为国以礼
B.子路率尔加对曰舍瑟加作
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异乎三子者之撰
D.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其礼乐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强章甫,愿为小相焉②赤也为之少③可使是民
④鼓瑟希,铿尔⑤可使有更,且知方也⑥孰能为之大
⑦浴乎沂,风乎舞零
A.①②③⑤/④⑥/⑦B.①④⑦/②⑤⑥/③
C.①②④⑤/③⑦/⑥D.①©④/③⑥/⑤⑦
2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吾一日长乎尔
A.不吾知也B.摄乎大国之间
C.异乎三子者之撰D.为国以礼
2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
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称一乘。
B.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祭祀在古代是大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
牌位的处所。
C.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一起朝见天子。同,诸侯不在规定时间
朝见天子。
D.冠者,成年人。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未成年的男子。
2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桑弘)大夫曰:“齐桓公越燕伐山戎,破孤竹,残令支。赵武灵王逾句注,过代谷,
略灭林胡、楼烦。燕袭走东胡,辟地千里,度辽东而攻朝鲜。蒙公为秦击走匈奴,若学亭之
追群雀。匈奴势慑,不敢南面而望十余年。及其后,蒙公死而诸侯叛秦,中国扰乱,匈奴纷
纷,乃敢复为边寇。夫以小国燕、赵,尚犹却寇虏以广地,今以汉国之大,士民之力,非特
齐桓之众,燕、赵之师也;然匈奴久未服者,群臣不并力,上下未谐故也。”
文学日:“古之用师,非贪填土之利,救民之患也。民思之,若旱之望雨,箪食壶浆以
逆王师。故忧人之患者,民一心而归之,汤、武是也。不空民之死,力尽而溃叛者,秦王是
也。孟子曰:'君不乡道,不由仁义,而为之强战,虽克必亡。'此中国所以扰乱,非蒙恬
死而诸侯叛秦。昔周室之盛也,越裳氏来献,百蛮致贡。其后周衰,诸侯力征,蛮、貂分散,
各有聚党,英能相一,是以燕、赵能得意焉。其后匈奴稍强蚕食诸侯故破走月氏因兵威徙小
国引弓之民并为一家一意同力故难制也。前君为先帝画匈奴之策:‘兵据西域,夺之便势之
地,以候其变。以汉之强,攻于匈奴之众,若以强弩溃痈疽、越之禽吴,岂足道哉!'上以
为然。用君之义,听君之计,虽越王之任种、蠡不过。以搜粟都尉为御史大夫,持政十有余
年,未见种、蠡之功,而见靡弊之效,匈奴不为加彳克,而百姓黎民以敝矣。是君之策不能弱
匈奴,而反衰中国也。善为计者,鸟若此乎?”
(选自桓宽《盐铁论•伐功》)
注:大夫,指西汉御史大夫桑弘羊,文学是对参加讨论的儒生的合称。
2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匈奴稍强蚕食/诸侯故破/走月氏/因兵威/徙小国/引弓之民/并为一家/一意同力/
故难制也
B.其后/匈奴稍强/蚕食诸侯/故破走月氏/因兵威/徙小国/引弓之民/并为一家/一意同力/
故难制也
C.其后/匈奴稍强/蚕食诸侯/故破走月氏/因兵威/徙小国/引弓之民/并为一家/一意同力故
/难制也
D.其后/匈奴稍强蚕食/诸侯故破走月氏/因兵威/徙小国/引弓之民/并为一家/一意同力/
故难制也
2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若鹫鸟之追群雀”与“鹫鸟之不群兮”(屈原《离骚》)中的“鹫鸟”含义相同。
B.“非特齐桓之众”与“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庄子•逍遥游》)中的“特''含义相同。
C.“不爱民之死”与“秦爱纷奢”(杜牧《阿房宫赋》)中的“爱'’含义不同。
D.“固若此乎”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中的“固”含义不同。
2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桑弘羊肯定了齐桓公、赵武灵王等人为消除边患、扩展疆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B.与会讨论的儒生们认为只有救民于水火,才能赢得百姓的拥戴,否则必将灭亡。
C.汉朝儒生们认为燕赵能制胜的原因是蛮、蓊部族各自为战,不能团结,实力分散。
D.辩论双方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即削弱周边部族力量,以此巩固政权,安定国家。
2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思之,若旱之望雨,箪食壶浆以逆王师。
(2)君不乡道,不由仁义,而为之强战,虽克必亡。
30.桑弘羊和儒生们辩论的焦点是什么?分歧何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季羔为卫之士师,刖人之足。俄而,卫有蒯耳贵之乱,季羔逃之,走部门,刖者守门焉。
谓季羔目:“彼有缺。"季羔日:“君子不逾。”又曰:“彼有窦"。"季羔日:“君子不隧。”又日:
“于此有室。“季羔乃人焉。
既而追者罢,季羔将去,谓刖者:“吾不能亏主之法而亲刖子之足,今吾在难,此正子
之报怨之时,而逃我者三,何故哉?”
刖者目:“断足,固我之罪,无可奈何。曩者君治臣以法令,先人后臣,欲臣之免也,
臣知。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揪然不乐。见君年毛,臣又知之。君岂私臣哉?天生君子,
其道固然。此臣之所以悦君也。‘‘
孔子闻之,日:“善哉为吏!其用法一也。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公以行之,
其子羔乎!”
孔子日:“李孙之赐我粟千钟也而交益亲自南宫敬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虽贵必有
时而后重有梦而后行徽方二子之股财,则丘之道殆将废矣。”
子路问管仲于孔子。子日:“仁也。”
子路日:“昔管仲说襄公,公不受,是不辩也:欲立公子纠而不能,是不智也;家残于
齐而无忧色,是不慈也;桎梏而居槛车,无惭心,是无愧也;事所射之君,是不贞也;召忽
死之,管仲不死,是不忠也。仁人之道,固若是乎?”
孔子日:“管仲说襄公,襄公不受,公之暗也;欲立子纠而不能,不遇时也;家残于齐
而无忧色,是知权命也;桎梏而无惭心,自裁,也;事所射之君,通于变也;不死子纠,量
轻重也。夫子纠未成君,管仲未成臣,管仲才度义,管仲不死束缚而立功名,未可非也。召
忽虽死,过与取仁,未足多也。”
(节选自《孔子家语•致思》)
3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季孙之赐我粟千钟也/而交益亲自/南宫敬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虽贵/必有时而
后重/有势而后行/
B.季孙之赐我粟千钟也/而交益亲/自南宫敬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虽贵/必有时而
后重/有势而后行/
C.季孙之赐我粟千钟也/而交益亲/自南宫敬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虽贵/必有时而
后/重有势而后行/
D.季孙之赐我粟千钟也/而交益亲自/南宫敬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虽贵/必有时而
后/重有势而后行/
3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即在城的外围加筑的城墙,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颜色”的“颜”指眉目之间,“颜色”指脸色,如《屈原列传》中“颜色憔悴”。
C.“微夫”的“微”意为假如没有,义同《烛之武退秦师》中“微夫人之力”的“微”。
D.“裁审”的“审”义为详观其道。与《归去来兮辞》中"审容膝”的“审”相同。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担任卫国士师的季羔,遇难出逃,在城门口遇到了被他主持行刑砍断脚的人把守城
门,季羔不意守城人不仅没有借机报仇反而助他逃脱追兵追捕。
B.被断足的守门人认为季羔是位心怀仁恕的君子,并且认为自己脚被砍断是罪有应得,
虽然他当时也对季羔有所怨恨。季羔对自己判决、行刑是严格执行国家法令。
C.孔子认为管仲是仁人,子路很是不服气,分别从管仲说襄公、辅子纠、家残无忧、
居槛无惭、事所射之君、不死子纠等方面证明管仲为人不符仁人之道。
D.孔子认为不受管子之说是襄公暗昧,子纠不能立是不得时,管仲在时乖命蹇之际能
够通权达变,考量轻重,不受道德信条束缚赴死,是要成就功名。
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曩者君治臣以法令,先人后臣,欲臣之免也,臣知。
(2)召忽虽死,过与取仁,未足多也。
35.孔子认为施行“仁”的条件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劝学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
积堂少,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莺马十明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鳗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的手》)
(二)劝学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
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
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
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骨”“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
若干卷,题目《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3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卜一二/
D.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3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酷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蹉”,跨出两脚为“步”。
B.驾,一天的行程。“鸳马十驾”意思是劣马拉车走十天。
C.《荀子》,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D.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与《师说》中“六艺经传''的"传"不同。
3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的《劝学》,善用比喻来阐述道理。像选文中的第一段,便用同类事物设喻,从
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观点。
B.荀子在《劝学》选文中的第二段,只运用了比喻论证,论证了学习应该注重积累,
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C.秦观在《劝学》中讲述了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成人后开始发愤读书,可是聪明却
远不如从前。
D.秦观在《劝学》中说到不勤奋和善忘让他荒怠了学业,但看到孙塞答邢词中的句子,
深表赞同。
3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40.秦观《劝学》中读书的故事可否论证荀子《劝学》中的中心论点?请作出判断并阐明你
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孟子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生生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
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停于将入于井,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彳号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
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
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
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熊充之
足以保下港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4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
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B.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
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C.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
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D.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
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42.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
B.孺子:儿童、幼儿。宋代苏轼《教战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
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
C.乡党:这里指同乡的人。周制以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D.四海: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
4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古代圣贤之君正因为具有同情心,所以才会行仁政。
而一旦施行仁政,天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治理好。
B.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恻隐之心是
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
C.这一章是孟子“性善论”的精髓。孟子认为,人不会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叫声而把他推
下井去,由此可见人都具有恻隐之心,人性本是善良的。
D.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即
为“四心而这“四心”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
4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45.儒家讲“爱人”,墨家讲“兼爱”,请简要概括儒家和墨家在“爱人”观点上的区别。
参考答案:
1.B2.A3.然而陈涉(不过)是个用瓮做窗户,用草绳系门扇的贫家子弟,是下
层百姓,(后来)是个被征发的人.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的能力。
B.“兵:军队”错误,应该是“兵器”。句意: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A.”作者写到了秦始皇从政治、军事、防卫三方面巩固政权的措施”错误,结合“执敲扑而鞭
笞天下”“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等可知,还有“刑法”和"文化
故选Ao
3.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瓮牖绳枢”,用瓮做窗户,用草绳系门扇;“氓隶”,下层百姓;“迁徙”,被征发戍边。
参考译文: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
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
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
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
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
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
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
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
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
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
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
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戌卒的队
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靖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靖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
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
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
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靖山、函谷关作为
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要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
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4.D5.B6.D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
D.复:弥补、补救。句意: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之: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独。句意:有了车毂中的空地方,车子才会发挥作用。/
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遭受失败。
B.而:连词,表转折,去葭句意: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总是在快要成
功时却遭受失败。
C.以:介词,把/介词,因为。句意:开凿门窗把它们建造成房屋。/因此,有道的人追求别
人所不追求的。
D.于:介词,在/介词,从。句意: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合抱的大树,
从细小的萌芽生长。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曾向孔子问礼”错,相传孔子曾入周向老子问礼。
故选D。
参考译文:
三十根辐条连接在一个轴心上,有了车毂中的空地方,车子才会发挥作用。揉和陶土做
成器具,因器皿中空,才有器皿的用途。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之空,才有房屋的作
用。所以“有”给人以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垫起脚尖想站得更高一些,反而站不稳;迈着大步想走得更快一些,反而走不远;经常
自我表现反而名声大不起来,经常自我夸耀反而没有功劳,自以为自高自大反而不能被认可
并获得尊重。用“道”去衡量这些行为,可以说都是多余无用的,大家都讨厌这些行为,所
以懂得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
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
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
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
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极高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
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主观妄为的将会招致失败,强行把持的一定会失去。
因此有道的人无所作为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也不会遭受损失。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
要成功时遭受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
事。因此,有道的人追求别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财货,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
补救众人经常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按其自身规律自然发展而不会妄加干预。
7.C8.A9.C10.①如果二世有一般君主的德行,任用忠贞贤能的人,君臣
一心,为天下的苦难而忧心,丧服期间就改正先帝的过失。
②因此陈涉不凭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贤能,不借公侯那样的尊贵,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而天下
响应,其原因就在于人民正处于危难之中。11.①秦始皇统治天下用了暴虐手段;②秦
二世统治天下采用了残暴无道的措施。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打开仓库,散发钱财,以赈济孤独穷困的士人;减轻赋税,减少劳役,帮助百姓解除
急困;简化法律,减少刑罚,给犯罪人以把握以后的机会,使天下的人都能自新,改变节操,
修养品行,各自谨慎对待自身;满足万民的愿望,以威信仁德对待天下人,天下人就归附了。
“约法省刑”,互文,"法”“刑”分别作“约”“省”的宾语,句意完整,后面断开,排除AB;
“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自新”是“得”的宾语,后面断开,由此可以排除BD。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错误。疲惫。/弱点。译文:军民疲惫。/秦有富余的力量利用对方弱点来制服他们。
B.正确。同“返”,意为“返回”。/违背。句意:让被判刑的人各自返回家乡。/海誓山盟言犹
在耳,没想到你会违背誓言。
C.正确。句意:破坏宗庙,残害百姓。/庄宗收下箭藏在宗庙里。
D.正确。以……为苦。/折磨。句意:天下的人都陷入了苦难。/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
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
故选A。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文中对比了秦二世与秦始皇治国策略的不同”错误,原文中“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指
出秦二世没有改变秦始皇的暴政,依然采用严刑苛法。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向",假如;"庸主”,一般君主;“任”,任用;“忧”,担忧;"编素”,丧服期间;“过”,
过失。
②"是以“,因此;"贤”,贤能;"借”,凭借;“奋臂于大泽”,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
大泽奋臂
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原文相关语句“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
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是从实际出发实行仁政而是采取了与仁
政相反的统治政策。
结合原文相关语句“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
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可知,秦二世统治天下则是采用了极
端残酷且毫无人道可言的手段,致使天下人人自危最终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进而致使秦王朝
覆灭。
参考译文:
秦灭亡周朝,统一天下,吞并诸侯,南面称帝,统治天下。天下的士人,顺服的慕风向
往。为什么会像这样呢?回答是:近古以来没有统一天下的帝王已经很久了。周王室力量微
弱,五霸相继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诸侯强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欺
凌人少的,战事不止,军民疲惫。如今秦始皇南面称帝统治了天下,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啊。
那些百姓就希望能够安身活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在这个时候,安定危败的根本,就
在于此(是否实行仁政)了。
秦王怀着贪婪卑鄙之心,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禁
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
治理天下的前提。秦国经历了战国到统一天下,他的路线没有改,他的政令没有变,这是它
夺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没有不同。
当今秦二世登上王位,普天之下没有人不伸长脖子盼着观看他的政策。假如二世有一般
君主的德行,任用忠贞贤能的人,君臣一心,为天下的灾患而忧心,服丧期间就改正先帝的
过失;割地分民,封赏功臣的后代,封国立君,对天下的贤士以礼相待;把牢狱里的犯人放
出来,免去刑戮,废除没收犯罪者妻子儿女为官家奴婢之类的杂乱刑罚,让被判刑的人各自
返回家乡;打开仓库,散发钱财,以赈济孤独穷困的士人;减轻赋税,减少劳役,帮助百姓
解除急困;简化法律,减少刑罚,使天下的人都能自新:而以威信仁德对待天下人,天下人
就归附了。
二世不实行这种办法,又施行暴虐无道,破坏宗庙,残害百姓,重新修建阿房宫,使刑
罚更加繁多,杀戮更加严酷,官吏办事苛刻狠毒,赏罚不得当,赋税搜刮没有限度,国家的
事务太多,官吏们都治理不过来,百姓穷困已极,而君主却不加收容救济。于是奸险欺诈之
事纷起,蒙受罪罚的人很多,道路上遭到刑戮的人前后相望,天下的人都陷入了苦难。从群
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人人心中自危,身处穷苦之境,到处都不得安静,所以容易动乱。因
此陈涉不凭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贤能,不借公侯那样的尊贵,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而天下响应,
就在于人民正处于危难之中。
所以古代圣王能洞察开端与结局的变化,知道生存与灭亡的关键。因此统治人民的方法,
就是要专心致力于使他们安定罢了。这样,天下即使出现叛逆的臣子,也必然没有人响应,
得不到帮助力量了。所谓“处于安定状态的人民可以共同行仁义,处于危难之中的人民容易
一起做坏事”,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12.B13.D14.B15.(1)丰收之年,到处都是粮食,铺张浪费,多征收一
些赋税也不算虐待百姓,但也不会收取太多;灾荒之年,(粮食的产量)还不够给土地施肥
(的费用),(这时的地租)一定要征收到满额。
(2)这不是因为想要和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想要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誉。16.①
君主要恭敬、节俭,对待臣下有礼,对百姓施行仁政;②向百姓征收赋税要有一定的制度;
③兴办学校,教导百姓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他讲的道理,从粗浅之处开始而在细微之处达到了极点。宏大到天地之间、传播于四
海之内,毫厘之间的细小的事情有所论述。非常地广泛而没有出现漏洞,相当地细密而不能
出现谬误,这其中必定有他一定的信念,而后世学者们可能还没有理解。
“始于至粗'’和"而极于至精”结构相同,“充乎天地'’和"放乎四海'’结构相同,所以这四句都应
该独立成句,排除CD;
“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教育项目赞助合同3篇
- 2024年某短视频平台内容创作及版权许可合同
- 私人购买住宅合同模板
- 购买涂鸦喷漆合同范例
- 培训学校合资合同范例
- 2024年仓储物权质押合同3篇
- 2024版厨师炊事员餐饮企业餐饮服务标准合同3篇
- 2024年信用评估委托协议3篇
- 2024年家居建材商家入驻管理服务合同范本3篇
- 门窗订购电子合同范例
-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 体育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总结报告
- 肩痛诊断与治疗
- 幼儿园自然课堂培训
- 2024年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MOOC 能源与气候变化应对法-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 电子技术-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镀锌管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分析报告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计划书
- (2024年)院感知识培训内容(完整详细版)x
- 《光伏发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