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标准《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1任务来源与主要工作过程
1.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2017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
的通知的要求,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制定国家标准
《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计划编号为20170991-T-604),计划要求完
成时间为2019年6月底前。
1.2主要工作过程
1.2.12018年3月14日至16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国家标准《机
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制定工作第一次会议,共有16个单位17名代表参
加了会议。会议讨论确定了国家标准《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各部分的
编写组组长及部分组员人选,电气组组长暂时未确定。随后,标准牵头起草
单位介绍了国家标准《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的整体框架及总则部分的
编写思路,机械、结构、安全组组长分别介绍了所负责部分的总体思路。与
会专家对标准的总体框架及制定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讨
论;会议还讨论确定了制定该标准的总体时间安排。讨论确定的内容如下:
1、确定了标准总则、结构、机械、电气和安全五个部分的编写组组长
及部分组员。
2、标准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2018年4月20日,在停车设备工作组年会上,讨论确定国家标
准《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的具体章条名称及简要概述,确定总则内容;
——2018年6月底前,完成五个部分的第一初稿;
——2018年7月中旬前,各编写组召开第一次初稿讨论会;
——2018年11月底前,发出征求意见稿;
1
——2019年4月,组织召开标准送审稿审查会;
——2019年6月底前完成报批。
3、2018年3月23日前,各编写组组长分别提交各自部分的编写框
架。
1.2.22018年4月19日至21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的全国起重
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停车设备工作组二届五次扩大会议上,讨论确定国家
标准《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的具体章条名称及简要概述,确定总则
内容。
1.2.3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停车设备工作组二届五次扩大会
议后,总则、结构、机械、电气和安全五个部分的编写组按照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
编写了《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初稿)。
1.2.42018年7月20日,在上海市上海特检院组织召开电气工作组第
一次讨论会,参加人员有:施晓玲、周洁、张赟、鲁鸿雁、王超、吴清海、
徐卫军、方利剑。会后,形成了国家标准《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电
气部分的初稿。
1.2.52018年9月2日至4日在河北省衡水市召开国家标准《机
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第一次初稿讨论会。共有29个单位30名代表参
加了讨论会。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对国家标准《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
总则部分(初稿)的内容和《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结构部分(初
稿)的内容进行逐条讨论,提出各自意见和建议。并对《机械式停车设备设
计规范》总则部分(初稿)和结构部分(初稿)的内容的修改达成一致意见。
总则组组长周洁根据初稿讨论会上对总则部分达成一致性的修改意见,对
《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总则部分(初稿)进行了修改,结构组组长
王欣根据初稿讨论会上对结构部分达成一致性的修改意见,对《机械式停车
2
设备设计规范》结构部分(初稿)进行了修改。
1.2.62018年10月11日至14日在上海市召开国家标准《机械式
停车设备设计规范》第二次初稿讨论会。共有30个单位32名代表参加了
讨论会。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对国家标准《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机械
部分(初稿)的内容、《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电气部分(初稿)的内
容和《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安全部分(初稿)的内容进行逐条讨论,
提出各自意见和建议。并对《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机械部分(初稿)、
电气部分(初稿)和安全部分(初稿)的内容的修改达成一致意见。机械组
组长许明金根据初稿讨论会上对机械部分达成一致性的修改意见,对《机械
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机械部分(初稿)进行了修改,电气组徐彬根据初
稿讨论会上对电气部分达成一致性的修改意见,对《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
规范》电气部分(初稿)进行了修改,安全组组长陶天华根据初稿讨论会上
对安全部分达成一致性的修改意见,对《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规范》安全
部分(初稿)进行了修改。
2编制原则
2.1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
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2.2本标准是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基础上,结合我国
多年来机械式停车设备使用经验,参考了有关的国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
相关法规进行制定的。
3主要技术内容说明
3.1范围(见本标准第1章)
本标准确立了机械式停车设备总体、结构、机械、电气与安全等部分设
计应共同遵守的必要准则,规定了设计、计算要求和方法,并可作为对设计
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技术依据。
3
本标准适用于GB/T26476《机械式停车设备术语》中定义的各类机械
式停车设备,但不涉及上述设备的特殊问题。
3.2规范性引用文件(见本标准第2章)
本章列出了在本标准中直接引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73项。
3.3术语和定义(见本标准第3章)
GB/T26476《机械式停车设备术语》界定的术语。
3.4分级(见本标准第4章)
3.4.1工作级别的划分
设备通过升降或升降和移动完成车辆存取作业,为适应设备不同的使用
情况和工作要求,在设计和选用设备机构及其零部件时,应对设备机构及其
组成部分进行工作级别的划分,包括:
—设备机构的分级;
—设备结构件或机械零件的分级。
3.4.2机构的分级
3.4.2.1机构的使用等级
根据机械式停车设备特性并比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确定了机构的设计预期寿命,是指设计预期的该机构从开始使用起到预期更
换或最终报废为止的总运转时间,它只是该机构实际运转小时数累计之和,
而不包括工作中此机构的停歇时间。
根据机械式停车设备实际工况,选用了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
范》中的T5、T6、T7三个级别作为机械式停车设备的机构的使用等级。
3.4.2.2机构的载荷状态级别
确定了机构的载荷状态级别是表明了机构所受载荷的轻重情况。
根据机械式停车设备实际工况,选用了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
范》中的T5、T6、T7二个级别作为机械式停车设备的机构的载荷状态级别。
4
机构载荷谱系数Km计算全部引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中的计算式(3)和(4)。
3.4.2机构的工作级别
根据机构的3个使用等级和2个载荷状态级别,机构单独作为一个整体
进行分级的工作级别划分为M6~M8共3级,与GB/T3811-2008《起重机
设计规范》中表6对应。
3.4.3结构件或机械零件的分级
本标准中4.4.1结构件或机械零件的使用等级、4.4.2结构件或机械零
件的应力状态级别、4.4.3结构件或机械零件的工作级别的编写,全部采用
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
3.5设备的计算载荷和载荷组合(见本标准第5章)
3.5.1原则
本标准5.1原则的编写全部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
对应的内容。
3.5.2计算载荷与载荷系数
本标准5.2计算载荷与载荷系数的编写全部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
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
3.5.2.1常规载荷
本标准5.2.1常规载荷的编写全部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
范》中对应的内容。
3.5.2.1.1自重载荷、额定载荷及由垂直运动引起的载荷
对自重载荷、额定载荷及由垂直运动引起的载荷进行解释。
3.5.2.1.1.1自重载荷PG
根据机械式停车设备特性并比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确定了自重载荷是指设备本身的结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质量的重力。
5
3.5.2.1.1.2额定起升载荷PQ
根据机械式停车设备特性并比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确定了额定起升载荷是指设备升降额定载荷时,额定载荷及其他附属升降装
置质量的总起升质量的重力。
3.5.2.1.1.3自重振动载荷φ1PG
根据机械式停车设备特性并比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确定了自重振动载荷用起升冲击系数φ1乘以设备的自重载荷来考虑。
3.5.2.1.1.4起升动载荷φ2PQ
本标准中5.2.1.1.4.1起升动力效应、5.2.1.1.4.2起升状态级别、
5.2.1.1.4.3起升动载系数φ2的编写,全部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
规范》中对应的内容。
3.5.2.1.1.5运行冲击载荷
对运行冲击载荷的计算方法及在轨道上运行的设备运行冲击系数Φ4选
取规定进行说明。
3.5.2.1.1.5.1运行冲击动力效应
确定了运行冲击载荷,用运行冲击系数Φ4乘以设备的自重载荷与额定
载荷之和来计算。
3.5.2.1.1.5.2在轨道上运行的设备
运行冲击系数Φ4选取规定与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运
行冲击系数Φ4一致。
3.5.2.1.2变速运动引起的载荷
本标准中5.2.1.2.1驱动机构(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加速引起的载荷
、5.2.1.2.2水平面内进行纵向或横向起(制)动时的水平惯性力的编写,全
部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
3.5.2.1.3位移和变形引起的载荷
6
本标准中5.2.1.3位移和变形引起的载荷的编写,全部采用
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
3.5.2.2偶然载荷
确定了偶然载荷是指在设备正常工作时不经常发生而只是偶然出现的
载荷,包括工作状态的风、雪、冰、温度变化、偏斜运行及地震引起的载荷。
3.5.2.2.1偏斜运行时的水平侧向载荷Ps
根据机械式停车设备特性并比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给出了偏斜运动时的水平测向载荷Ps简化计算公式。
3.5.2.2.2坡道载荷
根据机械式停车设备特性并比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给出了坡道载荷计算规定。
3.5.2.2.3风载荷
本标准中5.2.2.3.1风载荷估算的原则、5.2.2.3.3工作状态风载荷
PWⅡ、5.2.2.3.4风载荷计算的编写,全部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
规范》中对应的内容。
考虑到机械式停车设备的特殊性,参考《机械式停车设备技术基准。同
解说》风力系数C取1.2值。删除了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当
风向与构件的纵轴线或构架表面呈某一角度时,沿次风向的风载荷计算。
3.5.2.2.4雪和冰载荷
本标准5.2.2.4雪和冰载荷的编写全部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
规范》中对应的内容。
3.5.2.3特殊载荷
本标准确定了特殊载荷是指在设备非正常工作时或不工作时的特殊情
况下发生的载荷,包括由设备试验、缓冲器碰撞及设备(或其一部分)发生
倾翻、设备意外停机、传动机构失效或设备基础受到地震激励等引起的载荷。
7
在防疲劳失效的计算中也不考虑这些载荷。
3.5.2.3.1非工作状态风载荷PWΙΙΙ
本标准中5.2.3.1非工作状态风载荷PWΙΙΙ的编写,全部采用
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
考虑到机械式停车设备的特殊性,参考《机械式停车设备技术基准。同
解说》风力系数C取1.2值。
3.5.2.3.2碰撞载荷
本标准中5.2.3.2碰撞载荷、5.2.3.2.1作用在缓冲器的连接部件上或
止挡件上的缓冲碰撞力、5.2.3.2.2作用在设备结构上的缓冲碰撞力、
5.2.3.2.3缓冲器碰撞弹性效应系数Φ7、5.2.3.2.4在刚性导架中升降的车
辆的缓冲碰撞力的编写,全部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
应的内容。
3.5.2.3.3倾翻水平力PSL
本标准5.2.3.3倾翻水平力PSL的编写全部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
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
3.5.2.3.4试验载荷
本标准中3.5.2.3.4试验载荷、5.2.3.4.1静载试验载荷、5.2.3.4.2动
载试验载荷的编写,全部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
内容。
3.5.2.3.4.3特殊情况
本标准中5.2.3.4.3特殊情况的编写,全部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
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
3.5.2.3.5意外停机引起的载荷
本标准中5.2.3.5意外停机引起的载荷的编写,全部采GB/T3811-2008
《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
8
3.5.2.3.6机构(或部件)失效引起的载荷
本标准中5.2.3.6机构(或部件)失效引起的载荷的编写,全部采
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
3.5.2.3.7设备基础受到地震激励引起的载荷
考虑机械式停车设备的特殊性,确定了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以上时,
才考虑由这类基础外部激励引起的载荷。
3.5.2.4其他载荷
本标准中5.2.4其他载荷、5.2.4.1工艺性载荷、5.2.4.2走台、平台
和其他通道上的载荷的编写,全部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中对应的内容。
3.5.3设备金属结构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载荷情况与载荷组合
参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进行编写,删除了机械式停车
设备不存在的载荷。
3.5.3.1基本设计方法
本标准中5.3.1基本设计方法的编写,全部采GB/T3811-2008《起重
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
3.5.3.2载荷情况
本标准中5.3.2载荷情况的编写,全部采GB/T3811-2008《起重机设
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
3.5.3.3载荷组合
载荷组合分三种工作情况。
3.5.3.3.1设备无风工作情况下的载荷组合
参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进行编写,删除了机械式停车
设备不存在的A2—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突然卸除部分起升质量,无工
作状态风载荷及其他气候影响产生的载荷组合。
9
3.5.3.3.2设备有风工作情况下的载荷组合
参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进行编写,删除了A2对应的
B2载荷组合。
3.5.3.3.3设备受到特殊载荷作用的工作情况或非工作情况下的载荷组合
参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进行编写,删除了机械式停车
设备不存在的C2—设备在非工作状态下,由非工作状态分载荷及其他气候
影响产生的载荷;C9—设备在安装、拆卸或运输期间产生的载荷组合。
5.3.4载荷组合表及其应用
参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进行编写
3.5.3.4.1载荷组合表
参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进行编写,考虑到停车设备的
特殊性,编制中把采用许用应力设计法设计时机械式停车设备金属机构计算
的载荷与载荷组合表和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设计时机械式停车设备金属机
构计算的载荷与载荷组合表合二为一,安全系数、分项载荷系数等值按
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附录G中桥式和门式起重机金属机构计
算的载荷与载荷组合表对应的值等值采用。
ISO8686标准的2012版,与GB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当时参考的
1989版变化有些大,根据新版本的国际标准更新了数据。
3.5.3.4.2载荷组合表应用
本标准中5.3.4.2.1各项载荷的计算、5.3.4.2.2载荷组合的选取、
5.3.4.2.3用许用应力设计法时载荷组合表的应用、5.3.4.2.4用极限状态设
计法时载荷组合表的应用、5.3.4.2.5关于弹性位移的考核、5.3.4.2.6关于
疲劳强度验算、5.3.4.2.7高危险度系数的应用的编写,全部采
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
3.5.4设备机械设计的载荷、载荷情况与载荷组合
10
本标准中5.4.1机械设计的载荷、5.4.1.1PM型载荷、5.4.1.2PR型
载荷、5.4.2机械设计的载荷情况与载荷组合、5.4.2.1机械设计计算要考
虑的载荷情况、5.4.2.2载荷情况Ⅰ(无风正常工作情况)的载荷组合、
5.4.2.2.1PM型载荷、5.4.2.2.2PR型载荷、5.4.2.3载荷情况Ⅱ(有风正
常工作情况)的载荷组合、5.4.2.3.1PM型载荷、5.4.2.3.2PR型载荷、5.4.2.4
载荷情况Ⅲ(特殊载荷作用情况)的载荷组合、5.4.2.4.1PM型载荷、
5.4.2.4.2PR型载荷、5.4.2.5对上述有关计算PM型载荷的说明和应用、
5.4.2.5.1起升运动、5.4.2.5.2水平运动、5.4.2.5.3复合运动的编写,全
部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
3.6结构(见本标准第6章)
3.6.1金属结构与构件
参考日本2017版《机械式停车设备技术基准·同解说》对结构与构件
进行了定义与举例。对钢结构的组成与分类进行了说明,并说明各分类设计
应参照的规范,也为后面抗震计算小节做好钢结构的分类。
规定了钢结构高度的适用范围,即“对于停车设备的钢结构,当地上高
度不大于12m时,应按照本标准或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的相
应规定设计;当地上高度大于12m时,应按照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
规范》的相应规定设计”。此说法借鉴日本标准JISB9991:2017《机械式驻
车设备的安全要求事项》和日本建筑基准法第88条第2项构筑物及说明
条款,但高度数值与其不同。日本标准规定的是8m,考虑日本处于地震频
发带,而我国地域辽阔,地震概率比日本低,对数值进行了扩大,同时调研
行业各企业单位,最后将数值放大到12m。
3.6.2结构计算原则
3.6.2.1计算方法
本标准计算方法采用许用应力法和极限状态法并用原则,为顺应技术发
11
展,以极限状态法为主进行设计方法与原则的说明。并说明许用应力法是极
限状态法的个例(参照GB/T13752-2016《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同时对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了说明(参照GB50017-2003《钢
结构设计规范》)。
参考GB/T13752-2016《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给出本章计算按极限
状态法,及改用许用应力的方法的说明,见6.2.2.2.2。
3.6.2.2计算内容和有关规定
3.6.2.2.1计算内容
验算在载荷最不利组合下,停车设备的金属结构件及其连接的强度(含
疲劳强度)、刚性和稳定性,是否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3.6.2.2.2有关规定
各项内容,均限于在钢材弹性范围内的计算;计算公式均按极限状态设
计法给出。若用许用应力设计法,则所有强度和弹性稳定计算公式左端的弯
矩、扭矩、轴向力都不考虑分项载荷系数γpi和高危险度系数γn,右端的极
限设计应力limσ改为许用应力[σ]。此外,若用许用应力设计法进行弹性稳
定性验算时,则在正文和附录G的公式中,所有轴力比处,均需在N前乘
以α=1.22调整系数。在进行轴心受压稳定系数的修正系数计算时(式(59)),
轴力N也需乘以此α=1.22调整系数;用极限状态设计法验算结构和构件的
刚性时,取分项载荷系数γpi=1。
3.6.3材料和极限设计应力
3.6.3.1结构件材料及其极限设计应力
根据ISO20332-2008《起重机.钢结构特性检验》,结构件和连接材料
的总抗力系数是抗力系数与具体抗力系数的乘积,这与GB/T3811-2008《起
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2016《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有所不同。相
应的极限设计应力也按照ISO20332-2008《起重机.钢结构特性检验》给出。
12
3.6.3.1.1结构件材料
参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5.3.1.1结构件钢材条款进
行编写,增加了在T形、十字形和角形焊接的连接节点中,当其板件厚度
不小于40mm且沿板厚方向有较高撕裂拉力作用,包括较高约束拉应力作
用时,该部位板件钢材宜具有厚度方向抗撕裂性能即Z向性能的合格保证,
其沿板厚方向断面收缩率不小于按GB/T5313-2010《厚度方向性能钢板》
规定的Z15级允许限值。钢板厚度方向承载性能等级应根据节点形式、板
厚、熔深或焊缝尺寸、焊接时节点拘束度以及预热、后热情况等综合确定。
3.6.3.1.2结构件材料的极限设计应力
相比于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本小节材料的许用应力
均改为极限设计应力,主要体现于表16—表20。并参照JGJ82-2011《钢结
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和GB/T13752-2016《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
给出螺栓的机械性能,方便计算。
3.6.3.2连接材料及其极限设计应力
3.6.3.2.1焊条、焊丝、焊剂材料
本标准中6.3.2.1焊条、焊丝、焊剂材料的编写,全部采用
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条款内容。
3.6.3.2.2螺栓副、销轴材料
参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5.3.2.2高强度螺栓副、销
轴材料条款进行编写,增加了普通螺纹连接用螺栓、螺母的机械性能和材料
应符合GB/T3098.1-201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2-2015《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和GB/T3098.4-2000《紧固件机械性
能螺母细牙螺纹》的要求。
3.6.3.2.3连接材料的极限设计应力
3.6.3.2.3.1焊缝的极限设计应力
13
在焊缝连接的设计中,焊缝应具有与母材同等的综合机械性能。据焊接
条件、焊接方法和焊缝质量分级,焊缝的极限设计应力见标准表18。
3.6.3.2.3.2螺栓、销轴连接的极限设计应力
螺栓、销轴连接的极限设计应力见表19。
3.6.4结构件和连接的强度计算
本小节包括结构件的强度计算,螺栓连接、销轴连接的计算,及被连接
结构件的计算。铆钉连接使用较少,这里没有再列出。计算方法按极限状态
设计法给出,与许用应力法有区别,因此相对全面的列举了连接构件与连接
件的计算方法。相应的计算方法参照ISO20332-2008《起重机.钢结构特性
检验》、GB/T30024-2013《起重机金属结构能力验证》与GB/T3752-2008
《卡套式组合弯通管接头》。书写顺序参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
范》。
焊缝计算仍以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为准。以ISO20332
《起重机.钢结构特性检验》为主,辅以GB/T30024-2013《起重机金属结
构能力验证》和GB/T13752-2016《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标准,对普通螺
栓及连接件的强度计算进行了说明(见6.4.2.2.1和6.4.1.4),对销轴与连接件
的强度计算进行了说明(见6.4.1.6和6.4.2.3)。
与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比较,小节“6.4.2.2.2.1摩擦型
高强度螺栓连接”中,“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承载能力计算有以下五种情
况:”改为“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承载能力计算有以下三种情况:”,即
受剪、受拉、受剪拉组合情况,去掉字符d)和e)。在原d)处,增加“根据螺
栓承载能力,确定”螺栓数目。在原e)处增加“此外”。因为d)和e)不是螺栓
承载能力的说明,所以不能与a)b)c)同级分类,d)是通过螺栓承载能力和外
载荷来计算出螺栓的数目,e)是对预紧力矩的说明。
参照GB50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对钢结构节点的强度计算进
14
行了说明,见6.4.3。
3.6.4.1.1基本原则
参照GB/T3811-2008中5.4.1.1条款进行编写。
3.6.4.1.2局部压应力
给出了(无垫板、无轨道)、垫板上(有垫板、无轨道)或轨道上(有
轨道、无垫板)时,在其下方的腹板上边缘产生的局部压应力计算公式。
3.6.4.1.3复合应力
给出了当构件的同一计算点上受有正应力σ,剪应力τ和局部压应力σm
时,该点的复合应力和当构件的同一计算点上受有两个方向的正应力σx,
σy和剪应力τxy时,该点的复合应力计算公式。
3.6.4.1.4普通螺栓连接的结构件的强度计算
以ISO20332《起重机.钢结构特性检验》为主,辅以GB/T30024-2013
《起重机金属结构能力验证》和GB/T13752-2016《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
标准,对普通螺栓及连接件的强度计算进行了说明。
3.6.4.1.4.1拉(压)应力
给出了普通螺栓连接的轴心受拉(压)构件的强度计算公式。
3.6.4.1.4.2承压应力
给出了普通螺栓连接的轴心受拉(压)构件的承压应力计算公式。
3.6.4.1.5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结构件的强度计算
给出了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轴心受拉(压)构件的强度计算公式。
3.6.4.1.6销轴连接的结构件的强度计算
3.6.4.1.6.1通则
本标准中的销轴连接验算,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的销轴连接:
——销轴为圆形;
——不约束被连接件之间转动;
15
——承受载荷的销轴连接,即不适用于只作为附属便利工具的销轴连
接;
——销轴和孔之间的配合公差符合GB/T1800.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
范(GPS)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极限公差等级》的h13/H13或更紧密;在
承受变向载荷时,应采用紧密的配合公差;
——所有销轴均有防止脱出销轴孔的防脱装置;
——当预定允许销轴连接在承载的情况下转动时,防脱装置应能限制销
轴的轴向位移;
——被连接件的刚度应能限制其平面外(出平面)的局部变形(表明凹
陷)。
3.6.4.1.6.2剪切应力
给出销轴连接的轴心受拉构件的剪切应力计算方法
3.6.4.1.6.3正应力
给出销轴连接的轴心受拉(压)构件的正应力计算方法
3.6.4.1.6.4承压应力
给出销轴连接的轴心受拉构件的拉应力计算方法
3.6.4.2连接的强度计算
3.6.4.2.1焊缝连接
本标准中6.4.2.1、6.4.2.1.1、6.4.2.1.2条款的编写,全部采用
GB/T3811-2008中对应的条款内容。
3.6.4.2.2螺栓连接
3.6.4.2.2.1普通螺栓连接
确定普通螺栓中的C级螺栓连接,此时由于螺栓直径与螺栓孔的配合
间隙较大,只能用于受拉力的连接或作安装临时固定用,不应用于受动载荷
的主要受力结构中。A、B级螺栓连接,可以用于受动载荷的结构中。
16
3.6.4.2.2.1.1剪切应力
给出每个螺栓剪切面的剪切应力计算方法。
3.6.4.2.2.1.2拉应力
把普通螺栓用于拉力连接,分为允许连接接合面分离和不允许连接接合
面分离两种情况,并给出对应拉应力计算方法。
3.6.4.2.2.2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
确定了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承载能力计算的三种情况,并给出对应
计算方法。
3.6.4.2.2.3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
参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5.4.2.2.2.2条款进行编写。
3.6.4.2.3销轴连接
3.6.4.2.3.1通则
确定销轴连接应分别验算销轴的剪切应力、弯曲应力及销轴孔的挤压承
载能力。
3.6.4.2.3.2剪切应力
给出了销轴连接的剪切应力的计算方法。
3.6.4.2.3.3正应力
给出了销轴连接时受弯矩引起的正应力按的计算方法。
3.6.4.2.3.4复合应力
给出了销轴连接的同一计算点上受有剪切应力和正应力的计算方法。
3.6.4.3钢结构节点的强度计算
参照GB50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对钢结构节点的强度计算进
行了说明,
3.6.4.3.1基本原则
钢结构节点强度计算的基本原则为:
17
1、标准6.4.3.1.1条款:框架结构的梁柱连接宜采用刚接或铰接。梁柱
采用半刚性连接时,应计入梁柱交角变化的影响,在内力分析时,应假定连
接的弯矩-转角曲线,并在节点设计时,保证节点的构造与假定的弯矩-转角
曲线符合。
2、标准6.4.3.1.2条款:结构的计算模型和基本假定应与构件连接的实
际性能相符合。
3、标准6.4.3.1.3条款:钢结构节点设计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受力特
点、载荷情况和工作环境等因素选用节点形式、材料与加工工艺
4、标准6.4.3.1.4条款:节点设计应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要求。
5、标准6.4.3.1.5条款:节点构造应符合结构计算假定,当构件在节点
偏心相交时,尚应考虑局部弯矩的影响。
6、标准6.4.3.1.6条款:节点构造应便于制作、运输、安装、维护,防
止积水、积尘,并应采取防腐与防火措施。
7、标准6.4.3.1.7条款:拼接节点应保证被连接构件的连续性。
3.6.4.3.2连接板节点,梁柱连接节点计算
连接板节点,梁柱连接节点按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规
定计算。
3.6.4.3.3钢管连接节点计算
钢管连接节点按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计算。
3.6.5结构件的刚性计算
3.6.5.1基本原则
参照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和GB/T13752-2016《塔式起
重机设计规范》,编写6.5.1基本原则。结构和构件的变形计算,分项载荷
系数取为1;结构与构件的刚性要满足机构、整机功能的正常运行;对于变
形较大的构件可以采取预拱措施。
18
3.6.5.2轴心受力构件的刚性
3.6.5.2.1轴心受力构件的刚性计算
参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给出了轴心受力构件的刚性计
算方法。
3.6.5.2.2结构件的长细比
标准6.5.2.2条款参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编写。附录
C参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附录J编写,没有列入u3的计
算方法与箱型伸缩臂的u2表。
3.6.5.3构件允许挠度容许值
构件挠度容许值,是统计了行业内各企业单位实际产品的测量值与设计
值(见附表1)而综合确定的,并借鉴JB/T10545-2016《平面移动类机械式
停车设备》,JB/T8909-2013《简易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JB/T10475-2015
《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标准。
3.6.5.4钢结构柱顶水平位移
参照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及企业的实际测量值与设计值
(见附表1)给出。
3.6.6结构件抗失稳的计算
本小节参考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的编写顺序,借鉴GB/T
13752,以极限状态法方式进行了计算方法的说明。
3.6.6.1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本标准中6.6.1.1、6.6.1.2、6.6.1.3条款的编写,全部采用GB/T3811-2008
《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条款内容。
3.6.6.2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本标准中6.6.2.1、6.6.2.2条款的编写,全部采用GB/T3811-2008《起重
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条款内容。
19
3.6.6.3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3.6.6.3.1压弯构件整体稳定性计算
参照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条款内容编写。双向
压弯构件整体稳定性的计算,与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不同,
参考GB/T13752-2016《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增加轴心受压稳定系数的
修正系数ψ。因为轴心受压稳定系数是仅在受有轴心载荷时推导而来,在同
时受有弯矩时,需要修正。附录F参照GB/T13752-2016《塔式起重机设计
规范》附录J的J.1-J.4编写。
3.6.6.3.2压弯构件整体稳定性计算的其他方法
全部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条款内容编写。
3.6.7板件和壳体抗屈曲的计算
标准6.7板件和壳体抗屈曲的计算条款全部采用GB/T3811-2008《起重
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条款内容编写。其中将许用应力法改为极限状态法。
3.6.8结构的疲劳强度计算
标准中6.8.1、6.8.2、6.8.3、6.8.4、6.8.6条款全部采用GB/T3811-2008
《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条款内容编写。参考GB/T13752-2016《塔式
起重机设计规范》和GB30024-2013《起重机金属结构能力验证》,将许
用应力法改为极限状态法。6.8.5条款给出了构件疲劳极限设计应力计算方
法,连接件的疲劳极限设计应力计算方法。
3.6.9结构构件的抗震计算
本小节参考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7-2017《钢
结构设计规范》,GB50223-2008《抗震设防烈度分类标准》,GB50191-2012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编写。
对于室内独立式钢结构和附建式钢结构可不必进行抗震计算,根据GB
50223-2008《抗震设防烈度分类标准》规定,机械式停车设备可认定为构筑
20
物(人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属于丙类建筑),应按GB
50191-201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计算。并给出抗震设防目标,
即可只对多遇地震和设防地震有要求,对罕遇地震无要求。
抗震计算对应的抗震设防烈度要求根据GB50223-2008《抗震设防烈度
分类标准》给出。
但对于室外独立式钢结构(地上高度为12m及以下的简易升降设备和垂
直循环设备除外),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以上时要求进行抗震计算。
结构抗震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参照GB50191-201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
范》给出。
抗震措施按GB50191-201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确定。
3.6.10构造要求
参考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内容,部分内容借鉴GB/T
13752-2016《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做了修改(见6.10.2.2.1.1)。铆钉连接使
用不多,因此其构造要求未列出。
3.6.10.1一般原则
标准中6.10.1条款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
容编写。
3.6.10.2焊缝连接
3.6.10.2.1对接焊接
标准中6.10.2.1条款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
内容编写。
3.6.10.2.2角焊接
标准中6.10.2.2.1、6.10.2.2.1.2、6.10.2.2.2、6.10.2.2.3条款采用
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编写。
3.6.10.3螺栓连接
21
标准中6.10.3条款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
容编写。
3.7机械(见本标准第7章)
3.7.1机构设计计算原则
3.7.1.1起升机构
3.7.1.1.1电动机初选
3.7.1.1.1.1电动机的型式
起升机构一般采用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笼型异步电动机、自制动异步
电动机、交流变频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或适合于起升机构使用特点的其它
电动机。
3.7.1.1.1.2电动机的初选功率
标准中7.1.1.1.2.1、7.1.1.1.2.2、7.1.1.1.2.3、7.1.1.1.2.4条款采用
GB/T3811-2008中对应的内容编写。
标准7.1.1.1.1.5条款对停车设备的起升机构,选择其电动机功率时,存
在以下设置方式及使用工况,在设计时应考虑如下情况:
在停车设备中升降机,升降搬运器设置为大平台,跨度较大,当有两套
相同的独立起升机构驱动同一个起升升降搬运器,升降搬运器两端存在承受
不同起升载荷的工况,为了保证两套独立起升机构同步运转,应设置有两套
起升机构载荷和速度的监控措施,且每套起升机构电动机功率不宜小于该电
动机计算功率的110%;
简易升降类和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无论起升还是运行其机构的运转
时间短,停歇时间较长,运动速度低。对于起升速度慢、不频繁启停或特殊
用途的慢速这类停车设备电动机功率应按短时工作方式S2选择。
标准7.1.1.1.1.6条款给出机械式停车设备使用液压驱动的起升机构,选
择液压系统电动机功率时,常用计算过程和方法。
22
3.7.1.1.1.3电动机轴上所需的转矩
标准中7.1.1.1.3.1、7.1.1.1.3.2条款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
范》中对应的内容编写。
3.7.1.1.2电动机的校验
标准中7.1.1.2.1、7.1.1.2.2条款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中对应的内容编写。
3.7.1.1.3制动器
标准中7.1.1.3.1、7.1.1.3.1.1、7.1.1.3.1.2、7.1.1.3.2条款采用
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编写。
对于停车设备制动器的安全系数,在本规范前,按照标准GB17907-2010
《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起升机构制动器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5。国家起重运输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陶天华主任认为目前
GB17907-2010《《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标准制动器的安全系
数不应小于1.5,此要求值偏小,从起升用制动器型式试验检测提供数值普
遍都大于1.5。但从日本停车设备标准要求,起升机构制动器的安全系数也
是不应小于1.5。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制动安全系数规定为:
一般起升机构(通常为M5级及其以下级别)不应低于1.50;重要起升机
构(通常为M6级及其以上级别)不应低于1.75。出于停车设备使用安全可
靠,不分工作级别和重要程度而把安全系数都取为1.5,也不合理。行业多
数技术专家综合考虑:升降横移类和简易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的起升机构
不应低于1.50;垂直升降类、巷道堆垛类、平面移动类等机械式停车设备的
起升机构不应低于1.75是适宜的。
标准7.1.1.3.1.3条款对制动安全系数规定如下:
a)升降横移类和简易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的起升机构不应低于
1.50;
23
b)垂直升降类、巷道堆垛类、平面移动类等机械式停车设备的起升
机构不应低于1.75;
c)具有液压制动作用的液压传动起升机构不应低于1.25。
3.7.1.1.4机构起动、制动时间和加速度的计算
标准中7.1.1.4.1、7.1.1.4.1.1、7.1.1.4.1.2、7.1.1.4.2、7.1.1.4.2.1、7.1.1.4.2.2
条款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编写。其中
7.1.1.4.2.2条款中确定了除紧急制动外的正常情况下制动平均减速不宜大于
0.8m/s2。
不同用途的停车设备,对起制动时间和平均加减速度的要求是不一样
的。垂直升降类、平面移动类停车设备用于较高的出入库效率场合,就要求
机构的工作速度快,起、制动时间也较短,因此平均加减速度就较大;而对
于一些场合用的停车设备则要求出入库效率并不高,车位数也不多,这类停
车设备的工作速度慢,起、制动时间也较长,因此平均加减速度就很小。本
标准建议对起升机构起制动时间和平均升降加减速度进行计算。为了防止汽
车停放在载车板或搬运器上位置因运动惯性大而产生不利影响,机构及搬运
器运转平顺,并要求正常情况下起动平均加速度不宜大于0.8m/s2。
在本标准中,对沿用的一些公式与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一致。
3.7.1.1.5减速器的选择
标准中7.1.1.5.1、7.1.1.5.2、7.1.1.5.3条款采用GB/T3811-2008《起重
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编写。
3.7.1.2有轨运行机构
标准中7.1.2.1、7.1.2.1.1、7.1.2.1.2、7.1.2.1.3、7.1.2.2、7.1.2.2.1、7.1.2.2.2、
7.1.2.3、7.1.2.3.1、7.1.2.3.2、7.1.2.4、7.1.2.4.1、7.1.2.4.2、7.1.2.5、7.1.2.6、
7.1.2.7条款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编写。
24
本标准运行机构只规定有轨运行机构相关设计内容,这也完全符合机械
式立体停车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对稳态运行阻力按摩擦阻力、坡道阻力、风
阻力,按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或
计算方法。标准中摩擦阻力系数µ、fk、cf等的取值于GB/T3811-2008《起
重机设计规范》。停车设备运行机构的车轮直径一般较小,近来随着新能源
公交车等停车设备出现,运行机构载重大了,本标准考虑车轮直径500mm
以下范围。
停车设备运行时为了降低车轮运行噪音,增加车轮运行驱动力,搬运
台车、存取交接搬运器等车轮大多采用聚氨酯包胶轮。GB/T3811-2008《起
重机设计规范》并没有给出聚氨酯包胶轮与钢轨滚动摩擦力臂fk,本标准fk
值由专业生产聚氨酯轮子厂家提供了95A聚氨酯包胶轮与钢轨滚动摩擦力
臂fk值。
本标准按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附录P.2.1.2、P.2.3及P.2.5,
随后根据机构的稳态运行功率和接电持续率初选电动机。对运行机构起动加
速惯性力大的特点,引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方法,用一个
功率增大系数乘以稳态运行功率将所选电动机的功率放大。此放大系数未按
不同的停车设备、不同的工作速度进行细分,而是只给出了一个范围值。
7.1.2.7条款的处理与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相同,只给出打
滑验算的一般原则性说明和钢制车轮与钢轨的粘着系数的取值。但
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并没有给出聚氨脂车轮与钢轨的粘着系
数(静摩擦系数)的值,而在停车设备运行机构中采用聚氨脂车轮也较为常
见,本标准采用专业生产聚氨酯车轮厂家提供的聚氨脂车轮与钢轨的粘着系
数(静摩擦系数)的值。
3.7.1.3回转机构
标准中7.1.3.1、7.1.3.2、7.1.3.2.1、7.1.3.2、7.1.3.3、7.1.3.4、7.1.3.5、
25
7.1.3.6条款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编写。
3.7.1.4变幅机构
变幅机构的设计计算按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6.1.4的
规定。
3.7.2设备的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
标准中7.2.1、7.2.1.1、7.2.1.2、7.2.1.3、7.2.1.4、7.2.2、7.2.2.1、7.2.2.2、
7.2.3、7.2.3.1、7.2.3.1.1、7.2.3.1.2、7.2.3.2、7.2.4、7.2.4.1、7.2.4.2、7.2.5、
7.2.5.1、7.2.5.2、7.2.6、7.2.6.1、7.2.6.2、7.2.6.3、7.2.6.4、7.2.6.5、7.2.6.6、
7.2.6.7条款采用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编写。
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包括对所考虑的载荷情况下计算载荷的确定,然
后根据计算载荷采用许用应力法对所设计的零件进行强度(静强度)、刚性、
疲劳强度以及耐磨发热核算。本标准仅对无风正常工作、带风正常工作、特
殊载荷作用等三种载荷情况下的载荷组合进行了原则说明,而不再对载荷的
取值进行重复规定。计算内容和方法引自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
范》。
3.7.3停车设备特殊零部件的选用计算
3.7.3.1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
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首先核算的滚动轴承是否能满足静强度的需要。
其次在载荷情况Ⅰ、Ⅱ中的较不利的一种情况下最大动载荷是否能满足要
求,但对转速低于10r/min的滚动轴承,只要满足静强度要求,即可认为能
满足设计寿命要求。
3.7.3.1.1滚动轴承的设计预期寿命
滚动轴承的设计预期寿命,可以根据所在机构的使用等级而定或可以取
得比它所在机构的使用等级低一级或低两级作为其总设计寿命。
3.7.3.1.2滚动轴承的等效平均动载荷
26
标准中7.3.1.2.1、7.3.1.2.1.1、7.3.1.2.1.2、7.3.1.2.2、7.3.1.2.3条款采用
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编写。
3.7.3.2钢丝绳
3.7.3.2.1钢丝绳选用原则
停车设备卷筒起升用钢丝绳应符合GB/T20118-2006《一般用途钢丝绳》
的要求。采用曳引轮驱动时,升降用钢丝绳应符合GB8903-2015《电梯用钢
丝绳》的规定。
起升用钢丝绳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8mm。
钢丝绳的选择应满足本规范适用的停车设备对所使用的钢丝绳规定的
最低选用要求。本规范规定的钢丝绳使用的前提是:所采用的钢丝绳出厂时
已得到正确润滑,滑轮和卷筒的卷绕直径、曳引轮和导轮等卷绕直径选择适
当(符合7.3.3.1及7.3.4.1要求)。
其中曳引钢丝绳应符合下列要求:
a)钢丝绳的抗拉强度:
1)对于单强度钢丝绳宜为1570MPa或1770MPa;
2)对于双强度钢丝绳,外层钢丝绳宜为1370MPa,内层钢丝绳宜为
1770MPa。
b)钢丝绳的其他特性(延伸性、圆度、柔性、试验等)应符合GB8903-2015
《电梯用钢丝绳》的规定。
3.7.3.2.2钢丝绳结构型式的选择
优先采用线接触型钢丝绳,当钢丝绳在腐蚀性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应
采用镀锌钢丝绳。
本条内容只是对各种不同的起升结构选择钢丝绳结构型式作一般性的
推荐,是鉴于起重机行业经验进行的总结及停车设备钢丝绳使用寿命、经济
性等综合考虑。
27
3.7.3.2.3钢丝绳直径的选择计算
3.7.3.2.3.1确定钢丝绳最大工作静拉力应考虑的因素
钢丝绳直径的选择依据都是钢丝绳的最大工作静拉力。本条与
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的规定基本上是一致的,取消了其中
起升加速度引起的超过垂直载荷10%的力。
3.7.3.2.3.2钢丝绳选用计算按最小安全系数法
本标准中列出的这种方法是传统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初选钢丝绳,也
适用于对所选钢丝绳的校验计算。因停车设备起升钢丝绳的安全系数确定与
起重机有一定差别,钢丝绳安全系数按照停车设备工作条件选择,不完全按
照起升机构的工作级别而定,采用C系数法计算钢丝绳就不适合了,停车设
备制造厂家普遍采用最小安全系数法进行计算。曳引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指载有
额定载荷的升降搬运器停靠在最底层时,一根钢丝绳的最小破断载荷与这根
钢丝绳所受的最大载荷的比值,曳引钢丝绳选用计算也按此最小安全系数法
校验计算。
3.7.3.3滑轮和卷筒
3.7.3.3.1滑轮和卷筒的名义直径
按钢丝绳中心计算的滑轮和卷筒的名义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不应小
于20,对人车共乘方式的不应小于40。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采用尼龙
滑轮,机构工作级别不大于M4时,滑轮名义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不应小
于18。
起升钢丝绳的使用寿命除了取决于它的结构及强度外,很重要的还取决
于钢丝绳导绳系统的特性及滑轮的直径的大小。
为了确保钢丝绳具有足够的使用寿命,在不同工作条件使用的钢丝绳卷
绕直径D必须按下式确定:
D=h⋅d………(7)
28
式中:
d——钢丝绳的公称直径;
h——根据GB17907-2010《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规定如下:
按钢丝绳中心计算的滑轮和卷筒的名义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不应小
于20,对人车共乘方式的不应小于40。
在工程实践及潍坊大洋厂家试验数据,针对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采用尼龙滑轮,机构工作级别不大于M4时,滑轮名义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
比进行专家论证,论证结论滑轮名义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不应小于18也是
适合的。
3.7.3.3.2滑轮、卷筒的材质和结构型式的选择
标准中7.3.3.2.1、7.3.3.2.2、7.3.3.2.3、7.3.3.3、7.3.3.4条款采用
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应的内容编写。
3.7.3.4曳引轮
3.7.3.4.1曳引轮及导轮直径
曳引轮的节圆直径与曳引钢丝绳公称直径之比不应小于40,导轮/滑轮
的节圆直径与曳引钢丝绳公称直径之比不应小于30。
本条要求曳引轮的节圆直径与曳引钢丝绳公称直径之比不应小于40,
符合GB17907-2010《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导轮/滑轮的节圆
直径与曳引钢丝绳公称直径之比按现行停车设备标准要求为20,此值偏小,
陕西隆翔停车设备集团公司技术负责人许明金、杭州西子车库技术负责人程
琪认为此值有不合理之处。停车设备起升机构一般采用曳引驱动时升降速度
较快,运转较为频繁,钢丝绳需通过导轮或滑轮改变缠绕方向,大多钢丝绳
反绕设置,导绳系统相对复杂。为了增加曳引钢丝绳使用寿命,本标准要求
此值不应小于30。
3.7.3.4.2曳引轮材质
29
a)曳引轮绳槽工作面粗糙度最大允许值为Ra6.3;
b)槽面法向跳动允许值为曳引轮节径的1/2000;各槽节径半径方向的相对允
许公差为0.1mm;
c)曳引轮槽面采用耐磨性能不低于QT600-3的球磨铸铁材料;曳引轮槽面材
质需均匀,同一轮上的硬度差不大于15HBS。
d)曳引轮材料为球墨铸铁时,符合GB/T1348-2009《球墨铸铁件》的规定。
本条的内容与电梯行业使用相同,也经多年实践验证是可行的。
3.7.3.4.3曳引轮绳槽形状
曳引轮绳槽形状:切口半圆槽、半圆槽、梯形槽。
3.7.3.5曳引力计算
曳引需满足的三个条件及曳引力的计算方法与GB7588-2003《电梯制造
与安装安全规范》相一致。在起重机行业多采用卷扬起升方式,而在停车设
备起升机构设计较多采用曳引驱动方式,尤为在垂直升降类停车设备载车板
停车方式,基本为曳引方式的起升机构。本条款给出钢丝绳曳引需满足的三
个条件和曳引力具体设计计算方法。
3.7.3.6车轮与轨道
3.7.3.6.1材料
3.7.3.6.1.1车轮和滚轮的材料
承载载荷大采用钢质车轮和滚轮,材料不应低于GB/T699-2015《优质
碳素结构钢》中规定的45的材料。
基于国内各生产厂家的停车设备用车轮和滚轮不统一的状况,车轮与滚
轮直径一般不超过500mm,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用车轮与滚轮与巷道堆垛类
停车设备的堆垛机用车轮与滚轮使用的材料有差异,搬运台车车轮与滚轮多
为聚氨酯包胶轮子,无法统一,故只对承载载荷大采用钢质车轮和滚轮,材
料不应低于GB/T699-2015《优质碳素结构钢》中规定的45的材料。
30
3.7.3.6.1.2轨道材料
停车设备用轨道材料推荐如下:
——轻轨推荐用力学性能不低于GB/T11264-2012《热轧轻轨》中的
55Q。
——铁路用热轧钢轨推荐用力学性能不低于GB2585-2007《铁路用热
轧钢轨》中的U71Mn。
——起重机钢轨推荐用力学性能不低于YB/T5055-2014《起重机用钢
轨》中的U71Mn。
停车设备产品开发使用品种愈来愈多,尤其近年来开发公交大巴车等停
车规格变化较大,停车重量愈来愈重。轨道实际上与车轮的使用寿命密切相
关,对车轮与轨道合理匹配,已经通过起重机行业实际验证了。理论上可通
过提高车轮的性能(包括与轨道直接接触的踏面与轮缘的硬度)来提高车轮
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然而性能过高,硬度过高的车轮会导致轨道的磨损
加剧,这并不是人们希望得到的结果。因为更换轨道的代价和造成停机的损
失要远大于更换车轮。研究和实践证明,轨道与车轮的强度(硬度)应有合
理的匹配关系。车轮既应满足静强度要求,又应在不同的既定的使用工况下,
达到理想的使用寿命。
对某些特殊场合,因许用轮压较低,例如,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自动
化车库的存取交接搬运器用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蔬菜瓜果采购与销售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工程招投标策略咨询合同2篇
- 2024年峨桥卫生院牙科器材购销协议2篇
- 2024年度网络游戏运营服务合同
- 2024年度电商企业员工培训劳动合同3篇
- 2024年代为签署商业协议授权文件
- 2024年建筑工程钢筋连接专项协议模板版B版
- 营销方案的制定步骤计划
- 2024年廉洁工程分包协议3篇
- 2024年度电源模块定制开发与生产合同2篇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绿色货运代理的发展趋势
- 2024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施方案
- 开分店合同(2篇)
- DB43 873-2014 箱式暖脚器标准
-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5A护理模式在老年手术患者VTE防控中的应用课件
- 废弃油脂回收合同
- GB/T 44692.2-2024危险化学品企业设备完整性第2部分:技术实施指南
- 化工安全生产实务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初级)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老年人能力、综合征评估量表、综合评估基本信息表、护理服务项目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