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设计与建设_第1页
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设计与建设_第2页
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设计与建设_第3页
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设计与建设_第4页
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设计与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25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设计与建设第一部分远程监控系统架构设计 2第二部分物联网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案 5第三部分数据预处理、存储与管理 7第四部分远程监控可视化界面及交互设计 10第五部分告警策略设计与实现 12第六部分安全保障机制设计 13第七部分系统运维部署与配置 16第八部分性能测试与优化 18第九部分系统集成与兼容性测试 21第十部分系统应用案例及前景展望 23

第一部分远程监控系统架构设计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设计与建设中的远程监控系统架构设计

一、总体架构设计

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的总体架构如图所示。

[图片]

1.物联网传感器层

物联网传感器层是物联网系统最底层的部分,由各种类型的传感器组成。传感器负责收集数据并将其传输到网关。

2.网关层

网关层是物联网系统的中枢,负责数据汇聚、协议转换和数据转发。网关可以是独立的设备,也可以是计算机或服务器的一部分。

3.通信网络层

通信网络层负责数据传输。物联网系统常用的通信网络包括有线网络(如以太网)、无线网络(如Wi-Fi、ZigBee、LoRa)和蜂窝网络(如GPRS、3G、4G)。

4.云平台层

云平台层是物联网系统的数据中心,负责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云平台可以是公有云、私有云或混合云。

5.应用层

应用层是物联网系统的最上层,负责提供用户界面和业务功能。应用层可以是独立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Web应用程序或移动应用程序。

二、系统功能设计

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的功能主要包括:

1.数据采集

平台能够采集来自物联网传感器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光照、运动、气压等。

2.数据传输

平台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云平台。

3.数据存储

平台能够将传输到云平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后续查询和分析。

4.数据处理

平台能够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分析等。

5.数据展示

平台能够将处理后的数据以直观的形式展示给用户,包括图表、曲线、表格等。

6.告警管理

平台能够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当数据超过预设的阈值时,平台能够触发告警并通知用户。

7.远程控制

平台能够对物联网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包括开关机、参数设置等。

三、系统安全设计

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的安全设计非常重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数据加密

平台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应采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泄露。

2.身份认证

平台应采用身份认证机制,防止非法用户访问平台。

3.访问控制

平台应采用访问控制机制,控制用户对平台资源的访问权限。

4.日志审计

平台应记录用户的操作日志,以便事后审计和追溯。

5.系统备份

平台应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以便在系统故障时能够恢复数据。

四、系统可靠性设计

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的可靠性设计非常重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冗余设计

平台应采用冗余设计,包括硬件冗余、软件冗余和网络冗余,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故障诊断

平台应具备故障诊断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和诊断系统故障。

3.故障恢复

平台应具备故障恢复功能,能够在发生故障后迅速恢复系统运行。

4.性能监控

平台应具备性能监控功能,能够实时监控系统性能,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性能瓶颈。第二部分物联网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案物联网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案

一、物联网传感器数据采集技术

1.传感技术:

-传感器:负责将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

-传感器类型: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

2.数据采集器:

-功能: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转换、放大、滤波等操作,并将其存储或传输至其他设备。

-类型:微控制器(MC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单板计算机(SBC)等。

二、物联网传感器数据传输技术

1.有线传输技术:

-RS-232、RS-485、CAN总线等:通过物理电缆连接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实现数据的传输。

-以太网:通过网线或光纤连接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实现数据的传输。

2.无线传输技术:

-Wi-Fi:基于IEEE802.11标准,实现无线局域网连接,传输距离一般为几十米。

-蓝牙:基于IEEE802.15.1标准,实现短距离无线通信,传输距离一般为几十米。

-ZigBee:基于IEEE802.15.4标准,实现低功耗、低速率无线通信,传输距离一般为几百米。

-LoRa:基于扩频调制技术,实现远距离、低速率无线通信,传输距离可达数公里。

-NB-IoT:基于蜂窝网络技术,实现低功耗、广域覆盖的物联网通信,传输距离可达数公里。

三、物联网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案选择

1.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

-考虑数据采集频率、传输距离、功耗、成本等因素。

2.有线传输方案:

-适用于数据采集频率高、传输距离短、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

3.无线传输方案:

-适用于数据采集频率低、传输距离长、灵活性要求高的场景。

四、物联网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案设计与建设

1.系统架构设计:

-确定数据采集器、传感器、传输方式、数据处理与存储方式等。

2.硬件选型:

-根据系统架构设计,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传输模块等。

3.软件开发:

-开发数据采集程序、数据传输程序、数据处理程序等。

4.系统集成:

-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传输模块等集成到系统中。

5.系统测试:

-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

6.系统部署:

-将系统部署到实际应用场景中。

7.系统运维:

-对系统进行维护、更新、故障排除等。第三部分数据预处理、存储与管理一、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是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建设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对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归一化处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数据预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将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中不准确、不一致和缺失的数据进行剔除和纠正,以提高数据的质量。数据清洗的主要技术包括:

-缺失值处理:对缺失值进行填充,常用的填充方法包括平均值填充、中位数填充和线性插值填充。

-异常值检测:识别和剔除异常值,常用的异常值检测方法包括离群点检测和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

-数据标准化:将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和单位,以方便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

2.数据转换:数据转换是将数据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数据转换的主要技术包括:

-数据格式转换:将数据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例如,将文本格式的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格式的数据。

-数据类型转换:将数据从一种类型转换为另一种类型,例如,将整数数据转换为浮点数数据。

-数据单位转换:将数据从一种单位转换为另一种单位,例如,将温度数据从摄氏度转换为华氏度。

3.数据归一化:数据归一化是将数据映射到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以提高数据的可比性和通用性。数据归一化常用的方法包括:

-线性归一化:将数据线性映射到[0,1]的范围内。

-最大-最小归一化:将数据映射到[0,1]的范围内,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

-小数定标归一化:将数据映射到[-1,1]的范围内。

二、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是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建设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将预处理后的传感器数据存储起来,以便以后查询和分析。数据存储的主要技术包括:

1.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是一种传统的数据存储技术,具有结构化、高效和可扩展等优点。关系型数据库适合存储结构化数据,例如,传感器数据的ID、时间戳、传感器类型、传感器数据等。

2.非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是一种新型的数据存储技术,具有无模式、灵活和可扩展等优点。非关系型数据库适合存储非结构化数据,例如,传感器数据的图像、视频和音频等。

3.云存储:云存储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存储服务,具有按需访问、弹性扩展和高可靠性等优点。云存储适合存储大量的数据,例如,传感器数据的历史记录等。

三、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是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建设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管理,以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数据管理的主要技术包括:

1.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是将数据复制到另一个位置,以防止数据丢失。数据备份可以防止数据因硬件故障、软件故障或人为错误而丢失。

2.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将数据转换为一种无法识别的形式,以防止数据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数据加密可以保护数据免遭非法访问和窃取。

3.数据访问控制:数据访问控制是控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权限,以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数据。数据访问控制可以防止数据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和修改。

4.数据审计:数据审计是对数据的访问和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数据审计可以帮助组织跟踪和检测数据访问和使用情况,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第四部分远程监控可视化界面及交互设计#远程监控可视化界面及交互设计

远程监控可视化界面充当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窗口,对用户体验至关重要。它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信息清晰准确

可视化界面应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信息,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技术术语或不必要的图形元素,使信息更加清晰准确。

2.布局合理

可视化界面应采用合理布局,以便用户快速查找所需信息。应将重要信息置于突出位置,并使用颜色、字体等元素进行区分,使信息更加条理清晰。

3.操作便捷

可视化界面应设计直观易懂的操作方式,避免出现过多复杂的操作步骤或不必要的功能。应提供清晰的导航栏和按钮,使操作更加便捷。

4.响应迅速

可视化界面应响应迅速,避免出现延迟或卡顿等问题。这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并合理分配资源,使系统能够快速处理用户请求。

5.安全可靠

可视化界面应具有良好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恶意攻击。应采用安全协议和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可靠。

交互设计是指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方式,包括用户如何输入指令、系统如何响应用户指令等。交互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自然直观

交互设计应遵循自然直观原则,使用户能够轻松理解和使用系统。应避免使用复杂或不熟悉的交互方式,并遵循人们的习惯和认知,使交互更加自然直观。

2.一致性

交互设计应保持一致性,避免出现不同的交互方式或风格,这会给用户带来困惑。应在整个系统中使用一致的交互元素和操作方式,以便用户快速掌握。

3.及时反馈

交互设计应提供及时反馈,以便用户了解自己的操作是否成功或存在问题。应避免出现延迟或没有反馈的情况,这会让用户感到困惑或沮丧。

4.容错性

交互设计应具有容错性,能够应对用户错误的输入或操作。应提供明确的提示和帮助信息,以便用户纠正错误并继续操作。

5.自学习

交互设计应能够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偏好进行自学习,以便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交互体验。这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数据和行为,并不断调整系统的交互方式来实现。

通过遵循上述原则,远程监控可视化界面及交互设计可以提供更加友好、便捷和安全的交互体验,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和系统可用性。第五部分告警策略设计与实现告警策略设计与实现

为了保证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设计合理的告警策略,以便当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发现并通知相关人员。告警策略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及时性:告警信息应在第一时间发出,以确保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准确性:告警信息应准确无误,避免误报或漏报,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全面性:告警策略应涵盖所有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以确保系统能够全面地监控和处理异常情况。

-可配置性:告警策略应具有可配置性,以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告警策略可以分为两类:实时告警和历史告警。实时告警是指当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发出告警信息。历史告警是指将系统过去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告警信息存储起来,以便以后查询和分析。

告警策略的实现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告警策略定义:定义告警策略,包括告警条件、告警级别、告警动作等。

2.告警策略配置:将告警策略配置到系统中,以便系统能够根据告警策略发出告警信息。

3.告警信息处理:当系统发出告警信息时,需要对告警信息进行处理,包括告警信息过滤、告警信息通知等。

告警信息过滤是指对告警信息进行筛选,以去除重复的或不重要的告警信息。告警信息通知是指将告警信息通知相关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告警信息通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例如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

告警策略设计与实现是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告警策略可以帮助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第六部分安全保障机制设计#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设计与建设——安全保障机制设计

一、安全保障机制的重要性

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如恶意攻击、数据泄露、隐私侵犯等。因此,在设计和建设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时,必须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以确保平台的安全可靠运行。

二、安全保障机制设计原则

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的安全保障机制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安全保障机制应涵盖平台的各个方面,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展示等各个环节。

2.层次性:安全保障机制应分层次设计,从物理层到应用层,逐层加强安全防护。

3.动态性:安全保障机制应具有动态性,能够根据安全威胁的不断变化而及时调整和更新。

4.可扩展性:安全保障机制应具有可扩展性,能够随着平台规模的不断扩大而进行扩展和升级。

三、安全保障机制设计内容

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的安全保障机制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访问控制机制:访问控制机制用于控制用户对平台资源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平台资源。

2.身份认证机制:身份认证机制用于验证用户的身份,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平台资源。

3.数据加密机制:数据加密机制用于对平台上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窃取。

4.日志审计机制:日志审计机制用于记录平台上的操作日志,以便对安全事件进行追溯和分析。

5.安全防护机制:安全防护机制用于保护平台免受恶意攻击,如拒绝服务攻击、病毒攻击、木马攻击等。

6.应急响应机制:应急响应机制用于在发生安全事件时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四、安全保障机制实施

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的安全保障机制应在平台建设过程中逐步实施,并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调整。同时,平台运维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以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五、安全保障机制持续改进

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的安全保障机制应随着安全威胁的不断变化而不断改进,以确保平台的安全可靠运行。平台运维人员应定期对平台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并及时修复发现的安全漏洞。

六、结语

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的安全保障机制至关重要,是确保平台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平台建设者和运维人员应充分重视安全因素,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以确保平台的安全可靠运行。第七部分系统运维部署与配置系统运维部署与配置

1.系统部署

1.1硬件部署

系统硬件部署主要包括传感器节点、网关、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传感器节点负责收集数据并将其发送到网关,网关负责将数据转发到服务器,服务器负责存储和处理数据,存储设备负责存储数据备份。

1.2软件部署

系统软件部署主要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等。操作系统负责管理硬件资源并提供应用程序运行环境,中间件负责提供应用程序所需的基础服务,应用程序负责实现业务逻辑,数据库负责存储数据。

2.系统配置

2.1传感器节点配置

传感器节点配置主要包括传感器类型、采样频率、数据传输方式等。传感器类型是指传感器节点所使用的传感器类型,采样频率是指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的频率,数据传输方式是指传感器节点将数据发送到网关的方式。

2.2网关配置

网关配置主要包括网络配置、数据转发配置和安全配置等。网络配置是指网关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数据转发配置是指网关将数据转发到服务器的方式,安全配置是指网关的防火墙配置、访问控制配置等。

2.3服务器配置

服务器配置主要包括操作系统配置、中间件配置、应用程序配置和数据库配置等。操作系统配置是指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版本、内核参数等,中间件配置是指服务器的中间件版本、配置文件等,应用程序配置是指服务器的应用程序版本、配置文件等,数据库配置是指服务器的数据库版本、数据库用户、数据库密码等。

2.4存储设备配置

存储设备配置主要包括存储容量、存储类型、存储性能等。存储容量是指存储设备所能存储的数据量,存储类型是指存储设备的类型,如硬盘、固态硬盘等,存储性能是指存储设备的数据读写速度等。

3.系统运维

3.1系统监控

系统监控主要包括硬件监控、软件监控和网络监控等。硬件监控是指对服务器、网关、传感器节点等硬件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软件监控是指对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等软件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网络监控是指对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3.2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主要包括系统升级、系统备份和系统故障处理等。系统升级是指对系统软件进行更新,系统备份是指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系统故障处理是指对系统故障进行诊断和修复。

3.3系统安全

系统安全主要包括访问控制、防火墙、入侵检测和安全审计等。访问控制是指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进行控制,防火墙是指在网络边界上部署的用于阻止非法访问的设备,入侵检测是指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以检测是否有入侵行为,安全审计是指对系统安全事件进行记录和分析。第八部分性能测试与优化一、性能测试

#1.测试目的

性能测试的目的是评估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的整体性能,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

#2.测试方法

性能测试通常采用压力测试、负载测试、基准测试等方法。

*压力测试:通过模拟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系统,来测试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负载测试:通过模拟一定数量的用户持续访问系统,来测试系统在持续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基准测试:通过模拟正常用户访问系统,来测试系统的基本性能指标。

#3.测试指标

性能测试的指标包括:

*响应时间:从用户发出请求到系统返回响应所需的时间。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系统能够处理的请求数量。

*并发性:系统同时能够处理的请求数量。

*可靠性: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时间比例。

*稳定性:系统在长期运行中性能表现的稳定程度。

二、性能优化

#1.优化方法

性能优化的方法包括:

*优化代码:通过优化代码结构、减少代码冗余、避免不必要的计算等方法来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

*优化数据库:通过优化数据库结构、创建索引、调整数据库参数等方法来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效率。

*优化网络:通过优化网络配置、使用CDN、减少网络延迟等方法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优化服务器:通过优化服务器配置、增加服务器数量、使用负载均衡等方法来提高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2.优化效果

性能优化可以显著提高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的性能,具体效果如下:

*响应时间:优化后响应时间可以从几十毫秒降低到几毫秒。

*吞吐量:优化后吞吐量可以从每秒几百个请求提高到每秒几千个请求。

*并发性:优化后并发性可以从几十个并发请求提高到几百个并发请求。

*可靠性:优化后可靠性可以从99%提高到99.9%。

*稳定性:优化后稳定性可以从几天一宕机提高到几个月一宕机。

三、案例分析

某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采用了压力测试、负载测试、基准测试等方法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压力测试:在模拟1000个并发用户访问系统时,系统的响应时间为50毫秒,吞吐量为1000个请求/秒,并发性为1000个并发请求。

*负载测试:在模拟100个持续访问系统用户时,系统的响应时间为20毫秒,吞吐量为1000个请求/秒,并发性为100个并发请求。

*基准测试:在模拟1个正常用户访问系统时,系统的响应时间为10毫秒,吞吐量为100个请求/秒,并发性为1个并发请求。

通过性能测试,发现系统的性能瓶颈主要在数据库和服务器上。因此,对数据库和服务器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压力测试:在模拟1000个并发用户访问系统时,系统的响应时间从50毫秒降低到20毫秒,吞吐量从1000个请求/秒提高到2000个请求/秒,并发性从1000个并发请求提高到2000个并发请求。

*负载测试:在模拟100个持续访问系统用户时,系统的响应时间从20毫秒降低到10毫秒,吞吐量从1000个请求/秒提高到2000个请求/秒,并发性从100个并发请求提高到200个并发请求。

*基准测试:在模拟1个正常用户访问系统时,系统的响应时间从10毫秒降低到5毫秒,吞吐量从100个请求/秒提高到200个请求/秒,并发性从1个并发请求提高到2个并发请求。

通过性能优化,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第九部分系统集成与兼容性测试#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设计与建设

系统集成与兼容性测试

物联网传感器远程监控平台系统集成与兼容性测试是评估平台各子系统间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协同处理数据并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系统集成与兼容性测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系统集成测试

系统集成测试是指将各个子系统集成在一起,并进行测试以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功能要求。系统集成测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子系统接口测试:测试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包括数据交换、控制信号传输等。

*子系统协同工作测试:测试各个子系统协同工作时是否能够满足功能要求,包括数据处理、故障处理等。

*系统整体测试:测试整个系统是否能够满足功能要求,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故障处理等。

2.兼容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系统是否能够与其他系统或设备兼容并正常工作。兼容性测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硬件兼容性测试:测试系统是否能够与其他硬件设备兼容并正常工作,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网关等。

*软件兼容性测试:测试系统是否能够与其他软件系统兼容并正常工作,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

*网络兼容性测试:测试系统是否能够与其他网络设备兼容并正常工作,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3.集成与兼容性测试具体部署方案

*硬件平台: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传感器、执行器、网关等。

*软件平台: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程序等。

*网络环境: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4.集成与兼容性测试具体实施步骤

*硬件安装: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将硬件设备安装到位。

*软件安装: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将软件系统安装到服务器上。

*网络配置:根据系统设计方案,配置网络设备。

*系统集成:将各个子系统集成在一起,并进行配置。

*兼容性测试:测试系统是否能够与其他系统或设备兼容并正常工作。

5.系统集成与兼容性测试注意事项

*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应与实际应用环境一致。

*测试用例:测试用例应覆盖系统的所有功能需求。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应科学合理,能够有效地发现系统中的缺陷。

*测试结果:测试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