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安徽中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的对外交往)_第1页
2019安徽中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的对外交往)_第2页
2019安徽中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的对外交往)_第3页
2019安徽中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的对外交往)_第4页
2019安徽中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的对外交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19中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题一中国的对外交往[安徽9年5考]线索和平外交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014.12(2)]发展阶段概况影响塑造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桥梁(秦汉时期)丝绸之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了长安(起点)→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的丝绸之路(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从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的“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等的交流海陆兼备的对外交往格局

(隋唐时期)陆路:陆上丝绸之路范围扩大,陆上交通路线四通八达,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更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心和国际性大都市。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2)海路:海上丝绸之路地位提升,广州、扬州是海路交通中心,对外交往频繁。日本和新罗遣隋使、遣唐使多次来华;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了唐文化的传播;

大大加强了唐朝同亚、

欧、非洲各国之间的友

好关系,增进了人民之

间的了解;对唐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由陆路向海路转变的对外交往格局(宋元时期)陆路:①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受阻衰落;②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③元世祖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通过丝绸之路来华(2)海路:①宋朝时,海上交通发达,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海外贸易繁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广州、泉州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②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了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3)宋元时期,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和驿站制度等陆续输往西方加强了中国同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传入欧洲后,加速了西方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古代亚非友好往来的空前壮举(明朝前期)1405~1433年,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近代前夜的反侵略与闭关锁国(明朝中后期~清前期)明朝中期,中国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戚继光领导“戚家军”进行抗倭战争,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2)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3)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后又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管理外国商人中外冲突加剧,闭关锁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阻碍了中外交流,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造成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拓展设问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繁荣的原因有哪些?(1)中国古代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吸引了周边国家来中国学习。(2)中国古代大部分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3)造船与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为当时的对外交往提供了条件。(4)张骞、玄奘、鉴真、郑和等历史人物的重要贡献。2.从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1)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对外交流的重要条件。(2)对外开放能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兴盛,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3)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对外交往的主流,说明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民族线索国际条约体系下近代中国的变化(2018.15)相关条约背景中国对外关系变化影响《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对外开放,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天津条约》和

《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与

英、法、俄、美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天津等十一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西方侵略势力

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

江中下游地区《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

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同英、美、

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辛丑条约》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

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凡尔赛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为

了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召开巴黎和会并签订《凡尔赛条约》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非

法权益转交给日本,中国代表

团最终拒绝在条约上签字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

运动《联合国家宣言》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日

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了进攻。第

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全世界

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重要力量《开罗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

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

讨论如何协调对日作战的共同军事问题和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等政治问题规定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

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

等必须归还中国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

的威望;为战后中国解决

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

依据《雅尔塔协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

变,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背着中国政府作出了外

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

港作为军事基地等有损中国

领土和主权的决定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

完整《联合国宪章》1945年,50个同盟国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

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

国之一线索现代中国推动国际秩序重构[2018.7;2016.16;2014.6;2012.17(2)(3)(4);2011.4]主要阶段概况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塑造国际新秩

序的中国理念

(20世纪40年

代末~60年代

中期)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该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总方针冲破了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

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中国、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双边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

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

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

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亚

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步入世界舞

台,推进大国

关系稳定发展

(20世纪70年

代)重返联合国: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实现联合国宪章宗旨,促进人

类进步事业等国际事务中发挥了

重大作用中日、中美建交: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

与稳定维护世界和平

与发展的坚定

力量(20世纪

80年代至今)拓展多边外交: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举办第四次亚信峰会、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杭州G20峰会、厦门金砖国家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2)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自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

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

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

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拓展设问1.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国应如何展现时代担当?将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使命;同国际合作伙伴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2.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开展外交活动?(1)中国应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进行友好合作。(2)中国应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在“一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3)中国需坚持合作共赢原则,欢迎各方共同参与,支持各国发展。3.现代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对我们有何启示?(1)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对外交流的重要前提条件。(2)对外开放能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兴盛,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影响外交关系的变化。(3)和平交往能促进世界各国的合作发展,互利共赢。中考真题再现选择题1、(2018•临沂)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里的“他”是()A.汉武帝 B.董仲舒 C.卫青 D.张骞2、(2018•黄石)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来自古代中原地区的丝织品,请判断新疆地区使用中原丝织品,最早可能是在()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3、(2018•滨州)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①鉴真东渡日本②玄奘西游天竺③日本“遣唐使”来华④郑和下西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2018•恩施州)2018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掀开了中印关系的新篇章,进一步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我国早在唐朝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是()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5、(2018•绥化)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 B.宣政院 C.台湾府 D.广州十三行6、(2018•孝感)1405年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为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及哥伦布船队成功横渡大西洋提供重要条件和直接帮助的是()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7、(2018•湘西州)“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抗击沙皇俄国入侵8、(2018•江西)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这一情形开始于()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9、(2018•大庆)英国政府为打开中国市场,在1840﹣1842年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更新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漩涡。鸦片战争()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是丧失中国领土最多的战争、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D.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10、(2018•广东)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1、(2018•大庆)“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A.英法炮轰广州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12、(2018•包头)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景的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原因是()A.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C.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趋同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影响13、(2018•滨州)如图是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成就示意图,其中“突破”阶段的外交成就不包括()A.参加万隆会议 B.重返联合国 C.尼克松访华 D.中美建交14、(2018•杭州)2018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下列能够反映周总理外交风采的史实是()A.参加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B.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C.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正式建交15、(2018安徽).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下图(19502013年我国与各国建交)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中日两国建交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改善D.中国正式加人亚大经合组织16、(2018湖北天门、仙桃)下表反映了中国外交()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在上海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A.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B.确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D.加强我国与主要大国的联合17、(2018山东潍坊)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于2001年、2014年两次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反映出我国()A.促进同亚非各国团结协作B.宣传新型地区安全观念C.谋求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参与地区性多边外交活动18、(2016·郴州)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下列属于该公约核心内容的是()A.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B.确立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C.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D.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19、(2016·苏州)唐尼·格拉克斯坦在《二战秘史》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传统的观点虽然承认官方军队和抵抗运动组织的作用同时存在……但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凡尔赛和约》 B.《慕尼黑协定》C.《联合国家宣言》 D.《联合国宪章》20、(2016·郴州)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国际性组织.下列哪次国际会议讨论了组建联合国的有关问题()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材料题21、(2016·山西)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学科素养,张老师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任务一【识别史料——寻找历史证据】(3分)(1)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请你判断下列史料所属的类别。(只填序号)①金字塔②张学良回忆录音③司母戊鼎④《史记》⑤《中国共产党党史》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任务二【运用表格——归纳历史影响】(4分)(2)完成下表中①②处内容的填写。并归纳两个条约的共同影响。条约内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共同影响割地①(1分)辽东半岛、台湾等赔款2100万元2亿两白银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其他特权协定关税②(1分)任务三【分析数据——解释历史现象】(4分)(3)解读下列数据,运用相关史实,简述“沙俄→苏俄→苏联”的经济发展历程。图一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的统计图二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的比重任务四【构建联系——阐述历史过程】(4分)(4)请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组,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组:1924—1929年经济繁荣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五四运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二组: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七七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 杜鲁门主义参考答案15DBABA610CAAAA1115CBACD1620ADBCC21(1)实物史料:①③(1分);文献史料:④⑤(1分);口述史料:②(1分);(2)①香港岛(1分);②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1分);共同影响:都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都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都使中国半殖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