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双减效果历史试卷_第1页
山西省忻州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双减效果历史试卷_第2页
山西省忻州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双减效果历史试卷_第3页
山西省忻州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双减效果历史试卷_第4页
山西省忻州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双减效果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双减教学成果展示

八年级历史(D)

(本试卷共6页,满分75分,时间,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含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且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

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相应的方格内。)

1.近代中国风起云涌新陈代谢,英雄人物辈出,他们探索追求的时代主题是()

林则徐关天培左宗棠邓世昌

A.实现民族振兴B.发展资本主义C.致力近代教育D.抵抗外来侵略

2.恩格斯曾说:“英法联军对华作战,竟像只是为了俄国的利益,俄国趁机向中国攫取面积等于英、德两国

的领土,同时还狡猾地出来充当衰弱的中国的保护者。”据此可知,这次“对华作战”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天朝田亩制度》描绘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

想社会,这实际上否定了()

A.封建专制制度B.中央集权制度C.封建土地制度D.土地公有制度

4.右边示意图中的“?”应填入()

A.兴办新式学校B.翻译外国书籍C.培养军事人才D.开办民用企业

5.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有识之士以“师夷长技”为指导思想,引进西方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

技术,兴办军事和民用工业。“有识之士”这么做的目的是()

A.推翻清王朝B.传播民主、科学思想

C.“自强”“求富”D.维新变法

6.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下列

各项对甲午战后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列强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列强占领的港口和城市增加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崛起

7.下列不平等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意图的是()

A.中英协定关税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8.历史漫画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历史现象。观察下列一组漫画,据此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国领土不断遭到割占B.中国忍辱负重,任由列强摆布

C.中国的通商口岸急剧增加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9.孙中山将民族主义放在了三民主义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这反映

出三民主义()

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

C.与维新派的政治目标一致D.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10.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发

生了两次巨变一一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

A.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D.都主张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11.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其明确表示:“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

者也”。这表明中华民国()

A.追求民族平等B.实现了真正的民主

C.争取民族独立D.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12.昆明市护国桥、护国门与护国路并称为纪念护国战争胜利的三大工程,属于历史纪念性建筑。护国战争的

直接影响是()

A.结束封建帝制B.建立中华民国

C.推翻了清朝统治D.袁世凯取消帝制

13.胡适曾提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日须讲求文法。……四日不作无病之呻

吟。...”由此可知他主张()

A.培养国民独立人格B.彻底废除封建文化

C.提倡进行文学革命D.思想领域尊孔复古

14.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有()

①都是爱国救亡运动②都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发生

③都由知识分子领导④都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历史长河中,风云激荡的运动里迸发出了无数响亮的口号。下列哪个口号反映的事件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

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C.“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D.“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16.图片资料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图片折射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请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

图二谭嗣同英勇就义

图三武昌起义浮雕图四《新青年》杂志

(1)图一的企业是在什么运动中创办的?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2分)

(2)与图二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发生在哪一年?(2分)

(3)图三中武昌起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起义成功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

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什么?(2分)

(4)图四杂志的诞生,是哪一事件兴起的标志?该事件的口号是什么?(2分)

(5)纵观中国近代化历程,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17题10分,18题9分,共19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1840年夏,圆明园内正上演着昆曲《惊梦》……歌舞升平……列强入侵的地声……彻底粉碎了

大清王朝的纸醉金迷的生活。

——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在地球的某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

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原来

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材料一中“入侵的炮声”来自哪一次战争?(1分)“列强”指的是其中哪一个国家?(1分)这场战

争后中国陷入了怎样的社会?(1分)

(2)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1分)清政府割让了哪一块地方给哪一个国

家?(1分)

(3)材料二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1分)“两个强盗”分别是谁?(1分)“夏宫”是指哪里?(1分)

(4)材料二中两个“强盗”分别以什么“事件”为借口对中国进行打劫?(2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绘画)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1)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联系?(2分)

材料二美国《芝加哥华语论坛》刊文说: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中国的革命先行者们曾做

出巨大牺牲。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一个核心,一个实现振兴中华的主心

骨。”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一个核心,一个实现振兴中

华的主心骨”?(2分)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党员人数才50多名,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发展到448.8万名。截至

2022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804.1万名。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说明了什么?(3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受。(2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6分)

19.自1840年以来,我国的仁人志士坚持不懈,顽强不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李老师以“民

族复兴”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释读名言一一体会伟人抉择】

(1)阅读下列中国近代先行者的名言,请你分别概括他们的思想主张。(3分)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

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

旧艺术、旧宗教。

陈独秀

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

任务二【构建导图一一感受艰难探索】

(2)请你完成下图中①②③处内容的填写,并归纳中国近代化的特点。(5分)

任务三【研读材料一一见证民族觉醒】

(3)下面的材料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

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

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任务四【设计方案一一传承民族精神】

(4)下面是一条“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游学线路,请你简述其设计理由。(4分)

广州虎门海滩T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T嘉兴南湖红船

2023年秋期中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D)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5DBCDC6—10ABDAB11—15DDCAB

二、简答题(10分)

16.(1)洋务运动。(1分)维护清朝统治。(1分)

(2)戊戌变法。(1分)1898年。(1分)

(3)三民主义。(1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

(4)新文化运动。(1分)民主和科学。(1分)

(5)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四次探索,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

程,反映了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言之有理即可)(2分)

三、材料解析题(17题10分,18题9分,共19分)

17.(1)第一次鸦片战争(或鸦片战争);(1分)英国;(1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1分)

(2)《南京条约》;(1分)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分)

(3)第二次鸦片战争;(1分)英国、法国;(1分)圆明园。(1分)

(4)“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2分)

18.(1)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意思相近即可)(2分)

(2)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便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和正确的方向,有了完整、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新

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意思相近即可)(2分)

(3)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逐步成长的趋势。(1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

利益,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政党。(符合题意即可)(2分)

(4)从革命先辈身上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们应

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传承他们的精神,振兴中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言之有理即可)(2分)

四、探究题(共16分)

19.(1)孙中山:三民主义。(1分)

陈独秀:民主、科学(1分)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或共产主义;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