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8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E/1E/wKhkGGYMEOWANlE3AAIp_Pd-QHg699.jpg)
![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8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E/1E/wKhkGGYMEOWANlE3AAIp_Pd-QHg6992.jpg)
![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8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E/1E/wKhkGGYMEOWANlE3AAIp_Pd-QHg6993.jpg)
![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8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E/1E/wKhkGGYMEOWANlE3AAIp_Pd-QHg6994.jpg)
![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8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E/1E/wKhkGGYMEOWANlE3AAIp_Pd-QHg69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最新8篇20_年10月17日景海鹏又一次一飞冲天,吸引了我们的关注,不仅是由于这是他的第三次飞天,而且还是他的年龄已经是50岁了。下面是我收集的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8篇,快来看看吧!
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篇1
景海鹏1966年10月诞生,在本村上的学校、学校,高中时,先是在安邑中学,后来为考上飞行员,又转到离家较远的解州。在解州中学,他被招收为飞行员。
景海鹏的母亲王珍玲至今还记得二十多年前的情景。那年儿子学校上升中,由于中考成果不错,海鹏被解州中学录用。解州中学离家三十多公里,当时是运城地区的重点中学。
“那时家里实在太穷了。海鹏要到解州中学上学,就必需住校,确定就要上灶。而上灶,家里确定花不起钱!”
“做父母的,确定都不想耽搁孩子的前途。我和他爸商议 后,想让海鹏去离家比较近的安邑中学。安邑离家近,可以不时地回家来吃饭,还可带上干粮在学校吃。”
“海鹏很听话,在安邑上了学。没过多长时间,他又来劝说我们,坚持要去解州。后来看劝说不了我们,就自己拿上行李,头也不回走着去了解州。当时还下着雨。”
“在解州,懂事的海鹏知道家里紧急,从不乱花一分钱。就连回家,他不是选择走路,就是蹭有自行车的同学顺路车。现在想来,不是去解州,海鹏就不会选上飞行员。而不是飞行员,也就根本没有当航天员的机遇。”
话很少、特懂事、很要强、有主见。这是表兄杨海泉对景海鹏的评价。杨海泉比景海鹏大一岁,两人不仅是姑舅关系的表兄弟,还是学校和学校时的同班同学,玩伴。杨海泉如今是东杨家卓村的人物,在村里的南面建了一个相当规模的酿造厂,有好几部汽车。但提起表弟,杨海泉却满脸都是佩服,叨念海鹏从小就是他俩的主心骨。
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篇2
景海鹏不算是高个子,现在也就一米六八的样子。但记者走访他的亲友同学时,大家却都称他是难得的打蓝球好手。
海鹏的学校老师王天乐回忆,海鹏打小就特殊喜爱打篮球,从学校五班级起,就是学校的篮球队队员,打蓝球的技术和水平是同龄中最棒的。”
景海鹏弟弟景海龙说,性格害羞的哥哥最痴迷于打篮球。小时候,哥哥就在他们家老屋的墙壁上,划了一个表示蓝筐的圆圈。后来,又安上一个铁丝圈代替,一有空,哥哥就在家里练习投篮。
景海鹏小时候的伙伴王金星也说,自小景海鹏就好胜,打篮球从不情愿服输。“打得好,投篮很准。”
表哥杨海泉始终和记者多有接触,平常一说起表弟景海鹏,他确定要说海鹏最擅长打蓝球。“海鹏到学校后,由于个子不高,海鹏没有入选篮球队,但一有机会,海鹏就想法呈现自己的篮球特长,后来硬是靠着韧劲当上了队员。后来不管上高中,还是在部队,海鹏都始终是篮球队的一号主力。”
“海鹏好运动!”景靠喜说起儿子,也是离不开蓝球:“海鹏当上航天员后,也是航天城里打蓝球技术最好的,老是头号选手。海鹏能成为航天员,确定和他平常爱打蓝球有关。从小到大,海鹏始终长期坚持体育熬炼,从没有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身体始终很棒。”
“海鹏好运动,影响了二儿子海龙和女儿艳芳也都好运动。现在回忆起来,儿女三个从小身体都很好,都只是间或有头痛感冒,从来没有生过大病。”
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篇3
如今的东杨家卓村,早已是运城民航机场所在的空港开发区的一部分。由于离机场不远,海鹏从小就有当飞行员的幻想。
海鹏的父母都还记得,在海鹏的小时候,不远的邻村有一个青年人被验收通过当上了飞行员。在大家都谈论此事时,海鹏就特别艳羡。平常一有空,他就想法打听,想知道一些有关这个邻村青年的成长故事。
海鹏是在解州中学上的高中。当时的解州中学,不仅是运城地区的重点中学,还是山西省中学里最出名的飞行员培育基地。在高二的时候,海鹏就摸上了招飞行员的程序道道,曾告家里人他想要报考飞行员。到海鹏上高三的时候,保定的十二航校来运城招飞行员。景海鹏就找班主任,要求请假参与其次天的体检。
在班主任的眼里,景海鹏的学习成果很好,完全能够考上统招的一般高校。一听景海鹏要请假体检,根本就不同意;“说啥都行,验飞行员体检就是不准假!”
始终做着上天梦的景海鹏这次没有听老师的话。他后来偷偷溜出校门,和学校的其他同学一起相跟着来到运城,参与了体检。最终,他是3名合格的人员之一。
体检完之后,知道自己完全合格的景海鹏特别兴奋,不顾自己刚做完散瞳检查一时还难以恢复,戴着为爱护视力而发的墨镜,一路步行10多工里,从运城回到东杨家卓的家中。
景靠喜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形:“海鹏回到家时,我们还在地里干农活,家门被大锁锁着。他就戴着墨镜跑到地里,告我说他的飞行员体检过了。我和他妈一时没有预备,听了儿子的话还有点发愣。后来明白过来,我和他妈再也无心干活,当下就和扛着锄头和儿子回了家。心里真是兴奋啊。”
体检通过后,接下来是政审。景海鹏一路绿灯,成为保定的十二航校1986年在运城所招的飞行员之一。
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篇4
考上飞行员之后,景海鹏先是在保定的飞行学院学习了三年半,接着,到临汾的初级航校,又学习了半年。在运城机场的中级航校,学习了一年,学会了飞初教机。在永济的高级航校,学会了驾驶喷气式飞机。
在刚开头学飞行时,靠着不服输的倔劲,景海鹏不仅度过了飞行员人生的第一道难关,还让他得到了全中队第一个嘉奖。在小时候,景海鹏就始终很内向,根本没有其他农村孩子的淘气捣蛋劲,不少儿童都会的游泳,旱鸭子景海鹏却一窍不通。
作为飞行员,假如不学会游泳,下一步的命运确定是淘汰。景海鹏不甘心自己的飞行员梦早早夭折,就下决心苦练游泳。只是短短的一周时间,景海鹏的游泳就从不会到会,从及格再到优秀。他因此得到全中队第一个嘉奖。当时,他所在的中队,是125名飞行学员。
在永济学完后,景海鹏又来到江苏,正式成为空军的一员。他先是在连云港,后来又到无锡,连续学习更高级的飞机驾驶。也是在无锡,景海鹏遇到了后来成为他爱人的张萍。
张萍的老家在河北省沧州,是县级市河间的一个一般农家。当时她在无锡一家宾馆是管理人员,由于姑父也在无锡机场,常常看亲戚的张萍熟悉了景海鹏。
景海鹏和张萍结婚时,是在运城老家进行的典礼仪式。始终记着儿子结婚情景的王珍玲说,由于当飞行员有规定,海鹏结婚时,已有29岁,比小他三岁的弟弟海龙都已结婚几年,并且生了女儿。
海鹏的结婚日子是1993年的农历九月二十四,这一天,正好是他29岁的农历生日。而算公历,又是张萍的生日。小夫妻的农历、公历生日正好与结婚的日子重合,日子虽然清贫,他们却开头了浪漫的幸福人生路。
1997年,景海鹏结婚后的第四年,张萍在无锡生下了一个男孩。而就在此一年前,国家开头在飞行员中选拔宇航员。已不甘心只是一名飞行员的景海鹏也报名参与了选拔。
飞行员选拔条件原来就很严,选航天员更是严上加严。要求身体素养特殊好不说,还不能有病史。景海鹏从小身体就特别健康,也没有过住院史。航天员选拔时,他自然成了幸运儿。
儿子生下来后,由于心里始终牵挂着航天员选拔,景海鹏始终不给儿子起名。到孩子4个月的时候,他最终接到航天员录用通知。于是,他的儿子,就有了一个承载景海鹏飞天梦的名字——景宇飞。
接下来,景海鹏就从无锡来到北京航天城,成为航天员大队的一名学员,直到最终,他成为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之一。
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篇5
在中国航天史上,乘“神五”飞出地球的杨利伟是第一位天空人。作为杨利伟的队伍和好伴侣,景海鹏那时还不为人所知。直到“神六”放射时,与刘伯明搭挡的他成为其次梯队成员,不少人才知道,在表里河山的山西省,关公家乡出了一个名景海鹏的航天员。
记者至今仍旧记得,“神六”放射的前夜,景海鹏的家人在东杨家卓村老家的西房里看电视的场面。当时,屋子里有不少人。除了景靠喜、王珍玲两位老人,海鹏的弟弟海龙也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家里,加上海鹏的妹妹艳芳一家和一些为他们兴奋赶到的邻居。景海鹏老家是喧闹非凡。
后来,看到儿子没有成为“神六”上的航天员,景靠喜仍旧感到特别兴奋。“没有用上其次梯队,说明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先进牢靠。我信任“神七”放射时,儿子会更神气。”而这一猜测果真说中了。这次“神七”放射,景海鹏成了正选的3名航天员中的一个。他是山西当之无愧的第一个太空人。
从1993年选入国家航天员大队后,景海鹏只会过两次老家。一次是1998年,景海鹏的儿子还很小时,他匆忙忙忙赶回,接父母去他北京的家。那次,他的父母一待就是5年,直到在20_年底才会到运城老家。
景海鹏的其次次回家,是20_年。那时“神六”已胜利放射并返回,他虽是其次梯队人选,却已被大众媒体放大成了几乎妇孺皆知的大名人。听说他回到运城,记者还特地赶去见他。晚上在景海鹏住的弟弟景海龙位于中心血站后的家单元楼客厅,记者还与一身戎装,话语不多却英气逼人合影,留下了他回运城的影响记录。
由于训练的任务重,景海鹏其次天就和妻子、儿子匆忙返回北京,满打满算,他那次在老家只待了有三四天。
不仅很少回家,连电话都很少打。对此,景靠喜、王珍玲两位老人却丝毫没有埋怨儿子的意思,始终夸他们的三个儿女都很孝顺和成才。景靠喜还嫌王珍玲有时叨念,嚷人似的说:“咱海鹏是国家培育的人才,咱可不能嫌娃不给家里打电话。”
景海龙作为弟弟,平常也很难与景海鹏有联系。他告知记者,这几年,他和哥哥的通话次数都非常有限。多数的时候,是哥哥给他发短信,要他照看好父母,留意两位老人的身体。而从去年后半年到现在,进入训练的哥哥没有和他同过一次话,也没发一次信息。他发的信息也没有回复。他说,他很理解哥哥。
王珍玲老人则说海鹏始终给她寄钱。按海鹏的说法,是海龙在老家照看两位老人,他不能让弟弟在经济上受屈。每年,海鹏都要给父母寄上四五千元,进入预备上“神七”的封闭训练后,海鹏不能与家人联系,在北京航天城的张萍就支配给公婆寄了一次钱。去年海龙买新居时,尽管告哥哥款已够用,海鹏过意不去,仍旧寄回一笔数目不算太小钱。
景海鹏最终一次和家人联系,是在今年8月7日的晚上。他当时将电话打在东杨家卓村老家,在问了父母的身体状况后,提示父母别忘了在其次天晚上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接电话时,景靠喜心里虽想知道这次儿子是否会上“神七”,又明白儿子不会告知他。最终,他只是说儿子不要操劳他们,好好训练,一旦有任务,就肯定能圆满完成。
最近一个月,随着“神七”放射日期的越来越近,不断有来自各地的记者采访景靠喜、王珍玲两位老人,景海龙也是应接不暇。得知儿子是“神七”航天员的热门人选,一家人都感到特别兴奋。看电视,成了一家人最重要的“工作”。
一脸慈爱的景靠喜说,“神六”时儿子未能上天,自己当然盼望此次他能够一偿夙愿。但是“上不上天我们都兴奋,这是国家对他的考验,盼望他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篇6
隆冬季节,北京的气候特殊寒冷,而他心里热乎乎的。他和其他十几位航天员来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火箭系统、飞行系统、测控系统实地参观,倾听专家的授课。他对航天员职业的理解,由最初的神奇感变得深刻起来。
他了解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十年的攻关奋战中,中国有了自己的导弹、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如今又开头了向载人航天的冲刺;在他和其他中国航天员的身后,有许很多多的无名英雄在悄悄地奉献,千军万马托举着中国的“神舟”。
他联想到,中国古代便有了嫦娥奔月的飞天幻想。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为此写下动人诗篇,更有万户等人做出了极其悲壮的尝试。如今,中华民族的飞天幻想将要在他的参加和努力下变成现实!
杨利伟能不为之感动和骄傲!
当年同加加林一道入选的前苏联航天员阿列克谢?列奥诺夫,曾把航天员的训练阶段称之为“上天阶梯”。他的同伴瓦列里?贝可夫斯基则补充说:“这不是一个短的阶梯。”他们没说杨利伟要攀越的第一道阶梯是基础理论训练。当了10多年飞行员,现在重新坐进课堂里,《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解剖生理学》、《星空识别》……十几门课程要从头学起。
离开空军部队时,为他送行的师长曾对他说:“你的身体和训练,我没什么可担忧的。但你可能要面临学习很多新东西的挑战。”当时,杨利伟对这话并没太在意。
这会儿感受深了。他给老师长打电话:“让您说中了呀!现在我就像预备高考的同学一样每天在背功课。”
杨利伟天生就是个不甘落后的人,想起肩负的神圣使命,他更是废寝忘食。他回忆说:“初来时的两年,晚上12点前没睡过觉。”
他过去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为记住单词和语句,就每晚从航天员公寓往家里打电话,让妻子张玉梅在电话里提问。一遍一遍,反反复复。后来考试时,他竟然考了100分。
其次道阶梯是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这是一项特别艰苦的训练。仅以其中的“超重耐力”训练为例,在飞船处于弹道式轨道返回地球时,超重值将达到十几个“G”,即人要承受相当于自身重量十几倍的压力。通常状况下,这很简单造成人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意志丢失、黑视甚至直接影响生命平安。杨利伟必需通过训练来增加自己的超重耐力。
“离心机”训练是航天员提超群重耐力最有效的形式。在圆圆的大厅里,杨利伟坐进一只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在时速100公里高速旋转中,他不仅要练习紧急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灵敏的推断反应力量。
离心机在旋转,负荷从1个G渐渐加大到8个G。杨利伟的面部肌肉开头变形下垂、肌肉下拉,前额高高突起。做头盆方向超重时,他的血液被压向下肢,头脑缺血旋晕;做胸背方向超重时,他的前胸后背像压了块几百斤重的巨石,造成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每做一次训练,他都要付出巨大的体力消耗。
杨利伟是个爱动脑筋的人,他懂得,教员所讲授的抗负荷方法要靠个人在实践中体验和摸索。所以,每次训练他都有意识地根据个人体验的方法去练习,准时与教员沟通,总结阅历,把握好抗负荷用力和频率的度,渐渐地琢磨出规律和方法,使这项极具挑战、严酷苛刻的训练渐渐变得轻松起来。
“转椅”和“头低位”训练,也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可杨利伟同样做得非常精彩。
一个休息日,妻子回家时发觉他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特别惊异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过两天我们就要做转椅训练考核了,我先刺激刺激自己。”
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特别苛刻的老专家非常骄傲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果是最精彩的,他是我最得意的同学。”
同样,做“头低位”训练前好几天,杨利伟晚上睡觉就不枕枕头了。据他说也是为了“先刺激刺激自己”。
其他的“阶梯”还有体质训练、心理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等等。杨利伟以他对航天事业的无比喜爱和执着追求,严格要求自己,把一切做得精益求精,各项训练成果都成为同伴中的佼佼者。
好中选优,强中挑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放射预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杨利伟以其优秀的训练成果和综合素养,被选入“3人首飞梯队”,并被光荣地确定为首席人选。
杨利伟全身心地投入了“强化训练”。
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呆在“飞船模拟器”中。飞船模拟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实模拟飞船内环境、对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及操作训练的专业技术训练场所。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飞船从放射升空进入轨道,再调姿返回地球,持续时间几十个小时甚至上百个小时,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操作动作有一百多次。舱内的仪表盘红蓝指示灯密密麻麻,各种线路纵横交叉,各种设施产品星罗棋布。要熟识和把握它们,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和故障排解,只有靠反复演练。
杨利伟把能找到的舱内设备图和电门图都找来,贴在宿舍墙上,随时默记。他还用小摄像机把座舱内部设备和结构拍录下来,输入电脑,自己刻制了一个光盘,业余时间有空就看。
每次训练,杨利伟的眼睛总是那么亮,各项检查总是那么细,每个动作总是那么到位。他以自己严厉 仔细的精神和娴熟的技术赢得了教员的赞扬。在最终阶段的专业技术考核中,教员为他设置了许很多多的故障陷阱,他都能很快地发觉,快速排解。每次考核结束后,教员都要问他:“操作有没有失误?”他都自信地回答:“没有什么失误!”
在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他获得了2个99分、3个100分的好成果,专业技术综合考评排名第一。
放射前夕,杨利伟来到酒泉卫星放射中心,参与“人、船、箭、地”联合测试演练。
此刻,身经百炼的杨利伟对飞船飞行程序和操作程序已是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他自信地告知记者:“现在我一闭上眼睛,座舱里全部仪表、电门的位置都能想得清清晰楚;任凭说出舱里的一个设备名称,我立刻可以想到它的颜色、位置、作用;操作时要求看的操作手册,我都能背诵下来,假如遇到特别状况,我不看手册,也完全能处理好。”
飞船在实际放射时,起飞后3分20秒左右,罩在座舱外的“整流罩”将按程序被抛除,航天员在此时可以开头见到舷窗外的天空。然而在演练时,这只能是一种想象中的.景况,不会实际发生。因此,指挥大厅里的老总们谁也没料到航天员在此时会有什么反应。
演练在进行,飞船座舱内的杨利伟在一丝不苟、忙而不乱地做着各种规定动作。程序刚刚走到3分20秒,指挥中心大厅里传来杨利伟洪亮的报告声:“整流罩抛除,我看到窗外的天空了!”
一位老总惊异地问航天医学工程讨论所所长宿双宁:“你们的航天员训练得这么好,连这都知道?”
身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的宿双宁,骄傲之情油然而生:“开玩笑,你都知道的事,他还能不知道?!”
首飞之前,杨利伟的心理教员曾问过他:“你想没想过真正坐上飞船去飞行,会是什么心情?”
他面带微笑回答:“我想,我会比平常训练更放松。就让我安静地去飞吧!”
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篇7
早晨,零星的秋雨中,站在北京航天城,西山上第一场瑞雪清楚可见。
今日,是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告辞北京航天城,奔赴酒泉卫星放射中心的日子。7点半,杨利伟的妻儿早早地站在欢送的队伍中,等待出征的亲人。
7点45分,一身戎装的杨利伟走来了。没想到,他和亲人的告辞竟出人意料的安静,安静得就像他平常去上班。
杨利伟来到父母身边,对老人说:“天冷了,多穿些衣服,别惦记我。”说完,他回头对妻子笑了笑,既没有泪水,也没有拥抱。四周人多,妻子一时不知该说点啥,突兀地问了一句:“带便服没有?”他笑着反问:“带便服干啥?”说得大家都笑了。杨利伟俯身亲了一下儿子,儿子淘气地说:“爸爸你早点回来,教我打嬉戏。”
记者见过种种军人的告辞———上战场,上抗洪大堤,上风雪边关……然而却不曾见过如此重大的、划时代的告辞,竟然这般轻松。
“你真的不紧急?”记者问。“有啥紧急的?”杨利伟笑着答道。“党和国家这么重视载人航天工程,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咱们国家技术力气这么雄厚,我信任党和国家,信任科学技术,也信任我的爱人!”妻子张玉梅接茬说。
记者深深感到,杨利伟的家是一个暖和幸福的家。69岁的父亲杨德元是辽宁省绥中县一家农副产品公司的退休干部;与父亲同岁的母亲魏桂兰,是一位退休的中学老师,特地从老家赶来为儿子壮行,两位老人还带来了5斤儿子最爱吃的螃蟹。在某部任档案资料员的妻子张玉梅是杨利伟的同乡,当年是从县志上看到了杨利伟的“大名”,于是有了这段浪漫的爱情。学习精彩的儿子杨宁康是三班级学校生,给爸爸的礼物早就预备好了,那是一篇发表在《作文导报》上的作文《爸爸的雄姿》:“我为自己有一位好爸爸而感到骄傲……”
丈夫就要出征了,妻子凑在耳边说了句静静话:“别忘了打电话……”杨利伟用劲点了点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创业项目策划书和模板
- 大学生创业项目logo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综合作业口算题大全附答案
- 职业规划与选择
- 大学生活导航
- 春分气象科普
- 餐饮业新动态
- 初中生改名申请书范文
- DB36T-桑芽茶加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 数字贸易产教融合共同体运作模式与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 2024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
- 称呼礼仪精品课件
- 标准太阳能光谱数据
- 小学校长新学期工作思路3篇
- 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章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实例完整版(本)
- 桥梁桥台施工技术交底(三级)
- 《一起长大的玩具》原文全文阅读.docx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