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反应原理练习第四章检测B_第1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反应原理练习第四章检测B_第2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反应原理练习第四章检测B_第3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反应原理练习第四章检测B_第4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反应原理练习第四章检测B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检测(B)(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过程需要通电后才可以发生或进行的是()①电离②电泳③电解④电镀⑤电化学腐蚀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B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⑤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③④⑤ D.④答案B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充电电池充电时,发生电解反应;放电时,发生原电池反应B.电镀时,应将镀层金属与电源正极相连C.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阳极上放出黄绿色气体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氢氧化钠D.利用电化学原理保护金属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C4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4Fe(OH)2(s)+2H2O(l)+O2(g)4Fe(OH)3(s)ΔH<0B.CH3CH2OH(l)+3O2(g)2CO2(g)+3H2O(l)ΔH<0C.Al(OH)3(s)+NaOH(aq)NaAlO2(aq)+2H2O(l)ΔH<0D.H2(g)+Cl2(g)2HCl(g)ΔH<0答案C5下列事实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A.钢铁制品生锈后用盐酸处理B.用黄铜(Cu、Zn合金)制成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C.铜、铝电线一般不连接起来作导线D.生铁比熟铁(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答案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碱工业中,烧碱在阳极区生成 B.电解熔融氯化铝制取金属铝C.电镀时,用镀层金属作阳极 D.将钢闸门与外电源正极相连,可防止其腐蚀解析A选项,阳极是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是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生成氢氧化钠,A错误;B选项,金属铝的制取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B错误;C选项,电镀时,镀层金属作阳极,镀件作阴极,C正确;D选项,将钢闸门与外电源负极相连,是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D错误。答案C7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C.每生成1molO2,有44gCO2被还原D.a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解析由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图知为电解装置,故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选项错误;b侧连接电源的正极为阳极,a侧连接电源的负极为阴极,在电解池中H+向阴极移动,B选项正确;右侧H2O→O2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每生成1molO2,转移4mole,C3H8O中碳的化合价是2价,故3CO2→C3H8O,转移18mole,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中2CO2→3O2,生成1molO2消耗molCO2,C选项错误;a电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3CO2+18H++18eC3H8O+5H2O,D选项错误。答案B8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解析A项,铁片镀锌时铁作阴极,锌作阳极,电解质溶液应为含Zn2+的溶液;B项,吸氧腐蚀的电解质溶液为中性或碱性;C项,铜锌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不能为ZnSO4溶液,可以是CuSO4溶液或稀硫酸等;D项,电解食盐水制氯气时阳极应为惰性电极。答案B9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K与N连接时,铁被腐蚀B.K与N连接时,石墨电极产生气泡C.K与M连接时,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D.K与M连接时,石墨电极反应:4OH4e2H2O+O2↑解析A项,当K与N连接时,该装置为原电池,铁棒作负极,由于溶液为酸性,发生析氢腐蚀;B项,石墨棒为正极,析出氢气;C项,K与M连接时,该装置为电解池,铁棒作阴极,石墨棒为阳极,被电解的物质为HCl,由于H+放电其浓度减小,溶液pH增大;D项,石墨棒上放电的为Cl。答案D10电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总反应为Zn+2H+Zn2++H2↑的原电池中,正极材料为石墨,稀硝酸作电解质溶液B.如图: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C.电解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可通入适量HCl气体使溶液复原D.铂作电极,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甲烷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式:CH4+10OH8eCO32-+7H解析A项,若电解质溶液为稀硝酸,则电池反应中不会有氢气生成;B项,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或B处,Fe分别作电解池阴极或原电池正极,因此铁均被保护而减缓铁的腐蚀;C项,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阳两极分别放出等量的氢气、氯气,因此向电解后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可使溶液复原;D项,负极CH4氧化生成的CO2会继续与KOH溶液反应,因此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式:CH4+10OH8eCO32-+7H2答案A11(2016全国乙)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解析在负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H2O+4e2H2↑+4OH,在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故正极区pH减小,A选项错误;Na+移向负极区,生成NaOH,SO42-移向正极区,生成H2SO4,B选项正确;根据负极区电极反应可知C选项错误;每通过1mol电子,有0.25molO2生成,D答案B12根据下列事实:(1)X+Y2+X2++Y;(2)Z+2H2OZ(OH)2+H2↑;(3)Z2+氧化性比X2+弱;(4)由Y、W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电极反应为:W2++2eW,Y2eY2+。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Z>Y>W B.Z>W>X>YC.Z>X>Y>W D.Z>Y>X>W解析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性:由题中(1)可知X>Y,由(3)可知Z>X,由(4)可知Y>W。答案C13如图所示,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大,b极板处有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a极板b极板X电极ZA锌石墨负极CuSO4B石墨石墨负极NaOHC银铁正极AgNO3D铜石墨负极CuCl2解析该装置为电解装置,a极板质量增大,说明a为阴极,X为负极,Y为正极,b为阳极。A项,a极板2Cu2++4e2Cu,阳极:4OH4e2H2O+O2↑,符合题意;B项,a极板生成H2,质量不增加,不合题意;C项,X为正极不合题意;D项,b极:2Cl2eCl2↑,Cl2为黄绿色气体,不合题意。答案A14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右。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解析MgH2O2电池中Mg电极是负极,石墨电极是正极,正极反应为H2O2+2e2OH,H2O2在该极发生还原反应,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溶液中的Cl向负极移动。答案C15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标准状况下1.12LB.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2O+4e2H2↑+4OHC.c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D.d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解析由图可知a为阴极、b为阳极、气体X为H2、气体Y为O2、c为正极、d为负极。正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A、B、D项错误;在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C项正确。答案C16有关如图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B.若X为碳棒,Y为饱和NaOH溶液,开关K置于N处,保持温度不变,则溶液的pH保持不变C.若X为银棒,Y为硝酸银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银离子浓度将减小D.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铁电极移动解析A项,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该装置是原电池,锌作负极被腐蚀,铁被保护,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错误;B项,若X为碳棒,Y为饱和NaOH溶液,开关K置于N处,该装置是电解池,碳棒是阳极,铁棒是阴极,保持温度不变,电解后溶液的体积减小,氢氧化钠的浓度不变,则溶液的pH不变,正确;C项,若X为银棒,Y为硝酸银溶液,开关K置于N处,该装置是电镀池,铁棒质量将增加,但溶液中银离子浓度将不变,错误;D项,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铁作负极被腐蚀,铜棒上铜离子得电子析出铜而使铜棒质量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错误。答案B17碱性锌锰干电池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电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正极反应式为MnO2+H2O+eMnOOH+OHB.电池工作时负极pH一定降低C.用该电池作电源精炼铜,纯铜与锌连接D.用该电池作电源电解硫酸铜溶液,负极溶解6.5g锌,阴极一定析出解析碱性锌锰干电池正极反应为:MnO2+H2O+eMnOOH+OH,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用该电池作电源电解硫酸铜溶液,负极溶解6.5g锌,转移电子0.2mol,如果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或等于0.1mol,则析出铜6.4g,如果小于0.1答案D18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mol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mol离子解析原电池的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Cl2+2e2Cl,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Age+ClAgCl,阳离子交换膜右侧无白色沉淀生成;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电池总反应不会改变;当电路中转移0.01mol电子时,负极消耗0.01molCl,右侧正极生成0.01molCl,左侧溶液中应有0.01molH+移向右侧,约减少0.02mol离子。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6分)19(7分)右图为以惰性电极进行电解的装置:(1)写出A、B、C、D各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A:,

B:,

总反应方程式:;

C:,

D:,

总反应方程式:;

(2)在A、B、C、D各电极上析出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解析A、B、C、D分别发生如下反应:Cu2++2eCu;2Cl2eCl2↑;2Ag++2e2Ag;4OH4e2H2O+O2↑;由电子守恒可知在四个电极依次析出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Cu)∶n(Cl2)∶n(Ag)∶n(O2)=2∶2∶4∶1。答案(1)Cu2++2eCu2Cl2eCl2↑CuCl2Cu+Cl2↑Ag++eAg4OH4e2H2O+O2↑4AgNO3+2H2O4Ag+4HNO3+O2↑(2)2∶2∶4∶120(7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右图回答①②:①打开K2,合并K1。A电极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打开K1,合并K2。A电极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根据右图回答③④:③将较纯净的CuSO4溶液放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电解,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④实验完成后,铜电极增重ag,石墨电极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L。

解析(1)①此时为原电池,锌为负极,不断溶解,B极为正极,反应为Cu2++2eCu。②此时为电解池,A极为阴极,反应为Cu2++2eCu,故A极上析出一层红色的铜,B极为阳极,反应为Cu2eCu2+。(2)此时为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石墨极上反应为4OH4e2H2O+O2↑,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H2O2Cu+O2↑+4H+,V(O2)=a64×12×22.4答案(1)①锌不断溶解Cu2++2eCu②电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Cu2eCu2+(2)③4OH4e2H2O+O2↑2Cu2++2H2O2Cu+O2↑+4H+④2221(8分)蓄电池是一种可以反复充电、放电的装置。有一种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是:NiO2+Fe+2H2OFe(OH)2+Ni(OH)2。(1)若此蓄电池放电时,该电池某一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填序号)。

A.NiO2 B.Fe C.Fe(OH)2 D.Ni(OH)2(2)该电池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充电时该电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4)用此蓄电池分别电解以下两种溶液,假如电路中转移了0.02mole,且电解池的电极均为惰性电极,试回答下列问题。①电解M(NO3)x溶液时某一电极增加了agM,则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用含“a、x”的表达式表示)。

②电解含有0.01molCuSO4和0.01molNaCl的混合溶液100mL,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将电解后的溶液加水稀释至1L,此时溶液的pH=。

解析(1)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原电池中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根据总的反应式可知,铁是负极,氧化镍是正极,答案选A。(2)正极是氧化镍得到电子,生成氢氧化镍,电极反应式是NiO2+2H2O+2eNi(OH)2+2OH,所以该电池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3)充电相当于放电的逆反应,所以阳极电极反应式就是原电池中正极反应式的逆反应,即Ni(OH)2+2OH2eNiO2+2H2O。(4)①根据硝酸盐的化学式可知,M的化合价是+x价,失去0.02mol电子,所以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x÷0.02=50ax。②阳极首先是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然后是OH放电生成氧气,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mol,失去0.01mol电子,所以OH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02mol0.01mol=0.01mol,因此氯气是0.005mol、氧气是0.0025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0075mol×22.4L·mol1=0.168L。阴极铜离子放电,失去0.01mol×2=0.02mol电子,所以此时溶液中的氢离子不放电,因此反应中生成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就是电解硫酸铜溶液时生成的氢离子,物质的量是0.01mol,浓度是0.01mol÷1L答案(1)A(2)增大(3)Ni(OH)2+2OH2eNiO2+2H2O(4)①50ax②168mL222(8分)重铬酸钾又名红矾钾,是化学实验室中的一种重要分析试剂。工业上以铬酸钾(K2CrO4)为原料,采用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K2Cr2O7)。制备装置如图所示(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透过):制备原理:2CrO42-(黄色)+2H+Cr2O7(1)通电后阳极室产生的现象为;

其电极反应式是。

(2)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4CrO42-+4H2O2Cr2O72-+4OH+2H2↑+O2↑,若实验开始时在右室中加入38.8gK2CrO4,tmin后测得右室中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溶液中K2CrO4和K2Cr2解析(1)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和水。(2)直接设K2CrO4和K2Cr2O7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钾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x+2y,铬原子物质的量为x+2y,依据两原子个数比为3∶2,可求出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根据铬酸钾的质量可求出铬原子总物质的量为0.2mol,又tmin后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铬酸钾为0.1mol,重铬酸钾为0.05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0.05mol的重铬酸钾的反应中转移电子为0.05×2mol。答案(1)阳极产生无色气体,溶液由黄色逐渐变为橙色4OH4eO2↑+2H2O(或2H2O4eO2↑+4H+)(2)2∶10.1mol23(8分)利用LiOH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OH可由电解法制备,钴氧化物可通过处理钴渣获得。(1)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B极区电解液为(填化学式)溶液,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过程中Li+向(填“A”或“B”)电极迁移。

(2)利用钴渣[含Co(OH)3、Fe(OH)3等]制备钴氧化物的工艺流程如下:Co(OH)3溶解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铁渣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在空气中煅烧CoC2O4生成钴氧化物和CO2,测得充分煅烧后固体质量为2.41g,CO2体积为1.解析(1)B极产生H2,根据反应:2H++2eH2↑,说明B极为阴极,随着电解进行,溶液中c(H+)减小、c(OH)增大,B极附近电解液为LiOH溶液,随着电解的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