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 教案 -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_第1页
总复习 教案 -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_第2页
总复习 教案 -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_第3页
总复习 教案 -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_第4页
总复习 教案 -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档仅供参考

第1课时1〜20各数的认识

回教学目标

1.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进一步巩固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2.培养学生数数、读数、写数以及比较数的大小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整理的能力。

回教学重难点

1.20以内数的序数含义、数的顺序及数的组成。

2.基数与序数含义的区别。

回教学过程

一、创建成长小档案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小学生活的第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学

期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数学本领。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整理一下,创建自己的成长小

档案,在小组内说说这学期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目录,先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目录,从中学会有条理地回顾整理的方法。引

导学生说出:学习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位置、认识钟

表和认识图形。

师:想一想,在学习中遇到的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先复习

20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用建立“成长小档案”的形式,对本学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有趣的事

情进行回顾。

二、复习20以内的数

师:学习数学离不开数,这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各数。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些数。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1个1个地按顺序或倒序读数,2个2个或5个5个地读

数,按单数、双数读数等。

师:在这些数中找到一个数,你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这个数吗?

【学情预设】学生选择一个数,可能用小棒摆出来,也可能画图表示,还可能用计数

1

文档仅供参考

器拨出来。(教师追问: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指导学生说说它的意思和组成。)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5第1题第(1)〜⑸题。

原什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105第1题第(1)〜⑸题。

指名汇报。

【学情预设】第⑴题:学生能清楚地知道一个数前面的数比它少1,后面的数比它多

lo

第(2)题:指导学生准确数数,找到第几行,区分第几和几。

第⑶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第二行出示的“3、5、7、9、11”填出缺少的“2、4、

6、8、10”;根据第三行出示的“4、6、8、10、12”填出缺少的“3、5、7、9、11”……

学生可能有多种走法,要求学生一边读数一边画出路线。

第(4)题:把表中的11涂出来,发现斜行的左边都是比11小的数,斜行的右边都是比

2

文档仅供参考

11大的数,每一斜行的数都相等。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1”,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第(5)题:学生发现第1行是1~10,第10行是10~19,这些数从左往右依次一个比一

个大1,从上往下也是依次一个比一个大lo

【设计意图】用一个问题情境,将多个知识点串联起来,便于学生全面理解数的概

念,形成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

三、巩固练习

1.写一写。

完成教科书P107“练习二十五”第1题。

学生看图写数。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每幅图中的数,重点对后两幅图进行交流,明确10个一就是1

个十,计数器上个位表示几个一,十位表示几个十,再把两部分合起来。

2.填一填。

独立完成教科书P107“练习二十五”第2题。

【学情预设】学生能比较轻松地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增加“8个一和1个十

组成的数是多少”这样的题目,避免学生出现思维定势。

3.圈一圈。

课件出示习题。

课件出示

熊^脑能版星豺[

(1)把从左数第3只小动物圈起来,

(2)把右边的3只小动物图起来.一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订正,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第3只与3只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出错的是把左右

弄反了。

4.走迷宫。

小组合作,完成教科书P110”练习二十五”第16题。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在走迷宫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退回到某一位置,重新走。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思,可能在哪里出现了问题,应退到哪里重新进行。

【设计意图】利用数数、数的组成、基数与序数的区别等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20

3

文档仅供参考

以内数的掌握。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复习了20以内的数,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里不明白呢?

回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复习数数、数的顺序、序数、数的组成以及位置等各方

面知识的效果比较好。在观察表格中数的排列规律时,学生的想法很多,教师要注意倾

听,及时指导,可能花的时间比较长,但还是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目作业设计

第2课时20以内的加减法

回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对本学期所学习的20以内加法及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相关算式进行整

理,对所学计算方法进行回顾,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2.经历整理加法表和减法表的过程,感受数学规律及其价值。

3.在合作与交流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回教学重难点

1.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2.根据算式排列规律熟练计算相关加减法。

回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20以内的加法表

师:在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今天我们对

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1.课件出示加数为0~5的加法算式表。

4

文档仅供参考

师:仔细观察表格中算式,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写算式时是把对应的行与列中的两个数相加。

2.课件出示教科书P106第2题表格。

课件出示・

+012345678910

00+00+10+9

11+6

22+72+9

33+23+9

44+04+24+54+7

55+4

66+16+66+8

77+27+47+77+9

88+38+8

99+29+5

1()10+010+410+710+10

师:现在我们把表增加了行和列,你还会填吗?

小组合作完成填表,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错。

3.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师:你从你所填写的表中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

【学情预设】预设1:两条粗线把加法表中的算式分为三类。

预设2: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依次加1,和也依次加1。

预设3:竖着看,算式的第一个加数依次加1,第二个加数不变,和依次加1。

预设4:斜着看(从左上到右下方向),第一个加数依次加1,第二个加数也依次加1,

和就依次加2o

师:你能快速找到得数是10的算式并把它们涂上红色吗?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斜行规律学生不太容易发现,通过找得数是10的算式,涂色练习,学生

能感受到斜行中两边算式加数相同,位置却相反,和不变,体会加法表的对称性。

同桌合作,任意指一道算式很快说出得数。

【设计意图】借助表格中所给算式,激活学生已有认知。回顾整理已学所有加法算

式,并通过进一步观察、交流,发现表中算式排列规律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为进一步提升

学生的计算能力奠定基础。

二、回顾整理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表

5

文档仅供参考

1.课件出示10以内的减法表。

谡件出示

师:这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10以内的减法表,请你仔细观察,可以横着看,或者竖着

看,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观察减法表发现:竖着看,每一列从上往下减号前面的数一个

比上一个多1,减号后面的数都相同;横着看,减号前面的数都相同,减号后面的数从左

往右后一个比前一个多1;斜着看,最外面一排结果都是0,外面第二排结果都是1,外面

第三排结果都是2……

2.整理20以内不退位减法(十几减几算式)。

(1)师:计算下面的算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课件出示习题)

课件出示

13-217-319-5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回答:1个十和3个一,去掉2个一,就是1个十和1个一等

等。

(2)小组合作:完成十几减几算式的整理排列。

课件出示十几减几的减法表。

文档仅供参考

师:观察这些算式是怎么排列的,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预设1:横着看,减数相同,被减数依次多1,差也依次多1。

预设2:竖着看,每一列的差相等,被减数和减数都依次多1。

预设3:斜着看(从右上到左下),被减数不变,减数依次多1,差依次减少1。

(3)同桌合作,任意指一道算式很快说出得数。

【设计意图】因在1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中已对减法表进行过整理,故此环节只重点

回顾整理十几减几的算式。让学生借助已有经验经历系统整理知识的过程,进一步感受不

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学到一定的整理和复习方法。

三、计算练习,巩固提升

1.完成教科书P107-108"练习二十五”第4~6题。

【学情预设】学生完成后,可以采取开火车、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汇报,出现错例时

让学生自己辨析,找出错误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组计算练习,巩固学生对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的掌握。2.完

成教科书P108”练习二十五”第9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分享,找出错例进行订正。

【学情预设】指导学生观察每一组中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根据加法算式

可以得到两道减法算式。

3.完成教科书P110”练习二十五”第15题。

【学情预设】对于完成此题,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先引导学生观察13周围的数有哪

些,18周围的数有哪些,再分别说说3、5、5和13有什么关系,5、9、4和18有什么关

系,进而说说周围圈里的数和中间圈里的数都有什么关系。最后按照这样的规律,让学生

填出10下面圈里的数,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尝试完成教科书P110“练习二十五”第17题。

【学情预设】根据学生的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能力一般的学生只要能填出一个答案

就可以,鼓励学生思考“还有不同答案吗”,引导学生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例如9+

□<15,先假设9+口=15,方框里填6,要符合题目的要求,方框里的数必须比6小,也就

是可以填0、1、2、3、4、5o

【设计意图】借助练习,让学生能发现规律和会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

7

文档仅供参考

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回教学反思

本次的整理是对所学的全部加减法算式进行全面整理,虽然在之前学生也有过几次整

理口算表的经验,但依然感觉比较困难,需要慢下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完成。从多

个角度观察口算表,学生已经知道观察横行、竖行、斜行的算式,只是表达不够清楚,教

师注意适当指导。

回作业设计

第3课时认识图形和认识钟表

回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熟练辨认这4种形

状的物体。

2.认识钟面,掌握认、读、写整时的方法。

3.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

回教学重难点

L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2.掌握数较复杂的拼摆图形的方法。

回教学过程

一、复习位置

师:说说你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谁。

学生自由交流,集体订正。

课件出示。

谭忤出示

8

文档仅供参考

师:每只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它们怎么走才能吃到食物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小兔爱吃萝卜,它先向右走3格,再往下走2格;小鸡爱

吃虫子,它先向右走2格,再往下走2格;小猫爱吃鱼,它先向右走5格,再往上走3

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上、下、前、后、左、右关系及相对性,并准确地用

语言表达出来。

二、复习立体图形

1.玩游戏。

师: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教具。

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根据老师的描述猜一猜这是什么立体图形。正正方方六张

脸,平平滑滑一个样。

学生到讲台前挑选图形(正方体)。

师: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学生选出圆柱)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

一个样。(学生选出长方体)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学生选出球)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再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根据特征猜立体图形的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图形特征的认识,为

下一步图形的分类奠定基础。

2.分类统计。

完成教科书P109“练习二十五”第12题。

师:仔细观察,说说这个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分别有几个,数一数再填一

填。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教师展示学生作业。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出现数错、漏数的情况。教师请数得正确的学生分享方法,例

如用不同的记号进行标注、从上往下有序地数等。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数立体图形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并进一步加深学生

文档仅供参考

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也让学生初步感知统计知识的运用。

3.拼一拼,摆一摆。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6第3题。

谭件出示

(1)师:用4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试着动手拼一拼。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拼法:

对于第2种和第3种拼法,学生可能会认为是正方体,引导学生观察这是长方体,因

为正方体每个面大小都一样。

(2)师: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学情预设】先让学生猜一猜可能需要几个,学生可能说4个、6个、8个等。教师让

学生尝试拼搭得出答案。

同桌互评,看拼的大正方体最少用了儿个小正方体。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调43)示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

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复习认识钟表

10

文档仅供参考

1.回顾钟表知识。

师:接下来我们来复习钟表的知识。关于钟表,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认识时针、分针,会认整时,

会写整时等。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回忆关于钟表和时间的知识。学生的回答可能

会零乱、细碎甚至不全面。生生之间的相互补充,可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教师有序板

书,帮助学生初步梳理关于认识钟表这部分的知识。

2.课件出示教科书P105第1题第(6)题。

■ft出示

梅用Qtt工凡g

师:请把3、6、9分别填在方框里,并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并写出钟面上的时刻。教师追问:钟面上有几个数字?是按照

什么顺序排列的?你怎么知道钟面上的时刻表示6时?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钟面上12个数字的排列顺序,可以用手势表示。认识整时的方

法是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师:你能说说6时整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关系吗?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时针、分针成一条直线。

师:你能拨出一个整时,然后用电子表计时法表示出来吗?

学生用钟面模型拨整时,并汇报自己拨的是儿时,怎样表示,师生一起评议。

3.完成教科书P107“练习二十五”第3题。

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出现的错误可能有2种:直接将钟面上的时间当成了妈妈睡觉的时

间;把“妈妈比我晚睡1小时”当成了“妈妈比我早睡1小时”。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

分析,明确先要写出钟面上的时刻:9时,再理解“妈妈比我晚睡1小时”就是9时再过

1小时,也就是10时。

【设计意图】复习关于整时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认识整时的方法的掌握,并能

文档仅供参考

解决简单的时间问题。

四、巩固应用

1.完成教科书P109“练习二十五”第13、14题。

师: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交流时先说说自己的猜想,再通过学具摆一摆、拼一拼,最后回到书上

的图形,按正确的答案再想一想。

【设计意图】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系列的想象、验证活动,获得了可

贵的探究体验和一定的操作经验。

2.课件出示习题。

课件出示

小动物们读得对吗?对的在旁边画“V”,不对的画“X”。

快10时了6时过一点儿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个钟面都不是整时,而是很接近整时。左边的

钟面时刻是快11时了,右边的钟面时刻是6时过一点儿。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判

断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加深学生对整时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位置、四个立体图形的特征,还复习了钟表的知识,你是

怎样认整时的呢?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回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中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活动,学生在经历

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除了操作,还需要学生能准确

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需要进行评价指导,也要鼓励学生互相评价。

回作业设计

12

文档仅供参考

第4课时解决问题

回教学目标

1.借助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从不同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对所学

的加法、减法、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构基本的解题

模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观察、从多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回教学重难点

1.复习多角度观察问题,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正确解决问题。

2.用不同视角观察问题,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解决问题。

回教学过程

一、复习加减法含义

课件出示习题。

师:请大家独立解决这两个问题,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解决,怎样解决?

【学情预设】求一共有几只兔,就要把8只白兔和2只黑兔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

式为8+2=10(只);求还剩几只兔,就是从10只里面去掉4只,用减法计算,列式为10—

4=6(只)。

师:比一比这两道题,都是求兔子的只数,为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却不一样呢?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明确: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

13

文档仅供参考

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加减法含义的复习,学生已对求和、求剩余部分数量的现实问题

情境有了丰富的认识。

二、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课件出示习题,回顾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课件出示

还剩?辆

学生观察图,互相说一说图意,再列式解答。

【学情预设】预设1:左边有3个萝卜,中间有5个,右边有1个,一共有几个萝

卜?列式为3+5+1=9(个)。(教师追问:大括号表示什么?)

预设2:一共有8辆车,先开走了4辆,又开走了2辆,还剩几辆?列式为:8-4-

2=2(辆)。(教师可以改变“?”的位置,引导学生列出相应的算式。明确求剩下的一部分

就是从整体中减去其他的部分。)

预设3:车上原有8人,先有3人下车了,又上来了2人,现在车上有几人?列式为8

—3+2=7(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说图意、说解题思路,能更清晰地理解连加、连减以及

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的不同。

三、解决问题

1.完成教科书P108“练习二十五”第7、8题。

教师指导学生收集信息,然后解决问题。

【学情预设】第7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信息转换能力,能将题目条件“要来16人,每

人1把椅子”转换为“需要16把椅子”。会看图读懂题意:需要16把,已有6把椅子,问

还需要多少把。可以通过画示意图理解题意。

14

文档仅供参考

第8题是求“原来有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