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专题复习提纲_第1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专题复习提纲_第2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专题复习提纲_第3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专题复习提纲_第4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专题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冲刺总结中国古代史一、君主专制/中央行政制度/皇权与相权关系的演变:1.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①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②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掌管政务)、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太尉(掌管军事)特点:①以皇权为中心,“三公九卿”由皇帝任命,各司其职,互相牵制,不得世袭。②一种新的官僚体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③“家天下”“家国同构”。2.两汉:中外朝制度、汉承秦制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外朝是指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中朝官员直接秉承皇帝的旨意,拥有决策权。外朝只负责处理和执行一般政务。3.隋唐:三省六部制内容: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影响:①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一定程度上制约皇帝,减少决策失误;②三省彼此制约,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③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4.宋朝: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掌行政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院掌军政,长官由文官担任,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枢密院有调兵权,无统兵权,禁军有统兵权;三司掌财政。削弱宰相权力,加强皇权。5.元朝:中书省(一省制,相权的反弹)6.明朝:废丞相(明太祖)、废中书省,设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明成祖、内阁是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内阁大臣有票拟权,不参与决策。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内廷宦官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宦官专权。反映君权强化,封建制度衰落。7.清朝:奏折制度、军机处(雍正)奏折制度:①特点:迅速、机密。②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设立军机处:①特点:简(机构简单)、速(办事效率高)、密(保密性强)②职责: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没有决策权③评价: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演进趋势:皇权不断增强,相权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二、地方行政制度/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关系的演变:1.商朝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jī)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2.西周分封制:【此时没有中央集权!!】目的: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对象:王族子弟、功臣、先代贵族,同姓亲族是主体。★影响: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3.秦朝郡县制:特点:①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官位概不世袭;②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助于巩固国家统一;②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秦朝统一的意义:①疆域: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②政治: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③经济:促进各地经济交流和社会发展。④民族: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4.汉朝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刺史制度、任用酷吏管理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①政治:“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察举制选官;分州设刺史,监察地方;任用酷吏。②经济: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③思想:尊崇儒术④拓疆:卫青、霍去病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4郡;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汉宣帝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5.北宋: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的控制:①削实权: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②制钱谷: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③收精兵: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更戍法)。④监察:设“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加强中央集权特点:①强干弱枝,守内虚外②分化事权③重文轻武★加强中央集权影响:①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②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③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6.元朝:行省制特点:打破自然的山川疆界,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行省既是中央派出机构,又是地方行政机构,权力大而不专,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影响: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演进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增强,地方权力逐渐减弱三、选官制度的演变夏商周:世卿世禄制(血缘政治、贵族政治)秦朝:军功爵(军功)西汉:察举制(乡举里选,选官权在地方,以才、德为标准)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才能→家世/门第),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隋朝以后:科举制(考试成绩)隋文帝:分科考试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唐太宗:以明经、进士为主,重视科举,扩大规模武则天:武举、殿试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宋朝:完善科举制(扩大选官规模、更加公平公正;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元朝:四等人制、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一度取消科举取士明清:八股取士科举制度特点:自由报名、差额录取★科举制的影响积极:①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②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③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的风尚,促进文学的繁荣④被西方国家借鉴,对西方文官制度形成产生积极影响。消极:①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②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创新发展。③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演进趋势:①选拔方式渐趋科学严密,由血缘、推荐、地方品评演变为考试②选拔标准渐趋公平、公正,由世家门第、财产等级演变为学识才能③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④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正。四、变法与改革:(1)商鞅变法:背景: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改革。内容:①普遍推行县制②实行什伍连坐③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④“废井田,开阡陌”⑤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⑥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评价: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2)孝文帝改革:内容:迁洛阳、改籍贯、穿汉服、学汉语、改汉姓、定高门、结汉亲★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3)王安石变法:基本原则: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管理和控制。目的:富国强兵内容:富国: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强兵: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影响: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五、民族关系与边疆管理秦朝: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的控制。西汉: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设河西走廊四郡;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新疆)设西域都护府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自古皆贵华夏,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西北:平定东、西突厥,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新疆)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西南:文成公主入藏,和亲,长庆会盟(唐蕃会盟碑)。北方: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东北:唐玄宗封靺鞨(mòhé)族首领为渤海郡王元朝:(西藏)宣政院;(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和宣慰司;(台湾)澎湖巡检司明朝:北方蒙古族:(瓦剌:战争;鞑靼:俺答汗接受册封,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藏族(封授法王称号、设行都指挥使司,任用藏族人士进行管理);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封授官号);东部沿海:郑和下西洋、朝贡贸易;戚继光平倭,实行海禁;隆庆开关,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葡萄牙强租澳门;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清朝:东南:台湾(1662郑成功收复,1684康熙设台湾府管理);东北(康熙《尼布楚条约》,确定领土);蒙古(乾隆平定准噶尔部,设盟、旗两级进行统治);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西藏(册封达赖班禅;雍正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乾隆金瓶掣签制);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西南:改土归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①促进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贡献;②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受中原(汉)文化影响,不断学习汉文化;③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④活跃中外交流。六、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儒

家孔

子“仁”;为政以德,恢复周礼;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孟

子性善论;提倡“仁政”荀

子性恶论;隆礼重法道

家老

子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辩证法庄

子崇尚逍遥自由墨

家墨

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提出了“尚贤”的政治主张法

家韩

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思想★背景:①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崩溃,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②政治:出于争霸需要,统治者礼贤下士,招揽人才。③文化:私人讲学之风兴起,推动文化普及,造就一批有识之士。④阶级:士阶层的活跃,颇受重用。特征:思想自由,学术繁荣★影响:①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③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④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2、秦朝:“焚书坑儒”,儒学遭受重创。3、西汉: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独尊地位;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董仲舒: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4、魏晋南北朝: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5、隋朝:儒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以儒学为主6、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韩愈复兴儒学。7、宋朝:程朱理学背景:①社会现实的需要②儒学日益僵化③佛道两教的冲击目的:①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②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作用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主张:①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②核心思想:理是万物的本源②宇宙观:“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③社会观:三纲五常④人生观:存天理,灭人欲⑤认识论、方法论:格物致知影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普及化、通俗化)。8、元朝: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9、明朝:(1)陆王心学:代表人物: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主张:①哲学范畴:主观唯心主义②核心思想:心是万物的本源③“致良知”。④“心外无物,心外无理”⑤方法论:“知行合一”/内心反省。评价: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2)文化专制:八股取士,钳制思想10、明清之际批判思想家:★(1)背景:①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②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③思想文化:程朱理学扼杀人性、日益僵化;“西学东渐”。代表人物: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君主为“天下之大害”,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提倡经世致用王夫之: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影响:①思想:明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近代反专制的民主斗争提供理论武器。但未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主导地位。②政治:这是一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③经济: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层面的反映,冲击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④实质: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批判,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2)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七、经济的发展1、商周:(1)农业:主要使用木、石、骨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随便买卖。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井田制(2)手工业:青铜铸造业2、春秋战国:(1)农业:铁犁牛耕出现水利灌溉:都江堰、郑国渠、芍陂(quèbēi)(2)工商业:手工业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打破了“工商食官”。3、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4、魏晋南北朝:(1)江南开发的原因:①江南雨量丰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②江南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③北方汉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赋税制度: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5、唐朝:(1)农业: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2)赋税制度:唐初:租庸调制(①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人也有了保障。②农民负担相对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中后期:两税法①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②目的: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③内容: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④影响: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但不利于缓解土地兼并。6、宋元:(1)农业:①耕作制度: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或一年三熟②经济结构: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③棉花的种植和推广(元代黄道婆)(2)手工业:①制瓷业:宋代—五大名窑,景德镇瓷都;元青花瓷和釉里红;宋元瓷器出口海外(3)北宋普遍使用煤作燃料,毕昇活字印刷术(3)商业:①基层市场、官方榷场贸易和民间贸易②北宋开始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③外贸税收成为宋元的重要财源;主要港口广州、泉州、明州(宁波)。城市:北宋东京(河南开封);南宋临安(杭州);元朝杭州为“世界最富利名贵之城”,元大都(北京)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城市特点:①突破坊市空间;②突破时间限制③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4)社会的变化: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5)经济重心南移:原因: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②北民南迁,带来丰富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④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过程:魏晋南北朝:奠定基础;唐中后期:开始南移;南宋:完成南移;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影响:①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②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北方人口的南迁。③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化重心南移(南北分卷制度,江浙人才集中)。④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7、明清:(1)农业:①明朝后期玉米、甘薯、马铃薯、辣椒传入中国。②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粮食总产量。③农业的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④生产区域出现分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2)手工业:明朝后期,出现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标志资本主义萌芽,本质特征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3)商业:①美洲等地白银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②出现商帮(徽商和晋商)、会馆③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局限:①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②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八、对外交往西汉:张骞通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佛教传入中国东晋:法显取经唐朝: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明朝:(1)郑和下西洋:目的: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主要方式:朝贡贸易意义:①积极: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行,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①消极: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2)海禁:严厉禁止海外贸易清朝:朝贡外交闭关锁国:背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外贸易,开拓中国市场。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天朝上国思想。内容:只保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十三行”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严格约束外商活动;禁止民间出海贸易。影响:①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②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近代史一、列强侵华时间阶段、特征侵略战争结果与影响19世纪40至60年代以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国门的主要手段;以商品输出作为主要侵略方式;侵略过程中,列强之间的关系以相互勾结为主;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沙皇俄国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华的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到实行“以华制华”;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侵华的主要格局: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侵华的方式:从“以华制华”到独占中国。1931-1937局部侵华1937-1945全面侵华(1937-1938.10战略防御阶段;1938.10-1945战略相持阶;1945战略反攻阶段)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百年反侵略斗争首次取得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近代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1)政治上: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政局满洲贵族势力削弱,以曾、李等为代表的汉族地方官僚地主势力增强(东南互保)斗争性质进入反封建反侵略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运动是民主革命的先声社会阶层民族资产阶级兴起(2)经济上: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攫取的经济特权加紧侵略,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诞生。(3)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政策破产;转向被迫开放;“宗藩关系”外交被冲击,朝贡贸易体制被打破。(4)思想上:传统的“夷夏”观念开始转变,“天朝上国”的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抗争探索——近代中国各阶层的抗争探索(反侵略,求民主)阶级实践活动指导思想特点评价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中央权力下移。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义和团运动1989-1901“扶清灭洋”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派外行为。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地主阶级洋务运动1860S-1895“自强”“求富”、“中体西用”器物、技术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以挽救国家颓势、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失败是必然的。清末新政1901-1911预备立宪制度(以立宪为名,行专制之实)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传播了新思想,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暴露了清政府专制集权的本质,激化了矛盾,不少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资产阶级戊戌变法1898维新思想、托古改制制度(君主立宪)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由于守旧势力仍很强大,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以失败告终。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软弱性与妥协性。辛亥革命1911-1912三民主义制度(民主共和)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没有解决近代社会的根本问题。P112新文化运动1915民主、科学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国民大革命1924-1927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革命统一战线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统一战线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进程。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根基。无产阶级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马克思主义、民主革命纲领、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据①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具有革命性和彻底性;②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通商口岸出现了外国资本家创建的近代工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东南沿海地区开始产生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个短暂发展的机会,为新文化运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重新受到压制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国民政府推进经济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取得较快发展全民族抗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遭受劫难,大批企业内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族工业区域分布解放战争期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使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处于独占地位;官僚资本压制民族资本主义,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四、奋斗百年路,再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专题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期1921——1927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革命时期)1927——193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1945——1949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0.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每周评论》;《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年“问题与主义之争”马克思主义在一开始并不是当时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但最终被社会所接受。1.建党初期:(1)中共一大(1921年)内容:①确立了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实现无产阶级专政。②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从事工人运动。评价:缺乏对国情的正确认识,没有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和策略。(2)中共二大(1922年)内容:①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打到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反帝反封)②明确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评价: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提出初步解决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明确了革命对象、革命性质、革命前途等问题,对当时的革命斗争有着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3)中共三大(1923年)内容:决定在保持党独立的前提下,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国共合作的方针政策,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但是,大会对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农民的土地问题及革命军队问题没有提出明确认识。2.国民革命时期:(1)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拉开了国共合作的序幕。合作基础:反帝反封革命过程:①1924年革命武装的建立②1926年北伐战争③1927南京国民政府④1927年“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失败3.土地革命时期:(1)挫折:①城市中心革命模式:南昌起义、秋收起义②“左”倾冒险错误(1930年6月—9月)表现:错误估计革命形势;主张全国性的武装暴动;坚持“城市中心论”;1934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转移(2)发展:①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南昌起义(1927年8月):背景: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枪杆子出政权”意义: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10)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经济建设: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思想建设:“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政权建设:【中央苏区】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江西瑞金,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③四次反“围剿”的胜利④遵义会议的召开(1935.1)内容: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⑤长征的胜利长征胜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师,长征胜利结束。4.抗日战争时期:(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又称《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发表,标志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基本形成。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前提。1937年9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庐山谈话)》发表,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2)中国共产党根据地建设政治上:实行“三三制”意义:“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制度,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济上: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大生产运动意义:减轻了农民所受地租和高利贷剥削的负担,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上:延安整风运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的整顿党的作风,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运动。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于1941年5月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3)中共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内容:①总结中国共产党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抗战结束后建立联合政府的建议;②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评价:中共七大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5.解放战争时期:(1)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1947--1948)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作用: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内容:①工作重心的转移:由乡村到城市②革命任务逐步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评价: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保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政治、思想和理论上作了充分准备,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6.拓展延伸(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发生的两次重大转移。(1)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是由城市转向农村。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2)第二次工业重心转移是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年,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从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应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会议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总的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二)中共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三大法宝: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统一战线包括: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党的建设①“八•七”会议②遵义会议③延安整风运动④党的“七大”⑤七届二中全会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1)土地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1931)。作用: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2)双减双交政策(抗战时期)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土地改革(解放战争,实际时间是1947—1948年)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作用: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4)土地改革(过渡时期,实际时间是1950—1952年)政策: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作用: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8.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变革原因内容结果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