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市第八十五中学中考历史猜题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北京市第八十五中学中考历史猜题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北京市第八十五中学中考历史猜题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北京市第八十五中学中考历史猜题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北京市第八十五中学中考历史猜题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北京市第八十五中学中考历史猜题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既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同时又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个城市是A.深圳B.珠海C.厦门D.汕头2.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把当地居民取名为“印第安人”的航海家是A.哥伦布B.迪亚士C.达伽马D.麦哲伦3.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历史现象原因A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罗马法的实施B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渐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三次布匿战争C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基督教的创立D1456年,拜占庭帝国灭亡亚历山大东征A.AB.BC.CD.D4.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A.秦朝隋朝B.秦朝唐朝C.秦朝宋朝D.秦朝明朝5.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下面哪一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C.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6.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A.萨拉热窝事件B.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C.德国突袭波兰D.太平洋战争7.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B.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8.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直言不讳地写道:“苏联人追求的是不战而胜。……我们也应追求不战而胜。”……没有等到1999年的到来,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共已经不战而败。“苏共不战而败”导致了A.美国称霸世界的局面形成B.美苏冷战中的对峙C.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9.美国传教士俾治文曾在虎门参观销烟全过程时记录到“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出于我们的臆想……镇口有个穷人,因仅试图拿走身旁的一点鸦片……立即依法惩办。”如此坚决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坚定意志的人是A.林则徐B.陈化成C.关天培D.魏源10.为了“取资洋人长技”,李鸿章满怀热情地投入了一场自强运动。这场运动是A.维新变法 B.洋务运动 C.立宪运动 D.护国运动11.“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12.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对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史实解读正确的是A.图1条约签订,说明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图2现象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民主政府C.图3场景标志着中华民族摆脱民族压迫实现了完全独立D.图4反映的史实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垮台13.《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山现…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大国的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由此可知()A.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B.“一超多强”局面被逐渐打破C.区域集团对世界格局影响巨大D.区域集团在多极化格局中作用衰退14.“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这段材料评述的是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求同存异”的方针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国两制”的构想15.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同盟起草的革命纲领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6.我国封建君主集权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是()A.文字狱 B.废除丞相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17.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兵弱”,而商鞅变法后,秦国人“勇于公战”,这是因为商鞅变法A.鼓励农业生产 B.承认土地私有 C.建立县制 D.奖励军功18.“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贫富”“人民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了A.废藩制县,取消武士特权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制C.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19.《告同胞书》40周年,“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等流行语的出现,生动再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我国A.外交事业取得突破B.两岸关系发展密切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民主法治逐步健全20.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曾发生过三次变化。以下对这三次变化的表述,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五四运动,使中国开始由旧民主主义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使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21.1983年后,私营经济成批出现;1988年,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现象表明我国A.私营企业拥有一定经营自主权B.政府以法律形式确立私营经济的主体地位C.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走向深入22.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23.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的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下列共同点的表述,最符合作者意思的是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B.都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C.都对封建统治进行了批判和否定 D.都推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24.以下是巴尔扎克作品的是()A.《人间喜剧》 B.《战争与和平》C.《复活》 D.《夜间的咖啡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列举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标志及时代特征26.列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陆路交通工具的发明者。27.代东西方文明各有特色。大约公元前1894年,西亚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一阿摩利人建立了________王国。阻碍了社会不同等级间的自由流动,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发展的活力的制度是________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在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的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朝代盛世局面统治者相关史料汉朝①汉文帝汉景帝材料一赞曰:“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廉,汉言文景,美矣!—《汉书·景帝纪》材料二一些看来对农民有利的播施,都对地主商人更为有利,例如文景减免田赋,地主获利量大;入粟拜爵,也大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所以这些措施归根到底还是会助长兼并势力的扩展,加剧阶级矛盾。—《中国史纲要(增订本)》唐朝贞观之治②材料三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节选自《贞观政要》③唐玄宗材料四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开元纪事》(1)请在表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对应的内容。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了对①所述盛世局面的不同评价。你认同哪一种评价,请说明理由。材料三中的“为君之道”是什么?材料三中的哪些措施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29.(6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王老师以“筑梦前行”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学习任务。任务一(设计方案一一体会中国精神)下面是以“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两条游学线路,请你选择其中一条,并简述理由。线路一:山西平遥古城——河南殷墟遗址——陕西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线路二:山西平型关遗址——江西南昌起义纪念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任务二(情境再现——唤起中国觉醒)下面的情境描述中反映出哪些历史现象?你如何看待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南方各省纷纷独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便将剪辫子纳入反清革命,剪辨子成了一股风潮。广东光复后,人们都自觉剪掉辫子,广州一天剪辫者有20多万,城里的理发店从早到晚,排起了长队,非常拥挤。1912年北京2月12日电:“满清王朝统治中国近300年,其年幼的末代皇帝溥仪于今天宣布退位。”《泰晤士报》评论说,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任务三(思维导图——坚定中国道路)请结合史实,阐述近代以来,中国在先进思想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民族复兴道路任务四(联系现实——见证中国力量)下面一组图片从哪一领域见证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并据此谈谈其产生的影响。30.(7分)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M可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古代篇)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其中出现在黄河流域的有.(将文物的序号填在横线上)材料二:东晋南朝的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农业,以农业是否发展作为考课官吏的标准,还特别注意流民的安置和小农因破产而再流亡的问题。这一时期,北方早已使用的铁犁、牛耕在这里也已经普及。南朝时期,各地农业普遍有所发展,典型的如扬州三①吴地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依据材料二,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状况如何。分析其原因(近代篇)材料三:在半殖民地条件下,中国农业一方面被卷入世界市场,出现了某些农产品的高度商品化;另一方面在装备和技术上并无重大变革,以致地力耗竭,收成下降。——《百度百科》结合材料三,说出近代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受到冲击的原因。(现代篇)材料四:在和农户签订的合同中规定,地方干部同意为农户提供土地和农机,收获之后农户上缴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其他作物作为回报。……这种制度保证了国家对粮食、棉花和其他作物的需求得到满足。农户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种地,只要按合同交够数量,剩余产品便可以自用或拿到集市上出售。——傅高义《邓小平时代》材料四中“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根据以上材料归纳,促进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始航海活动,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了新大陆,哥伦布以为自己到达的是印度,给当地人取名叫印度安人,A项符合题意;迪亚士是发现好望角的人物,B项不符合题意;达伽马是第一个到达印度的人物,C项不符合题意;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建立后,经过三次布匿战争,都取得了胜利,罗马逐渐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故B正确。雅典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市,不是罗马的城市,故排除A项。基督教是1世纪创立的,中古西欧城市发展是在10世纪左右,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1456年,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入侵,拜占庭帝国灭亡。故排除D项。故选B。4、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等,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了加强君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5、B【解析】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外争主权”把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国家,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反帝性;“内除国贼”把矛头直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反封建性。故B符合题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一二•九运动的口号,排除A;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口号,排除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不能体现五四运动的反封建性,排除D。故选B。6、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德、意、英卷入战争表明战争规模的迅速扩大,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各国之间矛盾尖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所以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CD项二战时期的,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要注意区分两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及影响。7、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同一事件,不同的阶级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中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革命史观必须坚持。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区别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故D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胡适就是持这种观点,胡适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实际上是跟新文化运动联系在一起的,新丈化运动对于东西方文化有过度否定和过度肯定的不正确倾向,就是过度地否定东方文化,过度地肯定西方文化;但是这不是对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就算它有这个问题的话,它也只是一个次要的方面,而不是主要方面,故B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转折点,这不是无产阶级党史的观点,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坚持无产阶级党史的观点,从无产阶级领导角度来思考五四运动。8、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苏共不战而败”,可知与苏联解体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试图扭转这种停滞僵化的局面,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为了缓解经济困难,首先进行经济改革;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削弱和放弃了苏共的领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发展;世界多极化作为一种历史趋势。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9、A【解析】

据“虎门参观销烟全过程”“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出于我们的臆想……镇口有个穷人,因仅试图拿走身旁的一点鸦片……立即依法惩办。”据所学知识可知,如此坚决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坚定意志的人是林则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B【解析】

依据题干“取资洋人长技、李鸿章、自强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訢,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如在上海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是“轮船招商局”。同时推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A选项不符合题意;立宪运动,是指中国清朝政府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后推动的第三次大型改革,时间跨度从1905年至1911年,目的在于使大清帝国成为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大清立宪这一改革行动侵犯了许多原本贵族和大员的利益,上传而下不达,在各方压力下,得不到贯彻执行,因此沦为了一场假立宪活动。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清政府为此不得不搞了这么一出戏,这样,包括立宪派在内的广大民众对此极其失望,对清政府丧失了最后的信心,在内外因素的交集下,爆发了辛亥革命,导致了清政府的灭亡。C选项不符合题意;护国运动,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护国运动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洋务运动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11、B【解析】材料中对花生的描述是一种虚报产量的行为,它是发生在1958年到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的表现,故选B;一五计划时间是1953年到1957年,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排除A;文化大革命发生时间是1966年到1976年,时间不符,排除。点睛:本题要抓住材料文字的特点,由浮夸描述而联想到大跃进运动,而时间“50年代”则坚定判断B的信心。1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A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没有推翻封建制度,B不符合题意;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C不符合题意;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垮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3、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大国的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可见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BC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4、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为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面对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的疑虑和不安,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访华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逐步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所以C项符合题意;AD项是我国处理内部事务的政策;B是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促进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5、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B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C。1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君主集权强化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高度强化,故选B。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17、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使得秦国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D符合题意;鼓励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A排除;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了农业和经济的发展,B排除;建立县制是政治方面的措施,C排除。故选择D。18、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内容的理解与认识,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判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材料中“鼓励人民之工业”意在强调明治政府大力发展工商业,由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而ABD均与题干主题无关,故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日本、俄国的历史转折·日本明治维新19、B【解析】

依据题干“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九二共识提出了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促进了两岸的友好往来,“汪辜会谈”是在两岸两会于1992年达成的“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举行的,“汪辜会谈”就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和科技、文化、青年、新闻等领域的交流进行了协商,签署了四项协议,受到了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由此可知,“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等流行语的出现,生动再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我国两岸关系发展密切,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0、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但它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标志是1949年10月新中国的建立。选项B表述是错误的,符合题意;选项ACD表述,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B。21、D【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1983年后,私营经济成批出现;1988年,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知,上述现象表明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走向深入。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建立社会生义市场经济体制。题干材料描述了1983—1997年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及非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认知,表明我国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逐步深入,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私营企业拥有一定经营自主权、政府以法律形式确立私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22、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8年,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采用火攻,以少胜多,大败曹军。此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3、B【解析】

根据题文和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故B正确。《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颁布的法律文献,不是革命纲领,故排除A项。《独立宣言》反抗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没有反抗封建统治,故排除C项。题目考查的是“符合作者意思”,D项没有体现作者的意思。故排除D项。故选B。24、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剧作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代表作有《人间喜剧》,故A符合题意。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作品是《战争与和平》、《复活》,故BC不符合题意。《夜间的咖啡馆》是梵高的布面油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息时代【解析】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核心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故答案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息时代26、史蒂芬孙(斯蒂芬森);卡尔•本茨。【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开创了铁路时代的到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27、古巴比伦种姓制度罗马共和国【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大约公元前1894年,西亚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一阿摩利人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2)依据所学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阻碍了社会不同等级间的自由流动,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发展的活力。(3)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共和国时期取得布匿战争的胜利;公元前27年屋大维任罗马皇帝后,发动多次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①文景之治;②唐太宗;③开元盛世(2)两种评价都认同,文景之治是在汉朝统一王权的统治下,统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采取与时代相应的统治政策,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因而促进了政治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但是,统治者调整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和维护其“家天下”的封建统治,“文景之治”是维护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并不能从根本上缓和社会矛盾,这一局面不可能长久。(3)心存百姓;轻徭薄赋、选用廉吏、去奢省费或者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发展,在他们通知期间,社会稳定,政治清明,这一治世局面称为“文景之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唐玄宗治国初期,以开元作为年号,那时玄宗励精图治,并且任用贤能,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史称“开元盛世”。(2)评价“文景之治”,既要考虑其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其局限性。“文景之治”的积极影响在于其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统治者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促进了汉朝的政治进步和经济繁荣。局限性在于“但在这一时期得到最多的是地主和商人。减免田赋,地主获利最大。入粟拜爵,也大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统治者调整的政策中,获利最多的是地主阶级和商人,而汉朝的统治者正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因此归根到底,统治者调整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家天下”的封建统治,它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无法根治兼并势力的扩展引发的社会矛盾以及随之加剧的阶级矛盾,因此“文景之治”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久。(3)根据材料“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可知,材料三中的“为君之道”是存百姓。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存百姓”的措施是“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既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29、(1)线路一示例:山西平遥古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也见证了明清以来以诚信为本的晋商精神;河南殷墟遗址发掘出来的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于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陕西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曾是唐朝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见证了大唐的盛世景象。这条线路展现了古代中国辉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线路二示例:山西平型关遗址,八路军在这里取得了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江西南昌起义纪念馆,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在这里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条路线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2)武昌起义打击了清朝统治,清王朝统治结束,溥仪退位宣告清朝统治的灭亡,封建帝制被推翻;辛亥革命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剪发辫成为了时尚潮流;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国。看法: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变;在世界上产生了一定影响等。(3)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前期,大力宣传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等,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先后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七大确立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外交领域。这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国际合作;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山西平遥古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也见证了明清以来以诚信为本的晋商精神;河南殷墟遗址发掘出来的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于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陕西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曾是唐朝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见证了大唐的盛世景象。这条线路展现了古代中国辉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山西平型关遗址,八路军在这里取得了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江西南昌起义纪念馆,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在这里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条路线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武昌起义打击了清朝统治,清王朝统治结束,溥仪退位宣告清朝统治的灭亡,封建帝制被推翻;辛亥革命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剪发辫成为了时尚潮流;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国;第二问开放性题目,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