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奴隶社会)_第1页
上古时期(奴隶社会)_第2页
上古时期(奴隶社会)_第3页
上古时期(奴隶社会)_第4页
上古时期(奴隶社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古时期(奴隶社会)上古时期(奴隶社会)上古时期(奴隶社会)上古时期(奴隶社会)上古时期(奴隶社会)上古时期(奴隶社会)1上古时期(奴隶社会)2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四大文明古国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国家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四大文明古国公元前35003奴隶社会(前2070年-前476年)夏朝:奴隶制的形成(前2070年-前1600年)商朝:奴隶制的发展(前1600年-前1046年)西周:奴隶制的强盛(前1046年-前771年)春秋:奴隶制的瓦解(前770年-前476年)中国疆域的雏形上古

奴隶社会(前2070年-前476年)夏朝:奴隶制的形成(前24原始人类时间地点地理位置重要事件元谋人

170万年

云南省

长江流域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北京人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

黄河流域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

山顶洞人

3万年北京周口店

黄河流域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爱美,人工取火,缝制衣服,血缘关系构成氏族。河姆渡原始居民

七千年

浙江省

长江流域种植水稻,是用磨制石器,住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挖水井,养家畜,制陶器。

半坡原始居民

五六千年

陕西省

黄河流域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制彩陶,种蔬菜,使用弓箭。大汶口原始居民四五千年山东省

黄河流域烧制黑陶和白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炎帝和黄帝四五千年

黄河流域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形成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人文初祖”仓颉创造文字,嫘祖养蚕缫丝。

尧舜禹

黄河流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禅让”。用“禅让制”产生的第一个部落首领是舜。最后一个是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原始人类时间地点地理位置重要事件元谋人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5(约年)原始社会的终结

剩余产品出现贫富分化

战俘犯罪的平民早期奴隶主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生产发展私有财产出现氏族贵族早期奴隶公元前2070

生产工具进步旧石器新石器(约年)原始6

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由氏族、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政治形式——国家。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随着农耕文明的进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早期国家出现的标志是: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以及礼制的初步形成)。

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由氏族、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7

国家是由氏族部落演化而来的。由部落转化为国家的标志是:一、是地缘关系代替了血缘关系,地区组织代替了氏族组织。二、王的权力突出了,他已不是单纯的氏族部落酋长;三、氏族贵族以外,有了一批为王服务的群僚和群僚组成的政治机构。四、有了脱离氏族的独立的为王服务的兵和军队组织。五、有了为王权服务的牢狱刑罚。

——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国家是由氏族部落演化而来的。由部落转化为国8夏朝的国王启:夏朝第二代国王夏朝的国王启:夏朝第二代国王9夏朝疆域图夏朝疆域图10夏夏朝活动的主要区域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相当于今山西、河南、河北地区),都城建于安邑夏夏朝活动的主要区域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相当于今山西、河南、11汤:商朝第一代国王汤:商朝第一代国王12商朝疆域图商朝疆域图13东北到辽宁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南到长江流域商商朝的统治区域,以现在的河南为中心。武丁在位时国势鼎盛,势力达于长江流域。曾多次迁都;盘庚时,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在商的周围,还有许多臣服于商的属国,如西北的鬼方,西部的羌方。东北到辽宁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南到长江流域商商朝的统治区域14西周的建立西周的建立1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16西周分封制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对象:亲属、功臣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并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周天子打仗。西周分封制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对象:亲属、功臣内容:周17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设置官员建立武装派征赋役权利权利权利义务作用:开发边远山区,巩固统治,维护了西周严格的等级制度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设置官员建立武装派征赋18西周疆域图西周疆域图19上古时期(奴隶社会)20周灭商前,周族活动于黄河上游(今陕西、甘肃一带)。周武王灭纣后,建立周朝,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附近),后迁洛邑,其疆域不断扩大。

周灭商前,周族活动于黄河上游(今陕西、甘肃一带)。周武王灭21重要年代重要事件重要人物

约前2070年夏朝建立禹

约前1600年汤灭夏,商朝建立商王汤约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王盘庚

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周武王

前771年西周灭亡周幽王夏、商、西周大事年表重要年代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约前2070年夏朝建立禹22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商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中央地方分封制宗法制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师等的设立封侯、伯特点作用内容破坏内容特点作用封建诸侯,以蕃屏周加强统治,巩固王权西周后期,王权衰弱,被破坏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嫡长子继承制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商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中央地方分封制宗23东周春秋战国(前770--前476)(前475--前221)夏商西周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奴隶社会(氏族部落早期国家)东周春秋战国(前770--前476)(前475--前221)24周王室衰微的表现:1、王畿的面积大为缩小

2、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益丧失3、经济贫弱东周春秋战国周王室衰微的表现:1、王畿的面积大为缩小2、天子控制25春秋战国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逐步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文化: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春秋战国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26春秋争霸(前770--前476)

1.齐桓公首霸2.晋楚争霸

3.吴越争霸管仲改革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城濮之战葵丘会盟春秋争霸(前770--前476)1.齐桓公首霸2.晋楚争霸27春秋形势图春秋形势图28春秋列国形势图春29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专政。主要诸侯有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等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专政。主要诸侯有鲁、齐、晋、秦、楚、30上古时期(奴隶社会)31消极积极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及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消极积极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加速32上古时期(奴隶社会)33战国七雄(前475--前221)

1.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2.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围魏救赵减灶计3.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战国七雄(前475--前221)34战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35战国时期,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的地区,先后出现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中国出现了区域性的小统一。鸭绿江到朝鲜北部内蒙古西部河套地区、山西、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甘肃洮河流域浙江、江西北部、湖南全省及贵州、四川一部分战国时期,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的地区,先后出现了秦、齐、楚36东周春秋战国(前770--前476)(前475--前221)夏商西周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奴隶社会(氏族部落早期国家)

先秦时期——中国疆域的雏形向领土国家转化东周春秋战国(前770--前476)(前475--前221)37中国先秦时期疆域变迁的总趋势

1.华夏地区由中原向南向北,逐渐扩展。夏时主要统治区在黄河中游地区;商时南至淮河,北至河北中部;周时南面到了长江南岸,东北到了辽宁南部;春秋时南至洞庭湖,北至山西中部;战国时南至五岭,北至阴山。

2.从下游向上游发展。夏商时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周时向西发展到渭河上游,春秋时发展到洮河。长江流域从下游向上游发展及黄河流域有所不同,主要由于交通关系,黄河流域诸夏文化先到长江中下游,然后向上游发展。从西周诸国林立,华夏与戎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