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与数列的递归公式和通项公式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F/18/wKhkFmYLAD2ANtQHAAGy7kCliw0546.jpg)
![数列与数列的递归公式和通项公式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F/18/wKhkFmYLAD2ANtQHAAGy7kCliw05462.jpg)
![数列与数列的递归公式和通项公式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F/18/wKhkFmYLAD2ANtQHAAGy7kCliw05463.jpg)
![数列与数列的递归公式和通项公式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F/18/wKhkFmYLAD2ANtQHAAGy7kCliw05464.jpg)
![数列与数列的递归公式和通项公式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0F/18/wKhkFmYLAD2ANtQHAAGy7kCliw054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列与数列的递归公式和通项公式REPORTING目录数列基本概念递归公式求解方法通项公式求解方法递归公式与通项公式关系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PART01数列基本概念REPORTING数列定义及分类数列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分类根据数列中数的特征,可以将数列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等。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等差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表示数列中任意一项与其序号之间关系的公式称为通项公式。通项公式定义通过通项公式可以求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也可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数列中的一项。通项公式作用数列通项公式概念PART02递归公式求解方法REPORTING迭代法求解递归公式迭代法的基本思想:从已知的初始条件出发,通过反复代入递归公式,逐步求出数列的各项。迭代法的步骤确定初始条件;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求出所需项数。迭代法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具有明确初始条件和递归公式的数列求解。将初始条件代入递归公式,求出下一项;010405060302特征根法的基本思想:将递归公式转化为特征方程,通过求解特征方程的根,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特征根法的步骤将递归公式转化为特征方程;求解特征方程的根;根据特征方程的根,构造数列的通项公式。特征根法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具有线性齐次递归公式的数列求解。特征根法求解递归公式待定系数法求解递归公式待定系数法的基本思想:通过设定待定系数,将递归公式转化为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待定系数法求解递归公式010203设定待定系数;将递归公式转化为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待定系数法的步骤待定系数法求解递归公式01求解方程组,得到待定系数的值;02将待定系数的值代入设定的通项公式中,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待定系数法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具有线性非齐次递归公式的数列求解。03PART03通项公式求解方法REPORTING观察法求解通项公式观察数列前几项,寻找规律,尝试写出通项公式。验证通项公式是否正确,可以通过代入数列中的前几项进行检验。010203对于形如$a_{n+1}=a_n+f(n)$的递推公式,可以采用累加法求解通项公式。对于形如$a_{n+1}=a_ncdotf(n)$的递推公式,可以采用累乘法求解通项公式。在求解过程中,需要注意对$f(n)$进行求和或求积的处理。累加累乘法求解通项公式构造法求解通项公式01通过构造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来求解通项公式。02对于一些特殊的递推公式,可以通过构造新的数列来简化问题。03在构造新数列时,需要注意新数列与原数列之间的关系,以及新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否易于求解。PART04递归公式与通项公式关系REPORTING已知数列的前几项或初始条件,通过递归公式逐步推导后续项,观察规律并尝试用数学表达式描述,从而得到通项公式。对于一些具有明显规律的数列,可以直接从递归公式出发,通过数学归纳法等方法推导出通项公式。递归公式推导通项公式VS将通项公式代入递归公式中进行验证,若等式成立,则说明通项公式正确描述了数列的递归关系。反之,若等式不成立,则需要重新推导通项公式或检查递归公式的正确性。通项公式验证递归关系递归公式在求解数列问题时,通常用于描述数列的生成规律,便于编程实现和计算。通项公式则更适用于需要直接求解数列中任意一项或分析数列性质的问题,如判断数列的单调性、周期性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问题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求解。010203两类公式在解题中应用PART05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REPORTING题目二已知等差数列{an}中,a3=7,a7=15,求a1和d。题目三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10=100,d=2,求a1和S20。题目一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2,d=3,求a10。等差数列相关题目解析已知等比数列{an}中,a1=2,q=3,求a5。题目一已知等比数列{an}中,a2=6,a5=162,求a1和q。题目二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积为Tn,且T5=32,q=2,求a1和T10。题目三010203等比数列相关题目解析题目一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an+n(n∈N*),求a10。要点一要点二题目二已知数列{an}满足a1=2,an+1=2an+3(n∈N*),求a5。递归公式和通项公式综合应用题目解析PART06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REPORTING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通常用$a_n$表示数列的第$n$项。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另一种常见数列,其中任意两项的比都等于一个常数,称为公比。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timesq^{(n-1)}$,其中$a_1$是首项,$q$是公比。递归公式递归公式是一种用于描述数列的公式,它表示数列的每一项都可以用前一项或前几项来表示。例如,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公式为$F_n=F_{n-1}+F_{n-2}$。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一种常见数列,其中任意两项的差都等于一个常数,称为公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n-1)d$,其中$a_1$是首项,$d$是公差。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123在应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需要注意公式中各项的意义和适用范围,避免出现计算错误。在使用递归公式求解数列时,需要注意递归的初始条件和递归的深度,避免出现无限循环或栈溢出等问题。在求解复杂数列时,可以尝试通过变形、构造新数列等方法简化问题,提高求解效率。易错难点剖析及注意事项提醒周期数列周期数列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的数列,即数列中的某一段会不断重复出现。周期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规律来构造。幂数列幂数列是一种每一项都是某个数的幂的数列,例如$1,4,9,16,ldots$。幂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通过对幂的运算规则进行推导得到。分式数列分式数列是一种每一项都是分数的数列,例如$frac{1}{2},frac{2}{3},frac{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科版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听评课记录《2-7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听课评课记录3
-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听评课记录:第27讲 切线性质定理的应用
- 用工合同范本(2篇)
- 生态环境融资协议书(2篇)
- 环境友好化学品研发合同(2篇)
- 一年级下雪啦听评课记录
- 六年级数学上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构建知识体系》听评课记录2
-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3《地图》听课评课记录
- 2025年大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商务部发布《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4)》
-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
- 2025年福建新华发行(集团)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课件】液体的压强(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解读课件
- 冷冻食品配送售后服务体系方案
- 江苏省驾校考试科目一考试题库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2023-2024学年七上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4-2030年中国自动光学检测仪(AOI)市场竞争格局与前景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