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临泉2019届高三上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有答案)_第1页
安徽省临泉2019届高三上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有答案)_第2页
安徽省临泉2019届高三上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有答案)_第3页
安徽省临泉2019届高三上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有答案)_第4页
安徽省临泉2019届高三上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临泉2019届高三上学期三模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艺术生产领域,只有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最典型地包容着它的国际性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民族记忆的冲突,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油画从材质、观念、方法上都积淀着西方的历史记忆和历史经验,当它被用来塑造中国的形象和承载中国的记忆时,它会以何种方式“出场”呢?从中国油画发展史来看,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之前,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正经历着和西方大致相同的发展进程:从古典写实的再现的艺术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意象的表现的艺术。但这些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都力图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与艺术形式衔接起来,都力图表达中国的民族记忆。革命胜利以后,从西方传承过来的艺术进程被中断,取而代之的是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格局下所形成的艺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和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被移植到中国,形成了在中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写实主义油画。和所有的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一样,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充分地表达了一个特定时期的中国民族记忆,它叙述和再现了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着力宣扬这个时期一直倡导的革命意识形态;至“文革”时期,写实主义艺术蜕变为“革命”的艺术,一种观念的艺术,艺术纯粹为观念而存在,艺术本身却被消解了。具有反讽意义的是,正是写实主义油画的这种观念性,为后来的中国流行艺术的蓬勃兴起,提供了适宜的温床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在中国的写实主义艺术长期一统天下的格局下,流行艺术从波澜不兴到蔚为大观,成为当下足以和前者并驾齐驱的一股最重要的艺术力量,原因何在?按西方艺术史的变迁规律来看,流行文化的兴起是西方艺术在古典写实时代终结之后历经印象主义、现代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不同的艺术发展阶段后,由美国的文化霸权所扶持起来的一种话语形态,它力图通过消解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来消解艺术的神圣性,进而消解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艺术欧洲的中心地位;它倡导的是一种平民化的艺术,主张艺术是通俗的、可复制的、可批量生产的;它实际上又重新确立了观念对艺术的崇高地位,艺术的任何形式在流行艺术那里都成了图解某种观念的符号和工具。很显然,流行艺术是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它实际上从来没有对现状的批判,它批判的只是艺术本身。中国流行艺术的崛起,有文化工业的既有逻辑,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作为国际潮流的流行文化在中国的反映,本质上它是一种移植的文化。(摘编自荣剑《第三空间:抽象艺术的中国力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油画在艺术生产领域具有某种最典型的包容性,因此中国油画的国际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内在的民族记忆也就没有了冲突。B.从古典写实的再现艺术逐渐过渡到抽象意象的表现艺术,这表明油画艺术在中国和在西方有着大致相同的发展进程。C.与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不一样,中国写实主义油画,表达特定时期的民族记忆,再现特定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D.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流行艺术作为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并没有对现状进行批判,批判的只是艺术本身。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从油画形式的国际性和内容的民族性的角度,提出问题,引起下文。B.文章第二段,从革命胜利前、后两个方面,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C.文章第三段,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的特点、发展及其产生的一些影响。D.文章最后一段,通过阐述西方艺术变迁的规律,论述中国流行艺术崛起的深层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被在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下所形成的艺术形式所取代,与当时的革命进程有关系。B.“文革”时期,写实主义艺术成为“革命”的艺术,一种观念的艺术,艺术纯粹为观念而存在,这对艺术的发展来说,不一定完全是坏事。C.如果流行文化通过某些途径消解了艺术的神圣性,就有可能导致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欧洲艺术中心地位的崩塌。D.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占据主导地位和中国流行艺术的崛起都有外国文化影响的因素,由此可知,外国文化的影响是文艺繁荣的前提。(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简单三毛许多时候,我们早已不去回想,当每一个人来到地球上时,只是一个赤裸的婴儿,除了躯体和灵魂,上苍没有让人类带来什么身外之物。等到有一天,人去了,去的仍是来的样子,空空如也。曾几何时,我们不再是婴儿,那份记忆也遥远得如同前生。回首看一看,我们普普通通的活了半生,周围已引出了多少牵绊,伸手所及,又有多少带不去的东西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缺了它们,日子便不完整。许多人说,身体形式都不重要,境由心造,一念之间可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这是不错的,可是在我们那么复杂拥挤的环境里,你的心灵看见过花吗?只一朵,你看见过吗?我问你的,只是一朵简单的非洲菊,你看见过吗?我甚而不问你玫瑰。不了,我们不再谈沙和花朵,简单的东西是最不易看见的,那么我们只看看复杂的吧!唉,连这个,我也不想提笔写了。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崇拜神童,没有童年的儿童,才进得了那窄门。人类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欢将别人的成就与自己相比较,因而觉得受挫。我们一直粗糙的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去了。我们一生复杂,一生追求,总觉得幸福的遥不可企及。不知那朵花啊,那粒小小的沙子,便在你的窗台上。你那么无事忙,当然看不见了。对于复杂的生活,人们怨天怨地,却不肯简化。对于这样的生活,我们往往找到一个美丽的代名词,叫做“深刻”。简单的人,社会也有一个形容词,说他们是笨的。干,渝之必速乱。”蔡攸闻之,以告王黼,黼怒,斥为腐儒。时求去,以徽猷阁待制兼侍读,俄提举上清太平宫。西归,遇其里人赵雍,为言:“取燕必召祸。吾老,得不遭其变,幸矣。”累岁而卒,年七十八。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节选自《宋史•吴时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B.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C.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D.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11.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究,古代是读书人的泛称,文中指吴时第一次应举进士,考取了学究。“学究”是科举中的科目名,后来一般指迂腐浅陋的读书人。B.斛,原是古代量器,后指容量单位。南宋以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作五斗一斛。C.教授,文中的“教授”是学官名,在宋代是指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D.文中的“六艺”和韩愈的《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中的“六艺”意思相同。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基本技能。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时办事灵活,所提建议利国利民。他进士及第后任职华州郑县,接到运送粮食到长安的指示,他建议“移兵于华”以节省运费,转运使听从了他的建议。B.吴时宽宏大量,大力提倡言论自由。他担任睦亲宅教授,提举永兴军路学事时,华州有的诸生写文章触犯了忌讳,吴时对当地教授写信举报此事非常恼火。C.吴时狷介耿直,不惧怕跟权势结怨。童贯经略北方时常以边防事务问他,他总是不回答;宦官何谪监衡州酒税仍兼任节度使,吴时上奏取消了他节度使之职。D.吴时学识渊博,撰写文章倚马可待。他写文章很敏捷,从来不打草稿,下笔就能写成,京师两个学府里的人称他为“立地书橱”。“立地书橱”这个成语即源于此。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古者用师则赢粮以养兵,无事则移兵以就食,诚能移兵于华,则前费可免。(5分)(2)又因进对及取燕事,曰:“祖宗盟血未干,渝之必速乱。”(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苏武庙温庭筠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②,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③不见封侯印④,空向秋波哭逝川。【注】①温庭筠,晚唐诗人。②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魂销”二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苏武在异域渡过漫长岁月,骤见汉朝使者时,强烈复杂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B.颔联像两幅图画。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胡地对祖国的思念。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展现了苏武单调、孤寂的牧羊生活。C.颈联用“逆挽法”,先说“回日”再说“去时”,调整时空顺序,“化板滞为跳脱”,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诗的动荡离合之美。D.尾联运用多种手法:借喻,用“茂陵”喻指去世的汉武帝;化用,“逝川”是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化用而来。15.诗题为“苏武庙”,但诗中实写苏武庙的文字并不多,而是大量运用虚写来呈现内容。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是,。(2)《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语句是:,。(3)《爱莲说》中写莲花以喻君子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第Ⅱ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历史启示我们,一个大国崛起图强,绝不是轻松松、_____就能实現的。这一历史进程,必然是一个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内生发展的艰难蜕变历程,必然是一个经受外部考验进而提升自我的艰辛成长历程,必然是一个正视自身不足并且不断改进的_____历程。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加剧了国际竞争的不确定性,世界貿易和科技格局呈现明显的“量子化”特征,我国面临的技术围堵趋向严峻。国际创新局势“乱云飞渡”,我们必须坚定自信、保持定力、不卑不亢、沉着从容,始终不渝把自己的路走踏实。自信何来,定力何来?_____不可能有自信和定力,妄自尊大更不可能有自信和定力。我们的自信和定力,源于对我国科技创新成就和问题的客观认识。(),只做_________的客观派。这些年我国科技取得的巨大增长,世人瞩目,但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作比较我国科技事业起步晚、起点低,以关键核心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能力仍是制约我国实现创新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阿喀琉斯之踵”。必须意识到,我们没有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的本钱,科技竞争已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且不论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科技实力上还有很大差距,就算已有与科技先进国家一较高低长短的能力,我们也不能有松气歇脚的思想。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敲锣打鼓艰苦卓绝目中无人发奋图强B.锣鼓喧天艰苦奋斗目中无人实事求是C.锣鼓喧天艰苦卓绝妄自菲薄发奋图强D.敲锣打鼓艰苦奋斗妄自非薄实事求是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端“玻璃心”的悲观派和“天真幼稚”的乐观派都不是我们B.我们不做无端“玻璃心”的悲观派,不做“天真幼稚”的乐观派C.我们并非无端“玻璃心”的悲观派,更不是“天真幼稚”的乐观派D.无端“玻璃心”的悲观派不是我们,“天真幼雅”的乐观派不是我们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些年我国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就,世人瞩目,但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科技事业起步晚、起点低。B.这些年我国科技取得的巨大增长,世人瞩目,但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科技事业起步晚、起点低。C.这些年我国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就,世人瞩目,但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作比较,我国科技事业起步晚、起点低。D.这些年我国科技取得的巨大増长,世人瞩目,但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起步晚、起点低。20.下面是一位学生写给爷爷的一封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当,请找出并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近来身体抱恙否?我们已有几个月从未谋面了,我常常悼念着您。爷爷,您多年对我的不吝赐教,使我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即将毕业,不久就要填报升学志愿,我准备报考师范学校,您同意吗?请您务必写信谈谈意见。21.下面是某中学运动会开幕式构思框架的关键词,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准备工作:道具检查人员到位活动内容:班级方阵开幕词国旗国歌舞旗舞扇团体操表演答:――――――――――――――――――――――――――――――――――――――――――――――――――――――――――――――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等的出现,使电信业、银行业、出租车行业等面临挑战,许多曾经稳定的职业已经消失或行将消失。材料二: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出现了大量诸如数据分析师、色彩搭配师、公共营养师等新职业。材料三:一部电视纪录片的热播,使“章丘铁锅”意外走红。铁锅锻造这一老行当得到人们的追捧,传统工艺重新焕发生机。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个人应该有着怎样的思考和选择?作为高三毕业生,请你以“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在班会上发言,表达你的思考和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答案1.【答案】D【解析】A项,强加因果,原文的意思是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包容它的国际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内在民族记忆的冲突,不是说两者没有冲突;B项,只是“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之前”具有相同进程,另外,“油画艺术”应为“以徐悲鸿为代表的油画艺术”。C项,“与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形式不一样”错,参见原文“和所有的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一样”。2.【答案】B【解析】原文第二段,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是革命胜利后,革命胜利前,阐述的不是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3.【答案】D【解析】“外国文化的影响是文艺繁荣的前提”推理不严密,绝对化。4.【答案】A【解析】从全文作者所推崇的简单生活态度上看,我们身边引出的牵绊是要去除的东西,“缺了它们日子便不完整”作者用了反语。5.【参考答案】①作者认为“你”自己本身就拥有“花”,只是因为比作者“复杂”,心灵对美丽生活视而不见。②对于羡慕大西洋岛屿的“你”,假如不带着简单的心灵,即使来到这里也见不到你想要的。6.【参考答案】①在内容上,作者写现代的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环境里,粗糙的活着,努力使自己深刻,是为了批判这些无视“美”的生活态度。②在结构上,形成对比,拿复杂的生活状态与作者简单的生活状态作对比,拿贪得无厌的拥有与能少则少的放下作对比。③在艺术效果上,突出主旨,作者对复杂否定的越多,对简单的提倡也就越发明显,这与题目“简单”并不背离。(后面两点可合为一点,每点3分)7.【答案】C【解析】“但在这些人里,很少有少年观众因此爱上诗词”错。8.【答案】A【解析】B“就能”太绝对。C“也就是要亲近群众”错,亲近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D“必须有读书会这个民间组织引领公众阅读”错。9.【参考答案】(1)中高考要重视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学校教育改变传统文化的讲授灌输方式。(2)传承传统文化,要赋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3)青少年要多读书,不能用碎片化阅读取代书籍的阅读。(4)社会要加强对民众的阅读引领。(一点一分,二点3分,三点5分,四点6分)10.【答案】B【解析】“力”为副词,“极力”的意思,修饰“辞”,其后不可断,排除CD;“封识”为名词,“封口标识”的意思,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A。11.【答案】D【解析】D《师说》中的“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12.【答案】B【解析】B选项说“吴时宽宏大量,大力提倡言论自由”夸大其辞,“吴时对当地教授写信举报此事非常恼火”的理解也有误,“火其书”的意思是烧了举报信。13【参考答案】(1)古代打仗时就背着粮食去供养军队,没有战争时就移动军队以便得到粮食,如果能够把军队调到华州,那么前面所说的费用就能够免掉。(赢粮、事、诚、前费各1分,大意1分)

(2)又因为上朝入对时论及夺取燕州之事,吴时说:“祖宗盟誓的血迹还没有干,改变必定会招致祸乱。”(进对、取、渝、速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吴时,字伸道,邛州人。第一次应举进士,考取学究出身;第二次参加考试,考中进士甲科。担任华州郑县知县,转运使通知州运五万斛米送到长安,郑县独自承担三万斛。吴时给转运使写信说:“计算三万斛的费用,用车需要一千五百辆,用士卒运就需要五万人,县内的百姓可供使役的只有二百五十八户。古代打仗时就背着粮食去供养军队,没有战争时就移动军队以便得到粮食,如果能够把军队调到华州,那么前面所说的费用就能够免掉。华州、雍州相距一百六十里,一旦想用,军队早上出发晚上就可到达了。”转运使听从了他的话。陆师闵经管秦、蜀茶马事,征召吴时为属下。章楶想推荐吴时为御史,吴时极力辞绝.徽宗求直言,远方的臣子上奏章,封口标识大多不能遵照格式,有关部门都退了回去,吴时提出建议,使奏章得以呈达。吴时担任睦亲宅教授,提举永兴军路学事。华州的学生有触犯忌讳的,教授想上报,说:“那中间所说的话,都是我不忍心听到的。”吴时立即烧了他的信,说:“你不忍心听到,却让君主听到吗?”张商英被罢相,言官指责吴时是他的同党,出京担任耀州知县,又贬他担任鼎州通判;没有赴任,提举河东常平司。荒年,发放官库粮赈济百姓。童贯经略北方,常以边防的事务问他,他总是不回答。还朝担任大晟府典乐,擢升为中书舍人、给事中。宦官何谪监衡州酒税,仍兼任节度使,吴时上奏而取消他节度使之职。吴时被召为工部员外郎,后改任礼部员外郎,兼任辟雍司业。大观时兴起算学,议论把黄帝作为先师。吴时说:“现在春祭圣祖,祝板上写上大臣的名字,而祭奠孔子,仅列中祭。数学,只不过是六艺之一罢了,应当用什么礼对待呢?”于是停止。升为太仆少卿。又因为上朝入对时论及夺取燕州之事,吴时说:“祖宗盟誓的血迹还没有干,改变必定会招致祸乱。”蔡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