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历史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8中华文明的起源_第1页
2017年中考历史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8中华文明的起源_第2页
2017年中考历史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8中华文明的起源_第3页
2017年中考历史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8中华文明的起源_第4页
2017年中考历史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8中华文明的起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文明的起源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省元谋县。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2.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模样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过着群居生活,形成早期的原始社会。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3.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他们的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埋葬。其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二、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1.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今天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属于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饲养家畜,制造陶器。住着干栏式的房屋,会挖水井,过着定居生活。能够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2.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今天陕西西安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和磨光的石器耕地,石刀收割庄稼,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饲养猪狗等动物,制造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会纺线(纺轮)、织布和制衣,打猎捕鱼。在陶器上刻画符\o"中国教育出版网\"号,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三、传说中的历史人物:1.炎帝和黄帝: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距今约四五千年。他们在涿鹿打败蚩尤部落,汉族的前身华夏族是由炎黄部落结成联盟后不断发展形成的,炎帝和黄帝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炎帝教人农耕,是传说中的神农氏。因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创始者而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2.尧、舜、禹: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之间采用“禅让\o"中国教育出版网\"制”的民主推举的方式推荐首领。禹又称大禹,主要历史功绩是治水(黄河),治水期间“三过家门而不入”。四、启示:劳动创造了人类。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它是一个平等的社会,但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知识拓展】黄帝战蚩尤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在中国神话传说及东方神话之父袁珂所著《中国神话传说》中非常精彩。九黎族的首领是蚩尤。黄帝姬轩辕的有熊夹在神农跟九黎两部落之间。当时这三个部落是黄河中游至汾水之间最为强大的,于是争霸战开始了,姬轩辕怕两面受敌,所以他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突袭神农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战中击败了神农部落。姬轩辕乘胜挥军渡过黄河,一直挺进到九黎部落的根据地涿鹿,会战在涿鹿郊野,这是历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战之一。各部落看到黄帝打败了蚩尤,都挺高兴。黄帝受到了许多部落的拥护。从此,黄帝成了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o"中国教育出版网\"北京人头部复原像\o"中国教育出版网\"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类型一、远古居民【例1】“生活在距今约70至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应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如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群居生活;他们已经会使用天然火,用火取暖,烧烤食物,驱赶野兽。选择答案B。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点睛】此题属于识记型选择题,准确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因此在复习应考的过程需要准确识记基础知识,做题方可准确无误。【举一反三】以下远古人类中,时间距离我们最久远的是:A、蓝田人B、北京人C、元谋人D、山顶洞人【答案】C【解析】\o"中国教育出版网\"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类型二、原始农耕【例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位于()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太湖流域D.珠江流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始农耕居民的相关知识,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主要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o"中国教育出版网\"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住在干栏式的房子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所以答案是B。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识记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是太高,准确掌握了材料信息相关的基础知识,即可获取正确答案。【举一反三】以下关于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B.半坡居民的房屋样式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样式为干栏式结构C.半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粟D.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活特点,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石器和耒耜耕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家畜,生活于黄河流域,住半地穴式房屋,而河姆渡居民生活于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故C错误。答案是C。考\o"中国教育出版网\"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类型三、历史传说【例3】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的部落联盟首领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淮河流域【答案】A【解析】\o"中国教育出版网\"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低,准确掌\o"中国教育出版网\"握了相关基础知识,可获取正确答案。【举一反三】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我国原始农业的民族始祖是:()A.燧人氏B.黄帝轩辕氏C.伏羲氏D.炎帝神农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我国原始农业的民族始祖是炎帝神农氏。他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还是医药学的创始人;炎帝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使人们互通有无。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并归顺黄帝。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课时作业☆能力提升1.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对“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A.过着群居生活B.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C.进入原始农耕文明阶段D.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答案】C【解析】\o"中国教育出版网\"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o"中国教育出版网\"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3.“周围一带系沼泽地,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从材料可以推断出所反映的原始人类应该生活在()A.北京周口店B.浙江省余姚C.陕西省西安D.云南省元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河姆渡遗址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4.禹是通过禅让制而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大家推荐他的原因是()A.他打败蚩尤B.他享有特权C.他治水有功D.他家很富有【答案】C【解析】\o"中国教育出版网\"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