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通用检查表审核准则:ISO9001:2015、相关法规、公司文件、客户要求审核日期:受审核部门:陪同人:要求事项检查项目提问文件查阅实施检查记录4组织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组织应确定与其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组织应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注1:这些因素可以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注2:考虑国际、国内、地区和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有助于理解外部环境。注3:考虑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等相关因素,有助于理解内部环境。组织是否确定影响公司发展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外部、内部因素。因素是否考虑国际、国内、地区和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因素是否考虑公司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最高管理者是否亲自参与及安排确定外部、内部因素?是否有外部、内部因素的分析报告?〇〇〇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由于相关方对组织持续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生影响或潜在影响,因此,组织应确定:a)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b)这些相关方的要求。组织应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是否组织识别了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是否确定了相关方的要求?是否有相关方清单?是否有相关方要求的清单?〇〇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组织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在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a)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见4.1;b)相关方要求,见4.2;c)组织的产品与服务。对于本标准中适用于组织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全部要求,组织应予以实施。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应作为形成文件的信息加以保持。该范围应描述所覆盖的产品和服务类型,若组织认为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不适用本标准的某些要求,应说明正当理由。那些不适用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不能影响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或责任,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是否确定公司产品包括哪些?服务包括哪些?是否对ISO9001:2015所有条款要求进行识别,是否存在不适用。以上内容是否形成文件化信息。有无文件化信息文件化信息是否明确产品、服务?文件化信息是否考虑了内部、外部因素;是否考虑了相关方要求;是否考虑了公司的产品与服务?文件化信息是否说明了那些条款不适用?〇〇〇〇〇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1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组织应:a)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的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d)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其可用性;e)规定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f)应对按照6.1的要求确定的风险和机会;g)评价这些过程并实施所需的变更,以确保这些过程实现预期的结果;h)改进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公司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予以实施和保持?是否对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进行了识别?是否确定了过程的方法及理顺了过程的相互作用?是否识别了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风险及及机会?公司于何年何月何日开始按照ISO9001:2015版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推行计划?保持了多少文件化信息(文件)?保留了多少文件化信息(记录)?是否有风险识别及评估,是否制定降低风险的解决方案?是否发生变更及变更的实施。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4.4.2组织应保持必要程度的文件化信息:a)保持文件化信息,为过程运行提供支持;b)保留文件化信息,以证实过程是按策划执行的。是否建立文件化信息的目录(包括文件和记录)?ISO9001:2015版标准规定需要建立文件化信息的是否均已建立?记录均在实施?检查文件是否有遗漏。检查记录是正常执行。〇〇〇〇5.1领导作用和承诺5.1.1总则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领导作用和对质量管理体系承诺:a)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b)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得到建立,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和组织环境保持一致;c)确保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d)促进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的应用;e)确保获得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f)传达有效的质量管理以及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g)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的结果;h)鼓励、指导和支持员工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i)增强改进;j)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负责的区域证实其领导作用。注:本标准中的“业务”从广义上解释为对于组织的存在而言具有核心价值的活动,组织可以是公有的、私有的、盈利或非盈利的。是否将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在岗位职责中予以明确?最高管理者是否清楚在质量体系中的职责要求?最高管理者是否清楚自己在质量体系中的职责?如何落实这些职责?〇〇〇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a)确定、理解和持续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b)确定和应对能够影响产品和服务符合性以及增强顾客满意能力的风险与机会;c)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是否确定并满足顾客要求?是否确定并满足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否确定影响产品、服务及客户满意的风险与机会?如何增强顾客满意?如何理解“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如何实施?是否明确客户要求?是否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收集及评价?〇〇〇〇〇〇5.2质量方针5.2.1制定质量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方针,方针应:a)与组织的宗旨和环境相适应,并支持其战略方向;b)提供制定质量目标的框架c)包括对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d)包括对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5.2.2沟通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应:a)为可获得的文件化信息;b)在组织内得到沟通;c)适当时,可为相关方获取。最高管理者是否制定了本组织的质量方针最高管理者是否批准、签署了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是否形成文件化信息?质量方针中是否包含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质量方针中是否包括质量目标、指标的框架?是否传达到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形成并付诸实施?是否可为公众所获得?最高管理者是否定期评审、修订环境方针?由谁主持制定的?何时、何地制定的?如何制定的?由谁批准的?何时批准的?如何向全体员工传达的?采取了哪些方式?取得了怎样的效果?为公众获得质量方针提供了何种方便?何时、何地可以获得?是否有定期评审规定?是否进行过评审?评审、修订的依据是什么?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5.3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相关角色的职责和权限在整个组织得到规定、沟通和理解。最高管理者应规定职责和权限以: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b)确保过程实现其预期的输出;c)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及其改进机会(见10.1),特别向最高管理者报告;d)确保在整个组织提高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意识;e)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为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明确规定了组织的组织结构、职责、权限?最高管理者的职责、权限有关职责、权限如何传达到位的是否有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的组织结构图?各有关部门的职责权限是否明确?是否文件化?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是否文件化?最高管理者是否明确其各项职责?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最高管理层如何识别和配置需要的资源要求?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是如何传达的?各有关人员是否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各类人员是否明确完成职责任务与实现质量方针之间的关系?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6.策划6.1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6.1.1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4.1所描述的因素和4.2所提及的要求,并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会,以便: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的结果;b)增强有利的影响;c)预防或减少非预期的影响;d)实现持续改进。检查质量体系的策划。检查是否进行了风险评估。是否运用了工具,如:SWOT等,发现风险及机会。是否进行质量体系的策划?策划时是否考虑组织环境及相关方要求?是否识别风险及机会?〇〇〇6.1.2组织应策划:a)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b)如何:1)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融入和实施这些措施(见4.4);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所采取的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应与对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相适应。注1:应对风险的选择可以包括:避免风险、为获取机会而接受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可能性或结果、分担风险或经过决策而保留风险。注2:机会可以带来采用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获得新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使用新技术以及其他期望的或可行的可能性以满足组织或其顾客的需求。检查是否根据风险及机会制定措施。检查措施是否结合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建立。是否根据风险及机会制定措施?措施是否结合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建立?措施是否落实?措施是否确认有效?〇〇〇〇〇〇〇〇6.2质量目标和及其实现的策划6.2.1组织应在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相关职能、层次和过程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a)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b)可测量;c)可考虑适用的要求,d)与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以及增强顾客满意有关;e)得到监视;f)得到沟通;g)适当时进行更新。组织应保持质量目标的文件化信息。组织是否设定了质量目标和指标设定目标指标时应考虑的一些方面(可测量,与质量方针一致)目标、指标是否得到落实?质量目标、指标是否定期评审、修订?目标、指标是如何确定的?是否经领导批准?是否形成文件并受控下发?是否体现了质量方针?是否考虑了法规要求?是否考虑了相关方要求?是否体现了持续改进?有关职能和层次是否均有相应的目标、指标?目标是否具体、指标是否量化?是否设置了可测参数?是否明确了执行部门和负责人?是否已向有关人员传达?有关人员是否清楚?是否规定了目标指标的实施的期限和监测的频次?质量目标、指标是否定期评审、修订?依据什么评审、修订?如何体现持续改进?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6.2.2策划如何实现质量目标时,组织应确定:a)采取的措施;b)需要的资源;c)由谁负责;d)何时完成;e)如何评价结果。组织是否制定了质量目标管理方案?质量目标管理方案的内容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方案是如何监督实施的?方案能否保证目标、指标的实现?方案是否及时修订?有无各相关部门和岗位的实施计划方案是如何制定的?是否所有的目标、指标都有相应的方案?方案是否经过充分论证和批准?是否明确了责任人?是否明确了实现目标、指标的措施、方法?是否明确了时间要求?是否规定了资源保证?由谁负责方案实施的监督?如何验证方案实施的效果?如果方案在实施中发生偏差如何解决(由谁提出纠正和预防等)是否存在一个评审方案的过程?是否所有的目标、指标都有相应的方案?有关人员是否参与方案的制定?什么情况下修订方案?是否进行过修订?计划是否分年度?计划是否经批准?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6.3变更的策划当组织确定了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需求时(见4.4),应按策划的、系统化的方式进行变更。组织应考虑:a)变更的目的及其潜在后果;b)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c)资源的获得;d)职责和权限的分配与再分配。检查体系是否发生过变更。检查变更的目的。检查是否分析了变更所有潜在的结果。检查是否评价了变更的有效性。是否发生过变更?共发生几次变更?检查是否分析了变更所有潜在的结果。检查是否评价了变更的有效性。是否需要投入新的资源?是否对职责和权限进行了调整?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7.1资源7.1.1总则组织应确定和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组织应考虑:a)现有内部资源的能力和局限;b)需要从外部供方获取的资源。7.1.2人员组织应确定和提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施及过程的运行和控制所需的人员。检查组织是否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检查是否进行了公司内部资源及外部资源分析。检查组织是否确定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人员。检查这些人员说具备的能力要求是否确认。是否进行了内部资源分析?如人力资源分析,设备资源分析、工作面积分析等。是否确定需要从外部获得的资源?是否有描述人员能力的文件化信息?如岗位说明书等。〇〇〇〇〇〇7.1.3基础设施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的过程运行所需的基础设施。注:基础设施可包括:a)建筑物和相关的设施;b)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c)运输资源;d)信息和通讯技术。组织是否建立了基础设施、设备及通讯等管理规定。是否有基础设施、设备及通讯文件化信息?是否有设备清单?是否明确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包括日保养、月保养及年度保养要求。是否按计划对设备进行保养?是否有维修记录?是否建立设备履历卡?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7.1.4过程运行环境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过程的运行和达到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所需的环境。注:适宜的环境可以是人文因素和物理因素的组合,例如:a)社会的(如不歧视、和谐稳定、不对抗);b)心理的(如舒缓心理压力、预防过度疲劳、保护个人情感)c)物理的(温度、热度、湿度、照明、空气流通、卫生、噪音)根据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因素可能有很大的不同。检查组织是否确定、提供了生产、服务所需的环境。环境是否包括了社会的、心理的、物理的方面。检查环境是否进行了监控,是否符合要求。公司存在对环境有要求的场所吗?这些场所是否进行了监控,是否有监控记录?是否满足要求?〇〇〇〇〇〇7.1.5监视和测量资源总则当利用监视或测量活动来验证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时,组织应确定并提供确保结果有效和可靠所需的资源。。组织应确保所提供的资源:a)与所进行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具体类型相适应;b)得到维护以确保其持续满足使用要求。组织应保持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满足使用要求的证据。测量溯源当要求测量溯源时,或组织认为测量溯源是信任测量结果有效的前提时,则测量设备应: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保留作为校准或检定依据的文件化信息;b)具有标识,以确定其校准状态;c)防止可能使校准状态和后续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损坏或退化。测量溯源当发现测量设备不能满足其预期使用要求时,组织应确定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必要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施。检查是否对监测和测量仪器、设备进行识别。检查识别是否包括了贸易结算、环境监测、安全防护及医疗卫生等监测和测量仪器、设备。检查识别是否包括了塞规、止规、色卡、限度样品的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器具。检查是否制定了文件化信息的管理规定。检查是否建立了监测和测量仪器、设备清单。检查是否制定了监测和测量仪器、设备的校验周期。检查是否按计划进行了第三方校验。检查是否获得了第三方检验或检定证书。检查是否进行内校,是否保留内校记录。内校的标准器是否外校,是否可以溯源。检查是否对监测和测量仪器、设备进行识别?识别是否包括了贸易结算、环境监测、安全防护及医疗卫生等监测和测量仪器、设备?识别是否包括了塞规、止规、色卡、限度样品的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器具?是否制定了文件化信息的管理规定?是否建立了监测和测量仪器、设备清单?是否制定了监测和测量仪器、设备的校验周期?是否按计划进行了第三方校验?检查是否获得了第三方检验或检定证书?是否进行内校,是否保留内校记录。内校的标准器是否外校,是否可以溯源?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7.1.6组织知识组织应确定过程的运行和达到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所需的知识。这些知识应得到维护并在需要时易于获取。在应对变化的需求和趋势时,组织应考虑现有的知识,确定如何获取必要的附加知识,并进行更新。注1:组织知识是组织的特定知识,是获得的经验,是实现组织目标所使用和分享的信息。注2:组织知识可以基于:a)内部资源(如:知识产权、从经验获得的知识、从失败和成功项目中获得的教训、获取和分享非文件化知识和经验、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改进结果);b)外部资源(如:标准、学术交流、研讨会以及从顾客和供方收集的知识)。检查是否收集和整理了达到产品、服务符合性所需要的知识,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知识。检查是否根据公司各岗位不同的要求,在“岗位说明书”或相关资料明确该岗位必须掌握的知识。检查是否定期更新企业的知识。是否有内部的和外部的知识清单?抽查员工是否清楚本岗位岗位要求及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是否定期更新企业的知识?〇〇〇〇〇〇7.2能力组织应:a)确定在组织控制下从事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工作的人员的必要能力;b)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验,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c)适用时,采取措施以获取所需的能力,并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d)保留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能力的证据。注:适用的措施可以包括,如为现有员工提供培训、辅导或重新分配工作,招聘或外包给能够胜任的人员。7.3意识组织应确保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有关人员意识到:a)质量方针;b)相关的质量目标;c)他们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改进绩效的益处;d)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可能引发的后果。检查是否在“岗位说明书”里明确该岗位的能力要求,其中包括意愿(意识)、经验、应知、应会的要求。检查是否对公司重要岗位的能力进行确认,包括工程师、班组长、检验员、技术工人及特殊过程的员工等。检查是否提出培训需求。检查是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检查是否按计划进行了培训,是否对培训效果进行了评价,是否保留了培训记录。是否在“岗位说明书”里明确该岗位的能力要求?是否对公司重要岗位的能力进行确认?是否提出培训需求?是否按计划进行了培训?是否对培训效果进行了评价?否保留了培训记录?〇〇〇〇〇〇〇〇7.4沟通组织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包括:a)沟通的内容;b)沟通的时机;c)沟通的对象;d)如何沟通;e)谁负责沟通。检查是否制定了文件化信息对沟通进行了规定。文件是否明确了沟通的内容;沟通的时机;沟通的对象;如何沟通;谁负责沟通。检查是否保留了沟通的记录。是否制定了文件化信息对沟通进行了规定?文件是否明确了沟通的内容;沟通的时机;沟通的对象;如何沟通;谁负责沟通?有沟通的记录吗?〇〇〇〇7.5文件化信息7.5.1总则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a)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化信息;b)组织确定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文件化信息。注: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信息的程度可以因以下方面而不同:a)组织的规模、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的类型;b)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c)人员的能力。7.5.2编制和更新在编制和更新文件时,组织应确保适当的:a)标识和说明(例如:标题、日期、作者、文件编号等);b)格式(例如:语言、软件版本、图示)和媒介(例如:纸质、电子);c)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组织是否建立并保持文件控制程序?是否明确规定了制定、评审、修订文件的程序与职责文件编写的质量要求文件管理的具体工作是否到位文件是否有固定的保管场所和保管方法?是否规定及时和定期评审文件的时效性?是否规定重点岗位都应得到现行有效文件?是否规定了失效文件的处置办法?失效但需保留的文件是如何标识的?能否防止文件误用?程序是如何规定的?如何实施的?由谁负责实施?是否有记录?所有文件是否字迹清楚?所有文件标识是否明确?所有文件是否均注明制定或修订日期?文件的标识、分类、归档、保存、发放、回收、更新、处置等是否有具体规定,执行情况如何?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应对质量管理体系和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化信息进行控制,以确保:a)在需要使用文件之处和之时能获得适用的文件化信息;b)文件化信息应得到充分地保护(如防止泄密、使用不当、缺损)。适用时,组织应实施以下活动对文件化信息进行控制:a)分发、获取、检索和使用;b)储存、保护,包括保持清晰;c)更改的控制(如:版本控制);d)保留和处置。组织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化信息应得到适当的识别和控制。应对所保存的作为符合性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予以保护,防止非预期的更改。注:访问是指有关文件化信息浏览许可的决定,或浏览和更改文件化信息的许可和权力。组织是否建立了对记录进行管理的程序程序的执行情况记录的作用(功能)质量记录系统中是否包含下列项目:a)质量因素和质量影响评价记录b)与适用的质量法规要求事项相关的信息c)与质量方针、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有关的记录d)质量管理方案e)质量教育、培训f)信息交流记录g)与供方和承包方相关信息的记录h)紧急事态的准备和应对记录i)监测和测量记录j)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k)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记录l)管理评审记录本组织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记录有哪些?程序中是否对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归档、保存、维护、查阅、处置等管理内容做了归档?程序中是否包含对记录的质量要求?是否有保存期限的规定?记录是否便于查阅?程序的有关规定是否被认真执行?对记录的管理是否符合程序规定?记录的质量如何?记录是否被妥善保管,能否防止损坏、变质和遗失?为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本组织需要哪些方面的质量信息,现行记录能否提供足够信息?信息是否可靠、可见证?为实现质量目标,本组织如何跟踪质量行为参数及其他有关数据?记录能否做到对相关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可追溯性?职工在需要时能否从组织的记录/信息管理系统获取相应信息?关键设备台帐对不同层次人员的培训记录对特殊岗位的培训计划、结果记录内审员培训计划、结果记录其他培训(质量意识、质量方针、质量管理体系知识、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专业知识和技能)记录内部质量信息接收回答记录外部质量信息接收回答记录有关质量信息的交流记录程序修改记录产品、服务质量监测记录监测设备检定、校正、修理记录不合格原因调查记录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记录文件更改记录内部审核计划内部审核记录不符合报告表内部(含外部)审核报告管理评审计划评审记录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组织应策划、实施和控制满足产品和服务提供要求所需的过程(见4.4),并实施第6章确定的措施:a)确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b)建立以下内容的准则:1)过程;2)产品和服务接收。c)确定为达到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所需的资源;d)按照准则实施过程控制;e)确定、保持和保留必要的文件化信息:1)确信过程已按照策划予以实施;2)证实产品和服务与其要求的符合性。策划的输出应适合组织的运行。组织应控制策划的更改,评审非预期变更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影响。组织应确保外包过程得到控制(见8.4)。检查是否对产品、服务的过程进行了策划。检查策划的文件化信息,如质量计划、项目策划或QC工程图等。检查是否按照策划编制了材料清单、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及判定原则等文件化信息。检查在产品生产之前,相关人员是否已经获得该文件化信息。是否对产品、服务的过程进行了策划?是否按照策划编制了材料清单、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及判定原则等文件化信息?在产品生产之前,相关人员是否已经获得该文件化信息?〇〇〇〇〇〇〇8.2产品和服务要求8.2.1顾客沟通与顾客沟通应包括:a)提供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信息;b)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更改;c)获取顾客关于产品和服务的反馈,包括顾客抱怨;d)顾客财产的处理或控制;e)相关时,制定应急措施的特定要求。检查如何获得客户信息,如与产品、服务的要求。检查合同、订单的处理。合同、订单的更改处理。检查客户投诉的处理。检查是否存在客户财产,如何保护客户财产。检查是否有客户财产的应急措施。通过什么渠道获得客户信息,如与产品、服务的要求。如何进行合同、订单的处理?如何进行合同、订单的更改处理?是否有客户投诉?如何处理?是否存在客户财产?如何保护客户财产?是否有客户财产的应急措施?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8.2.2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在确定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时,组织应确保:a)产品和服务要求得到确定,包括:1)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2)组织认为必要的要求。b)组织能够满足其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声称要求。检查如何确定与产品、服务有关的要求。检查是否有符合标准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如何确定与产品、服务有关的要求?是否有符合标准的要求?〇〇〇〇8.2.3与产品和服务有关要求的评审组织应确保其有能力满足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组织应在向顾客承诺提供产品和服务之前实施评审,包括: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c)组织规定的要求;d)适用于产品和服务的法律法规要求;e)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组织应确保与以前规定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要求已得到解决。顾客没有提供其要求的文件化信息说明时,组织应在接受前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适用时,组织应保留以下方面的文件化信息:a)评审结果;b)产品和服务的任何新要求。8.2.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变更若产品和服务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的文件化信息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检查是否在向客户提供承诺前对产品、服务要求进行了评审?检查是否有文件化信息,在接受前对产品、服务要求进行确认;参与评审或确认的部门是否包括销售、设计、采购、生产等。检查是否保留文件化信息;内容包括:评审结果;产品、服务的任何性要求;相关部门的确认等。检查发生合同、订单要求变更,如何确保相关人员知道的沟通渠道或流程是什么。是否在向客户提供承诺前对产品、服务要求进行了评审?是否有文件化信息,在接受前对产品、服务要求进行确认?是否保留文件化信息?内容包括:评审结果;产品、服务的任何性要求;发生合同、订单要求变更,如何确保相关人员知道的沟通渠道是什么?〇〇〇〇〇〇〇〇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8.3.1总则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设计和开发过程,以适用于确保后续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检查是否存在产品设计和研发。检查是否在营业执照允许的范围。检查是否建立了文件化信息对产品、服务设计、研发过程进行规定。公司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包括产品、服务的设计、研发吗?是否建立了文件化信息对产品、服务设计、研发过程进行规定?〇〇〇〇〇8.3.2设计和开发的策划在确定设计和开发的阶段和控制时,组织应考虑:a)设计和开发活动的性质、持续时间和复杂性;b)所要求的过程阶段,包括适用的设计和开发评审;c)所要求的设计和开发的验证和确认活动;d)设计和开发过程涉及的职责和权限;e)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所需的内部和外部资源;f)设计和开发过程参与人员之间接口的控制需求;g)顾客和用户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的需求;h)后续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要求;i)顾客和其他有关相关方对设计和开发过程所期望的控制水平;j)证实设计和开发要求已得到满足所需的文件化信息。检查是否对产品、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检查是否制定了产品、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计划。检查在进行产品、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时,确定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确定所需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检查是否明确了沟通的方式和职责。检查是否对产品、服务的设计和开发的策划进行更新。对产品、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了吗?是否制定了产品、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计划?是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的产品、服务的设计和开发策划?确定了所需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吗?设计和开发过程参与人员之间接口是怎么进行沟通的?是否对产品、服务的设计和开发的策划进行更新?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8.3.3设计和开发的输入组织应针对具体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确定设计和开发的基本要求。组织应考虑:a)功能和性能要求;b)来源于以前类似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信息;c)法律法规要求;d)组织承诺执行的标准或行业规范;e)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引起的潜在失效后果。输入应满足设计和开发目的,完整并且清楚。设计和开发输入的矛盾应予以解决。组织应保持设计和开发输入的文件化信息。检查产品、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输入,内容包括:a)功能和性能要求;b)来源于以前类似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信息;c)法律法规要求;d)组织承诺执行的标准或行业规范;e)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引起的潜在失效后果。保持设计和开发输入的文件化信息。输入资料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是否保持设计和开发输入的文件化信息?〇〇〇〇8.3.4设计和开发的控制组织对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a)要实现的结果得到确定;b)实施评审,以评价设计和开发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c)实施验证活动,以确保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d)实施确认活动,以确保形成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预期用途要求;e)对评审或验证和确认活动中确定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f)保留这些活动的文件化信息。注: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具有不同的目的,他们可以按适合组织的方式单独或任意组合进行。检查是否依据策划的安排进行了系统的评审,是否考虑了评审的参加人员。检查评审时是否评价设计和开发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检查评审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评审的结果及任何措施是否予以保存。检查是否按照策划的要求进行了设计和开发的验证,输出是否满足输入的要求。检查是否保留了验证结果及任何措施的记录。检查是否按照策划的要求进行了设计和开发的确认。检查是否保留了确认结果及任何措施的记录。评审时对设计和开发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是否做了评价?评审、验证发现什么问题?提出什么措施?是否安排了对设计和开发的确认?确认的时机是在产品交付或实施前完成吗?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8.3.5设计和开发的输出组织应确保设计和开发的输出:a)满足输入的要求;b)对于产品和服务提供的后续过程是充分的;c)适当时,包含或引用监视和测量要求以及接收准则;d)规定了产品和服务的预期目的以及安全和正常提供所必须的产品和服务的特性。组织应保留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文件化信息。检查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是否能够针对输入进行验证,并在放行前得到批准。检查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是否包括:a)满足输入的要求;b)对于产品和服务提供的后续过程是充分的;c)适当时,包含或引用监视和测量要求以及接收准则;d)规定了产品和服务的预期目的以及安全和正常提供所必须的产品和服务的特性。是否保留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文件化信息。设计和开发输出包括什么资料?是否经过批准?相关部门是否已经获得资料,如原材料要求、生产包装运输流程、检验要求及判定原则等。〇〇〇〇〇8.3.6设计和开发的更改组织应识别、评审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期间或后续过程中对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并进行必要的控制,以确保不会对要求符合性产生不利影响。组织应保持以下方面的文件化信息:a)设计和开发的变更b)评审结果;c)变更的授权;d)为防止产生不利影响而采取的措施。检查是否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识别并保持记录。检查设计与开发的更改是否进行了相应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了批准。检查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评审是否包括了评价更改后对产品组成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或其他影响,并采取措施。检查更改的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是否予以保持。设计与开发的更改是否进行了相应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在实施前得到了批准吗?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评审是否包括了评价更改后对产品组成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或其他影响?采取什么措施?〇〇〇〇〇〇8.4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1总则组织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当以下情况时,组织应确定要应用的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a)外部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纳入组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中;b)由外部供方代表组织直接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和服务;c)组织决定将过程或职能外包,由外部供方提供的过程或过程的一部分。组织应根据外部供方按照规定的要求提供过程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确定和应用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绩效监视和重新评价的准则。组织应保持这些活动和由评价引起的必要措施的文件化信息。检查如何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规定或标准的要求。检查是否制定文件化信息,控制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外部供方。检查是否对外部供方进行了评价;是否建立了“合格外部供方名录”;合格外部供方是否经过了批准。检查对外部供方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是否予以保持。对外部供方是否有评价的流程和要求的文件化信息?对外部供方是否有评价的流程和要求是什么?外部供方包括外包方、运输方等过程、服务的外部合作方吗?评价记录是否保留?〇〇〇〇〇〇〇〇8.4.2控制类型和程度组织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稳定地向顾客交付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没有不利影响。组织应:a)确保将外部提供的过程保持在其质量管理体系控制范围内;b)确定拟对外部供方及其形成的输出实施的控制;c)考虑:1)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持续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潜在影响;2)外部供方实施的控制的有效性。d)确定必要的验证或其他活动,以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检查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通过什么方法进行确认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是符合要求的。检查组织确定并哪些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是否留下记录。是否存在在外部供方处的验证。是否对所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原辅材料等进行了检验?是否对外部提供的过程、服务进行确认?是否保留检验、确认的记录?〇〇〇〇〇〇〇8.4.3外部供方信息在与外部供方沟通前,组织应确保要求的充分性。组织应与外部供方沟通其以下方面的要求:a)将要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b)对下列内容的批准:1)产品和服务;2)方法、过程和设备;3)产品和服务的放行;c)能力,包含所要求的人员资格;d)外部供方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e)组织实施的对外部供方绩效的控制和监视;f)组织或其顾客拟在外部供方现场实施的验证或确认活动。检查采购信息是否表述了拟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适当时是否包括了标准要求的内容。检查如何确保规定的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要求是充分的和适宜的。采购信息是否表述了拟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采购信息是否包括了标准要求的内容?如何确保规定的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要求是充分的和适宜的?〇〇〇〇〇8.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组织应在受控条件下实施生产和服务的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a)获得规定以下内容的文件化信息:1)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或执行的活动的特性2)要达到的结果;b)获得和使用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资源;c)在适当阶段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过程或输出的控制准则及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已得到满足;d)为过程的运行提供适宜的基础设施和质量;e)配备具备能力的人员,包括所要求的资格;f)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形成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组织应对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进行确认和定期再确认;g)采取措施防止人为错误;h)实施产品和服务的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检查是否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了生产、服务的提供。检查受控条件是否包括了标准8.5.1a)-h)的内容。检查是否存在特殊过程(8.5.1f)),是否对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进行确认,确认包括: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记录的要求。检查特殊过程是否进行定期再确认。相关生产、服务人员在需要时如何获得相关要求(如作业指导书等)?特殊过程人员资格是否经过鉴定?特殊过程是否进行了监控?〇〇〇〇〇〇〇8.5.2标识和可追溯性必要时,组织应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输出,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组织应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全过程中,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输出的状态。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组织应控制输出的唯一性标识,并应保持可追溯性所需的文件化信息。检查在产品、服务实现过程中使用哪些方法对产品、服务进行标识。检查针对监视和测量的要求是否识别了产品、服务的状态。检查有无可追溯性要求,是否控制并记录了产品、服务唯一性标识。产品、服务有哪些标识?标识可以表明产品、服务的状态吗?标识、记录可以满足产品、服务的可追溯性要求吗?〇〇〇〇〇〇8.5.3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组织应爱护在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组织应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其使用或构成产品和服务的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若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丢失、损坏或发现其他不适合使用的情况时,组织应报告顾客或外部供方,并保持有关已发生状况的文件化信息。注: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可以包括材料、组件、工具和设备、顾客的场所、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检查有无顾客财产,包括客户的知识产权、个人信息等。检查是否建立文件化信息,对顾客财产进行控制及发生问题的应急预案。检查是否按照要求对顾客财产进行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时,是否向顾客进行报告。检查是否保留记录。公司存在顾客财产吗?公司建立了文件化信息,对顾客财产控制提出规定了吗?公司如何执行规定的?有相关记录吗?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8.5.4防护组织应在生产和服务提供期间对输出进行必要的防护,以确保符合要求。注:防护可以包括标识、搬运、污染控制、包装、贮存、传送或运输以及保护。检查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了哪些防护。检查防护是否包括了标识、搬运、包装、储存和保护。对产品提供了哪些防护?防护包括了哪些项目?〇〇〇〇8.5.5交付后活动组织应满足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交付后活动的要求。在确定所需的交付后活动的程度时,组织应考虑:a)法律法规要求;b)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潜在不期望的后果;c)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用途和预期寿命;d)顾客要求;e)顾客反馈。注:交付后活动可包括诸如担保条件下的措施、合同规定的维护服务、附加服务如回收或最终处置。检查产品、服务是否存在交付后活动的要求。检查是否满足这些要求。产品、服务是否存在交付后活动的要求有哪些?这些要求被满足了吗?〇〇〇〇8.5.6变更的控制组织应对生产或服务提供的变更进行评审和必要的控制,以确保与要求的持续符合性。组织应保持描述变更的评审结果、有权变更的人员以及评审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文件化信息。检查是否制定文件化信息,规定变更的评审结果、有权变更的人员以及评审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检查是否在执行,是否保留记录。是否规定了变更的有关流程?是否按照规定的流程执行?〇〇〇〇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组织应在适当阶段实施策划的安排,以验证产品和服务要求已得到满足。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服务。组织应保持产品和服务放行的文件化信息,文件化信息应包括:a)符合接受准则的证据;b)有权放行人员的可追溯性。检查产品、服务的监视和测量是否依据策划的安排。检查监视和测量记录是否符合接收准则。检查是否指明有权放行产品、服务的人员。检查检验员能力确认。检查有无特采、让步放行的规定,放行前是否得到有关人员的批准。是否安排了产品、服务的监视和测量?监视和测量记录是否符合接收准则?是否指明有权放行产品、服务的人员?检验员能力确认是否进行?有无特采、让步放行的规定,放行前是否得到有关人员的批准?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8.7.1组织应确保不符合要求的输出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组织应根据不合格的性质及其对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这也适用于产品交付后、服务提供期间或之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和服务。组织应通过以下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的输出:a)纠正;b)隔离、遏制、召回或暂停提供产品和服务;c)告知顾客;d)获得让步接收的授权。当不合格的输出得到纠正时,应验证与要求的符合性。8.7.2组织应保持以下方面的文件化信息:a)描述不合格;b)描述所采取的措施;c)描述所获得的让步;d)规定决定有关不合格的措施的权限人员的标识。检查不合格产品、服务及不合格产品、服务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是否有文件化信息予以规定。检查处置的方法有哪些。检查是否保持了不合格产品、服务的性质及随后采取措施的记录。检查是否保持了批准的让步记录。检查不合格产品、服务得到纠正后是否对其进行再次验证。检查在交付后发现的不合格,是否采取了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不合格产品、服务及不合格产品、服务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是否有文件化信息予以规定?检查处置的方法有哪些?是否保持了不合格产品、服务的性质及随后采取措施的记录?是否保持了批准的让步记录?不合格产品、服务得到纠正后是否对其进行再次验证?在交付后发现的不合格,是否采取了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组织应确定:a)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b)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以确保有效的结果;c)实施监视和测量的时机;d)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的结果的时机。组织应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结果的证据。检查是否策划并实施了以下方面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证实产品、服务的符合性;确保QMS的符合性;改进QMS的有效性。检查是否确定相应的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是否策划并实施了以下方面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证实产品、服务的符合性;确保QMS的符合性;改进QMS的有效性?是否确定相应的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〇〇〇〇9.1.2顾客满意组织应监视顾客对其要求和期望得到满足的程度的感受。组织应确定获取、监视和评审该信息的方法。注:监视顾客感受的示例可以包括顾客调查、顾客对已交付产品或服务的反馈、顾客交流会议、市场占有率分析、赞扬、索赔担保和经销商报告。检查是否对顾客满意度进行测量,所用的方法是否能够反映顾客真实的感受。是否定期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的?能够反应顾客真实的感受吗?〇〇〇〇9.1.3分析和评价组织应分析、评价来自监视和测量的适当数据和信息。应将分析结果用于评价:a)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b)顾客满意程度;c)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d)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e)所采取的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的有效性;f)外部供方的绩效;g)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注:分析数据的方法可以包括统计技术。检查是否确定、收集和分析了哪些数据以证实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检查是否寻找改进体系有效性的机会。确定、收集和分析了哪些数据以证实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是否寻找改进体系有效性的机会?〇〇〇〇9.2内部审核9.2.1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a)符合:1)组织对其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2)本标准的要求;b)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9.2.2组织应:a)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包括审核的频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和报告编制,审核方案应考虑有关过程的重要性、影响组织的变化和以往审核的结果;b)确定每次审核的准则和范围;c)选择审核员和实施审核,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d)确保将审核结果报告给有关管理者;e)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f)保持文件化信息,作为审核方案实施和审核结果的证据。注:见ISO19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检查组织是否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文件化信息。检查是否根据文件化信息的要求编制了审核计划(方案)检查是否定期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否指定(任命)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审核活动是否按文件化信息和方案(计划)进行,审核结果能否判定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检查质量审核报告书检查审核员的选择和对审核的实施是否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程序中是否包含审核的范围、频次、计划、方法以及实施审核、报告结果的职责与要求?方案是否明确了审核目的、范围和审核准则?被审核的部门及有关责任人?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和优先事项?明确参照文件?现场审核的预定日期和场所?审核组成员姓名?日程表(含与管理者交流的会议)?质量审核报告书的内容、发布时间及发放范围?对文件保存的要求事项?是否制定了年度质量内审计划?计划是否经管理层批准?计划是否发给有关方面(被审核部门、审核组及管理者)?是否按计划实施了审核?内审员是否经过培训?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审核组能否独立地进行审核?能否保持公正?审核是否全面,是否覆盖了所有要素和所有部门?审核是否抓住了关键环节(部门、设备、活动)和重要质量要素?审核用检查表是否充分、符合要求?是否按文件化信息进行,是否符合审核原则?是否由与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生态园区沉降监测与可持续发展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瓷砖品牌形象设计与广告投放合同3篇
- 2024石料运输合同违约责任范本3篇
- 2025年度政府机构公务出差协议书模板4篇
- 2025年度智慧家居SAAS解决方案销售服务合同3篇
- 2024版个人之间借款合同书
- 2025年度幼儿园厨房设备租赁及运营管理合同4篇
- 2024门窗行业绿色认证与环保评估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设备品牌代理授权合同协议4篇
- 2025年度智能交通系统出资股东协议范本4篇
- 电子烟研发合作合同
- GB/T 15568-2024通用型片状模塑料(SMC)
-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 2024政务服务综合窗口人员能力与服务规范考试试题
- 第十五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化工总控工)考试题库-下(判断题)
- 满意度测评管理制度
- 羊肉购销合同范本
- 2024五年级下册语文组词表
- 2024 smart社区运营全案服务项目
- JT∕T 1477-2023 系列2集装箱 角件
- JT-T-566-2004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