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媒体新闻报道风格之比较_第1页
英美媒体新闻报道风格之比较_第2页
英美媒体新闻报道风格之比较_第3页
英美媒体新闻报道风格之比较_第4页
英美媒体新闻报道风格之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美媒体新闻报道风格之比较

英美是当今世界新闻业发展最强盛、最富盛誉的两个大国,英国赫赫有名的“舰队街”、世界上最大的报纸生产基地沃坪、美国享誉世界的“普利策新闻奖”、世界最大的通讯社美联社、因秉持客观公正报道而闻名遐迩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无不隶属于这两大国的门下。英国和美国的媒体更是代表了西方媒体的精髓,英国是近代报业的发源地,美国媒体更加是代表了当今世界新闻传播业的前沿。同属西方新闻世界的英美媒体在新闻的选择和制作上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但也因着不同的文化与历史,以及对新闻本身的不同理解,而表现出种种的不同。本论文就是在这苍茫海域中撷取其中的一朵浪花:英美媒体新闻报道风格上的异同。

[关键词]:

“客观”报道无冕之王新闻娱乐化

引言

2006年3月8日,两个很受欢迎的中国媒体人博客——《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晓峰的“按摩乳”和中国博客圈中的著名娱乐记者袁蕾的“奶猪”,突然变成空白页,上面只能看到一行字:“因为众所周知不可抗拒的原因,本博客暂时关闭。”而其中所指的“众所周知的原因”其实只是“三八国际妇女节”,但一位路透社记者却把这与我国正在进行中的两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随即便向全世界发布了:中国两个言辞大胆的博客“按摩乳”和“奶猪”被政府下令关闭,这是中国在控制整肃互联网的新一轮行动,尤其目前两会期间。于是,西方各大新闻媒体如BBC、“美国之音”等,也都一窝蜂地跟进报道1。

这所谓的“中国博客门”(ChinaBlogGate)事件虽然是西方媒体“自摆乌龙”,大名鼎鼎的路透社连“查证新闻事实”这个基本功都没有做,就向全世界发布了假新闻。但身为一个中国人却怎么也乐不起来,为什么西方媒体对中国负面报道的炮制是如此迅速而不假思索?是不是中国的“媒介外交”做的不够到位?《新共和》的国际版主编约瑟华•科伦兹克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我们可以失去数百万的收入,但是有一点我们决不放弃,那就是影响政策2。”我们的媒体在对外报道和宣传本国文化上确实有些不够周到,不该等到西方媒体已经把中国的形象做了定势之后,才想着如何改变这种误解和歪曲。

美国总统布什可谓利用媒介运筹“公共外交”的专家,2006年7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和《人物》杂志的记者、白宫的工作人员一起度过自己的60大寿,即拉拢了媒体又很好的塑造了自己亲民的政治形象。公共外交是政府影响海外公众和舆论的一种手段,这种软力量在整个世界舞台能够发挥武装力量、经济手段和精英外交所无法发挥的作用3。

如果说英美媒体恶搞的“中国博客门”事件本身,是对英美媒体对华的不实报道敲响了警钟,那这又何尝不是对我国目前新闻报道态势的预可见,路透社一贯是秉承“迅速、准确、客观、公正”原则的,所发表的新闻报道简明、清晰,自成风格,在世界新闻领域都极富盛名。

1.3以BBC为例

有媒体称BBC是“吃着皇粮数落政府”的特殊机构。历史上,曾有英国内阁官员大骂,BBC是“激进左派的温床”、“狭隘的保守派恐龙”等等。

BBC历史上几次关键场合,都曾采取与政府不尽相同的立场,包括丘吉尔的收购计划,对苏伊士运河战争的报道与马岛争端上,最终都化险为夷。最激烈的一次是2003年科学家凯利之死,尽管BBC一直监守“保护消息来源”的原则。但凯利的死仍然掀起了BBC历史上最大的风波。

事后BBC公开道歉。但BBC同时认为,正是这一事件使人们深思,一个强大而独立的BBC正是英国的长期价值所在1。

可见,BBC并不会因此而偃旗息鼓。《纽约时报》报道了BBC的一个独特现象,BBC的节目组可以就这次BBC危机2采访其总经理,并就此提出难题。由于BBC的新闻理念中坚持公正和平衡的报道,它对自己引发的新闻也不会回避不报。BBC的广播原则一向是“有利于大众”,财政来源绝不依赖商业广告。正是因为在财政和制作理念上都离不开一个“公”字,它的新闻品格就很高,地位也非常的独立。

1.4对华报道的态度和取向

近年来英国媒体对中国的发展有了较客观的认识,并倾向于承认中国的发展,英国《泰晤士报》于2005年初发表的一篇题为《这是中国的世纪》的文章,可以说很好体现了这种观点。

相比较其他西方媒介而言,英国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能秉持中立态度的较多,这一方面与其向来的均衡报道理念有关,另一方面也表明英媒体已逐渐认识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蓬勃的发展势头。

第二章美国媒体新闻报道风格简析

2.1以《纽约时报》为例

《纽约时报》自1851年创刊开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罢工以及多次的家族危机,历经百年,长盛不衰。1912年4月,因报道“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声誉鹊起。而且以其客观严谨的报道态度,庄重凝练的大家风范,赢得了“档案纪录报”的美誉。该报还有一句被浓缩了的编辑方针,置于报头左侧:刊载一切适于刊印的新闻。举世闻名。

2005年12月16日,《纽约时报》首先披露了“窃听门事件1”。报道称,在“9•11”事件发生后几个月,布什曾秘密授权在未经法庭许可的情况下,在美国境内监听国际长途电话和偷阅电子邮件,以收集恐怖活动的证据。

对此,布什政府极力开脱,称监听计划合法、合宪。媒体这一行为等于给敌人通风报信,无视公共安全,应该受到谴责,甚至应该负法律责任。

新闻自由在美国宪法中占据中心地位,但涉及到政府的内政外交,这所谓的“新闻自由”便失去了原有的色彩。《纽约时报》表示:我们坚决拥护新闻自由这一原则,哪怕在这个过程当中,会被打上“不爱国”的标记2。

《纽约时报》无疑是美国人心目中的“第一”,但这主要源于其大受欢迎的讣闻报道,铺天盖地的超长报道,以及别出心裁的纠错更正制度。“窃听门”事件只是让美国所谓的“新闻自由”稍稍的见了些阳光。

2.2以美联社为例

作为美国新闻业的供稿支柱,美联社一向以报道特写类新闻和突发性新闻见长。报道内容丰富全面,包罗万象。

在美联社的文化中,消息汇集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对某些人来说新闻报道就好比是呼吸——必不可少,但绝非是那般复杂或有趣1。

“胡锦涛穿着黑色西服,看上去比他2002年就任国家主席时放松许多。他神色愉快,从不失态……在西雅图,他对比尔盖茨说:‘我每天都在使用微软的操作系统’……在华盛顿,他更像一个强硬但开放的领导人……在耶鲁,他用诗歌般的语言说,中国的发展依赖人民,也服务于人民2。”

这是今年年初,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美联社的一篇稿子。一方面体现了美联社在报道国家政要时的独特角度,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其中的娱乐化、亲民、迎合广大受众口味的风格。

2.3以CNN为例

CNN,全称为Cablenewsnetwork(有线电视新闻网),是美国最大的专门播送新闻的电视公司,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国际电视频道。

2006年1月14日,美国有线新闻网(CNN)驻德黑兰记者因误译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的讲话“伊朗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这样的权利是不可剥夺的”为“拥有核武器是伊朗不可剥夺的权利”而造成重大政治错误,从而被禁止在伊朗从事新闻采访活动,CNN总部为此向伊朗表示道歉3。

CNN在提供最新消息上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新闻的准确性、严谨性上略显不足。

2.4对华报道的态度和取向

我想大家是不是都还记得被诬为“中国核间谍”的美国华裔科学家李文和诉美国能源部、司法部“侵犯个人隐私”一案?

虽然这个案子最终达成和解——美国能源部、司法部,以及可能被连带的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和美国广播公司,共向李文和赔偿160万美元,开了美国主流媒体因“新闻来源保密权”而向受害人高额赔偿的先例。其中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是惟一未能与李文和达成和解协议的主流媒体。CNN发表声明说:“我们不知道向李文和赔偿的做法是否合适,所以我们不同意和解1。”CNN还表示,它已经为托马斯与李文和官司掏了100万美元的律师费,因此一定要把官司“打到底”。其实这很能说明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态度:五大媒体坚称:“报道没有问题”。五大媒体所属的公司就与李文和庭外和解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说,它们之所以同意支付李文和赔偿金,为的是避免记者被判入狱,而更重要的是保护“新闻来源”。

倘若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没有偏见,这么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我们的科学家,含冤入狱6年半,竟换不回美国媒体一句诚恳的道歉?

第三章英美媒体新闻报道风格的相同之处

3.1重拳出击,全方位突出

世界杯是全世界球迷的节日。英美主流媒体借助他们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人力资源,打造了一支支“报道铁军”,杰出的运作能力一览无余。不仅在报道篇幅和版面上,乃至其报道的深度、广度以及分析性、解释性和人物传记性报道都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以2006年世界杯报道为例:

n版面特点:篇幅大:整版、专版、巨幅赛事照片。

n调查性体育新闻报道:在各场赛事进程中,英美媒体都会就双方球队以往的赛绩以及双方球员组成进行的逐一介绍,体现出了媒体细致深入的调查。

n更多场外的信息:对休息室、会议室、餐厅、球场、草皮的描述;赛前的战术、阵容分析和赛后分析评论;

n对细节的关注:裁判有争议的判罚、球员的恶意违规、球迷的狂热反应、警方的严阵以待、球赛的门票问题以及赛事收视率等等事无俱细。

总之,英美主流媒体的报道风格有其一致性,如尚趣味、求客观、重深度、追效应。以上虽是对体育新闻的报道风格,但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出英美媒体对于新闻角度上和立场上的倾向,那就是对重大新闻,新闻价值大的新闻报道,不遗余力,重拳出击,全方位突出。

3.2擅长运用“客观报道”

西方媒体一直标榜所谓的“客观报道”:不偏不倚、纯客观报道、无任何主观倾向性。但事实上新闻报道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产物。任何一个新闻成品的出炉,都需要经过新闻记者的采访和写作,编辑的修改、配照片、拟标题等工序。这样一来,客观事实难免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是英美媒体灾难报道的一次集中演练。

《时代》周刊:黑色封面极具视觉冲击力,标题引自德莱塞的著名的长篇小说《美国悲剧》,内文的一篇《后果》叩问当局:政府都在干什么,纳税款都到了哪儿;《新闻周刊》:一个黑人母亲抱着两个孩子让读者直击飓风灾难里的百姓,题目“为美国祈祷”直指报道的亲民走向,内文《失落的城市》着重描写灾难的前前后后以及灾后重建工作;英国《经济学家》则把飓风掠过的地带形容为“沉寂的城市1”。

不需要更多的评论声音,画面和对真实场景的再现说明一切,很多叩问是潜在的,无声的。

英美媒体运用细心挑选、剪裁过的“事实”,包括引语、细节背景材料的提供,很好的掩饰了新闻的主观倾向性,给读者以亲临新闻现场的感受,将已经被媒体精心摆布的新闻当成了最纯粹的“客观报道”。

3.3标榜“第四权力”,“无冕之王”

一直以来,英美媒体对“新闻自由”旗号的追逐都不遗余力。“无冕之王”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当时,《泰晤士报》被称为英国上流社会的舆论权威,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就称这些报纸主笔是“无冕之王”。后来,西方新闻界泛指记者为“无冕之王”,认为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众人之上的特殊地位。

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发生马岛战争的时候,BBC因为在报道中偏袒战争对手阿根廷而遭到“铁娘子”撒切尔的强烈谴责;1991年海湾战争中,BBC由于偏袒伊拉克,被人们称为“巴格达广播公司”;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BBC又因为偏袒前南斯拉夫被戏称为“贝尔格莱德广播公司1。最严重的要算BBC对爱尔兰各派冲突的系列报道,当时英国工党首相威尔森据报甚至威胁将对BBC当时在1970年代的报道提出法律限制。

伦敦城市大学新闻系主任罗德•艾伦表示:“比起其他任何事情来说,每个(英国)政治家都更想驾驭BBC2。”

“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为了抓住本•拉登,即将攻打阿富汗。此时的美国之音不顾政府的劝阻,坚持播出阿富汗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的讲话录音,对美国政府的战争动员造成了负面影响,为了惩戒美国之音,政府削减了它的经费,撤消了台长,就连主管美国之音的广播局长也受到牵连3。

英美高调谈论的“新闻自由”却屡屡触礁,这一方面体现出英美媒体对于“第四权力”的不懈争取,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英美政府对所谓“无冕之王”的虚伪认定。在新闻自由与政府利益相冲突的情况下,媒体的报道终究是无法“自由”的。

3.4新闻报道风格渐趋“软化”

软化历程

1981年,新闻集团的鲁珀特·默多克以1200万英镑收购《泰晤士报》后,曾一再强调自己不会干涉报纸的编辑方针,不降低其历史积淀的品质和风格,但《泰晤士报》仍发生巨大变化:在编辑风格上,图片新闻更多,社会新闻的比例在加大;在政治倾向上,出现了亲美国政府的趋势。这个“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也不忠实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装备,传媒业的硬件越来越‘硬’,但与此同时,传媒的内容却越来越软了4。

一些新闻批评家抱怨说:“真正的新闻被‘非新闻’或‘软新闻’排挤出去,然而看来这些被称为‘生活方式’的报道将保持着或增加了它们的新的声誉,她们拥有新闻最重要的素质——影响力1。”

标志性事件:

因为一度坚持严肃的风格而拒绝使用彩色印刷,被人们戏称为“灰色贵妇”的《纽约时报》也于2006年7月18日宣布:其版面宽度将从现在的13.5英寸缩小到12英寸(1英寸=2.54厘米),即宽度缩小了约3.8厘米。

2003年到2004年期间,英国《独立报》与《泰晤士报》发行量锐减,减少多少?分别是50%和24%——如果是炒股的话,这个负增长足够某些人去跳楼了。两报瘦身运动之后,版面规格缩减,发行量回增,“报纸变小,生意就好”——这就是报业的key,《纽约时报》并不是弄潮儿,它是在赶末班车2。

报纸变小对美国人来说有一道心理上的屏障。连英国的大报在瘦身之后也不会称自己为“小报”(tabloid),而是用“紧凑”(compact)一词。“小报”一词听起来档次比较低,散发着血腥、色情、饕餮的气息。“紧凑”则让人们想到迷你奔驰车,迷你美洲虎攻击机。

小结:

综上所述,英美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或者新闻价值高的新闻事件时,会运用报纸版面上的大标题、粗字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