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1页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2页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3页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4页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人口增长背

⁠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

速增长。影

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

,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越来越多的

⁠走出家

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也为

⁠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工业革命

劳动力

农业

生产

妇女

社会地位

2.大众教育背

景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

⁠的需要,欧美主要国家

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概

况19世纪初,

⁠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

校、

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

⁠通过法

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

儿童实行

⁠。意

义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国家的

⁠水平,促进了社

会发展。工业化发展

德国

大学

法国

免费义务教育

大众文化

3.城市化(1)

概况:工业革命开始后,

⁠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

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2)

发展:起初,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

⁠,城市的环境很差。

⁠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

立起来。农村人口

规划

19世纪中期

4.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1)

环境污染严重:工厂排放大量的

⁠,严重污染了大

气和河流,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2)

社会矛盾激化:

⁠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

裕;广大

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随着

⁠日趋尖

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废气和废水

资本家

工人

社会矛盾

一、

单项选择题1.1750—1850年,欧洲的人口从1.4亿增加到2.66亿,到1900年已超过4

亿。这主要是由于(

C

)A.欧洲城市扩大与发展B.欧洲开放的移民政策C.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欧洲殖民扩张的加强C12345672.19世纪末期,美国《时尚》服装杂志向女性推介宽松的灯笼裤(如

图),这种裤子以它的创始人阿米莉亚·布卢默的名字命名,也被称为“理性服装”。灯笼裤的问世反映了(

C

)A.男女平等的社会风貌B.古典复古风格的流行C.女性生活方式的变化D.战争影响民众的生活C12345673.19世纪初,这个国家推行教育改革,建立了由“初等+中等+大学”

三级学校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这个国家”是(

C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C12345674.1870年前后,英格兰的剧院数量差不多有200家,其中伦敦有44家、

利物浦有9家、曼彻斯特有3家。音乐厅的数量也迅猛增长。这反映出当

时的英国(

B

)A.电力照明已经普及B.城市化进展显著加快C.贫富差距基本消除D.工人生活条件迅速改善B12345675.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

类大规模地开发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

力,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这主要反映了科技革命(

D

)A.改善了人们的生活B.扩大了贫富差距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D12345676.如图反映的内容是(

D

)A.工业比重的增加B.贫富分化的加剧C.环境污染的问题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D1234567二、

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英国工业的蓬勃发展,童工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他们的处

境也在恶化。19世纪英国国会立法,限制童工每天的劳动时间,并强制

工厂主为童工提供一定时间的教育。工厂主对兴办童工学校态度不同。

有人视儿童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对办学敷衍了事。有人热心办学,声

称教育有助于儿童养成守时、服从纪律和勤勉的品质,“一条接近普遍

的规律是最好的工人源于那些优良的教育”,把教育权控制在自己手中

是抵抗工人激进主义暴动的有效形式。——摘编自刘静茹《十九世纪英国工厂学校研究》1234567(1)

根据材料一,说说19世纪英国工厂主为什么办学教育童工。遵守法律规定;兴办教育有利于儿童成长为合格的工人;缓和社会矛

盾,降低工人激进暴动的可能性。1234567材料二

在中世纪欧洲,妇女作为丈夫的助手,始终是丈夫在家里的代

理人。……然而,工业化是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的。随着教育的普及、

科学的传播,以及劳动妇女在生产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妇女重返社会

的愿望就逐渐萌发了……——摘编自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2)

根据材料二,写出近代以来欧洲妇女地位发生的变化,并说明产

生这些变化的社会条件。变化:从家庭走向社会。

社会条件:工业革命的开展、教育的普及、

科学的传播、劳动妇女在生产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1234567材料三

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过一段话:“这是

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

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

所有。”1234567不是。工业革命使贫富分化加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