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模拟考试
化学(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
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135.5Fe56Mn55Ba137
一、选择题
1.化学与生活、科技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20年3月9日,发射了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其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一
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B.白葡萄酒含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通常添加微量SO2的目的是防止营养成分被氧
化
C.酒精与84消毒液混合,可增强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效果
D.《新修本草》中有关于“青矶”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瑙璃……
烧之赤色……”这里的赤色是析出了Cu单质
【答案】B
【解析】A.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高纯度单质硅,是无机材料,A错误;B.二氧化硫具
有还原性,可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B正确;C.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有强氧化
性,乙醇有还原性,二者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毒Cb,不仅降低消毒效果,还可能
引发中毒,C错误;D.“青矶”即为绿矶,化学式为FeSO4fhO,烧之赤色,赤色是FezCh,
D错误;答案选B。
2.近年来高铁酸钾(K?FeC)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铳酸
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
酸钾受热易分解,在198℃以下是稳定的。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
①蛋白质的变性②氧化还原反应③胶体聚沉④盐类水解⑤焰色反应⑥蛋白质
的盐析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⑤⑥
【答案】A
【解析】高铁酸钾(KzFeOQ中的Fe为+6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还原后生成
的+3价铁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铁为氢氧化铁胶体,可使胶体聚沉,综上所述,涉及的
变化过程有①②③④,答案为A。
3.下列除杂质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C02中有少量的SO2——通入酸性高铳酸钾溶液洗气后再干燥
B.NaCl溶液中有少量的Na2s04——加过量的BaCb溶液后再过滤
C.N0中有少量的NCh——加水洗涤后再干燥
D.除去Na2cCh固体中少量的NaHCCh——加热
【答案】B
【解析】A.SO2具有还原性,可与高镒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硫酸,干
燥后可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故A正确;B.加过量的BaCb引入新的杂质,不符合除
杂原则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钢,故B错误;C.NCh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然后再干
燥,可以达到目的,故C正确;D.NaHCCh不稳定,受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可以达到提纯的目的,故D正确;故正确选项B。
4.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谷物发酵酿造食醋B.大气中NCh参与酸雨形成
C.含氯消毒剂用于环境消毒D.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
【答案】D
【解析】A.涉及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氧化成乙醇,乙醇氧化成乙酸,涉及氧化还
原反应,A不选;B.NCh与水反应有HN03产生,因此NCh参与了硝酸型酸雨的形成,涉
及氧化还原反应,B不选。C.利用含氯消毒剂的强氧化性消毒杀菌,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不选;B.N02与水反应有HN03产生,因此NCh参与了硝酸型酸雨的形成,涉及氧化还
原反应,B不选。D.小苏打即NaHCCh,NaHCCh受热分解产生无毒的CCh,因此可用小
苏打作食品膨松剂,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符合题意;答案选D。
5.我国科学家使用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
CO(g)+H2O(g)=CO2(g)+H2(g)AH<0,在低温下获得较高反应速率,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
A.图中催化剂未参与反应,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B.过程I、过程H只断裂O—H键,无新化学键形成
C.在该反应过程中,实际消耗了2个H2O分子,断裂了2个O—H键
D.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提高了反应速率
【答案】C
【解析】A.根据图示,催化剂表面上看未参加反应,实际上起催化和吸附作用,在反应
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A正确;B.过程I只断裂1个O—H键,过程H又断裂1个
O—H键;没有新化学键形成,故B正确;C.根据图示,实际消耗了1个H2O分子,断裂
了2个O—H键,故C错误;D.催化剂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成千上万倍的加快了反应
速率,故D正确;故选:Co
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0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O.INA
B.在密闭容器中加入LOmolSCh和0.5molC)2,充分反应后可得SCh分子数为NA
C.ILO.lmol-L-1NaHCCh溶液中含有O.INA个HCO-3
D.常温常压下,22.4L的N02和C02的混合气体含有2NA个0原子
【答案】A
【解析】A.2.3gNa的物质的量为O.lmoL不管Na与。2反应的产物是Na2O>Na2O2,
还是二者的混合物,Na都由0价升高到+1价,所以失去的电子数为O.IHIOIXIXNAR.INA,
A正确;B.在密闭容器中,S02和0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LOmolS02和0.5molCh充
分反应,生成SO3的物质的量小于Imol,分子数小于NA,B不正确;C.由于在水溶液中,
HC0-3会发生水解和电离,所以ILO.lmoLLNaHCCh溶液中含有HC0-3数目小于GANA,
C不正确;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22.4L的NO2、CCh混合气体的
物质的量小于Imol,所以含有的0原子数小于2NA,D不正确;故选A。
7.2,4-二羟甲基苯酚结构如右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H
。盟H
A.可使FeCb溶液显紫色
B.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C.分子式为CsHnOs
D.Imol该物质与NaOH反应时,最多可消耗3moiNaOH
【答案】A
【解析】A.因为2,4-二羟甲基苯酚结构中含有酚羟基,故其可使FeCb溶液显紫色,
故A正确;B.结构相似,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才可以称为同系
物,故2,4-二羟甲基苯酚与苯酚不能称为同系物,故B错误;C.从结构简式看,其分子
式为CsHioCh;故C错误;D.因为结构中只有酚羟基与NaOH反应,所以Imol该物质与
NaOH反应时,最多可消耗ImolNaOH,故D错误;答案为A。
8.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干冰作镁粉爆炸时的灭火剂
B.ECMO人工肺利用了半透膜的原理,血浆与氧气均不能通过半透膜
C.雾、鸡蛋清溶液、石灰乳、食盐水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雾
D.焊接废旧钢材前,分别用饱和Na2cCh溶液和NH4cl溶液处理焊点
【答案】D
【解析】A.Mg能在C02中燃烧,所以不能用干冰作镁粉爆炸时的灭火剂,故A错误;
B.ECMO人工肺利用了半透膜的原理,血浆是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氧气不是胶体,能通
过半透膜,故B错误;C.雾、鸡蛋清溶液属于胶体,石灰乳属于浊液,食盐水属于溶液,
所以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食盐水,故C错误;D.焊接废旧钢材前,用饱和Na2c03溶
液去除焊点表面的油污,用饱和NH4cl溶液去除焊点表面的铁锈,故D正确;故答案:D。
9.下列微粒能大量共存且加入少量试剂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选项离子组试齐离子方程式
无色溶液中:Na\NH+4、S2-、
2+
A盐酸S+SO2-3+6H=2S;+3H2O
SO2-3
新制氯水中:Mg2+、Fe3\C「、
BKIci2+2r=i2+2cr
SO2-4
天然气中:CH4、N2、CO2除去
3+22+
CFeCl3溶液2Fe+S-=2Fe+S;
H2s
NaHCCh溶液中:AP+、
2+
DBaChBa+SO2-4=BaSO4;
Mg2+、SO2-4,Cl
【答案】B
【解析】Na+、NH+4、S2-、SO2-3之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加入盐酸后发生反应:
2s2-+SO2-3+6
H+=3SJ+3H2O,A错误;B.新制氯水中含有氯气和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Cb氧化性大于
Fe3+,力口入KI后的离子反应为:Ch+2r=I2+2Cr,B正确;C.H2s与FeCb溶液的离子方程
式:2Fe3++H2s=2Fe2++S|+2H+,C错误;D.Al3\HCO-3发生反应,在NaHCCh溶液中不
能大量共存,D错误;故答案为:B„
10.用下列两种途径制取H2sO4,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途径①:S浓HN。3H2so4
0202H2O
途径②:SSO2SO3H2so4
A.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较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因为途径②比途径①的污染相对
较小且原子利用率较高
B.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ImolH2s04,理论上各消耗ImolS,各转移6moi电子
C.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D.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的浓度来提高S02的转化率
【答案】c
【解析】A.途径①S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硫酸、二氧化氮和水,有副产物二氧化氮,而且
二氧化氮会污染大气,所以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且原子利用率
较高,故A正确;B.途径①和②都是由S来制备H2so4,S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6价,
制取ImolH2s04,理论上各消耗ImolS,各转移6moi故B正确;C.S与浓硝酸反应
生成硫酸、二氧化氮和水,该反应中只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不体现酸性,故C错误;
D.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所以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
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02浓度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故D正确;故选C。
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如下图,为验证牺牲阳极的阴
极保护,向Fe电极附近的溶
铁电极表面
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在该原电池
A生
znOFe中Fe作负极
成蓝色沉淀
酸化的3%ZaCI
溶液
常温下,将打磨后的常温下铝与浓硝
B无明显现象
铝片放入浓硝酸中酸不反应
向装有X溶液的试管中滴入
C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无明显现象X溶液中无NH+4
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向Na2c03溶液中逐滴滴入同电离常数:
D浓度、同体积的水杨酸无气体产生Ki(碳酸)>冷(水杨
(:X/溶液酸)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中被保护的Fe电极是正极,Zn电极是负
极,不会产生Fe2+,滴加K3[Fe(CN)6]溶液不会有蓝色沉淀现象出现,故A错误;B.铝在浓
硝酸中会钝化,没有明显现象,但钝化不是不反应,而是铝在浓硝酸中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
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内部金属继续反应,故B错误;C.滴入稀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
生成一水合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没有明显现象,但原溶液中可能含有
镂根离子,故C错误;D.向Na2c03溶液中逐滴滴入同浓度、同体积的水杨酸(|匚,二cu)
溶液,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水杨酸和Na2cCh不能反应生成碳酸,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碳酸的酸性大于水杨酸,即电离常数:Ki(碳酸)〉心(水杨酸),故D正确;故选D。
12.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其中W元素的一种单质在自然界硬度最大;X的原子
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Z单质的水溶
液具有漂白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在同主族中最低
B.工业上用电解熔融Y的氧化物的方法冶炼金属Y
C.将X单质投入到CuSO4溶液中,生成紫红色固体
D.将W的最高价氧化物通入NazSiC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非金属性:W>Si
【答案】C
【解析】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其中W元素的一种单质在自然界硬度最大,为
金刚石,W为C元素;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X为Na元素;Y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Y为A1元素;Z单质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Z为C1元素,C1
为卤族元素,其中HF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比氯化氢高,澳化氢和碘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
比氯化氢大,沸点比氯化氢高,氯化氢的沸点在同主族中最低,故A正确;铝为活泼金属,
由于熔融的氯化铝不导电,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金属铝,故B正确;将钠投
入到CuSO4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
不能生成紫红色固体铜,故C错误;W的最高价氧化物为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通入Na2SiO3
溶液,生成硅酸白色沉淀,说明非金属性:C>Si,故D正确。
13.通过氢化反应制得的1-丁醇中混有少量正丁醛,为纯化1-丁醇,某研究小组查阅文献
知:①R-CH0+NaHS03(饱和)-RCH(0H)S03Nab②沸点:乙醛34℃,1-丁醇118℃结
合上述信息,小组同学设计如下提纯路线:
国r—=至-|过量k试剂〔画]百乙醛画商回----图--M下gSCXt固近体|-卜--液--体--混--合-物-I三封-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剂1为饱和NaHSCh溶液
B.操作①~操作④依次为:溶解、分液、过滤、蒸储
C.MgSCU固体的作用是吸收有机层中少量水分
D.操作②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向粗品中加入饱和亚硫酸溶液与正丁醛反应生成难溶的
RCH(OH)SO3Na,过滤得到1-丁醇和饱和亚硫酸溶液的混合物;向溶液中加乙酸萃取最后分
液得到有机层和无机层;向有机层中加入硫酸镁干燥后再过滤得到1-丁醇和乙酸的混合物,
最后利用蒸储发将1-丁醇从乙酸中分离出来。A.由分析可知试剂1为饱和的亚硫酸钠溶液,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A不选;B.操作①~操作④依次为:过滤、分液、过滤、蒸储。符
合题意,故选B;C.无水硫酸镁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则用MgSCU固体吸收有机层中少量水
分,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C不选;D.由分析可知操作②为分液,所需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分液漏斗和烧杯,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D不选。答案选B。
14.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三元电池已经成为趋势,银、钻、镒三元材料通常可以表示为
LiNixCoyMnzO2,其中银、钻、锦3种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分别是+2、+3和+4,且x+y+z=l。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NixCoyMnzCh+6C=Lii_aNixCoyMnzO2+LiaC6,其电池工作原理如
图所示,两极之间有一个允许特定离子X通过的隔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允许离子X通过的隔膜属于阳离子交换膜
B.充电时,A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Lii_aNixCoyMnzO2+aLi++ae「=LiNixCoyMnzO2
D.充电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mol,则B极质量增加1.4g
【答案】D
【解析】根据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LiNixCoyMnzO2+6C=Li-aNixCoyMnzCh+LiaC6可知,放
电时负极的反应式为:LiaC6-ae「=6C+aLi+,正极反应式为Lii-
+
aNixCoyMnzO2+aLi+ae=LiNixCoyMnzO2,将放电时负极、正极反应式左右颠倒,即分别得到
充电时阴、阳极反应式。A.放电时,A为负极、B为正极,Li+向正极移动,则X为Li+,
则允许离子X通过的隔膜属于阳离子交换膜,A说法正确;B.分析可知,充电时,A为阴
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B说法正确;C.分析可知,放电时,正极得电
子,反应式为Li-aNixCoyMnzO2+aLi++ae-=LiNixCoyMnzO2,C说法正确;D.充电时,转移
的电子数为0.2mol,B极的锂离子向A极移动,所以B极质量减小,A极质量增加,且转
移0.2mol锂离子,A极的质量增加1.4g,D说法错误;答案为D。
15.在两个固定体积均为1L密闭容器中以不同的氢碳比喘、充入H2和CO2,在一定条
n(CO2)
件下发生反应:2cCh(g)+6H2(g)=C2H4(g)+4H2O(g)AHOC02的平衡转化率a(CC>2)与温
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J
A.该反应在常温下不可能自发进行
B.X的氢碳比X>2.0,在氢碳比为2.0时Q点v逆(H2)>P点v逆(H2)
C.若起始时CO2、Hz浓度分别为0.5mol/L、1.0mol/L,则可得P点对应温度的平衡常数
的值为512
D.向处于P点状态的容器中,按2:4:1:4的比例再充入CO2、氐、C2H4、H2O,再
次平衡后a(CC)2)减小
【答案】C
【解析】A.由图象可知温度升高CO2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
由AS<0可知,若AH-TASV3则需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常温下可能自发,故A错误;
B.氢碳比/二二I越大,二氧化碳的转化率越大,根据图像,氢碳比:X>2.0,在氢碳比
n(CO2)
为2.0时,P点达平衡,Q点未达平衡,此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比平衡时小,说明此时要继
续转化更多的二氧化碳,反应向正方向移动,从Q点到P点,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
率增大,则Q点丫逆(H2)<P点v逆(七),故B错误;C.由图可知,P点平衡时二氧化碳转化
率为0.5,氢碳比花|;=2,起始时氢气为lmol/L、二氧化碳为0.5mol/L,则二氧化碳浓度
变化量为0.25mol/L,贝":
2cCh(g)+6H2(g)====C2H4(g)+4H2O(g)
始(mol/L)0.5100
变(mol/L)0.250.750.1250.5
平(mol/L)0.250.250.1250.5
c(C.H.)xc4(H,O)n<4x0125
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K=,~为*=UQXU.*=512,故C正确;D.根据
2626
c(CO2)xc(H2)0.25x0.25
C项计算,P点平衡时,CO2、H2、C2H4、H20的浓度比值为2:2:1:4,按2:4:1:4的
比例再充入CO2、H2、C2H4、H20,增大了氢气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
增大,即再次平衡后a(C02)增大,故D错误;答案选C。
16.向xmLO.OlmoLLT氨水中滴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s04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
pOH[pOH=-lgc(OH)],温度随着加入的硫酸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x=20
B.b点时溶液的pOH>pH
C.c点对应的溶液中:c(SO2-4)>c(H+)>c(NH+4)>c(OH)
D.a、b、d/点NH3H2O的电离常数:K(b)>K(d)>K(a)
【答案】A
【解析】A.由图象可知,b点温度达到最高,所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由于两者物质的
量浓度相同,而硫酸是二元酸,所以x=40,A不正确;B.b点时溶液为硫酸镀溶液,因钱
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c(H+)>c(OH)所以pOH>pH,B正确;C.c点对应的溶液中含
有等物质的量的硫酸和硫酸镂,硫酸完全电离,铁根离子发生水解,溶液呈酸性,所以
c(SO2-4)>c(H+)>c(NH+4)>c(OH-),C正确;D.NH3H2O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所以其电离常
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a、b、d三点NH3H2O的电离常数大小关系为K(b)>K(d)>K(a),D正
确。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矶晶体[FeSO4-7H2O]
和胆矶晶体,以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其实验方案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合金与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滤渣F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研,与途径③相比,途径④明显具有的两个优点是
(3)进行途径②时,该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试剂,将制得的CO2气体通入滤液A中。一
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了避免沉淀D减少,应该在装
(4)通过途径④制取胆研,必须进行质实验操作步骤:加硫酸、加热通氧气、过滤、
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其中“加热通氧气”所起的作用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o
(5)白磷有剧毒,不慎沾到皮肤上,可取少量胆帆配制成CuS04溶液冲洗解毒。白磷可与
热的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3P(Cu为+1价),与冷CuSCU溶液则析出Cu,反应方程式分别
(均未配平)为:
△
@P4+CUSO4+H2OCU3P+H3PO4+H2SO4
②P4+CUSO4+H2O-->Cu+H3PO4+H2s。4
若上述两反应中被氧化的P4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CUS0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答案](1)2A1+2OH+2H2O===2A1O-2+3H21
(2)产生等量胆帆途径④消耗硫酸少途径④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
+3+
(3)A1(OH)3+3H===A1+3H2O饱和NaHCO3溶液
+2+
(4)蒸发浓缩2CU+O2+4H=2CU+2H2O
(5)1:1
【解析】Al、Fe、Cu三种金属中,加入碱溶液后只有Al溶解,生成NaAKh溶液,若在
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因盐酸为强酸,可以溶解生成的氢氧化铝,则继续反应生成AlCb
+
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2+4H=AP++2H2O,而第二种途径通入气体后生成沉淀,与
盐酸反应生成AlCb,由此判断生成的沉淀为氢氧化铝,则确定通入的气体在水中生成弱酸,
则判断为C02气体.不溶于碱溶液的金属Fe和Cu,加入足量稀硫酸后,Fe溶解生成硫酸
亚铁溶液,溶液通过蒸发浓缩后冷却结晶可得到绿矶晶体,不溶于酸的铜则可在通入氧气的
条件下与硫酸反应生成胆矶,也可用浓硫酸和铜反应制取,但浓硫酸会产生污染气体二氧化
硫。合金中只有铝和NaOH溶液反应,所得滤液A中含有NaAlCh和剩余的NaOH,向滤液
A通入足量的CO2,生成沉淀为A1(OH)3,滤渣为Fe和CU。滤渣B加入足量的稀硫酸,Fe
溶解,滤液E为FeSO4溶液,滤渣F为Cue⑴Al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2OH+2H2O=2AlO-2+3H2t;(2)途径④中通入空气,H2sCU只表现酸性,所以产生等量
胆研途径④消耗H2s04少而且途径④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3)大理石和浓盐酸反应生
成的CCh中含有HC1,通入NaAKh溶液中,反应生成的A1(OH)3和盐酸反应生成AlCb和
H20,离子方程式为A1(OH)3+3H+=A13++3H2。。除去CO2中的HC1,用饱和NaHCCh溶液;
(4)要得到硫酸铜晶体,先蒸发浓缩,然后冷却结晶。加热通入氧气可以在酸性条件下把Cu
氧化为Cu2+,离子方程式为2Cu+O2+4H+=2Cu2++2H2O;(5)两化学方程式配平后得
△
11P4+6OCUSO4+6OH2O20Cu3P+24
H3PO4+6OH2SO4,P4+1OCUSO4+16H2O=1OCU+4H3PO4+1OH2SO4,前一个反应中,有6m01P4
被氧化,消耗60moicuSCU,后一个反应中,有lmolP4被氧化,消耗lOmolCuSCU,所以
当被氧化的P4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消耗的CuSCU的物质的量比为1:1。
18.FeCb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FeCb
高效,且腐蚀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l)FeCb净水的原理是oFeCb溶液腐蚀钢铁设备,除
H+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o
(2)为节约成本,工业上用NaC103氧化酸性FeCl2废液得到FeCb。完成NaC103氧化FeCh
的离子方程式:—C1O-3+——Fe2++=_C1+—Fe3++。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Fe3+和SO2-3之间发生的反应
(3)取5mLFeCb浓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Ch浓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
红棕色,继续加入Na2sCh浓溶液至过量,溶液颜色加深,最终变为红褐色。无气泡产生,
无沉淀生成。这种红褐色液体是。
(4)除了观察到以上的现象外,有成员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
(5)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证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请把实验方案补充完
整:
【方案一】检验溶液中含有Fe2+证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方案二】检验溶液中含有一证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I.预处理:将(1)中获得的混合物放在如图装置中处理足够时间,该操作名称为—。
合物
混
膜
半
透
水
蒸®
II.检验过程
①简述证明溶液中含有Fe2+的操作方法及现象:;
②检验溶液中含有另一种离子可选用的试剂是:o
3+
【答案】(l)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有吸附性或Fe3+发生水解:Fe+3H2O
Fe(OH)3(胶体)+3H+,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2Fe3++Fe=3Fe2+
+
(2)166H163H2O
(3)氢氧化铁胶体
3+2++
(4)2Fe+SO2-3+H2O=2Fe+SO2-4+2H
(5)SO2-4渗析取少量溶液,滴加铁氟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或其它合理方
法)盐酸和氯化领溶液
【解析】(l)Fe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可起到净水的作
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钢铁设备中的Fe会与铁离
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是:2Fe3++Fe=3Fe2+;(2)C1O-3氧化酸性的氯化亚铁,则
反应物中有氢离子参加,生成物中有水生成,C1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1价,得到6
个电子,而Fe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3价,失去1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氯
酸根离子的系数为1,Fe2+的系数为6,则铁离子的系数也是6,氯离子的系数是1,根据电
荷守恒,则氢离子的系数是6,水的系数是3,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为:
2++3+
ClO-3+6Fe+6H=Cr+6Fe+3H2O;(3)FeCb浓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Ch浓溶液,
铁离子能够与亚硫酸根离子发生水解生成了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4)Fe3+具有氧化性,
SO2-3具有还原性,Fe3+和SO2-3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和亚铁离子,
根据元素守恒,生成物中含有氢离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
3+2++
2Fe+SO2-3+H2O=2Fe+SO2-4+2H;(5)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要证明发生了氧化还原
反应,可检验含有Fe2+、也可检验SO2-4;图中分离溶液和胶体的方法是渗析;根据生成物
是Fe2+和SO2-4,方案一是检验Fe?+的存在,取少量溶液,滴加铁氟化钾溶液,若产生蓝色
沉淀,证明含有Fe2+;方案二是检验SO2-4,操作是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和氯化钢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消失,证明含有SO2-4。
19.L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N元素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
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一氯胺(NH2C1)在中性或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强烈水
解,生成具有强烈杀菌作用的HC1O,是重要的水消毒剂。
(1)写出NH2cl的电子式:o
⑵写出NH2cl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II.含氮材料为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产生的N2。、NO和N02等
氮氧化物却对空气产生了巨大污染。
(3)NO和NO2的处理。已除去N2O的硝酸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主要反应为
NO+NO2+2OH=2NO-2+H2O;2NO2+2OH=NO-2+NO-3+H2O
①下列措施能提高尾气中NO和NO?去除率的有(填字母)。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
②吸收后的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得到NaNO2晶体,该晶体中的主要杂质是(填
化学式);吸收后排放的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是(填化学式)。
(4)工业生产硝酸也有可能产生NOx污染。请写出硝酸生产中的第一步:氨的催化氧化的
化学方程式为-若用氮气制氨的产率为90%,用氨生产硝酸时氨的催化氧化和氮氧
化物转化为硝酸的损耗依次为5%、5%,则lOOOmol氮气可制得(计算结果保留整
数)mol硝酸。
H
【答案】⑴H:N:&:
(2)NH2CI+H2OHC1O+NH3T
(3)BCNaNO3NO
Pt
(4)4NH3+5O274NO+6H2O1625
IlH
【解析】(1)NH2cl属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口.〈.;«.,故答案为:I,.;;.;M.:
(2)NH2cl在溶液中水解产生HC1O和NH3,化学方程式:NH2CI+H2OHC1O+NH3?,故
答案为:NH2C1+H2OHC1O+NH3?;(3)①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气体不能充分反应,
故A错误;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可使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故B
正确;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可使气体充分反应,故C正确。故答
案为:BC;②反应生成NaNCh和NaNCh,则含有的杂质为NaNCh,如NO的含量比NCh
大,则尾气中含有NO,故答案为:NaNCh;NO;(4)硝酸生产中的第一步:氨的催化氧化的
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若用氮气制氨的产率为90%,用氨生产硝酸时氨
的催化氧化和氮氧化物转化为硝酸的损耗依次为5%、5%,lOOOmol氮气可制硝酸
=1000molx2x(l-5%)x(l-5%)x90%=1625,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1625„
20.对废银合金触电材料进行分离回收既节约矿物资源,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某废银合金
触电材料含Ag、Cu、Sn等,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金属资源。
HCI溶液HC1溶液Zn制备
HQ]溶液HNO,溶液H>SO,溶液铜粉
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溶解”时Cu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0
(2)“加热溶解”时温度常控制在50℃左右,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的原因为o
(3)“酸溶解”过程中会产生少量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无色气体,则“酸溶解”过程主要的化
学方程式为。
(4)常温下,Cu2+/Sn4+混合液中c(Cu2+)=0.022moLLT,将混合液“加热搅拌”后冷却至室温,
再加“尿素”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o(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T时,
5520
沉淀完全,已知:Ksp[Sn(OH)4]=lxlO-;KSP[CU(OH)2]=2.2X10-)
(5)检验Sn(OH)4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0
(6)用惰性电极电解CuCb溶液,阴极反应式是,若想由CuCb溶液得到无水
CuCb固体,则需进行的实验操作为。
△
+2+
【答案】(1)CU+2H+H2O2CU+2H2O
(2)低于50℃,溶解反应较慢,超过50℃,H2O2分解与HC1逸出导致溶解速率下降
(3)3Ag+HNO3+3HCl=3AgCU+NOT+2H2O
(4)1.5<pH<5
(5)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没有白色沉
淀生成,证明洗涤干净,反之,沉淀没有洗涤干净
(6)Cu2++2e-=Cu将CuCb溶液在HC1气流中加热蒸干
【解析】结合题干信息,根据工艺流程图分析可知,某废银合金触电材料含Ag、Cu、Sn
等,在加热、溶解的条件下通入H2O2和HC1溶液,Cu和Sn变成CM+和Sn4+,再通入尿素
在加热的条件下得到CuCb溶液和Sn(OH)4沉淀,最终经过系列操作得到铜粉和SnCh,Ag
单质以滤渣的形式经过HNO3和HC1溶液的溶解得到AgCl的沉淀,再加入Zn和H2SO4溶
液进行化学反应得到Ag单质。(1)根据上述分析,“加热溶解”时,Cu与HC1、H2O2反应变
△
2+
为Cu2+,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11+2H++H2O2CU+2H2O;⑵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
高,反应物H2O2分解,则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的原因是低于50℃,溶解反应较慢,超
过50℃,H2O2分解与HC1逸出导致溶解速率下降;(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滤渣”主要成分
为Ag,“酸溶解”过程为Ag和HNO3>HC1反应得到AgCl的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Ag+HNO3+3HCl=3AgCU+NOT+2H2O;(4)调节pH为保证SV+沉淀完全(离子浓度小于
lO^molL-1),按c(Sn4+)=lxl(T5moi[T进行计算,根据Ksp[Sn(OH)4]=lxl(T55可得,
c(OH-)=lx10-12SmolL-1#则c(H+)=lxlOf5moipH=1.5,为保证Cu2+(0.022moLLT)不沉
2+20
淀,按c(Cu)=0.022mol-L一1进行计算,根据Ksp[Cu(OH)2]=2.2xlO-可得,
c(OH-)=lxlO-9molL-1,则c(H+)=lxl(TSmolL]pH=5,则pH的取值范围1.5<pH<5;(5)
沉淀中可能附着的有C「,检验是否洗净的方法可以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
入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洗涤干净,反之,沉淀没有洗涤
干净;(6)惰性电极电解CuCb溶液时,阴极Cu2+得到电子,电极反应为Cu2++2e=Cu,由于
CuCb会水解,可在蒸发时通入HC1气体抑制水解。
21.氮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作用下,废水中的NH+4可转化为NO-3,该反应分两步反应:
[步:2NH+4(aq)+3O2(g)=2NO-2(aq)+4H+(aq)+2H2O(l)AH=-546kJ/mol
II步:2NO-2(aq)+O2(g)=2NO-3(aq)AH=-146kJ/moL
则低浓度氨氮废水中的NH+4(aq)氧化生成NO-3(aq)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NH+4(aq)+2O2(g)=2H(aq)+
H2O(l)+NO-3(aq)AH=________kJ/moL
(2)氮与氧能形成多种二元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往往不稳定,其中NO?比较稳定。
①N2O5分解生成NO2和另外一种氮的氧化物,生成ImolNCh时,转移Imol电子,则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已知可逆反应N2CU(g)=2NO2(g)AH>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O4,
发生上述反应。测得N2O4的平衡转化率[a(N2O4)]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某条曲线:
fa<N;O4)
0u6rX
丁r,K77K
MN2O4)随温度的变化的正确曲线是(填“i”或“ii")。若容器中通入N2O4的起始
压强为102kPa,则a点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p
分=p.&x物质的量分数)。
(3)机动车尾气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CO、NO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转化为无害气体:
2NO(g)+2CO(g)=N2(g)+2CO2(g)AH<0o已知甲、乙两个恒温恒容容器,容积均为1L,
两个容器中加入的CO的物质的量及CO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t/min04080120160
n甲(CO)/mol2.001.501.100.800.80
n乙(CO)/mol2.001.451.001.001.00
则反应温度高的容器是(填“甲”或"乙”);甲容器中,0〜120min的速率V(N2)=
mol/(L.min),达到化学平衡后,乙容器中各物质均加倍,则平衡向("正反
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4)已知:25℃时,电离常数Kb(NH3-H2O)=2.0xl0-5,Kai(H2co3)=4.0xl0f、Ka2(H2co3)
=5.0xl0Ti。判断O.lmol/L的(NH^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土地租赁与使用权置换协议3篇
- 校企携手2025年度共建纺织工艺培训基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艺术展览场地临时使用协议书3篇
- 2025版建筑工程碎石料采购与安全管理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教育培训机构投资合同书(教育连锁版)4篇
- 二零二五年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电焊工劳务分包协议3篇
- 囧妈观后感15篇
- 个人出租车的对外承包协议书 3篇
- 二零二五版淋浴房环保材料生产与应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道路施工监理合同标准版4篇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2024年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保及安全检查合同3篇
- 【教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
-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解析)
- 单位往个人转账的合同(2篇)
- 电梯操作证及电梯维修人员资格(特种作业)考试题及答案
- 科研伦理审查与违规处理考核试卷
- GB/T 44101-2024中国式摔跤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
- 高危妊娠的评估和护理
- 2024年山东铁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儿童10岁生日-百日宴-满月酒生日会成长相册展示(共二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