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课件:第3章-国际贸易政策_第1页
国际贸易课件:第3章-国际贸易政策_第2页
国际贸易课件:第3章-国际贸易政策_第3页
国际贸易课件:第3章-国际贸易政策_第4页
国际贸易课件:第3章-国际贸易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与思考

1.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有哪些假设?假设中的2×2×2模型是什么含义?2.简述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

3.什么是里昂惕夫反论?对它的一些可能解释是什么?里昂惕夫反论是否说明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不适用?4.根据技术差距理论,说明为什么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5.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哪些阶段?各个阶段的贸易格局如何?6.什么是产业内贸易?什么是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用哪些基本观点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和利益?如何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表达产业内贸易水平?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构成、类型●明确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理解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能力要求】●能够对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进行分析判断案例导入

历时9年美欧的"香蕉战"·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内容,分析"香蕉"贸易战与之相关的贸易政策措施,如何避免贸易战。·

[分析]欧盟于1993年实行新的香蕉进口配额制度。·

美国认为这损害了在拉美地区经营香蕉种植园的美国跨国公司的利益。·

为此,美国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了诉讼并获得胜诉。·

在世贸组织的授权下,美国于1999年3月开始对来自欧盟的价值1.91亿美元的商品征收100%的关税作为报复。·

此后,美国与欧盟围绕这一问题举行了多次磋商,终于在2001年4月11日达成协议。·

根据协议,欧盟从今年7月1日起逐步增加拉美香蕉的进口配额,到2006年1月1日将完全取消配额制度。·

香蕉贸易争端的解决表明美欧双方是按照相互尊重、谅解以及采取建设性行动的精神来解决相互之间的分歧的。国际贸易政策概述3.1各主要历史阶段的国际贸易政策3.2国际贸易政策分析3.3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目的

1、保护本国市场2、扩大本国产品出口3、优化产业结构4、积累发展资金5、维护本国政治经济利益一、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对外贸易政策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与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1)各国对外贸易总政策。·

它是各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根据本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及发展战略,结合本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处的地位而制定的、在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包括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2)进出口商品政策。·

它是各国在本国对外贸易总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结构和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而制定的政策,又称对外贸易具体政策。(3)国别(或地区)政策。·

它是各国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依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区政策。WTO成员国对其他成员国的对外贸易国别(或地区)政策要受到WTO关于成员国间非歧视性待遇等规定的制约。二.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从国际贸易的历史考察,依据国家对外贸易是否干预及干预的程度,可以把对外贸易政策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和管理贸易政策。(1)所谓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活动不加干预,即对商品进口不加限制,不设障碍,对商品出口也不给予特权和优惠,任其依据市场经济规律自由地竞争与发展。(2)所谓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活动积极进行干预甚至管制,利用各种措施限制商品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品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而对本国商品的出口则给予优惠和补贴,鼓励扩大出口。(3)管理贸易政策管理贸易政策,又称协调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内制定一系列的贸易政策、法规,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实现一国对外贸易的有秩序、健康的发展;对外通过谈判签订双边、区域及多边贸易条约或协定,协调与其他贸易伙伴在经济贸易方面的权利与义务。三、影响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因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采取和中贸易政策,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一)经济发展水平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国内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目标不同,会选择不同的与其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相适应的对外贸易政策。(二)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和力量对比这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和力量的对比影响其对外贸易政策的选用。(三)国内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四)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四、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一般由该国的立法机构进行。往往规定一国较长时期内对外贸易政策总方针和基本原则,也授予行政机构对某些重要措施的修改、制定的权力。对外贸易政策在制定以前,立法机构一般要征询各大企业集团的意见。

在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和贯彻方面,国家一般设立一系列专门机构,按照对外贸易政策的规定对进出口商品进行管理。第二节、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重商主义的强制性保护贸易政策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为了促进原始资本主义积累,西欧各国实行重商主义下的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通过限制货币(贵重金属)出口和扩大贸易顺差的办法扩大货币的积累,以英国实行的最为彻底。·

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了统治地位。世界经济进入了商品资本国际化的阶段。·

这个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基调是自由贸易,英国是带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

但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美国与德国先后实行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他们保护幼稚工业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禁止外国商品输入和征收高关税的办法,同时以免税或者征收轻微进口税的方式鼓励复杂机器进口。从总体上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以自由贸易为主要特征。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超贸易保护政策自19世纪末到二战结束,这一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垄断资本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世界经济进入了金融资本国际化阶段。资本输出成为西方国家对外进行侵略性扩张的重要手段。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更加剧了市场和原料产地的矛盾,使市场问题急剧尖锐化。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转向侵略性的保护贸易政策,这种政策旨在维护垄断资本利益,带有侵略性,故又被称为超保护贸易政策。这种保护政策同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保护政策有显著的区别:超保护贸易政策并不是保护幼稚工业,而是重点保护国内高度发展或出口表现衰落的垄断工业;不是培育自由竞争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不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实行进攻性的扩张。它的保护措施不仅有关税、贸易条约及各种各样的奖出限入措施,还广泛采取了如商品倾销、外汇管制、外汇倾销、进口数量限制等非关税壁垒措施。即:(1)保护对象:(幼稚、蓬勃发展、衰退工业)(2)保护目的(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外市场的垄断)。(3)

保护性质(不是防御性限制进口,而是对外进攻性扩张)(4)

保护措施多样化应该指出的是,各国在这一时期采取的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这一政策对许多国家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保护主义所造成的对世界各国的伤害是严重的。保护主义对各国都不利,它破坏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妨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一点已基本上得到战后西方各国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共识。正因为吸取了这一时期的教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次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各国政治与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殖民地国家的独立,世界贸易形式和国际贸易政策也出现了多样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倾向。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贸易保护主义也有所发展。可以说当代国际贸易政策是贸易自由主义与保护主义相互结合和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但呈现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将是一个贸易更加自由化的世界。四、当代国际贸易政策(一)当代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外贸政策可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初期,自由贸易是其主要特征,60年代末自由贸易达到了高峰;70年代中期,保护主义倾向抬头,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1995年后,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旨在促进自由贸易的多边贸易规则的法律约束力增强,国际贸易又进入一个相对自由的时代.1、自由贸易政策(20世纪50——70年代):世界范围普遍降低关税,逐步放宽非关税壁垒。原因:

由于垄断资本的出现和加强,资本输出占统治地位,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使市场矛盾日益激化(1)美国垄断资本实力加强,向外扩张(2)西欧经济恢复,日本崛起(3)发展中国家需求特点(1)战后贸易自由化代表了垄断资本利益(2)战后贸易自由化是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3)在实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结合使用贸易保护主义。(4)通过GATT大幅度降低关税(5)通过经济一体化对内取消关税,对外降低关(6)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普遍优惠(7)部分非关税壁垒被撤消或减少2、新保护贸易政策(20世纪70年代至今):世界各国不同程度采取新贸易壁垒原因:(1)73年石油危机诱饵(2)资本主义高速发展后的低速发展(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发展的不平衡(4)贸易政策的相互影响(5)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变化:两极化=》一超多强特点:(1)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2)限制进口措施从关税转为非关税壁垒(3)保护重心从限制进口到鼓励出口(4)保护日益制度化、法律化。(反倾销法)(5)国家对贸易的控制从保护贸易转向管理贸易(6)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性贸易壁垒3.战略性贸易政策20世纪70~80年代,在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发展过程中,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朗德和斯潘赛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随即引起理论界的关注和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重视,并在实践中付诸实施。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StrategicIndustry)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即在不完全竞争环境下,实施这一贸易政策的国家不但无损于其经济福利,反而有可能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

战略性贸易政策按其扶植的对象和采取的政策工具,可以从总体上分为战略性进口关税政策和战略性出口补贴政策。(1)战略性进口关税政策(StrategicImportTariffPolicy)

战略性进口关税政策,是指对于一些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和不完全竞争特性的产业内的产品,由于技术或资金等方面的原因,一国因缺乏该产品的生产能力而只能从国外进口时,外国出口商将凭借产品的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特性在该国市场上取得垄断地位,从而将产品的价格定得高于边际成本,获得超额利润。(2)战略性出口补贴政策(StrategicExportSubsidyPolicy)

战略性出口补贴政策是指对一些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产业,哪个国家拥有较高的国际市场份额,就可以从国际市场上获得较多的超额利润。在此情况下,一国政府将对本国出口厂商实施出口补贴政策,鼓励其到国际市场上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增进本国福利。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评价:

战略性贸易政策有其积极的方面。首先,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精巧地论证了一国可以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实行贸易干预政策,通过转移他人经济利润来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其次,战略性贸易政策模型是从现实世界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状况中提炼出来的,它试图设计出适宜于产业内贸易的干预政策,以改善受到扭曲的竞争环境,使市场运行处于次优境地,因而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再次,从方法论上看,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广泛借鉴和运用了产业组织理论与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特别是博弈论的运用应该说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法上的突破。

但是另一方面,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也有许多不完善甚至消极的地方。

第一,该理论未就政府的贸易干预和补贴给出任何总的通用的解决方法,其成立亦依赖于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条件。如政策的实施以别国政府不会采取针锋相对的报复措施为前提,事实上这一条件就很难满足。第二,战略性贸易政策背弃了自由贸易传统,采取富于想象力和进攻性的保护措施,劫掠他人市场份额与经济利益,这往往使它成为贸易保护主义者加以曲解和滥用的口实,恶化全球贸易环境。第三,在研究方法上,该理论还缺乏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政策干预效应的统计分析,需要进行更多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第四,即使通过战略性的贸易政策的实施,使某个产业取得了成功,但另一个问题是该产业的发展是否以其他行业的受损为代价,是否造成了国内资源配置的扭曲,也是应予注意的。(二)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虽各有特点,但从总体上仍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类型:进口替代政策和出口替代政策。1.进口替代政策进口替代(ImportSubstitution)政策,就是一国采取关税、进口数量限制和外汇管制等严格的限制进口措施,限制某些重要的工业品进口,扶植和保护本国有关工业部门发展的政策。实施这项政策的目的在于用国内生产的工业品替代进口产品,以减少本国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并带动民族工业的发展。2.出口替代政策出口替代(ExportSubstitution)政策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面向出口工业的发展,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促进出口产品的多样化和发展,以增加外汇收入,并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经济的持续增长。3.发展中国家除了实施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两种基本的政策类型外,还采取了经济集团化和加强横向联合的政策。

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一些列重大联合行动。1.成立77国集团2.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战略目标3.在国际性经济机构中联合行动·

从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可以看出,历史上具有主导作用的贸易政策理论主要有五个方面:重商主义贸易保护;完全竞争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幼稚产业保护贸易;凯恩斯主义贸易保护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第三节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由于自由贸易政策并没有在根本上被各个保护贸易政策彻底否定或代替,所以它应该是一个一直伴随着国际贸易发展的政策,而其他四种贸易政策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过。·

其中,单纯的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已经成为历史;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在发达国家经济萧条时期还不断地被人们想起并启用;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一直是作为发展中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政策选择;而战略性贸易政策也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制订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参考。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1.制定对外贸易政策要考虑的因素(1)本国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2)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3)本国与别国经济、投资的合作情况;(4)本国国内物价、就业状况。

(5)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关系;

(6)本国在世界经济、贸易制度中享受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

(7)各国政府领导人的经济思想与贸易理论。2.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一般通过以下的方式执行

(1)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

(2)国家广泛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和管理进口。

(3)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经济贸易等国际机构与组织,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协调工作。一、重商主义【案例分析】古今重商主义的比较——正视外汇追求的代价

问题:分析古今重商主义存在的风险。(一)保护贸易政策理论·

[分析]古今重商主义存在的风险是一致的,那就是目标货币——黄金或美元的贬值。美元在今天是明显被高估的。·

一旦贬值,发展中国家所储存的美元财富部分将化为乌有。·

特别是今天的世界已经放弃了金本位制和重金属货币的使用。·

在这样一个汇率浮动的货币体系下实施重商主义,危险较大。·

所以传统重商主义的目标必须改变,那就是从紧盯黄金和美元变为重视实物进口,尽可能掌握实物财富,而非货币财富。·

重视进口的实质是有效利用外部资源,加快国内的经济建设。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

最早的国际贸易政策应属重商主义,它产生于15世纪到17世纪,时值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始积累时期。·

重商主义认为,贵金属或货币就是财富,人们获取财富的来源是金银矿的采掘和商品的交换,其中商品的交换更具持续性。·

为此,国家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奖励出口、限制进口,使贵金属或财富在本国积累起来,从而增加本国的财富总量。1.早期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流行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早期重商主义者特别强调金属货币余额,因此又被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

这一时期的重商主义者坚持认为,一国的所有进口都会减少它所积累的货币或“财富”,而所有的出口则会增加它所积累的货币或“财富”,因此,其贸易政策主张的鲜明特征是,强调限制进口甚于鼓励出口,禁止金银输出。·

学说以英国人威廉.斯塔福(W.Stafford,1554-1612)为代表。

措施:A、禁止进口B、要求外国商人来本国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款项全部用于购买本国的货物。*由于货币是国际间商品流通的手段,各国均限制金银外流,其结果窒息了贸易,阻碍了金银流入=》重商主义在实践中认识到,货币只有在运动中、在流通中才能增值,于是重商主义的发展开始超越早期阶段进入晚期阶段,由货币差额论=》贸易差额论:成为名副其实的重商主义。

2.晚期重商主义·

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6世纪下半叶之后,其鲜明特征是,强调鼓励出口甚于限制进口,为了扩大出口,赞成适当输出金银。代表人物:英国人托马斯*孟·

晚期重商主义执行的奖出限入与产业政策主要内容如下:

(1)限制输入政策1)禁止若干国外商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进口。2)课征保护关税,限制国外商品的进口。

(2)促进出口的措施

1)对本国商品的出口,给予津贴。2)出口退税。·

对出口商品原征捐税,当出口后,把原征税退给出口厂商。3)禁止重要原料的出口,但许可自由输入原料,加工后再出口。4)减低或免除出口关税。5)实行独占性的殖民地贸易政策。(3)其他措施1)保护农业。·

英国在1660-1689年间,通过若干法令限制谷物的进口,产生了谷物法。2)英国政府通过职工法,鼓励外国技工的移入,以行会法奖励国内工场手工业的发展。3)1651年英国通过重要的航海法案。·

按该法案规定,一切输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用英国船载运或原出口国船只装运,对亚洲,非洲及北美的贸易必须利用英国或殖民地的船只。4)奖励人口繁殖,充裕劳工来源,降低劳工成本。3.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重商主义的观点就成为批判的对象。·

他们反对自由贸易、要求国家奖出限入的政策都是有很大缺陷的。·

而且重商主义提倡狭隘的民族主义,鼓励拥有特权的贸易公司,这些对今天仍存在很大的负面效应。·

但不可否认,重商主义冲破了宗教法典的禁区,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的发展,加速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其长远影响在于强调了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商人对国家的作用,同时为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开辟了道路。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理论

1)美国的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学说汉密尔顿是美国独立后的首位财政部长,在向国会提出的《关于就业的报告》中就说明了保护制造业的必要性,该文献被视为贸易保护理论的经典文献。18世纪,美国独立之初,经济上仍受英国控制,美国以南部的小麦棉花等农产品与英国的工业品交换,但由于工业基础落后,难于和英国竞争。保护关税理论的主要内容(1)在汉密尔顿看来,征收关税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财政收入,而是保护本国的工业,因为处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或企业难以与其他国家已经成熟的产业相竞争。(2)汉密尔顿还详细地论述了发展制造业的直接与间接利益。(3)汉密尔顿还认为,一个国家要在消费廉价产品的“近期利益”和本国产业发展的“长远利益”之间进行选择。具体的措施·措施:A、实行保护贸易关税(1796年的5%~15%提高到1828年的45%)B、禁止进口或限制进口C、禁止原材料出口D、实施出口补贴或出口奖励制度E、鼓励新的工业发明

F、引进外国专利G、对以进养出实行进口免税或退税

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主要表现在为实现较高的进口关税水平,鼓励原材料的进口,限制原材料的出口,以便为本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比较廉价的原材料。

同时鼓励工业技术的发展,提高制成品的质量,以增强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护关税论的评价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是从美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所得出的结论,反映了美国建国初期急需发展本国的工业、走工业化道路、追赶欧洲工业先进国家的强烈要求。

这一观点的提出,为落后国家进行经济自卫和与先进国家相抗衡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标志着从重商主义分离出来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两大流派已基本形成。主要政策主张:为了保护和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汉密尔顿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主张:主要有:(1)向私营工业发放政府信用贷款,为其提供发展资金;(2)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保护国内新兴工业;(3)限制重要原料出口,免税进口极端必需的原料;(4)为必需品工业发放津贴,给各类工业发放奖励金;(5)限制改良机器输出;(6)建立联邦检查制度,保证和提高制造品质量。汉密尔顿提出《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时,自由贸易学说仍在美国占上风,因而他的主张遭到不少的反对。随着英法等国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美国的工业遇到了来自国外越来越强有力的竞争和挑战,汉密尔顿的主张才在美国的贸易政策上得到反映。1816年,美国提高了制造品进口关税,这是美国第一次实行以保护为目的的关税政策。1828年,美国再度加强保护措施,工业制造品平均税率(从价税)提高到49%。2)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19世纪德国的纺织、采矿、冶金、机械制造业等都有所发展,但与当时处于“世界工厂”的英国相比还比较落后,受英国廉价工业部门冲击很大。为此,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李斯特于1841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提出了幼稚工业保护理论。(1)观点:A、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保护贸易政策畜牧时期:保护贸易政策农业化时期:自由贸易政策(葡萄牙、西班牙)农工业时期:保护贸易政策(美国、法国、德国)农工商时期:自由贸易政策(英国)B、对自由贸易提出批评(提出“比较成本说”忽视国家民族利益;忽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C、保护对象(刚刚发展且遭遇国外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工业)与保护时间(30年)D、保护手段(征收高关税和禁止进口)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基本内容·

首先,他对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进行了猛烈批判。

(1)指出“比较成本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2)批评古典学派自由贸易学说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3)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

其次,他系统提出了保护贸易政策的主张。(1)保护政策的目的和对象·

李斯特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他提出保护对象的条件是:李斯特强调受到保护的应当是国内幼稚的但有发展希望的工业,受保护对象通过一段时期之后能够成长起来。保护幼稚工业的主要手段·

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工业,以免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方式鼓励复杂机器、原材料等国内无法生产但急需的商品进口;通过高关税和禁止出口的办法限制重要生产物资出口;向私营企业发放政府信用贷款、津贴、奖金等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

【课堂讨论】1.李斯特主张建立的保护政策保护所有产品吗?2、实施保护“幼稚工业”的政策有什么困难?

[相关知识]保罗•克鲁格曼关于保护幼稚工业论的几个观点·【课堂讨论】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称汽车产业是“幼稚工业”要求保护,请你对此作出评价。

对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评价·积极意义:A、把经济发展看作一个规律性的历史过程来研究,强调国际贸易中国家、民族的长远目标,强调各国应根据各自国情和经济发展的水平选择对外贸易政策。

B、强调贸易保护的选择性与过渡性。

C、认为国家生产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而高速发展的工业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所以,要对遭遇国外有力竞争的产业部门采取适当的保护。

D、该理论对美、德当时的经济政策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对美国、德国当时经济政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在美国、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曾起到积极的作用。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存在许多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产力的理解比较含糊,对影响生产力的因素分析也很混乱。(2)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曲解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3)保护对象的选择缺乏客观具体的标准。保护贸易理论的发展李斯特的贸易保护思想是围绕着相对落后国家经济发展提出来的。在他看来,经济发展就意味着本国生产财富能力的增长,意味着工业,尤其是所谓幼稚(新生)产业的发展。因此,他的继承者在如何确定一种产业是否为幼稚产业,是否应予以保护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判断标准。1.穆勒标准(Mill’STest)

穆勒对于幼稚产业确定的判断标准是,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企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经过一段时间,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这样的企业就是幼稚企业。提供暂时的保护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2.巴斯塔布尔标准(Bastable’STest)

巴斯塔布尔(C.F.Bastable)在确定幼稚产业时,引进了经济分析的现值概念,他认为,保护、扶植幼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如果某一产业符合这一标准即可认为是幼稚产业。巴斯塔布尔标准中包含着穆勒标准中产业必须自立的标准,同时又加入了经济效益的内容,即保护利益应大于保护的代价。3.肯普标准(Kemp’sTest)

肯普(M.C.Kemp)所确定的幼稚产业标准,除了包含穆勒、巴斯塔布尔标准的全部内容外,又加进了产业在被保护期间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应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标准。在具体说明中,他又谈了两种情况。(1)如果企业所学习的知识经验具有内部性(即只能为该企业应用,具有垄断性),且未来在保护后所获利润现值可补偿保护代价并有余,即使国家不采取保护措施,企业也会为追求未来利益而自主发展,因此政府没有给予扶植的必要。(2)如果企业所学习的知识经验具有外部性(即企业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可为其他企业模仿和无偿使用),这样与该企业竞争的企业数量增加,而先行学习的企业生产率尽管提高了,但却由于进入行业的企业增加,竞争增强,先行企业利润却不能增加。这样,该企业便无法以未来利润来补偿投资成本,这时国家便应采取保护政策对该产业予以保护。在以上想想和标准的指导下,各国采取了不同的保护制度。

【案例分析】幼稚产业的保护——“静态的国际分工论”和“动态的国际分工论”的争论

问题:讨论对幼稚产业的保护,如何使日本的汽车工业迅速发展。·

[分析]利用“动态的国际分工论”,在日本政府的保护和扶植下,日本创造了出口汽车的比较优势,且迅速成为汽车的出口大国,为其经济的外向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三、

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超保护贸易政策(19世纪末到二战前)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兴起·

超保护贸易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盛行。·

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以下特点:

(1)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2)国际经济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市场问题进一步尖锐化,各国相继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作用。1)超贸易保护政策的特点:(1)保护对象:(幼稚、蓬勃发展、衰退工业)(2)保护目的(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外市场的垄断)。(3)

保护性质(不是防御性限制进口,而是对外进攻性扩张)(4)

保护措施多样化·

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改变了其自由贸易立场,进而赞同超保护贸易政策,并积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使超保护贸易政策发展到空前的规模。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根据·

其中最具影响的是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论。

1.凯恩斯立场的转变。他认为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的政策确实能够保证经济繁荣、扩大就业。2.对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

·

凯恩斯与其追随者认为传统的外贸理论不适用于现代社会。3.对外贸易乘数(foreigntrademultiplier)理论。·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投资乘数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运用。·

设⊿Y代表国民收入的增加额,⊿I代表投资的增加额,⊿X代表出口的增加额,⊿M代表进口增加额,K代表乘数。·

则计算对外贸易顺差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倍数公式为:⊿Y=[⊿I+(⊿X-⊿M)].K·

在⊿I与K一定时,则贸易顺差越大,⊿Y越大;反之,如贸易差额是逆差时,则⊿Y要缩小。·

因此,一国越是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贸易顺差越大,对本国经济发展作用越大。·

由此,凯恩斯和其追随者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为超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实施

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超保护贸易不但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国内高度发展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2.保护的目的变了。3.保护转入进攻性。

4.保护的阶级利益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5.保护的措施多样化。

6.组成货币集团,划分世界市场。1931年,英国放弃了金本位,引起了统一的世界货币战争。

对超保护贸易理论的简评

·

对外贸易乘数论揭示了贸易量与一国宏观经济以及各主要变量,如投资、储蓄等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指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某些内在的规律性。·

但是,这一理论没有考虑到国家之间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一国的“奖出限入”政策势必会招致其他贸易伙伴国的报复,从长期看,会对一国经济与贸易产生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另外,对外贸易顺差对一国经济发展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在世界总进口值增加的条件下才能成行,否则依靠降低出口价格来维持出口扩张的做法无法长期对国民经济增长奏效。

四、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新贸易保护理论

1)

特点:(1)

被保护商品不断增加。(2)

限制进口的措施的重点从关税转向非关税壁垒(3)

贸易保护的重心从限制进口转为鼓励出口(4)

贸易保护日益制度化、法律化。2)

代表理论:新贸易顺差论:在70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一种贸易保护思潮。代表人物英国的高德莱

它是以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为依据,以保护国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为中心形成的一套理论。观点:A、传统的贸易理论忽视了对外贸易与一国宏观经济因素和变量的关系。

B、从宏观角度,对外贸易对一国总需求和就业水平不仅具有关键作用,而且具有可替代作用。

一方面,出口扩张,保持贸易顺差将直接关系到一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和充分就业的实现。

另一方面,对进口限制将会诱发国内私人投资的增加,生产的扩大,继而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公共投资增加;再刺激私

人投资。通过一系列连锁反应直接促进国民收入增加和就业水平提高。C、贸易保护国家出口的增加势必引起进口相对增加,所以贸易保护政策不会对其贸易伙伴国贸易产生不利影响。五、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通过一系列连锁反应直接促进国民收入增加和就业水平提高。1)

政策特点:贸易政策的选择与一国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1)

发展战略:外向型发展战略和内向型发展战略(2)

贸易政策:出口替代和进口替代政策2)

代表理论(普雷维什)(1)

中心——外围论:普雷维什将世界分为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即由发达国家构成的中心体系和由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外围体系。他们的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完全不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外围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技术进步利益分配中处于被动。(2)

贸易条件恶化论:普雷维什认为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具有长期恶化的趋势,外围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因而在与中心国的贸易过程中处于不利局面。

因为:A、技术进步利益分配不均衡

B、制成品的市场结构具有垄断性

C、中心国家的工资刚性得到工会组织的强化

结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只适用中心国之间,而不适用中心国与外围国之间,外围国只有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独立自主的发展民族经济,才能摆脱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二)、

自由贸易政策

一、

资本主义自由贸易时期(18—19世纪)1)法国重农学派:他们认为农业是一国财富的基础,交换才能产生新的财富,并要求国家放弃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反对保护贸易政策,支持自由贸易政策。2)英国古典学派:·

英国自18世纪后中叶开始进入产业革命,“世界工厂”地位已经确立并获得巩固,不怕与外国商品进行竞争。

在这种状况下,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便成为英国经济发展和阻碍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对外扩张的一大障碍。·

在19世纪20年代,以伦敦和曼彻斯特为基地的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自由贸易运动。·

运动的中心内容是废除谷物法。·

工业资产阶级经过不断的斗争,最后终于战胜地主、贵族阶级,使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取得胜利。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1.自由贸易理论的形成·

自由贸易理论起始于法国的重农主义,完成于古典派政治经济学。·

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先由亚当.斯密(A.Smith)在其名著《国富论》中提出国际分工,实行自由贸易的理论。·

后由李嘉图(D.Ricardo)继承并发展。·

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如穆勒、马歇尔等人进一步阐述、演绎。2.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1)自由贸易政策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2)扩大国民真实收入。(3)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可进口廉价商品,减少国民开支。(4)自由贸易可以反对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5)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措施:A、废除《谷物法》

B、降低关税税率,减少纳税商品

C、废除航海法(1824年)

D、取消特权公司(1813、1814年废止了东印度公司对中、印贸易的垄断权)

E、与外国签定带有自由贸易色彩的贸易条约(如:1860年英法签定的“科伯登”条约:英国降低对法葡萄酒和烧酒的进口关税,并承诺不再禁止煤炭出口;法国保证对进口英国制成品征收不超过3%的从价税)二、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自由贸易政策1)

措施:A、

大幅度降低关税B、降低或取消非关税壁垒2)

特点A、

美国是二战后自由贸易的积极推行者B、

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战后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C、

带有浓厚的政府干预色彩D、

GATT、区域贸易集团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E、

贸易发展不平衡·

【课堂讨论】既然自由贸易主义具有增加世界福利及各个国家福利的效果,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实现完全的自由贸易?对自由贸易政策和理论的评价

1.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英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使英国经济跃居世界首位。2.自由贸易理论为自由贸易政策制造了舆论,成为自由贸易政策论证的有力武器。

3.自由贸易理论存在的问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