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设计_第1页
高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设计_第2页
高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设计_第3页
高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设计_第4页
高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

和史学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

的故事。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

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

2

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

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

——邹忌。而这位以雄辩着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

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

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

谏和善辩着称。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

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日:“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

王知此鸟何也”

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

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

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

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

远。

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映(yl)丽朝(zhao)服衣冠(guan)窥(kuT)镜

期(JT)年朝(chao)于齐间(jian)进

3

(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五'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可逐段讲解)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

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课后学习情况,教师对本文教学重点予以强调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谏:臣

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

言讽刺。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二)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

(三)一词多义

1、修

4

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2、朝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拜

c.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

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zhdo)

3、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4、诚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列子愚公移山》诚心'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确实'的确

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表假设,如果'果真

(四)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

5

3、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五响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2、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6、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引导思考: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吾与徐公孰美”两个句子的句式

是否相同

明确:两个句子均为古汉语中的固定句式。“与……孰”是由

“孰与”演变而来,意义与“孰与”相同,都表比较。“孰”为疑

问代词,在疑问句中常前置,“孰与”即“与孰”。

2、宾语前置句,在古汉语中常见。

例如:彼不我恩也《童区寄传》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之”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构成“唯……是……”格式的宾语前

(六)注意一个成语

门庭若市:形容来者之多。(注意与“门可罗雀”区别)

二'品读赏析。

6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

什么?

明确: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

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

美,口气亦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

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礼

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可让三位同学分角色表演。)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

如何?

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

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

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

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5、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

“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

“战胜于朝廷”。

7

三、分析本文在说理以及记叙上的特点。

本文采用了“三叠法”,从头至尾一直使用三层排比的手法写

三问:妻'妾'友三答

三比:妻私我T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一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T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中赏下赏

三时: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三态:邹忌以现身说法齐威王广泛征求意见各国“皆朝于齐”

四'布置作业:读了本文以后,安排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读后感

训练。

[例文]纳谏与止谤

——重读《邹忌讽齐王讷谏》有感

臧克家

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邹忌讽齐王纳谏》,

读初小时就成诵了,觉得它故事性强,有趣味,引人入胜。六十年后,

再读一遍,如故人重逢,格外亲切。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不同的是“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

之”而已。古代帝王置谏官,自己有了错误,臣下可以进谏。帝王,自

以为是“天之子”,富有四海,臣服万民,行为万世师,言作万世法,坐

8

在高高的宝座上,俯视一切。能倾听逆耳之言,采纳美芹之献的,历史

上并不多见。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少数聪明一点的,为了坐稳

江山,笼络人心,也能从谏如流。有圣君,有贤臣使政治稳定,国泰民

安,历史上称为太平盛世。像唐太宗与魏征,就是一例。而最突出、

最典型的,要数邹忌与齐威王了。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

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

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

因此,对这位勇于纳谏的齐王,既佩服他的大智,也赞赏他的风

度。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章,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宽大明智、

精神高尚的形象,事隔几千年,栩栩如在眼前。想当年,他听了邹忌的

讽谏之后,立即下令群臣遍及全国,面刺错误,指陈弊病,不仅言者无

罪,反而重赏,这是何等气度,何等磊落胸怀,千载之下,犹令人感奋不

已!

事因难能,所以可贵。在同一本《古文释义》里,小时候也读过

《召公谏厉王止谤》这篇古文,至今还能背出其中的名句。拿这位厉

王和齐威王一比,真可谓天渊之别了。齐威王下令求谏,周厉王却以

“能止谤”自喜,天下之人,满腹不平,他要钳住万民之口,自己也捂

紧耳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

目”。三年之后,土壅而川决,这个特大暴君-----人民之敌,被“流

于彘”。

9

齐王与厉王,两种对待谏谤的态度,得到的结果也截然相反。历

史是一面镜子。《邹忌讽齐王纳谏》《召公谏厉王止谤》这两篇古

文,我们对照着读,大有可以借鉴之处。

追古思今,现在我们有些作负责工作的领导同志,在言行方面有

明显的缺点和错误,文过饰非,怕听逆耳之言,一听到正中要害的话,

立即火冒三尺,像阿Q听到别人说他头上的疮疤一样。有的甚至对批

评自己的同志,打击报复,仗势凌人,以冰棍对付热情,什么批评与自

我批评的原则,全成为过耳东风。这样做的结果如何呢?贻误工作,伤

害同志,最后,自己也难免于垮台。

说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到“四人帮”的所作所为。他们当道之

时,得意忘形,凌驾一切。江青一句屁话,成为“圣旨”,顺我者昌,逆

我者亡。以棒止谤,冤狱累累。人力无穷,天网恢恢,他们的滔天大罪,

终于被清算。

谏难,纳谏尤难。要得到成果,需要双方合力。有敢直谏或讽谏

的良臣还要有能纳谏的明君。邹忌的譬喻再妙,辞令再巧,没有齐威

王善听的耳朵,也是白费唇舌,枉运心机。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之所以动人,不仅由于它的意义,

也还因为它那委婉而讽的进谏方法。这样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