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3篇】_第1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3篇】_第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3篇】_第3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3篇】_第4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精选3篇】一班级下册数学教材【精选3篇】一

整节课以同学活动为主,让同学通过亲自体验,试验操作,感知以小组合作形成“长短、高矮”的概念,同时实行开放性教学,让同学自主参加,相互沟通,培育学极探究的学习态度。反思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激发爱好,让同学主动参加学习活动

“爱好”是的老师,在课伊始,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们想知道纸袋里装的是什么吗?”使同学产生了用学具袋里的东西进行活动的心理需求。这时课堂气氛特别活泼,进而兴奋并自然进入新知的学习。之后,我在同学探寻到比的方法之后,支配了比长短的嬉戏,让同学自由比,同学参加活动的爱好一下子提高。最终,又支配了排队嬉戏,让他们用学到的学问解决问题,体验胜利的欢乐,使同学真正成了学习的仆人。

二、同学主动探究,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我在教学时,把探究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小组完成,每个同学在小组内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得出比的方法,并由此产生了不同比法,这正体现了《标准》中提倡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在沟通汇报中,让同学不断体验胜利,感到“我真棒”“我能行”,有助于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信念,整节课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

由于在课堂对比长短的起点有赐予强调,故在作业中也完成得较好,但发觉在比高矮中,起点不同比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这一点完成得较差,所以在下一节中综合练习要注意这一方面的强化。

一班级下册数学教材【精选3篇】二

教学目标:

1.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同学对数数的理解状况,使同学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关心同学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爱好。

3.对同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认真观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把握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老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学校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许多的数学学问。数学学问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念学好数学吗?

老师: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那你能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二、探究新知

1.激发观看爱好

老师(多媒体课件显示):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校。今日是开学的第一天,小伴侣们高兴奋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自己先看一看。

老师: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老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引导同学逐一数出数量是1~10的人和物

老师:大家都会数啊!真不错!我们能不能根据肯定的挨次,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

老师在同学随便说的基础上,引导同学按数目从小到大的挨次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老师:同学们认真看看,这里有几面国旗?(协作同学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

老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老师: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一位老师、一栋教学楼、一个足球……)

老师依据同学的描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告知同学,它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留意此时要关心同学梳理语言,培育同学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老师: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呢?(协作同学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4~5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同学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同学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老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同学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看法,说说他数得对不对。

老师:同学们,你们发觉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吗?

老师:假如以后让你数数,你准备怎么数?(适时渗透学校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3.认读1~10各数

(1)老师领读各数,同桌相互读一读。

(2)老师打乱挨次出示数字卡片让同学认读。(为了了解同学熟悉这10个数的实际状况,老师还可支配一些嬉戏:如接龙数数嬉戏、跳数10个数等。)

4.数身边的数

老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四周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的事物呢?

同学不会说的话老师启发:数教室里的数(如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一行有几个课桌……);数自己身上的数(如你有几只手?你有几只眼睛……)。

5.课后延长

老师:下课后数一数校内里的事物,看看有多少。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觉告知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三、全课总结

老师:今日,我们数了美丽的学校校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盼望同学们做一个擅长观看的好孩子。

一班级下册数学教材【精选3篇】三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使同学在解决关于人民币的简洁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学问。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同学经受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阅历,初步学会有序思索。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同学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教学难点:培育同学初步的解决问题策略,指导同学学会有序思索。

三、教学预备

学具:书籍封面的图片纸。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题意

1、出示情境。

老师:玲玲和妈妈在书店看到了一些自己喜爱的`书,可是零用钱只剩下13元了,妈妈也没有带多余的零钱。于是,妈妈就跟玲玲说:“我们今日先买两本书,你就把13元正好花完吧,没有买到的书,我们下次再买。”玲玲这下有点犯愁了,该买哪两本书呢?同学们快来帮帮她吧!

2、理解题意。

出示问题:用13元正好可以买哪两本书?

老师:谁来读一读?

(预设)同学1:语气平淡,没有突出“正好”。

同学2:突出“正好”。

老师:有同学突出了“正好”两个字,那么“正好”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同学1:生活中的意思是不多也不少。

同学2:这道题中“正好“的意思是把这13元都花完,不剩钱。

3、揭示课题。

老师:玲玲该怎么选书呢?今日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问题,寻求策略

1、在尝试解决问题中获得方法。

老师:请你拿出第一张纸,用你喜爱的方式独立完成。

同学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巡察监控,收集同学信息。

(预设)同学会消失不正确答案:5+7=12(元)或6+8=14(元)。

老师监控:

假如消失这样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同学再次审题,重点理解“13元正好要花完”的意思。5+713,说明超出了13元,只能等于13元。

老师引导同学把错误的算式变成对的。例如:

在算式5+7=12(元)中,把5换成6或者把7换成8。

《熟悉人民币》第5课时教学设计

《熟悉人民币》第5课时教学设计

《熟悉人民币》第5课时教学设计(2)

《熟悉人民币》第5课时教学设计(2)

(预设)同学依据单价找书的名称;依据总价找到缺失的书价钱,并找到书的名字,最终修复账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