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程标准】1.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2.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地位。【教学重难点】1.重点: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成就;2.难点: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基础上,加深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性认识。【基础知识】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从“法制”到“法治”)【学习聚焦】法制建设为依法治国及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一)法治建设的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976)1.背景:①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国家建设需要法律制度规范;②新生政权得以巩固,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和发展,三大改造正在进行,法制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时代发展的必然。2.概况:(1)法制开端——1949年A.成就: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等重要文件。B.意义: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的历程。(2)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A.成就:①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②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婚姻法》和《土地法》体现广大民众意志,巩固了人民民主革命成果。③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B.意义:①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②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3)严重挫折——“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A.概况:“文化大革命”期间“左”倾错误严重,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和法律意识淡薄。B.启示: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知识拓展】《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区别项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背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制定主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容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总原则以根本大法形式规定了国家的国体与政体性质具有临时宪法作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历史作用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法律保障(二)法治建设的新发展——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至今)1.新发展: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1)背景:①文革中践踏民主法制的惨痛教训;②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决定。(2)成就:①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②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③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3)特点:政府高度重视;基本形成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4)意义: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2)说明:民主法制建设与时俱进,逐步进入建设法治化的新时期。2.进一步加强: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1)背景: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2)成就:①1997年十五大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③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④2010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地位:2010年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4)意义: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使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②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1)内涵:“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同时,“法治”还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2)本质:法制的本质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法治的本质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3)基本要求: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4)产生与发展: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法治的产生和发展却不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5)认识:二者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一字之改对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在于,目标更明确,使之有了必然的精神内容;将更严格地遵守执法原则;从重视制度建设,发展为既重视制度,又重视国家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比“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更完整、更全面、更能体现政府对国家依法治理的决心和目的。3.全面依法治国时期——2012年中共十八大已来(1)背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2)措施:①宪法: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②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③法治: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④司法: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⑤宪法修正案: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⑥民法典: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点拨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何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对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具有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3)意义:我国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新十六字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救国”到“强国”)【学习聚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一)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976年)1.背景: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谱写了无数重整山河的壮丽诗篇,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2.表现:①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②形成了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③形成了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④形成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3.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8年以后)1.背景:①内在要求: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中央推动: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号召并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表现:①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是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②20世纪90年代,三大系列创建活动: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③1994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④2001年,中共中央在总结以往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达标检测1.如表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对法治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这张表格()中共八大提出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斗争任务已经变为保护社会生产力顺利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完备的法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共十五大明确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制定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一规划、两纲要”,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明确提出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A.体现了我国逐步推进依法治国 B.反映了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基本建立C.见证了邓小平法治理论的建成 D.释放了恢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信号2.1982年,我国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从1954年宪法的第三章改为第二章。2004年修宪,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这体现了()A.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 B.民法体系的日益完善C.公民权利开始受到重视 D.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3.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开国领袖毛泽东郑重宣告将在这次会议上制定宪法,制定几部重要的法律。这次法律实践的重大意义是()A.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C.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近代化进程 D.促进了全面依法治国理念的形成4.现行宪法自1982年公布实施后,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五次修改,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征,下表中对于宪法的判断,正确的是()A.“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大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D.将“依法治国”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沙购销合同版
- 借条协议补签范本
- 礼仪服务合同协议书样式示例格式
- 居家养老护理合同
- 陶瓷商品交易协议
- 会议现场服务外包合同
- 实木板材购销合同
- 电信服务合同解除协议解读
- 电脑购销谅解合同
- 空调机组选购及安装合同
-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 女性生殖健康与疾病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中医药大学
- (高清版)JGT 225-2020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九年级上册期末化学试题(附答案)
- 心电图进修汇报
- 中医科进修总结汇报
- 初中英语比较级和最高级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 激光技术在能源、环保、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 【高分复习笔记】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中国玉石及玉文化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MOOC 物理与艺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