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与热爱之情。2.梳理事件,分析志愿军战士的精神品质。3.品析本文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4.谱写小诗,歌颂与赞美伟大的志愿军战士。教学重难点品析本文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谱写小诗,歌颂与赞美伟大的志愿军战士。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请同学们阅读预习提示一,了解“抗美援朝”和本文的写作背景。有哪位同学给我们分享一下自己查到的资料?慕政学(情绪激动)讲述了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的经过。伦语(表情严肃)分享了松骨峰战斗的具体过程和行军细节。两位同学的分享获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老师导入: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有一半是给这两个同学的,还有一半是给我们英雄的志愿军战士的。下面让我们一起跟随魏巍走进朝鲜战场,走近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二)理事件,明精神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志愿军战士的伟大和作者对战士们的情感。(不会读的生字查字典;读到动情处请多读两遍,并勾画出来;八分钟后进行阅读分享)2.作者认为谁是最可爱的人?理由是什么?学生齐声朗读第三段。3.作者记录了哪些具体的事件来赞美志愿军,这些事迹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品质?(自己总结事件,同桌交流品质,3分钟后提问2号)松骨峰战斗——革命英雄主义(给学生举例超人的个人英雄主义,让他们体会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胜利和和平,这种精神就是革命英雄主义)马玉祥救人——国际主义精神(找到“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一句,让学生回忆和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哪一句很像?他们回忆到《纪念白求恩》中“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明确这两种精神都是国际主义精神,我们把朝鲜人民当做自己祖国的人民一样热爱)战士吃雪——爱国,舍己为人(战士说自己吃雪,是为了谁不吃雪?自己蹲防空洞是为了谁不蹲防空洞?是为了祖国人民,他们奔赴战场是为了保家卫国,是出于对祖国人民的爱,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不怕艰苦的条件,这种先人后已的伟大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三)五看法,学写作

本文如此打动我们,不仅仅是因为志愿军战士伟大的精神和英雄的事迹,还因为作者魏巍高超的写作手法,让我们一起通过五看文本解读法,和魏巍学写作技巧吧!1.一看篇(看标题,首尾,事例)看篇就是从整体来看,比如标题,结构和选材。(1)关于标题的作用和好处,之前我们已经练习过了,哪位同学来说一下本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和好处?学生纷纷举手,一条一条补充。整理如下:.疑问做标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暗示文章的主题是赞美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写最可爱的人。(2)作者不仅在标题讲最可爱的人,在文章的首尾处也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学生纷纷举手,一条一条补充。整理如下: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首尾反复强调,突出文章的主旨。(3)作者在选材时也是花了一番心思的,他本来选了五件事,最后只保留了这三件事,是因为这三件事最……?(学生大喊:最好,最感人,最能体现志愿军的精神)对,这就是最典型!(学生哦~~恍然大悟)那这三个事件的顺序能不能颠倒呢?为什么?(自己思考两分钟,小组讨论2分钟,一号汇报)学生汇报的结果并不理想,这个题有一定难度。因此引导学生关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句话,志愿军战士奔赴朝鲜战场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打仗,抗击美国侵略者,因此首先要记述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奋战,写出他们为了战争胜利付出的伟大牺牲,这是“抗美”。其次,抗美援朝的原因是出于国际主义精神,中朝联合起来抵抗美国侵略者,因此马玉祥救人则从具体事件和当事人第一人称的话语中体现出了普通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爱,体现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是“援朝”。最后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保家卫国,因此爱国主义精神是一切事情的源头,战士吃雪的事件从小事上体现了前线战士对祖国人民深切的爱,他们先人后己的精神是伟大的,正是因为他们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吃雪就炒面,蹲防空洞才有国内老百姓的安宁和平的生活。这是“保家卫国”。所以这三个事件层层深入,顺序不可以换。​2.二看段(第五段场面描写有细节才真实,人物描写有群像有个体,有整体有突出)你们觉得哪个段落写的最精彩?我们就分析哪个段落。学生一致认同第五段。那这一段好在哪里呢?学生七嘴八舌说场面写得很真实。继续追问?为什么真实?举例说一说。学生关注文段中的具体细节,比如阵地被烧红等。因此明确有细节,场面描写才真实。那里面的人物描写呢?好在哪里?学生说动作写得好,很准确。引导学生关注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有一个,又有一个”,有群像,有个体,群像是场面,个体是突出。比如我们描写班里的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课,如果我写一组一号在干什么,二号,三号,四号,二组一二三四,等等等等,你们觉得怎么样?学生答太啰嗦了。那如果说:“有的在记笔记,有的在看课件,有的在听老师讲解,特别是于海博目不转睛地看着语文老师的一举一动,黄原郡更是听得都呆住了,你看老师举例他都没反应过来在说他自己。”学生们哈哈大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有群像绘面,有个体突出的场面描写的好处。3.三看句(冯玉祥的外貌句,承上启下句,第一人称)我们再来看句,你们喜欢哪一句?一生分享了马玉祥的外貌描写句并进行了准确细致的分析。一生分享了第九段的这句话,分析了承上启下的具体运用。其他同学主动为他们鼓掌,教师提示根据他们的讲述做好笔记。又有一生分享马玉祥的话,顺势补充了三个人称的具体作用。第一人称的真实性有利于纪实,第二人称易引起共鸣,适合抒情,第三人称客观自由,适合叙事。希望同学们长大以后当作家了,能熟练运用第三人称,以上帝的视角,描绘人间疾苦。4.四看字(卷,艰苦些的些写出来革命乐观主义,最可爱的最值得喜爱热爱敬爱)一生分享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的“卷”字写得好,讲出“卷”字写出了来势凶猛的样子。一生分享“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的“艰苦”,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为什么是“艰苦些”而不是“很艰苦”“最艰苦”“非常艰苦”,学生一下子愣住了,七嘴八舌讨论起来,有说朝鲜战场不艰苦的,被其他同学用吃雪事件反驳了,有说战士们不认为艰苦,又被用战士的原话反驳了,看着他们提出观点,又不断推翻,直到一个女生说:“因为他们不怕艰苦!”教师点拨,这是什么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至此讨论结束。5.五看意

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关注题目中的“可爱”一词,“可”是值得的意思,“爱”是喜爱,热爱,敬爱,所以作者认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值得喜爱、敬爱、热爱的人,由爱而敬,由敬而颂,由颂而惜,惜什么?珍惜志愿军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幸福的生活!所以让我们一起总结本文的主旨是:本文通过叙述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的三个典型事例,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崇高思想境界,歌颂了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热情赞美了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珍惜和平幸福的生活。(四)写小诗,谱赞歌

最后,让我们用笔写下诗篇,来歌颂最可爱的人,来赞美伟大的志愿军战士。(这个环节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落实,成了最大的遗憾。希望后来的老师们上这节课时能实践这个高阶目标。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和孩子们补上这个环节,相信有些种子一旦种下了,早晚会发芽壮大。)

教育反思:

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诗没有写成,最大的收获是从“五看”的角度教给学生分析文本的方法,下课后学生纷纷表示收获特别多,学到了很多以前学不到的东西。而我最大的感触是原来语文课可以不为了教内容而教内容,也可以从学写作方法的角度教文章。这样不仅不影响内容分析,反而能让学生在掌握写作方法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原来的那种思维定势的语文课,为了讲志愿军而讲历史背景,为了情感而分析抒情,为了人物而分析描写,反而被困在文本里出不来,最后只是让学生懂得了志愿军的伟大,懂得了作者的赞美,对于文本好在哪里,我们可以怎么写作文,一点帮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