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河北省邢台市四校质检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晚泊岳阳①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②;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注]①这首诗为诗人途经岳阳所写。②失江路,指江水苍茫,看不清江上行船的去路。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途经岳阳而暂泊,听到岳阳城里的钟声,诗人闲卧舟中,心中不由生发思绪。B.“空江”,写出了洞庭湖口冷寂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从遐想中回过神来的茫然。C.诗人的视线由明月转向江面,江面云水茫茫,烟霭沉沉,诗人探寻那归去的水路。D.当诗人的注意力重返现实时,夜已深,诗人眼前呈现一片“江月弄清辉”的美景。17.这首诗的后四句与杜甫《登岳阳楼》的后四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表达的情感和情感抒发的方式均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答案】16.B17.(1)情感:①欧阳诗后四句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旅中思归的情感;②杜诗的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老病漂泊、孤舟为伴的悲伤,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安危、时局动荡的忧思。(意思答对即可)(2)抒情方式:①欧阳诗的后四句借景抒情,月洒清辉,轻舟晚归,歌声传来,轻舟短楫,疾去如飞,诗人久久凝视,思归之情寄寓其中;②杜诗的后四句直抒胸臆,写自己羁旅漂泊,年老多病,孤舟为伴,亲朋故旧杳无音讯;而诗人还关注着关山以北的战争烽火,忧思国家安危。(意思答对即可)【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冷寂”理解错误,“正见空江明月来”意思是江面空阔,明月渐渐升起,故应是“空旷开阔”。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分析情感和抒情方式的能力。情感:欧阳诗的后四句意思是夜深月亮洒下清辉,又传来舟子晚归时的歌声。这歌声引起多少思绪,其中感情体味不尽,只感觉轻舟短楫,疾去如飞。渔人归家,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旅中思归的情感;杜诗的后四句意思是,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老病漂泊、孤舟为伴的悲伤,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安危、时局动荡的忧思。抒情方式:欧阳诗的后四句写静赏江月、倾听歌声,写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句句写景,景景关情。借景抒情、以景寓情来表现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杜诗的颈联二句,因湖山之景而触动身世之悲,写满腹的孤身漂泊之感与万里乡关之思。末联仍是登楼时所感,然已由身家及于时事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当时吐蕃入侵,西北边疆不宁。不为个人身世而哭,而是为国家的危难而哭。“老病孤舟”的悲与“关山戎马”的哭都是直抒胸臆,写自己羁旅漂泊,年老多病,孤舟为伴,亲朋故旧杳无音讯;而诗人还关注着关山以北的战争烽火,忧思国家安危。河北省邢台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晚登城北门①陆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的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此驻守。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描写诗人一幅头巾,一根藜杖,在深秋傍晚,登上城北门楼,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状态和日渐衰老的身体状况。B.第二句写诗人登上北城门楼感受到卷地的西风。“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卷地”,生动形容了风势猛烈。西风劲吹,百草摧折,一片肃杀,愁绪袭上心来。C.大散关是南宋西北边境重要关塞,诗人曾驻守于兹。今日远望,从那里传来的烽烟宣告边境上的紧急情况。诗句传达了诗人对战事深切的关注和无穷的忧虑。D.深秋来临,北地天寒,鸿雁南飞带来北方的消息。然而这次鸿雁传来的却是“杜陵秋”,寄寓着诗人对关中失地的深深的关怀和对已逝美好生活的深情留恋。15.本诗以“横槊赋诗”抒怀,苏轼在《前赤壁赋》中也写过“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发出感叹。请简要分析二者在表达作者情感上的不同。【答案】14.D15.①陆诗中“横槊赋诗”在这里借指陆游在军中作诗事,他经常怀念的,正是“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但金戈铁马,魂绕古梁州,抒发了诗人一腔报国热血,却投闲置散,报国无门的愁绪。
②苏轼则是由眼前的江水想到曹操当初沿江而下,志得意满,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可如今也已然长逝,化为陈迹,何况自己。羡慕长江的长流不息,感叹生命的短暂,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没有“对已逝美好生活的留恋”。“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一点烽火,报传着大散关口的敌情战况,两行雁阵,带来了长安杜陵的秋意浓厚。可知,颔联并无作者对过往美好生活的留恋。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陆诗尾联“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既承前意,又总结全诗。“横槊赋诗’意指行军途中,在马上横戈吟诗,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梦魂犹绕”写诗人虽然离开南郑已有五年之久,但“金戈铁马,魂绕古梁州”,正是报国心志的抒发。“非复昔”表达戎马生涯的怀念与对这些已成往事的感慨。诗人远望烽火,仰视阵雁,想到岁月空逝,兴复无期,而自己却报国无门,悲愁难耐。这一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之悲愤。
苏轼的《前赤壁赋》中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诗人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曹操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这是苏轼感叹生命的短暂,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注】此词是词人在建炎三年(1129年)避金兵流寓湖南、湖北一带逢端午感怀今昔而作。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两句写词人在端午节高咏《楚辞》,既有对屈原的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B.词人由眼前的榴花联想到昔时鲜红的舞裙,突出了昔日宴饮的热闹与词人的意气风发。C.上阕末句“满帘风”衬托出客人不知亡国恨而一味高歌的快意,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悲愤。D.“试浇桥下水”与苏轼“一尊还酹江月”句,写了相同的行为,但寄寓的情感却不相同。17.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词人感情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6.C17.①直抒胸臆,“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写出词人心忧万事却孑然一身、垂垂老矣的境况,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的感慨;②借景抒情,“戎葵凝策”用拟人手法,表达了对自己落魄处境的自嘲;③用典抒情,“湘中”用屈原典故,词人用酒凭吊屈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高歌”的是词人自己,不是客人;“无人知此意”是没有人理解自己,而不是“客人不知亡国恨”。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词的下阕,基调更为深沉。“万事一身伤老矣”,这一声长叹,包涵了作者对家国离乱、个人身世的感慨之情。写出词人心忧万事却孑然一身、垂垂老矣的境况,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的感慨;“戎葵凝笑墙东”句,是借蜀葵向太阳的属性来表达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思想,也暗含对自己落魄处境的自嘲;“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面对湘江作者祭酒的虔诚,加上这杯中之酒肯定会流到汨罗江的联想,因而滔滔江水之中,融合了词人心灵深处的感情。从高歌其辞赋到酹酒江水,深深地显示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其强烈的怀旧心情和爱国情感,已付托于这“试浇”的动作及“桥下水,今夕到湘中”的遐想之中。河北省廊坊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襄陵①令李君欧阳修绿发襄陵新长官,面颜虽老渥②如丹。折腰聊为五斗屈,把酒犹能一笑欢。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③。【注】①襄陵,县名。②渥,光润,光泽。③挂冠,语出《后汉书·逢萌传》,指辞官归乡。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为一首送别襄陵县令李君的诗,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李君为官要为民的期许。B.首联重在刻画李君意气风发的外在形象,新任县令容光焕发,面容虽老而颜色红润。C.颈联对仗工整,既写出了秋收时节红枣的成熟,也反映了春寒之际百姓的生活状况。D.尾联展现出一幅政通人和的欢乐场景,诗人希望李君在功成身退后离职而回到故乡。16.本诗妙用了关于陶渊明的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这一用典。【答案】15.D16.①“不为五斗米折腰”原指陶渊明不会为了五斗米的官俸而担任县令,向权贵屈服,而“折腰聊为五斗屈”则反用其意,说李君为了养家糊口担任襄陵县令。②妙用关于陶渊明的典故使得诗歌含蓄隽永,内涵丰富,表达了诗人对李君参与政事、为民造福、乐于服务人民的期望。【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能力。D.“诗人希望李君在功成身退后离职而回到故乡”理解错误,根据最后一句“无苦思归欲挂冠”可知,是诗人希望李君不要因为想家而离职、弃官。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该典原指不会为了五斗米的官俸向权贵屈服,后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而在本诗中,诗人反用典故,说李君为了养家糊口担任襄陵县令。在本诗中,诗人反用典故之意,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李君为官要为民的期许,表达了诗人对李君参与政事、为民造福、乐于服务人民的期望。运用典故使得诗歌主题更加含蓄隽永。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题武关①杜牧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②,戍旗长卷夕阳中。【注】①武关:在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战国时秦置。楚怀王绝齐亲秦,入武关为秦伏兵所执,客死秦国。②圣神:神圣天子。四海:天下统一。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开门见山,叙述诗人来到了武关的东边,清清溪水从眼前汩汩流过,好像在向行人诉说着前朝的史事;举目眺望,可笑当年那昏庸懦怯的怀王入关投秦,一去不返,如今除了关塞依旧,没有留下任何遗迹。B.颔联以形象化的语言,极为深刻地揭示了怀王悲剧的内在根源。郑袖“娇娆”而“酣似醉”,屈原“憔悴”而“去如蓬”,婉转而深刻地指责了怀王的“不爱江山爱美人”致“迹自穷”的下场,诗人为之开怀一笑。C.颈联在构思上是个转折,从对历史的沉思、叙述过渡到抒发眼前的感喟。诗人通过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慨叹,批评楚怀王正是因为在人事上的昏庸才导致了丧师失地、身死异国的悲剧。D.尾联,诗人的眼光再次落到武关上。他希望唐王朝统治者吸取楚怀王的历史教训,振兴国运。本诗起于武关,落于武关,将与武关相联的特定的历史情节和山川形胜的自然背景构筑在一起,立意深沉而含蕴。16.巧妙运用修辞手法,能让诗文增色。诗人在本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任选两种加以赏析。【答案】15.B16.①拟人。首联“碧溪留我武关东”一句,诗人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自己在武关的盘桓说成是“碧溪”的相留,这就将诗情十分自然地转到对这一历史陈迹的临风联想上来。
②对比。颔联“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两句,诗人用强烈的对比,将郑袖得宠而“酣似醉”之态,与屈原遭放逐后的“憔悴”、形容枯槁、流落失意之色作鲜明的对比。通过小人得势、贤臣见弃的形象对比,婉转地抨击了怀王的昏聩,鞭挞了郑袖的惑主,以及痛惜屈原的被逐。
③比喻。颔联“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两句,诗人用郑袖“娇娆”“酣似醉”,表现其娇妒、得宠之态,而“酣似醉”,足见怀王对她的宠幸和放纵;诗人用屈原的“憔悴”,表现其形容枯槁、失意之色,而“去如蓬”的比喻,足见屈原遭放逐后到处流落,无所依归的漂泊生涯。形象地表现了怀王的昏庸。
④借代。颈联“山樯谷堑”代指昔日江山依旧,“弱吐强吞”代指弱肉强食七国争雄的局面。诗人通过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慨叹,说明楚怀王正是因为在人事上的昏庸才导致了丧师失地、身死异国的悲剧。
⑤用典。颔联两句诗人借郑袖得宠而“酣似醉”,屈原遭放逐后的“憔悴”、形容枯槁、流落失意之事,表现了小人得势、贤臣见弃,婉转地抨击了怀王的昏聩,鞭挞了郑袖的惑主,以及痛惜屈原的被逐。
【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诗人为之开怀一笑”错误。“一笑怀王迹自穷”是说“可笑当年的楚怀王入关投秦却是到了尽穷”,表达的应该是作者对昏庸的楚怀王的嘲笑。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首联的“碧溪留我武关东”,是说“清澈的溪水汩汩地流过,要留我在武关之东”。诗人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自己在武关的盘桓说成是“碧溪”的相留,这就将诗情十分自然地转到对这一历史陈迹的临风联想上来。颔联“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是说“郑袖得宠的娇艳妩媚之态就好像喝醉似的,屈原遭放逐到处流落他的形容就犹如乱蓬”。这两句诗运用“郑袖”和“屈原”的典故,对比强烈,内涵丰富。郑袖“娇娆”,可见其娇妒、得宠之态,而“酣似醉”,足见怀王对他的宠幸和放纵;屈原“憔悴”,可见其形容枯槁、失意之色,而“去如蓬”,又运用了比喻,足见屈原遭放逐后到处流落,无所依归的漂泊生涯。诗人正是通过小人得势、贤臣见弃这一形象的对比,婉转而深刻地指责了怀王的昏聩,鞭挞了郑袖的惑主,以及痛惜屈原的被逐。由此思之,诗人在瞻眺武关时,面对“怀王迹自穷”的现实,不能不付之一笑。颈联“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是说“如桅杆耸立的峰峦、似壕沟深长的山谷还在,而弱肉强食七国争雄却像过眼烟云已成空”。“山樯谷堑”“尽已空”运用比喻,同时,“山樯谷堑”借代昔日江山依旧,“弱吐强吞”借代弱肉强食七国争雄的局面。在构思上是个转折,从对历史的沉思、叙述过渡到抒发眼前的感喟,诗人通过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慨叹,说明“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的历史教训。楚怀王正是因为在人事上的昏庸才导致了丧师失地、身死异国的悲剧。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①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注】①飕飗(sōuliú):象声词,形容风声。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每联均对仗工整,二、四、六、八句押同一个韵。B.首联“黄菊”“玄蝉”,点明“秋”的时令;“昔”“今”暗示一年已过,秋风又回。C.颔联前一句正面点题,后一句感慨秋风萧杀,不但使草木凋落,也使自己容颜衰老。D.首联和尾联用拟人手法写秋风,“为君”与“与君”首尾照应,两个“君”都指秋风。16.清代沈德潜评此诗:“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请结合全诗,谈谈沈德潜为什么说这首诗“下半首英气勃发”。【答案】15.B16.①“英气勃发”是指诗人豪迈振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
②上半首(前四句)写秋去秋回,秋风依旧,自己却容颜衰老,这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
③下半首(后四句)先以比兴手法写出骏马、大雕雄健的形象,用力一转,激情勃发,尾联写自己虽病弱衰老,也要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大好秋色,表现了诗人豪情不减、自强不息的精神。【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A.“每联均对仗工整”错,首联大致对仗,尾联不对仗。C.“使自己容颜衰老”错误,诗中有感慨自身衰老之意,但衰老的原因并非秋风使然,而是尾联所说的“病”。“后一句感慨秋风萧杀”,全诗是赞秋风劲爽,而非叹其肃杀,也没有“使草木凋落”之意。D.“首尾照应”错误,首联写秋风去而复返,故“为君”照应的是整个首联,而非“与君”;“都指秋风”错误,首联中的“君”指诗人自己(“与君别”是写秋风作别诗人),尾联中的“君”才是指秋风。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手法、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描写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着头,抖动拳曲的毛,大雕睁开睡眼看万里青云。这里“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表明诗人自己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豪迈形象。抒发了诗人不服老,想为国立功和积极进取的豪情。尾联“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由此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饮酒(其九)陶渊明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①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②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注】①汩:搅混。②纡辔:回车,走回头路。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一大清早远道来访的田父,诗人十分激动,拿出一壶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地市卷)及答案解析
- 中班 秋天课件
- 2024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
- 社区少先队课件
- 苏教版科学课件
- 西南林业大学《材料研究及分析方法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新媒体短视频运营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前端开发技术》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颌下腺结石课件
- 西京学院《句法学概论》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事业单位政审表
- (全)顶板后浇带预封闭施工工艺
- GB 19517-2023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 年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报告
- 施工现场临时水电消防监理细则
- 中班语言活动《小熊讲卫生》
- 山东东营市商业市场调研
- 固体物理章晶体缺陷
- 高中思想政治-高三一轮复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中建光伏项目管理指导手册
- IVUS指导PCI的应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