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江苏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江苏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江苏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江苏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有删改)材料二:卢程,不知其世家何人也。唐昭宗时,程举进士,为盐铁出使巡官。唐亡,避乱燕、赵,变服为道士,游诸侯间。豆卢革为王处直判官,卢汝弼为河东节度副使,二人皆故唐时名族,与程门地相等,因共荐之以为河东节度推官。庄宗尝召程草文书,程辞不能。其后战胡柳,掌书记王缄殁于阵,庄宗还军太原,置酒谓监军张承业曰:“吾以卮酒辟一书记于坐。”因举卮属巡官冯道。程位在道上,以尝辞不能,故不用,而迁程支使。程大恨曰:“用人不以门阀而先田舍儿邪!”庄宗已即位,议择宰相,而卢汝弼、苏循已死,次节度判官卢质当拜,而质不乐行事,乃言豆卢革与程皆故唐时名族,可以为相,庄宗以程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是时,朝廷新造,百度未备,程、革拜命之日,肩舆导从,喧呼道中。庄宗闻其声以问左右,对曰:“宰相檐子入门。”庄宗登楼视之,笑曰:“所谓似是而非者也。”程奉皇太后册,自魏至太原,上下山险,所至州县,驱役丁夫,官吏迎拜,程坐肩舆自若,少忤其意,必加笞辱。人有假驴夫于程者程帖兴唐府给之府吏启无例程怒笞吏背。少尹任圜,庄宗姊婿也,诣程诉其不可。程戴华阳巾,衣鹤氅,据几决事,视圜骂曰:“尔何虫豸,恃妇家力也!宰相取给州县,何为不可!”圜不对而去,夜驰至博州见庄宗。庄宗大怒,谓郭崇韬曰:“朕误相此痴物,敢辱予九卿!”趣令自尽,崇韬亦欲杀之,赖卢质力解之,乃罢为右庶子。庄宗入洛,程于路坠马,中风卒,赠礼部尚书。(选自《新五代史·卢程》,有删改)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这三处的字母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3分)人有假驴夫A于程者B程帖兴唐府C给之D府吏E启无F例G程怒笞H吏背。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辞,推辞,与《屈原列传》中“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的“辞”含义不同。B.于,在,与《过秦论》中“非括于钩戟长铩也”的“于”用法和含义相同。C.诣,到……去,与现代汉语成语中“苦心孤诣”的“诣”含义不同。D.礼部,古代官署,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等职事,长官是礼部尚书。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作者引用《尚书》里的句子,进而提出论点,接着运用对比手法概括唐庄宗得失天下之事,又进一步深化论点。B.材料二,卢程在唐朝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唐亡后成为道士,因是唐朝的望族,出身名门,被推荐为河东节度推官。C.材料二,卢程曾对任用官职不认门第表示不满,后来唐庄宗思考宰相人选,优先考虑了卢程,卢程和豆卢革被任命为宰相。D.材料二,卢程斥责任圜,任圜向唐庄宗报告,唐庄宗大怒,认为自己误用了卢程,下令让卢程自杀,后因卢质解救,卢程免于一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2)尔何虫豸,恃妇家力也!宰相取给州县,何为不可!14.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说“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其实,个人兴衰的道理也是这样。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卢程失败的个人原因。(3分)10.BDG11.B(B.错误。用法和含义不同。介词,在/介词,比。句意:我用一杯酒在酒席上招一个书记。/并不比士兵的钩戬长铩锋利。)12.C(C.“后来唐庄宗思考宰相人选,优先考虑了卢程”错误。根据原文“庄宗已即位,议择宰相,而卢汝弼、苏循已死,次节度判官卢质当拜,而质不乐行事,乃言豆卢革与程皆故唐时名族,可以为相,庄宗以程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可知,唐庄宗思考宰相人选,先考虑的是卢质,然后才是豆卢革和卢程。)13.(1)因此,当他兴盛时,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2)你是什么东西,依仗老婆家的势力!宰相向州县取东西,为什么不行!14.任性,随意辱骂鞭打下属。傲慢,对下属无礼。参考译文:材料一: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与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他兴盛时,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顿,难道只有乐工(是所溺的成分)吗?材料二:卢程,不知道他的祖先是什么人。唐昭宗时,卢程考中进士,任盐铁出使巡官。唐灭亡后,卢程在燕、赵一带逃难,改变服饰做了道士,在诸侯之间游荡。豆卢革任王处直的判官,卢汝弼任河东节度副使,二人都是过去唐时的名门望族,和卢程的门第相当,因而一起推荐他任河东节度推官。唐庄宗曾召卢程起草文书,卢程推辞说不会写。后来在胡柳打仗,掌书记王缄战死沙场,唐庄宗回师驻扎在太原,摆酒宴对监军张承业说:“我用一杯酒在酒席上招一个书记。”于是举起酒杯向巡官冯道祝酒。卢程的官位在冯道之上,因为曾经推辞说不会写,因此唐庄宗没有任用他,而改任卢程为支使。卢程十分遗憾地说:“用人不依照门第高低而先用乡巴佬吗!”唐庄宗登位后,拟议选任宰相,而卢汝弼、苏循已经死了,依次节度判官卢质应当拜为宰相,而卢质不喜欢承担事务,于是有人说豆卢革和卢程都是过去唐时的名门望族,可以任为宰相,唐庄宗任卢程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这时,朝廷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卢程、豆卢革接受任命那天,轿子引路随行,在路上喧闹。唐庄宗听到声音后询问手下人,(手下人)回答说:“宰相的轿子进宫门了。”唐庄宗登上楼看,笑着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似是而非。”卢程带着皇太后的封册,从魏州到太原,上下于高山险地,所到州县,驱使壮丁为他们做事,官吏们迎候拜见,卢程坐在轿子上神态自若,稍稍不顺他的意,一定要加以鞭打羞辱。有人向卢程借驴夫,卢程下柬帖令兴唐府派驴夫,兴唐府的官吏说没有先例,卢程发怒鞭打官吏的背。少尹任圜,是唐庄宗的姐夫,到卢程那里说不能这样。卢程头戴华阳巾,穿着鹤羽大衣,靠着几案处理事情,盯着任圜骂道:“你是什么东西,依仗老婆家的势力!宰相向州县取东西,为什么不行!”任圜没有答话离去,晚上飞马赶到博州进见唐庄宗。唐庄宗大怒,对郭崇韬说:“我误把这个傻东西当成宰相,他怎敢羞辱我的九卿!”(唐庄宗)迫令卢程自杀,郭崇韬也想杀掉他,幸亏卢质奋力解救,于是卢程被罢为右庶子。唐庄宗进入洛阳,卢程在路上从马上摔下来,中风而死,赠礼部尚书。江苏省泰兴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材料一: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晋唐叔得嘉谷,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节选自《史记》)材料二:论周公者多异说,何也?周公居礼之变,而处圣人之不幸,宜乎说者之异也。凡周公之所为,亦不得已而已矣。成王幼不能为政,周公执其权以王命赏罚天下是周公不得已者如此而已,今儒者曰:周公践天子之位,称王而朝诸侯。《书》曰:“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群叔流言。”则是周公未尝践天子之位而称王也。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儒者之患,患在于名实之不正。陈贾问于孟子曰:“周公使管叔监商,管叔以商叛。知而使之,是不仁,不知是不智。”孟子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从孟子之说,则是周公未免于有过也。夫管、蔡之叛,非逆也,是其智不足以深知周公而已矣。周公之诛,非疾之也,其势不得不诛也,管、蔡之封,武王之世也。武王之世,未知有周公、成王之事,苟无周公,成王之事、则管、蔡何从而叛?周公何从而诛之?故曰:周公居礼之变,而处圣人之不幸也。(节选自苏轼《周公论》)10.材料二中面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周公A执其权B以王命C赏罚D天下E是周公F不得已者G如此而已。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摄,代理,与《论语》待坐章中“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的“摄”意思不同。B.绌,同“黜”,指废黜,“绌”与今天的成语“相形见绌”中的“绌”意思相同。C.患,弊病、毛病,与《鱼我所欲也》中“故患有所不避也”中的“患”意思不同。D.疾,憎恨、痛心,与《屈原列传》中“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的“疾”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管叔、蔡叔等人出于狭隘的想法,疑心自己的兄弟周公夺权篡位,就勾结武庚作乱背叛了周。周公本成王之命讨伐叛军,严惩叛乱者。B.周成王在丰邑,派召公动工复建洛邑,以完成武王的遗愿。周公再次卜问和勘察后,将九鼎安放在了丰邑,认为此处是天下的中央。C.对于论者对周公的异议,苏轼探寻了其中的原因,认为周公所处的正是礼法变革且周武王去世的特殊时期,所以有各种议论也正常。D.陈贾否定周公派管叔监国的举措。他分析说,周公若知道管叔会叛国还派他去,就是不仁爱;如果不知道而这样做。就是没有智慧。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管、蔡之叛,非逆也,是其智不足以深知周公而已矣。(2)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14.材料二中,苏轼援引《书》和孟子的言论,分别有什么作用?(3分)10.BEG句意:周公执掌他的权力,凭借成王的命令赏罚天下,这是周公不得已这样做的,如此而已。“周公执其权”主谓宾齐全,后面B处断开;“以王命”是状语,修饰“赏罚”,“天下”是宾语,后面E处断开;“者”一般放在上句末尾,后面G处断开。故选BEG。11.BA.正确。代理;夹。句意:于是就代理掌管国政。/夹在大国之间。B.错误。同“黜”,指废黜;不足。句意:(成王)废黜了殷的天命之后。/相比之下,显出不足。C.正确。弊病、毛病;灾祸。句意:儒者的错误,(就)错在名分与实际不相符。/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D.正确。句意:周公诛杀(他们),并不是憎恨他们。/屈原痛心于楚怀王听不到正确的意见。12.B“将九鼎安放在了丰邑”错,原文“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应是将九鼎安放在了洛邑。13.(1)管叔、蔡叔叛乱,并不是不服从,这是他们的智慧不能够深刻了解周公啊。“非逆也”,判断句;“是”,这;“深知”,深刻了解。(2)他思念君王,振兴国家,想要使楚国回归富强局面,在一篇作品之中再三表达(这种)意愿。存:思念。反覆:回归。三:多次,再三。致:表达14.①援引《书》中的话是为了证明周公并无“践天子之位而称王”,以此反驳儒者之言;②援引孟子的话是以此为基础生发议论,阐释自己的观点:即使周公有过,也是为形势所迫。【详解】①由“今儒者曰:周公践天子之位,称王而朝诸侯。《书》曰:‘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群叔流言。’则是周公未尝践天子之位而称王也”可知,援引《书》中的话是为了证明周公并无“践天子之位而称王”,以此反驳儒者之言;②由“陈贾问于孟子曰:‘周公使管叔监商,管叔以商叛。知而使之,是不仁,不知是不智。’孟子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从孟子之说,则是周公未免于有过也……周公之诛,非疾之也,其势不得不诛也……”可知,援引孟子的话是以此为基础生发议论,阐释自己的观点:即使周公有过,也是为形势所迫。参考译文:材料一:成王年少,周刚刚平定天下,周公害怕诸侯背叛周,于是就代理掌管国政。管叔、蔡叔等兄弟怀疑周公,勾结武庚作乱,背叛周。周公奉成王的命令,讨伐诛杀了武庚、管叔,流放了蔡叔。晋唐叔得到吉祥的谷穗,把它献给成王,成王把它送到周公的驻兵之地。周公在东土接受(这吉祥的)谷穗,(并)宣布天子的命令。周公摄政七年,成王长大了,周公还政给成王,(又)回到北面群臣的位置。成王在丰邑,派召公重新营建洛邑,(以)完成武王的遗愿。周公再次卜问反复勘察,最终修筑成,将九鼎安放在这里。(并)说:“这里是天下的中央,四方来进贡的路程均等。”召公担任太保,周公担任太师,向东讨伐淮夷,灭除奄,把他们的国君流放到薄姑。成王从奄回来,在宗周,作《多方》。(成王)废黜了殷的天命之后,(又)袭击淮夷,回到丰邑,作《周官》。(成王)创制和匡正礼乐,制度从此改变,百姓和睦,颂歌四起。材料二:议论周公的话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周公处在礼法变动、(并且)圣人(武王)去世的时期,评说的人观点不同(也)是理所应当的啊。凡是周公做的事,也(都)是不得已啊。成王年幼不能处理政事,周公执掌他的权力,凭借成王的命令赏罚天下,这是周公不得已这样做的,如此而已。现在(好多)儒者说:周公登上天子的位置,自称为王而使诸侯朝拜。《尚书》说:“周公位居冢宰,匡正百工。(当时就有)管叔、蔡叔等散布流言。”这就(证明)周公不曾登上天子的位置并且自称为王啊。孔子说:“一定要先正名分!”儒者的错误,(就)错在名分与实际不相符。陈贾向孟子问道:“周公派管叔去监管殷商的遗国,管叔(却)带领殷商人反叛。(如果周公)知道(管叔会这样做)还要派他去,这是不仁爱;(如果)不知道(还这样做),(就)是没有智慧。”孟子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的过错,不也是合乎情理的吗!”依从孟子的说法,就是周公(也)不免有过错啊。管叔、蔡叔叛乱,并不是不服从,这是他们的智慧不能够深刻了解周公啊。周公诛杀(他们),并不是憎恨他们,是因为当时的情势不得不杀(他们)啊。管叔、蔡叔享有封地的时候,是周武王的时代。周武王的时代,不知道(后世)有周公、周成王的事。假如没有周公、周成王的事,那么管叔、蔡叔为何会叛乱?周公(又)为何要诛杀他们呢?所以说:周公处在礼法变动、(并且)圣人(武王)去世的时候啊。江苏省镇江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清水丹山之间,有隐君子,姓徐名吉民。别号乐轩居士。居士少业儒,以数试不利,遂去诸生,怀终隐之志。日以种德为事,周人之急,不啻身有之。依范文正公故事,创义田义塾。讳言人过,喜称人善。又善莳药,故得药物最真,凡乞者即与之,以治病多效。得一奇方,必普传于人。凡数百里内,僧刹道院,力可新者,皆竭力为之。居士虽外托沉冥,而好读书,所著奇书最多,遇友人佳诗及文字,即寿诸石。所居近沧游溪,种树数十万株,如云封雾接。居士跨蹇往来其间,与田夫野老,坐草菜,说耕耘事。手种茗,不啻天池、虎丘。家酿醇酒,清洌异常。居士性不多饮,少饮即酣畅,任意潇酒。久之襄集成帙。自号日《樵歌》云。嗟乎,诗之累于应酬也久矣!居士隐于樵,故谢绝一切人间应酬。凡意之所不欲言而不得不言,与口之所不欲言而不得不言者,居士皆无有。故落笔即有烟云之趣,依稀与陶元亮、王无功①相似。今春,予由当阳玉泉得晤居士,一见欢然订交。盖居士与予友刘孝廉玄度最相知。及玄度之没也,多方搜求遗集。编次以授予。朔望必奠,谈及必泣,其急友谊如此。樵乎,樵乎,其真有隐德侠骨者耶!后之人读《樵歌》,居士之清标逸致,亦可想见其一斑也。(节选自袁中道《徐乐轩《樵歌》序》)材料二:嗟夫,诗道之不古久矣!世之号善吟者,往往流连光景,使人驰骛乎玄虛荒忽之場,控之非有,挹之非无。至造为奇论谓诗有生意须人持之不尔便将飞去。此何为者哉?殊不知诗者本乎性情,而不外于物则、民彝②者也。舍此而言诗,诗之道丧矣!濂也不敏,自童年习为比兴之学,腥秽填阏而襟灵弗舒,形于言辞则平凡为已甚。今幸获读先生之诗,庶几其有发哉。(节选自宋濂《霞川集序》)[注]①陶元亮: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王无功:王绩,字无功,初唐隐逸诗人。②物则:物理,事物的法则。民彝:人伦,人与人相处的伦理道德准则。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至造为奇A论B谓诗C有生意D须人E持之F不G尔便H将飞去。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去,文中指放弃。与《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的“去”意思不同。B.故事,文中指旧事,先例。与《六国论》中“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故事”意思相同。C.朔望,指农历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既望,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D.不敏,文中指行动缓慢。与《论语·颜渊》中“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中的“不敏”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乐轩少年时以儒学为业,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一直未能考中,于是怀有终身隐居的志向。B.徐乐轩喜好读书,著书很多,看到友人的好诗文,担心自己不能长久欣赏,总要把它们刻在石上。C.徐乐轩大公无私,常施舍药物给他人,这些药物治病大多有效果。得到奇方,他必分享于人。D.宋濂认为自己所做诗歌过于平凡,有幸读到《霞川集》,希望这本集子能对自己写诗有所启发。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日以种德为事,周人之急,不啻身有之。(4分)(2)及玄度之没也,多方搜求遗集,编次以授予。(4分)14.徐乐轩的诗歌创作体现了宋濂“诗者本乎性情”的观点,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3分)10.(3分)BDF[解析]“奇论”作“造为”的宾语,至此语意完整,其后应该断开。“诗有生意”作“谓”的宾语,至此语意完整,其后应该断开。“持之”作“人”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不尔便将飞去”是“人”不“持之”的后果,语意完整,故应在“持之”后断开。原文断句:至造为奇论,谓诗有生意,须人持之,不尔便将飞去。11.(3分)D“行动缓慢”错误。文中的“不敏”与“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中的“不敏”都指不聪敏、没有才能,是自谦之词。12.(3分)B“担心自己不能长久欣赏”错误。徐乐轩将友人的好诗文“寿诸石”的目的,是唯恐其不流传于后世。13.(1)每天把布施恩德作为要事,救济他人的急难,不异于(如同)自身有急难一般。评分参考:“以…为”、“种德”、“周”、“不啻”各1分,共4分。周:周济,救济。不啻:不异于,如同。(2)等到玄度去世以后,(居士)想方设法寻求他留下的文集,按次序编排后把它交给我。评分参考:“及”、“没”、“编次”、补充主语(居士、徐吉民、乐轩居士、他)各1分,共4分。没:同“殁”,去世。编次:按次序编排。14.(3分)①他的诗言为心声,没有违心之言。②他的诗来源于隐者生活,落笔即有隐逸之趣。③他的诗体现其“隐德侠骨”“清标逸致”。评分参考: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清水丹山之间,有一位隐士,姓徐名吉民,别号乐轩居士。居士少年时以儒学为业,因为多次科考不中,于是放弃秀才身份,怀有终身隐居的志向。每天把布施恩德作为要事,救济他人的急难,不异于(如同)自身有急难一般。依照范仲淹的旧例,创立义田(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义垫(不收学费的私塾)。不愿谈论他人的过错,喜欢称扬他人的好处。又擅长栽种药草,因此所得药物最真,只要有人请求就施舍给他,用来治病大多见效。得到一个奇方,必定普遍地传及众人人方因数百里内所有的寺庙和道院,只要有能力翻新的,都尽心竭力去做。居士虽对外不事声张,泯然无迹,但是爱好读书,撰写的奇书最多,遇到友人的好诗和好文章,就刻写在石头上。住所靠近沧湃溪,栽种了数十万株树,仿佛连云接雾,一望无际。居士骑着蹇驴往来其中,与山野父老坐在草地上,谈说些耕种之事。亲自种植茶树,(所产之茶)不异于天池、虎丘的名茶。家中酿造的美酒,异常清醇。居士天性不多饮酒,少许饮酒就很畅快,任随其意,自然(挥洒)。一段时间以后辑集成册,自己命名为《樵歌》。唉,诗歌受应酬的拖累已经很久了!居士隐身于樵采,因而对人间应酬一概谢绝。凡是心里所不想说而不得不说,口中所不愿言而不得不言的话,居士全都没有。所以一落笔就有隐逸山林之趣,与陶渊明、王绩相类似。今年春天,我有幸在当阳玉泉寺晤见居士,初次见面就高兴地结为朋友。这是因为居士与我的友人刘玄度孝廉最为知心。等到玄度去世以后,(居士)想方设法寻求他留下的文集,按次序编排后把它交给我。朔日与望日必定祭奠(玄度),说到他时必定哭泣,居士就像这样重视友谊。樵夫啊樵夫,他真是施德于人而不为人所知,具有见义勇为气魄的人啊!后来的人读了《樵歌》,对居士清高的人格、超逸的兴致,也可以有所领略和想像了。材料二:唉,诗道(作诗的规律、主张和方法)不淳朴已经很久了!当今世上那些号称善作诗的人,其题材或辞句往往局限于美好的景象,使人奔走于玄虚、荒诞之境,若有若无,难以把握。甚至造出一些奇谈怪论,说是诗歌有生命,须得人亲手握住,否则便会飞去。这说的是些什么话?(他们)竟不知道诗歌以真性情为根本,而不外乎物理与人伦。抛弃这些去谈论诗歌,诗道就丧失了!我不聪敏,自童年起学习诗歌,腥气、污秽沉积淤塞,襟怀、心灵不得舒展,写成诗歌则过于平凡。如今有幸能读到先生的诗,希望会对我有所启发吧。江苏省无锡江阴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联考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张自新传归有光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如捕风影,期望青紫,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书为?”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枚,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弱冠,授徒他所。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返,为其母具酒食,兄弟酣笑,以为大乐。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学官索资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答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自新为文,博雅而有奇气,人无知之者。予尝以示吴纯甫,纯甫好奖士类,然其中所许可者,不过一二人,顾独称自新。自新之卒也,纯甫买棺葬焉。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侍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选自《震川先生文集》,有删改)【注】①轻儇:轻薄浮滑。②归子:作者自称。③俦人:伴侣,朋友。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横线上写出断句处的字母。(3分)输A纳B无C所D出E每F岁G终H官I府J催K科L搒M掠N无O完P肤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青紫:本为古时公卿的官服(古代按官职品级高低对官服颜色有规定),借指高官显贵。B.“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宁”字含义不同。C.“未尝视人颜色”与“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颜色”一词含义不同。D.“殊不为意”与“始皇既没,余威振于殊俗”(《过秦论》)两句中的“殊”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自新自幼聪明,他背诵古代经书的内容,过目不忘,同时,他不修边幅也遭到嘲笑;他家庭生活困难,母亲想让他中断学业,他没有接受。B.张自新对吴中轻浮讲究穿戴的学生视而不见,他谈论古今,意气慷慨;学官向张自新索要礼金,他拿不出钱来,遭受辱骂,郁郁不乐,不久得病而终。C.本文歌颂了张自新的高尚品格,选取了几个典型事件,其中几个细节很感人,如用灯檠投掷睡着的同窗、涕泣长跪求母亲、为兄代过受责等。D.这篇人物传记,通过作者的描写,一个正气凛然、自信满满的大丈夫形象跃然纸上,文章最后,表达了作者对张自新怀才不遇的痛惜之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返,为其母具酒食。(4分)(2)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4分)14.“纯甫好奖士类,然其中所许可者,不过一二人,顾独称自新”这一句写张自新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张自新的文章的什么特点?(3分)10.EHL11.D12.A13.(1)(4分)每年回家探亲三四次,穿着破衣草鞋,徒步往返,为他的母亲准备酒食。(2)(4分)我和自新交往最长久,看见他当面批评别人的过错,使人无地自容。14.(3分)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表现了张自新的文章“博雅而有奇气”的特点。(一点1分,两点3分)【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租税没地方来。每年年底,官府催交租税,把他哥哥拷打得体无完肤。“所出”做“无”的宾语,其后断句;“官府”是主语,“催”是谓语,“科”是宾语,句子结构齐全,前后断句。故选EHL。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B.怎么能或难道能;宁可、宁愿。句意:再说我怎么能因为衣食而使母亲忧愁呢?/宁可跳入水中,葬身鱼腹。C.脸色;容貌。句意:不曾看人家的脸色。/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D.“两句中的‘殊’字含义相同”错误。前者为“很”,后者为“不同”。句意:他也很不放在心上。/秦始皇去世以后,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的地方。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A.“他背诵古代经书的内容,过目不忘”错误。由原文“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可知,应是张自新对古代五经中有疑惑难解之处,随口而答,仿佛很平常、很熟识的一样。故选A。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省”,探亲;“敝”,破;“敝衣草履”名作动;“具”,准备。(2)“游”,交往;“面”,当面;“过”,过错;“无所容”,无地自容。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的能力。“纯甫好奖士类,然其中所许可者,不过一二人,顾独称自新”的意思是:纯甫喜欢奖掖读书人,然而其中受到他赞许的,不过一两个人,却唯独称赞自新。写纯甫对自新的称赞,属于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结合“自新为文,博雅而有奇气,人无知之者。予尝以示吴纯甫”可知,表现了张自新的文章“博雅而有奇气”的特点。参考译文:张自新,原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年少开始读书,非常聪明。古代五经中有疑惑难解之处,学友们茫然呆立而无所获,自新随口而答,仿佛很平常、很熟识的一样。他性格方正诚实,没有装扮粉饰。看见他的人没有不耻笑他的,把他看作乡下人。同舍的书生晚间读书,疲倦而睡着了,自新用灯台掷过去,油污溅满书桌,严肃恳切地提出批评,像老师一样。幼年丧父,家庭生活不能维持,母亲说:“我看见人家读书,如捕风捉影,期望做大宫,万人中不过一个。况且我们家命运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为什么还去读书呢?”自新流着泪长跪,说:“父亲用这来嘱咐我,他将离人世时,没有听说别的话,我怎么敢忘记呢?再说我怎么能因为衣食而使母亲忧愁呢?”他的兄长是里长,村里很多人逃亡到外地,租税没地方来。每年年底,官府催交租税,把他哥哥拷打得体无完肤。自新就到县衙代替哥哥,而把哥哥藏匿到别的地方去。县吏惊奇他的义气,正要打时,他就阻止了,问:“你是什么人?”自新说:“里长,本是一名书生。”县官让他试写一篇文章,他马上就写成了,县官安慰他,并免去了对他的刑罚。二十岁,自新到别的地方读书。每年回家探亲三四次,穿着破衣草鞋,徒步往返,为他的母亲准备酒食,兄弟欢畅,大家很开心。自新对那些有权势的大人物,蔑视而不放在心上。吴中子弟大多轻浮,穿着光鲜华丽的衣服,相会聚集时,用下流话戏笑作乐,自新对这一切都不理会。人家和他搭话,他也不回答。谈论古今之时,他意气慷慨。酒喝到酣畅时,他大声说:“主宰天下又怎么样呢?”眼睛往上看,神气勃发,像发怒一样,那些年轻人想要殴打他。他被补授为秀才,学官向他索要礼金很急,自新实在拿不出,多次遭受鞭打辱骂,心里怏怏不乐,想要离开,不久得病而死。自新写的文章,渊博高雅而有奇伟气概,没有人能知道。我曾把他的文章拿给吴纯甫看,纯甫喜欢奖掖读书人,然而其中受到他赞许的,不过一两个人,却唯独称赞自新。自新死后,纯甫买来棺材安葬了他。归有光说:我和自新交往最长久,看见他当面批评别人的过错,使人无地自容。大庭广众之下,他讲一句话,不曾看人家的脸色。即便笑骂纷纷扬扬,他也很不放在心上。他是这样的自信。凭借自新的才华,如果让他有所举用,一定有自己的主见。他被沉沦埋没到这种地步,天意可探问吗?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年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锁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埙适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由是为所嫉。桧死,始赴福州宁德簿,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和议将成,游以书白二府曰:“江左自吴以来,未有舍建康他都者。驻跸临安出于权宜,形势不固,馈饷不便,海道逼近,凛然意外之忧。议和之后,盟誓已立,动有拘碍。今当与之约,建康、临安皆系驻跸之地,北使朝聘,或就建康,或就临安,如此则我得以暇时建都立国,彼不我疑。”时龙大渊、曾觌用事,游为枢臣张焘言:“觌、大渊招权植党,荧惑圣听,公及今不言,异日将不可去。”焘遽以闻,上诘语所自来,焘以游对。上怒,出通判建康府,寻易隆兴府。言者论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归。久之,通判夔州。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吴磷子挺代掌兵,颇骄恣,倾财结士,屡以过误杀人,炎莫谁何。游请以拱代挺,炎曰:“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游曰:“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及挺子曦僭叛,游言始验。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江西水灾,奏:“拨义仓振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召还,给事中赵汝愚驳之,遂被贬。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除军器少监。绍熙元年,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嘉泰二年,诏游权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寻兼秘书监。三年,书成,遂升宝章阁待制,致仕。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晚年再出,为韩侂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朱熹尝言:“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盖有先见之明焉。(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四》,有删改)8.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应的字母。(3分)言者论游A交结B台谏C鼓唱是非D力说E张浚F用兵G免归。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古代汉族男子二十岁冠礼女子十五笄礼后,不便直呼其名,另取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字,称之为字,比如屈原字“正则”。B.将,将要的意思。与《孔雀东南飞》中”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的“将”意思不一样。C.驻跸,指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暂停小住或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泛指跟帝王行止有关的事情。D.致仕,是交还官职,即退休的意思。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如果有疾患还可以提前,也称“休致”。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游十二岁时便能写诗作文,曾因科举考试的成绩超过了秦桧的孙子秦埙,秦桧因此很生气。B.陆游指出龙大渊、曾觌掌权的危险,此语转告孝宗后却招致孝宗不满,于是他被贬为建康府通判。C.陆游极力阻止吴璘的儿子吴挺统兵,认为吴挺一旦立功便无法驾驭。最终吴挺叛国,应验了陆游的话。D.陆游以文友身份与范成大交往,不拘守官场的礼数,人们讥笑他颓唐放纵,他就自号“放翁”。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朱熹尝言:“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4分)(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离骚》)(4分)12.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陆游的形象特点。(3分)8.CDG9.A屈原名正则,字灵均。10.C11(1)朱熹曾说:“他的才能太高,经历太浅,恐怕被有权力的人所牵连,不能保全他的晚节。”(得分点:迹,近,牵挽,句意通顺1分)11(2)保持清白而为正道献身/死,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得分点“伏:同服,保持”,“死:为……而死”,“厚:推崇”,3处,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12.正直无畏、识人善鉴、为人率性、急民之困。(每点1分,答满3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参考译文: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十二岁就能做诗、写文章,荫补登上仕郎之位。参加锁厅试被推举为第一名,秦桧的孙子秦埙正好位居其次,秦桧大怒,以致治罪主考官。第二年,陆游参加礼部的考试,主考官又把陆游放在前面,秦桧扬言要废黜他,因为这个原因陆游被秦桧嫉妒。秦桧死后,开始赴任福州宁德主簿,因为有人推荐,任命为敕令所删定官。宋金和议将签成,陆游写信报告二府说:“江左从吴国以来,没有舍弃建康到他地建都。皇上驻扎临安是出于权宜之策,形势不稳定,运送粮饷不方便,又濒临海上通道,担心受到意外的袭击。一旦结盟、定下誓约以后,行动就有所拘束。今天应当与金协约,建康、临安都是皇上驻扎的地方,北使来朝拜,或者到建康,或者到临安,这样,我们得以有空余时间建都立国,他们也不会怀疑我们。”当时龙大渊、曾觌掌权,陆游对枢密使张焘说:“曾觌、龙大渊集权培植私党,迷惑圣上明察,你到今天不说,他日将不能去除他们了。”张焘立即转告皇上,皇上责问这些话的来历,张焘回答来自陆游。皇上大怒,让陆游离朝任建康府通判,不久改为隆兴府通判。有人说陆游勾结台谏,鼓吹是非,极力劝说张浚发兵,不得回朝。过了很久,陆游任夔州通判。王炎宣抚川、陕,召陆游为干办公事。陆游为王炎陈述进取策略,认为经略中原必须从长安开始,夺取长安必须从陇右开始。应当积蓄粮食训练士兵,有力量就进攻,没力量就固守。吴磷之子吴挺代父掌兵,非常骄傲放纵,把所有的财物用以交结士人,屡次因为小过而误杀人,王炎不敢把他怎么样。陆游请求以吴拱代替吴挺。王炎说:“吴拱胆怯而缺少智慧,遇到敌人必败。”陆游说:“如果吴挺遇敌,怎能保证他不失败?如果他立有战功,更加难以驾驭了。”等到吴挺之子吴曦叛敌,陆游的话开始得到验证。范成大统帅蜀,陆游为参议官,二人以文字结交,不拘泥于礼节,人们讥笑他们颓放,因此自号放翁。后来陆游历迁江西常平提举。江西发生水灾,陆游上奏说:“拨义仓粮赈济,令诸郡发粮给百姓。”皇上召他回朝,给事中赵汝愚驳斥他,于是陆游被贬官。陆游被起用为严州知州,路过皇宫,与陛下告辞,皇上告诉他说:“严陵山水美处,公事之余,可以亲自前往游览赋咏。”皇上再次召见他,说:“你的文笔善于无穷回旋,不是他人可以比的。”任命为军器少监。绍熙元年(1190),陆游升任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嘉泰二年(1202),皇上诏令陆游暂代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之职,不久陆游兼秘书监。绍熙三年,书完成;于是提升他为宝章阁待制,以此职退休。嘉定二年(1209),陆游逝世,终年八十五岁。陆游才气超人,尤其擅长于诗。晚年再次出山,替韩侂胄撰写《南园阅古泉记》,被士大夫们议论、讥讽。朱熹曾说:“他的才能太高,经历太浅,恐怕被有权力的人所牵连,不能保全他的晚节。”这是有先见之明啊。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孔子曰:“古者明王必尽知天下良士之名,既知其名,又知其实,又知其数及其所在焉,然后因天下之爵以尊之,此之谓至礼不让而天下治。因天下之禄以富天下之士,此之谓至赏不费而天下之士悦。如此,则天下之民名誉兴焉,此之谓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故有言曰:‘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所谓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此三者戚通,然后可以征。是故仁者莫大乎爱人,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者莫大乎官能。有土之君修此三者,则四海之内供命而已矣。夫明王之所征,必道之所废者也。是故诛其君而改其政,吊其民而不夺其财。故明王之政,犹时雨之降,降至则民悦矣。是故行施弥博,得亲弥众,此之谓还师衽席之上。”(节选自《孔子家语·进言解》)材料二:明王之所贵,惟爵其实,爵其实而荣显之。不荣,则民不急列位;不显,则民不事爵;爵易得也,则民不贵上爵;列爵禄赏不道其门,则民不以死争位矣。人生而有好恶,故民可治也。人君不可以不审好恶。好恶者,赏罚之本也。夫人情好爵禄而恶刑罚,人君设二者以御民之志,而立所欲焉。夫民力尽而爵随之,功立而赏随之,人君能使其民信于此如明日月,則兵无敌矣。人君有爵行而兵弱者,有禄行而国贫者,有法立而乱者。此三者,国之患也。故人君者先便请谒而后功力,则爵行而兵弱矣。民不死犯难而利禄可致也,则禄行而国贫矣。法无度数,而事日烦,则法立而治乱矣。是以明君之使其民也,使必尽力以规其功功立而富贵随之无私德也故教流成。如此,则臣忠、君明,治著而兵强矣。故凡明君之治也,任其力不任其德,是以不忧不劳,而功可立也。(节选自《商君书·错法》)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写在答题卡上。(3分)使必尽力A以规其功B功立而富贵C随之D无私E德也F故G教流成。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实,意为他们的实际情况,与《六国论》“其实百倍”中的“其实”用法相同。B.文中“故有言曰”中的言和《氓》中“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的“言”意思相同。C.荣,意为使……荣耀,“会盟而谋弱秦”的“弱”意为使……削弱,两者用法相同。D.致,意为得到、获得,与《屈原列传》“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中的“致”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认为明君不需耗费大量的钱财去取悦贤士,只需用天下的爵位和俸禄就能使贤士得到尊崇和富贵。B.材料一认为明君征伐道义废弛的国家,诛杀其君,改变其政,安抚其民,会得到更多民众的亲附。C.材料二认为人生来就有喜欢和讨厌的东西,君主也不例外;君主明确自己的好恶是施行赏罚的根本。D.材料二认为如果君主封赏爵位和俸禄时看重私人请托,就会导致军队实力削弱,国家贫穷,社会混乱。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如此,则天下之民名誉兴焉,此之谓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3分)②夫人情好爵禄而恶刑罚,人君设二者以御民之志,而立所欲焉。(3分)14.关于明君治国,两则材料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10.BDF“以规其功”做目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可在两个“功”字中间的B处断开。“富贵随之”是主谓结构,可在后面的D处断开。“故教流成”是表示结论的句子,可在前面的F处断开。句意:使他们一定用尽全力来谋求立功的事,功绩建立了,而富贵便随之而来,除此之外国家没有私下的奖赏,所以国家的政令就能够成功执行。11.B分析:A.正确。他们的实际情况,古今异义;那实际上,古今异义。句意:又知道他们的实际才能;那实际上多到百倍。B.错误。《氓》中“言既遂矣”,助词,无实意。C.正确。使⋯⋯荣耀,使动用法;使⋯⋯削弱,使动用法。句意:依据实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