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生命权与堕胎权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女性的思想观念日益开放,女权意识觉醒速度不断加快。在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依托于日益改善的经济条件及医疗条件,堕胎已非女性羞于启齿、难以触及的禁区。由于缺乏法律监管、计划生育政策推行等一系列原因,当今社会女性堕胎现象日益泛滥,低龄女性堕胎、妊娠晚期女性堕胎等现象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妇女堕胎权基本处于不受限制状态相对比的则是我国社会对于胎儿生命权的集体漠视。而对于胎儿生命权的保护而言,无疑密切关系着我国的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有鉴于此,本文从调和胎儿生命权以及女性堕胎权的角度出发,将首先对胎儿生命权与妇女堕胎权的基本理论概述,并阐述当前我国妇女堕胎权与胎儿生命权的冲突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对我国堕胎权与生命权的立法及司法保护现状进行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对二者提供法律保护的制度体系问题;最后,通过阐述域外堕胎权与生命权法律保护制度,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本文将提出关于完善堕胎权与生命权法律保护的法制措施,以便促进我国堕胎权与生命权的冲突平衡发展。关键词堕胎权生命权冲突前言胎儿生命权与女性堕胎权分属于两个不同主体,但是二者之间的冲突性却十分明显。胎儿寄生于女性体内,因此对于胎儿的生命权与女性的堕胎权而言,任何一种权利的实现必然以另一种权利的损失而告终。因此对于二者的权利冲突而言,必然需要一种法律制度予以平衡调和。其次,对于生命权与堕胎权而言,即涉及到个人利益,同时也涉及到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长期以来,我国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因此无论出于社会利益亦或是对妇女自身权益的保护,堕胎权均需相关法律制度予以保护。但是对于生命权而言,其不仅仅关系的胎儿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与民族延续。而在诸如宗教、历史、社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之下,我国在法律制度构建层面未能对堕胎权与生命权的保护以及二者矛盾的调和予以足够关注。因此,对于女性堕胎权与胎儿生命权的保护而言,有必要对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予以研究论证。最后,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人口压力,因此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强行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行政权的过分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公民个人权利以及司法权利。无论出于保障国民自由安全权益的需要,亦或是维护司法权威与司法独立的需求,对于堕胎权与生命权的保护而言,迫切需要法律制度提供相应的保障,并对行政权利的过渡扩张予以限制。因此,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既有理论学术上的研究价值,又有服务法律实践的现实意义。一堕胎权及生命权概述1堕胎权与生命权的基本含义自由与平等是现代民主法制国家赋予公民的两项最基本权力。因此对于妇女而言,无疑享有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生育权。而对于堕胎权权而言,可以归属与妇女生育权的权力范围之内。因此,我们可以将堕胎权定义为妇女享有是否决定终止自身妊娠的权力。对于妇女而言,其既是权力的主体,同时也是权力行使的主体。对于胎儿的生命权而言,我们需要首先解决胎儿是否为生命这一关键性问题。一些学者认为,胎儿尚未能独立于母亲存在,甚至于早期妊娠阶段并不具备人类的基本特征。因此,诸多学者倾向于认为胎儿并非是生命的一种,并不享有独立生命所享有的生命权。对于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而言,民法对于胎儿是否属于生命采取“独立呼吸说”的认定方式。即胎儿离开母体并进行独立呼吸,那么则可以认定为其具备资格享有相应民事权利。因此,如果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而言,并不存在胎儿生命权这一概念。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胎儿生命权不被现行法律制度所承认就否定胎儿生命权的存在。无论从客观角度、道德角度亦或是法律角度,妇女进入妊娠期后就应将胎儿视为生命。而对于此时的胎儿而言,却并非是独立存在的,且需要分享母亲的人身权益。因此,对于胎儿的生命权而言,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在不影响母亲生命及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并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胎儿所享有的生存权力。2堕胎权与胎儿生命权的对立统一关系对于女性而言,堕胎权是其人身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自然人,妇女有权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决定自身是否生育以及如何生育。而在选择不生育的过程之中,妇女必然需要应用其堕胎权。与此同时,在妊娠及生育的过程之中,妇女往往需要承担巨大的健康风险以及痛苦。妇女有权依靠行使堕胎权避免自身健康乃至于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然而妇女在行使自身堕胎权的过程之中,必然将会威胁到胎儿的生命权。胎儿虽然不具备完整的社会属性,甚至有可能不具备基本的人类特征,但是其在法律上、道德上均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胎儿发育的健康与否,不仅仅涉及到胎儿作为客观生命的权益,同时也关系到女性个人及亲属权益、社会权益、民族权益、国家权益等等。如果对于女性堕胎权采取不加限制的处理方式,胎儿的生命权必将受到致命打击。而如果过渡保护胎儿的生命权,那么女性的堕胎权也必将受到影响与侵害。一方面,胎儿与女性权益之间的关系属于一种依存分享的关系,另一方面胎儿生命权又与女性堕胎权之间处于对立的关系地位。因此,对于胎儿生命权与女性堕胎权而言,十分有必要通过法律制度予以调整。赵雅琦:论堕胎权的合理限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第12页赵雅琦:论堕胎权的合理限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第12页3我国胎儿生命权与妇女堕胎权冲突现状我国胎儿生命权与妇女堕胎权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妇女堕胎现象的日益泛滥,一方面是社会及法律对胎儿生命权的忽视。首先对于堕胎现象而言,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常见现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人工流产数量在1300万例左右。未婚适龄女性之中,有近百分之二十曾有过意外妊娠现象,而其中近91%的女性群体选择以人工流产的方式处理意外妊娠。与此同时,由于一系列社会问题,女性堕胎人群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反复堕胎比例甚至高达总体堕胎比例的46%。而以上数据的统计,尚未包括通过药物流产、非正规医学机构堕胎等现象的数量统计。因此可以说,我国女性的堕胎相信已经普遍化、常态化,并基本呈现出泛滥趋势。而由于传统的道德束缚、经济压力以及社会舆论压力等因素,青年女性往往追求堕胎的隐蔽性。因此在选择人工流产的医学机构时,女性往往不会首先考虑到其医疗资格与医疗实力,而是从经济性、隐蔽性等角度考虑选取医疗机构。更有甚者,一些女性甚至简单的通过药物流产等方式堕胎。反复堕胎、低龄化堕胎、术后不注重保健与修养,诸如此类因素对女性的生育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在现实生活之中,由于女性缺乏相应的避孕以及妊娠知识,由于妊娠晚期堕胎行为、多次反复堕胎行为所导致的妇女生育能力丧失案例屡见不鲜。不仅如此,在1300万例堕胎的数字统计比例背后,代表着1300万生命的永远逝去,代表着1300万婴儿的生命权遭到了残忍剥夺。当前我国刚刚放开了单独二孩政策,其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即在于我国持续走低的人口出生率以及加快发展的老龄化社会现象。一方面是社会对于新生婴儿数量的苛求,一方面却是1300万鲜活生命的逝去,妇女堕胎权和生命权的冲突无疑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堕胎便捷化、无限制的实际情况相比,我国社会及法律对于胎儿生命权也处于刻意忽视的状态之中。立法及司法层面,我国法律界长期对堕胎现象背后胎儿生命权的危害视而不见。我国法律除在禁止以选择婴儿性别为目的的堕胎行为之外,几乎对于堕胎行为没有任何限制。而即便是仅有的对堕胎行为进行限制的法律法规,其目的也是出于调控人口比例,而非对堕胎行为进行限制。医疗机构及相关医疗管理机构,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之中往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刻意忽视对胎儿生命权的保护问题。而从社会道德角度而言,由于社会开放化程度的日益提升,道德层面对于女性堕胎的道德谴责也日益弱化。道德谴责的弱化以及社会风气的改变,无疑在相当一部分程度上造成了堕胎行为的泛滥。二我国堕胎权与生命权的立法及司法保护现状1我国对堕胎权的立法保护现状首先体现于《婚姻法》之中。在由我国最高法院公布的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之中明确提出了对妇女堕胎权的保护。解释第九条明确规定,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请求离婚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应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第(五)项的规定处理。婚姻法虽未明确提出对堕胎行为的支持与保护,但其保护态度是毋庸置疑的。详见赵雅琦:论堕胎权的合理限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第13页通过最高法对妇女堕胎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婚姻法》对于妇女堕胎权是持保护态度的。并且法律对女性这一堕胎权的赋予是单方面的、不受制约的、不以伴侣男性意志为转移的。甚至可以说,最高法通过《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所实现的对女性堕胎权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于男性生育权丧失的基础之上。其次,我国《妇女权益保护法》对妇女堕胎权也明确了保护原则。我国《妇女权益保护法》之中明确规定了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与二者不同,我国在《母婴保健法》之中,从预防胎儿先天性缺陷、保护女性健康角度对妇女堕胎权予以了立法保护。在《母婴保健法》之中明确规定“经产前诊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师应当向夫妻双方说明情况,并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意见:(一)胎儿患严重遗传性疾病的;(二)胎儿有严重缺陷的;(三)因患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由此可见,在一些特定的前提条件下,我国法律对于妇女堕胎行为是予以鼓励支持的。婚姻法虽未明确提出对堕胎行为的支持与保护,但其保护态度是毋庸置疑的。详见赵雅琦:论堕胎权的合理限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第13页2我国对生命权的立法保护现状对于当前我国对于胎儿生命权的保护立法而言,我国法律尚处于空白状态。在一些立法之中,虽然出现了对女性堕胎权进行限制的立法规定,但是这种法律规定却并非是出于保护胎儿生命权而设置的,其立法目的在于调整我国人口的性别比例。但是即便是出于调节人口比,诸如此类立法仍在一定程度上对胎儿生命权形成了保护。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均制定了与堕胎相关的禁止规则,即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在《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之中,立法者无疑又对再一次强调了对堕胎权进行限制的核心原则。与此同时,诸多地方也根据自身情况发展对生命权进行了立法保护。虽然我国并不承认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但也在诸多立法之中对胎儿的利益予以了立法保护。事实上,这种保护的存在,其本身就是对胎儿生命权的客观承认。例如在继承法之中,我国就明确规定,胎儿未出生而其父母死亡的,应对为胎儿保留应予继承的遗产份额。在这一规定之中,胎儿是与第一顺位继承人的地位以及继承权利能力相当的。虽然我国继承法的规定,一些专家与学者认为是为胎儿保留的预留份额。但无论学说与观点如何,其立法规定存在的本身,事实上就已经于客观上承认了胎儿的生命权。三我国堕胎权与生命权保护所存在的立法及司法问题3.1生命权与堕胎权的法律调和机制构建缺失应该说,我国已经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法律体系。但是在当前法律体系之中,对于胎儿生命权与妇女堕胎权的法律调和机制及相关体系无疑存在着构建缺失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伴随着我国立法司法领域的发展,我国已经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但是在当前法律体系之中,尤其在关于堕胎权与生命权的保护立法方面,我国未能秉持尊重生命的立法理念,未能实现在立法过程之中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性的缺失无疑使得调和机制的构建沦为了空谈。其次,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我国在相关法律之中不但未能够对女性堕胎行为的发生予以限制,甚至与对女性堕胎行为的存在予以了支持。与对女性堕胎权的支持不同,我国在法律层面上对胎儿生命权的保护却选择可漠视。仅有的对胎儿生命权的保护法律法规也是出于调整人口性别比例的需要而进行的相关立法。当前我国针对妇女堕胎权与胎儿生命权的立法,无疑一边倒的保护妇女的堕胎权,丝毫未能考虑到对胎儿生命权的保护需要。最后,我国所进行的针对妇女堕胎权与胎儿生命权的相关立法工作,其目的是多样性的,法规存在于诸多部门法、专门法之中。可以说,我国当前针对堕胎权与生命权的相关立法工作,根本就不在统一的框架之内,更缺乏明确的目的性与导向性。3.2胎儿生命权保护立法缺失我国在宪法第三十三条之中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虽然我国在对胎儿生命认定的过程之中主要采用独立呼吸说,但是事实上我国已经在诸多法律之中承认了胎儿所具备生命权益。例如我国继承法明确规定,遗产需要流出一定比例给与未出世的胎儿。刑法也规定,怀孕期间妇女不得执行死刑。因此,可以说我国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承认了胎儿的生命权。但是对于我国当前对胎儿生命权的保护立法而言,仍旧处于缺失状态。首先,对于所有为胎儿生命权提供了一定保护的法律而言,其立法目的基本不是出于保护胎儿生命权的考量,除刑法之中对于妇女妊娠期禁止死刑的规定除外。其次,对于所有保护胎儿生命权的立法而言,其仅仅只是间接的承认了胎儿的生命权,而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承认。除我国刑法之中规定了女性在怀孕期间禁止执行死刑之外,我国法律基本没有对胎儿生命权进行保护的内容。在《母婴保健法》及《计划生育法》之中虽然均有禁止堕胎的规定,但是这些立法规定所禁止的却是同一个主体,即禁止因选择性别而进行堕胎行为。这些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调整人口比例失调,而非保护胎儿生命权。对于我国当前立法而言,胎儿生命权的立法缺失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事实。例如,即便犯罪分子在胎儿即将出生的前一秒将胎儿杀死于母体之中,亦不构成故意杀人罪。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与司法层面所出现的问题,相对一部分原因皆可以归结于立法层面对于胎儿生命权的保护缺失。3.3行政权的过度扩张出于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考虑,我国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并在法律层面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立法保障。在我国宪法之中对于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相关立法规定。宪法25条明确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宪法第49条明确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之所以在我国的根本大法之中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相关立法规定,其出发点无疑是为了缓解我国人口过快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压力。通过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数量与质量进行调控,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是宪法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立法的根本目的。但是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而言,并非有司法机关或立法机关实施,其实施者时行政机关。而我国政府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过程之中,行政权无疑出现了过度扩张现象。首先,我国宪法之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里的人权所涵盖的范围必然包括公民的各项基本人生权力。对于妇女而言,其生育权无疑属于被尊重与保障的对象。但是诸多地方政府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过程之中,暴力执法、野蛮执法等行为屡禁不止。对大月份产妇进行引产、擅自扩大计划生育惩罚手段与惩罚范围者更是比比皆是。例如如学校教师不遵守当地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地政府往往会利用行政权力对教师的正常工作进行干扰与破坏,甚至切断其家庭生活来源,强迫孕妇进行堕胎。因此,计划生育政策在缺乏监管前提下的实施无疑严重侵犯了妇女的生育权。对于现代民主法制国家而言,权力的运行必须始终处于有效的监督状态之下。并且,权力的运行架构也应符合三权分立的基本理念。而对于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行政机关而言,权力无疑始终存在过度扩张的现象,并且这种扩张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对妇女堕胎权以及胎儿生命权的保障。三我国堕胎权与生命权法律保护问题的原因分析1堕胎权与生命权相关立法缺失对于我国而言,妇女堕胎权与胎儿生命权的客观对立冲突是现实存在的。但是对于二者的调和机制构建却一直未能够成功。究其原因,即在于我国对于堕胎权与生命权的立法缺失。对于胎儿生命权而言,相关立法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之中。在当前我国法律体制之中,尚无任何一条法律法规对胎儿的生命权予以确认与保护。事实上而言,我国在立法与司法过程之中,法律并不承认胎儿的生命权。这种对胎儿生命权的不承认态度是导致我国胎儿生命权得不到保护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其次,当前我国法律体制之中,仅有的针对胎儿生命权益的保护立法,其目的也是出于调整人口比例而进行的立法。虽然法律禁止了出于性别因素考虑而产生的堕胎行为,但并不能阻止出于其它原因对胎儿生命权的迫害。对于胎儿生命权救济的立法缺失,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胎儿生命权得不到其应用的保护。对于女性的堕胎权而言,虽然我国诸多法律法规之中明确了提出了对女性堕胎权的保护,但是此类立法也并非是出于保障妇女堕胎权的目的而进行的立法。当前我国《婚姻法》之中,虽然存在法律条文对妇女的堕胎权进行了保障,但仅仅只是对男性配偶权的一种限制。对于女性堕胎权的保护立法,其目的性更多的在于保障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进而帮助缓解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面对社会、父母以及家庭的压力,女性在面对诸多客观因素时很难对自身的堕胎权进行救济。因此,由于立法本身的缺失,以及立法目的性的偏差,我国法律体系之内自然也就不可能构建起可以调和胎儿生命权与妇女堕胎权的的法律体系以及法律机制。2胎儿生命权的认可度低下在我国当前民法立法体系之中,对于胎儿生命权的认可采取独立呼吸说,即胎儿脱离母体并发生独立呼吸才能够认定胎儿为生命,并享有相应的法律权益。因此,应该说我国当前法律体系内并不认可胎儿生命权。胎儿生命权的认可度低下,从我国承认胎儿拥有民事权利的判断标准上就可见一般。例如我国认定胎儿出生时间采取并行的三种原则。首先是根据户籍证明判定胎儿出生时间,其次是根据医院相关证明确定胎儿出生时间,再次是根据胎儿出生相关证人的证言证明胎儿出生时间。这一制度并不能保证胎儿离开母体并独立生存的时间被准确认定。为便利于行政管理等因素,需要一定时间予以确定并开具的户籍证明居然被认定为了确定胎儿出生时间的首要认定标准。为何会出现对胎儿出生时间认定层面的制度构建缺失?其本质即为对胎儿生命权的认可度低下。由于法律层面对于胎儿生命权的漠视与不承认,间接导致了制度构建层面对于胎儿出生时间认定的巨大制度构建缺失。对于未出生胎儿而言,除我国刑法之中对怀孕女性不适用死刑进行了相关规定外,我国并未专门进行保护胎儿生命权的立法。独立呼吸说在我国民法之中的实施及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胎儿生命权保护的立法发展,最终造成了我国对胎儿生命权的立法缺失。我国当前法律并不承认未出生胎儿的生命权。继承法所规定的胎儿继承权事实上是一种权益预留。详见纪金平:浅析我国对堕胎权的法律保护,法制与社会,第2页四世界各国对堕胎权与生命权的法律保护与调和1美国法律对堕胎权与生命权的法律保护与调和中所周知,美国在独立战争之前是英属殖民地。因此在19世纪中期以前美国一直遵循英国法律之中对堕胎的相关规定,即以胎动为判定准则对妇女的堕胎权予以限制。这一时期,美国法律规定妊娠期妇女在胎动之前拥有自由堕胎的权力,而一旦胎动产生则禁止女性堕胎。由于这一时期美国法律对于女性堕胎权的限制并不十分严格,因此这种法律层面对妇女堕胎权的限制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例如美国社会堕胎现象泛滥,无医师执业资格的医生在对妇女进行人工流产的过程之中经常造成医疗事故,严重危害了女性健康与生育。这一现象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最终在十九世纪末期,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以及天主教对于堕胎教义的修改,美国的堕胎法律最终出现了变化。20世纪初期,禁止堕胎已经成为美国绝大部分地区写进了地方立法。然而伴随着美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美国在人工流产方面的医学领域取得了巨大发展,社会女权意识也迅速觉醒。这种严格限制堕胎的做法无疑与时代发展的基本需求相违背。最终,这种矛盾随着罗伊案的出现而激化,并最终促成了美国堕胎法律的第三次转变。1969年,美国一名妇女以州禁止堕胎法令侵害了自身选择权为由,向美国最高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废除相关法令。生命权与堕胎权的冲突第一次鲜明的呈现于美国社会之中。以德州地方政府为代表,相关人士提出自女性受孕起,胎儿在事实上就已经是生命。因此,必须限制女性堕胎权以便达成对胎儿生命权的保护。但是美国联邦法院却未能支持这一主张。最终,美国联邦法院判定德州政府禁止堕胎的法律侵犯了女性的自主选择权,以违宪为理由废除了这一法令。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法院进一步提出了三阶段理论。即妇女出现妊娠反应的前三个月,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堕胎。而在妊娠反应的中期,妇女需要在不危机自身生命健康的前提下才能够堕胎。而在最后三个月的妊娠期,由于胎儿已经具备母体外独立存活的可能性,出于保护胎儿的考虑,美国联邦法院对堕胎行为予以了严格禁止。然而这一法律及判定规则并未能长久实施。随着美国《禁止妊娠晚期堕胎》法案的颁布与实施,美国政府对于妇女堕胎权的限制进一步加大确定了政府可以全程干预女性堕胎权的法律准则。美国法律出于历史、国情等因素,对妇女的堕胎权进行了保护,但并不意味着美国法律不承认未出生胎儿的生命权。详见赵梅:“选择权”与“生命权”——美国有关堕胎问题的论争,美国研究,第7页德国法律对堕胎权与生命权的法律保护与调和德国在地缘上属于典型的西欧国家,其立法思想受宗教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在二战之前,作为典型的天主教国家,德国法律在较长一段时期严格禁止堕胎行为。在二战结束之后,由于重所周知的政治军事原因,德国一分为二,被划分为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对原有堕胎法律予以了继承。而联邦德国则对严格禁止刑法之中的堕胎罪予以了修订。1974年,联邦德国第一次尝试放宽对女性堕胎权的限制,并规定在妊娠十二周之内的女性堕胎行为不触犯堕胎罪。然而这一法律很快被裁定违宪。从医学角度而言,胎儿的生命始于妊娠反应出现后的第14天。相关人士认为,德国宪法基本法第二条之中对于人生命权的保护范围应涵盖所有意义上的人类生命,自然也包括未出生的胎儿。因此,德国1974年的堕胎法律修订很快被废止,但是对于女性堕胎权的限制却予以了一定程度上的放宽。及至德国统一前期,联邦德国法律已经允许妇女在妊娠期12周内自由行使堕胎权。而当德国统一之后,德国却不得不面对东德与西德国在堕胎法律规定上的巨大冲突。为调和这种冲突,德国于1992年正式通过法律,允许妇女在妊娠期十二周之内堕胎。但是堕胎行为发生的前三天,堕胎妇女必须接受相关咨询机构的咨询。虽然这一法律在颁布实施后即被申请违宪审查,但是其法律规定依旧成为了当前德国对堕胎行为处理的核心准则架构。3对我国的启示美国与德国是世界范围内对堕胎权与生命权保护立法较为有代表性的两个国家。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无论美国或是德国,对于胎儿的生命权均持肯定态度。美国法律认为在孕妇妊娠的后期,胎儿具备了母体外独立存活的可能性,胎儿的生命权即被法律所承认。德国法律对于胎儿生命权的承认要早于美国,孕妇一旦进入妊娠期十二个月后,即不被允许进行堕胎。因此,德国对于胎儿生命权的承认可以视作为始于十二周这一界限。纵观世界绝大多数民主法制国家,对于胎儿生命权均持肯定态度,或发育一定时期后的肯定态度。甚至于一些国家对于胎儿生命权的承认始于妇女进入妊娠反应之时,例如爱尔兰、伊朗等国家对堕胎行为进行了严格禁止。而对于所有国家对于胎儿生命权与妇女堕胎权的调和而言,均遵循这一规律,即法律一旦承认胎儿的生命权,便会同步对妇女的堕胎权进行严格限制,乃至于剥夺。而在法律不承认胎儿生命权的时期内,例如妊娠早期,法律对于妇女的堕胎权是持保护态度的。在美国对堕胎权与生命权的保护立法之中,美国立法倾向于对妇女堕胎权的保护。而对于女性堕胎权的限制立法,也多以保护女性生命健康为主要目的。反观德国,对于女性堕胎权的严格限制则是以保护胎儿生命权为主要目的。几次法律的修改,妇女堕胎权的丧失均以胎儿生命的产生为界限。但是无论美国亦或是德国,均没有采用单纯保护一种权益的做法,而是均尝试平衡女性堕胎权与胎儿生命权之间的冲突,试图寻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对于我国当前针对堕胎权与生命权的立法而言,无疑已经严重滞后于国际水平。一方面,抛开政治、宗教、文化因素不谈,我国未能意识到堕胎权与生命权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未能够构建起能够调和二者之间矛盾的法律体系。因此,对于我国而言,必须立即开始着手对堕胎权与生命权保护领域的立法研究。我国应对妊娠晚期的胎儿生命权予以承认,并同时对早期妊娠妇女的堕胎权予以保护,最终达到对堕胎权与生命权的妥善调和。五完善我国堕胎权与生命权法律保护的建议1通过立法形式对胎儿生命权予以确认从医学角度而言,在女性受孕的十四天时间内,胎儿就已经具备了生命属性。因此,法律不能够以胎儿不具备社会属性等原因否定其生命权。更不能够单纯的从保障女性自主选择权以及社会利益角度践踏胎儿生命权。更为重要的是,胎儿是人类生命所必经的成长发育阶段,无论出于保障国家稳定发展及民族延续的角度,亦或是出于法律对于生命的最基本尊重,均必须对胎儿生命权予以立法层面的肯定与保护。并且对于堕胎权与生命权的保护而言,相关法律制度及体系的构建必须遵照公平正义的立法精神予,并满足平衡调和二者权益冲突的需要可能性。因此,我国应首先以立法形式对胎儿生命权予以确认。在立法过程之中,我国应尝试肯定未出生胎儿的权利能力,并在法律地位上使之等同于已经出生的人。其次,我国应通过立法,对胎儿所享有的各项权利作出规定与解释。2严格限制中晚期堕胎行为对于当前我国社会而言,堕胎现象已成泛滥趋势发展,胎儿生命权与妇女的生命健康权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无疑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并且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之中,可以说尚没有法律对于胎儿生命权与妇女堕胎权予以调整平衡。因此,我国有必要完善堕胎权与生命权领域的立法。因此,对于我国现阶段对堕胎权与生命权的立法而言,有必要通过立法手段对中晚期堕胎行为予以严格限制。从医学角度而言,胎儿在母体十二周之内就已经能够完成四肢与主要神经器官的发育。与此同时,中晚期堕胎行为也将会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与生育健康。因此我国应在立法角度对一切堕胎行为进行严格的管控。例如我国立法可以效仿德国关于堕胎行为的法律规定,首先严格限制堕胎医疗资质的取得、强制妇女在堕胎之前向政府机构及相关协会报备。与此同时,在报备的过程之中,也应规定相关机构有权对妇女妊娠期及妊娠状态予以了解,甚至进行必备的医学检查。并且,我国也应通过法律手段规定,妇女在堕胎之前,必须经过相关责任部门的单独询问,以确保女性堕胎是出于自愿。而一旦发现妇女出现了被胁迫堕胎、强制堕胎等行为,法律也应规定相关机关有权采取措施对妇女及胎儿予以保护。其次,对于中期堕胎行为,我国应以立法形式进行严格限制。妇女在妊娠期中期的堕胎行为,不仅会多胎儿生命权造成威胁,同时也将极大的威胁到自身的健康安全。因此,在立法层面,我国应规定,除继续妊娠行为将对女性的身心健康、精神状态、经济社会生活造成严重打击与影响时,妇女才能够允许进行妊娠中期堕胎行为。具体的立法规定应符合严格限制中期堕胎、严格禁止妊娠晚期堕胎的行为。最后,我国应通过立法手段,严格限制妊娠晚期的堕胎行为。在女性妊娠的后期,胎儿甚至已经能够于女性体外独立存活。对于这种情况的堕胎行为而言,可以说与故意杀人无异。通过立法严格限制妇女晚期堕胎行为,无疑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胎儿生命权。这种保护事实已经等同于对自然人生命权与健康权的保护。3忽视孕妇人格尊严导致的强制终止妊娠的处罚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出于控制人口数量的目的支配下,我国社会出现了诸多违背妇女个人意志、忽视妇女人格尊严而导致的强制终止妊娠行为。妇女堕胎权是一种选择性权力,其权力行使与否必须交由妇女本人决定。在法律及相关国家政策性规定之外,以强制手段违背妇女意志、终止妇女妊娠的行为无疑将会对妇女的精神、身体、人格尊严等方面造成重大侵害,甚至会因此威胁到妇女的生命。因此,无论在妇女妊娠的前期、中期,亦或是后期,只有违背妇女意志、通过强制手段终止妇女妊娠的行为,必须认定其行为的违法性,并通过立法方式构建处罚标准与处罚方式,进而达到保护妇女人格尊严、身体健康以及堕胎权自由行使的目的。与此同时,强制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建筑施工保卫合同:某工程项目施工安全保障3篇
- 高等数学(第五版)课件 5.1.1不定积分的概念
- 2024年度农产品供应链采购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广告投放合同广告投放媒介及形式具体规定2篇
- 2024年上海市长宁区高考地理二模试卷
- 2024年度广告投放合同执行细节合同2篇
- 2024年度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家居中的应用合同2篇
-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区高考地理三模试卷
- 2024年度环保项目技术开发与转让合同2篇
- 柑橘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二零二四年度)2篇
- 【初中道法】爱护身体+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
-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规划课件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中国戏曲剧种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戏剧学院等跨校共建
- 心理安全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
- 汉书_司马迁传全文
- 电子商务基础一体化工作页
-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 空劲气功初级功法[整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