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高考考点“文言词语解说”研究与训练一、考题示例与命题走势(一)旧式高考命题方式——一词多义命题方式阐述课内外组合,对同一个词语的含义进行阐述。示例荀子、秦观、尸子《劝学》——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文本材料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荀子《劝学》,有删改)材料二: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赢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节选自秦观《劝学》,有删改)材料三:学不倦,所以治已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夫茧,舍而不治,则腐蠹而弃;使女工缫之,以为美锦,国君服而朝之。身者,茧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使贤者教之,以为世士,则天下诸侯莫敢不敬。是故子路,卞之野人;子贡,卫之贾人;颜涿聚,盗也;颛孙师,驵①也。孔子教之,皆为显士。夫学,譬之犹砺也。昆吾之金,而铢父之锡,使干越②之工,铸之以为剑,而弗加砥砺,则以刺不入,以击不断。磨之以砻砺加之以黄砥则其刺也无前其击也无下。自是观之,砺之与弗砺,其相去远矣。今人皆知砺其剑,而弗知砺其身。夫学,身之砺砥也。(节选自尸子《劝学》,有删改)[注]①驵(zǎng):旧时马市的中间介绍人。②干越:即吴越,出产利剑。问题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使之然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C.而常废于善忘
不拘于时(《送东阳马生序》)D.身之砺砥也
句读之不知(《师说》)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指示代词,这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句意: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B.均为“连词,表并列”;句意: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失了。/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C.“介词,表原因/介词,表被动”;句意:学业却因为健忘荒废了。/不被时俗拘泥。D.“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句意:就是对自身的磨砺。/不懂得句读。故选B。译文材料一: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用煣的工艺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会变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材料二:我年少时读书,一看到文章就能背诵下来。默写一遍,也没有大的差错。但是我却凭借此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一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几天在阅览书卷。所以虽然我有较强的记忆力,但是学业却因为我的不勤奋给荒废了。等到数年之后,我开始发奋读书,用来惩戒自己,对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聪明却已经衰竭许多了,几乎不如年轻时候的十分之一二,现在每当看到一手书卷,一定要反复推敲多次才能懂,合上书卷便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这样反复读都记不住。所以现在虽然有了勤苦的用功,学业却因为健忘荒废了。唉,荒怠学业的,就是不勤奋和善忘啊。最近我读《齐史》的时候,看到孙摩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几卷,取名为《精骑集》。啊!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材料三:勤学而不厌倦,是用以治理自身的;教诲而不厌倦,是用来治理他人的。如果蚕茧已成,弃置而不加治理,就会变质蠢蚀而抛弃,如果使女工缫丝治理,用它制成漂亮的织锦,那么天子上朝时也会穿着它。每个人就像蚕茧一样,舍置而不修治,智慧、行为会无知、败坏;使贤达的人教诲他就会成为当世名士,那么天下的诸侯就没有谁敢对他不敬。因此,子路是鲁东卞的粗野之人,子贡是卫地商人,颜涿聚是个强盗,颛孙师是个粗鄙之人。经过孔子教导之后,都成为名士。把学习做个比喻,那就像磨砺的道理一样。既使是昆吾的铜、铢父的锡,让吴、越的良工用它铸造成剑而不加磨砺,用它刺击也不能深入,用它侧击也不能砍断。如果用粗磨石开磨,再用细磨石精磨,那么用它刺击前面如无物一般,用它侧击,下面如无物一般,锋利无比。由此看来,磨砺与不磨砺,相差太远了。现在的人们都知道磨砺他们的剑却不知磨砺他们自身。学习,就是对自身的磨砺。(二)过渡式高考命题方式——文化常识命题方式阐述命题采用的词语都选择有关文化常识的词语,并对其进行阐述,判断其正误。示例《战国策·秦策五》——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文本四国为一,将以攻秦。秦王召群臣宾客六十人而问焉,曰:“四国为一,将以图秦,寡人屈于内,而百姓靡于外,为之奈何?”群臣莫对。姚贾[1]对曰:“贾愿出使四国,必绝其谋,而安其兵。”乃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带以其剑。姚贾辞行,绝其谋,止其兵,与之为交以报秦。秦王大悦,贾封千户,以为上卿。韩非短之,曰:“贾以珍珠重宝,南使荆、吴,北使燕、代之间三年,四国之交未必合也,而珍珠重宝尽于内。是贾以王之权,国之宝,外自交于诸侯,愿王察之。且梁监门子[2]尝盗于梁臣于赵而逐取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与同知社稷之计非所以厉群臣也”王召姚贾而问曰:“吾闻子以寡人财交于诸侯,有诸?”对曰:“有。”王曰:“有何面目复见寡人?”对曰:“曾参孝其亲,天下愿以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为臣;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今贾忠王而王不知也。贾不归四国,尚焉之?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桀听谗而诛其良将,纣闻谗而杀其忠臣,至身死国亡。今王听谗,则无忠臣矣。”王曰:“子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姚贾曰:“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文王用之而王。管仲,其(齐)鄙之贾人也,南阳之弊幽,鲁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百里奚,虞之乞人,传卖以五羊之皮,(秦)穆公相之而朝西戎。文公用中山盗,而胜于城濮。此四士者,皆有垢丑,大诽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与立功。使若卞随、务光、申屠狄[3],人主岂得其用哉!故明主不取其污,不听其非,察其为已用。故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不听;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是以群臣莫敢以虚愿望于上。”秦王曰:“然。”乃可复使姚贾而诛韩非。(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注:[1]姚贾:魏人,曾仕于赵而被驱逐,此时仕于秦。[2]梁监门子:魏国守门人之子。[3]卞随、务光、申屠狄,为隐者。问题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大悦,贾封千户,以为上卿”,这里的“卿”指古代官阶,三代时,天子、诸侯国皆设卿,分上、中、下三等,上卿为最高的等级。与《六国论》中,“至丹以荆卿为计”中的“卿”意思不相同。B.“寡人”是帝王、诸侯的谦称;尊称别人一般用“子”,多用于称男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C.公,既是爵位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一等),也可被用为对诸侯国国君的尊称,本文中“秦穆公”的公就是后一种用法。D.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君。答案D解析A.正确。“卿”,古代官阶。/古时君称臣。句意:秦王十分高兴,马上封给他千户城邑,并任命他为上卿。/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B.正确。C.正确。D.“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君”错,“社稷”代表国家。故选D。译文四国结成联盟,准备攻打秦国,秦王召集大臣和宾客共六十多人商议对策。秦王问道:“当下四国联合攻秦,我国于内财力衰竭,于外民心涣散,应该如何对敌?”大臣们不知怎样回答。这时姚贾自告奋勇说:“臣愿意为大王出使四国,一定破坏他们的计谋,阻止战事的发生。”秦王便给他战车百辆,黄金千斤,并让他穿戴起自己的衣冠,佩上自己的宝剑。于是姚贾辞别秦王,(姚贾此行)不但制止四国攻秦的战略,使其停兵,而且还与四国建立了友好关系。秦王十分高兴,马上封给他千户城邑,并任命他为上卿。秦臣韩非指责姚贾说:“姚贾拿着珍珠重宝,向南出使荆、吴,向北出使燕、代等地,长达三年,这些地方的国家未必真心实意与秦国结盟,而本国国库中的珍宝却已散尽。这实际上是姚贾借大王的权势,用秦国的珍宝,在外与诸侯私自结交,希望大王明察。更何况姚贾不过是魏都大梁一个守门人的儿子,曾在魏国做过盗贼,在赵国做官而被驱逐,选择这样一个看门人的儿子、魏国的盗贼、赵国的逐臣,一同商议国家大计,不是勉励群臣的办法!”于是秦王召来姚贾问道:“寡人听说你用秦国的珍宝结交诸侯,可有此事?”姚贾说:“有。”秦王说道:“那么你还有什么面目再与寡人相见?”姚贾回答说:“昔日曾参孝顺父母,天下人都希望有这样的儿子;伍子胥尽忠报主,天下诸侯都愿以之为臣;贞女擅长女工,天下男人都愿以之为妻。如今我效忠于大王,大王却不知道。臣不把财宝送给那四个国家,还能让他们归服谁呢?假如臣不忠于王,四国之君凭什么信任臣呢?夏桀听信谗言杀了良将关龙逢,纣王听信谗言杀了忠臣比干,以至于身死国亡。如今大王听信谗言,就不再有忠臣为国效力了。”秦王又说道:“寡人听说你是看门人的儿子、魏国的盗贼、赵国的逐臣。”姚贾说:“姜太公是一个被老婆赶出家门的齐人,在朝歌时连肉都卖不出去的无用的屠户,也是被子良驱逐的家臣,但文王任用他而最终建立王业。管仲不过是齐国边邑的商贩,在南阳时穷困潦倒,在鲁国时曾被囚禁后释放,齐桓公任用他而建立霸业。百里奚当初是虞国的乞丐,以五张羊皮转卖,秦穆公任用他为相后征服西戎(使西戎朝拜)。晋文公任用中山国的盗贼,却能在城濮之战中获胜。这四个人,都身负恶名,甚至为人所不齿,而明主加以重用,是因为知道他们可以一起建立不朽的功业。假如人人都像卞随、务光、申屠狄那样做隐士,又有谁能为国效命呢?所以英明的君主不会计较臣子的过失,不听信别人的谗言,只考察他们能否为己所用。所以能够安邦定国的明君,即使外面有毁谤也不听信;即使有高才之名,但没有尺寸之功,也不封赏。这样一来,所有做臣下的就不能用虚名希求于国君了。”秦王说:“说的在理。”于是仍让姚贾出使各国而责罚韩非。(三)新式高考命题方式——判断词意和文化常识命题方式阐述以选择题方式对文本中的关键词进行词义判断和阐述文化内涵,并判断阐述内容的正误。示例《左传·成公二年》与《韩非子·难一》——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文本材料一:卫侯使孙桓子、石稷、宁相、向禽将侵齐,与齐师遇。石子欲还。桓子曰:“不可。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若知不能,则如无出。今既遇矣,不如战也。”卫师败绩。石稷曰:“师败矣,子不少须,众惧尽。子丧师徒,何以覆命?”皆不对。又曰:“子,国卿也。陨子,辱矣。子以众退,我乃止此。”石稷且告车来甚众。齐师乃止,次于鞠居。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孙桓子遂如晋乞师,臧宣叔亦如晋乞师,皆主郤克。晋侯许之七百乘。郤克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许之。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来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及卫地,韩厥将斩人,郤克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郤克使速以徇,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节选自《左传·成公二年》,有删改)材料二:或曰;郤子言,不可不察也,非分谤也。韩子之所斩也,若罪人,则不可救,救罪人,法之所以败也,法败则国乱;若非罪人则不可劝之以徇劝之以徇是重不辜也,重不辜,民所以起怨者也,民怨则国危。郤子之言,非危则乱,不可不察也。且韩子之所斩若罪人,郤子奚分焉?斩若非罪人,则已斩之矣,而御子乃至,是韩子之谤已成而邵子且后至也。夫郤子曰“以徇”,不足以分斩人之谤,而又生徇之谤。是子言分谤也?昔者纣为炮烙,崇侯、恶来又曰斩涉者之胫也,奚分于纣之谤?且民之望于上也甚矣,韩子弗得,且望郤子之得之也;今郤子俱弗得,则民绝望于上矣。故曰:郤子之言非分谤也,益谤也。且郤子之往救罪也,以韩子为非也;不道其所以为非,而劝之“以徇”,是使韩子不知其过也。夫下使民望绝于上,又使韩子不知其失,吾未得郤子之所以分谤者也。(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注】①臧宣叔:鲁国大夫。②郤子:指材料一中的郤克。③韩子;指材料一中的韩厥。④崇侯,恶来:前者为商朝属国崇的首领,后者为商纣王的宠臣。问题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乘,古时一车三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四人,步卒七十二人。B.“臧宣叔逆晋师”与“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逆”意思不同。C.“郤子奚分焉”中的“奚分”与“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中的“何操”结构相同。D.“益谤也”与“武益愈”(《汉书·苏武传》)两句中的“益”意思不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词语意思及了解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乘,古时一车三马为一乘”说法错误,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配甲士四人”说法错误,应是配甲士三人。B.正确。“逆”,迎着,迎接。/料想,预想。句意:臧宣叔迎接晋军。/使我内心饱受熬煎。C.正确。“奚分”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是“分奚”。“何操”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是“操何”。句意:郤克要分担什么指责呢?/大王前来拿了什么礼物呢?D.正确。“益”,增加。/逐渐。句意:这是增加了指责。/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故选A。译文材料一:
卫穆公派遣孙桓子、石稷、宁相、向禽率兵入侵齐国,和齐军相遇。石稷想要回去。孙桓子说:“不行。用军队攻打别人,遇上敌人就回去,将怎样对国君说呢?如果知道不能作战,就应当不出兵。现在既然和敌军相遇,不如打一仗。”卫国军队战败。石稷说:“军队战败了,您如果不稍稍等待,顶住敌军,将会全军覆灭。您丧失了军队,如何回报君命?”大家都不回答。石稷又说:“您,是国家的卿。损失了您(您牺牲了),就是一种羞耻了。您带着大家撤退,我就留在这里。”石稷又通告军中,说援军的兵车来了不少。齐国的军队就停止前进,驻扎在鞠居。仲叔于奚援救了孙桓子,孙桓子因此得免于难。
孙桓子于是到晋国请求出兵,臧宣叔也到晋国请求出兵,两人都投奔郤克。晋侯答应派出七百辆兵车。郤克说:“这是城濮之战的兵车数。当时有先君的明察和先大夫的敏捷,所以得胜。克和先大夫相比,还不足以做他们的仆人,请发八百乘兵车。”晋侯答应了。郤克率领中军,士燮辅佐上军,栾书率领下军,韩厥做司马,以救援鲁国和卫国。臧宣叔迎接晋军,同时向导开路。
到达卫国境内,韩厥要杀人,郤克驾车疾驰赶去,打算救下那个人。等赶到,已经杀了。郤克派人快速把尸体在军中示众,还告诉他的仆从说:“我用这样的做法来分担指责。”材料二:
有人说:郤克的话,不可不作分析,它不是分担指责。韩厥所斩首的,如果是罪人,就不应该救他,救助罪人,法令就会因此败坏,法令败坏,国家就乱了;如果不是有罪的人,郤克就不应该劝说韩厥把被斩首者的尸体巡行示众,劝说巡行示众,这是双重委屈无辜,双重委屈无辜,民众会因此产生怨恨,民众怨恨,国家就危险了。郤克的话,不是危险就是混乱,不可不作分析。况且韩厥所杀的如果是有罪的人,郤克要分担什么指责呢?所杀的如果不是有罪的人,那么这个人已经被斩首了,而郤克才到,这时对韩厥的指责已经形成而郤克来晚了。郤克说“将尸首巡行示众”,并不足以分担对韩厥杀人的指责,反而会产生对巡行示众的指责。这是郤克所说的分担指责吗?从前商纣王设立炮烙的酷刑,崇侯、恶来又唆使纣王砍下冬天涉水渡河的人的小腿,他们二人怎么可能分担人们对纣王的指责?况且民众对上司依法办事的期望很强烈,韩厥不能满足民众的期望,人们希望郤克能满足;现在郤克也不能满足,那么民众对于上司就绝望了。所以说:郤克的话不是分担人们对韩厥的指责,而是增加了指责。况且郤克去救助这个罪人,以为韩厥的决定是错误的;不向韩厥讲清他的决定是错误的原因,反而劝他“将尸体巡行示众”,这是让韩厥不明白自己的过错。使下面的民众绝望于上面的统治者,又使韩厥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我不明白郤克所说的可以分担指责的原因。二、考题对接(一)《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与《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材料二:墨者夷之①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徐子以告孟子。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②之。其颡有泚③,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蔂梩④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间⑤,曰:“命⑥之矣。”(节选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注】①墨者:信奉墨家学说的人。夷之:姓夷名之。②姑:与方言璧(gǔ)字同,用嘴吸血。嘬(chuài):咬,吃。③颡(sǎng):额头。泚(cǐ):出汗。④蔂梩(léilí):盛土的箕和挖土的锹。⑤为间:停了片刻。⑥命:接受教命。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孺子,儿童、幼儿。古代也可以指天子、诸侯的继承人。材料一中指前者。B.乡党,指家乡、同乡,与现在所说的“党同伐异”“党群”的意思不一样。C.施,指实行、实施,与《兼爱》“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中的“施”词义不相同。D.信,的确、确实,与“掩之诚是也”的“诚”,用法和意义相同。(一)《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与《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答案】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以及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C.“词义不相同”错误。都是“实行、实施”的意思;句意:只是施行的时候由亲人开始。/看待父亲、兄弟和君上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D.正确。句意:这个夷子真的认为人们爱护他的哥哥的孩子和爱护邻居的孩子一样吗?/掩埋尸体确实是对的。故选C。【参考译文】材料一: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材料二:墨家信徒夷之凭着徐辟的关系要求见孟子。孟子说:“我本来愿意见他,不过我现在正病着;病好了,我打算去看他,夷子就不用来了。”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要求见孟子。孟子说:“我现在可以见他了。但不直截了当地说,真理不能明白地显现。我就直说了吧。我听说夷子是墨家信徒,墨家的办理丧事,以薄葬为合理;夷子也想用这一套来改革天下,难道会认为薄葬不对而认为薄葬不高贵吗?但是夷子埋葬父母亲却很丰厚,那便是拿他所看不起的东西来对待父母亲了。”徐辟把这些话告诉了夷子。夷子说:“儒家的理论,古代帝王对待百姓就象爱护婴儿一样,这是说的什么意思呢?我也认为爱是没有差别等级的,只是施行的时候由亲人开始。”徐辟把这些话告诉了孟子。孟子说:“这个夷子真的认为人们爱护他的哥哥的孩子和爱护邻居的孩子一样吗?那是有取舍的。婴儿在地上爬着将要跌进井里,这不是婴儿的罪过。况且天生万物,每物只有一个根本,而夷子却认为有两个根本。大概上古时候曾经有不安葬自己亲人的人,他的亲人死了,就把尸体扛起来丢到山沟里。后来路过那里,看见狐狸在撕食尸体,苍蝇蚊子也聚来叮咬。他的额头上就冒出了汗,斜着眼而不敢正视。这个汗呀,不是自己想出的汗,是内心真情表现在脸上的结果,于是这人就返去拿藤蔓野草和灌木来掩埋尸体。掩埋尸体确实是对的,那么孝子和仁爱的人埋葬自己的亲人,也必然是有道理的。”徐辟把这些话告别了夷子。夷子怅然若失,停了一会才说:“命运就是这样啊。”(二)文言词语解说——选择题1.下列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之伐越”“自伐者无功”中的“伐”字意思相同,都翻译为“讨伐”。B.“故曰圣人蚤从事焉”中的“蚤”与《鸿门宴》中“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意思相同。C.“昔晋公子重耳出亡,过郑,郑君不礼”中的“过”与《项脊轩志》中“大母过余曰”中“探望”意思不同。D.“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中的“假”,意思为“借”,与《劝学》中“假舟楫者”意思相同。2.下列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事请不烦出敕”中国的“敕”,指“皇帝的命令”,《红楼梦》中“敕造宁国府”的“敕造”,意为奉皇命而建。B.“乞容臣出牒处分”中的“乞”,文中义为“请求”,与《陈情表》中“愿乞终养”的“乞”意思相同。C.“古有讨除不胜者”中的“胜”,文中义为“尽”,与《春江花月夜》中“青枫浦上不胜愁”的“胜”意思相同。D.“帝然之”中的“然”,文中义为“认为……正确”,与《六国论》中“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然”意思不同。3.下列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师,指精通专业知识、讲授经书的讲师。文中“经师易遇,人师难遭”中“经师”跟《师说》中“传道授业解惑”之师是同一类老师。B.有道,汉代举士科目,有道德、才艺的人可由此科被举荐为官。文中“泰尝举有道,不就”中的“有道”与《论语》中“就有道而正焉”中的“有道”意思不同。C.教化,教育感化,指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风化。《陈情表》中“沐浴清化”的“化”与文中“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中的“教化”意思一致。D.太学,中国古代中央官学。文中“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的“太学”与《送东阳马生序》“在太学已二年”中“太学”都是古代最高学府。4.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缓急,“缓急得以应援”和《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中“作息”一样都是偏义复词。B.京师,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一般指首都。《宋史·欧阳修传》文中“京师”指的是开封府。C.图籍,地图和户籍,文中“与曾公亮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远近,更为图籍”代指北宋河北、河东、陕西三路的疆土和人民。D.台谏,台官与谏官之合称。宋朝时以御史为台官,以谏议大夫等为谏官。5.下列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在其右者”中的“右”,指“在……之上”。古人常以右为贵、为上,如右戚、右族、无出其右。B.“今吾诸营楼橹数十重”中的“楼橹”,古代供守兵瞭望敌军动静的无顶盖高台,用于侦查,亦可配合进攻。C.“瓒众日蹙”中的“蹙”,指“窘迫”,与《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的“蹙”字意思不同。D.“瓒密使行人赍书告续”中的“赍”,指“携带”,与《谏逐客书》中“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赍”字意思相同。(二)文言词语解说——选择题【答案】1.A【解析】A.错误。讨伐;夸耀。意思不同。句意:却想讨伐越国/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B.正确。都同“早”。句意:所以说,圣人处理事务要趁早/不可不早点亲自来向项王谢罪。C.正确。经过;探望。意思不同。句意:经过郑国/祖母来探望我说。D.正确。句意:晋献公用珍贵的璧玉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借助船只的人。2.C【解析】A.正确,都是“皇帝的命令”。句意:这件事不须麻烦陛下发布敕令。/奉皇帝命令建造的宁国府。B.正确,都是“请求”。句意:请允许臣发公文处置。/希望请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C.错误,意思不同,一个是“尽”,一个是“能承受,禁得起”。句意:古代有除蝗而没能灭尽的。/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能承受忧愁。D.正确,意思不同,一个是“认为……正确”,一个是“这样”。句意:玄宗认为这道理很对。/到了覆灭的地步,照道理本来就是这样的。3.A【解析】A.“是同一类老师”错误。文中“经师”指的是精通专业知识、讲授经书的讲师/“传道授业解惑”之师是指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老师,二者不同。句意:教授经书的老师容易遇到。/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B.正确。“有道”,有道德、才艺。/有道德的人。句意:郭泰曾因颇有道德和才艺被推举。/接近有道德的人,向他学习,以改正自己的错误。C.正确。句意:应当是教育感化没有达到(要求)罢了。/蒙受清平的教育感化。D.正确。句意:让他进入太学学习。/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4.C【解析】A.缓急,偏义复词,偏指“急”,情势急迫/作息,偏义复词,偏指“作”,劳作。句意:遇到情势急迫就能接受援助/白天黑夜勤恳地劳作。B.正确。C.“代指北宋河北、河东、陕西三路的疆土和人民”错,“图籍”这里指军事地图与士兵名册。D.正确。5.D【解析】A.正确。B.正确。C.正确。“瓒众日蹙”,句意:公孙的兵众处境日益窘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蹙,皱眉。句意:眉毛仿佛笼着又仿佛舒展着,眼睛好像透着欢喜又透着哀愁,仿佛带着烟雾一样叫人看不清楚。D.“赍,指‘携带’”错误,两个“赍”字意思相同,都是“赠送、送给”的意思。句意:公孙瓒秘密派使者给公孙续送信。/借给敌人武器,送给盗贼粮食。(三)《史记·朝鲜列传》——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燕王卢绾反,满亡命,聚党千余人,东走出塞,都王险。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元封二年,汉使涉何谕右渠,终不肯奉诏。何去至界上使御刺杀送何者朝鲜裨王长遂归报天子曰杀朝鲜将。上为其名美,即不诘,拜何为辽东东部都尉。朝鲜怨何,发兵袭攻杀何。天子募罪人击朝鲜。其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左将军荀彘出辽东讨右渠。右渠发兵距险,左将军辽东兵先纵,败散。楼船将军将齐兵七千人先至王险,右渠城守,窥知楼船军少,即出城击楼船,楼船军败散走,杨仆遁山中十余日。左将军击朝鲜西军,未能破自前。天子为两将未有利,乃使卫山往谕右渠。右渠见使者顿首谢:“愿降,恐两将诈杀臣,今见信节,请服降。”遣太子入谢,献马五千匹,及馈军粮,人众万余,持兵。使者及左将军疑其为变,宜命人毋持兵。太子亦疑使者、左将军诈杀之,复引归。山还报天子,天子诛山。左将军前至城下,围其西北;楼船亦往会,居城南。右渠遂坚守城,数月未能下。左将军将燕、代卒,军多骄。楼船将齐卒入海,固已多败亡,卒皆恐,将心惭,其围右渠,常持和节。左将军急击之,朝鲜大臣乃阴间使人私约降楼船。左将军数与楼船期战,楼船欲急就其约,不会,以故两将不相能。天子使济南太守公孙遂往之,有便宜得以从事。左将军言楼船数期不会,具以素所意告遂,曰:“朝鲜当下久矣!今如此不取,恐为大害,非独楼船,又且与朝鲜共灭吾军。”遂亦以为然,而以节召楼船将军入左将军营计事,即命左将军麾下执捕楼船将军,并其军,以报天子,天子诛遂。左将军已并两军,即急击朝鲜。朝鲜相路人、将军王映皆亡降汉。元封三年夏,尼溪相参乃使人杀朝鲜王右渠来降。王险城未下,故右渠之大臣成巳又反,左将军使右渠子告谕其民,诛成巳,以故遂定朝鲜,为四郡。左将军征至,坐争功相嫉,乖计,弃市。楼船将军亦坐当待左将军,擅先纵,失亡多,当诛,赎为庶人。太史公曰:右渠负固,国以绝祀。涉何诬功,为兵发首。楼船将狭,及难离咎。荀彘争劳,与遂皆诛。两军俱辱,将率莫侯矣。(节选自《史记·朝鲜列传》)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谕,指告诉,和《唐雎不辱使命》中“寡人谕矣”的“谕”词义不同。B.谢,指道歉、谢罪,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词义相同。C.当下,文中意为应该攻占,和现在所指的“目前,眼下,现阶段”并不一样。D.麾下,指将帅的部下,也可作为称呼将帅的敬辞,文中指的就是左将军本人。一、《史记·朝鲜列传》【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告诉;明白。句意:汉朝派涉何告知右渠。/我明白了。B.正确。句意:右渠拜见汉朝使者,叩头谢罪。/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C.正确。句意:朝鲜早就应该攻下了。D.错误。文中指将帅的部下。句意:当场命令左将军的部下捉拿楼船将军。故选D。【参考译文】朝鲜王卫满,原是燕国人。秦国灭掉燕国之后,朝鲜就成了辽东郡以外的边界国家。汉朝建国后,因为那里离得远,难以防守,所以重新修复辽东郡从前的那些关塞。后来燕王卢绾造反,跑到了匈奴,卫满也流亡于外,聚集了一千多个同党之人,在东方走出塞外,建都在王险城。卫满把统治权传给儿子,再传到孙子右渠手中,这时被朝鲜所引诱来的汉朝人越来越多,而右渠又不曾去觐见汉朝天子。元封二年(前109),汉朝派涉何告知右渠,但右渠终究不肯接受汉朝的诏命。涉何离开朝鲜来到边界,就派驾车的车夫刺杀了护送涉何的叫长的朝鲜裨王,于是回到京城向天子报告:“我杀了朝鲜的一个将军。”天子认为他有杀死朝鲜将军的美名,就不再追究他的过失,却授予他辽东东部都尉的官职。朝鲜怨恨涉何,调兵偷袭,杀了涉何。汉朝天子下令招募被赦免罪过的犯人去攻打朝鲜。元封二年秋天,汉朝派楼船将军杨仆从齐地乘船渡过渤海,左将军荀彘率兵走出辽东郡,去讨伐右渠。右渠调兵据守在险要的地方,抵抗汉朝军队。左将军的辽东兵先进击敌人,结果队伍失败而走散了。楼船将军率领齐地兵士七千人,首先到达王险城。右渠守城,探听到楼船将军军队少的消息,就出城攻打楼船将军,楼船将军的军队失败而四散奔逃。杨仆将军逃到山中藏了十多天。左将军攻击西边的朝鲜军队,未能从前面攻破敌军。天子因为两将军没能取得军事胜利,就派卫山前去明告右渠。右渠拜见汉朝使者,叩头谢罪:“愿意投降,只怕杨、荀二将军用欺诈的手段杀死我。如今我看到了表示诚信的符节,请允许我们投降归顺。”右渠就派遣太子去汉朝谢罪,献上五千匹马,又向在朝鲜的汉军赠送军粮。有一万多朝鲜民众,手里拿着兵器。使者和左将军怀疑朝鲜人叛变,应当命令人们不要携带兵器。太子也怀疑汉朝使者和左将军要欺骗和杀害自己,于是又领朝鲜民众归去。卫山回到京城向天子报告,天子杀了卫山。左将军向前进,直到王险城下,包围了城的西北地方。楼船将军也前去会师,驻军城南。右渠于是坚守王险城,几个月过去了,汉军也未能攻下王险城。左将军率领的是燕国和代国的士卒,军中的多数战士都很骄傲。楼船将军率领齐兵,渡海打仗,本来就有许多失败伤亡,士卒都恐惧,将官的心中也觉惭愧,在他们包围右渠时,楼船将军经常手持议和的符节。左将军竭力进攻敌城,朝鲜的大臣就暗中寻机和楼船将军联系,商量朝鲜投降的事。左将军屡次同楼船将军商定同时进击的日期,楼船将军想尽快与朝鲜达成降约,所以不派兵与左将军会合。因此,两位将军不能相互协调。天子派遣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去纠正他们的错误,如有方便有利的机会,可以随时自行处理事务。左将军说同楼船将军多次约定进军日期却不来会师,并把他一向怀疑楼船将军谋反的想法都告诉了公孙遂,说:“朝鲜早就应该攻下了,现在到了这种地步还不逮捕他,恐怕会成为大害,不仅是楼船将军要谋反,而且他又要联合朝鲜一起来消灭我军。”公孙遂也认为是这样,就用符节召楼船将军来左将军军营中商量事情,当场命令左将军的部下捉拿楼船将军,并把他的军队合并到左将军手下,然后把这件事报告了汉天子。天子杀了公孙遂。左将军合并了两方面的军队,就急速攻打朝鲜。元封三年(前108)夏天,尼溪相参就派人杀死了朝鲜王右渠,向汉朝投降。王险城还未攻下,原来右渠的大臣成已又造起反来,左将军派右渠的儿子前去晓谕朝鲜的百姓,杀死了成已,因而终于平定了朝鲜,设置了四个郡。左将军被征召到朝廷,因犯了争夺功劳、嫉妒同僚的罪,违背了朝廷的计划,被斩首示众。楼船将军应该等待左将军,而他擅自抢先进攻,损失严重,被判死刑,他出钱赎罪,免死而为平民。太史公说:朝鲜王右渠依仗地势的险固,国家因此被灭绝。涉何骗功,为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开了头。楼船将军行事,心胸狭小,遇到危难就遭受祸殃。荀彘争功,同公孙遂都被斩杀。征讨朝鲜的杨仆和荀彘的两支军队都遭受困辱,将帅没有被封侯。(四)《老子·第二章》《老子·第七章》《老子·第十一章》——对选文相关内容的解说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第二章》)(二)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七章》)(三)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雷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二十四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精密产品模具设计与委托加工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休闲公园场地租赁合同印花税缴纳规范2篇
- 专业发艺师2024服务协议样本版A版
- 2025年度智慧农业园区场商位租赁与农产品上行合同4篇
- 专用消防系统增补协议样本2024版A版
- 2025年度多功能铲车租赁服务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开发合同7篇
- 2025年度可打印PAD与智能教室系统配套合同3篇
- 2024蔬菜种植合作社与社区团购平台合作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度拆伙协议书范本下载4篇
- 2024年职工普法教育宣讲培训课件
- 金蛇纳瑞企业2025年会庆典
- 安保服务评分标准
- T-SDLPA 0001-2024 研究型病房建设和配置标准
- (人教PEP2024版)英语一年级上册Unit 1 教学课件(新教材)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政管线(道)数字化施工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胃肠间质瘤(GIST)诊疗指南更新解读 2
- 光储电站储能系统调试方案
- 2024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题库及答案(500题)
- 小学数学二年级100以内连加连减口算题
- 建设单位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